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案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8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8篇】研究性学习教案篇一思想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使用错别字的危害,有意识的避免使用错别字,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出贡献。
情感目标: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知识目标:1.使学生明确错别字的成因。
2.使学生懂得根据词语的意义和语境正确地使用汉字。
3.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查找资料、搜集信息、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4.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加工处理资料并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能力目标:1.使学生懂得根据词语的意义和语境正确使用汉字。
2.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查找资料、搜集信息、运用资料的方法。
方法目标:小组讨论,制作演示文稿,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重点:使学生懂得根据词语的意义和语境正确使用汉字。
突出重点的方法:学生制作演示文稿或写出研究报告,在课上讲解,并出练习题检测。
难点:学生制作演示文稿或写研究报告突破难点的方法:给学生多种形式的示范。
教法:小组研究讨论法、示例法、学生演示法。
教具:多媒体、幻灯片、展板学生准备:1.每个学生找初中生容易写错的字,逐个列举,填写个人研究报告单(课下)。
2.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讨论:(1)进行小组汇总并按出现频率排序;(2)小组分析10个典型错别字现象的成因分析及诊治;(3)得出具有一定规律的结论;(4)填写小组成员个人评价表2;(5)写小组研究报告或制作演示文稿,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我们都知道汉字是表意文字,词汇量相当大,有很多同音、形似、近义的现象。
这就使大家使用时,经常觉得吃不大准,写出错别字来。
写错字不仅影响我们的考试成绩,也影响我们通过书面与人沟通。
使用电脑时,也时常因为认字不准,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
那么,我们经常出现哪些错别字?为什么出错?又怎样避免呢?我们看看同学整理的结果。
二.同学展示研究结果。
(多媒体、幻灯片或者大字报等等)三.教师总结:几个组的同学都上来展示了研究结果,各组都有自己的优点。
我想请同学评价一下,其它组的展示,对你们的研究分析有什么启发?(学生谈其他组的同学想到的,而自己没想到的)好,我把大家的研究结果总结一下:(一)产生原因:多由于缺乏一丝不苟的态度以致形成多笔、少笔、改笔、替换而致错。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一、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一章:研究性学习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2.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 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技能和素养。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和特点;2.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技能和素养。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技能和素养。
二、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二章: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和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选择和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方法;2. 让学生了解课题选择和设计的重要性和技巧;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题选择的方法和原则;2. 课题设计的要求和步骤;3. 课题选择和设计的实践案例。
1.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了解课题选择的方法和原则;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践课题设计的过程;3. 开展评价和反馈活动,让学生反思和提升课题选择和设计的能力。
三、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三章: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指导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指导的重要性和方法;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步骤;2. 研究性学习指导的方法和技巧;3. 研究性学习指导的实践案例。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了解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步骤;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践研究性学习指导的过程;3. 开展评价和反馈活动,让学生反思和提升研究性学习指导的能力。
四、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四章: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展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标准和方法;2. 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展示的技巧和要点;3.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一、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一章——研究性学习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2. 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流程;3. 培养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2.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3.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4. 研究性学习的流程;5.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研究性学习;2. 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方法和流程;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实际应用;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设计;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流程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的表现。
二、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二章——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和确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标准和方法;2. 让学生能够独立地确立一个合适的研究性学习课题;3. 培养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和确立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标准;2.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方法;3.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立过程;4.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和确立研究性学习课题;2. 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标准和方法;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如何选择和确立研究性学习课题;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设计;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选择和确立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标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2. 学生能够独立地确立一个合适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能力;3.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和确立的注意事项的理解程度。
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模板7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模板7篇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模板篇1本学期我担任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任务,这门功课对我来讲既熟悉又陌生。
说它熟悉是因为我们学校开展这项活动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说它陌生是因为我们第一次正式接触课本,作为一门功课来授课。
所以我们也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和学生。
一、指导思想:“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挖掘课程资源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小去,在“做”、“实验”、“体验”、“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小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门培养创新人才的全新课程。
它是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设计,有的放矢的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让学生既掌握各科基础知识,又能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让学生在选择小学习,在生活小发展,在探索小创新。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儿童掌握的知识比较多,接触社会的范围较广,同时他们具有好奇、好动、好胜、注意力较稳定等特点,所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一般以游戏、竞赛、操作为主。
设计“拼搭”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利用学具,开展“拼一拼,搭一搭,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在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通过经历活动过程加深对其特征认识。
通过观察、触摸等形式,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样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另外应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形,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获得亲生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答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理念。
5、使学生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案

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案第一章:研究性学习概述1.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1.2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1.3 研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的区别1.4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第二章: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1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2.2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2.3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步骤2.4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反馈第三章:选题与问题设定3.1 选题的原则与注意事项3.2 问题的类型与表述方法3.3 问题的分析与分解3.4 确定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第四章:资料收集与处理4.1 资料收集的方法与技巧4.2 资料整理与分析的方法4.3 利用图书馆与网络资源4.4 引用文献与学术规范第五章:研究性学习的报告与展示5.1 研究报告的结构与内容5.3 研究报告的修改与完善5.4 研究报告的展示与评价第六章: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6.1 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6.2 制定研究计划与时间表6.3 学习环境的创设与支持6.4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管理第七章:跨学科研究与综合实践活动7.1 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7.2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7.3 项目学习的应用与实践7.4 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的培养第八章: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策略8.1 教师的角色与职责8.2 指导学生的方法与技巧8.3 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能力的培养8.4 学生学习困难的识别与支持第九章: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反思9.1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原则与方法9.2 学习成果的评价与反馈9.3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的能力培养9.4 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改进第十章: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与实践分享10.1 研究性学习优秀案例分析10.2 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与启示10.3 遇到的挑战与解决策略10.4 教师与学生的感悟与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意义补充和说明: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意义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教师需要详细解释研究性学习对于个人成长和学术发展的价值,以及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优秀8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优秀8篇)研究课教案《一粒种子》篇一《一粒种子》是一篇科学童话。
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进入童话的情境,又要学到科学知识。
程玲老师的教学较好地体现了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
这节课先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全文概貌,抓住四个“挺—挺”理清课文脉络,为最后总结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条件打下基础。
在分层阅读阶段,注意把学生带入童话的境界。
教师采用形象生动的贴图,种子从微微睁开眼到最后长出小叶,钻出地面,使学生形象地感知了种子发芽的过程,富有儿童情趣。
教师还采用分角色朗读对话的方法,让小朋友做种子、蚯蚓,使学生从旁观的阅读者转换为课文中的“人物”,体验种子的情感。
采用这些方法,使学生进入童话境界,情趣盎然。
在逐层理解的基础上,又回到整体,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条件。
在这个阶段,教师充分利用板书,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初步掌握了阅读科学童话的方法。
这节课教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把语言训练和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
低年级儿童长于形象思维,程玲老师非常注意发挥这一优势。
“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一句,老师让小朋友说说它们各是怎么唱的,唱什么歌。
学生回忆了春风、泉水的歌声,再唱唱小鸟和小朋友的歌,通过表象的再现,形象具体地感受到春天的一派热闹景象。
在此基础因势利导,学生自然地理解了“热闹”这个词。
教师并没有给“热闹”下定义(事实上也很难下),学生却实实在在地懂得了什么是“热闹”,这样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适宜的。
为了让学生体会“赶快”这个词的重要性,教师把删去这个词的句子与原句比较,再让学生想象一下种子这时的心情,从而认识到“赶快”用在这儿特有的情味。
接着,教师又让学生把“春风在唱歌,……”跟“春风在吹,……”两个句子读读、比较,学生感到前一种说法好,而且知道了因为把春风、泉水、小鸟当作人来写,所以很生动。
这一段的教学,把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儿童语言发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发展了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丰富了儿童的词汇和句式。
研究性学习教案

研究性学习教案(精选10篇)探讨性学习教案1一、设计思想探讨性学习活动最重要的是在活动中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剧烈的学习动机能使学生更加主动的自主学习,而学习爱好是学习动机产生的主观缘由。
所以引言课的设计理念就是培育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二、教材分析对教材的处理和建议,教材所选择的案例《永恒的橘黄》不是特殊恰当。
首先从课题的内容上,对于来自城镇的学生来说,调查对象并不生疏,而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环卫工人不是个很明确的概念。
其次,探讨性学习活动须要我们同学从自然、社会、自身生活中去发觉问题,但是作为第一节引言部分的案例最好是能从解决学生自身的问题的1个课题导入,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三、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探讨性学习活动的爱好。
2、了解探讨性学习活动的特点和基本过程以及对自身成长的意义。
四、重点难点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探讨性学习活动的特点和基本过程;难点在于让学生树立探讨性学习活动是属于学生自己的课程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重点的处理是通过带着问题看案例再进行探讨共享的活动来帮助学生了解探讨性学习活动的特点和基本过程;难点处理是通过问题的提出,采纳头脑风暴和角色扮演2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爱好。
五、教学过程(一)社会现象大探讨:同学们,你们感到自己华蜜吗?学生回答:略展示资料:近年来国际经济学界兴起了1个热门话题,那就是华蜜指数,用数字来衡量人们的华蜜程度。
国家已经把小康社会的“华蜜指数”写进“十一五”。
去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推出了“华蜜在哪里”系列节目,进行了1个2005年中国居民华蜜感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8个城市,浙江绍兴诸暨、陕西咸阳兴同等七个小城镇和周边农村,选取了4128名居民,进行入户访问,问的第1个问题就是,你华蜜吗?身为中学生的我们,时常望见同学一脸倦容,心情低落,这又引起了我们的思索:面的中学生生活的是否华蜜?我们温州市的中学学生成长华蜜指数如何?华蜜的来源的哪些?不华蜜的缘由又何在?(设计理念:爱好是最好的导师,探讨性学习的主体应当是学生,所以我采纳了开放式的提问方法来导入课程,这个环节设计是依据教化学的头脑风暴理论以此来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爱好,在课堂中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来。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5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5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篇一活动背景:俗话说:“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人们通过双眼看世界,围绕“眼睛”的有关知识,班级开展了《奇妙的双眼》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其中视觉错觉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结合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有机地将探究性活动和实效性学习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1、通过视频初步了解双眼视觉原理和视觉错觉形成的原因。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初步感受揭示视觉错觉的奥秘。
3、认识到“定性思维”不一定正确,训练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现生活中的视错觉,使学生养成科学探索的习惯。
渗透全面辨证看待事物的思想和观点。
活动重、难点:重点:发现错觉图形的奥秘。
难点:自主设计错觉图形。
实施方案: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班级特色,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特别要开展好校内外实践活动,体现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
7、有效激励机制,优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能力。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铅笔、直尺、彩笔。
适用年级:四年级活动过程:课前活动:玩游戏“五彩缤纷”上课之前,杨老师想和大家玩个游戏,想玩吗?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五彩缤纷”,请看大屏幕:看着列表,说出颜色,而不是字。
谁想做第一个小勇士?(你最先举手,机会送给你)现在其他的同学就是小评委啦,只要他出错了,游戏就结束了,听清楚了吗?那就开始吧!(横着说)师:这个游戏有意思吗?今天这节课,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等着大家呢,你们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了吗?充满奥秘的奇妙旅程就要开始了。
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案

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案(研究课题的确定)指导教师:陈昶研究课题的确定看上去是一个很简单很容易的步骤,实际上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有时甚至决定了一个课题的研究能否取得成功。
1.研究性学习课题确定的原则基本原则兴趣性,这也是研究性学习课题确定的首要原则,研究性学习正是针对学科教学较为忽视学生兴趣而设立的,可以说学生的兴趣是研究性学习的生命。
所以确定课题时必须是学生作主,必须符合学生的兴趣,在确定课题的过程中教师能做的就是引导并给予学生所需要的帮助,那种教师确定课题后由学生来选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而那种教师确定课题后直接强加给学生的做法是绝对错误的。
可行性,当然学生感兴趣的课题不定就可以做,因为研究性学习的进行离不开相应的主客观条件,所以确定课题时必须选择在当时当地本校的主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
其他原则新颖性,既课题不能完全重复他人的工作,必须有一定的创造性。
科学性,所选的课题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事实基础,要符合人类认识和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如果所选的课题在方向上发生差错,那么,不论你有多大的聪明才智,仍会遭到失败。
价值性,也就是说学生的研究课题对社会有一定的意义,当然要求有理论意义是不太现实的,但可以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如有关本校学生的消费情况调查就可以为本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这是一个较高的要求,对初次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学生选择课题可以不考虑这个原则,但当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经验,有一定的技能时,课题选择中这要对学生提出这个要求。
2.研究性课题确定的程序A.初步确定研究方向一个具体课题的确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应先确定一个比课题更大的研究方向,比如“中学生与网络”“中学生的消费情况调查”,如果学生是初次参与研究性学习,可能会不知道如何确定研究方向,这是教师就要加以引导,甚至可以提供一些研究方向供学生参考甚至选择。
B.对研究方向进行初步探索学生选择的研究方向可能是学生自己也不是很熟悉,这就要先对这个方向相知识有所了解,而如果这个研究方向涉及的知识已经在有关学科教学中学过了,那么就可以要求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复习。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一、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五章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定义。
2.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3.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包括选题、文献综述、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概念、重要性和方法进行讲解,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
4. 讨论:学生分组展示研究成果,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教师进行总结和反馈。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提供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教材或参考资料。
2.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在线文章、研究报告和数据库等资源。
3. 实验器材:根据研究性学习项目的需要,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和工具。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情况。
2. 学生展示:评价学生分组展示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创新性。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 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资源进行研究,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3. 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项目时,教师要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改进成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竞赛或展示活动,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表达能力。
2.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分享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和案例。
3. 开展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项目,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九、教学时间:1. 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20分钟2. 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30分钟3. 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项目的设计和实施:40分钟4. 学生分组展示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20分钟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案

一、《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三、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2.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3.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评价;4. 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5. 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方法和步骤;2. 案例分析法:分析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引导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技巧;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兴趣;2. 讲解: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过程;3. 案例分析:分析研究性学习的案例,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技巧;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6.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总结教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习惯,包括小组讨论、分享、协作的情况;3. 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实践操作、实验设计、创新思维的表现;4. 评价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能力,包括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总结、对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反思。
七、教学资源:1. 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理论资料;2. 研究性学习的案例集;3.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工具和材料;4. 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素材;5. 网络资源,如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网站、论坛、文章等。
八、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15课时,每课时45分钟;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第二课时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第三课时分析研究性学习案例,第四课时进行小组讨论,第五课时进行实践操作,第六课时进行总结评价;3. 教学周期:共计1周,每天一课时。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一、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一章:研究性学习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2.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意义;3. 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2.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3.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4.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5.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6.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2. 讲解:教师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目标、意义等概念;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研究性学习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2. 学生能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意义;3. 学生能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二、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二章:研究性学习计划的制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计划的作用和意义;2. 让学生掌握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的方法和步骤;3. 让学生能够独立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计划的作用;2. 研究性学习计划的制定步骤;3. 研究性学习计划的内容。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性学习计划的作用和意义;2. 讲解:教师讲解研究性学习计划的作用、制定步骤和内容;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的方法和步骤,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4. 实践演练:学生分组练习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研究性学习计划的作用和意义;2. 学生能掌握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的方法和步骤;3. 学生能够独立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及意义2.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与方法3.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和创新实践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及意义1.导入a.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b.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
2.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及意义a.研究性学习的概念: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创新能力。
b.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自主性、实践性、创新性、开放性。
c.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互动环节a.请学生举例说明研究性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b.分组讨论:如何将研究性学习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第二课时: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与方法1.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步骤a.选择课题: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确定研究课题。
b.制定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等。
d.成果展示: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习心得。
2.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a.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
b.观察法: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实地观察。
c.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某一假设。
d.案例分析法:对某一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e.合作研究:分组合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3.实践案例分享a.分享一些成功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
b.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性学习经历,交流心得。
第三课时: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案例1.课堂实践a.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分组确定研究课题。
b.各组制定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等。
d.各组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习心得。
四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四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4. 培养学生根据问题提出假设并验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问题的提出、假设的建立、计划的制定、资料的搜集、结果的分析、结论的得出。
3. 研究性学习中的合作与交流。
三、教学重点1.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3. 研究性学习中的合作与交流。
四、教学难点1.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的掌握。
2. 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并制定研究计划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 --|1. 导入| 学生倾听| 教师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2. 讲解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学生思考| 教师讲解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帮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3.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4. 实践操作|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让学生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5. 总结与反思| 学生分享收获| 教师总结并给予评价|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六、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研究性学习指导手册、参考书籍、网络资源。
2.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白板、教学卡片。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发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如“什么东西越用越少?”2. 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强调其重要性。
3. 介绍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问题的提出、假设的建立、计划的制定、资料的搜集、结果的分析、结论的得出。
四年级小学上研究性学习教案

四年级小学上研究性学习教案目录一、研究性学习课程介绍 (2)1.1 增强学生研究兴趣与探究能力 (3)1.2 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 (3)1.3 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思维 (5)二、课程准备与启动 (6)2.1 课程资源准备 (7)2.2 学生分组与任务分配 (9)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10)3.1 确定研究课题方向 (11)3.2 制定研究计划 (12)3.3 收集与分析信息资料 (13)四、课堂探究活动设计 (14)4.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5)4.2 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6)4.3 分享交流,总结提升 (17)五、研究性学习课题案例解析 (18)5.1 案例一 (20)5.2 案例二 (21)六、学生研究成果展示与评价方式 (23)6.1 研究成果展示形式与内容要求 (24)6.2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与方法介绍 (24)七、课程反思与改进建议 (25)7.1 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反思总结 (26)7.2 对未来课程改进的建议与展望 (28)一、研究性学习课程介绍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学科。
该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实践活动,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在四年级小学阶段,研究性学习课程将围绕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开展初步的科学探究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的特点在于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注重实践体验和探究过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科学研究方法,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本课程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和分享,共同解决问题。
四年级小学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本课程将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科技发展、文化传承等。
研究性学习教案25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25篇研究性学习教案研究性学习教案(一):课题:有烧不着的纸吗课时:1课时授课人: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课题: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是用来比喻真相不容易掩盖。
而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纸是一种很容易燃烧的东西,一旦遇上火,就会很快化为灰烬。
有一种防火纸,性能很奇特,你把它放在火上烤,也不会燃烧,只是慢慢焦化。
还有一种耐火纸板,把它盖在熊熊燃烧着的火炉上,用手去摸纸面,不会烫手,如果在它上面搁一壶水,烧半天水也不开。
这种既能耐火,又能隔热,还能够阻燃的纸,叫耐火或隔热纸板。
探究:这种纸和纸板与普通纸有什么不同呢?师生探究,分析:通纸是用木材或植物纤维为原料制成的,这些天然纤维都是有机物,很容易燃烧。
而耐火纸是用石棉或玻璃纤维等无机物制成的,玻璃纤维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会燃烧。
隔热纸板是用硅酸铝和氧化锆纤维制造的,这些纤维熔点很高,火也烧不着它。
它们的导热系数都比较小,仿佛和热没有缘分似的。
一般说来,用100%玻璃纤维制成的纸,能耐500~700℃高温;用硅酸铝纤维做的纸能耐1200~1300℃高温,而氧化锆纤维则可耐高达2500℃的高温!随着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把这种耐火纸用到火箭、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作为多层隔热系统中隔绝热源和防止起燃的材料。
另外,用磷酸盐或有机卤素化合物作阻燃剂,把普通的纸和纸板在阻燃剂溶液中浸渍,然后烘干,也能起到防火的作用。
如用聚磷酸芳酯防火剂处理的纸,当它燃烧时,磷酸盐遇到火即构成一层玻璃体,纸就烧不起来,只会在燃烧中生成焦化无机物。
人们用溴化物来处理耐火纸,燃烧时,会产生一种阻止燃烧的气体,它使纤维和氧不能接触,纸也就燃烧不起来了。
这种经过防火处理的纸,用于房屋糊墙,电气工业,能起到隔热和防火的作用。
普通的书写纸,经过防火处理,用来印刷需要保存的文件,万一失火,只要文件不与火焰接触,即使装文件的铁壳箱置于高温中,也不致立即焚毁,这种文件防火纸,是应特殊需要而生产的。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一、研究性学习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2. 教学内容: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和意义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原则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实际应用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经验和困惑,共同提高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设计案例分析和讨论题目5. 教学过程:引入: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研究性学习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原则,阐述基本步骤和技巧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实际应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经验和困惑,共同提高二、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和文献综述1. 教学目标:掌握选题的原则和方法学会进行文献综述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2. 教学内容:选题的原则和方法:客观性、主观性、创新性、可行性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选题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文献综述的技巧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和分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经验和困惑,共同提高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设计实践操作题目和讨论题目5. 教学过程:引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选题和文献综述的重要性讲解:详细讲解选题的原则和方法,阐述文献综述的意义和步骤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和分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经验和困惑,共同提高三、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1. 教学目标:掌握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进行数据收集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能力2. 教学内容:研究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目的性、科学性、可行性、伦理性数据收集的意义和步骤:制定计划、选择样本、实施调查、整理数据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研究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数据收集的技巧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提高研究能力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经验和困惑,共同提高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设计实践操作题目和讨论题目5. 教学过程:引入: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的重要性讲解:详细讲解研究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阐述数据收集的意义和步骤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提高研究能力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经验和困惑,共同提高1. 教学目标:学会进行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论文写作和表达能力2. 教学内容:数据分析的方法: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定性分析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六、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和评价1. 教学目标:学会如何有效地展示研究成果了解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2. 教学内容:成果展示的形式和技巧:口头报告、海报展示、PPT演示评价的标准和方法: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成果展示的形式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评价的重要性模拟演示法:进行成果展示的模拟演示,让学生学习有效的展示方法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经验和困惑,共同提高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设计成果展示的模拟环境和评价标准5. 教学过程:引入: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成果展示和评价的重要性讲解:详细讲解成果展示的形式和技巧,阐述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模拟演示:进行成果展示的模拟演示,让学生学习有效的展示方法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经验和困惑,共同提高七、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1. 教学目标:分析研究性学习的成功案例学习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教学内容:选择典型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案例中的研究过程和成果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分析案例的方法和步骤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习成功经验和方法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经验和困惑,共同提高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分析5. 教学过程:引入:引导学生关注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的重要性讲解:讲解分析案例的方法和步骤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习成功经验和方法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经验和困惑,共同提高八、研究性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1. 教学目标:学会如何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规划和管理项目的能力2. 教学内容:研究性学习计划的制定:目标设定、任务分解、时间分配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优先级制定、时间估算、进度监控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研究性学习计划的制定和时间管理的方法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研究计划,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经验和困惑,共同提高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设计实践操作题目和讨论题目5. 教学过程:引入:引导学生关注研究性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计划的制定和时间管理的方法实践操作: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研究计划,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经验和困惑,共同提高九、研究性学习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1. 教学目标:了解研究性学习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学会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以保护研究参与者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和责任感2. 教学内容:研究性学习中的伦理问题:隐私保护、知情同意、数据真实性处理伦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伦理审查、规范操作、透明沟通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研究性学习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伦理案例,让学生学习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经验和困惑,共同提高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设计案例分析和讨论题目5. 教学过程: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研究性学习概述重点关注环节:讲解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原则,阐述基本步骤和技巧。
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7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7篇)研究性学习教案篇一研究性学习是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为了更好的贯彻研究性学习,在这一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下,本学年计划如下:一、课程设置目的: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着重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改变,是开设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和最根本的价值取向。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亲身体验,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2、激活学生各学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创意及成果。
4、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等。
5、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分为两类:1、探究性的小课题研究。
本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研究课题的能力的精神,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等主面的简单研究,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提高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的创造性能力。
2、实践性的专题调查研究。
旨在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调查,掌握发现矛盾和问题的基本方法,形成质疑和创新思维的初步能力,培养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关注。
课程实施基本要求:1、研究性学习课程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加以综合和实践的机会,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和掌握。
要注意研究内容和原有的知识能力以及经验之间的联系。
2、要面向全体学生。
所有学生都要参与,自选其中一个课题。
课题设置尽可能涉及各个学科。
3、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成: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允许个人独自完成,也可以采取个人研究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
内蒙古小学四年级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调查方法: 谈话法
说不文明话的原因分析: (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 程 果)
2.调查二: 小学生讲不文明语言的心理因素 (让学生通过举例、讨论得出结果) 三、收获与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 在克服不文明语言行为和现
象的有效方法有哪几种?
四、表现与评价 (1) 在开展访谈活动时, 我们小组的对整个访谈 活动的设计、实施、控制等方面表现很好的地方和不 足之处体现在哪几方面? (2) 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今后开展调查活动产生的影 响和意义有哪些? ( 学生讨论并解决以上的问题。)
4.各民族有哪些自己的重大节日? 那达慕
研究二:
1.调查你所在的班级的民族构成情况。
2.看看他们各自有哪些不同的风俗习惯。
研究三: 蒙古族风俗习惯调查
研究四:其他少数民族风俗礼仪调查。
五、收获与交流: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小结。 六、表现与评价:
1.小组合作完成, 教
2.小组派代表汇报,
学 3.教师点评,
学 学生学起来有话说, 课堂气氛好, 效果良好, 希望通过此课能真
反 正提高学生文明素养。
思
时间 5 月 18 日
课题
纸杯“ ”
课时
第7课 时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实物投影
纸杯、电 学具准备
线剪刀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纸杯“ ”制作原理, 会自己进行制作. 2、能力目标: 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2.小组派代表汇报, 三、 3.教师点评,
新的发现:
讨论还有哪些物品能做乐器? 讨论还有哪些物品能做乐器?
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精选9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精选9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
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9篇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研究课教案《一粒种子》篇一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种子、泥土、暖和、舒服、蚯蚓、招呼、松土、泉水、热闹、突然、光明等词的意思。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钻出地面。
教学准备:课前叫同学准备种子和发了牙的种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叫你们回家调查一下,看看种子是如何发芽,开花,结果的,现在谁能把自己查到的,问到的和大家分享呢?同学们各抒己见。
(需要在春天,暖和的天气,……)师:同学们说真好,那今天我们就去看一看有一粒种子是如何长大的。
(师板书:一粒种子)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放课文录音,请同学认真听,听到了什么。
学生起来汇报:挺一挺,口渴,蚯蚓,……2、请同学找一找这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并标上段号。
3、请生边读课文,并圈出生字。
4、结合课文,学习生字。
(同学自己拼,同学拼,小组一起拼)5、找出文中形象写出种子发芽动作的词?挺一挺,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个挺一挺,而且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并用动作表示意思。
三、课文学习1、尝试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
②种子种下去时是怎么样的?(板画)运用学法学习“泥”字。
③尝试练习填空:种子把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暖和)从暖和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温度)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先尝试练读,教师再点评批导,后齐读)⑤小结。
2、尝试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
②种子为什么又挺一挺身子,那是因为()(舒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水)有感情地读第二段。
3、尝试自学3-7自然段。
①尝试自学。
A.读后想想,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
B.用四步法尝度自学生字:蚯蚓、钻、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案(研究课题的确定)
指导教师:陈昶
研究课题的确定看上去是一个很简单很容易的步骤,实际上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有时甚至决定了一个课题的研究能否取得成功。
1.研究性学习课题确定的原则
基本原则
兴趣性,这也是研究性学习课题确定的首要原则,研究性学习正是针对学科教学较为忽视学生兴趣而设立的,可以说学生的兴趣是研究性学习的生命。
所以确定课题时必须是学生作主,必须符合学生的兴趣,在确定课题的过程中教师能做的就是引导并给予学生所需要的帮助,那种教师确定课题后由学生来选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而那种教师确定课题后直接强加给学生的做法是绝对错误的。
可行性,当然学生感兴趣的课题不定就可以做,因为研究性学习的进行离不开相应的主客观条件,所以确定课题时必须选择在当时当地本校的主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
其他原则
新颖性,既课题不能完全重复他人的工作,必须有一定的创造性。
科学性,所选的课题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事实基础,要符合人类认识和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如果所选的课题在方向上发生差错,那么,不论你有多大的聪明才智,仍会遭到失败。
价值性,也就是说学生的研究课题对社会有一定的意义,当然要求有理论意义是不太现实的,但可以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如有关本校学生的消费情况调查就可以为本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这是一个较高的要求,对初次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学生选择课题可以不考虑这个原则,但当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经验,有一定的技能时,课题选择中这要对学生提出这个要求。
2.研究性课题确定的程序
A.初步确定研究方向
一个具体课题的确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应先确定一个比课题更大的研究方向,比如“中学生与网络”“中学生的消费情况调查”,如果学生是初次参与研究性学习,可能会不知道如何确定研究方向,这是教师就要加以引导,甚至可以提供一些研究方向供学生参考甚至选择。
B.对研究方向进行初步探索
学生选择的研究方向可能是学生自己也不是很熟悉,这就要先对这个方向相知识有所了解,而如果这个研究方向涉及的知识已经在有关学科教学中学过了,那么就可以要求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复习。
C.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
在对研究方向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以后就可以引导学生确定具体的课题了,如“首峰中学高中学生的消费结构调查”。
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案(研究计划的制定)
指导教师:陈昶
研究课题确定后的下一步就是制定研究计划,设计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事关整个课题研究的进展和成败。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计划应课题不同会有所不同,但都有以下主要内容。
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关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我们在确定课题时就想好了,否则我们就不可能确定这个课题了。
没错研究设计的这个部分内容其实是把以前关于研究目的和意义的一些思考书面化具体化系统化,这也是为了课题申请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指导教师更好地指导。
2.确定研究对象与选择研究方法
很多课题名称中并没有包含研究对象,这就要在研究计划中要对研究对角作一个明确具体的界定,即使有的课题名称中包含有研究对象也要在研究计划中对研究对象进行一个更加具体明确的界定,如“首峰中学高中生的消费结构调查”这个课题的研究对象应明确界定为首峰中学现有的高中18个班级的全体学生。
确定了研究对象后就要根据研究课题和研究对象与研究者的主客观情况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文科倾向的课题一般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调查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他们各有优缺点,一般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使用,有关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具体如何实施以后学习。
3.制定研究的程序
这个研究程序必须较为具体,要设计好每个阶段的时间,工作内容,小组内部分工,所需要的工具和其他条件。
研究性学习的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要对研究课题进行分析,把课题分为各个变量,再把各个变量分解成各个可以直接观测的指标。
然后再结合所选用的研究方法设计相关的研究工具,如观察提纲,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等,并准备好其他的各种工具和材料。
第二个阶段是研究的具体实施
这个阶段主要是实施各种研究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如进行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这是一个最主要的阶段,也是一个最费时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分析整理
在研究实施阶段中收集的大量数据必须进行整理分析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
有时发现某些数据不足还要做相应的补充研究。
第四个阶段是结题
4.预期成果
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案(开题报告的撰写)
指导教师:陈昶
完成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计划就可以写开题报告了,那么二者是什么关第呢?其实二者的主要内容是一样的,只是研究计划是给自己服务的研究计划,而开题报告则是为了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研究计划,所以要尽量用别人能容易理解的语言组织按相关的要求撰写,同时增加部分内容。
一. 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 研究的具体对象和研究方法
四. 组内分工
五.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有利条件;不利条件
六. 研究的步骤
包括每个阶段的时间主要工作分工工具与条件
七. 研究的预期成果
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有形的如最后的成果有一份调查报告
无形的如在这个过程中组员可以从中得到什么锻炼,提高什么能力
(课题小组内部分工指导意见)
指导教师:陈昶
一、分工的原则
1、根据自愿及客观条件进行分工。
2、次要工作进行分工,主要研究工作全体参与。
3、分工只是确定一个具体负责人,其他学生也有配合与协助之责。
二、具体分工意见
协调及研究过程记录(组长,每次活动都要有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及主要内容的记录)相关资料网络搜索(1人,最好为家中能上网的走读生)
相关材料的文字输入(1人,最好是打字速度较快者)
开题报告及结题报告撰写(1 人,写作能力较强者)
调查提纲及问卷制作(1-2人)
研究结果整理与分析(1--2人)
具体访谈及问卷调查(全体参与)
(访谈提纲与调查问卷的制定)
指导教师:陈昶
访谈提纲与调查问卷的制定是访谈与问卷调查的前提条件,然而学生制定提纲与问卷没有一定的方法,制定出来的提纲问卷不具体,让对象不好回答;同时也没有一定的系统,问题间没有逻辑性。
一般步骤:
1.尽可能地明确细化研究目的
如:《首峰中学高中生上网情况调查》的研究目的是调查高中生的上网情况,但这不具体,可以细化。
如上网情况可分为时间、地点、内容等等,而时间又可以分为网龄、每天上网的时间点、及时长。
而且上网情况的调查不可能真的全部集中在上网情况,还有可能涉及到一些相关情况的分析,如上网情况与男女性别有无关系,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无关系等,所以又可以加上考试成绩的调查内容。
2.确定测量相关内容的测量指标
如学生上网的时长是以周为单位还是以天、以月为单位;又如学生的考试成绩以什么来测量,可以以各科的平均成绩,也可以以总分,同时还要确定是以哪种考试的成绩来测量。
3.按各种指标制定问题
制定问题一定要具体,一般一个问题只问一个具体内容。
要注意不要带有倾向性,要用一般问句,不用反问句。
4.排列各问题
主要按人口学资料、事实性资料、态度性资料的顺序来排列,也就是从简单到复杂。
从易到难
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案(访谈要求)
指导教师:陈昶
1.要做好访谈记录
包括时间、地点、访谈人、记录人、被访谈对象的相关资料(不用访谈可以知道的如性别)
2.建议
最好三人一组,一人访谈,其他两个记录,当然在访谈不同对象时访谈人与记录人应互换。
3.访谈技巧
首先要事先与访谈对象约好时间、地点。
一般由访谈对象确定,地点一般要约在安静且能保密的地方。
同时要先介绍自己,说明访谈的目的、内容、所需时间,当然也可以在见面时说明。
访谈时一定要让对方放心他的谈话内容将得到保密,记录中不会记录姓名等可以让别人确定访谈内容相应访谈对象的内容。
要注意追问。
主要是当对方回答不具体及你想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时。
最后要对对方接受访谈表示真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