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的认知语用阐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故的认知语用阐释
摘要:文章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和语言顺应理论对典故的解读和喻义建构进行动态、详细的分析,指出典故的理解不只是对其常规意义的解读,更是一个在话语空间通过跨空间映射进行在线喻义重构的动态顺应过程。
关键词:典故概念整合理论语言顺应理论认知
1 引言
作为一种隐喻,典故是指在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和历史事件等的暗示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当下事件、情况或环境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典故的隐喻性这一特点只有在以文化语境为基础,通过想象、联想、映射等途径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时,典故的隐喻文化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典故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它把一个叙述想象映现到另一个叙述想象上,通过叙述想象和映现达到对意义的建构。意义的建构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对心理空间及其类属关系的洞识。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和语言顺应理论对典故在话语空间的意义建构进行动态、详细的分析,探讨典故解读的幕后认知机制。
2 相关理论
2.1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是福科尼尔和特纳1997年在《思维和语言中的映现》一书中正式提出。所谓概念合成,是指心理空间的合成,而“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
而构建的小概念包”。心理空间之间可相互连结,并可随着思维和话语的展开不断得到调整和修改。概念整合是对心理空间基本的认知操作,运用在线的、动态的认知模式建构意义。简言之,概念整合可建立相互映现的心理空间网络,并以各种方式整合成新的空间网络。概念整合网络由四个心理空间构成: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结构及其共有的抽象信息被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即类属空间里;同时,在这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跨空间地部分映现、匹配并有选择地投射到第四个空间——合成空间。合成空间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形成层创结构。概念整合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三个相互关联的心理认知过程形成。在整合过程中,主要以语境为出发点、依据层创逻辑动态地进行概念合成。四个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就构成一个概念整合网络。概念整合理论的宗旨就是揭示言语意义在线建构背后的那座认知冰山。
2.2语言顺应理论
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过程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这种选择过程是动态的,以语言的三种特性(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为基础。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的或严格按照形式一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顺应性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事项中作灵活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此三种特性相互关联,以顺应性为主要特征,从四个方面去阐述语
言的使用: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对象顺应、动态顺应以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
3 概念整合理论和顺应理论对典故的认知语用阐释
3.1典故常规意义建构的认知语用分析
概念整合理论为典故的认知解读提供了一种有力的认知工具。概念整合建立了新的整合心理空间,并建构实时意义,在常规化的概念结构上进行新的认知操作。受话者在解读典故时,对典故所在的不同心理空间进行整合而建构其喻义。典故中的事件、人物等元素构成一个小概念包,形成一个局部的心理空间。典故喻义的在线建构就是一个解缩、各元素和关系对接映射、重组、完善合成的心理过程。在概念合成网络中,典故作为一个输入空间,该典故所描述的现时事件作为另一个输入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中共有的抽象结构和组织进行选择性地映射到合成空间,并在结构性原则、管制原则及优化性原则的制约下以压缩、解缩、优化、关联、结构、递归等方式形成两个输入空间所不具备的层创结构,完成典故喻义的在线建构。合成空间内层创结构的形成标志着语义在线建构的完成。如:
(1)作为恒大女排主教练郎平,之所以能够在征战国内联赛短短三年里染指冠军至高荣誉,独到的选秀眼光及运筹帷幄的临场调度能力均成为她此次成功的关键。(百度网,2012年9月6日)该典故的喻义在线建构心理运作过程如下:在对该句的解读过程中,形成两个心理空间:输入空间i:典故“运筹帷幄”的认知
域,包括张良,军帐,计谋等元素。输入空间ⅱ:郎平的认知域,包括郎平、赛场、临场调度等元素。类属空间的元素包括:行为者、行为、结果。类属空间决定跨空间映射的核心内容,为空间合成框定目标话语。输入空间i和输入空间ⅱ内的部分结构和组织被选择性地投射到合成空间,共有结构及其共有的抽象信息(行为者、行为、结果)被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即类属空间。由于类属空间的作用,两个输入空间的成分实现匹配对接并得到压缩,产生各个空间以前都不存在的新关系。“张良”对应“郎平”,“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对应“在赛场上临场调度”,“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对应“决定比赛获胜”,从而完成概念整合的第一步:组合。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元素“在军帐中运用计谋”与“在赛场上临场调度”触发我们的认知机制,激活已储存的相关背景知识,帮助我们完成概念整合的第二步:完善。在新组合和激活的相关背景知识投射到合成空间之后,合成空间按照自己的层创逻辑进行类比推理等心理运作产生层创结构,建构了典故的喻义,从而完成概念整合的最后一步:扩展。至此,通过一系列认知活动,典故的喻义得以解读,即郎平在赛场上独到的指挥、谋划和调度决定了恒大女排的联赛获胜。此例中典故“运筹帷幄”的喻义属于常规意义(善于指挥、谋划,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该典故形象地描绘出郎平这个世界一流教练的聪明才智。
3.2典故在话语空间意义建构的认知语用分析
根据顺应理论,典故的使用和理解是一个不断商讨和顺应的动
态过程。人们用典故进行交流时,典故的话语空间是千变万化的。话语空间即语境,是指典故所出现的具体语言空间。典故在话语空间的解读是说话者和受话者空间互动的在线推导过程。不同的受话者在解读同一个典故时,会调用多种不同背景知识,构建不同的心理空间,整合出与原典故完全不同的含义来。因此同一典故在不同的话语空间可能会推导出不同的喻义。语境关系顺应在典故喻义的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输入空间将相关概念映射到复合空间中,在此解包或重构,形成新的组织框架,最后再将其映射回话语空间,完成对典故的解读。此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随着语境的发展反复重构和映射的动态顺应过程。如:
(2)杨队长:“鬼子的辎重联队一路向南,越过了桃花岛,折身向西又回到了原来的运输线上。”
团长:“这个中村还挺狡猾的,他这是想搞声东击西啊。但他做梦也想不到咱们会重返小雪村,在这里守株待兔,再给他来一次伏击。”(《川军血战到底》第12集)
此例中,由典故“守株待兔”源认知域演绎出来的常规意义(不想努力,而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表面上并不适合该句的话语空间。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推导该句中“守株待兔”的含义。此句中的“这个中村还挺狡猾的,他这是想搞声东击西啊”为典故“守株待兔”的理解提供了初始语境,但这一语境与典故的认知框架不符,说话者与受话者有进一步商讨的要求。随着交际的进行,语境更加具体化,提供了“重返小雪村”这样一个可类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