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分析》
2024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计划
![2024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723de0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0.png)
2024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计划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了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制定2024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计划如下:一、工作目标1.建立完善的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2.提高动物疫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为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防疫意识和技能。
4.促进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减少疫病对环境的影响。
二、工作任务1.疫病监测(1)加强对重点疫病的监测,包括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2)定期对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等开展疫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
(3)开展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止疫病跨物种传播。
2.流行病学调查(1)对发生的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疫病来源、传播途径和感染范围。
(2)分析疫病发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3)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调查结果,发布预警信息。
3.防疫知识宣传和培训(1)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动物疫病防控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疫意识。
(2)组织防疫知识培训,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疫能力。
(3)加强疫病防控技术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防疫技术。
4.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1)推广健康养殖模式,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
(2)加强畜牧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3)建立健全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
三、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高度重视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2.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
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确保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顺利开展。
3.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
对在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4.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f480e5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c.png)
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引言概述: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措施,旨在及时发现和控制动物疫情,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监测报告制度的必要性、实施方式、报告内容、监测频率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监测报告制度的必要性1.1 提高疫情监测效率:通过建立监测报告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动物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有效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1.2 保障养殖业稳定发展: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可以提高养殖场的应急响应能力,减少疫情对养殖业的影响,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1.3 提升养殖场管理水平:监测报告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养殖场加强疫情监测和管理,提升养殖场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二、监测报告制度的实施方式2.1 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包括监测设备、监测人员和监测程序,确保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
2.2 制定监测标准和流程:制定监测标准和流程,明确监测的对象、方法和频率,规范监测工作的进行。
2.3 加强监测技术培训:加强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的监测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监测报告的内容3.1 疫情监测数据:监测报告应包括动物疫情监测数据,包括疫情发生地点、时间、症状等详细信息。
3.2 监测结果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疫情的传播趋势和风险程度,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3.3 防控建议和措施:根据监测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和措施,指导养殖场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疫情。
四、监测频率4.1 日常监测:建立日常监测制度,对养殖场动物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2 阶段性监测:在疫情高发季节或特定时期,加强监测频率,提高监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4.3 突发事件监测:对于突发性疫情事件,要立即启动监测机制,加强监测力度,及时控制疫情蔓延。
五、效果评估5.1 监测报告效果评估:定期对监测报告的编制和反馈情况进行评估,检查监测报告制度的实施效果。
5.2 防控效果评估:评估监测报告对疫情防控的实际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监测报告制度。
野生动物调查监测与疫源疫病防控
![野生动物调查监测与疫源疫病防控](https://img.taocdn.com/s3/m/edb7354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e.png)
健康养殖·防控2021.02 畜牧业环境59摘 要:为了探究野生动物调查监测以及疫源疫病防控措施。
本文对山东省梁山县野生动物调查监测与疫源疫病防控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时革新调查监测和防控措施,保障监测和防控能够达到最优效果。
关键词:野生动物;调查监测;疫源疫病;防控1 前言野生动物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存在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野生动物利用不当还会引发公共卫生安全事故;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不仅要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也要完善野生动物调查监测以及疫源疫病防控措施,积极做好疫源疫病监测和防控工作,保障国民的人身安全。
2 野生动物调查监测措施2.1 存在问题2.1.1 监测存在盲区,监测的物种不够全面。
日常工作中,重点对鸟类集中分布区、取食地、越冬地、繁殖地、停歇地等区域进行监测,重点时期进行日报,非重点时期进行月报;但对其他一般区域监测巡护力度不够。
例如,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重点湿地、重点河流等区域监测力度较优,但是周边其余却没有得到有力的监测。
因为技术、资金等各种原因的影响,所监测到物种鹰隼类、鹭类、雁鸭类、雀类比较多,其他种类较少。
2.1.2 投入经费相对较少。
梁山县是国家级疫源疫病监测站,2006年开始批准建站时,国家拨付了一笔资金用于监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前的监测设备已经老化和落后,地方因为财政原因投入经费较少,2020年上级给国家级和省级监测站点拨付了一定的监测经费,更有利于监测工作的开展。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各级财政要加大一定的资金投入,可以用来完善检测基础设施,从而保障监测工作的正常、高效开展,更好地应对突发性或重大性疫情。
2.1.3 监测专业人员缺乏,监测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县从事野生动物调查监测工作的有50名左右的人员,主要是县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和乡镇林业站技术人员,这些工作人员有的还负责着其他工作。
监测工作人员中野保专业人员较少,虽然参加过有关培训,对理论知识掌握较熟悉,但是缺乏野外实际监测能力和经验。
动物疫情记录和报告制度
![动物疫情记录和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c33baa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3.png)
动物医院疫情报告制度
为应对动物医院可能出现的疫情,制定相应的疫情报告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动物医院疫情报告制度的建议:
1. 疫情报告团队组建:动物医院应成立一个疫情报告团队,包括一名负责人和其他成员。
负责人应具备相关医学和疫情防控知识。
2. 疫情报告流程:当动物医院发现有疫情时,应立即通知疫情报告团队。
报告团队应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信息收集、评估和报告。
3. 疫情报告范围:疫情报告应包括患病动物的种类、症状、死亡情况、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同时,也需要报告与患病动物接触过的人员情况。
4. 报告机构:疫情报告团队应将疫情报告提交给相关机构,如卫生部门、动物卫生监管部门等。
同时,可以考虑向其他医院或兽医组织通报,以便更好地控制疫情的传播。
5. 疫情调查和防控措施:疫情报告团队应与相关机构合作进行疫情调查,确定疫情的类型和来源,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6. 信息共享和宣传:疫情报告团队应及时向动物医院内的员工和患者家属通报疫情信息,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提高疫情防控的意识和应对能力。
7. 定期演练和培训:动物医院应定期组织疫情演练,以确保疫情报告和防控措施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同时,也需要对医院员工进行相关的疫情防控培训。
记住,疫情报告制度的具体安排应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疫情监测和防控要求来制定。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监测要求及思考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监测要求及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603540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b.png)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监测要求及思考范钦磊;张衍海;刘俊辉;王栋;刘飞;郑增忍;蒋正军【摘要】监测是证明无疫状态的关键因素,是无疫区建设管理和评估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本文论述了无疫区监测的重要性,列举了国际国内无疫区监测要求实例,探讨了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关思考,从而提出了在制定监测方案时明确监测目标、确定监测方式的建议,以期为无疫区建设提供相关参考.【期刊名称】《中国动物检疫》【年(卷),期】2019(036)001【总页数】4页(P54-57)【关键词】无疫区;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早期预警【作者】范钦磊;张衍海;刘俊辉;王栋;刘飞;郑增忍;蒋正军【作者单位】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1.3动物疫病监测是兽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动物疫病防控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无疫区建设、管理和维持动物疫病无疫状态的关键措施[1]。
科学开展监测工作,获取监测数据和信息,可为发现动物疫病,监视疫病流行趋势,验证动物卫生措施合理性,证明无疫病或无感染状态,建立公共卫生决策和评估动物卫生状况等兽医工作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
1 监测在无疫区建设中的作用1.1 证明无疫按照“防控实现无疫、监测证明无疫、监管维持无疫、应急恢复无疫”的总体要求,2008年农业部发布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现场评审表》[2]共涉及区域区划、疫病状况、基础体系、预防监测、检疫监管、应急管理等6部分内容,包括96项评审要素,其中10项关键项中与监测相关的占4项,分别是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发生规定动物疫病;在规定时间内无规定动物疫病病原感染,并有相应的监测记录;规定动物疫病监测范围、监测频率和样品数量符合要求;监测记录及结果真实、完整,检测结果按规定报告。
我国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机制发展构想
![我国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机制发展构想](https://img.taocdn.com/s3/m/98810212fc4ffe473368abfd.png)
1 。 1 疫病 监测 工 作法 制化 和规 范化 程度越 来 越 高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动 物 防疫法 》 《 国家 动物 疫
病测 报体 系管 理 规范 ( 试 行 )》 《 国家 突发 重大 动
目前 ,农 业 部每 年年 初都 要 下发 当年 的 《 国家 动物 疫 病监 测计 划 》 ,对 全 国的重 要动 物疫 病监 测
和疫 情 监测进 行 统一 安排 ,提 出监 测要 求 ,初步 建 立 了按 月度 开展 定期 监测 与在 春秋 两季 实施 集 中免 疫后 集 中重 点监 测相 结合 ,常规 监 测与 突发 重大 动 物 疫情 应 急监测 相 结合 的工作 机制 。针 对我 国对 重 大 动物 疫病 实行 强制 免疫 的政 策 ,实 行免疫 抗体 监
动物 疫病 监测 和疫 情 预警 是动 物疫病 防控 的基
础 性 工作 , 是控 制 和根 除动 物疫病 的主要 技术 手段 , 构建有 效 的动 物疫 病监 测 与预 警机 制是 我 国动物 疫 病 防控 中长期 战略 规划 研 究 的重 要 组成 部分 。
1 . 3 监 测 工作机 制基 本 形成
一
动物 疫病 网络信 息覆 盖面相 对 较窄 ,规 模饲 养 场 、动物 诊疗 单位 、科 研 院所兽 医 实验室 等 单位 的
疫 病信 息未纳 入 疫病报 告 体系 ;疫 病信 息管 理不 够 透明, 疫病 监O H , l t ' I . 告资料 只上 传 而不 下达 ,区域 间 、
我国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机制发展构想
杜 建 ,付 雯 ,王 宏伟 ,王 克文 ,李 长友 ,蔺 东
( 1 .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 1 0 0 1 2 5 ; 2 . 农业部兽医局,北京 1 0 0 1 2 5 )
2010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招标一般课题(资助类)名单
![2010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招标一般课题(资助类)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480602084a7302768e9939f3.png)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郑州大学 许昌学院 许昌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财专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省财政科研所 河南城建学院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开封大学 开封教育学院
兰荣娟 阮滢 董飞 高美玲 孙中叶 霍亚楼 杨风岭 罗海盛 王红伟 肖芸 窦雪霞 董亚辉 马海滨 武二伟 刘高峰 李明 范晖
Page 7
第一组
118 E094 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及开发研究——以信阳为例 119 E099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省大学生农村创业问题研究 120 E119 论城市知识女性的生育意愿对我国生育政策的影响——以河南省为例 121 E144 河南文化产业优势及营销策略研究 122 E149 河南省创业环境评价与优化问题研究 123 E152 我省县委书记队伍建设机制研究 124 E157 河南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及开发研究 125 E183 和谐理念下的河南慈善事业发展问题研究 126 E194 河南省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化对策研究 127 E205 盗窃铁路运输货物案件研究 128 E211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与策略研究 129 E215 从覆盖、衔接到整合:河南省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发展研究 130 E230 突发事件应急的区域联动机制研究 131 E243 河南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研究 132 E248 河南民间美术衍生产品的产业发展研究 133 E264 提升河南省中药产业竞争力措施研究 134 E312 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Page 5
第一组
84 D065 河南省高校创新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85 D109 河南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 86 D112 中原崛起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 87 D164 毕业生就业创业与我省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战略研究 88 D189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89 D192 构建我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评价体系的研究 90 D241 中国博物馆文本英译跨文化研究 91 D247 当前高校大学生极端行为研究 92 D264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93 D269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研究及对策研究 94 D311 河南省水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 95 D325 河南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难点与对策研究 96 D350 加快河南省城市绿地防灾避难空间机能的研究 97 D378 高校外籍专家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98 D388 中原崛起进程中加强高职院校外语专业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99 D391 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100 D392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河南省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建议
![河南省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2de3ad884254b35eefd34dc.png)
Pr g e s i e e i r e i i o r s n V t rna y M d c ne
河 南 省 动 物 疫 病 监 测 预 警 体 系建 设 的现 状及 建 议
王 小 雷 。 吴 志 明 , 若 潜 。 赵 雪 丽 , 林 海 , 闰 , 张
3 I 4 温度 、 . . 湿度 、 向 、 H 风 p
这 些 是 影 响病 毒 和
细菌 致病 力强 弱 的重 要 因素 , 是 疫 病 发 生 的 重要 也
3 2 科 学布局 监测 网络 . 监测 网络 的建 立 是 监 测 预 警 体 系 的重 要 方 面 ,
作 , 全市动 物 疫情 进 行 全 面 评 估 预 警 并 及 时将 本 指 标 之 一 。 对
级监 测 网点分 布 、 监测 结果 、 分析 报 告统 一 报省 动物
疫 病 预防控 制 中心 。
1 2 3 县 级 动 物 疫 病 预 防 控 制 中心 县 级 动 物 疫 ..
其 中监测 网点 的选择 直接 决 定 了 监 测效 果 的好 坏 ,
监测 点 的选择 要遵循 以下 两个 原则 : 3 2 1 数 量原 则 由于经 费和 人力 的 限制 , 测 点 .. 监
作 者 简 介 : 小 雷 ( 9 5 , , 南焦 作 人 , 士 , 要 从 事 畜 禽 疫 病 免 疫 防 治 。 *通 讯 作 者 王 18 ~) 男 河 硕 主
14 1
动物医学进展
21 0 2年
第3卷 3
第 9期 ( 总第 2 1 ) 3期
1 2 2 市级 动 物 疫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市 级 动 物疫 . .
动物疫情监测与预警的风险评估与应对
![动物疫情监测与预警的风险评估与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335c564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c.png)
动物疫情监测与预警的风险评估与应对在现代社会,动物疫情的爆发不仅会对动物的健康和生存造成威胁,还可能给人类的生活、经济乃至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动物疫情监测与预警的风险评估与应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动物疫情的发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可能由病原体的变异、传播途径的改变、动物的流动以及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引发。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监测体系,以便能够及时发现疫情的蛛丝马迹。
在监测环节,需要运用多种手段和技术。
例如,通过定期对动物进行体检、抽样检测病原体,以及观察动物的行为、饮食和生理状况等,来获取有关动物健康的信息。
同时,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分析、卫星遥感等,能够更广泛、更快速地收集和整合相关数据。
风险评估则是在监测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
这包括评估病原体的传播能力、致病力,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动物的易感性,以及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的潜在影响等。
比如,一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出现,不仅要考虑其对家禽养殖业的直接损失,还要考虑可能因疫情控制措施导致的市场供应波动、消费者信心下降等间接影响。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要依靠专业的兽医知识和流行病学模型,对疫情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当地的养殖模式、生态环境、人口密度等实际情况,做出更加贴合实际的评估。
一旦完成风险评估,接下来就是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应对措施通常包括疫情的防控、治疗和扑灭等方面。
防控是应对动物疫情的首要任务。
这可能涉及到限制动物的流动,加强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如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等。
对于可能受到疫情威胁的地区,提前进行免疫接种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手段。
例如,在口蹄疫高发地区,定期为牲畜接种疫苗,可以大大降低疫情爆发的风险。
当疫情已经发生时,及时的治疗是减少损失的关键。
这需要兽医人员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的病原体和动物症状,使用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家禽疫情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家禽疫情监测预警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a50675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10.png)
家禽疫情监测预警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家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畜牧动物,其产出的肉、蛋、羽毛等产品也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
然而,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家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
与此同时,家禽疫病也成为了困扰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如何及时、准确的对家禽疫情进行监测和预警,保障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
第二章:家禽疫情监测技术家禽疫情监测技术是指通过多种手段收集、分析、处理与家禽疫情相关的信息,实现对家禽疫情的及时监测、预测和预警。
目前常用的家禽疫情监测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传统监测技术传统的家禽疫情监测技术主要是依靠农民、兽医等人员的切身感知,通过目测、听声、闻气等方式判断家禽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感染了疫病。
这种方式虽然较为直观,但是准确率不高,容易出现偏差。
2.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是利用生物传感器实现对家禽疫情的监测。
生物传感器主要通过采集家禽身体液等样本,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NGS等技术进行基因分析,从而实现对家禽疫情的准确监测。
3.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是利用高清晰度的家禽视频、图像等信息,应用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方法,实现对家禽疫情的自动监测和预警。
这种技术成本低、效率高,但是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和复杂的算法支持。
第三章:家禽疫情预警技术家禽疫情预警技术是基于家禽疫情监测技术,通过数据分析与处理,实现对疫情传播与爆发的及时预警,以实现对家禽疫情的快速响应。
目前常用的家禽疫情预警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定量风险评估技术定量风险评估技术是通过采集、整理、分析和评估疫情相关信息,对疫情的爆发、传播、蔓延风险等进行定量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疫情控制策略。
2.空间统计分析技术空间统计分析技术是利用空间信息和统计学方法,对家禽疫情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和预测,实现对疫情传播趋势的预警。
3.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挖掘算法,从大量疫情数据中挖掘出规律、模式和相关性,实现对家禽疫情的快速预警。
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技术简介ppt课件
![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技术简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978a723169a4517623a327.png)
22
四、感染和发病过程 (一)潜伏期 潜伏期是从病原侵入宿主到出现临床症
状之间的一段时间。潜伏期在流行病学上有 以下意义: 1、判断发病动物受感染时间,用于追踪传 染源,查找传播途径; 2、确定需要入境检疫的动物隔离观察期限; 3、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4、潜伏期的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一、《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及解读 1、明确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归口问题 各种动物的防疫和监测工作,包括家畜家
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野生动物和水 生动物的防疫和监测工作,统一归口到各 级政府的兽医主管部门。
11
2、规定全国动物疫病监测责任体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加强
15
三、《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有 关规定
1、各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动 物防疫监督机构提供的监测信息,按照重大 动物疫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分析其 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作出相应 级别的预警,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 色表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和一般四个预 警级别。
23
(二)临床症状 出现临床症状的阶段,可分为前驱期和
症状明显期。前驱期表现不典型的症状,如 发热、食欲下降,活动异常等,而症状明显 期表现典型症状,如禽霍乱表现剧烈下痢, 鸭瘟表现头部肿大,眼鼻有脓性分泌物。 (三)恢复期 疾病的症状逐步消失的过程。
24
五、感染种类、疫病种类和感染谱 (一)感染种类 1、显性感染:即有症状的感染。
三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主要意义三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主要意义11动物疫病监测涉及一个国家重大安全问动物疫病监测涉及一个国家重大安全问22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基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基33动物疫病监测是评估疫病防控效果的重动物疫病监测是评估疫病防控效果的重要手段要手段44动物疫病监测是申报国际动物疫病状况动物疫病监测是申报国际动物疫病状况认证的基础认证的基础55动物疫病监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动物疫病监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一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及解读一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及解读11明确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归口问题明确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归口问题各种动物的防疫和监测工作包括家畜家各种动物的防疫和监测工作包括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野生动物和水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野生动物和水生动物的防疫和监测工作统一归口到各生动物的防疫和监测工作统一归口到各级政府的兽医主管部门
动物疫情风险评估与分级响应机制
![动物疫情风险评估与分级响应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efc8445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3.png)
动物疫情风险评估与分级响应机制目录一、概述 (2)二、疫情风险评估与分级响应 (3)三、国际贸易与合作中的关键要素 (6)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支撑力量 (9)五、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必要措施 (11)六、保障食品安全与民众健康的防线 (14)七、报告结语 (16)一、概述动物疫病不仅影响畜牧业的生产和市场供应,还可能威胁到人们的食品安全。
一些动物疫病是人畜共患病,能够传播给人类,引发公共卫生事件。
例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动物疫病,一旦传播给人类,将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因此,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人们健康的重要措施。
为夯实畜牧业保供基础,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重点支持设施畜牧业项目,如生猪家禽立体多层养殖、肉牛肉羊高效集约养殖等典型模式的推广。
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降低疫病防控的难度和成本,从而促进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加快推进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的落实,对养殖场(户)购置畜禽养殖机械、防疫消杀设备等农机装备进行补贴,可以显著提升畜牧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疫病防控能力。
这不仅有利于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转型,还能提高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效率,保障畜牧产品的安全供应,进而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畜牧兽医站、兽医诊所等机构,向养殖户和兽医人员传播动物疫病的防控知识,提高他们的防疫意识和水平。
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养殖方式,定制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方案,确保养殖户和兽医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防疫知识。
注重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和持续性,建立起长效机制,定期进行防疫知识的更新和培训。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必要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监测与报告体系、强化动物防疫措施以及提升公众防疫意识与应对能力。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大程度地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保障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动物疫情监测与预警的数据分析与利用
![动物疫情监测与预警的数据分析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e39a30e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3.png)
动物疫情监测与预警的数据分析与利用在现代畜牧业和动物保护领域,动物疫情监测与预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有效的疫情监测和准确的预警能够帮助我们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保障动物的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而在这一过程中,数据分析与利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物疫情监测涉及到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这些数据来源广泛,包括兽医诊断报告、养殖场的日常记录、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的结果、动物市场的交易信息等等。
这些数据形式多样,既有结构化的数据,如数字、表格,也有非结构化的数据,如文字描述、图像等。
对于收集到的海量数据,首先要进行数据清洗和整理。
这意味着去除重复、错误或不完整的数据,将数据标准化,使其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
例如,不同地区对于同一种疫病的诊断标准可能存在差异,这就需要统一规范,以便后续的分析。
数据分析是发现疫情趋势和规律的关键步骤。
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我们可以从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找出有用的信息。
比如,分析某种疫病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品种动物中的发病率,从而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
时间序列分析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疫情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可能的发展情况。
假设我们监测到某个地区在过去几年中,每年春季禽流感的发病率都有所上升,那么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就可以提前为下一个春季的防控工作做好准备。
空间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绘制疫情的地理分布地图,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疫病的传播路径和热点区域。
这有助于确定重点防控区域,合理调配防控资源。
比如,发现相邻的几个养殖场都出现了猪瘟疫情,就可以对周边地区加强监测和防控。
除了传统的分析方法,机器学习算法在动物疫情监测与预警中也逐渐得到应用。
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等算法可以自动从数据中学习特征和模式,提高预警的准确性。
在利用数据分析进行疫情预警时,建立合适的预警模型至关重要。
预警模型通常基于历史数据构建,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判断疫情发生的可能性。
动物疫情监测与预警的数据分析与利用
![动物疫情监测与预警的数据分析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5233d69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e.png)
动物疫情监测与预警的数据分析与利用在现代社会,动物疫情的爆发可能对农业生产、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情,及时准确的监测与预警至关重要。
而在这一过程中,数据分析与利用发挥着关键作用。
动物疫情监测是指对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分布等情况进行系统、持续的观察和记录。
通过收集各种相关数据,如动物的发病症状、死亡数量、养殖环境、免疫状况等,我们能够对动物疫情的态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些数据的来源非常广泛。
首先,兽医部门的日常诊疗记录是重要的数据来源之一。
兽医在诊治动物疾病时,会详细记录动物的症状、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
其次,养殖场和养殖户的报告也是不可或缺的。
他们能够提供动物的养殖数量、饲养管理情况以及疾病发生的第一手资料。
此外,实验室检测数据,包括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等,能够为疫情的诊断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收集到大量的数据只是第一步,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才是关键。
数据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统计学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统计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疫情的发生频率、流行趋势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例如,通过对一段时间内某种动物疾病的发病数量进行统计,我们可以判断该疾病是处于上升、稳定还是下降阶段。
同时,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可以研究养殖密度、气候条件等因素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
数据挖掘技术则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潜在的模式和规律。
例如,利用聚类分析,可以将具有相似疫情特征的地区或养殖场归为一类,以便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GIS 则可以将疫情数据与地理空间信息相结合,直观地展示疫情的分布情况和传播路径。
通过 GIS 地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疫情在不同地区的扩散范围和速度,为制定区域化的防控策略提供有力支持。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利用这些分析结果进行有效的疫情预警。
疫情预警是指在疫情尚未大规模爆发之前,提前发出警报,以便采取及时的防控措施,将疫情的损失降到最低。
动物疫情情况汇报材料
![动物疫情情况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83fad4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d.png)
动物疫情情况汇报材料近期,全球范围内动物疫情情况备受关注。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各类动物疫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蔓延和爆发,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以下是对动物疫情情况的汇报材料,以供参考。
1. 疫情地区分布情况。
目前,动物疫情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区。
其中,非洲地区的野生动物疫情较为严重,主要受到疟疾、炭疽病、口蹄疫等疾病的侵袭。
亚洲地区则主要受到禽流感、猪瘟、狂犬病等疾病的威胁。
南美洲地区则主要受到狂犬病、黄热病、寨卡病毒等疾病的困扰。
这些疫情的蔓延给当地的动物健康和生态平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 疫情防控措施情况。
针对动物疫情的蔓延,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主要包括加强野生动物监测和检疫工作、加强养殖场和畜牧场的管理和消毒工作、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和溯源调查等。
此外,一些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参与到动物疫情的防控工作中,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帮助。
3. 疫情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动物疫情的蔓延不仅给动物健康和生态平衡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首先,动物疫情可能导致动物死亡和种群减少,从而影响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其次,动物疫情可能通过动物传播给人类,引发人类疾病的暴发,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再次,动物疫情可能导致动物产品的供应减少,给相关产业和经济带来损失。
4. 应对策略和建议。
针对动物疫情的严峻形势,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首先,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动物疫情的挑战。
其次,加强动物疫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应对疫情的蔓延。
再次,加强动物疫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疫情应对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的疫情防控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动物疫情情况的汇报材料就到这里,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关注和应对动物疫情,共同维护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健康与稳定。
全国动物疫病监测与疫情形势总结分析工作会议召开
![全国动物疫病监测与疫情形势总结分析工作会议召开](https://img.taocdn.com/s3/m/957a521d55270722192ef78f.png)
有 的 名 贵 经 济海 水 鱼 类 。 于其 味 道 由 鲜美、 肉质 细 嫩 、 养 丰 富 . 场 价值 营 市 极 高。 国沿海地 区普遍养 殖 . 产 中 年
值迭 1 5亿 - 0亿 元人 民 币 2
剂 。 六是 建 立健 全 科 学评 价 制 度 。 建 立 动 物 疫 情 定 期 分 析 评 估 制 度 和 科
不 断 健 全 、 测 职 能 充 分 发 挥 . 情 监 疫
目将 对 名 单 中 8%的养 殖 场 、 殖 小 0 养
区 实施 改 造 . 强粪 污收 集 与 处 理 设 加
施 建设 : 同 时 配 合 河 南 省 新 农 村 建
测 报 工作 有序 有 效 开展 各地 要 继 续
坚持 “ 家监 测 与 地 方 监 测 相 结合 、 国 常 规 监 测 和 应 急监 测相 结 合 、 点 监 定
试 剂质 量 . 快推 进 全 国监 测 工作 实 尽 现 统 一 仪 器 设 备 、 术 标 准 、 测 试 技 检
据 了解 .这 一 项 目计 划 总 投 资 1 1亿 美 元 . 中利 用世 行 贷 款 8 0 . 7 其 00
万 美元 . 款 期 限 为 3 贷 0年 . 实施 期 限
测 和 全 面 监 测 相 结 合 、 体 监 测 和 病 抗
设 .新 建 项 目总 数 约 2%的 养 殖 小 0 区 . 分散 在 庭 院的 养 牛 农 户 纳 入 到 将 畜 牧 专 业合 作 社 的 养 殖 卜区 中来
疫 情形 势总 结 分析 工 作 会 议 。 议 总 会 结 了 上 半年 全 国动 物 疫 病 监 澳 、 情 l疫
通 过 利 用生 态经 济 学 原 理 . 立新 型 建 的 动 物 生 产 模 式 .真 正 实现 植 物 生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疫病监测必要性及措施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疫病监测必要性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d32a70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a.png)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疫病监测必要性及措施摘要:近年来,养殖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规模化养殖,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有效的疫病预防和控制,一旦发生动物疫病,不仅可能会在较短时间内大范围传播,给养殖业带来损失,同时,也有可能会威胁到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同时,由于动物疫病的种类存在差异,应对的措施也需要保证针对性,做好疫病监测,对于保障疫病预防控制的效果至关重要。
基于此,本文针对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疫病监测的必要性及措施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疫病监测;必要性;措施疫病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疫病情况,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对于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疫病监测工作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动物养殖的实际需求,也要明确不同种类、不同症状的疫病特征,进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控制和处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疫病的影响。
为了保证能够实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进行疫病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疫病监测的必要性(一)有助于完善动物检测体系疫病监测是指对疫病的流行病学情况、病原学特征、病原体分布范围、疫情趋势等进行监测,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建立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1]。
通过对疫病监测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比对,能够及时了解疫情、监测疫情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为建立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根据监测结果,对于动物检测体系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保证工作与实际情况相符,并且降低在工作中的资源浪费情况,保障养殖业的安全有序发展。
(二)能够为疫病预防提供依据疫病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和掌握动物疫病的流行情况、趋势和规律,为制定疫病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疫病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了解疫病的类型、感染方式、传播途径等信息,有助于科学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以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由于很多疫病的引发原因是受到病毒的影响,而病毒存在一定的相同点,因此,通过疫病监测工作,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尽快找到处理疫病的有效措施,进而提升疫病控制的效率,避免疫病影响扩大。
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29e54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e.png)
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在现代社会,动物疫病的防控对于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以及生态平衡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仍面临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加以解决。
一、动物疫病防控意识淡薄部分养殖户对动物疫病的危害认识不足,缺乏防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他们往往只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疫病预防的重要性。
例如,一些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不按时给动物进行疫苗接种,或者在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上敷衍了事。
这种淡薄的防控意识为疫病的传播和爆发埋下了隐患。
二、养殖环境不佳许多养殖场的选址和布局不合理,缺乏科学规划。
一些养殖场建在居民区附近或者水源地周边,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
同时,养殖场所的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粪便清理不及时等问题普遍存在。
恶劣的养殖环境为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增加了动物感染疫病的风险。
三、防疫体系不健全基层动物防疫机构的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防疫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对新出现的疫病了解不够,难以有效地开展防控工作。
此外,防疫设备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无法满足疫病监测和诊断的需求。
在疫病爆发时,应急处置机制不完善,导致疫情不能及时得到控制和扑灭。
四、动物疫病监测和预警能力不足对动物疫病的监测范围和频率不够,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有待提高。
部分地区缺乏有效的疫病预警机制,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疫病风险,从而无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在疫病传播初期,由于监测和预警的缺失,往往错过了最佳的防控时机,致使疫情扩大。
五、动物流通环节监管不力在动物的运输和交易过程中,监管存在漏洞。
一些未经检疫的动物流入市场,增加了疫病传播的风险。
运输工具的消毒不彻底,动物在运输途中容易受到应激和感染。
此外,非法交易和走私动物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疫病防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六、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动物防疫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完善之处。
I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
![I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a5771c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0.png)
I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华东片区:召开了华东区重大动物疫病联防工作会议,检查了相关省的免疫、疫情监测和报告、疫情处置及体系建设等工作情况。
承担了西藏输入羊绒传出小反刍兽疫的风险分析与评估任务。
定期召开区域联防工作会议,派出检查组检查相关省的免疫、疫情监测和报告、疫情处置及体系建设等情况。
办公室新城疫参考实验室疫情监测、确诊和分析80/801.根据发病和流行情况,全年分离90株病毒,提交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报告;对新城疫的重要疫情进行实验室诊断。
2.提交新城疫诊断试剂、诊断新技术研究进展报告。
外来病分离、收集到新城疫病毒90多株,进行了详细的分子流行病学比较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2022年新城疫的流行仍然以基因VII型为主;建立了可检测流行野毒株的荧光PCR方法,可快速鉴别疫苗株和流行强毒株;对新城疫病毒的毒株资源库和基因库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新城疫病毒的研究平台。
起草《2022年度新城疫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总结报告》根据发病和流行情况,全年至少分离90株病毒,并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对新城疫的重要疫情进行实验室诊断;进行新城疫诊断试剂、诊断新技术研究。
1.根据发病和流行情况,全年分离90株病毒,提交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报告;对新城疫的重要疫情进行实验室诊断;2.提交新城疫诊断试剂、诊断新技术研究进展报告。
在工作会议之前交报告外来病动物血清收集管理80/80提出国家血清库发展新的规划和详细的工作方案,并实践尝试;初步建立国家血清库合作网络;向部兽医局提交年度工作报告;做好历史血清的分类保存工作;提高样品收集的代表性和样品背景的完整性;维护和完善样品登记和管理软件及数据库。
监测室采集和收集血清样品9万多份,检测血清样品约2万份,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开始尝试建立全国血清库网络,编写出版《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指南》。
做好历史血清的分类保存工作,新增样品80000份,提高血清样品收集的代表性和样品背景的完整性,实现样品登记和管理的自动化。
动物疫情报告制度
![动物疫情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2777d1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8.png)
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引言概述:动物疫情报告制度是指为了及时掌握和有效应对动物疫情,建立起的一套报告、监测和应对机制。
这一制度对于保障动物健康、保护人类健康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动物疫情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和运行机制。
一、疫情报告的重要性1.1 提早发现疫情:动物疫情报告制度能够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动物疫情信息,有助于提早发现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1.2 保障公共卫生:动物疫情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及时报告疫情可以有效控制疾病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1.3 维护社会稳定:疫情的暴发会对社会经济和稳定造成重大影响,通过疫情报告制度,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社会恐慌和负面影响。
二、疫情报告制度的运行机制2.1 监测体系建立:建立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包括疫情监测点、监测指标和监测方法,确保疫情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2 快速报告机制:建立快速报告机制,确保疫情信息能够及时上报,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快速传递和共享。
2.3 跨部门合作:疫情报告制度需要跨部门的合作,包括农业、卫生、畜牧等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疫情。
三、疫情报告的信息内容3.1 疫情基本信息:报告应包括疫情的发生地点、时间、病原体类型等基本信息,以便进行疫情分析和研判。
3.2 疫情传播情况:报告应包括疫情的传播途径、传播速度和范围等信息,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3.3 防控措施建议:报告应提供相应的防控措施建议,包括隔离、消毒、疫苗接种等,以指导防控工作的开展。
四、疫情报告的机制改进4.1 完善信息共享:加强与相关机构的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高疫情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2 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对动物疫情的监测预警能力,提前发现异常情况,做好应对准备工作。
4.3 加强培训和宣传:加强疫情报告制度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的意识和能力,确保制度的有效运行。
五、国际合作与经验借鉴5.1 加强国际合作:动物疫情不受国界限制,国际合作对于疫情报告制度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分析》摘要。
宁夏中卫市以市、县、乡三级动物防疫体系为主体,整合执业兽医、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辅助力量,创建了“一主两辅”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
通过设置动物疫情固定监测点,开展兽医技术合作服务,推行兽医社会化服务改革,聘任动物疫情测报员,建立动物疫情举报奖励机制等举措,多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全覆盖开展动物疫情监测,有效解决基层动物防疫机构人员编制不足短板,疫情监测频次覆盖面低,早期揭发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把“疫控”与“医治”紧密结合,突出监测预警作用,实现“早、快、严、小”应急处置疫情,有助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实践和改革创新。
关键词:动物疫病;疫情监测;预警;模式;效果动物疫情监测直接关系动物疫病的防控效果,做好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工作对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意义重大[1-2]。
宁夏中卫市辖沙坡头区和海原县、中宁县,属半农半牧区。
近年来,全市生猪、羊、鸡年存栏量分别稳定在70万头、300万只、800万只,奶牛、肉牛发展势头较好,xx年存栏量分别为6.5万头、40万头。
市、县、乡三级动物动物防疫机构体系完整,均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机构、人员、经费基本满足动物疫病防控和监测工作需要(表1)。
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完善,执业兽医和助理执业兽医在动物诊疗机构、兽药经营企业和养殖企业从事兽医技术服务工作,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以下称,村防员)在兽医社会化服务从事兽医技术服务工作(表2)。
1“一主两辅”模式介绍xx年起,宁夏中卫市整合动物防疫体系与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兽医人力资源,创建“一主两辅”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
所谓“一主两辅”,是以市、县、乡三级动物防疫机构为动物疫情监测的主体力量,形成“一主”,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和兽医实验室条件优势,主要负责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信息收集、整理、报告、预警等工作;以执业兽医、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两支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动物疫情监测的辅助力量,形成“两辅”,充分发挥其广泛接触畜牧养殖场户的优势,主要负责疫情监测报告及协助采集样品、收集疫情信息等工作。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实现了动物疫情及早发现报告、及时检测诊断、快速有效处置,疫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指导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成效明显,保障了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2模式构建2.1问题导向。
当前,我国动物疫情监测主要由各级动物防疫机构开展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3]。
基层动物防疫机构的疫情监测,主要集中于每年春防、秋防结束后采样进行免疫抗体评价和病原学监测,动物疫病监测的覆盖面、频次、数量不高[4]。
xx年以来,我国多地报告发生非洲猪瘟疫情[5-6],暴露出当前动物疫情监测体系短板和不足。
中卫市曾于xx年和xx年分别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xx年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给畜禽产业发展带来了沉重打击。
通过回顾反思和分析总结,造成疫情传播扩散的主要原因是疫情监测体系不完善,监测预警机制不健全,错失了“源头”控制最佳时机。
2.2目标引领。
围绕“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总目标,坚持以扩大疫情监测覆盖面、增加监测频次、提高疫情早发现能力为突破点,着力加强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7]。
xx年以来,宁夏中卫市整合利用全市兽医人力资源,构建“一主两辅”动物疫情解除预警模式,进一步健全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延伸了动物防疫机构疫情监测“触角”,高效利用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人员从事畜禽疾病诊断治疗和其他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的作用,实现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与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机融合,形成了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协同高效的动物疫情预测预警体系。
3主要做法3.1加强组织领导。
将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列入政府重点工作,制定《中卫市“一主两辅”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为动物疫情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动物疫病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结合“一主两辅”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细化落实中卫市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措施,因地因病适时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每个县区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1次全面调查,填写日常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或紧急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掌握当地动物疫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流行分布情况。
3.2建立动物疫情固定监测点。
在3个县区的畜禽核心养殖区,选择种畜禽养殖场或配备兽医的养殖场或具有多年养殖经验的场户为动物疫情固定监测点,签订为期5年的动物疫情固定监测协议书。
期间每季度开展1次采样监测和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在7个工作日内反馈监测结果、出具检测报告;固定监测点规范填写养殖档案,做好日常畜禽免疫、发病、死亡、治疗、用药等记录。
固定监测点及其周围养殖场户发生疫情或疑似疫情及时报告,立即安排技术人员到场开展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全市共建立动物疫情固定监测点45个,其中自治区级5个、市级10个,县级30个(图2)。
各级动物防疫机构在每个本级动物疫情固定监测点确定一名技术干部负责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指导服务,收集疫情信息。
每年向每个动物疫情固定监测点发放消毒剂,指导做好防疫消毒工作。
3.3开展兽医技术合作服务。
选择动物防疫条件合格和疫病防控能力较强的规模养殖场,签订兽医技术合作服务协议书,开展为期5年的兽医技术合作服务示范创建活动。
市级动物防疫机构与3个县区6家规模养殖场开展兽医技术合作服务。
服务期间动物防疫机构根据每个养殖场制定具体动物疫病监测计划,提供病原学监测和免疫抗体监测等技术服务,并根据监测结果推荐动物疫病防治方案或净化方案,享受技术转化或技术推广示范成果;兽医技术合作服务示范创建养殖场可自主运用动物防疫机构的疫病监测结果和防治方案,享受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或承担其经济损失,动物防疫机构不予享受或承担。
3.4推行兽医社会化服务改革。
创新兽医公共服务机制和方式,是兽医工作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解决政府部门基层兽医队伍不稳定,强制免疫、检疫、兽医技术推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公共服务领域人员力量不足等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按照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和自治区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求,xx年,在全市范围稳步推进兽医社会化改革,培育新型兽医技术服务主体,承接村级动物防疫员和强制免疫服务,实行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
全市3个县区的40个乡镇共向35家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购买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服务和疫情排查监测服务,有的县区逐步将协助检疫、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也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通过购买兽医社会化服务,切实转变兽医工作方式,优化兽医队伍,强化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提升兽医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3.5加强兽医人员技术培训。
组织召开中卫市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启动大会,聘任动物诊疗机构及兽药经营企业的执业兽医、助理执业兽医以及长期从事动物诊疗服务的乡村兽医共计312人为动物疫情测报员,颁发中卫市动物疫情测报员聘书,配备动物疫情监测采样及冷藏保存等设备;为动物疫情固定监测点、兽医技术合作服务示范点授牌;对“一主两辅”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兽医人员系统进行动物疫情监测、疫情信息采集、样品采集、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知识培训。
自xx年起,每半年组织召开1次全市动物疫病监测分析会议,“一主两辅”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兽医人员参加会议,交流动物疫病监测情况和主要做法经验,共同研判疫情形势,商讨防控措施。
3.6建立动物疫情举报奖励机制。
制定《中卫市动物疫情举报奖励办法》,面向社会公布市、县、乡三级动物防疫机构疫情举报电话,对社会群众举报疫情和动物疫情测报员监测报告疫情均实行货币奖励,对举报随意丢弃病死动物的公众也给予适当货币奖励。
“一主两辅”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模式和疫情举报奖励机制的建立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动物疫情揭发能力和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及时排查、监测、处置、扑灭动物疫情127起,诊断新发疑难病25起,全市连续5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兽医工作对推动畜牧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有关思考4.1动物防疫体系不够健全。
xx年以来,中卫市动物防疫机构经历了3次改革。
改革后,动物疫控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畜牧水产技术服务机构合并为一个单位,编制人员缩减较大。
同时乡镇动物防疫机构还要承担动物产地检疫、畜牧发展等技术服务工作和乡镇政府中心工作,难以集中精力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开展动物防疫和疫情监测工作,影响了疫情监测工作的持续开展。
建议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明确市、县、乡三级动物防疫机构编制人员和职能职责,建立市级主要负责制定全市动物疫病监测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并组织实施,县级主要负责制定全县动物疫病预防免疫方案并组织实施,乡级主要负责落实动物疫病预防免疫工作方案和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动物防疫体系,最大限度减少职能交叉重叠,职责界限不清晰等问题,集中精力高效开展动物防疫与疫情监测工作;突出发挥市级动物疫病检测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作用,带动县、乡两级深入开展兽医技术合作服务,把“疫控”和“医治”紧密结合,促进动物疫病防控和净化,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4.2疫情监测机制不够完善。
受人员、经费等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动物疫情固定监测点建立后,每季度开展一次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监测的频次和数量较少,监测覆盖面小;推行兽医社会化服务改革后,对既是村防员又是乡村兽医的动物疫情测报员解除了聘任合同,转向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购买动物疫情监测服务时,由于经费保障不足,动物疫情测报工作难以持续深入开展;动物诊疗机构少,执业兽医、助理执业兽医的作用发挥不够,有的在兽药店或养殖场只挂名不出诊,疾病诊疗实践少,兽医技术水平低,影响了动物疫情监测的高效运行。
上述内容提示应优化动物疫情固定监测点,既要注重养殖环节,又要增加活畜禽交易市场环节和屠宰环节的固定监测场点数量,加大监测频次、数量和覆盖面;优化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将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情排查监测、协助检疫等公共服务“捆绑”,一并向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购买,避免单一购买服务时出现“挑肥拣瘦”问题;优化动物诊疗服务,培育发展壮大兽药经营企业兽医技术力量,增加动物诊疗经营范围和场所,吸纳更多的执业兽医和助理执业兽医专职从事动物诊疗与兽药经营活动,提高兽医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和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1]陈学生.酒泉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情况调查[j].畜牧兽医杂志,xx,38(6):88-89.[2]梅雨婷,刘芳,何忠伟.中国h7n9动物疫情防控现状及对策[j].农业展望,xx,15(8):65-70.[3]张丽燕.做好疫情监测,严防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xx(3):10-11.[4]朱凤霞,吴巍,孙素芳.动物疫情风险评估与预警预报的探索与成效[j].畜禽业,xx,29(7):140-141.[5]胡浩,戈阳.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生猪生产与市场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20,56(1):168-172.[6]尹才,马龙,王玉梅,等.宁夏回族自治区一起非洲猪瘟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20,37(1):11-15.[7]李燕凌,吴楠君.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链节点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xx(7):132-136.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