焓湿图例题解析

合集下载

二、湿空气的焓湿图(I-H图)及其应用(精)

二、湿空气的焓湿图(I-H图)及其应用(精)

二、湿空气的焓湿图(I-H 图)及其应用1.I-H 图的构成图10-3是在总压力p =100kPa 下,绘制的I-H 图。

此图纵轴表示湿空气的焓值I ,横轴表示湿空气的湿度H 。

图中共有五种线,分述如下。

(1)等焓(I )线平衡于横轴(斜轴)的一系列线,每条直线上任何点都具有相同的焓值。

(2)等湿度(H )线为一系列平行于纵轴的垂直线,每条线上任何一点都具有相同的湿含量。

(3)等干球温度(t )线 即等温线将式(10-12)写成 H t t I )249088.1(01.1++=当t 为定值,I 与H 成直线关系。

任意规定t 值,按此式计算I 与H 的对应关系,标绘在图上,即为一条等温线。

同一条直线上的每一点具有相同的温度数值。

因直线斜率(1.88t +2490)随温度t 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等温线互不平行。

(4)等相对湿度(ϕ)线由式(10-4)、式(10-6)可得:饱饱p p p H ϕϕ-=622.0 等相对湿度(ϕ)线就是用上式绘制的一组曲线。

ϕ=100%时称为饱和空气线,此时的空气被水汽所饱和。

(5)水蒸汽分压(水p )线由式(10-4)可得 HpH p +=622.0水 它是在总压p =101.325kPa 时,空气中水汽分压水p 与湿度H 之间的关系曲线。

2.I-H 图的应用利用I-H 图可方便的确定湿空气的性质。

首先,须确定湿空气的状态点,然后由I-H 图中读出各项参数。

假设已知湿空气的状态点A 的位置,如图10-4所示。

p、露t 可直接读出通过A点的四条参数线的数值。

可由H值读出与其相关的参数水的数值,由I值读出与其相关的参数湿t≈绝t的数值。

通常根据下述条件之一来确定湿空气的状态点,已知条件是:(1)湿空气的温度t和湿球温度湿t,状态点的确定见图9-5(a)。

(2)湿空气的温度t和露点温度露t,状态点的确定见图9-5(b)。

(3)湿空气的温度t和相对湿度 ,状态点的确定见图9-5(c)。

(完整word版)焓湿图例题解析

(完整word版)焓湿图例题解析

中乾汇泰企业培训例题习题(二)【例题1】某空调房间冷负荷 Q=3.6KW,湿负荷V=0.3g/s ,室内空气状态参数3为:t N =22± 1C, N =55± 5 ,当地大气压为101325Pa,房间体积150 m求:送风状态、送风量和除湿量。

解:⑴ 求热湿比 尸=.3 12000W 0.310 3(2) 在焓湿图上确定室内空气状态点 N,通过该点画出6=12600的过程线。

依据土 1C 温度偏差查表1取送风温差为 t 。

8C,则送风温度22-8=14 C o 从而得出:h 0=36KJ/kg h N =46 KJ/kg d O =8.6g/kg d N =9.3g/kg (3)计算送风量 按消除余热:G-kg^— 0.33 i N i 04^ 36 按消除余湿:G—kg/30. 33d N d 09.3 8.5则 L=0.33/1.2 X 3600=990r 3/h换气次数n =990/150(次/h) =6.6 次/h ,符合要求。

除湿量:M G (d Ndo ) 0.33 (9.3 8.6)室内允许波动范围送风温差(C ) 换气次数(次/h )± 0.1 〜0.2 C 2〜3 150 〜20 ± 0.5 C 3〜6 >8 ± 1.0 C6〜10> 5人工冷源:w 15> 5 >± 1.0 C天然冷源:可能的最大值> 50. 231 360Q g / h ) 831. 6g / h 0.83kg / h舒适性空调送风温差与换气次数 表1二、两个不同状态空气混合过程的计算混合气体模型:空气A :质量流量q A (Kg/s ),状态为(h A ,d A ) 空气B:质量流量q B (Kg/s ),状态为(h B ,d B )— C —混合后空气质量为:q c =q A +q B (kg/s )状态为C : (h c , d c ) 混合原理空气的热平衡:q c h c =q A h A +q B h B ;空气水分的湿平衡:q c d c =q A d A +q B d B ; 将q c =q A +q B 代入以上两式,整理得:1) q A h c +q B h c =q A h A +q B h B q A h c -q A h A =q B h B -q B h c ; d p d e hB % 馆 h A d c d A d e d c d c d Ah B 馆 q A (与流量成反比) h c h A q B上式分别为CB AC 的斜率,可见AC与BC 具有相同斜率, c 点又为公共点,所以A ,C, B 在同一直线上。

焓湿图(1)

焓湿图(1)

在焓湿图上找出状 态A点(15℃、40%) 和状态B点(25℃、 70%) 连接AB,在线段 AB上找出C点,使
AC:BC=100:200
=1:2
C A
B
这样,C点所代表的 状态C(18.3℃,57 %)就是混合后的空 气状态。
【练习】将400kg空气0与100kg空气P混合,求在
没有与外界发生热湿交换的情况下,两种空气混 合后的状态Q。 O Ø=80℅ p t=20℃ P d=20g/kg
【例题】已知某空气状态的温度m和湿度n。 如何从焓湿图上确定空气的状态? 在焓湿图上找到温度 值为m的等温线,再 找到湿度为n的等相 对湿度线。 两线有一交点w,它 是唯一点,代表着该 空气的状态。
P d n湿图中找出对应空气状态点
O t=20℃ Ø=80℅ P d=20g/kg
【例1】状态A的空气mA kg与状态B的空 气mB kg充分混合后的状态C.
混合后的空气状态C 在AB连线上,并且 AC与BC线段长度 之比等于mB与mA 之比 即 AC:BC=mB:mA
P d
ØB tB tA
A B
ØA
C
t
【例2】某档案库房将200kg新风与库内回风100kg混合,
库外新风状态A为t=15℃,Ø=40%,库内回风状态B 为t=25℃,Ø=70%。求在没有与外界发生热湿交换 的情况下,两种空气混合后的状态。
干空气
P
O
i=100kj/kg
干空气
由空气状态点求各状态参数
通过某个已确定的空气状态点可 直接求证空气的各个状态值。
温度、含湿量、相对湿度、焓、水蒸气分压力
【例1】已知在一个大气压下,空气A的温度 为20℃,相对湿度为60%,求其他状态参 数。 首先在焓湿图上找到 温度值为20 ℃的等 温线和60%的等相 20 ℃ 对湿度线。 通过两线的交点所在 位置即可查出其他状 t 态参数。

湿空气及其焓湿图

湿空气及其焓湿图

1.1 空气的组成与状态
空调技术所研究的空气,就是人们口语中所称呼 的、无所不在、且时刻要呼吸的“空气”,只不 过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需要从独特的角度去研 究空气的组成、性质、状态、变化规律等。
地球大气层从地面到外空可分为好几层,其中最 靠近地面的那一层,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环 境,通常称为“空气”,也就是空调技术所要研 究、处理和调控的空气。
空气的状态与基本变化规律由工程热力学知识知水蒸气的状态有三种当分别存在于空气中时使空气也表现出三种状态1当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是干饱和蒸气干蒸气时空气处于饱和状态该空气称为饱和空气可表示空气空气干空气干空气干饱和蒸气干饱和蒸气干蒸气干蒸气饱和空气饱和空气182当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是湿饱和蒸气湿蒸气时空气处于过饱和状态该空气称为过饱和空气可表示为3当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是过热蒸气时空气处于不饱和状态该空气称为不饱和空气或未饱和空气可表示为空气空气干空气干空气湿饱和蒸气湿饱和蒸气湿蒸气湿蒸气过饱和空气过饱和空气空气空气干空气干空气过热蒸气过热蒸气不不未未饱和空气饱和空气空气的上述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学习目标
了解空气的组成与状态 掌握空气各状态参数及其计算 重点掌握空气的焓湿图及其应用
空气既是需要利用空调技术对特定空间
空气环境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主体,又是 空调工程中需要根据不同要求进行热湿 处理的对象。
因此,全面、深入地了解空气的特性, 熟悉反映空气状态的参数及相互间关系 的线图,会熟练运用焓湿图是学习和掌 握空调技术的重要基础。
空气压力方面的概念在空调技术中的应用 1)衡量空调房间与其他房间或室外的空气压力大
小。 2)表示空气潮湿程度的状态参数“相对湿度”是
用水蒸气分压力来定义的。 3)不同的大气压力条件,空气的性质不一样,需

焓湿图例题解析说课讲解

焓湿图例题解析说课讲解

中乾汇泰企业培训例题习题(二)【例题1】某空调房间冷负荷Q =3.6KW,湿负荷W =0.3g/s ,室内空气状态参数为:t N =22±1℃,ϕ N =55±5%,当地大气压为101325Pa, 房间体积150 m 3。

求:送风状态、送风量和除湿量。

解:(1)求热湿比ε= = (2)在焓湿图上确定室内空气状态点N ,通过该点画出ε=12600的过程线。

依据±1℃温度偏差查表1取送风温差为 ℃,则送风温度22-8=14℃。

从而得出:h 0=36KJ/kg h N =46 KJ/kg d O =8.6g/kg d N =9.3g/kg(3)计算送风量 按消除余热: kg/s按消除余湿: kg/s则L =0.33/1.2×3600=990m 3/h换气次数n =990/150(次/h) =6.6次/h ,符合要求。

除湿量: 舒适性空调送风温差与换气次数 表1 室内允许波动范围 送风温差(℃)换气次数(次/h ) ±0.1~0.2℃ 2~3150~20 ±0.5℃ 3~6>8 ±1.0℃ 6~10≥5 >±1.0℃人工冷源:≤15≥5 天然冷源:可能的最大值 ≥5 二、两个不同状态空气混合过程的计算混合气体模型:空气A :质量流量q A (Kg/s),状态为(h A ,d A )空气B: 质量流量q B (Kg/s),状态为(h B ,d B )W Q 12000103.06.33=⨯-80=∆t 33.036466.30=-=-=i i Q G N 33.05.83.93.00=-=-=d d W G N hkg h g h g s g do d G M N /83.0/6.831)/(3600231.0)/(231.0)6.83.9(33.0)(==⨯==-⨯=-⨯=B C A B C A h h q q h h -=-B C A B C A d d q q d d -=-B C C A B C C Ah h h h d d d d --=--B C B C A C A C A B d d h h q BC CA d d h h q --===--混合后空气质量为:q C =q A +q B (kg/s)状态为C : (h C ,d C )混合原理空气的热平衡:q C h C =q A h A +q B h B ;空气水分的湿平衡:q C d C =q A d A +q B d B ; 将 q C =q A +q B 代入以上两式,整理得:1) q A h C +q B h C =q A h A +q B h B ⇒ q A h C -q A h A =q B h B -q B h C ;2) q A d C +q B d C =q A d A +q B d B ⇒ q A d C -q A d A =q B d B -q B d C ;(与流量成反比)上式分别为CB 、AC 的斜率,可见AC 与BC 具有相同斜率,C 点又为公共点,所以A ,C ,B 在同一直线上。

湿空气性质及焓湿图详解-精品文档

湿空气性质及焓湿图详解-精品文档

13
1.2 湿空气的焓湿图
26.03.2021
14
1、2 湿空气的含湿图
本节的主要内容 含湿图的组成
湿球温度与露点温度
含湿图的应用
26.03.2021
15
1、2 湿空气的含湿图
一、焓湿图的组成
以比焓h—纵坐标,以含湿量d—横坐标,表示大气压力B一定时 湿空气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包含五种线群:
➢等焓线(为使图线不过密,两坐标轴间夹角为135℃) ➢等温线(干球温度线) ➢等相对湿度线Φ ➢水蒸气分压力线Pq ➢热湿比线
26.03.2021
23
1、2 湿空气的含湿图
2、湿球温度ts
是湿空气的一个状态参数,通常 用干湿球温度计测量。
➢ 干湿球温度计
如图所示:由两支完全相同的水 银(或酒精)温度计组成。其中一 支温度计的温包上包有脱脂细纱布, 纱布的末端浸入盛水容器中。这支 温度计称为湿球温度计,它所测得 的饱和空气温度就是湿球温度。另 一支为干球温度计,所测得的温度 为干球温度(大气温度或空气温 度)。
2011
1、1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二、 湿空气的基本状态参数
湿空气的基本状态参数是表征湿空气性质的物理量,主要包括:
1、压力B
湿空气的压力即是所谓的大气压力,等于干空气的分压力与水蒸气
的分压力之和,即:
B=Pg+Pq
PgV=MgRgT , PqV=MqRqT
式中
Pg、 Pq —分别为湿空气、干空气、水蒸气压力,Pa ; Mg、Mq —分别为干空气及水蒸气的质量,Kg; Rg、 Rq —分别为干空气及水蒸气的气体常数,
26.03.2021
32
1、2 湿空气的含湿图

(完整word版)焓湿图例题解析

(完整word版)焓湿图例题解析

中乾汇泰企业培训例题习题(二)【例题1】某空调房间冷负荷Q =3.6KW,湿负荷W =0.3g/s ,室内空气状态参数为:t N =22±1℃,ϕ N =55±5%,当地大气压为101325Pa, 房间体积150 m 3。

求:送风状态、送风量和除湿量。

解:(1)求热湿比ε= = (2)在焓湿图上确定室内空气状态点N ,通过该点画出ε=12600的过程线。

依据±1℃温度偏差查表1取送风温差为 ℃,则送风温度22-8=14℃。

从而得出:h 0=36KJ/kg h N =46 KJ/kg d O =8.6g/kg d N =9.3g/kg(3)计算送风量 按消除余热: kg/s按消除余湿: kg/s则L =0.33/1.2×3600=990m 3/h换气次数n =990/150(次/h) =6.6次/h ,符合要求。

除湿量: 舒适性空调送风温差与换气次数 表1 室内允许波动范围 送风温差(℃)换气次数(次/h ) ±0.1~0.2℃ 2~3150~20 ±0.5℃ 3~6>8 ±1.0℃ 6~10≥5 >±1.0℃人工冷源:≤15≥5 天然冷源:可能的最大值 ≥5 二、两个不同状态空气混合过程的计算混合气体模型:空气A :质量流量q A (Kg/s),状态为(h A ,d A )空气B: 质量流量q B (Kg/s),状态为(h B ,d B )W Q 12000103.06.33=⨯-80=∆t 33.036466.30=-=-=i i Q G N 33.05.83.93.00=-=-=d d W G N hkg h g h g s g do d G M N /83.0/6.831)/(3600231.0)/(231.0)6.83.9(33.0)(==⨯==-⨯=-⨯=B C A B C A h h q q h h -=-B C A B C A d d q q d d -=-B C C A B C C Ah h h h d d d d --=--B C B C A C A C A B d d h h q BC CA d d h h q --===--混合后空气质量为:q C =q A +q B (kg/s)状态为C : (h C ,d C )混合原理空气的热平衡:q C h C =q A h A +q B h B ;空气水分的湿平衡:q C d C =q A d A +q B d B ; 将 q C =q A +q B 代入以上两式,整理得:1) q A h C +q B h C =q A h A +q B h B ⇒ q A h C -q A h A =q B h B -q B h C ;2) q A d C +q B d C =q A d A +q B d B ⇒ q A d C -q A d A =q B d B -q B d C ;(与流量成反比)上式分别为CB 、AC 的斜率,可见AC 与BC 具有相同斜率,C 点又为公共点,所以A ,C ,B 在同一直线上。

焓湿图例题解析

焓湿图例题解析

中乾汇泰企业培训例题习题(二)【例题1】某空调房间冷负荷Q =,湿负荷W =s ,室内空气状态参数为:t N =22±1℃,N =55±5,当地大气压为101325Pa, 房间体积150 m 3。

求:送风状态、送风量和除湿量。

解:(1)求热湿比ε= = (2)在焓湿图上确定室内空气状态点N ,通过该点画出ε=12600的过程线。

依据±1℃温度偏差查表1取送风温差为℃,则送风温度22-8=14℃。

从而得出:h 0=36KJ/kg h N =46 KJ/kg d O =8.6g/kg d N =9.3g/kg (3)计算送风量按消除余热: kg/s按消除余湿: kg/s则L =×3600=990m 3/h换气次数n =990/150(次/h) =次/h ,符合要求。

除湿量:舒适性空调送风温差与换气次数 表1 室内允许波动范围 送风温差(℃) 换气次数(次/h ) ±~0.2℃ 2~3 150~20 ±0.5℃ 3~6 >8 ±1.0℃ 6~10≥5 >±1.0℃人工冷源:≤15 ≥5 天然冷源:可能的最大值≥5二、两个不同状态空气混合过程的计算混合气体模型:空气A :质量流量q A (Kg/s),状态为(h A ,d A ) 空气B: 质量流量q B (Kg/s),状态为(h B ,d B )W Q 12000103.06.33=⨯-80=∆t 33.036466.30=-=-=i i Q G N 33.05.83.93.00=-=-=d d W G N hkg h g h g s g do d G M N /83.0/6.831)/(3600231.0)/(231.0)6.83.9(33.0)(==⨯==-⨯=-⨯=混合后空气质量为:q C =q A +q B (kg/s) 状态为C : (h C ,d C )混合原理空气的热平衡:q C h C =q A h A +q B h B ;空气水分的湿平衡:q C d C =q A d A +q B d B ; 将 q C =q A +q B 代入以上两式,整理得:1) q A h C +q B h C =q A h A +q B h B ⇒ q A h C -q A h A =q B h B -q B h C ; 2) q A d C +q B d C =q A d A +q B d B ⇒ q A d C -q A d A =q B d B -q B d C ;(与流量成反比)上式分别为CB 、AC 的斜率,可见AC 与BC 具有相同斜率,C 点又为公共点,所以A ,C ,B 在同一直线上。

焓湿图例题解析

焓湿图例题解析

中乾汇泰企业培训例题习题(二)【例题1】某空调房间冷负荷Q =3.6KW,湿负荷W =0.3g/s ,室空气状态参数为:t N =22±1℃,ϕ N =55±5%,当地大气压为101325Pa, 房间体积150 m 3。

求:送风状态、送风量和除湿量。

解:(1)求热湿比ε= = (2)在焓湿图上确定室空气状态点N ,通过该点画出ε=12600的过程线。

依据±1℃温度偏差查表1取送风温差为 ℃,则送风温度22-8=14℃。

从而得出:h 0=36KJ/kg h N =46 KJ/kg d O =8.6g/kg d N =9.3g/kg(3)计算送风量 按消除余热: kg/s按消除余湿: kg/s则L =0.33/1.2×3600=990m 3/h换气次数n =990/150(次/h) =6.6次/h ,符合要求。

除湿量: 舒适性空调送风温差与换气次数 表1 室允许波动围 送风温差(℃)换气次数(次/h ) ±0.1~0.2℃ 2~3150~20 ±0.5℃ 3~6>8 ±1.0℃ 6~10≥5 >±1.0℃人工冷源:≤15≥5 天然冷源:可能的最大值 ≥5 二、两个不同状态空气混合过程的计算混合气体模型:空气A :质量流量q A (Kg/s),状态为(h A ,d A )空气B: 质量流量q B (Kg/s),状态为(h B ,d B )W Q 12000103.06.33=⨯-80=∆t 33.036466.30=-=-=i i Q G N 33.05.83.93.00=-=-=d d W G N hkg h g h g s g do d G M N /83.0/6.831)/(3600231.0)/(231.0)6.83.9(33.0)(==⨯==-⨯=-⨯=B C A B C Ah h q q h h -=-B C A B C A d d q q d d -=-B C C A B C C A h h h h d d d d --=--B C B C A C A C A B d d h h q BC CA d d h h q --===--混合后空气质量为:q C =q A +q B (kg/s)状态为C : (h C ,d C )混合原理空气的热平衡:q C h C =q A h A +q B h B ;空气水分的湿平衡:q C d C =q A d A +q B d B ; 将 q C =q A +q B 代入以上两式,整理得:1) q A h C +q B h C =q A h A +q B h B ⇒ q A h C -q A h A =q B h B -q B h C ;2) q A d C +q B d C =q A d A +q B d B ⇒ q A d C -q A d A =q B d B -q B d C ;(与流量成反比)上式分别为CB 、AC 的斜率,可见AC 与BC 具有相同斜率,C 点又为公共点,所以A ,C ,B 在同一直线上。

第二讲 焓湿图

第二讲 焓湿图

第二讲 焓湿图【思考题】1、二房间室温不同,各置一相同水槽,高温房间的水槽内水温高,对不对?试分析。

不对。

房间内空气与水槽内水进行热交换和湿交换,若高温房间内空气含湿量较低,水槽内水蒸发带走的热量多于低温房间,则高温房间水槽内水温可能低于低温房间。

2、一室内置二水槽,一密封,一敞口,平衡水温相同吗?不同。

宽扁水槽:密封水槽平衡水温——干球温度;敞口水槽平衡温度——湿球温度。

t a ≥ t s 窄深水槽:密封水槽平衡水温—干球温度;敞口水槽平衡温度—近干球温度。

t 2≤t a 。

3、i -d 图有横坐标和纵坐标吗?有,在大气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取焓i 为纵坐标,含湿量d 为横坐标。

4、等温线相互平行吗?ε=0?为什么?不平行;ε≠0。

ε=2500+1.84t ,其中t 为湿空气温度;等温线的斜率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同的等温线并非平行。

5、某热湿地区的房间,清晨启动空调送冷风时会在风口附近出现水雾,试说明是什么原因? 干冷的空调送风与湿热的空气混合进入结露区。

【作业题】1. 昆明夏季大气压力是 80.8 kPa ,请求出25℃、60%时其它的空气参数(t s 、d 、t l 、i )?kgkJ d t t i kg g PqB Pq d Pab Pq Pq Pa b Pq /09.38)84.12500(005.1/95.14622.08.1900,1.3168)25(,=++==-==⨯==ϕ查表 ℃25.0/19.63)84.12500(005.1/38.25,,622.0-=→=++==-=s b s s b t kg kJ d t t i kg g b Pq B b Pq d露点温度~Pa b Pq Pq 8.1900,=⨯=ϕ为饱和压力的温度 查表 ℃6.16=l t2. 适合昆明用的i -d 图,饱和线上的20℃点要比北京用的i -d 图向右平移多少(用d 值衡量)? 20℃时,空气的饱和分压力为2331Pa ,北京大气压力为101325Pa ,昆明为80800Pa ,将上述数据代入d b =0.622P q,b B−P q,b ,得到北京d b =0.0146kg kg.干空气⁄,昆明d b =0.0185kg kg.干空气⁄, 右移d =0.0039kg kg.干空气⁄ 3. 30℃、60%与25℃、60%两个环境中晾衣服,在没有阳光辐射作用条件下,在哪个环境中干得快?为什么?空气:30℃, 60%, d=16.04g/kg;饱和湿空气层:23.7℃, 100%, d=18.58g/kg△d=2.54空气:25℃, 60%, d=11.89g/kg饱和湿空气层:19.4℃, 100%, d=14.15g/kg△d=2.26干得快的传质动力是用饱和分压力来衡量的浓度差,30度下的△d比25度下的要大,因此在30度的环境里晾衣服干得快(没有阳光辐射的条件下)4. 在同一个房间里放置两个容量相同的开口槽。

焓湿图(I-H图)的应用

焓湿图(I-H图)的应用

二、焓湿图(I-H 图)的应用湿度图中的任意点均代表某一确定的湿空气状态,只要依据任意两个独立参数,即可在I-H 图中定出状态点,由此可查得湿空气其它性质。

如图7-6,湿空气状态点为A 点,则各参数分别为:(1)湿度H 由A 点沿等湿线向下与辅助水平轴相交,可直接读出湿度值。

(2)水汽分压p v 由A 点沿等湿线向下与水汽分压线相交于C 点,在右纵坐标上读出水汽分压值。

(3)焓I 通过A 点沿等焓线与纵轴相交,即可读出焓值。

(4)露点温度t d 由A 点沿等湿线向下与%100=ϕ相交于B 点,由通过B 点的等t 线读出露点温度值。

(5)湿球温度t w (或绝热饱和温度t as ) 过A 点沿等焓线与%100=ϕ相交于D 点,由通过D 点的等t 线读出湿球温度t w 即绝热饱和温度t as 值。

例7-3 在总压101.3kPa 时,用干、湿球温度计测得湿空气的干球温度为20℃,湿球温度为14℃。

试在I-H 图中查取此湿空气的其它性质:(1)湿度H ;(2)水汽分压p v ;(3)相对湿度φ;(4)焓I ;(5)露点t d 。

解:如附图所示,作t w =14℃的等温线与φ=100%线相交于D 点,再过D 点作等焓线与t=20℃的等温线相交于A 点,则A 点即为该湿空气的状态点,由此可读取其它参数。

(1)湿度H 由A 点沿等H 线向下与辅助水平轴交点读数为H =0.0075kg/kg 干气。

(2)水汽分压p v 由A 点沿等H 线向下与水汽分压线相交于C 点,在右纵坐标上读出水汽分压p v =1.2kPa 。

图7-6 I-H 图的用法 H I例7-3 附图(3)相对湿度φ 由A 点所在的等φ线,读得相对湿度φ=50%(4)焓I 通过A 点沿等焓线与纵轴相交,读出焓值I =39kJ/kg 干气。

(5)露点t d 由A 点沿等湿线向下与%100=ϕ相交于B 点,由通过B 点的等t 线读出露点温度t d =10℃。

焓湿图

焓湿图

125
135
湿空气焓湿图( 湿空气焓湿图(i-d图)
1. i-d 图是如何画出来的? 图是如何画出来的?
i = Cpt + (2500+Cpqt ) d (2500+C ϕ =Pq / Pqb 饱和线随B的不同而不同。 2. 饱和线随B的不同而不同。 下降,饱和线右移。 B下降,饱和线右移。 3. 热湿比 ε = ∆i / ∆ d
0.026 0.024 0.022 0.020 0.018 0.016 0.014 0.012 0.010 0.008 0.006 0.004 0.002 0.000 -10 0 10 20 30 40 50 13
H=20Btu/lb H=30Btu/lb RH=20% H=40Btu/lb
思考题
3.大气压随海拔高度变化 3.大气压随海拔高度变化
海平面: Bar, 海平面: B = 101325 Pa = 1.01325 Bar, 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一般为1000~2000 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一般为1000~2000 Pa
注意:海拔较高的城市不能使用海平面的i-d图! 注意:海拔较高的城市不能使用海平面的i
db = 0.622
P qb (B − P ) qb
5
湿球温度与露点温度(3) 三、湿球温度与露点温度(3)
1、湿球温度(Wet bulb temperature): 湿球温度( temperature):
(1)定义:定压绝热条件下,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达到 定义:定压绝热条件下,
稳定热湿平衡时的空气绝热饱和温度。 稳定热湿平衡时的空气绝热饱和温度。
2
一.热力学知识复习
4. 湿空气的主要参数(1): 湿空气的主要参数(1):
干球温度( 干球温度(dry bulb temperature) 水蒸气分压力P 水蒸气分压力Pg 饱和水蒸气分压力P 饱和水蒸气分压力Pqb=f (t) 密度和比容 含湿量( 含湿量(humidity ratio/moisture content): content): ρq Rg P P P q q q d= = = 0.622 = 0.622 ρg Rq Pg Pg (B − P ) q

焓湿图例题解析

焓湿图例题解析

中乾汇泰企业培训例题习题(二)【例题1】某空调房间冷负荷Q =3.6KW,湿负荷W =0.3g/s ,室内空气状态参数为:t N =22±1℃,j N =55±5%,当地大气压为101325Pa, 房间体积150 m 3。

求:送风状态、送风量和除湿量。

解:(1)求热湿比ε= = (2)在焓湿图上确定室内空气状态点N ,通过该点画出ε=12600的过程线。

依据±1℃温度偏差查表1取送风温差为 ℃,则送风温度22-8=14℃。

从而得出:h 0=36KJ/kg h N =46 KJ/kg d O =8.6g/kg d N =9.3g/kg(3)计算送风量 按消除余热: kg/s按消除余湿: kg/s则L =0.33/1.2×3600=990m 3/h换气次数n =990/150(次/h) =6.6次/h ,符合要求。

除湿量: 舒适性空调送风温差与换气次数 表1 室内允许波动范围 送风温差(℃)换气次数(次/h ) ±0.1~0.2℃ 2~3150~20 ±0.5℃ 3~6>8 ±1.0℃ 6~10≥5 >±1.0℃人工冷源:≤15≥5 天然冷源:可能的最大值 ≥5 二、两个不同状态空气混合过程的计算混合气体模型:空气A :质量流量q A (Kg/s),状态为(h A ,W Q 12000103.06.33=⨯-80=∆t 33.036466.30=-=-=i i Q G N 33.05.83.93.00=-=-=d d W G N hkg h g h g s g do d G M N /83.0/6.831)/(3600231.0)/(231.0)6.83.9(33.0)(==⨯==-⨯=-⨯=B C A B C A h h q q h h -=-B C A B C A d d q q d d -=-B C C A B C C Ah h h h d d d d --=--B C B C A C A C A B d d h h q BC CA d d h h q --===--d A )空气B: 质量流量q B (Kg/s),状态为(h B ,d B )混合后空气质量为:q C =q A +q B (kg/s)状态为C : (h C ,d C )混合原理空气的热平衡:q C h C =q A h A +q B h B ;空气水分的湿平衡:q C d C =q A d A +q B d B ; 将 q C =q A +q B 代入以上两式,整理得:1) q A h C +q B h C =q A h A +q B h B ⇒ q A h C -q A h A =q B h B -q B h C ;2) q A d C +q B d C =q A d A +q B d B ⇒ q A d C -q A d A =q B d B -q B d C ;(与流量成反比)上式分别为CB 、AC 的斜率,可见AC 与BC 具有相同斜率,C 点又为公共点,所以A ,C ,B 在同一直线上。

焓湿图

焓湿图
.
空气的焓湿图及应用
中央空调的任务是对一定环境的空气的温度、湿 度、气流速度及空气的洁净度进行调节。
空气既是需要利用空调技术对特定空间空气环境
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主体,又是空调工程中需要根据 不同要求进行热湿处理的对象。
因此,全面、深入地了解空气的特性,熟悉反映 空气状态的参数及相互间关系的线图,会熟练运用 焓湿图是学习和掌握中央空调技术的重要基础。
.
焓湿图的应用
▪ 对于空调专业人员来说,焓湿图是一个重要的工 具,无论是工程设计、系统调试,还是运行管理, 都需要用到焓湿图。
▪ 焓湿图的应用主要包括 ➢ 确定空气所处状态 ➢ 查找空气状态参数 ➢ 分析空气状态变化过程 ➢ 确定两种不同状态空气混合后的状态点
.
1.确定空气状态及 查找参数:
根据任意两个独立的 空气状态参数,就可 以在焓湿图上找到相 应的状态点,并可判 断出空气是处于什么 状态,还可查找出其 他的状态参数。
与饱和线相交于C点。
由于饱和线上的干球 温度与露点温度相同,
故C点的干球温度也 就是C点的露点温度, 也是A点的露点温度,
为21.8℃。
.
25.50×102Pa
16.15g/kg干
30℃ 23.9℃ 21.8℃
71kJ/kgg
图1-5 已知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 求其他参数
焓湿图的应用
25.50×102Pa 42.2×102Pa
.
焓湿图的组成
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在焓湿图上的查找方法
干球温度tg
等焓线
湿球温度ts 露点温度tL
等含湿量线
tg≥ts≥tL
了说明空气状态变化的方向和特征,常用空气状态变
化前后的焓差Δh和含湿量差Δd的比值来表示。这个比 值称为热湿比ε(单位为kJ/kg) ,也称为角系数,即

第三节湿空气的焓

第三节湿空气的焓

第三节湿空气的焓-湿图及应用一 h-d图的构成h-d图是以h为纵坐标,含湿量d为横坐标,在一定的大气压力P下绘制而成的,为使图面开阔,线条清晰起见,将两坐标轴间的夹角为135。

如图2-3所示。

不同大气压力下,有不同的h-d图,使用时应注意选用与当地大气压力相适应的h-d图。

图中除坐标轴外,还有温度t,相对湿度φ两组等值线、水蒸气分压力p q及表示空气状态变化过程的热湿比ε线。

图2-3 湿空气焓湿图二焓-湿图上的等参数线1.等含湿量线(d)它是一系列与纵坐标平行的直线,从纵轴为d=0的等含湿量线开始,d值自左向右逐渐增加。

2.等焓线()为了使图面清晰,等焓线为一系列与纵坐标成135。

夹角的平行线。

通过含量d=0及温度t=0℃交点的等焓线,比焓值h=0,向上等焓线为正值,向下等焓线为负值,自下而上比焓值逐渐增加。

3.等温线(t) 它是一系列自似平行而实际不平行的直线,t=0℃以上等温线为正值,以下的等温线为负值,且自下而上温度值逐渐增加。

4.等相对湿度线(φ) 它是一系列向上凸的曲线。

当d=0时φ=0%,即φ=0%的等相对湿度线与纵坐标轴重合。

自左至右,φ值随d 值增加而增加,φ=100%的等相对湿度线称为饱和曲线。

饱和曲线将h-d 图分为两部分:上部是未饱和空气,饱和曲线上各点是饱和空气,下部表示过饱和空气。

在过饱和区,水蒸气已凝结成雾状,故又称为“雾区”。

5.水蒸气分压力线(p q ) 根据d=622pqpb pq -的关系式,可以写出p q =d pbd +622。

当大气压力P b 为定值时, p q =ƒ(d),即水蒸气分压力p q 仅取决于含湿量d 。

因此可在d 轴上方设一水平线,在d 值上标出对应的p q 值。

6.热湿比线(ε) 在空调过程中,被处理空气常常由一个状态变为另一个状态,为了表示变化过程进行的方向与特性,在图上还标有热湿比(ε)线。

所谓.热湿比是指空气在变化过程中,其热量变化量与湿量变化量的比值。

焓湿图例题解析

焓湿图例题解析

中乾汇泰企业培训例题习题(二)【例题11某空调房间冷负荷Q=3.6KW,湿负荷V=0.3g/s ,室空气状态参数为:3N=22± 1C, N=55±5 ,当地大气压为101325Pa,房间体积150 m。

求:送风状态、送风量和除湿量。

解: (1)求热湿比£=2-= ——3-6―3W 0.3 10 3(2)在焓湿图上确定室空气状态点N,通过该点画出£=12600的过程线。

依据土1C温度偏差查表1取送风温差为t。

8C,则送风温度22-8=14 C。

从而得出:h o=36KJ/kg h N=46 KJ/kg d O=8.6g/kg d N=9.3g/kg(3)计算送风量按消除余热:G -kg^—0.33i N i 0 4^ 36按消除余湿:G —kg/30. 33d N d09.3 8.5则L=0.33/1.2 X 3600=990r 3 /h换气次数n =990/150(次/h) =6.6 次/h,符合要求。

除湿量:M G (d N do) 0.33 (9.3 8.6)0. 231 360Q g / h)831. 6g / h 0.83kg / h舒适性空调送风温差与换气次数表1室允许波动围送风温差(C)换气次数(次/h )± 0.1 〜0.2 °C2〜3150 〜20±0.5 C3〜6>8±1.0 C6〜10> 5人工冷源:w 15> 5 >±1.0 C天然冷源:可能的最大值> 5二、两个不同状态空气混老合过程的计算混合气体模型:空气A:质量流量q A(Kg/s),状态为(h A , d A )空气B:质量流量q B (Kg/s),状态为(h B , d B )12000混合后空气质量为:q e =q A +q B (kg/s )状态为C : 混合原理空气的热平衡:q c h c =q A h A +q B h B ;空气水分的湿平衡:q c d c =q A d A +q B d B ; 将q e =q A +q B 代入以上两式,整理得:d p d c 甩见d B dc dc dA CA d c d A h c h A(与流量成反比)上式分别为CB AC 的斜率,可见AC 与BC 具有相同斜率,C 点又为公共点, 所以A ,C, B 在同一直线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符合要求。

换气次数(次/h ) 150~20 >8 ≥5 h
kg s g /)
/(231.0
A B C A h h q q h h -=-A B C A
d d q q d d -=-B C C A
h h h h d d d d --=--A C A C A B d d h h q BC CA d d h h q --===--混合后空气质量为:q C =q A +q B (kg/s)
状态为C : (h C ,d C )
混合原理
空气的热平衡:q C h C =q A h A +q B h B ;空气水分的湿平衡:q C d C =q A d A +q B d B ; 将 q C =q A +q B 代入以上两式,整理得:
1) q A h C +q B h C =q A h A +q B h B ⇒ q A h C -q A h A =q B h B -q B h C ;
2) q A d C +q B d C =q A d A +q B d B ⇒ q A d C -q A d A =q B d B -q B d C ;
(与流量成反比)
上式分别为CB 、AC 的斜率,可见AC 与BC 具有相同斜率,
C 点又为公共点,所以A ,C ,B 在同一直线上。

混合点C
将直线AB 分为两段,即AC 与CB 。

混合点C 的位置:混合点C 将线段AB 分成两段,两段长度之比和参与混合的两
℃,机器露点ϕ为90%,新风百)新风冷负荷,3)加热段的再热负
解:1)计算室内热湿比:ε=Q/W=4.8KW/(0.6/1000)Kg/s =8000
2)画空气处理过程焓湿图如上:先画出室外状态W点和室内状态N点(即回风状态),查焓湿图表,查得:hw=99.681KJ/Kg, dw=24.662g/Kg,
h N=58.471KJ/Kg, d N=12.636g/Kg,
3)由于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新风处理出风点L的状态参数如下:
h L=h N=58.471KJ/Kg,ΦL=90%,查得d L=14.477g/Kg
4)由于管温升,新风升温到K点状态温度23℃,且含湿量不变,即
d K=d L=14.477g/Kg,查得:h K=60.053KJ/Kg;
5)室内空气经风机盘管冷却出风M点温度为16℃,且相对湿度ΦM=90%,查得M点状态参数:h M=41.998KJ/Kg, d M=10.21g/Kg;
6)送风状态O点风机盘管出风M与新风K连线与热湿比线的交点,即风机盘管出风与新风的混合空气状态点,查h-d图得:h O=45.05KJ/Kg, d O=11g/Kg;7)总送风质量:G=Q/(h N-h0)=4.8/(58.47-45.05)(Kg/s) =0.3576751 (Kg/s) 总送风量:V=G/ρ=0.367576/1.2(m3/s)=0.298(m3/s)=1073(m3/h)
8)风机盘管送风量:
V f=V*(h K-h0)/(h K-h M)=1073*(60.053-45.05)/(60.053-41.998)=891.44m3/h
G f=G*(h K-h0)/(h K-h M)=0.357675*0.8307(Kg/s)=0.29712(Kg/s)
9)风机盘管制冷量:Q f=G f*(h N-h M)=0.29712*(58.47-41.998)(KW)=4.8936K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