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导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为了突出古希腊悲剧中的基本主题:人无 法抗拒命运,人物与环境之间不依人的意志为 转移而导致阴差阳错的悲惨结局,《哈姆莱特》 也写到四组误杀,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四重误杀是: • 哈姆莱特误杀波洛涅斯、 • 英国国王误杀克劳狄斯的两位使者、 • 克劳狄斯误杀王后乔特鲁德、 • 哈姆莱特误杀雷欧提斯。 四重误杀显示了人和命运之间无奈而尴尬的局面。
“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 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 个重担下毁灭……,每个责任对它都是神 圣的,这个责任却是太沉重……他是怎样 地徘徊、辗转、恐惧、进退维谷,总是触 景生情,总是回忆过去,最后几乎失却他 面前的目的。”
——歌德
“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 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又是一个真 实的人。因为哈姆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 而是我们大家。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 是人。”
• 波洛涅斯——他躲在一块挂毯后,偷听哈姆莱特与王后的谈话时, 被王子一剑刺死。
• 雷欧提斯——为了父亲和妹妹的死用剑杀死了哈姆莱特。他也死 在哈姆莱特的毒剑下,尽管当时哈姆莱特没有意识到剑是带毒的。 • 奥菲莉娅——作为哈姆莱特疯狂复仇计划的一部分,她被他无情 抛弃,加上父亲的死让她陷入精神错乱,最终失足落水溺毙。
Prince Hamlet
有一千个读者, 就会有一千个哈 姆莱特。
——恩格斯
“从天性上说,哈姆莱特是一个强有力的人,他精 力充沛,灵魂伟大,他在软弱时也是伟大而强有力 的,因为一个精神强大的人,即使跌倒,也比一个 软弱的人奋起的时候高明。”
——别林斯基 “哈姆雷特挑着理性的灯笼在寻找大写的人。” ——苏联· 阿尼克斯特
11.请写出国王克劳狄斯的三个阴谋。
• 第一,克劳狄斯趁兄长哈姆莱特午睡时,偷偷将 毒药灌进他的耳中,谎称是毒蛇咬死了老哈姆莱 特,夺走了兄长的生命、王冠和王后。 • 第二,克劳狄斯觉察罪行败露,借哈姆莱特错杀 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之事,假惺惺地送去英国避难, 却在国书中威逼英国国王见到哈姆莱特后立刻将 其枭首。 • 第三,安排剑术高超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 让雷欧提斯偷偷换上利剑,并且准备好毒酒庆祝 哈姆莱特胜利,双管齐下,要置哈姆莱特于死地。
8、试简述哈姆莱特悲剧的主要原因。
• 主观原因: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者,也是 个人主义者,他的斗争是孤军奋战,而“重 整乾坤的责任”却又不是个别人的力量所担 负得起来和完成得了的,失败也就是必然的。 这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 客观原因:他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提供先进 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敌我力量的对比还过 于悬殊,这就造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 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 冲突。”因此,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哈姆莱特: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 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 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 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 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 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 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 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 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 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 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 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 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 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 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 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 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 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 三条复仇情节交织在一起:哈姆雷特为父被谋杀 篡权复仇;雷欧提斯为被哈姆雷特无意杀死的父 亲波洛纽斯复仇;福丁布拉斯为其在战场上比武 丧生的父亲复仇。流血复仇的情绪笼罩全篇。三 条线索以哈姆雷特的复仇为主线,其它两条为副 线,交错发展,而又主次分明。 • 复仇情节外,还配合了爱情、友谊、亲子关系等 次要情节,起着充实、推动主要情节的作用。 • 还恰到好处地穿插了一些喜剧情节,既避免了剧 情过于沉闷,也契合生活实际,且悲喜互相映衬, 强化了戏剧效果。
13、请说说《哈姆雷特》中的“戏中戏”指 的是什么情节?
王子利用戏中戏——叫向他献技的伶人演一 本跟父王被害情节相似的戏《捕鼠机》,使 亲临剧场的凶手露出马脚。
4、试简述哈姆莱特的复仇过程。
•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父亲的亡魂在一个夜晚将自己被谋害的一切告 诉了哈姆莱特。是他的弟弟克劳狄斯用毒药害死了他 ,篡夺了王 位,并用欺骗的手段娶了王后。哈姆莱特发誓要为父亲报仇,他 心烦意乱,忧郁寡欢,有意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 • 为了确认凶手,哈姆莱特他安排了一出戏,剧情与父王被害情节 相似,真凶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露出马脚。 • 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 姆莱特误杀了奥菲利娅的父亲——老大臣波洛涅斯。狡猾的克劳 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想暗地将他处死。哈姆莱特察觉 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 • 得知情人奥菲利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哈姆莱特 悲愤交加。克劳狄斯设下毒计,利用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 复仇的想法,安排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结果哈姆莱特中了 毒剑,在毒性发作之前,哈姆莱特刺死了克劳狄斯,终于为父亲 报了仇。
喜剧:
《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 《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
创作背景
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 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 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 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 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 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 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 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 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9、哈姆雷特决心为父复仇,并要“负起重整 乾坤责任”重任,他为什么有意装作疯子? • 保护自我,避免受到迫害(对手克劳狄斯是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强大而又阴险,哈姆 雷特怕不小心泄漏了心事,反遭敌人的毒 手 ); • 迷惑对方,寻找复仇时机(借装疯既可以躲 过对方的耳目,也可借此试探对方); • 借疯言疯语,发泄对当前黑暗现实的不满。
哈姆莱特为什么会进行这种思考?这种 思考的意义何在?
• 出于对所处形势的分析:既决定复仇,但他势单力薄, 而且处于种种矛盾的漩涡中,难以立即付诸行动,对 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正是他内心激烈的矛盾斗争的结果。 • 面对邪恶,是坚强还是软弱,是拼死作战还是消极忍 受,在哈姆莱特看来这是生与死的选择,即使选择拿 起武器也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活”不容易,但 是由于惧怕不可知的死后的世界人们并不情愿结束自 己的生命。顾虑使人们变成懦夫。 • 这是哈姆莱特在经历了一场灵魂的对决后转而思索决 心和行动的关系,告诫自己过于“审慎”就会使“赤 热”的决心上蒙上“灰色”,复仇的大业也会“逆流 而退”。
——雨果
哈姆雷特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
型。
基本特征:身穿墨黑的外套,脸色悲苦沮丧, 酷爱思索而又一再延误行动的忧郁的王子。
哈姆雷特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来的悲 剧《哈姆雷特》中的男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丹麦 王子,他是个有理想、好思索的人文主义者。 现在一般用“哈姆雷特”来比喻那些遇事犹 豫不决、顾虑重重的人。
10、怎么理解哈姆雷特行动的延宕和犹豫?
• 面对父亲暴死、母亲嫁叔,他悲愤与疑虑,甚至谴责母亲 的乱伦,但却没有付诸行动;当父亲的亡魂向他诉说沉冤 后,他气愤得无以自持,但思而不行,由于思索而拖延, 须臾不忘复仇,却恒久不见实施,只是到了中了仇人奸计 即将死去之时,才完成了复仇的夙愿。 • 客观原因:面对的敌手非常强大:他的叔父阴险狠毒,诡 计多端,自己稍有不慎就会反遭毒手,为此不能轻举妄动; • 主观原因: ① 自己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为父报仇,更是 为了整个丹麦,这使他不能以杀死凶手一人为满足,而是 要在杀死他后昭示天下重整乾坤,这使他不能简单地以死 相拼,而要为未来更艰巨的任务保全生命,于是反复权衡 而没有付诸行动;②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者,也是个人主 义者,他的斗争是孤军奋战,而“重整乾坤的责任”却又 不是个别人的力量所担负得起来和完成得了的,这也造成 了他的延宕和犹豫。
3、试简述哈姆莱特是如何确认叔父克劳狄斯 的杀兄罪行的。
哈姆莱特决定要证实克劳狄斯的罪行,正 好这时宫中来了一个戏班子,他安排了一 出戏,内容是一个维也纳的公爵被他的一 个近亲在花园里毒死,不久这个凶手还骗 取了公爵夫人的爱。戏演出时,他在旁边 注意观察克劳狄斯,见克劳狄斯坐立不安, 中途就离去。哈姆莱特确认了父亲鬼魂的 话,决定复仇。
贯穿始终的主线:哈姆莱特的复仇经历
主要情节:家国突变、鬼魂告白、 王子装疯、试探奸王、
误杀大臣、被逐赴英
去而复返、比剑锄奸
1、简析《哈姆雷特》中的主要戏剧冲突及其 意义。 • 主要冲突: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及王后的 冲突。
• 意义: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 黑暗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2、《哈姆莱特》这一著名悲剧有哪几条线索?
写出哈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的主要性格特点。
• 理想崇高、思想深刻,立志重整乾坤; • 耽于思考、忧郁孤独、敏感多疑、犹豫不决,
• 机智、勇敢、有谋略与软弱、妥协、鲁莽相交织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结合 文章内容赏析你心中的哈姆雷特的形象。
•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形象之一。他的世界 观和人生观有着极其鲜明的特点。他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去看 待和赞美自然,给人以崇高的评价。目光敏锐,思考深刻。他认 为人生应该充满活力和创作,反对士兵对他的忠诚是出于“尽忠” 的封建观念,要求朋友和他平等交往,还以平等的观念对待爱情。 • 他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为父报仇也不是出于父 仇子报的封建观念,而是把它和铲除封建社会罪恶,“重整乾坤” 的任务结合起来。这一切都说明,哈姆雷特虽有着王子的身份, 其思想观念却表现为一个新人。 • 不过,由于他的出生、经历,以及接受新思想、形成新观念的独 特途径,使他的思想危机较一般人文主义者都严重。过于内向, 过于审慎,加上势单力薄的处境造成其优柔寡断和行动上的延宕, 最后只能和敌人同归于尽。
14.《哈姆莱特》在人物塑造上运用了人物间 的对比衬托手法,请举出两个例子并作简要分 析。
名著阅读之
《哈姆莱特》
“最伟大的戏剧大师”
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
《莎士比亚全集》 是《圣经》,另一本是 ___________,
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
威廉· 莎士比亚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 剧家和诗人。 四大悲剧:《李尔王》《奥赛罗》
《麦克白》《哈姆莱特》
悲喜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生存还是毁灭”这段独白所表现出的哈姆 雷特的内心世界。(有别于“性格特征”) • 哈姆雷特是个富于理想善于思考的人,但 身遭变故,理想破灭。他奉命复仇,但客 观上任务的艰巨和敌人的强大,主观上反 对暴力而又脱离群众,造成他在行动中常 常力不从心和难免失败的感觉,因而出现 了内心的矛盾。 • 通过这段独白,我们看到了他对人生的思 考,他的烦恼和失望、苦闷和彷徨以及他 对周围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
5、试简述《哈姆莱特》中几位主要人物的结局。
• 哈姆莱特——为父王的鬼魂所困扰,要对杀父凶手复仇。经历了 痛苦的挣扎之后他达成了目的,他最后也中了致命的毒剑死去。
• 克劳狄斯——他是哈姆莱特的叔父,在哥哥死后继任了王位。老 国王的鬼魂告诉哈姆莱特,他正是谋杀自己的凶手。他罪有应得, 最后死在侄子复仇的毒剑下。 • 乔特鲁德——她替哈姆莱特误喝下了克劳狄斯预设的毒酒,当场 身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