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5章)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1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1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第二章(主要的:核小体、半保留复制、复制子、单链结合蛋白、岗崎片段、错配修复、DNA的转座、C值矛盾、前导链与后随链。

)1. C值反常现象(C值矛盾C-value paradox):C值是一种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真核细胞基因组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DNA所隔开,这就是著名的“C值反常现象”。

C值一般随着生物进化而增加,高等生物的C值一般大于低等生物。

某些两栖动物的C值甚至比哺乳动物还大,而在两栖动物里面,C值变化也很大。

2.DNA的半保留复制:由亲代DNA生成子代DNA时,每个新形成的子代DNA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半保留复制。

3.DNA聚合酶:●以DNA为模板的DNA合成酶●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三磷酸为底物●反应需要有模板的指导●反应需要有3 -OH存在●DNA链的合成方向为5 34.DNA连接酶(1967年发现):若双链DNA中一条链有切口,一端是3’-OH,另一端是5‘-磷酸基,连接酶可催化这两端形成磷酸二酯键,而使切口连接。

但是它不能将两条游离的DNA单链连接起来DNA连接酶在DNA复制、损伤修复、重组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5.DNA 拓扑异构酶(DNA Topisomerase):拓扑异构酶І:使DNA一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作用是松解负超螺旋。

主要集中在活性转录区,同转录有关。

例:大肠杆菌中的ε蛋白拓扑异构酶Π:该酶能暂时性地切断和重新连接双链DNA,作用是将负超螺旋引入DNA分子。

同复制有关。

例:大肠杆菌中的DNA旋转酶6. DNA 解螺旋酶/解链酶(DNA helicase)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来解开双链DNA。

E.coli中的rep蛋白就是解螺旋酶,还有解螺旋酶I、II、III。

rep蛋白沿3 ’ 5’移动,而解螺旋酶I、II、III沿5 ’ 3’移动。

7. 单链结合蛋白(SSBP-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稳定已被解开的DNA单链,阻止复性和保护单链不被核酸酶降解。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5章)(圣才出品)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5章)(圣才出品)

第1章组织与管理一、名词解释1.组织(东财2010研;武汉理工2006研)答:组织是指两人以上的群体组成的有机体。

它是一个围绕共同目标,由内部成员形成的一定的关系结构和共同规范的力量协调系统。

如果把组织当作动词来理解,则是指一群人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目标,通过人为地分工和职能分化,形成一定的层级体系和制度来协调其成员努力的活动。

组织的产生源于个人无法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

因为个人能力的局限而无法独立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依赖他人的帮助,从而产生了协作的需要。

组织的任务就是将分散的个人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1)组织有三方面特征:①一定的组织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②组织内的成员之间存在明确的分工和有机的联系结构;③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每个组织都对其成员规定了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2)组织按其设立的宗旨不同可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军事组织、文化组织、宗教组织等等。

一定的组织总是与一定的内、外部环境相关联。

随着内、外部环境的改变,必须对组织进行调整和修正,组织不是一种静态的封闭系统,而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系统。

2.管理(同济大学2013研;吉林大学2012研;中山大学2011研;武大2007研;上海财大2007研;武汉理工2006研)答: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的过程。

这个定义使管理表现出以下特征:(1)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管理本身并不是目的,管理是为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服务的。

“有效”的要求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要通过管理来保证组织活动顺利开展;②要在管理组织的目标活动不断提高效益与效率的前提下进行,即要求通过管理,保证能以较少的资源消耗来实现组织目标。

(2)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手段来开展专门活动的管理者。

管理劳动是社会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专门活动,是一种职业,它符合一般职业要求的标准:①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专门的知识结构;②职业技能的获取需要专门的教育和培训;③进入职业受到控制,通常要经过某种形式的考试;④从业人员必须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违反者将会受到某种惩罚。

第一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名词解释1,反射,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

非条件反射是机体先天形成的本能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反射弧是固定的,反射比较恒定,是一种较低级的神经活动。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形成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弧是不固定的、临时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2,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动物只能对外界具体事物的刺激发生反应,形成条件反射,这种只对具体信号刺激发生反应的皮质功能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而人类除对具体信号刺激发生反应外,还可以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人类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的皮质功能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3,动力定型:若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重复多次后(强化),这种顺序和时间就在大脑皮质上“固定”下来(神经联系的牢固建立),每到一定时间大脑就自然地重现这一系列的活动,并提前做好准备,这种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就叫动力定型。

4,屈光不正,生理性远视,斜视,弱视,常规遮盖法眼睛要看清东西,外界物体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球折光系统的作用,物像必须恰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如果物像落在视网膜之前或之后,物像就模糊,视力就不好,这就叫做屈光不正。

幼儿的眼球前后距离较短,物体往往成像于视网膜的后面,称为生理性远视。

当两眼向前平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称为斜视。

弱视是指视力低下但又检查不出眼睛有器质性病变的眼疾。

常规遮盖法即平日遮盖健眼,以提高弱视眼的视力,配合一些需精细目力的作业(如穿小珠子、剪纸等),定期复查,以决定遮盖的时间长短。

5,噪声:噪声是指使人感到吵闹或为人所不需要的声音,它是一种环境污染,会影响学前儿童听力的发展。

6,青枝骨折:学前儿童骨骼含有机物比成人多,无机盐比成人少,故骨骼弹性大,可塑性强,容易变形。

一旦发生骨折,常会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成为“青枝骨折”。

7,骨龄:可根据腕骨的多少判断骨骼发育的年龄,称骨龄。

第一至九章名词解释

第一至九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1.商品:是指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2.商品整体概念:是指由商品的实质性、实体性和服务性三方面构成的统一体或系统。

3.商品的效用:是指商品能满足买主需求的某种使用价值或功能。

它是商品的核心部分,是消费者追求的核心利益,是满足消费需求的中心内容。

4.商品的品质:主要指商品理化性质、技术经济性能、使用寿命等因素,是消费者最关心的要素之一。

5.商品式样:主要指商品的结构原理、造型是否先进,花色是否新颖,它是决定商品吸引顾客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6.商品特点:是指某商品与同类或同种商品比较,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优良特征。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产品竞争能力的强弱。

7.商品包装:是商品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强化产品的特征和风格,并具有保护商品、方便购买、促进销售的功能。

8.商品商标:不同厂家的产品是由商标加以区别的,它是企业的一种无形的资源。

9.商品保证:属于产品售后服务的重要内容,指生产经营者对工业配套产品、实施三包的产品,以及有关使用安全、卫生产品等的质量特征实施的售后服务活动。

10.商品维修:维修是保证商品使用寿命的一种必要措施。

当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企业采取上门维修服务或定点维修的形式,保证消费者的正常使用。

11.商品运送:指根据商品特点或顾客提出的要求,采取送货上门的服务措施。

12.商品安装:是企业向用户提供现场技术服务的重要内容,包括承担安装、调试、指导正确使用等。

13.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实现商品使用价值规律的科学。

14.社会调查法:具有双向沟通的重要作用,在实际调查中既可以将生产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又可以将消费者的意见和要求反馈给生产者。

15.现场实验法:就是通过一些专家,或有代表性的消费者群,凭人体感官的直觉,对商品的质量及其与商品质量有关的方面做出评价的研究方法。

16.分析实验法:这是一种在实验室内或一定试验场所,运用一定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对商品的成分、构造、性能等进行理化鉴定的方法。

名词解释 1

名词解释 1

第五章离子聚合(Ionic Polymerization)活性聚合(Living Polymerization):当单体转化率达到100%时,聚合仍不终止,形成具有反应活性聚合物(活性聚合物)的聚合叫活性聚合。

化学计量聚合(Stoichiometric calculation Polymerization):阴离子的活性聚合由于其聚合度可由单体和引发剂的浓度定量计算确定,因此也称为化学计量聚合。

开环聚合(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环状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开环,形成线形聚合物的聚合反应。

第六章配位聚合(Coordination Polymerization)配位聚合(Coordination Polymerization):单体与引发剂经过配位方式进行的聚合反应。

具体的说,采用具有配位(或络合)能力的引发剂、链增长(有时包括引发)都是单体先在活性种的空位上配位(络合)并活化,然手插入烷基—金属键中。

配位聚合又有络合引发聚合或插入聚合之称。

定向聚合(Stereo-regular Polymerization):任何聚合过程(包括自由基、阳离子、阴离子、配位聚合)或任何聚合方法(如本体、悬浮、乳液和溶液等),只要它是经形成有规立构聚合物为主,都是定向聚合。

定向聚合等同于立构规整聚合(Stereo-specific Polymerization)。

Ziegler-Natta聚合(Ziegler –Natta Polymerization):采用Zigler-Natta引发剂的任何单体的聚合或共聚合。

立体异构(Stereo-isomerism):分子中的原子的不同空间排布而产生不同的构型。

可分为光学异构体和几何异构体。

构型(Configuration):是由原子(或取代基)在手性中心或双键上的空间排布顺序不同而产物的立体异构。

构象(Conformation):构象则是对C-C单键内旋转异构体的一种描述,有伸展型、无规线团、螺旋型和折叠链等几种构象。

名词解释00403

名词解释00403

名词解释第一章水分生理1.渗透势:也称溶质势,渗透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的水势。

2.压力势:是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与此同时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3.质外体:是指植物体中的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导管的连续系统。

4.共质体:是指由胞间连丝将细胞的原生质联系起来的连续系统。

5.质外体途径:是指水分或溶质只通过质外体,即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的导管,为被动运输,速度快。

6. 共质体途径:是指水分或溶质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率较慢。

7.跨膜途径:是指水分或溶质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液泡膜,故称之为跨膜途径。

移动速率较慢。

8.细胞途径:共质体途径和跨膜途径同称为细胞途径。

移动速率较慢。

9.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称为渗透作用。

渗透作用是水分跨膜运输的动力。

10.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片),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11.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一般以每小时没平方米叶面积蒸腾水量的质量表示。

12.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一般为孕穗期和灌浆期。

13.水分生理:水分的吸收、水分在质外体内的运输和水分的排出,称为水分生理。

14. 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水而使原生质体和细胞壁分离的现象称为质壁分离。

第二章矿质营养1.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称为矿质营养。

2.被动运输:是指离子(或溶质)跨过生物膜不需要能量,是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运输的方式。

被动运输包括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

3. 主动运输:是指离子(或溶质)跨过生物膜需要代谢供给能量,是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运输的方式。

被动运输包括质子泵和离子泵。

4.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中有通道蛋白构成的孔道,控制离子通过细胞膜。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稳态(homeostasis):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

2.旁分泌(paracrine):有些细胞产生的生物性物质可不经血液运输,而是在组织液中扩散,作用于邻旁细胞。

3.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4.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反馈信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方向改变。

5.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反馈信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方向改变。

6.前馈(feed-forward):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到达前已收到纠正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

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7.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触发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8.静息电位(rest potential,RP):未受刺激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内负外正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9.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在原有的静止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的倒转和复原。

10.局部电位(local potential):阈下刺激引起局部细胞膜产生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型电位变化。

11.平衡电位(equilibrium potential):由K离子外流达到平衡后在膜两侧造成的电位差。

12.极化(polarization):未受刺激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

13.去极化(depolarization):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电位升高的方向变化。

14.复极化(repolarization):细胞去极化后,又向原初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

15.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电位降低的方向变化。

16.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将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性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1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1

自考 中国行政史 80%名词解释 必考 第一章 夏商西周 1、禅让制:尧舜禹时代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

相传四岳推举舜为尧的继承人,尧对舜三年考核后让舜作自己的助手。

尧死后舜继位。

后四岳又举治水有功的禹。

2、宗法制: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西周时形成严密的政治制度。

核心内容是维护父权的基础上,确保嫡长子继承的世袭特权。

嫡长子为“大宗”,庶子分封为“小宗”,小服大,借以维护各级“宗子”为中心的宗法统治。

3、分封制:是中国奴隶社会中一种为协调统治阶级利益以便对付种族奴隶而建立的制度,即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世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

西周时期分封制度达到成熟和完善,它与宗法制度、礼乐制度相互支持、相互巩固,以达到保证国家统治的稳固长久。

周天子除留下王畿的一部分地区由刑王室直接管理外,将其他部分分封给王族成员、功臣姻亲和传统贵族,这些人也依此做法再分给卿大夫。

经过不同层次的分封,西周王朝形成了等级结构的国家群。

分封诸侯的目的是拱卫中央王朝,天子与诸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4、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部分,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和组织形式。

“内服”指君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由君王直接派官员组织被征服者从事生产。

“外服”是指侯国统治的区域,由各地诸侯管理,但外服诸侯与君主是一种君臣关系。

内外服制最早实行于商朝。

5、乡遂管理体制:是西周在地方基层行政区划上实行的一种管理体制。

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

在国都内及其近邻划分若干乡,并设相应的管理者。

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实行遂制,也设相应管理者。

通过乡遂制度,形成层层控制的网络系统,成为后世基层行政组织的蓝本。

四岳议事会:是君主的辅助及咨询顾问 王子王位继承制:盘庚迁殷后,变“兄终弟及”制为王子继承制,即由家族占有王位缩小到直系占有王位 嫡长子继承制:西周,就是在诸嫡子之中,确定长子的优先继承地位。

西方史名词解释1——5章

西方史名词解释1——5章

《西方史专题》名词解释第一章1、军事民主制:(1)由军事首领,长老议事会、民众会组成。

军事首领是公举出来的部落领袖,管理宗教事务和裁决争端,战时统帅军队。

长老议事会由氏族首领组成,重大问题首先由他们讨论。

民众会由部落全体成年男子组成,对作战、媾和、迁徙和推举领袖用呼喊、举手等简单方式进行表决。

(2)该制度产生在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社会生产产生了剩余,因此就产生了剥削,掠夺临近部落的财产和奴隶就成了部落的经常性职业,该制度就为经常性的掠夺服务,体现其军事性;但该制度仍保留着原始民主的性质,还要进行全体男性公民的表决,又体现了其民主性。

该制度使财产分化,长老和军事首领逐渐把权力转为特权,军事首领和议事会的权利不断扩大,民众会的权利不断减小。

(3)历史地位:该制度是氏族部落的管理机构走向国家阶级压迫机关的过渡形式,几大古文明都曾经历过这个时期,具有普遍性,在荷马时代后期,军事民主制开始向国家统治机关过渡。

2、城邦:是在一个城市及其郊区建立的以公民公社为基础的国家,其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

国体采用奴隶主专政的阶级制度。

政体的形式各异,曾经采用过公民民主政治、贵族共和政治和僭主政治的政权形式。

3、僭主政治: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权者(僭主)建立的独裁统治。

公元前7-6世纪,希腊有不少城邦出现了僭主政治。

总的来说,早期希腊的僭主政治对于肃清氏族制度的残余起到了积极作用。

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在打击贵族政治、扶植小农经济和发展工商文化方面有所建树,是民主的扩大,用不民主的方式培养了民主的力量。

4、古典奴隶制:是对希腊、罗马典型奴隶制的通称。

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和公元前3-1世纪的罗马在某些地区,奴隶制发展到典型阶段,主要表现为:奴隶成为社会基本生产者;商品性生产占很大比重;实行以私有的小农经济和个体手工业为基础的公民兵制;奴隶主民主共和国或贵族共和国成为普遍的统治形式;文化方面取得相应成就.雅典城邦可作为其代表.第二章1、赛·图利乌斯改革:王政时代的第六个“王”赛·图利乌斯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进行的改革。

现代中国文学1到9章名词解释

现代中国文学1到9章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三界革命(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

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袭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指19世末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的突破传统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诗界、小说和文界革命,三主要由梁启超等倡导。

所倡导的“诗界革命”要求诗歌以通俗语言创造新的诗境,反对拟古复古。

“小说界革命”重视小说地位和小说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文界革命”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报章体”)。

2.文学研究会1921.1北京成立,主成员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12人,后发展170多人。

以《小说月报》为阵,地,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明显表现对"为人生而艺术"现实主义倾向.。

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注重对社会黑暗揭露和灰色人生诅咒,表现新旧冲突。

文学研究会承接五四文学革命现实主义传统,成为在中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文学思潮。

3、创造社:1921.6成于东京,,主成员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十余种刊物。

.创造社文学活动以其活动1925“五卅”为界分为前后时期。

.前期以“异军突起之势鼓起浪漫主义”狂风暴雨而驰名文坛,,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直觉"、"灵感"在文学创作中作用,,主张表现作家"内心要求"翻译大多是西方浪漫主义作品。

经济学第1-5章(答案)

经济学第1-5章(答案)

第一章导言一、名词解释资源的稀缺性、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理性人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人的需求具有无限增长和气势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需要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而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资源总是有限的,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绝对增长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是稀缺的。

一方面,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同时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稀缺是由生产要素的稀缺所决定的。

个人期望得到许多商品和追求许多目标。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许诺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一种资源(如资金或劳力等)用于本项目而许诺用于其他机会时,所可能损失的利益。

某项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放弃掉的获利机会所带来的成本。

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可称为转换线。

英文是production-possibility,简称贷PPF。

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微观经济学:有时也被称为价格理论(Price Theory),主要研究个体消费者,企业,或者产业的经济行为,与其生产和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理性人: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通常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济人”。

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所谓的“理性人”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牲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

这个被抽象出来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已的。

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生理重点名词解释1

生理重点名词解释1

生理重点名词解释(1至10章)●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 2.稳态: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3.反射: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 4.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是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 5.调定点:指自动受控系统所设定的一个工作点,是受控部分的活动只能在这个设定的工作点附近的一个狭小范围内变动。

● 6.重调定:调定点并非永恒不变,而是在一定情况下可发生变动,称为重调定。

●7.单纯扩散:脂溶性的和少数分子很小的水溶性物质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跨膜转运,是一种简单的穿越质膜的物理扩散。

●8.异化扩散:在膜蛋白的帮助下,水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

●9.原发性主动转运:指离子泵利用分解ATP产生的能量将离子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10继发性主动转运:指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而进行的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方式。

●11.出胞: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12.入胞:指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如细菌,细胞碎片等)借助于细胞膜形成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

●13.电紧张电位:即随距离逐渐衰减的跨膜电流引起的膜电位的变化,它是有膜的被动●14.静息电位●15.极化:平稳的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

●16超射: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如进一步变为正值。

则称为反极化,膜电位高于零电位的部分称为超射。

●17复极化:质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

●18.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或状态称为去极化。

●19.超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或状态称为超极化。

第一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经济人(economic agent):指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这样人们做出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就是私人利益,每个人都寻求个人利益极大化,而不会做出于已无利的事。

它是西方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也称为理性人。

经济人假设包括以下内容:①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例如,消费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满足;生产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利润;生产要素所有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报酬。

这就是说,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非经济的利益。

②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和随机型的决策。

因此,经济人又被称为理性人。

③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与后果。

因此,经济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

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

④各种生产资源可以自由地、不需要任何成本地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流动。

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假设并不等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私自制”,即该假设并不意味着这些市场活动个体只会关心自己的钱袋子,相反,他们会在孜孜以求地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过程中,自然地、必然地为社会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客观地实现一定的社会利益。

2.稀缺(scarcity):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

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

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

这样,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管理学名词解释部分 (1)

管理学名词解释部分 (1)

管理学第一章名词解释1、管理: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以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2、效率:所谓效率指用最少的资源来达到组织目标的能力,即“正确地做事”。

3、效果:是指决定适当目标的能力,即“做正确的事”。

4、技术技能:是指能够运用特定的程序、方法、技巧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对某一特殊活动——特别是包含方法、过程、程序或技术的技能——的理解和熟练程度。

5、人际技能:是指与其他人能够一起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

也可以说是一个人能够以小组成员的身份有效地工作,并能够在他领导的小组中建立起合作的能力。

6、概念技能:是指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概念性技能主要表现为创新与变革能力、系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

7、X理论:核心观点是认为人是“经济人”,对人的管理是用强制和惩罚的方法。

基本观点:(1)一般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地逃避工作。

(2)多数人缺乏进取心。

(3)一般人干的工作都是物质和安全的需要,人工作是为了钱。

(4)人具有欺软怕硬、畏惧强者的弱点。

8、Y理论:核心观点是认识“自我实现人”。

主要论点:(1)人愿意为工作、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

(2)人具有自我指导、自我控制的愿望。

(3)人具有独创性,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其独特的合理性。

(4)人是愿意负责的,愿意对工作、对他人负责任。

9、超Y理论:1970年,约翰·莫尔斯和杰伊·洛希提出。

该理论认为X理论和Y理论反映的是人性的两种极端情况,不能说Y理论一定优于X理论。

不同的人需求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会有不同的需求。

核心观点是人是“复杂人”。

基本观点:(1)人们是抱着各种各样的愿望和需求加入组织的。

这种愿望和要求可分为不同类型。

有的人愿意在正规化的、有严格规章制度中的组织工作,但不愿意参与决策和承担责任。

而有的人却愿意有更多的自治权和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性的机会。

1-5章习题(微观)

1-5章习题(微观)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人2、稀缺3、微观经济学4、经济学5、实证经济分析6、规范经济分析7、机会成本二、判断题1、如果某种资源免费供应时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那么这种资源就是稀缺的。

2、当某种理论是实证的,并不意味着它必然是正确的。

3、“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这一说法属于实证经济学命题。

三、选择题1、经济学可定义为()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研究厂商取的利润的活动C、研究合理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D、研究人们怎样靠收入生活2、下列不属于实证经济学的命题是()A、联储在上月把贴现率降到10%B、去年失业率超过8%C、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万元D、国有企业18%的增值税率显得过高3、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A、每个社会成员均能得到想要的任何物品B、稀缺的物品卖给那些出价最高的人C、政府决定每个人应得多少物品D、要得到需要的物品必需排队四、问答题1、怎样理解“经济学是研究合理配置使用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2、经济学中均衡的含义是什么?3、证经济学(分析)规范和经济学(分析)有什么区别?4、为什么说“稀缺”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第二、三章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价格一、名词解释1、需求量和需求2、恩格尔定律3、供给与供给量4、需求的交叉弹性5、需求价格弹性6、需求定律7、供给定律 8、均衡价格9、需求点弹性 10、价格机制二、判断题1、对于任何商品,只要降低价格,销售量必然增加,从而收益也一定增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薄利多销”。

2、如果商品价格和总收益呈现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3、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正值,则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品关系。

4、对厂商征税,会使厂商生产的商品的供给曲线左移,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下降。

5、偏好的改变导致人们的需求在某条需求曲线上移动,而收入的变动则引起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

6、需求越是富有弹性,则需求者承但的税收也就越多。

财政学名词解释1-5

财政学名词解释1-5

第一章1.重要概念无政府经济:主要用于描述一个没有政府参与的纯市场经济,在这个经济中,只有个人、家庭和企业,个人、家庭和企业为了效用或利润最大化参与市场交易过程。

在这样的经济中,价格成为唯一指导资源有序流动的信号。

混合经济:用于描述一个既有市场配置资源又有政府和公共部门配置资源的经济,在这个经济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和公共部门根据社会鼓励最大化目标,对市场误配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

混合经济的最大特征就是强调市场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又强调政府资源配置的补充地位。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相对应,向公众无偿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并凭借公众赋予的行政权从公众那里无偿获取收入以弥补公共品成本的部门。

机械论政府观:对于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应当承担何种角色,机械论者认为,政府的角色就是确保个人最大限度实现个人价值,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便利。

在机械论者看来,政府并不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门,而是公众为了更好地实现各自价值目标共同厂里的一个部门或组织,公众通过授权方式将自己的一部分死人权利委托给政府,而作为受托人的政府的行为必须有利于公众利益的实现。

在这样的一个经济中,处于中心角色的是个人,而非政府。

有机论政府观:在有机论者看来,与物理学中的机械一样,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实际上也是一个自然的统一体,每个人、家庭和企业都是这个有机体的组成部分,而政府则是这个有机体的心脏。

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家庭和企业只有作为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才有意义,所以在这个有机体中,社会实际上是凌驾于个体之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思考题1.混合经济是一个既有市场配置资源又有政府和公共部门配置资源的经济,处于井然有序、社会资源最大利用化和社会陷入无序、混乱的中间情况。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和公共部门根据社会鼓励最大化目标,对市场误配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

在这个混乱经济体制中,政府在期中通过各种途径干预经济社会生活,来弥补因为市场调节不足而导致的结果。

1-12章名词解释:

1-12章名词解释:

第1章——第12章名词解释第一章: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第二章:1、人际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

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

3、自我呈现论: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

自我呈现也可称为印象管理。

是在戈夫曼以及其他人广泛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观点。

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中的一种,主要阐述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暴露问题。

4、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这种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作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

它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因此,这个理论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5、归因:是一个观察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6、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

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7、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8、社会测量法:又称为社交测量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第一章
1、自然灾害学:全面、系统的研究自然灾害形成、发展、分布、危害、检测与防治的科学
第三章
2、环境质量标准: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护生态平衡,对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因素的容许所做的规定。

3、环境容量:人类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情况下或者具体来说是在保证不超出
环境目标值的前提下,区域环境能够容纳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

4、大气环境容量:某区域在一定时段内,大气环境质量维持在一定的标准浓度
以内时所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

5、水环境容量:在给定水域范围和水文条件,规定排污方式和水质目标的前提
下,单位时间内该水域最大允许纳污量。

第四章
6、干洁空气: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除液体、水汽和杂志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7、大气污染:指当污染物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时,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健康精神状态,设备财产以及生态与环境等遭到恶劣的影响和破坏。

8、光化学烟雾:是由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和热化学反应后产生的以臭氧为主的氧化剂及颗粒物混合物。

9、大气酸沉降:指大气中不同来源的酸性物质通过降水。

扩散和重力作用等转移到地面的过程。

1.灾级与灾度的区别
答:灾级与灾度都是衡量环境灾害灾情,环境灾害所造成的社会财富损失的综合指标。

灾级表示的是环境灾害所造成的社会财富损失的绝对规
模与数量,可分为巨灾,大灾,中灾与小灾;而灾度则是表示受灾地区的破坏深度,即受灾地区由于环境灾害所造成的社会财产的相对程度,可分为极重灾,重灾,一般灾与轻灾。

2.什么叫灾度指数?如何计算?
答:灾害指数是指承灾体灾现有生产力发张水平下,要消除灾害影响所需要的社会平均劳动力投入量
3.掌握灾害评估的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意义?
答:①全面,准确地反映灾情②为灾害防治提供客观依据③有利于对灾害的科学研究
4.灾害评估的方法
答:灾级评估的指数计算方法,灾级评估的模糊分级统计,危险度评估的多因子评分计算方法,危险度评估的层次分析法,灾害风险评估的统计对比法,灾害损失评估示例
6.熟悉海平面上升损失评估方法与步骤
7.⑴评估因子的选择⑵价值损失核算法①直接损失计算②间接损失计算:比例系数法,灾害因子分析法⑶潜在经济损失的预估①受灾面积的测量②受灾土地价值估算⑷海平面上升的社会影响评价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浓缩(BCF)
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的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物质,积累在某种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介质中该物质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富集。

2、生态系统退化
生物系统退化是一类病态的生态系统,它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在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整体发生的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的量变和质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与其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进化方向相反的变化过程。

3、酸雨
降雨pH值<5.6的雨水叫酸雨。

4、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狭义的荒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5、生物积累(BAF)
生物个体随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质,而使浓缩系数不断增加的现象。

6、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既是生物之间以及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的体现,也是生物资源丰富多彩的标志;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一般着眼于两个方面:(1)生物的丰富度;(2)物种的优势和均匀性强度。

7、水俣病
含汞废水污染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汞中毒症状。

8、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在干旱和亚干旱地区,在干旱多风和具有疏松沙质地表的情况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