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第一章绪论分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形坡
复合型坡面
(2)地形线 地形线是两个地形面相交组成地形 线(或一个地带),可以是直线或弯曲起 伏线,例如分水线(分水岭、山脊线)、 谷底线(合水线)、坡麓线、坡折线(斜 坡急剧转折的倾斜变换线)等。
山脊
(3)地形点 地形点是两条或几条地形线相交成的某 些特征点,或孤立的微地形体构成的地形点。 例如山脊线相交的山峰点、山鞍点;位于二条 谷底线汇合处的低地底部或位于河口的谷口 点;位于封闭低地之底部的底点。 地貌形态虽然由三种地貌要素所构成, 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些要素表现的程度不同, 有时清晰可见,有时则模糊难辨,甚至缺失 某种形态要素。不过,观察和分析地貌要素 仍然是研究地貌的一个途径。
二、知识结构
内外营力
内外营力
地貌形成与演变
地貌形成与演变
构造岩性
构造岩性
时间
时间
绪论
地貌学的发展与现状
地貌学的发展与现状
地貌学的实践意义
地貌学的实践意义
三、学习目标
1、掌握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了解地貌形态的多样性,掌握地貌基本形 态类型及其分类指标和方法; 3、深刻理解在内外营力、地质构造、岩性、 作用时间的影响下,地貌形成和演变的原理 和规律,培养地貌的综合分析能力; 4、了解地貌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各个历史时 期人类对地貌的认识、地貌学研究成果、杰 出的地貌学者的学术思想和著作,重点了解 地貌学最新发展成就; 5、了解地貌学的实践意义。
(1)地形面 地形面可以是水平面、各种坡地的斜面、曲 面(凸形的和凹形的或波状的面),如平原面、山坡 面、山顶面、阶地(表)面、阶地陡坎和陡壁等。 根据斜坡的纵剖面形态(沿倾斜方向),可以分 出: 直形坡面:上部和下部的坡度一样; 凸形坡面:下部坡度较大,上部则较小; 凹形坡面: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小; 复合坡面:如凸形和凹形坡面相结合的起状面, 平坦地形面和倾斜地形面结合在一起面构成的阶 梯状复合坡面。
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形态,即各 种各样的地形。 地球表面指的是地壳的外表面,即由岩 石或土(松散的岩石)组成的地面。地球表 面形状是指地壳表面由松散碎屑物或岩石构 成的起伏形态,如平原、高原、山脉、山峰、 丘陵、河谷、盆地、悬崖等。因而,地貌学 的研究对象是地貌或地形,即各种规模的Biblioteka Baidu 表起伏形态的总和。
绪论
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三、地貌学的发展和现状 四、地貌学的实践意义 五、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地形或地貌(landform)是指地球 表面由内外营力相互作用塑造而形成 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地貌学(Geomorphology)是 研究 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 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地貌空间 分布规律
地貌成因 地貌形态
地貌演变过程
(一).地貌形态
1、地貌形态要素 地貌的外表形态相似于一些常见的 几何形体,如圆锥形、角锥形、扇形以 及其它更复杂的几何形。 每一形态都是由面、线、点所构成 的。 这些地形面、地形线和地形点叫做 地貌要素或形态要素,它们决定了地貌 形态的几何特征。
2、地貌基本形态类型 各种地貌要素不同的结合就形成多种多样 的地貌体。
• 海拔(绝对高程或标高)是指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
距离。我国以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大地水准面,即我国海 拔的起算面。
• 高差(相对高度)两个地点海拔之差,高差是表示地势 起伏大小的指标。 • 起伏高度是指山脊(顶)与其顺坡向到最近的大河(流域 面积大于500km2)或到最近、较宽的(宽度大于5km)平原或 谷地的交接点的高差。
貌 学
主讲教师 徐刚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导学
一、内容提要
你知道地貌基本形态有哪些类型吗?你了解地 貌基本形态类型划分的指标和方法吗?你知道地貌 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吗?你了解地貌学的发展历史 和现状吗?你了解地貌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吗? 本章将围绕上述问题进行学习。将介绍地形、 地貌、地貌学、地貌形态类型、内外营力、地貌形 成和演变等基本概念;着重阐述地貌形成和演变理 论;介绍地貌学发展历程和地貌学现状,各个时期 主要的代表性学者及其学术思想和著作;认识地貌 学的实践意义,了解地貌学在农业、工业、交通、 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利用、防灾减灾和生活中的重 要作用。
五、预习提示
在预习绪论的基础上,带着以下问题去上课: 1、地貌形态由哪些要素组成?地貌基本形态 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2、何为内营力、何为外营力?内外营力的基 本表现形式有哪些? 3、怎样理解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基本原理? 4、地貌学有哪些方面的实践意义? 5、地貌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
(1)平原
平原(Plain)是指地面较平整(一般平均坡度
小于7°),最高点一般在边缘,且一般没有坡度
大于10°和高差大于30m的坡坎形态。
(2)台地(Platform)
台地是指具有较陡的台坡(一般坡度大 于10°)和 坡度较缓的台面(一般坡度小 于7°),台面水平投影面积一般大于台坡 投影面积,台坡高差大于30m的形态。 台坡高差小于100m的一般划为低台地; 大于100—200m的划为高台地。
(3)丘陵(Hill)
丘陵是指坡度较缓、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其高差一般小 于200m。 一般采用单指标—高差来划分丘陵类型: 缓丘 <20m
低丘
中丘 高丘
20—50m
50—100m 100—200m
(4)山地(Mountain)
山地是指地势相对高起、地面起伏较大的地区,其海拔一 般大于500m、起伏高度大于200m。 一般采用双指标划分山地类型: 海拔 起伏高度
四、重点难点
1、地貌基本形态及其分类; 2、内外营力、岩性、构造和时间等因 素对地貌形成、发育和演变的影响; 3、地貌学的实践意义。
复习思考题
1.概念:地貌、地貌学、海拔、高差、起伏高度、 平原、台地、丘陵、山地、内营力、外营力 2.掌握用基本地貌形态分类指标划分地貌形态类型 的方法。 3.分析地貌的成因。 4.掌握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5.了解地貌学的发展和现状。 6.理解地貌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