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老子_美学思想的三个本原要素
老子的美学思想
《老子》美学思想的三个本原要素[关键词]名;象;道《老子》美学思想的道学性质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论证,本文试图从《老子》美学的三个本原元素:名、象、道的分析和推论,宏观展示老子“为道”美学的基本构架。
名,无名:命名的限度《老子》美学思想的发端性的元素首先肇始于对名的范畴的深入辨析,这一点很少得到已有《老子》美学研究的特别关注。
《老子》第一章集中讨论了名的问题,提出“名可名,非恒名”的名学判断,影响深远。
在同一章再次提出“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进一步揭示名的内部构造和理性层次。
说名无论有、无都是一种原始元素,这就在本原之名与命名之名之间建构了分界线,这种界线规划出一种形而上学要素。
对本原之名和命名之名的分梳立论出于一个著名的定义,这是《老子》一书对美学核心问题即人的问题的追问,也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
这一定义就是对人这一万事万物美的核心的规定和命名,《老子》认为人是“有身”之物,因为人有患难;同时,《老子》又断言人是“无身”之物,因此人终能逃脱患难。
同情地理解,《老子》为人设定“无身”的规定是其“为道”哲学的必然设定,在“为道”哲学的框架内,《老子》影响中国文化发展走向的“上德”论、“自然无为”论、“至和”论和“天道”论等观念得以确立,因此,人的“无身”规定牵掣着众多关键理论基地的建构和实效问题,而这一人的规定本质上又和对人这一特殊存在物的命名有关。
一般理解,名或命名本质上是一种名实配称的表象关系,这种关系的展开过程将一个事物表象为一种对象,并使得两者配称无误。
在名的内在规范中,命名中的要素有时候是不一致的关系,出现名实错位的悖论。
如人是“有身”之物和人是“无身”之物同时发生在一个命名过程和同一个名中。
从一致关系、名实配称的角度来考量,在一个命名活动中的种名和它的属名是配称的,如果不配称就意味着论证中的悖论的不可避免。
在人是“有身”之物中的人与他的属名有身、有生物之间实现着名实配称。
在人是“无身”之物的命名中,人这个种名与他的属名无生物之间缺乏配称关系。
老子的自然美学浅析
老子的自然美学浅析摘要:老子以其独特的原始辩证法在其著作中论述了其“道法自然”的“自然”美学观点,对后来诸如庄子等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和后世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的作用。
他提出的“有无”及“玄妙”观点,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艺术创作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他对美的自然本质的自由性和超越性的认识,对中西方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道法自然;自然之美;有无;虚实;玄妙正文:作为道家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老子》一书中直接涉及美学的内容并不是很多,也不是系统,但他的自然之美、朴素之美的美学精神,对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老子美学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
一.老子“道法自然”的美学基础老子思想的核心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上的,“道”被认为是世界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说明了由“道”生成万物的过程,有一个由少到多的量的积累,宇宙之中既有“阴阳”对立物的存在,每一事物内部又因其“阴阳”对立面而构成“和”的整体。
与“道”紧密联系,老子提到了“象”和“气”,他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里的“精”就是“气”,老子认为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道”和“气”,“象”不能脱离“道”和“气”而存在。
老子又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说明天下万物是“有”生成的,而“有”又是从“无”生成的。
“无”不是“纯无”和“空无”,而是无形无象的无物又能产生出有形有象的万物的“无”,“无”即是“道”,因而“道”是“有”和“无”的统一体。
从万物的“无”到万物的“有”的变化过程,就是上面说的由少到多的量的积累过程。
老子认为,这种本体上的“有”和“无”反映到现象界,宇宙万物也是“有”和“无”,“实”和“虚”的统一。
老子关于“有”,“无”,“虚”,“实”理论的这些观点,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中“有无相生”,“虚实结合”的重要原则。
老子生态美学思想分析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张欣(3),女,河北唐山人,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古典美学研究。
第25卷第2期2009年2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JOURN AL OF SH ANG Q I U TEACHERS C OLLEGE Vol .25 No .2Februa r y .2009老子生态美学思想分析张 欣(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 摘 要:老子从“自然无为”生态美学原则、“天人合一”生态平等思想以及生态和谐共生意识等方面表达了对生态问题的深刻见解。
老子美学思想成为当代深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的重要源头之一,对于当今生态美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老子;生态美学;美学思想中图分类号:B22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9)02-0029-03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西方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分别对立的关系。
在中国文化里,认为人与自然不是敌对关系,而是亲密关系,人离不开自然,自然也离不开人”[1](P35)。
以老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不仅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以中国古人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态问题的深刻见解,正确认识这些生态美学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生态实践将会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自然无为”的生态美学原则老子主张取法自然,强调自然无为。
“道法自然,自然无为”成为老子生态美学的基本原则,其根本特征是心源与造化之间的互相触发,互相感会。
《老子二十五章》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老子看来,自然是“道”、天、地、人所遵循的根本法则。
老子的“自然”有“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意思,鱼在水中游是“自然”,鸟在天上飞是“自然”,万物都有自然之理,天、地、人、“道”都遵照本身的自然规律发展变化。
“天道”、“地道”、“人道”之本是“生态”之道,“道”遵循的是自然而然的原则。
老子生态美学思想分析
收稿日期:2008-11-12作者简介:张欣(1973-),女,河北唐山人,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古典美学研究。
第25卷第2期2009年2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G Q I U TE ACHERS COLLEGE Vol .25 No .2February .2009老子生态美学思想分析张 欣(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 摘 要:老子从“自然无为”生态美学原则、“天人合一”生态平等思想以及生态和谐共生意识等方面表达了对生态问题的深刻见解。
老子美学思想成为当代深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的重要源头之一,对于当今生态美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老子;生态美学;美学思想中图分类号:B22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9)02-0029-03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西方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分别对立的关系。
在中国文化里,认为人与自然不是敌对关系,而是亲密关系,人离不开自然,自然也离不开人”[1](P35)。
以老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不仅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以中国古人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态问题的深刻见解,正确认识这些生态美学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生态实践将会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自然无为”的生态美学原则老子主张取法自然,强调自然无为。
“道法自然,自然无为”成为老子生态美学的基本原则,其根本特征是心源与造化之间的互相触发,互相感会。
《老子・二十五章》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老子看来,自然是“道”、天、地、人所遵循的根本法则。
老子的“自然”有“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意思,鱼在水中游是“自然”,鸟在天上飞是“自然”,万物都有自然之理,天、地、人、“道”都遵照本身的自然规律发展变化。
“天道”、“地道”、“人道”之本是“生态”之道,“道”遵循的是自然而然的原则。
老子美学思想总结
⽼⼦美学思想总结 《道德经》,⼜称《道德真经》、《⽼⼦》、《五千⾔》、《⽼⼦五千⽂》,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分家前的⼀部著作,为其时诸⼦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李⽿)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下⾯是⼩编整理的⽼⼦美学思想总结,欢迎来参考! 《⽼⼦》⼀书,原着不过五千⾔,可以说,⼏乎是⼀字就涵盖⼀个观念的好⽂章,⼀句就涵盖有三⽞三要的妙义。
它告诉了我们许多法则。
⼏千年来,⼤家都在研究⽼⼦,⽽有研究著作流传下来的,古今名家的著作,有数⼗家之多,如果搜罗⼴泛⼀点,也许可达到百家以上;其⽂字也达到了数百万字,好像⼀直研究不完,解释不尽;⽽各⼈的说法,⼜各不相同,似乎有了“各家⽼⼦”或“⽼学的各家”。
例如:某某研究⽼⼦的著作,便成了“某⽼⼦”;某某解释⽼⼦的著作,⼜成为“某家⽼⼦”;某某诠释了⼀番,⼜成为“⽼⼦某诠”。
各说杂陈,见解不⼀,读来似有治丝益棼之感。
近代以来,许多外国⼈,包括近如⽇本、韩国,远如欧、美,乃⾄于⼤洋洲的⼈,亦都喜欢研究起⽼⼦来了。
他们都翘起⼤拇指说:“中国的《⽼⼦》很好。
”问他们好在哪⾥,也⾃有⼀番说辞,或不免拾⼈⽛慧,道前⼈之所道。
但毕竟能重视⽽称誉我们的⽂化,这是值得我们⾃豪的、欣喜的;同时亦是值得我们反省的,那些⼀味崇洋,忘记乃⾄排斥⾃⼰⽂化的⼈,更应该为之赧颜的。
⽼⼦被誉为道家的宗师,道教的教主。
道家为中国⽂化主流之⼀,⼈们每提及道家,则必说到⽼⼦,但多半亦仅仅说到⽼⼦⽽已,最多并称“⽼庄”。
其实,道家的“巨擘”,不⽌这⼀⼆⼈,尝与朋友说笑:道家有三代⼈物,⽼⼦、⼉⼦——倪⼦、孙⼦。
当然,这只是说笑,他们并没有⾎缘的祖孙⽗⼦关系。
不过孙⼦——春秋时齐国⼈孙武,他的军事哲学思想,正是由道家思想⽽来,所着《兵法》⼗三篇,处处表现了道家的哲学,曾经帮助吴王阖闾,击破强楚,⽽称霸诸侯,充分显⽰了道家思想在事功上的伟⼤;⽽所著的⼗三篇中的军事哲学思想,可以说超越了时空,直到⼏千年后的现代,⼈类已登上⽉球,武器已发展到太空,到⽣化战,⽽仍离不开他的军事哲学的范围。
【推荐下载】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实用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关于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怎么写,下面小编整理推荐年度工作思想总结,欢迎阅读参考。
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
老子提出了一系列范畴,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等等,对于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
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客体、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和艺术生命的一系列特殊看法,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澄怀味象”(“澄怀观道”)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气韵生动”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境生于象外”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虚实结合”的原则,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味”和“妙”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平淡”和“朴拙”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等等,他们的思想发源地就是老子哲学和老子美学。
一、老子美学——中国美学史起点原因:1、从历史顺序看:老子生活的时代早于孔子;《老子》约成书于战国时代2、从理论本身看:(1)哲学方面:老子提出以“道”(2)美学方面:提出“气”“象”“有”“无”“虚”“实”“味”等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的逻辑体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老子论“道”“气”“象”1、老子美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不是“美”,而是“道——气——象”这三个互相连结的范畴2、“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从《老子》中看“道”有以下性质:(1)“道”是原始混沌:“道”是在天地产生之先就存在的原始混沌,他不依靠外力而存在,包含着形成万物的可能性;(2)“道”产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的宇宙发生论)(3)“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道”虽然产生万物,但它并不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主宰(4)“道”自己运动:“道”处于永恒的“独立”运动即自己的运动之中,这种运动构成了宇宙万物的生命(5)“道”是“无”与“有”的统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①“道”是没有具体形象的,是不能单凭感觉把握的——“无”②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由“道”产生的,这就是——“有”*老子的哲学体系在总体上带有唯物论的倾向。
老子的真、善、美思想
老子的真、善、美思想老子的真、善、美思想这是他的伟大之处:他站在整幅人生之画的前面,以求说明它的全部画意;而那些头脑聪明的人却误以为只要烦琐地考证这幅画使用的颜色和材料,便明白画意了……伟大的哲学作为整体始终只说:这是人生之画的全景,从中寻求你的生命的意义吧。
以及反过来:仅仅体会你的生命,从中理解一般生命之谜。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尼采)用尼采1874年评价叔本华的话,来评价老子及其著作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老子,以一篇《道德经》传名后世,在短短的五千字中,其深邃的洞察力和玄妙的思维方式所形成的博大精深的思想,窥破了宇宙的大智慧,为古往今来许多人指点了迷津。
关于老子的生平及《道德经》产生的年代,历代先贤多有探究,我不想去考证了;其章句注析,古今亦有许多名篇,我也无意多言其它。
仅想根据自己的理解,以老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阐述一下真、善、美的思想。
一、关于真马克思主义认为,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规律性、客观必然性,它决定着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诸多特性,具有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的特点。
老子将其称为?道?。
《道德经》中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是曰道。
?(25章)老子认识到,有这样一种东西,它浑然存在,无形无体无声,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
然而,却又是真实存在着的。
它不生不灭,独立长存,周行万物,贯穿时空,从不停息;它无所不在,世间万物因它而生生不息。
这个东西,就叫?道?。
那么,具体地说,?道?究竟是什么呢?《道德经》又讲:?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从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21章)道,真是很难说清,无法确切地给其下定义。
若是勉强来说,它是恍恍惚惚,看不清,拿不出,说不明的。
但是,恍惚之中又确有个极精微的东西存在着。
老子美学思想及其方法论辨析
老子美学思想及其方法论辨析◎李楠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同时也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奠基者。
他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在老子哲学中, 美是老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并将其与作为最高实体的“道”有机地结合起来, 达到了对人性自然本真状态的理想追求。
老子的美学思想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抽象的思辨,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整体性、含蓄性、自然性和柔弱性, 这对以后美学的发展及文艺创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老子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一) “天得一以清”的整体美整体美既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原则, 也是艺术创造原则, 更是审美欣赏原则。
在老子思想中,“道”不仅是其哲学的最高实体, 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基本范畴。
“道”决定了老子美学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其所体现出来的最为基本的内涵, 恰恰就是老子对于宇宙万物的一种整体意识。
老子说:“道可道也, 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 非恒名也。
” [1]就是指“道”是超越于常道, 强调“道”的整体性, 他认为“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
” [2] 这个“一”就是“道”, 就是整体。
在老子看来, 世界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因而他所欣赏的美也是一种整体的美, 离开了整体, 离开了“道”, 宇宙就是支离的, 生命就是破碎的, 因此也就无美可言。
同时老子直接阐发了万物得“一”以后所产生的直接美感, 这就是“清”, 清就是清静、澄明、不杂多, 从而证实了整体的和谐美。
与“道”、“一”一样,“和”也是老子美学的一个重要的范畴, 其所表征的正是传统的整体美。
但两者表现的角度不同,“一”直接强调的是整体性, 而“和”所表现的则是这种整体性如何实现的过程。
老子说:“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 [3]他认为,“道”不仅是“实”, 更是“虚”; 不仅是“一”(整体) , 更是“多”(差异) , 虽然万物存在着对立与冲突, 但它们最为本质的关系却是“和谐”的关系。
老子思想
摘要:老子哲学中对真、善、美的辩证认识以及追求自然朴素之美的美学精神,对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老子追求“道法自然”、“自然为美”的美学精神以及“有无相生”、“道、气、象”的提出,使其成为“中国美学史的起点”。
他对美本质的自由性和超越性的认识,对中国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借鉴。
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由先秦至两汉,这个时期的美学涉及哲学领域、伦理学领域和政治领域,期间的美学家都是大哲学家,他们的美学是他们的哲学体系的一部分,他们在宇宙本体论、自然人本体论和社会人本体论以及生活实感中提出和引发的一系列范畴和命题,为整个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
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起源者”——道家美学的代表人物老子,他所追求和提出的美学思想,对建构当代美学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道法自然”的美学基础“道”是老子的思想核心和最高范畴,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说明了“道”生万物的过程,一个由少到多的量的积累过程,宇宙之中既有“阴阳”对立物的存在,每一事物内部又因其“阴阳”的对立面而构成“和”。
“道”是天地产生之先就存在的原始混沌,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它在永恒的“独立”运动中创造万物、主宰万物,是“无”和“有”的统一,混沌和差别的统一。
而与“道”紧密联系的,老子提到了“气”和“象”。
“道”产生“气”,万物的本体和生命就是“气”,也就是“道”,万物都包含有阴阳两个对立的方面或倾向,在“气”中得到统一。
“象”是物的形象,体现“道”、“气”,依附于“道”和“气”。
如果脱离了“道”和“气”,“象”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
老子美学中最重要的基础范畴不是“美”,而是“道”、“气”、“象”这三个互相联范畴。
而以“自然”为贵,是中国文艺创作的一个宝贵传统,也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体现了老子所主张的就是自然之道。
老子的美学思想
老子的美学思想1、氏族社会崩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制社会)(1)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有了极大发展(2)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尖锐的阶级对抗和冲突,带来前所未有的虚伪、残暴、罪恶现象2、孔子肯定了奴隶制社会产生后物质精神文化的发展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宣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但孔子又极力主张保存氏族社会传统中所具有的那种原始的民主和人道的精神,适当地调节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实行一种较为温和和符合人道精神的阶级统治。
(孔子“仁学”的实质)3、老子无情地揭露了进入奴隶社会之后所产生的种种虚伪、残暴和罪恶的现象,认为孔子所提倡的那一套仁义道德不但是无益的,而且是极端有害的,文明给社会所带来的诠释前所未有的灾难。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4、老子主张取消文明,实行“无为而治”,回到无知无欲、不争不乱的原始社会。
5、伴随着私有制而产生的人类文明是以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压迫为基本条件。
6、老子从根本上取消了人的自觉的努力和能动的作用。
7、“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把人类在物质和精神文明上所做的一切努力和追求都看做是一种违反自然的人为的活动,从根本上破坏了原始社会那种天然合理的朴素状态,因此,取消文明所带来的各种罪恶,停止对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一切追求和努力,以“无为”代替“有为”,事事纯任自然,不要认为去干预,就能成就一切事情,使人民免除一切灾难,自由快乐地生活,同时又能使国家的统治者能够永保天下。
8、“道”所具有的的特性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9、老子看到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的产生变化都是无意识、无目的的,但其结果却又是合乎某种目的,自然并没有有意识地要去追求什么,到达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达到了一切,成就了一切。
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
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关于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怎么写,下面整理推荐年度工作思想总结,欢迎阅读参考。
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
老子提出了一系列范畴,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等等,对于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
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客体、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和艺术生命的一系列特殊看法,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澄怀味象”(“澄怀观道”)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气韵生动”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境生于象外”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虚实结合”的原则,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味”和“妙”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平淡”和“朴拙”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等等,他们的思想发源地就是老子哲学和老子美学。
一、老子美学——中国美学史起点原因:1、从历史顺序看:老子生活的时代早于孔子;《老子》约成书于战国时代2、从理论本身看:(1)哲学方面:老子提出以“道”(2)美学方面:提出“气”“象”“有”“无”“虚”“实”“味”等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的逻辑体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老子论“道”“气”“象”1、老子美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不是“美”,而是“道——气——象”这三个互相连结的范畴2、“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从《老子》中看“道”有以下性质:(1)“道”是原始混沌:“道”是在天地产生之先就存在的原始混沌,他不依靠外力而存在,包含着形成万物的可能性;(2)“道”产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的宇宙发生论) (3)“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道”虽然产生万物,但它并不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主宰(4)“道”自己运动:“道”处于永恒的“独立”运动即自己的运动之中,这种运动构成了宇宙万物的生命(5)“道”是“无”与“有”的统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①“道”是没有具体形象的,是不能单凭感觉把握的——“无”②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由“道”产生的,这就是——“有”*老子的哲学体系在总体上带有唯物论的倾向。
老子
《老子》中的美学思想——《中国美学史》和《老子》读书笔记老子美学史中国美学史的起点,老子提出的一系列的范畴,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等等,对于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的中心范畴并不是“美”,只抓住“美”不可能把握中国古典美学体系。
同样,老子美学中的重要范畴也不是“美”,而是“道”“气”“象”这三者的相互连结。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道”主要有一下的性质和特点。
第一“道”是原始的混沌。
第二“道”产生万物。
第三“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
第四“道”自己运动。
第五“道”是“无”与“有”的统一。
在《老子》一书中,“气”和“象”是和“道”紧密相连的范畴。
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段话说明“道”尽管是恍惚窈冥,却不是绝对的虚空。
“道”包含有“象”“物”“精”。
所谓的“精”就是气,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道”,是“气”,“象”不能脱离“道”和“气”。
老子关于“道”“气”“象”的论述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客体,审美关照以及艺术生命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看法,他们的思想根源就来自于老子关于“道”“气”“象”的论述。
美学家们认为审美客体并不是独立的有限的“象”,“象”必须体现“道”“气”才能成为审美对象。
审美关照必须从对“象”的关照进到对于“道”的关照,审美关照的实质并不是把握物象的形式美,而是把握事物的本体和生命,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玄鉴”。
为了达到对“道”的关照,就要突破有限的“象”,应“取之象外”,唐代美学家就提出了“境”这个范畴。
同样艺术家在自己的艺术创造中必须表现宇宙的本体和生命(“道”、“气”),魏晋南北朝就提出“气韵生动”。
老子论“有”“无”“虚”“实”,认为天地间充满了虚空,这种虚空不是绝对的虚无,虚空中充满了“气”。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1. 老子的美学思想老子的美学思想是以“道”为核心,以“无为而治”为基本原则的一种审美观念。
他认为,一切美的事物都是“道”的体现,而“道”又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是自然界的本源,包含着宇宙的真理,是一切美的根源。
老子认为,美是以“道”为基础,以“无为而治”为原则的一种审美观念,它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力量,是一种自然而又神圣的审美观念。
老子认为,美的本质是“无为而治”,而“无为而治”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是一种自然而又神圣的审美观念,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力量,是一种自然而又神圣的审美观念。
老子认为,美的根源是“道”,而“道”又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是一切美的根源,是一种自然而又神圣的审美观念。
因此,老子的美学思想是以“道”为核心,以“无为而治”为基本原则的一种审美观念,它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力量,是一种自然而又神圣的审美观念。
2. 老子的自然观老子的自然观认为,自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没有任何静止的状态。
他认为,自然是一个完美的循环,它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没有任何静止的状态。
老子认为,自然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它不断变化,没有任何止境。
老子认为,自然是一个和谐的过程,它没有任何绝对的正确或错误,只有不断变化的规律。
老子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它没有任何有形的物质,只有无形的能量。
老子认为,自然是一个宇宙的过程,它没有任何固定的规则,只有不断变化的规律。
3. 老子的美学原则老子的美学原则是以自然为基础,以谦逊、宽容和自然的方式来实现美。
他认为,自然是最完美的形式,而人类的行为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以及遵循自然的规律的行为才能达到真正的美。
老子认为,美的表现形式应该是谦卑的,宽容的和自然的,而不是强加于人的。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美。
此外,老子认为,人们应该把自然作为一种榜样,以自然的方式来表现自己,而不是强加于自己。
最后,老子认为,人们应该以谦卑的态度来面对自然,因为这是一种崇敬的态度,而不是自大的态度。
先秦道家美学之老子的概况及其《道德经》的思想
《汉书· 艺文志》: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纪成败 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 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 之术也。
二,老子与《道德经》
1,老子生平 2,《道德经》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 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 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以言 若得明君则驾车服冕,不遭时则自覆盖相携随而去耳。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 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 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 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 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 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 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 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 彊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 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史记 · 老子韩非列传》
1,绝地天通与天人和谐的两大途径 2,《汉书· 艺文志》道家出于史官说
《国语· 楚语》: 楚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 实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 对曰:“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 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 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 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 而为之牲器时服,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而能知 山川之号、高祖之主、宗庙之事、昭穆之世、齐敬之 勤、礼节之宜、威仪之则、容貌之崇、忠信之质、禋 絜之服,而敬恭明神者,以为之祝。使名姓之后,能 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彝器 之量、次主之度、屏摄之位、坛场之所、上下之神、 氏姓之出,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
老子文艺美学思想
“大音希有,大象无形”:老子的文艺美学思想老子“大音希有,大象无形”的文学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文艺史上,具有巨大而深刻的思想。
老子文艺思想的基本特点是着眼于文艺的审美特性以及文艺的创造过程,特别是对文艺创造的主体修养问题,从心理、生理等角度作了多侧面、多角度的阐述,把理想的审美境界和道的思想境界统一起来。
老子注重的是研究文艺的内部规律问题。
老子对文艺和美学的项献主要有二:一是,对“象”的论述;二是,对“虚静”的论述。
前者是从审美的角度对艺术创造的客体所要达到的标准的描述;后者是从心理的角度对审美主体所提出的要求。
而这两方面又都是建立在以“自然之道”为中心的哲学本体论基础上的。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道”,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所以说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道”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道”,既是万物产生的本源,又有它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
人不能用主观的人为的力量去改变这种自然规律,而应当无条件地顺从这种自然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绝对尊重自然规律,却又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故而他崇尚自然无为,否定人的智慧与创造,主张“绝学”、“弃智”,对人为的文艺也持否定态度。
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从中,看似老子好像认为,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排除美和艺术。
实则不然,在老子看来,声色犬马之乐是美而不是实用,它们引起的是美感,而不是生理上的快感。
“圣人为腹不为目”就是实用的东西,它产生生理快感,为目,就是美的东西,它产生美感。
老子对美的否定,只是否定它的形式美。
他说:“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信美不言,美言不信”“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丈夫处共厚,不居其薄;处于实,不居于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注重美的真正内涵。
他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味”是一种审美的享受,一种特殊的美感,一种平淡的趣味。
论老子“道”的美学思想
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潜移默 是 “众甫之状”,“众甫”指的是“道”,是物
化中影响着国人。
之 始 也 ,其 并 非 是 模 糊 不 清 的 ,而是呈现
二 、 “道”之“大美”的具体体现 出一种伟大的美。
1.“道 ”的崇高美
“大 象 无 形 ”是 “道 ”无 法 感 知 的 特 性 ,
“大”不仅承担了“道”的美学思想,也 是 一 种 审 美 要 求 ,是 “道”的无限大壮美,
道 ,天下人相互交往,不伤害彼此,大家才 能 和 平 相 处 ,安 宁 生 活 。老 子 “象 ”的内涵
生 成 过 程 。在 万 物 成 长 生 成 的 过 程 中 , 不 断 被 后 世 继 承 与 发 展 ,用 “象 ”来论述
“道”也发生了改变。“夫物芸芸,各复归其 “道”虚实相结合的美学观,对于中国文艺
长 的 道 理 谷 神 不 死 ,是谓玄牝。玄牝之 门,是 谓 天 地 根 。”“道 ”是 万 物生长的本 根 。“归 根 曰 静 静 ”并非是静止不动,而 是 “静曰复命”,不仅是 万 物 的 归 复 ,更有 “道 生 万 物 ”的 内 容 。“象 ”是 “道 ”恍惚之 态 , “ 一 ,’是 “道 ”无 形 之 态 ,“虚 ”是 “道 ”静 态的稳定性。
命题 。为了更好地阐释“道”,老子运用了 “大”“象”“一”“逝 ”等 。
一 、 中国美学历史发展的特点
与“不肖”相 互 联 系 ,密不可分。“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天 法 道 ,道 法自然。”“道 ”将事物 的运动变化规律作为准则。天 、地 、人的
笔 者 认 为 ,中国美学起始于《易经》, 成长变化取法于“道”,天地万物都离不开
论老子“道”的美学思想
□冯奕童
道法自然:老子美学思想之根源
道法自然:老子美学思想之根源胡静洁【摘要】《道德经》既是老子的哲学著作,又是其美学著作.书中老子提出了以“道”主宰天下万物本源的宇宙生成论.“道”的概念的提出,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道法自然”,“道”依据自身的规律运行和发展,“纯朴之美”、“虚静柔弱之美”乃是事物自然状态下的美,和“道性”如出一辙,“道法自然”乃是老子美学思想产生的根源.【期刊名称】《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6)002【总页数】3页(P59-61)【关键词】美学思想;根源;道法自然【作者】胡静洁【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道德经》是老子唯一的著作,全书虽然只有五千之言,但博大精深,胜义迭呈,妙语连珠,鞭辟入里。
书中,老子以独特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等美学问题,为人们从事社会活动、提高人生修养和培养审美眼光等提供了不可代替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书中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国哲学的基石之作,其美学思想就是来源于哲学思想。
[1]23-37老子提出了很多美学上的重要思想,本文从美的产生开始论述,推论出老子“纯朴为美”、“虚静柔弱美”等美学思想,再对其美学思想产生的根源进行追溯。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2]9大部分人会把第一句理解为: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
其实老子的本意不在于说明美的事物变成丑的事物,而在于说明美的观念是因为有了丑的观念才萌生的。
后面六句也是说明一切现象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下生成的。
正如难和易相辅相成、长和短相互比较、音乐的声音和人的声音相互调和,前和后相互接随。
这里用万事万物相反相成的道理来说明“对立”的重要性。
有无、长短、高下、前后等等,都是有了对立面才能存在,假如失去了事物的对立面,另一面就不可能存在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J an12007第1期(总157期)JOURNAL OF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No11 《老子》美学思想的三个本原要素孙振玉【提 要】《老子》一书提出命名问题,命名问题就是一种名实配称关系。
在名实配称关系中,名为自身真实性立法。
在一种非配称的语境中,相对于名,象的审美意义被提出,《老子》美学堪称一种“观象”的美学。
“为道”的美学为名与象的结构性错位提供一种比肩栖居的和谐园地,从此全新的本原要素检视《老子》美学,《老子》美学思想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对个体自由规定的理性追寻。
【关键词】老子 名 象 道〔中图分类号〕22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0-2952(2007)01-0071-05 《老子》美学思想的道学性质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论证,本文试图从《老子》美学的三个本原元素:名、象、道的分析和推论,宏观展示老子“为道”美学的基本构架。
名,无名:命名的限度《老子》美学思想发端性的诸元素首先肇始于对名的范畴的深入辨析,这一点很少得到已有《老子》美学研究的特别关注。
《老子》第一章集中讨论了名的问题,提出“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的名学判断,影响深远。
在同一章再次提出“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①进一步揭示名的内部构造和理性层次。
说名无论有、无都是一种原始元素,这就在本原之名与命名之名之间建构了分界线,这种界线规划出一种形而上学要素。
对本原之名和命名之名的分梳立论出于一个著名的定义,这是《老子》一书对美学核心问题即人的问题的追问,也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
这一定义就是对人这一万事万物美的核心的规定和命名,《老子》认为人是“有身”之物,因为人有患难;同时,《老子》又断言人是“无身”②之物,因此人终能逃脱患难。
同情地理解,《老子》17①②帛书《老子》下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见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21~222页。
王弼《老子》注本上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见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页。
帛书《老子》下篇道经乙本十三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见高明《帛书老子校注》,第278页。
王弼注本同。
见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上册,第29页。
郭店楚简《老子》此段经文略同。
见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页。
老子认为人是一种“无身”存在,是在为与人相关的“上善”、“玄德”、“至和”等抽象命题的设立意图关联着。
不能在命名的法则中解决人是“无身”的存在这一命题无从言说“上善”等抽象存在。
然而,一个人是“无身”存在者和一个人是“有身”存在者,在名的规范内如何被证明真实对老子哲学体系的真实性构成一个必须寻求答案的追问。
为人设定“无身”的规定是其“为道”哲学的必然设定,在“为道”哲学的框架内,《老子》影响中国文化发展走向的“上德”论、“自然无为”论、“至和”论和“天道”论等观念得以确立,因此,人的“无身”规定牵掣着众多关键理论基地的建构和实效问题,而这一人的规定本质上又和对人这一特殊存在物的命名有关。
一般理解,名或命名本质上是一种名实配称的表象关系,这种关系的展开过程将一个事物表象为一种对象,并使得两者配称无误。
在名的内在规范中,命名中的要素有时候是不一致的关系,出现名实错位的悖论。
如人是“有身”之物和人是“无身”之物同时发生在一个命名过程和同一个名中。
从一致关系、名实配称的角度来考量,在一个命名活动中的种名和它的属名是配称的,如果不配称就意味着论证中的悖论的不可避免。
在人是“有身”之物中的人与他的属名有身、有生物之间实现着名实配称。
在人是“无身”之物的命名中,人这个种名与他的属名无生物之间缺乏配称关系。
《老子》一书坦言人的规定性中的这一悖论,相对而言,回避这一悖论比直面这一悖论来得更容易,但是那样,《老子》一书的历史价值将会降低,老子美学思想的原始地基也将无从建立。
《老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结构正是肇始于这一辩难,因为美学意义正是悬浮于名与无名两种概念和生存样态对局错落的剧烈张力之中。
从“有身”之为到“无身”之“无为”的身存样态必然抽象出一种名与无名之间的紧张对局,然而,有名和无名在同一个名中确立自身的圆融并存正是一个有待求解的哲学问题。
大象无形:观象的审美意义对于人的基本矛盾,《老子》提出一种本原语境的解决方案。
这一方案同时又衍生出《老子》美学思想的另一本原元素:象。
人是“有身”和“无身”之物这一命名的实义法则源于《老子》的“有名”和“无名”的本原语境。
《老子》有名的本原语境可以还原为一种语法结构,在这种语法结构中,主词与谓词之间具有一种包含和归属关系,依靠这种关系,具体语法关系得以确立,言说结构同时具有了某种合理性。
人是有生物,就是这种语法关系的言说式还原,人与生物之间具有包含和归属关系。
从命名角度探索这种关系的实质,它就是一种名实配称关系。
不仅种名与属名两者相符合,两种名之间具有包含和归属关系,而且,人是有生物这一判断与事实中的人符合。
这种名实配称直接为人是有生物这一言说的结构提供合法基础。
除了有名的本原语境,《老子》提出无名的本原语境。
这一无名本原语境也是可以还原为一种语法结构,在这种语法结构中,主词与谓词之间不具有明显的确实的包含和归属关系,也即不具有一种逻辑意义上的包含和归属关系。
德是德,道是道,水是一种上善等判断就是这种特殊关系的言说式还原。
在这种言说格式中,逻辑意义上的语义循环不可避免。
从语法逻辑考察,这个关系仍然具有某种语法逻辑。
这种解释说明:这种结构的主词和谓词之间没有归属关系,这样,谓词就不是主词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主词的无限延展,这种延展是以谓词的“空位”为形式。
也即是说,谓词是对主词的超越,谓词所意味的东西不再是一种名的框架之内的东西而是一种超出的构成运动,一种想像力的产生过程。
这种解释为人是“无身”之物这一言说式提供了合法基础。
“无名”的本原语境为语言法则提供合法基础,同时这种语境的成立又挑战了名实配称的法则。
在这一语境,主谓之间严格的符合关系和名实之间的现实的符合关系都失去本有的效力。
然而,这一语境的突破性意义在于它为审美的想像力提供合法理性基础。
“无名”语境的诸言说式还原中的谓词超出了主词命名的规范法则和范围,谓词的德、道和上善等意象在此结构形式中对名的超出意味着一种对“象”的自觉的产生。
象“上德”、“上善”等都是“无名”的言说式,这种言说式只是在一种想像力形式中才具有合法意义。
因此,《老子》在审美生存层次提出“大象无形”的论断。
说这种特殊的象没有形态就是说这种概念缺乏命名效力。
观象论道是《老子》美学的出发点,但是,在2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年第1期 与名的比肩对举中,象本身并未得到一种理性的自足。
因为象是名的分化形态,她必须对照她的对立物:名,说明自身的意义。
而这一点正是《老子》哲学中的自然的法则所不容的。
因为在《老子》一书的核心价值中,“自然”,“自是”,“自正”,“自化”验证了一种对绝对唯一的个体自由的“无待”信仰。
无法命名的象是在命名的内部法则之间的顿错中脱颖出来的,也就是说,名与象,名与无名是在一种张力结构中凸现自身的规定性的。
同时,这种张力结构在《老子》审美生存中分化为两种人生态度和宇宙观念。
在此种分化格局中,名与象对称性的构成角色愈加凸出。
《老子》将名与象的分化形式还原为两种人生态度,那是一种被称为“有欲”直观①的生存格式和“无欲”静观②的生存格式。
在“有欲”直观的人生态度格式化过程中,人的对象客观化为一种对人拥有控制力的东西,人静止地、客观地、符合性地容忍这种不以自身命令为准则的东西。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主动放弃自身的力量,人的自身性被主动投射到自身之外,自身之外可以是客观法则也可以是他者的意志。
在无欲静观中,人可以自由选择,因为人所面对的东西不是对象而是象本身,对象关涉与自身相关的利害分梳,而象本身纯粹具有形式的意义。
“有欲”直观之物必然具有名的法,是一种“有法”;“无欲”静观则“无法”可依,尊崇“无法”之法。
因而《老子》认为人有人的法,天有天的法,地有地的法,而道有道的法。
前者都是可以因因相习的常识或累累相依的经生之理,而道的法因为相对于“有法”而复归“无为”因而再也无法可法了。
法自然的道的悟解就是对自由意义的确信。
因而自然之法就是说一种无以复加的绝对自由在生存的诸层次、诸格局中存在着。
因而观象美学的实质归属于一种确信无误的自由信念。
这种信念是在一种人生之观的分化中造就的,名与象的分化所构成的美学构架自此分化中更凸现其审美生态魅力。
因而《老子》美学思想即是一种“观象”美学。
复归于无极:为道美学“有欲”直观与“无欲”静观构建了名与象的思辨框架,放射出一种观象美学的韵味和色彩。
然而,这一框架真正想要揭示的真理并未动态地自圆其说。
也就是说,《老子》美学思想的审美意义并未在现实的生命图景中活生生开展出来。
在命名的自我展开途径中,由于某种对整体性的困惑,名在一种张力格局中烘托出象的圆说魅力和审美天性。
也正是在这种对局的张力中,名与象的阴阳两极碰撞出别样的生命觉识。
从人的更高本原要素看,“为道”美学为两极的生命提供了同一个栖居园地,让任何别样的生态体和谐相处、比肩齐飞而丝毫不觉隔膜。
从名的自身局促验证,语言无法为一种“大象”提供真理,从而不能为一种为道美学提供法则。
即便言说的法则源于语境的清晰规范,语境自身的分化仍然预示着一种对整体稳定性的拆解和流逝。
同样,一个分化着的静观不可避免地分化了对象的本原样态,局限了自由的观察力和想像力,从而不能全面把握人的德性之真。
从神的法则角度考证,似乎是,万事万物都是神的造物,37孙振玉:《老子》美学思想的三个本原要素①②帛书《老子》下篇道经甲乙本第一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见高明《帛书老子校注》,第221~227页。
王弼注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见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上册,第1~2页。
帛书《老子》下篇道经甲乙本第十六章:“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
见高明《帛书老子校注》,第298页。
王弼注本:“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