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的认知语用阐释

合集下载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义和语用解读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义和语用解读

yuwenjianshe001@79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义和语用解读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王晶摘要:语言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有关于语义的研究,也有关于语用方面的研究。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讲,语义和语用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语义以及语用进行分析和解读,旨在加深对语言学的理解。

关键词:语言学 语义 语用 认知语言学引言当代语言学关于语义和语用的研究始终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语义和语用是语言学中两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语义更多的是语言的含义,而语用则更多的是对语言的应用研究。

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中,一般是将语义和语用看成是两个互补的领域,语义的研究是对句子真值条件进行的研究,但其实很多句子多没有真值条件,这些句子一般都只是对客观生活中的那些事情进行描绘,比如一些比较普通的感叹句、疑问句等,这些句子只是一种简单而且客观的叙述。

而语用更多的是一种研究语言的应用的分支,研究的内容侧重点是语言的交际,更关注是这种交际中的语言所扮演的功能。

一、 认知语言学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语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语言的使用是为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这也是语言的基本功能。

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两个人能够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范进行交流,才能提高语言交流的效率。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研究领域的一个范畴,是建立在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的以观察和积累日常经验得到的人类语言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阐述的是人类的认知能力以及语言之间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也对语言的各项具体内容进行阐述,比如语义、词汇、句法等。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比如语言学、心理学等,都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主要是研究语言反映出来的人类的认知过程,认知能力是人的一种本性,也是产生其他行为的基础,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语言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在语言的背后还隐藏了很多深层次的含义,在对各种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时候,不仅要了解其语言的表象,更应该要对语言进行深入地挖掘,从而能够对语言背后的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因素有所了解。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语用解读_基于关联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语用解读_基于关联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

收稿日期:2008-02-26作者简介:蒋向勇(1974-),男,湖北黄冈人,江西蓝天学院,硕士。

研究方向:语言学,外语教学。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语用解读———基于关联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蒋向勇(江西蓝天学院外语系江西南昌 330098) 摘要: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之前对歇后语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歇后语的来源、命名、分类、结构以及修辞功能等方面的探讨上。

基于认知主义哲学观的概念整合理论和关联理论是当前两大主要的认知语用推理理论。

认知主义的哲学观认为语言意义存在于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中。

歇后语的解读涉及到复杂的幕后认知,是在给出的显性信息中寻找最佳关联并进行概念合成和推理的结果,语境在歇后语成功解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歇后语 关联 概念合成 推理中图分类号:H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3(2008)04-064-04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是真意所在”[1]。

歇后语可分为两大类:喻意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

喻意歇后语的前一部分是一个比喻,后一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

有的释义为其字面上的意义,例如:大海里捞针———无处寻;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有的解释则是它的转义,例如: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失去权力);快刀切豆腐———两面光(两面讨好)。

谐音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借助音同或音似现象表达意思,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

例如: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旗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歇后语俏皮幽默,通俗形象,说话或写文章中恰当地运用歇后语,能深入浅出地说明事理,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使语言清新活泼,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

然而,以前对歇后语后一部分近似谜底的解读并没有结合西方语言学理论进行研究,本文尝试从认知语用的角度,结合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以下简称RT )和概念整合理论(Concep tual B lending Theory,以下简称C B )对歇后语的解读进行合理的解释。

汉语成语的转喻阐释——以《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典故为例

汉语成语的转喻阐释——以《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典故为例

存 信 息 , 且 还 对 输 入 的 信 息 加 以 重 组 。 La g c e 而 n ak r
(93 1 9 )认 为 喻 是 一 个 参 照 点 现 象 。 Al c 和 转 a Co l o ( 0 4 指 出 , 同 的 转 喻 由 相 对 凸 显 的 认 知 us n 2 O ) 不 原 则 提 供 理 据 , 基 本 观 点 是 , 心 的 和 高 度 凸 显 的 其 中 事 物作 为认 知参 照 点唤 起 其 它 不那 么 凸 显 的 事物 。 卢 卫 中 和 张  ̄ ( 0 0 指 出 ,参 照 点 是 语 篇 中 凸 显 的 21) “ 成分 , 们在 此 基 础上 建 立 一个 语 境 。在这 一 语 境 人
式简 洁而 意义精 辟 、 型 的词 组和短 语 , 是汉 语语 定 它
言 文 化 的精 髓 。 汉 语 成 语 历 经 五 千 多 年 历 史 文 明 的 积 淀 , 多 汉 语 成 语 都 具 有 深 层 的蕴 含 意 义 , 个 成 许 每 语 都 是 具 有 特 定 的 认 知 理 据 的 。认 知 转 喻 就 是 促 使
《 国演 义 》 的汉 语 成 语 为 语 料 , 认 知 转 喻 为 理 三 中 以 论 框 架 对 汉 语 成 语 形 成 的 理 据 进 行 研 究 , 在 进 一 旨
参 照 点 的 联 系 。 通 常 转 喻 词 语 是 由一 个 指 定 的 成 分 作 为 参 照 点 , 要 描 述 的 目标 提 供 了 心 里 可 及 , 起 为 并 到 吸 引 读 者 注 意 力 的 作 用 ” 。 李 勇 忠 ( O 3 认 为 “ 喻 是 一 个 概 念 域 之 间 的 2O ) 转 映 射 , 即 源 域 映 射 到 另 一 个 概 念 域 一 目标 域 源 域 也

穆旦诗歌中反讽语言的认知语用阐释

穆旦诗歌中反讽语言的认知语用阐释

穆旦诗歌中反讽语言的认知语用阐释1 引言穆旦(1744-1815)是著名诗人、文学家,也是18世纪和19世纪法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他擅长使用反讽语言加以文学艺术表达,洞达法国十八世纪人文社会的本质。

穆旦诗歌最能展示他的反讽语言的认知语用,本文将从穆旦的诗歌中来阐释什么叫做反讽语言的认知语用。

2 反讽语言的认知语用穆旦诗歌中大量采用反讽语言,他认为反讽语言可以表达关于人类、宗教、古老传统文化、艺术思想、宣传理念等抽象元素的认知语用。

他认为,反讽语言是文学艺术中一种伟大的手段,可以表达社会关系的深刻思索,表达实现愿望、实现梦想的动机,以及社会宏观的道德标准等。

比如,在穆旦的名作《塞纳河的畔》中,他用反讽语言表达了他对政府绝对权威的讽刺,用华丽的文字暗示了统治者们滥用权力,如此权且暴乱。

此外,在《文学次序》中,穆旦再次用反讽语言表达了他对文学自身的思考,文学在人们生活中起到的的重要作用。

3 穆旦的反讽语言的认知语用穆旦的反讽语言的认知语用就是能够从反讽文字里识别出更深层次的内容,而这些更深层的内容往往是远超于当时社会的实际矛盾,甚至可能被忽略的真实面貌。

穆旦所利用的反讽语言,使用文学的修辞手段揭露社会弊端,把关于生活实践与精神自省,以及个人经验与社会理性思索等内容完美地融入到了他的诗中。

穆旦的反讽语言,不仅与欧洲现代思潮的宣发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为18世纪的政治、文化社会学的变革、以及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法律、道德和宪章的制定推动了历史的推进。

穆旦所使用的反讽语言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正是因为它在把社会内容生动而精彩地融入诗歌中。

穆旦利用反讽语言在短短的一篇诗中,就能把自己关于社会现实的洞见融入其中,向普罗大众传达关于生活实践、精神自省、愿望实现等主题。

4 结论穆旦诗歌中反讽语言的认知语用的应用可以从材料里获得认知,其语言表达在宣传理念、艺术思想以及社会道德标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艺术意义。

同时,穆旦的反讽语言的运用也给当时的政治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从而影响了历史的流变。

语义指向与语用特征阐释

语义指向与语用特征阐释

语义指向与语用特征阐释作者:贾轶群张媛媛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06期摘要:语言研究最为关心的是句法结构与概念结构之间的对等关系。

在共时平面形式和意义之间总体上说是对称的,但有时由于形式滞后、意义滞留的掣肘和语用等方面的考虑也会产生悖逆。

关键词:语义指向认知语用语言学引言我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在八十年代有两个重大的突破。

一个是副词研究,一个是歧义研究。

在副词研究中,我国学者有许多创新,其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在1983年我国注意到“语义指向”,提出这个概念,并从“语义指向”上揭示出一些副词的重要语法规律,发现歧义的新品种——语境歧义,提出语境歧义分析法。

发现歧义的新品种和提出语境歧义分析法,也属于歧义研究的突破。

一、认知语用特征分析认知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则是符号和交际意图之间的、在历史过程中逐渐趋向固定化的“超符号”关系。

它强调把关注点放在语言使用中话语的功能,而不是其结构上。

这种超符号关系是以语言使用团体的社会和心理默契为基础的。

社会心理默契以知识结构的方式储存在大脑中。

言语交际过程中,这种知识结构在必要时会自动激活,投入使用,参与言语的生成和解释活动。

(一)距离性距离性从语句的使用上来说,就是从表面意义上将使用的语言代码与真实所指的事物拉开距离,以避免直接涉及所指事物,让人们通过联想或推断来理解这语言代码的真实所指。

选用的词语与表达的内容保持适当距离,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对方根据已有知识和认知语境去体味、去思索,既提高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又能更好地影响、打动信息接受者。

语句正是在选词上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点。

①聪明不必绝顶。

(生发剂广告)成语“聪明绝顶”在人的认知模式中是形容人非常聪明。

其中镶嵌了“不必”,给受众制造悬念:难道真的不要太聪明了?故意舍弃“绝顶”表示程度高的词义,将它拆分开,变成一个动宾结构,将语言代码的字面义与真实所指意义拉开距离,留下想象空间。

(二)模糊性模糊是指说话人为避开所要制成的事物的代码而故意换用一个概念外延过大、有多种意义的词语,或者用某种语法手段、增加词语内涵的不明确性,来模糊其真实所指。

反语理解的认知语用阐释

反语理解的认知语用阐释

V0 _4 No4 l2 . Au . 0 9 g2 0
反语理 解 的认 知 语 用 阐释
龙 德 银.
( 四川 文理学 院 外语系 , 四川 达卅 3 0 0 l 50 ) 6

要 : 联 理 论 从 多 角度 对 言 语 交 际做 出 了解释 , 关 并提 出 了一 个 反 语 分 析 框 架 , 在 阐释 反 语 方 面 有 其 局 但
析框架 中的阐释 关系更关联、 更具体 。对立性是反语 的本质属性 , 识别对立性是反语 理解的关键。
关键 词 : 语 理 解 ; 联 理 论 ; 反 关 常规 关 系 中 图分 类号 : 0 0 H 3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8 8 (0 9 0 — 0 4 0 1 7 — 5 0 2 0 )4 0 9 — 4

合语境 获得语境 效果 , 导 出说话 人 的交 际意 图ls 推 ls 1。 l l
反语 回应 阐释 理论认 为 “ 语表 达 的态度始 终都 属 反 于 拒绝或不 同意之类 ” “ ,真正 的反语是具 有 回应性f e . com hi )的 。设 计反语 的根本 目的是讽 刺被 回应 的观 s 点 ”1 - ;阐释反语需要 考虑的主要 因素包 括 : 1 [3 ̄ 18 - 2 () 识别 出该话语具有 回应性 ;2辨别 出被 回应观点 的源 ()
迄今为止 .语 言学范围内对 反语 的研究产 生了以
下 主 要 的 理 论 或 假 说 : 语 回应 阐 释 理 论 ( eE hi 反 t co h c
设想它本身具有关联性 。 关联理论视交 际为一种 涉及
信 息意 图和交 际意 图 的明示一推 理过 程 :从 说话 人
的角度来 说 , 际是 一种 明示行 为 , 交 即把信息 意 图明 白地展现 出来 ; 听话人 的角度来 说 , 际又是一 个 从 交 推 理过程 , 即根 据说话 人 的明示行 为 ( 息意 图 ) 结 信 ,

关于“解释、诠释和阐释”

关于“解释、诠释和阐释”

关于“解释、诠释和阐释”关于“解释、诠释和阐释”----读陈志国《徜徉于“分析”与“诠释”的思潮之间》祁门⼆中汤惟宁怎样语⽤“解释、诠释和阐释”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诠释-----对⼀种事物的理解⽅式;或者是⽤⼼感受的⼀种⽅式。

阐释---阐明陈述并解释。

解释学,⼜称诠释学(hermeneutics),是⼀个解释和了解⽂本的哲学技术。

它也许被描述作为诠释理论并根据⽂本本⾝来了解⽂本。

阐释学认为,翻译就是理解和阐释的过程;也因此阐释肯定了主观存在。

斯坦纳的阐释理论,提出了阐释翻译的四个过程:信赖释意、理解⼊侵、表达吸收和对等补偿,打破了翻译“忠实性”的神话。

以上简略地从⽹上找到有关“解释、诠释和阐释”的约定,在相关的循环说明中我很难明确⼀个教师在课堂上究竟做的“解释⼯作”是什么,是在什么含义中,达成了学⽣的理解,也就是学⽣能明⽩实际上他们得到的帮助是“解释、诠释还是阐释”。

“分析”与“诠释”《徜徉于“分析”与“诠释”的思潮之间》可能是洪汉⿍先⽣《当代西⽅哲学两⼤思潮》的导读。

从其中的综述:“严格说来,⼆⼗世纪主导西⽅哲学潮流的是分析哲学和现象学运动。

根据洪先⽣的看法,就整个西⽅哲学的发展脉胳来说,古代哲学的重点是存在,近代哲学的重点是认识,⽽当代哲学的重点是意义。

”这种看法,不知是否是⼀种共识,尤其是和罗姆巴赫的“实体、系统、结构”思想相对应。

着眼于上述观点,我是希望新⼀轮课程改⾰的理念能得到相应的阐释。

因此注意到洪先⽣说的:西⽅哲学从古代到现当代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重⼤转向。

在我看来,也就是从当下中⼩学教师的哲学素养和知识⽅式来看,依然沿续着第⼀次转向的路径,也就是“从特殊诠释学到普遍诠释学;从局部诠释学到⼀般诠释学的转向”,“从个别⽚断规则到作为解释科学、艺术的规则体系的转向”。

洪先⽣指其(第⼀次转向)消极的结果是“对真理内容的理解转变成对作者意图的理解”,就2010年全国中语会有关⽂本的主题讨论中,我们依然查觉到鲜明的“确定性”的寻求,也使得我注意到洪先⽣:分析哲学作为⼈类的⼀场理智活动,还有其研究的必要,更何况它⾄今还在英美各国哲学舞台占据统治地位”。

论用典修辞的意义生成及典故义的阐释

论用典修辞的意义生成及典故义的阐释

( ) 一 语言 内环 境。在上 下文语 境方 面 , 典与其 它修辞 客观 因素也属于语言外环境。但无论 是 口头交际还是 书面创 用 它从意 义生 成直至最 终解读 这之 间还必 须经过 方式无甚大差别 , 是在 “ 辞所用 语 言本身 的属性 特征 ” 作 中的用典 , 主要 修 这决定 了它 的接受 对象 只 这一层面上 , 修辞 的语境 特征最 为 突出。它所用 的语 言 个信 息语码接收和转 换 的阶段 。 用典


( - 言外环境。语言外环境是在 文本之外对修 辞具有 -) 语 定影响作用的 因素 , 到社会 文化 、 大 时代背 景 、 民族心理 特
最早出处, 其中“ 典故” 指典章旧制。本文所论典故乃就第二 征 , 小到表达习惯、 修辞对象等, 它们是修辞活动进行时所必
义而言, 即汉语言文学 典故 。典 故的这 两层 含义之 间有一个 然要处 于的大的语言环 境 , 为一种 背景 因素或 隐或显地 支 作 继承的过程, 汉语言文学 , 典故乃是由典制、 掌故义发展而来, 配着修辞行为。对用典而言, 这种语言环境的作用表现是尤 它是古代文献典籍 中储 存的 、 为古 人创 作所广 为征 引的一类 为明显 。丰厚久远的传统文化积淀与尊古 崇圣的 民族 心理特

般古词语的古代故事和古代特殊语词。 J, l ㈣

时也具有 了情感和 意义传 递的最 大可能性 。可见 , 这种宏 观
语境不但提供了用典产生的基本条件 , 而且对于用典实践的

用典修辞的语境及其特征
发展 同样有着重大 的意义 。此 外 。 辞活 动往往还 要牵涉 到 修 言语交 际的对象 、 合 、 场 方式等 , 与修 辞活动关 系 密切 的 这些

认知语用观照下古诗教学[论文]

认知语用观照下古诗教学[论文]

认知语用观照下的古诗教学探究摘要:认知语用学从人类的认知心理活动出发来研究语言交际活动,在此理论观照下的古诗教学从探讨信息接受者(即读者)和信息表达者(即作者)以及两者通过文本或语篇进行交际的心理认知过程出发,以意象为基点,构建图式知识;以语境为抓手、品味古诗意蕴;以想象为助力,演绎作者情感;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融入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获得美的体验。

关键词:认知语用,关联,古诗,教学诗是不可解的,又是不得不解的,由于其独特的诗性言说方式,古诗教学成为语文教育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针对古诗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该理论对古诗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文论讲究情景交融,在中国古典诗话中也有许多智慧的表述,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群落性、整体性的意象有机地构成含蓄潜隐的意境,使古典诗歌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效果。

据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而我们现今的古诗教学讲究“字字落实”,将一首首语言优美、意境含蓄、余味无穷的古诗肢解翻译成一句句的大白话、或者编成故事,将蕴含着丰富情感的意象理解为普通物象,将虚实结合创作的艺术符号进行片面、常规、现实的诠释。

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普通的送别诗不同,诗人正值年轻快意之时,在名楼送名人去名地,心里并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而是饱含着浓郁的畅想和抒情,一边送别,诗人的心也在飞翔,诗意随江水荡漾。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强调诗人和孟浩然之间的深厚友情、朋友间别离的依依不舍之情,忽视诗人的诗性表达和整体意境;将“烟花”解释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忽视了“烟花”所传达的“弱明示信息”。

这种以机械的识记代替学生的感悟、以琐碎的分析代替整体意境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古诗教学首先是语篇教学,无视学生阅读古诗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征。

将“诗”置换成另一样式的言语存在,“一不留神,就可能毁掉‘诗’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古诗词本身。

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

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

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发布时间:2021-12-27T05:11:49.103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13期作者:薄慧[导读] 在隐喻研究领域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隐喻的性质和功能做出不同的阐释。

聊城大学摘要:在隐喻研究领域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隐喻的性质和功能做出不同的阐释。

本文尝试对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这三种隐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进行梳理,揭示不同隐喻理论框架下的隐喻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其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修辞隐喻;认知隐喻;语法隐喻引言Lakoff & Johnson 于 1980 年所著 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中提到,隐喻首先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

普通语言中有 70%来自于隐喻或隐喻概念,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化的。

由于语言中的隐喻是思维的外在形式,因此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隐喻式的(Lakoff & Johnson 1980)。

传统的修辞隐喻、认知语言学的认知隐喻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均十分关注隐喻的研究。

从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中开始,隐喻学研究领域出现了各种理论框架,同时衍生出不同的隐喻术语。

本文欲从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的基本理论入手,讨论三种理论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其的认知和理解。

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修辞隐喻隐喻的修辞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期。

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隐喻是从语言内部来认识隐喻,是在语言层面的运作机制, “隐喻是用某一个表示事物的词借喻另一个事物”,是进行隐藏的比较的一种修辞手段。

它是一种词语层面上的装饰和修辞,这一种装饰和修辞是对常规语言的偏离运用,也可以把它看为一种逻辑错误(李郁,刘东杰2012:162)。

修辞隐喻(rhetoric metaphor)属于传统修辞学的研究范畴。

隐喻——认知与阐释

隐喻——认知与阐释

隐喻——认知与阐释
彭文钊
【期刊名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9(022)001
【摘要】无
【总页数】5页(P39-43)
【作者】彭文钊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关联认知角度看隐喻阐释及广告隐喻翻译策略 [J], 孔辰;赵玉闪
2.概念隐喻的认知阐释及概念隐喻能力 [J], 陆国君;宋建清
3.二语词汇联想与二语隐喻理解——基于扩散激活模型的隐喻认知阐释 [J], 龚兵
4.谈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诗歌《如果》中隐喻的认知语用分析 [J], 游晓玲
5.公共卫生事件新闻报道中隐喻的认知阐释——基于新冠肺炎媒体话语中的“战争隐喻”研究 [J], 李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同义反复的认知语用阐释的开题报告

同义反复的认知语用阐释的开题报告

同义反复的认知语用阐释的开题报告题目:同义反复的认知语用阐释摘要:同义反复在语言交际中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其形式虽然简单,但是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内涵。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同义反复的认知语用阐释,揭示出同义反复表示的意义和其与语境、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以及对语言交际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同义反复;认知语用;意义;社会文化背景;启示引言:同义反复(tautology)是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意群表达同一个意思,在语言交际中被广泛运用。

同义反复在形式上显得简洁、简单,但实则涵盖了丰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认知语用意义。

尽管大多数人可能认为这种表达方式是一种多余和冗余的手法,但实际上它具有非常有力的表达效果和文化内涵。

因此,本文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出发,对同义反复的意义、特点、形式以及与语境、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进行探讨,力图对同义反复提供一种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并为语言交际实践提供启示。

正文:一、同义反复的基本概念同义反复是指用相同的信息、词语或词组反复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语言现象。

例如,用“绝对的真实”来表达“真实”,或用“又老又丑”来表达“丑陋”。

这种表达方式可以使得信息更加明确、强调和突出,同时也可以用于言辞妙趣横生、取悦读者的目的。

同义反复的形式多种多样,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形式:1. 同音词反复:使用两个同音的词汇来表示同一个意思;如“善翁善邻”、“重重叠叠”。

2. 同义词反复:使用两个或多个意思相同的词汇来表达同一个意思;如“快乐幸福”、“富可敌国”。

3. 同义重复:使用同样的词汇或成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如“说一不二”、“不知所措”。

二、同义反复的认知语用意义同义反复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内涵,具有某些认知语用意义。

对象认知语用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过程,我们可以深化对同义反复的理解:1. 显著性的强调同义反复常常被用于强调特定的概念或信息,以便更好地引起读者的注意和认识。

用“绝对的真实”来表达“真实”,就是要通过反复来强调真实这一概念,从而让读者更好地掌握作者的意图。

从语用学的角度解释语篇中的隐喻——以《蜗居》中的对白为例

从语用学的角度解释语篇中的隐喻——以《蜗居》中的对白为例

从语用学的角度解释语篇中的隐喻——以《蜗居》中的对白为例孔祥晶【摘要】解释语篇中的隐喻现象需要包括语言学、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在内的多学科的合作.文章以电视剧<蜗居>中含有隐喻的对白为例,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结合语境如何对语篇中的隐喻进行解释的问题.【期刊名称】《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27)006【总页数】3页(P45-47)【关键词】语用学;隐喻;《蜗居》;对白【作者】孔祥晶【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30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 (metaphor)看作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

然而,现代语言学的隐喻观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其实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

莱考夫和约翰逊把隐喻定义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1]。

根据这一定义,隐喻就不单单是一种语言现象,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夸大 A、B两事物的相似性 (把 A直接说成是 B,或者把 B直接说成是 A),用表面看来不合情理甚至是荒谬的话语来含蓄地说明一个道理。

隐喻中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应该说是构成隐喻的基础。

但是,成功的隐喻并不一定要以已经存在的或已被人们发现的相似性为前提,往往是说话者或作者想象中的相似性更具新奇性和认知功能。

这种新奇性往往使得某个含有隐喻的表达有悖于日常言语的使用规则,从而成为对正常语言的偏离。

Grice曾列举出许多由于违反会话准则而产生的修辞格,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就是隐喻[2]。

它的使用使得原本刻板的说理变得生动形象,且不着痕迹地加强了说话的语气。

隐喻之于语篇和表达的效用,我们不难感觉到,但如何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事实上,一直以来解释隐喻是一个令语义学家感到棘手的问题。

Grice认为,可以把隐喻看作是会话含义的一种特殊情况,从违反会话准则,或者说从语用角度去解释隐喻可以作为一种尝试,但这远远没有揭示隐喻的本质[2]。

古诗词教学中指向语用的文本拓展策略举隅

古诗词教学中指向语用的文本拓展策略举隅

古诗词教学中指向语用的文本拓展策略举隅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它既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挖掘古诗词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必须采用多种文本拓展策略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和欣赏古诗词。

其中,指向语用的文本拓展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激发、语言启迪和文化普及工具。

下面将从语用角度出发,对古诗词教学中的指向语用的文本拓展策略进行简要阐述。

一、言外之意挖潜策略古诗词有时采用的是言外之意的语言手法,这就要求学生通过语用分析认识、挖掘古诗词中表示意义、反映主题、突出情感的隐含言外之意。

言外之意挖潜策略需要学生运用语言逻辑能力,发掘古诗词中的深层意义和隐含信息,对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优秀诗品牌牌价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例如,李白《将进酒》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名言,虽然表面上是横批,但是它体现了李白豪放激昂的性格和开阔的胸怀,还暗示着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

二、语用通感拓展策略语用通感拓展策略是通过情感、形象、典故等手段,使学生能够在语言的多重意义之间产生视觉、听觉和心理上的感受。

这种策略的实施需要老师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场景,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情感色彩和文化韵味,从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和理解。

例如,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长吟浮舟半夜月,笑问残星点翠微”,这里用长吟、浮舟、半夜、月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温馨古雅的氛围,让人心生感慨,不由得想到古代风雅人士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传统。

三、语用比喻擦拓策略语用比喻擦拓策略是通过比喻、象征等方式,将抽象的意象转化为具体形象,进而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这种策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比喻手法和意象语言,从而深化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例如,在《将进酒》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里用扶摇、直上、九万里等词语将人的追求比喻为飞鸟高飞,境界更加高远。

认知环境和翻译的明晰化——以典籍翻译为例

认知环境和翻译的明晰化——以典籍翻译为例

认知环境和翻译的明晰化——以典籍翻译为例-汉语言文学认知环境和翻译的明晰化——以典籍翻译为例摘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认知环境是它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文在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分析英语读者和汉语读者认知环境中文化因素的差异,认为为使译语读者在认知推理的过程中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佳关联,明晰化是必要的翻译手段。

关键词:关联理论关联翻译理论认知环境翻译明晰化一、引言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译语读者在翻译文本的接受和传播中起决定性作用,离开译语读者,翻译也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译者作为桥梁和媒介,必须考虑到译语读者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通过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使得译语读者能够成功理解源语作者的交际意图。

源语作者和源语读者能够成功进行交际,是因为二者具有相似的认知环境和相互认同的语用预设,因此源语读者能够获取文本中隐含的话语意义,从而推断出作者的意图。

然而源语读者所拥有的文化信息、社会经验、先有知识在译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中并不存在或不尽相同,因此译语读者可能无法正确理解原文中的文化内涵、逻辑关系和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由此可见,认知环境是翻译这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根据关联理论,言语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认知活动。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作为受话人,由源语作者的明示激活有关认知环境,寻找最佳关联,并进行推理,以明白源语作者的交际意图。

然后,译者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和对原文的期待,对原文信息进行重构。

在译者寻求最佳关联时,文本势必会产生一些变化。

王克非(2003)通过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考察英汉/汉英译本的文字量变化,发现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译本都发生目标语扩增现象。

他认为明晰化的翻译手段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本文在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下,以典籍翻译为例,通过分析英语读者和汉语读者认知环境中文化因素的差异,认为为使译语读者在认知推理的过程中成功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佳关联,明晰化是必要的翻译手段之一。

穆旦诗歌中反讽语言的认知语用阐释

穆旦诗歌中反讽语言的认知语用阐释

传统礼教文化与极左权力话语 方面 的需 要, 他们的这种现代 性诉 求也就 自然 和反讽联 系在一起 了,从鲁迅 、钱锺书 、张 爱玲 、九叶诗 派到韩少功、王小波、先锋派小说等 ,他们 的

关 于反讽
作 品都无一 例外 的烙上了现代 意义 的反讽印记。然而 , 在诸
多反讽 作家中 , 穆旦是不可忽视的 , 颇 具代表 性的一位诗人 。
因此 ,反讽最为核心的性质就是矛盾性、反思性、批 判 性 以及无 限绝对 的否定性 。 反讽诗 学己发展 成一 个西方具有
中的, 而 隐含 意义 的反讽则 是存在于特定语境 的。 说话人 或 作者强烈 的情感 , 含蓄的心理及复杂的思想通 常都隐匿于 这
种相悖 的语义状态 中 ,由此便能产生讽 刺、嘲弄的效果或者 幽默、 诙 谐的情趣 。 穆旦诗歌的语言特色便是反讽语言的频 繁运 用 ,到了炉火纯青 的地 步。本文 中,我们试图从认知语 用的角度出发 ,结合关联理论 ( t h e R e l e v a n c e T h e o r y ) ,概
关键词:反讽;穆旦诗歌 ;认知语 用阐释
中图分类号 :l 1 O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3 — 2 2 1 9( 2 0 1 4 )0 3 — 0 0 6 4 — 0 4
反讽既是一种语言现象 , 更是一种思维现象 。 识别与理
古老 的概念之一 。赵毅衡 曾指 出反讽 的基本性质 ,即 “ 对 假
64
细考察穆旦的诗 人身份 、生平经历 、 艺术追求 、 所受教育等
因素。穆旦并不是一位专职诗人 , 他只不过是一个小职员而
已,因此 ,他的诗是站在民间、个人立场上而创作 的。正是
由于这种边缘地位 , 穆旦能够 自由游离于时代语境之外 ,用

讽喻的认知语用阐释

讽喻的认知语用阐释
[ 摘 要」 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将讯喻视为一种装饰性的修辞手段, 但认知语用学的研究结果表明, 讯喻 实质上是一种认知交际行为。本丈尝试性地在认知语用学的核心理论— 关联理论的框架中 探索讯喻的本质 及其发生和理解的过程, 以期对这种人们习以为常的话语现象有更清晰的认识。
〔 关健词」 讯喻; 认知语用学; 关联理论; 关联性
面纱. 二、 认知语用学的理论突破
分离开 来的回 应性阐 (Wi s n & sp rb r, ) [ . 这 述” l o e e 1992 a ]
种讽喻理论被称作讽喻的回应性阐释观, 其理解的关键在 于“ 回应性” 的概念。这一问题直接涉及通过相似性来构建
出的表征概念(representati n)或阐述性相似(interpret tive o a
马里诺 ( Mar n : 1994) [‘ io 〕 将讽喻分为言语讽喻( verbal irony) 、 戏剧讽喻(dramatic ir ny) 、 o 拓展讽喻(ex ant ir ny) t o 和制造讽喻(ar if c ir ny) 四类。言语讽喻是指人们司空 t at o 见惯的 日常言语现象 ; 戏剧讽喻一般出现在戏剧表演中, 与 剧本的情节和结构息息相关, 拓展讽喻是指现实状况可被 视为情景讽喻( situ t on l ir n ) 的延伸形式; 制造讽喻是 a i a oy 指超越了当前的讽喻惫图。 讽喻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 无论是西方 的乔臾、 莎士比亚、 马克 吐温, 还是中国的普迅和老舍, 在 他们的作品中无不流露着讽喻的痕迹。在最近二十年中认 知语用学者对讽喻重新审视的焦点包括: 当话语字面意义 不真实时, 人们是如何推算 出讽喻含义的; 人们在 日常交际 中为何采用讽喻的手段而不用相对简单的字面语言来建构 语言。本文拟从居于认知语用学核心的关联理论出发, 探索 讽喻的性质及其生成和理解的过程, 以揭开讽喻话语的神秘

鲁迅《自题小像》中典故英译的关联理论评析

鲁迅《自题小像》中典故英译的关联理论评析
元 阐释 性 。 目前 对其 译本 的批 评还 是 停 留在 对语 义 因素 的考 察 上 , 乏从 交 际层 面 对 交 际认知 语 缺 境 的研 究 , 所做 的评析 难 免 有 失偏 颇 。本 文试 图运 用 关联 翻 译 理 论 标 准 , 认 知 语 用 学 的 角度 对 从 《自题 小像》 中典 故 的五种 译 文进行 比较 分析 ,探 索通 过 认 知语 境 来寻 找 翻译 最佳 关联 性 的途 径 。
以期 为 具有 多元 阐释 性 文本 的翻译 批评提 供 参 照。
关 键 词 : 故 ; 联 翻 译 理 论 ; 译 批 评 典 关 翻
中圈分类 号 : 0 9 H 5
1 0引 言 .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22 4 (0 6 0 .0 70 10 .63 2 0 )20 0 .5 ( u ,9 1 源语 文 本 作 者 与译 者 构成 交 际 的 双 方 , G t 19 ) t 译者根 据最 佳 关联 (pi a r eac ) 则 从 潜 在 的 ot l e vne 原 m l 认 知语境 中选 择 正 确 的 语境 假 设 , 源 语 文 本 的语 从 音层、 句法 层 、 义层 和语用 层 等各交 际 线索 中推 断 语 出源 语文 本作 者 的 意 图 , 成对 源语 文 本 的 认 知 心 构 理 图式 。译 者 与译 人 语 文 本 读 者 构 成 另 一 交 际 双 方 , 者 对译人 语 文 本 读 者 的认 知 语 境 做 出 正确 的 译 假设 , 过译文 将 自 己形 成 的认 知 图式 与译 人语 文 通 本读 者进行 交 流 , 图 使 译人 语 文 本 在 音 、 、 最 力 形 意 大程度 向源 语文 本 趋 同的 情 况 下 , 求其 翻译 的最 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故的认知语用阐释
摘要:文章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和语言顺应理论对典故的解读和喻义建构进行动态、详细的分析,指出典故的理解不只是对其常规意义的解读,更是一个在话语空间通过跨空间映射进行在线喻义重构的动态顺应过程。

关键词:典故概念整合理论语言顺应理论认知
1 引言
作为一种隐喻,典故是指在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和历史事件等的暗示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当下事件、情况或环境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典故的隐喻性这一特点只有在以文化语境为基础,通过想象、联想、映射等途径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时,典故的隐喻文化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典故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它把一个叙述想象映现到另一个叙述想象上,通过叙述想象和映现达到对意义的建构。

意义的建构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对心理空间及其类属关系的洞识。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和语言顺应理论对典故在话语空间的意义建构进行动态、详细的分析,探讨典故解读的幕后认知机制。

2 相关理论
2.1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是福科尼尔和特纳1997年在《思维和语言中的映现》一书中正式提出。

所谓概念合成,是指心理空间的合成,而“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
而构建的小概念包”。

心理空间之间可相互连结,并可随着思维和话语的展开不断得到调整和修改。

概念整合是对心理空间基本的认知操作,运用在线的、动态的认知模式建构意义。

简言之,概念整合可建立相互映现的心理空间网络,并以各种方式整合成新的空间网络。

概念整合网络由四个心理空间构成: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

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结构及其共有的抽象信息被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即类属空间里;同时,在这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跨空间地部分映现、匹配并有选择地投射到第四个空间——合成空间。

合成空间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形成层创结构。

概念整合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三个相互关联的心理认知过程形成。

在整合过程中,主要以语境为出发点、依据层创逻辑动态地进行概念合成。

四个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就构成一个概念整合网络。

概念整合理论的宗旨就是揭示言语意义在线建构背后的那座认知冰山。

2.2语言顺应理论
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过程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这种选择过程是动态的,以语言的三种特性(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为基础。

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的或严格按照形式一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顺应性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事项中作灵活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

此三种特性相互关联,以顺应性为主要特征,从四个方面去阐述语
言的使用: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对象顺应、动态顺应以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

3 概念整合理论和顺应理论对典故的认知语用阐释
3.1典故常规意义建构的认知语用分析
概念整合理论为典故的认知解读提供了一种有力的认知工具。

概念整合建立了新的整合心理空间,并建构实时意义,在常规化的概念结构上进行新的认知操作。

受话者在解读典故时,对典故所在的不同心理空间进行整合而建构其喻义。

典故中的事件、人物等元素构成一个小概念包,形成一个局部的心理空间。

典故喻义的在线建构就是一个解缩、各元素和关系对接映射、重组、完善合成的心理过程。

在概念合成网络中,典故作为一个输入空间,该典故所描述的现时事件作为另一个输入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中共有的抽象结构和组织进行选择性地映射到合成空间,并在结构性原则、管制原则及优化性原则的制约下以压缩、解缩、优化、关联、结构、递归等方式形成两个输入空间所不具备的层创结构,完成典故喻义的在线建构。

合成空间内层创结构的形成标志着语义在线建构的完成。

如:
(1)作为恒大女排主教练郎平,之所以能够在征战国内联赛短短三年里染指冠军至高荣誉,独到的选秀眼光及运筹帷幄的临场调度能力均成为她此次成功的关键。

(百度网,2012年9月6日)该典故的喻义在线建构心理运作过程如下:在对该句的解读过程中,形成两个心理空间:输入空间i:典故“运筹帷幄”的认知
域,包括张良,军帐,计谋等元素。

输入空间ⅱ:郎平的认知域,包括郎平、赛场、临场调度等元素。

类属空间的元素包括:行为者、行为、结果。

类属空间决定跨空间映射的核心内容,为空间合成框定目标话语。

输入空间i和输入空间ⅱ内的部分结构和组织被选择性地投射到合成空间,共有结构及其共有的抽象信息(行为者、行为、结果)被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即类属空间。

由于类属空间的作用,两个输入空间的成分实现匹配对接并得到压缩,产生各个空间以前都不存在的新关系。

“张良”对应“郎平”,“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对应“在赛场上临场调度”,“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对应“决定比赛获胜”,从而完成概念整合的第一步:组合。

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元素“在军帐中运用计谋”与“在赛场上临场调度”触发我们的认知机制,激活已储存的相关背景知识,帮助我们完成概念整合的第二步:完善。

在新组合和激活的相关背景知识投射到合成空间之后,合成空间按照自己的层创逻辑进行类比推理等心理运作产生层创结构,建构了典故的喻义,从而完成概念整合的最后一步:扩展。

至此,通过一系列认知活动,典故的喻义得以解读,即郎平在赛场上独到的指挥、谋划和调度决定了恒大女排的联赛获胜。

此例中典故“运筹帷幄”的喻义属于常规意义(善于指挥、谋划,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

该典故形象地描绘出郎平这个世界一流教练的聪明才智。

3.2典故在话语空间意义建构的认知语用分析
根据顺应理论,典故的使用和理解是一个不断商讨和顺应的动
态过程。

人们用典故进行交流时,典故的话语空间是千变万化的。

话语空间即语境,是指典故所出现的具体语言空间。

典故在话语空间的解读是说话者和受话者空间互动的在线推导过程。

不同的受话者在解读同一个典故时,会调用多种不同背景知识,构建不同的心理空间,整合出与原典故完全不同的含义来。

因此同一典故在不同的话语空间可能会推导出不同的喻义。

语境关系顺应在典故喻义的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

输入空间将相关概念映射到复合空间中,在此解包或重构,形成新的组织框架,最后再将其映射回话语空间,完成对典故的解读。

此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随着语境的发展反复重构和映射的动态顺应过程。

如:
(2)杨队长:“鬼子的辎重联队一路向南,越过了桃花岛,折身向西又回到了原来的运输线上。


团长:“这个中村还挺狡猾的,他这是想搞声东击西啊。

但他做梦也想不到咱们会重返小雪村,在这里守株待兔,再给他来一次伏击。

”(《川军血战到底》第12集)
此例中,由典故“守株待兔”源认知域演绎出来的常规意义(不想努力,而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表面上并不适合该句的话语空间。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推导该句中“守株待兔”的含义。

此句中的“这个中村还挺狡猾的,他这是想搞声东击西啊”为典故“守株待兔”的理解提供了初始语境,但这一语境与典故的认知框架不符,说话者与受话者有进一步商讨的要求。

随着交际的进行,语境更加具体化,提供了“重返小雪村”这样一个可类比的
组织框架,引导受话者进行合成空间中的概念重构。

受话者自然会顺应说话者的心理世界和这一具体语境,构建新的组织框架去解读话语空间中的典故含义;同时通过后映射“再给他来一次伏击”,即可推断出“守株待兔”在该话语空间中不是贬义,而是含有褒义的。

至此,典故的喻义得以解读,即“等着中村带领的鬼子辎重联队自投罗网”。

在完成典故在线解读的同时,也唤起受话者心中不同的情感反应,形成鲜明的意向性。

可见,典故通过常规化映现形成了初始的常规意义,但这种常规意义是否适合某个具体的话语空间,还需要受话者的语用推理与分析,这一推理分析过程就是对此典故在该话语空间的幕后认知过程。

4 结语
需要指出的是,典故的认知解读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它不仅受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影响,而且受认知者的认知、语境和文化的影响。

因此对典故的认知解读不只是对其常规意义的理解,更是一个在话语空间按照顺应性原则进行在线喻义重构的动态顺应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