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国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起来!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国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起来!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国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起来!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国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起来!

今日推荐:中国首个淹溺(又叫溺水)急救指导性文件——《淹溺急救专家共识》日前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12月第25卷第12期正式发布。该专家共识由国内多学会组织专家制定而成,系统性阐述了淹溺的急救。《淹溺急救专家共识》内容详实,通俗易懂,文内前部分的“概念、病理生理、淹溺生存链及岸边基础生命支持”及“终止复苏”适合大众阅读,而后部分的“高级生命支持”适合医务人员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让中国所有的老百姓都学到真正的溺水急救知识!经笔者许可、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授权,急诊医学资讯微信平台现全文推送《淹溺急救专家共识》。受微信图文字数限制,原文参考文献略去,如需获取证据源,请进中华急诊网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415400022.html,下载PDF原文(免费)。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急救与复苏分会、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肺复苏全国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国医疗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国际创伤生命支持中国总部(120)、中国香港圣约翰救伤队、中国台湾急诊医学会、中国公众急救行动大联盟、亚洲急诊医学会(排名不分先后)。

通信作者:陈志,Email:cpr120@https://www.360docs.net/doc/5415400022.html,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72000人死于淹溺,意味着每天每小时有40人因淹溺而丧失性命。在美国,每年有4000人因淹溺死亡。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1-4岁的儿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000人因淹溺死亡,而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淹溺事故则成为头号杀手。临床证明,第一目击者和专业急救人员迅速

而有效的抢救可以改变预后。为提高我国淹溺抢救成功率,根据最新发表的美国心脏协会2015年CPR-ECC国际指南和欧洲复苏协会发布的2015年复苏指南以及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TLS)、国际野外医学会(WMI)及近年循证研究,结合中国大陆临床特点制定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1概念

国际复苏联盟(ILCOR)将淹溺定义为一种于液态介质中而导致呼吸障碍的过程。淹溺并非时间上某一点的概念,其含义是气道入口形成一道液/气界面,它可阻止人进一步呼吸,在这一过程之后,无论患者者存活或死亡都属于淹溺概念的范畴。淹溺(drowing)可分为淹没(submersion)和浸泡(immersion)。淹没指面部位于水平面以下或受到水的覆盖,此时数分钟后即可出现窒息与心脏骤停。浸泡是指头部露出于水平面之上,大多数情况下是借助于救生衣时的表现。尽管水花溅在脸上或者在失去意识状况下脸部下垂沉入水中会造成水的误吸,但大多数情况气道是开放的。两类患者都经常会出现低体温。了解这两个淹溺的不同状态,对于理解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其预后非常重要。推荐意见1:如果淹溺者被救,淹溺过程则中断,称为“非致命性淹溺”。如果是因为淹溺而在任何时候导致死亡的,那么就叫做“致命性淹溺”。不再使用“湿或干性淹溺"、"主动/被动/静默性淹溺"、"二次淹溺"、“濒临淹溺”等名词。为保持研究数据的一致性,建议用“Utstein style”模式进行注册性研究。

2病理生理

当患者被水淹没时之后,淹溺者起初会屏住呼吸,在这一过程中,淹溺者会反复吞水。随着屏气的进行,淹溺者会出现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喉痉挛反射可能会暂时地防止水进入到肺内。然而最终这些反射会逐渐减弱,水被吸入肺内。在很多成年人肺中发现大约有

150mL的液体,这个液体量(2.2ml/kg)已足够引起机体出现严重的缺氧症状。虽然吸入

1500mL的液体量会改变机体内环境,但实际临床中极少发生。研究显示,无论肺内水量多少,亦或是吸入海水还是淡水,从临床的角度并没有实质性区别,这几种情况共同之处都是缺氧。此时逆转缺氧可以防止心搏骤停。很多淹溺患者在心搏骤停前可因低氧而出现严重的心动过缓,此时通过给予有效的通气以纠正低氧血症至关重要。部分病例仅靠单纯通气便恢复了自主呼吸和循环,可能和这些患者存在微弱的循环但没有被临床检测到有关。

推荐意见2:通过有效的人工通气迅速纠正缺氧是淹溺现场急救的关键。无论是现场第一目击者还是专业人员,初始复苏时都应该首先从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开始。

3淹溺生存链

3.1 概念由于改进了急救系统,美国淹溺死亡率已从2000年的每1.45人/10万人降低到1.26人/10万人。欧洲复苏协会提出了淹溺生存链的概念,它包括五个关键的环节:预防、识别、提供漂浮物、脱离水面、现场急救。

3.2 淹溺的预防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对7546例淹溺案例分析,其中致命性3372例,发生地点中自然环境(江河湖海)占70%;非致命性有4174例,泳池淹溺占75%。男性在非致命型淹溺和致命性淹溺中分别是女性的2倍和5倍。在浴室淹溺事故中,1岁以下的婴儿比例最高。农村有露天的水井时,会使幼儿淹溺的发生率增加7倍。饮酒、药物、突发疾病、虐待儿童都是淹溺可能发生的原因。一些人喜欢在潜泳之前为了增加水下时间而进行过度换气,这样导致二氧化碳分压下降,使下丘脑的负反馈呼吸调节功能麻痹,而动脉血氧分压并不会因此而提高。当这些人继续在水中潜泳时,会因缺氧而失去知觉。

推荐意见3:有关部门应根据水源地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淹溺预防措施,包括安置醒目的安全标识或警告牌,救生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应对所有人群进行淹溺预防的宣传教育。过

饱、空腹、酒后、药后、身体不适者避免下水或进行水上活动。儿童、老年人、伤残人士避免单独接近水源。游泳前应做好热身、适应水温,减少抽筋和心脏病发作的机会。远离激流,避免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充气式游泳圈。不建议公众使用过度换气的方法进行水下闭气前的准备。如有可能,应从儿童期尽早开始进行游泳训练。在人群中普及心肺复苏术可大大提高淹溺抢救成功率。

3.3 第一目击者救援

淹溺时,第一目击者在早期营救和复苏中发挥关键作用。但第一目击者也常常在尝试营救中受伤或死亡,特别是冲浪、急流以及水塘、海边等自然水域。非专业救生人员尽量不要实施下水营救。告诉淹溺者尝试抓住从岸边递过去的救援物(如木棍或衣服)。如果淹溺者离岸较远,可抛掷绳索或供漂浮的物品。如果不得不下水营救,应借助于专用的浮力救援设备或船接近淹溺者。两人一同下水施救比单人施救更安全。由于人手的握力有限,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常因脱手导致施救者溺毙的发生。切勿跳水时将头扎进水里去救人,因为这样一来施救者可能失去与淹溺者保持视觉接触,并且有可能增加脊柱损伤的风险。推荐意见4:当发生淹溺事件,第一目击者应立刻启动现场救援程序。首先应呼叫周围群众的援助,有条件应尽快通知附近的专业水上救生人员或110消防人员。同时应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第一目击者在专业救援到来之前,可向遇溺者投递竹竿、衣物、绳索、漂浮物等。不推荐非专业救生人员下水救援;不推荐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不推荐跳水时将头扎进水中。在拨打急救电话时应注意言简意赅,特别要讲清楚具体地点。先说区县、再说街道及门牌号码,最好约定明显城市或野外标志物等候,一旦急救车到来可迅速引领医疗人员到现场。不要主动挂掉电话,并保持呼叫电话不被占线。呼叫者应服从于调度人员的询问程序,如有可能,可在调度指导下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判断,如发现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可在120调度指导下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此时,120调度人员应指导第一目击者清理患者口腔异物,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淹溺患者出现

心搏骤停不推荐单纯的胸外按压指导。

3.4 专业人员水中救援

专业救生人员在进行水中救援时通常会先评估淹溺者存活的可能性。根据临床研究,如果淹没时间少于10min,那么淹溺者预后良好的可能性非常高,而如果淹没时间超过25min 那么预后极差。年龄、急救系统响应时间、淡水或海水、水温、目击状况对于淹溺者的存活判断并不可靠,但都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冰水中发生淹没可能会提高存活时间窗,因而需要延长搜救时间。长时间淹没于冰水或温水被成功复苏且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的案例偶有报道,可能和低温对神经细胞的保护有关。证据表明,淹溺者发生颈椎损伤的几率非常低(0.009%)。不必要的颈椎固定可能影响气道开放,且可产生并发症延误呼吸复苏。

推荐意见5:现场营救应尽一切可能。一旦将患者救出,除非有明显的不可逆死亡证据(尸僵、腐烂、断头、尸斑等),均应立即复苏,并在能够保持按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转送到急诊室进一步治疗。

推荐意见6:除非是浅水跳水、使用水滑道、滑水运动、风筝冲浪、赛舟等高风险情况,否则无需实施脊柱防范措施。不建议救生员在水中常规固定颈椎,应立即将淹溺者移离水中,特别是在淹溺者无脉搏、无呼吸时。

推荐意见7:一旦将患者救上岸,应在不影响心肺复苏的前提下,尽可能去除湿衣服,擦干身体,防止患者出现体温过低(低于32℃)。

3.5 水中人工呼吸

冲浪救生员在深水区发现无反应的淹溺者时,可实施水中通气,部分淹溺者对这一措施有反应。如果没有反应,救生员需根据具体情况(如海面情况,到岸边距离,是否有救援船或直升机等)决定尽快将淹溺者带往岸边还是继续在原地实施水中通气直到救援船或直升

机到达接管复苏。有研究表明第二种措施对于淹溺者的存活率更高。

推荐意见8:对于呼吸停止者,尽早开始人工呼吸可增加复苏成功率。专业救生人员可在漂浮救援设施的支持下实施水中通气。不建议非专业救生人员在水中为淹溺者进行人工呼吸。4岸边基础生命支持

4.1 开放气道

由于淹溺患者的核心病理是缺氧,尽早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优先于胸外按压。大多数淹溺患者吸入的水分并不多,而且很快会进入到血液循环,没有必要清除气道中的水。有些患者由于发生了喉痉挛或呼吸暂停(breath holding),气道内并没有吸入水分。用吸引以外的任何去除气道内水分的方法(如海姆立克氏手法)是没有必要的,并可能存在潜在危险,如胃内容物返流造成气道异物窒息。

推荐意见9:基础生命支持应遵循A-B-C-D顺序,即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早期除颤。上岸后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和水草,用常规手法开放气道。不应为患者实施各种方法的控水措施,包括倒置躯体或海姆立克氏手法(Heimlich maneuver )。开放气道后应尽快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推荐意见10:应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头高足低位会降低脑血流灌注,头低足高位则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如患者存在自主有效呼吸,应置于稳定的侧卧位(恢复体位),口部朝下,以免发生气道窒息。

4.2 人工通气

淹没后数分钟之内被营救离水的淹溺者很可能出现濒死样呼吸,这时不要将其与正常呼吸相混淆。有临床循证研究证明,将最初的2次人工呼吸增加到5次人工呼吸,可以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合。欧洲复苏协会推荐首次给予5次人工呼吸,美国心脏协会和

国际复苏指南仍为2次人工呼吸。由于证据的有限性,本共识未能区分两者临床效果的优劣,但认为应对生命体征的判断进行简化以使复苏尽快实施。

推荐意见11:淹溺患者上岸后应首先开放气道,口鼻内的泥沙水草要及时清理。用5-10s 观察胸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如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应尽快给予2-5次人工通气,每次吹气1s,确保能看到胸廓有效的起伏运动。有时由于肺的顺应性降低以及高的气道阻力,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通气。但通气压力越高则可能会造成胃的膨胀,增加返流,并降低心输出量,建议训练有素者可实施环状软骨压迫(cricoid pressure)以降低胃胀气并增强通气效力,不推荐未接受培训的人员常规使用此方法。在人工通气时,患者口鼻可涌出大量泡沫状物质,此时无需浪费时间去擦抹,应抓紧时间进行复苏。

4.3 胸外按压

如果淹溺者对初次通气无反应,接下来应置其于硬平面上开始胸外按压,在水中按压通常由于深度不够而无效。按压与通气比遵循30:2。由于大多数淹溺者是在持续缺氧后导致心脏骤停的,因此实施单纯胸外按压的CPR(只按压不通气)并不能达到复苏目的,应予以避免。如果现场施救人员充足,尽量避免由水中施救人员进行复苏,因为他们很可能已经非常疲劳,让他们再做心肺复苏则质量会大打折扣。淹溺患者接受胸外按压或人工呼吸时,可能出现呕吐。在澳大利亚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中,65%接受单纯人工通气、86%接受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的患者都出现了呕吐。

推荐意见12:不建议在水中实施胸外按压,不建议实施不做通气的单纯胸外按压。注意提高胸外按压的质量,如有可能,尽量让体力充沛的人员实施胸外按压。2015年国际复苏指南推荐成人按压深度5-6cm,但需警惕目前没有中国人合理按压深度的可信数据,在初始按压时要根据胸骨弹性调节到胸壁可完全回弹的最大可接受深度,避免肋骨骨折。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应立即将其翻转至一侧,用手指、吸引器等清除呕吐物防止窒息。怀疑脊

椎损伤者应整体翻转。

推荐意见13:根据2015国际复苏指南建议,在一些特殊转运情况下的转运过程中,如海滩、山地、绞车悬吊等,推荐使用自动体外按压设备进行移动中的复苏。

4.4 早期除颤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否常规地配备在水上活动的场所一直存在争论。少量的研究显示淹溺患者上岸后心搏骤停的心律大多数是心室静止(asystole)。但是一旦出现可电击心律,AED仍然可以迅速逆转病情。故2015年国际复苏指南、美国心脏协会指南及欧洲复苏指南仍然建议尽快使用AED。

推荐意见14:在CPR开始后尽快使用AED。将患者胸壁擦干,连上AED电极片,打开AED,按照AED提示进行电击。如果患者在水中,使用AED时应将患者脱离水源。但当患者躺在雪中或冰上时仍可以常规使用AED。

基础生命支持流程:①判断意识,如果没有;②呼叫援助并启动EMS;③判断呼吸、脉搏(仅限专业人员);④开放气道;⑤给予2-5次人工呼吸(如有可能连接氧气);⑥开始30:2的心肺复苏;⑦尽快连接AED依照提示操作。5高级生命支持

5.1 气道与呼吸对尚有自主呼吸的淹溺者,最好采用带有储氧气囊的非再呼吸型面罩给予10-15L/min高流量吸氧。如果氧疗无效,淹溺者出现意识水平下降或发生心搏骤停,则考虑早期气管插管并给予正压通气。肺顺应性降低需要更高的通气压力,此时声门上气道不如气管插管安全。肺内水肿液可能会从气道内溢出,为暴露喉部需要进行连续吸引。注意淹溺患者的脉搏血氧测量值可能出现虚假数据表现。

推荐意见15:由于常常需要较高的通气压力,高级气道与球囊面罩通气相比,在保护气道减少胃返流提高胸外按压比值等方面更具优势,有条件应尽快置入。气管插管与声门上气道相比可以提供更好的气道保护和呼吸管理。在尝试气管插管前应给予充分的预给氧。

确认气管插管位置后,调节吸入氧浓度使SpO2维持在94%-99%之间。建议以血气分析结果确认氧合与通气是否足够设置呼吸末正压(PEEP)5-10cmH2O,如果严重缺氧则可能需要15-20cm的PEEP。如需要可进行胃管减压。

5.2 循环与除颤

部分淹溺患者的大动脉搏动极其微弱,此时脉搏检查对于心脏骤停的判断通常不可靠。如有可能,一些监护设备如心电图、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超声心动等辅助检查可帮助尽快明确心脏骤停的诊断。处于长时间浸泡的患者,由于水对人体的流体静水压(hydrostatic pressure)中断,大多数淹溺者会出现低血容量。此时需要快速开放静脉通道静脉输液纠正低血容量。如果转运时间较长,则应在院外阶段就开始执行。淹溺患者心搏骤停后的心律通常是心室静止或无脉性电活动(PEA)。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很少报道。但如果既往有冠心病史、使用过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或存在严重低体温的患者有可能出现心室纤维颤动。

推荐意见16:如果淹溺者处于心脏骤停,遵循高级生命支持标准流程抢救。如果淹溺者低体温,则按照目标体温管理流程进行处理。院前治疗首选外周大静脉(如肘正中、颈外静脉),紧急骨髓腔内注射(IO)可作为替代方法,此时不推荐气管内给药。不管是海水淹溺还是淡水淹溺,如果低血压不能被纠正,均应给予快速的生理盐水补液。无论是海水淹溺还是淡水淹溺,其对人的的电解质的影响很小,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推荐意见17:无论淹溺患者是否伴有严重的低体温(低于30摄氏度),只要出现室颤就应立即除颤。由于缺氧和低体温的影响,除了有限证据提出可给予对初始标准剂量无反应的患者提高剂量外,目前没有新的证据支持与反对给予淹溺患者高剂量肾上腺素的临床收益。故推荐给予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成人:1mg,IV/IO,儿童及婴儿:0.01mg/kg,

IV/IO,每3-5min重复)。对于在治疗过程中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的患者,需要警惕药物

蓄积的问题。

5.3 复苏后生命支持

肺损伤:淹溺者肺部主要的病理生理进程是肺表面活性物质被冲洗且功能紊乱,导致肺泡塌陷、肺不张和肺内分流。多重的肺损伤机制导致难治性的低氧血症。淹溺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风险很高。虽然尚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分析,但有证据显示淹溺后早期实施保护性通气可改善ARDS患者的存活率。有报道体外膜肺氧和技术(ECMO)对于难治性心脏骤停、难治性低氧血症和长时间淹没在冰水中患者有一定效果,但是生存率仍然很低。淹溺后肺炎较为常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没有显现出临床益处。推荐意见18:无论病情轻重,所有经历过淹溺的病人均应常规到医院观察或治疗。危重患者一旦气管插管成功,应予妥善固定,及时吸引,维持气道通畅。根据临床情况给予保护性通气预防ARDS。放置胃管减压。常规检查胸片、心电图、血气分析等。大多数患者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此时应首先通过改变呼吸参数予以调节。不推荐常规使用碳酸氢钠。如果患者淹没于污水中则考虑预防性使用抗菌素,如果明确有感染则应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

循环系统:大多数淹溺患者的循环会在充分给氧、快速晶体注入,恢复正常体温之后变得稳定。早期发生的心功能障碍可加重肺水肿症状。没有证据支持和反对使用特定的液体、利尿剂或限制入量等疗法的临床效益。

推荐意见19:当考虑伴有心功能不全时,液体复苏不能稳定循环时,超声心动结果可指导临床决定如何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和缩血管药物。

神经预后:神经预后主要取决于缺氧的时间。淹溺后有报道尝试使用巴比妥类、颅内压监测、类固醇激素等,但都没有被发现可改善患者预后。

推荐意见20:早期积极进行评估和治疗神经功能恶化。常规治疗的目标是实现正常的血糖值、动脉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避免任何情况下增加大脑新陈代谢。处于严重低体温的淹溺病人在早期复苏时往往需要实施积极的复温措施。但自主呼吸和循环恢复后,为了改善神经预后则可能受益于主动性的诱导低温。推荐诱导体温的核心温度保持32℃-36℃之间至少24h。对于伴有脑水肿、抽搐的患者,首选较低温度;而对于伴有严重出血创伤的病人应首选较高温度。推荐检查临床症状、电生理、影像、血液标志物进行积极的神经学评测。淹溺复苏后患者要积极预防和处理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6终止复苏一些研究显示被水淹没的时间与死亡概率直接相关。5min死亡率为10%,10min为56%,25min为88%,>25min接近100%死亡率。但是也有个别报道证明长时间淹没于冰水或温水中被成功复苏。提示预后有利的因素如下:水温低于10度、女性、3岁以上儿童、开始有效复苏的时间少于10min、快速恢复自主心跳、核心温度低于35度、格拉斯哥评分大于6、瞳孔有反应。但是没有哪个单一指标可以准确预测预后。很多情况下现场做的决定到后来被发现是错误的。

推荐意见21:推荐对所有淹溺患者实施尽可能的医疗救治行为。不做复苏应有如尸斑、腐烂、断头、尸僵等明确不可逆的依据。在持续高级生命支持条件下30min内未出现任何生命迹象可考虑终止复苏。医疗人员亦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复苏时间。不建议进行没有意义的过度救治,这种行为浪费了急救医疗资源,降低城市总体抢救成功率。

持笔:陈志、秦俭、张文中

共识专家(排名不分先后):李巍张文中李立环敖虎山付小兵于学忠秦俭

陈玉国姜保国熊立泽曾红黎檀实赵晓东马正兴马岳峰史若飞刘红梅张雁李斗陈辉雷燕妮陈志高丁郭增勋彭宏伟胡南王仲吕传柱张国强朱继红郭树彬曾红科周荣斌孙长怡赵斌张新超黄子通蔡维谋潘新标陆一鸣左明章聂绍平廖晓星朱华栋何忠杰曹钰尹文赵丽王天兵

孙海晨李今年郭永钦公保才旦孙文会田继安乔伍营李发兴朱勤忠李尚伦张福林江旺祥王少平于成应旭旻李树林都定元牛天平沈正善靳飞虎盛学歧魏彤常黎明唐新宇何恩奇朱虹陆峰肖力屏刘世伟马青峰马浩南王梅高恒妙熊辉王国兴郭伟杨艳敏马青变黄公澍唐维海刘智齐新阮海林张剑锋严鹏飞李兵李少波李虹李樱李章平李湘民陈长水苗挺范玮玮金铭周波赵砚丽胡雁东黄志勇曹利田曹秋梅燕重远田毅陈彦单毅王旭东伍福生陈德胜彭继茂吴文豪林建群黎信兴李金政

参考文献(略)

更多阅读:1.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溺水造成毁灭性影响

2. 洪荒之力!16岁少年刚刚溺水,休假护士成功实施了心肺复苏!

3. 溺水抢救:控水不是老百姓的错

4. 大家注意了!朋友圈出现两个版本的溺水急救科普

5. 62岁大妈成功救过7名溺水者【央视报道】

6. 溺水复苏指南中文版发布:让不靠谱的急救手段止步!

7. 可穿戴产品kingii,预防溺水这个创意蜀黎给满分!

溺水的抢救措施

溺水的抢救 淹溺,又称溺水,是人淹没于水中,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窒息。吸收到血液循环的水引起血液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最后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淹溺后窒息合并心脏停搏者称为溺死,如心脏未停搏则称近乎溺死。不慎跌入粪坑、污水池和化学物贮槽时,可引起皮肤和粘膜损害及全身中毒。淹溺是意外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中院前死亡率可达%。淹溺以7、8、9三个月发生率最高。 因淹溺经常发生在野外,且供史者对情况并不十分清楚,而抢救要争分夺秒,因此不要在病史询问上耽误时间。重点是对患儿的神志及是否需要心肺复苏进行判断,及时进行抢救。简要记录淹水的时间、地点。重点记录患者神志的变化,如有无昏迷、皮肤粘膜苍白和发绀、四肢厥冷、呼吸和心跳微弱或停止,另外还要记录口鼻是否充满泡沫或污泥、杂草。有无胃扩张。 [门急诊处理] 一、现场处理: 1.立即采取各种措施将淹溺者带离水域,但要注意施救者的自身安全。 2.清除口鼻淤泥、杂草、呕吐物等,打开气道。 3.要进行控水处理,将患者腹部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患者头部下垂,按压其背部,使其口咽部气管内水分迅速倒出,动作要迅速,时间不宜过长。 4.如呼吸心跳已停止,要立刻在现场实施徒手心肺复苏,因淹溺后肺泡张力减低,气体进行肺内阻力较大,故吹气量要大。 二、在医院门急诊的处理: 1.继续实施心肺复苏,并尽可能早的行气管插管。 2.迅速送入重症监护病房实施进一步救治。 查房部分 [入院后评估] 入院后要做如下检查: 1.血常规:了解有无合并感染。 2.做肝肾功电解质:了解有无肝肾功的损害及电解质紊乱。 3.做动脉血气分析:了解有无低氧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 4.做尿液检查:观查有无出现蛋白尿及管型尿,从而了解有无溶血及肾功损害。 5.胸片:了解有无肺水肿或和吸入性肺炎。 6.做心电图:观察有无心率紊乱。 7.做头部CT:了解有无脑水肿或颅内出血。 二、病情危重指标: 1.呼吸停止。 2.心跳停止。 3.呼吸及心跳均停止。 四、淹溺的分类: 1.干性淹溺:人入水后,因受强烈刺激(惊慌、恐惧、骤然寒冷等),引起喉头痉挛,以致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死亡。当喉头痉挛时,心脏可反射性地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脏停搏,所有溺死者中约10%~40%可能为干性淹溺(尸检发现溺死者中仅约10%吸入相当量的水)。 2.湿性淹溺:人淹没于水中,本能地引起反应性屏气,避免水进入呼吸道。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屏气而被迫深呼吸,从而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滞气体交换,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呼吸道内的水迅速经肺泡吸收到血液循环。由于淹溺的水所含的成分不同,引起的病变也有差异。

溺水复苏指南中文版

溺水复苏指南中文版发布2014年5月31日,急诊医学资讯发布过翻译后得BMJ杂志于5月12日刊载得文章:权威!BMJ: 溺水得ABC复苏策略(第六版)。当时,共有七个公号转载了本文,从合计点击量来瞧文章科普价值并不大。2016年6月21日,夏至,急诊夜鹰发布了一篇题为转!熄灭朋友圈溺水急救谣言得文章,将溺水复苏再次引入大众视野,希望从此以后老百姓不再出现那些不靠谱得溺水救命方式。 溺水所致得心脏骤停从机制上来说明显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得心源性心脏骤停,这个不同点直接影响了复苏得顺序。溺水就是意外死亡得常见原因。旁观者、受训营救员、急诊医生采取及时有效得行动对于溺水者而言将就是死亡与生存得巨大差异。指南对于溺水救治有非常明确得建议。2015年10月,美欧相继发布了特殊场合得心肺复苏指南。相比较而言,欧洲指南对整个溺水救治有着更为系统得介绍,显得更加负责。鉴于昨晚有订阅用户向急诊医学资讯发送留言询问有无溺水急救指南,我们把欧洲得这份指南翻译成中文介绍给大家,里面瞧瞧指南推荐或者建议了哪些,没有提到哪些,希望对一线工作者有所帮助,也希望对普通百姓有所帮助,那些不靠谱得方式止于此吧!夏至已过高温持续,希望能刚好用得上,如发现翻译不当之处请留言,谢谢! 流行病学 WHO预计每天每小时有40人因溺水而丧失性命,每年则37万人死于溺水,但实际数字可能更高、一般情况下,男性较女性更易于发

生溺水,大多数溺水者为不会游泳得儿童,此外,溺水通常在湖泊或河流多得水域以及在夏天发生。 定义 国际复苏联盟(ILCOR)将溺水定义为一种淹没或浸润(submersion/immersion)于液态介质中而导致呼吸障碍得过程。因此,溺水并非时间上某一点得概念。这句话暗含得意思就是气道入口形成一道液/气界面,它可阻止人进一步呼吸,在这一过程之后溺水者可能存活或死亡,但不管结果怎样,她或者她已经处在溺水事件中。英文中,submersion/immersion就是显著不同得概念。当面部位于水平面以下或受到水得覆盖时则为submersion,submersion数分钟后即可出现窒息与心脏骤停。而当头部露出于水平面之上时叫immersion,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借助于救生衣时得表现、immersion时,尽管水花溅在脸上或者失去意识状况下脸下垂沉入水中会造成水得误吸,但大多数情况下溺水者气道就是开放得,有可能会出现低体温。这两个过程对于理解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其预后来说就是至关重要得、 如果溺水者被救,溺水过程就被中断,这叫非致命性溺水、如果就是因为溺水而在任何时候导致死亡得,那么就叫做致命性溺水、现在已经废除“湿或干性溺水"、"积极/被动/沉默性溺水"、”二次溺水"、“濒临溺水”等术语、 病理生理 简单来说,submersion之后,溺水者起初会出于反射而屏住呼

淹溺的急救相关知识

淹溺的急救相关知识 淹溺发生于淹没在液体中,引起窒息或影响呼吸活动。 ●淹溺时,机体缺氧,可导致器官损害,特别是肺和脑。 ●医生评估淹溺者缺氧状况以及淹溺常见的伴随问题(如跳水导致的 脊髓损伤)。 ●治疗主要是纠正缺氧以及其他问题。 淹溺可为非致死性(以前称为溺水)或致死性。 淹溺常发生于水池、热水浴缸及自然的储水设施中。对于儿童和学步小孩来说,少量的水也是有危险的,如厕所、浴缸及盛水或其他液体的水桶,因为他们掉入后不能逃生。 特别是在浅水区,跳水可导致脊髓损伤以及瘫痪,增加淹溺风险。在水下故意屏气,时间过长,可引起昏迷,有时出现淹溺。 在轮船排气孔附近游泳可能会出现一氧化碳中毒,可导致意识丧失和淹溺。 缺氧 人们淹没在水下时,水可能进入肺部。声带可出现严重痉挛,暂时可阻止水进入肺部,但同样妨碍呼吸。这种情况下,肺就不能把氧气转运到血液。血液中氧浓度下降可导致脑损害和死亡。进入肺里的水,特别是细菌、藻类、沙子、污物、化学物质或呕吐物污染的水也可引起肺损伤。肺损伤常常引起缺氧加重。纯净的水在肺部可被吸收入血。吸收大量的纯净水有时可导致电解质异常,如低钠血症。 寒冷的影响 在冷水里浸没,有好处,也有坏处。肌肉受冷后使游泳更困难,危险性的体温过低(低体温)可导致判断力障碍。但寒冷也可以保护组织,避免缺氧带来的损害。另外,冷水可以刺激哺乳动物的潜水反射,使他们在冷水中存活的时间延长。潜水反射使心跳减慢,并让血液从手、足和消化道流向心脏和脑,有助于保护这些重要器官。儿童的潜水反射比成年人更明显,因此,长时间淹没在冷水中的孩子存活机会比成年人更大。 淹溺的症状 淹溺及挣扎着维持呼吸的人无法呼救。不会游泳的儿童不到1分钟就会淹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72 000人死于淹溺,意味着每天每小时有40人因淹溺而丧失性命。在美国,每年有4,000人因淹溺死亡。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1—4岁的儿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 000人因淹溺死亡,而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淹溺事故则成为头号杀手。临床证明,第一目击者和专业急救人员迅速而有效的抢救可以改变预后。为提高我国淹溺抢救成功率,根据最新发表的美国心脏协会2015年CPR—ECC国际指南和欧洲复苏协会发布的2015年复苏指南以及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nternational traumalife support,ITLS)、国际野外医学会(wildernessmedical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WMI)及近年循证研究,结合中国大陆临床特点制定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1 概念 国际复苏联盟(international liaison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ILCOR)将淹溺定义为一种于液态介质中而导致呼吸障碍的过程。淹溺并非时间上某一点的概念,其含义是气道入口形成一道液/气界面,它可阻止人迸一步呼吸,在这一过程之后,无论患者者存活或死亡都属于淹溺概念的范畴。淹溺(drowning)可分为淹没(submersion)和浸泡(immersion)。淹没指面部位于水平面以下或受到水的覆盖,此时数分钟后即可出现窒息与心脏骤停。浸泡是指头部露出于水平面之上,大多数情况下是借助于救生衣时的表现。尽管水花溅在脸上或者在失去意识状况下脸部下垂沉入水中会造成水的误吸,但大多数情况气道是开放的。两类患者都经常会出现低体温。了解这两个淹溺的不同状态,对于理解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其预后非常重要。[推荐意见1]:如果淹溺者被救,淹溺过程则中断,称为“非致命性淹溺”。如果是因为淹溺而在任何时候导致死亡的,那么就叫做“致命性淹溺”。不再使用“湿或干性淹溺”、”主动/被动/静默性淹溺”、”二次淹溺”、“濒临淹溺”等名词。为保持研究数据的一致性,建议用“utstein style”模式进行注册性研究。 2病理生理 当患者被水淹没时之后,淹溺者起初会屏住呼吸,在这一过程中,淹溺者会反复吞水。随着屏气的进行,淹溺者会出现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喉痉挛反射可能会暂时地防止水进入到肺内。然而最终这些反射会逐渐减弱,水被吸入肺内。在很多成年人肺中发现大约有150 mL的液体,这个液体量(2.2 mL/kg)已足够引起机体出现严重的缺氧症状。虽然吸入1500 mL的液体量会改变机体内环境,但实际临床中极少发生。 研究显示,无论肺内水量多少,亦或是吸入海水还是淡水,从临床的角度并没有实质性区别,这几种情况共同之处都是缺氧。此时逆转缺氧可以防止心搏骤停。很多淹溺患者在心搏骤停前可因低氧而出现的严重的心动过缓,此时通过给予有效的通气以纠正低氧血症至关重要。部分病例仅靠单纯通气便恢复了自主呼吸和循环,可能和这些患者存在微弱的循环但没有被临床检测到有关。 [推荐意见2]:通过有效的人工通气迅速纠正缺氧是淹溺现场急救的关键。无论是现场第一目击者还是专业人员,初始复苏时都应该首先从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开始。 3淹溺生存链 3.1 概念 由于改进了急救系统,美国淹溺死亡率已从2000年的每1.45人/10万人降低到1.26人/10万人。欧洲复苏协会提出了淹溺生存链的概念,它包括五个关键的环节:预防、识别、提供漂浮物、脱离水面、现场急救。 3.2淹溺的预防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对7 546例淹溺案例分析,其中致命性3 372例,发生地点中自然环境(江河湖海)占70%;非致命性有4 174例,泳池淹溺占75%。男性在非致命型淹溺和致命性淹溺中分别是女性的2倍和5倍。在浴室淹溺事故中,1岁以下的婴儿比例最高。农村有露天的水井时,会使幼儿淹溺的发生率增加7倍。饮酒、药物、突发疾病、虐待儿童都是淹溺可能发生的原因。一些人喜欢在潜泳之前为了增加水下时间而进行过度换气,这样导致二氧化碳分压下降.使下丘脑的负反馈呼吸调节功能麻痹,而动脉血氧分压并不会因此而提高。当这些人继续在水中潜泳时,会因缺氧而失去知觉。 [推荐意见3]:有关部门应根据水源地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淹溺预防措施,包括安置醒目的安全标识或警告牌,救生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应对所有人群进行淹溺预防的宣传教育。过饱、空腹、酒后、药后、身体不适者避免下水或进行水上活动。儿童、老年人、伤残人士避免单独接近水源。游泳前应做好热身、适应水温,减少抽筋和心脏病发作的机会。远离激流,避免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充气式游泳圈。不建议公众使用过度换气的方法进行水下闭气前的准备。如有可能,应从儿童期尽早开始进行游泳训练。在人群中普及心肺复苏术可大大提高淹溺抢救成功率。 3.3第一目击者救援

溺水急救处理

溺水急救处理 仔细观察呼吸和心跳情况,对呼吸、心跳停止者,马上做心、肺复苏术,并设法让病人吐水。跳水容易引起颈椎骨折和损伤脊髓,出现肢体麻痹、呼吸麻痹等,应马上叫救护车。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应马上检查溺水者的心跳、呼吸等情况,如呼吸停止,应马上做人工呼吸抢救。当救援者能站立在水中时,可用双手托住溺水者的颈部,口对口先连续吹入四口气,在5秒钟内观察溺水者的胸、腹部,看看有否反应。也可用脸颊贴在溺水者嘴上感觉一下有否自主呼吸,如无反应,再吹四口气。如果是呼吸、脉搏完全停止了,要做心、肺复苏术。 溺水的自救与救护 一、溺水致死原因 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二、症状: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三、自救与救护: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救护溺水者,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观察清楚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长杆等,让落水者攀扶上岸。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急救方法步骤如下: 1、清除口、鼻中杂物上岸后,应迅速将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带解开,擦干身体,清除口、鼻中的淤泥、杂草、泡沫和呕吐物,使上呼吸道保持畅通,如有活动假牙,应取出,以免坠入气管内。如果发现溺水者喉部有阻塞物,则可将溺水者脸部转向下方,在其后背用力一拍,将阻塞物拍出气管。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口难张开,救生者可在其身后,用两手拇指顶住溺水者的下颌关节用力前推,同时用两手食指和中指向下扳其下颌骨,将口掰开。为防止已张开的口再闭上,可将小木棒放在溺水者上下牙床之间。 2、空水在进行上述处理后,应着手将进入溺水者呼吸道、肺部和腹中的水排出。这一过程就是“空水”。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搁在屈膝的腿上,然后一手扶住溺水者的头部使口朝下,另一手压溺水者的背部,使水排出。 3、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使溺水者恢复呼吸的关键步骤,应不失时机尽快施行,且不要轻易放弃努力,应坚持做到溺水者完全恢复正常呼吸为止。在实践中,有很多人是在做了数小时的人工呼吸后才复苏的。人工呼吸的节律,约为15~20次/min。 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有口对口吹气法:将溺水者仰卧平放在地上,可在颈下垫些衣物,头部稍后仰使呼吸道拉直。救生者跪蹲在溺水者一侧,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子,另一手托住其下颌。深吸一口气后,用嘴贴紧溺水者的口(全部封住,不可漏气)吹气,使其胸腔扩张。吹进约1500mL(成人多些,儿童少些)空气后,嘴和捏鼻的手同时放开,溺水者的胸腔在弹性的作用下回缩,气体排出肺部。必要时,救生者可用手轻压一下溺水者的胸部,帮助其呼气(见图10—64)。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人体正常呼吸时,吸人的新鲜空气中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4%。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呼出气中氧含量降低,但仍占16%左右,二氧化碳含量则增高到4.4%左右。因此,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救生者吹出的气中仍有较多的氧气,可供溺水者所需。另外,因吹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会刺激溺水者的呼吸系统,促其恢复自然呼吸。4、胸外心脏按摩法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如发现溺水者的心跳已停或极其微弱,则应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摩,通过问接挤压心脏使其收缩与舒张,恢复泵血功能。胸外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配合施行,是对尚未出现真死现象的溺水者之生命做最后挽救,使其恢复自主心跳与呼吸的重要手段。 胸外心脏按摩的具体做法是:将溺水者仰卧平放地上,救生者骑跪在溺水者大腿两侧或跪在其身旁,两手掌相叠,掌根按在溺水者胸骨下端(对儿童,只需用一个手掌;对婴幼儿,只需三个手指),两臂伸直,身体前倾,借助身体的重量稳健地下压,压力集中在掌根,使溺水者胸骨下陷约3—4厘米。然后,上体复原,迅速放松双手,但掌根不离位。如此有节奏地进行,每分钟约60—80次。下压时用力要均匀,不宜用力过猛,松手要快(见下图)。胸外心脏按摩也需要耐心和毅力,有时也要经过数小时的不懈努力才能使溺水者起死回生。胸外心脏按摩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结合运用的方法是,如有两人配合施救,则一人做胸外心脏按摩,另一人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如只有一人施救,则是吹一口气后,做5—8次心脏按压,然后再吹气。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急救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如已昏迷、心跳停止、呼吸停止等,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现场急救,然后再转送医院抢救。急救及时,方法正确,有时甚至可以使几乎毫无希望的溺水者转危为安。但若耽误了上岸后的最佳急救时机,则可能会使整个救生工作前功尽弃。岸上急救的目的在于迅速恢复严重溺水者的呼吸和心跳。 游泳中抽筋怎么办?

儿童溺水后的急救措施(2021版)

儿童溺水后的急救措施(2021 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88

儿童溺水后的急救措施(2021版) 儿童与水有着天生的亲密关系,而炎炎夏季又是儿童溺水的多发期,为此给家长朋友提供一些儿童溺水后的急救常识,以供参考。 儿童溺水后的急救要点: 1.以最快的速度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堵塞呼吸道。 2.尽快让溺水者肺内吸入的水自然流出,将溺水者腹部垫高,胸部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上来回走动或跳动;如溺水者为幼儿,可将其背向上,双手托住小儿腹部,高举过头,小儿口鼻应露出水面背向上,头脚下垂,让呼吸道的水自然流出。 对于呼吸、脉搏正常溺水者,经过“倒水”之后,回到家里后进行漱口,喝些姜汤或热茶,并注意保暖,让患儿安静入睡;注意如

有咳嗽、发热时应去医院治疗。 3.把溺水者平放在平地上,解开其衣扣和腰带;如无呼吸或脉搏也摸不到时,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注意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比为4:1。胸外心脏按摩,方法是把手掌放在孩子的胸骨下端剑突以上(即胸部下正中处),进行冲击压迫,用力不要过猛,每分钟约60-90次,这样可以促使心脏排血到周身去。人工呼吸与心脏按摩应持续进行到心跳出现并有自动呼吸为止,同时积极联系送往就近的医疗单位抢救。 4.如有脉搏,即使很弱,并无呼吸时,继续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最新溺水急救剧本

2017年夏季的一个周末,小文一家三口来到河边郊游,清澈的河水碧波荡漾。 (木牌:水深危险!禁止游泳!) (小文高兴地在前面引路、妈妈扇着扇子跟在后面,爸爸背包、提包擦着汗) (小文把妈妈拉到舞台中间) 爸爸选好扎营地点开始忙活着,看到清凉透彻的河水,小文兴奋地拉着妈妈要去河滩玩耍。 小文:妈妈、妈妈,我要去那边玩(指着水边) 妈妈:不行,你还小,不能下水 小文:我都十岁了,我就在水边玩,不下水,妈妈、妈妈、妈妈…… 爸爸:让她去嘛,赶紧过来帮忙 妈妈:一定要注意安全哦,不能下水啊! 小文来到水边拾着贝壳(脱鞋、起裤腿后下水),高兴地忘乎所以;突然,一不小心滑倒落入水中,扑腾的小文开始慌张,越使劲、越滑向深水区;因为呛水和体力下降,声音显得很无力,心里指望着爸妈赶快来救他。 妈妈好像听到了什么,是小文!环顾四周都没有看到小文的身影,爸爸妈妈开始着急了,大声呼喊并四处寻找 爸爸、妈妈:小文、小文、你在哪儿啊,小文…… 终于在不远处发现了溺水的小文。爸爸想起九龙坡区人民医院开展的急救知识科普课堂:发现溺水者,最重要的就是把溺水者救出水面,(爸爸准备下水)如果施救者不懂水性或者不熟悉水域状况,不可轻易下水(妈妈阻止爸爸下水并指示找东西)。可就近找些营救东西进行救助,比如棍子、绳子、救生圈等。同时向周围的人求助并拨打120。 妈妈:喂、120吗?我孩子在鹅公岩桥下溺水了,请你们赶紧过来救人啊。(向周围呼喊、求救)有人吗?快来救救人啊,救命啊…… 爸爸找来救生绳,安慰儿子不要紧张。(旁白暂停到爸妈把小文拉上岸)爸妈合力把把小文拉上岸,但小文已神志不清,口吐白沫。

妈妈依稀记得抢救课堂上的急救程序: 1.让小文平卧于硬地面,解开其衣扣使胸部暴露出来;然后把小文的头部向后仰,清除口腔内的水及呕吐物等,保持溺水者呼吸道畅通。 2.双手拍小文双肩并呼喊判断有没有意识,捏双肩观察有无疼痛反映,若没有反应,听口鼻无呼吸、看胸廓无起伏,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即蹲在溺水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溺水者的鼻孔,另一手四指抬起溺水者的下颌、拇指向下压住溺水者下唇。然后深吸一口气并屏住呼吸,再用双唇包绕溺水者的整个口周,用力吹气。若吹气时看到溺水者的胸、腹随之有起伏,证明通气有效, 3、通气5次后,判断颈部动脉(喉结旁开2cm)和桡动脉搏动,判断至少6秒,没有摸到动脉搏动,马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双手交叉重叠,掌根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双肘伸直并垂直于胸部,以腰部用力上下按压患者胸部,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等到按压30次做完)仰头打开气道,给予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然后再行胸外心脏按30次:通气2次,以此循环5个周期后再检查动脉、桡动脉有无搏动或一直持续到专业人员赶到。 (专业人员赶到,爸爸将医护迎到小文身边) 爸爸、妈妈:医生,请救救我的孩子。 医生:请你们不要着急,让我们来救治,请你们配合。(对着护士)请测血压、建立静脉通道。(听诊心跳、双肺呼吸音),心跳恢复,能听到双肺呼吸音呼吸音。 护士:静脉通道建立成功,血压90/58mmHg。 医生:好,立即转运至医院进一步观察、治疗。 众人将小文抬上救护车转入医院救治。 (旁白走上舞台中间,其他队员上场)为了预防小孩儿溺水事故发生,必须做到“六”不准: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和他人结伴游泳; 3.不到无安全措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4.严禁不会水的人下水救人;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起来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 起来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国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起来! 今日推荐:中国首个淹溺(又叫溺水)急救指导性文件——《淹溺急救专家共识》日前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12月第25卷第12期正式发布。该专家共识由国内多学会组织专家制定而成,系统性阐述了淹溺的急救。《淹溺急救专家共识》内容详实,通俗易懂,文内前部分的“概念、病理生理、淹溺生存链及岸边基础生命支持”及“终止复苏”适合大众阅读,而后部分的“高级生命支持”适合医务人员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让中国所有的老百姓都学到真正的溺水急救知识!经笔者许可、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授权,急诊医学资讯微信平台现全文推送《淹溺急救专家共识》。受微信图文字数限制,原文参考文献略去,如需获取证据源,请进中华急诊网官方网站下载PDF原文(免费)。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急救与复苏分会、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肺复苏全国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国医疗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国际创伤生命支持中国总部(120)、中国香港圣约翰救伤队、中国台湾急诊医学会、中国公众急救行动大联盟、亚洲急诊医学会(排名不分先后)。 通信作者:陈志,Email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72000人死于淹溺,意味着每天每小时有40人因淹溺而丧失性命。在美国,每年有4000人因淹溺死亡。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1-4岁的儿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000人因淹溺死亡,而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淹溺事故则成为头号杀手。临床证明,第一目击者和专业急救人员迅速而有效的抢救可以改变预后。为提高我国淹溺抢救成功率,根据最新发表的美国心脏协会

溺水急救方法步骤.doc

溺水急救方法步骤 溺水急救方法步骤 1、清除口、鼻中杂物 上岸后,应迅速将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带解开,擦干身体,清除口、鼻中的淤泥、杂草、泡沫和呕吐物,使上呼吸道保持畅通,如有活动假牙,应取出,以免坠入气管内。如果发现溺水者喉部有阻塞物,则可将溺水者脸部转向下方,在其后背用力一拍,将阻塞物拍出气管。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口难张开,救生者可在其身后,用两手拇指顶住溺水者的下颌关节用力前推,同时用两手食指和中指向下扳其下颌骨,将口掰开。为防止已张开的口再闭上,可将小木棒放在溺水者上下牙床之间。 2、空水 在进行上述处理后,应着手将进入溺水者呼吸道、肺部和腹中的水排出。这一过程就是空水。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搁在屈膝的腿上,然后一手扶住溺水者的头部使口朝下,另一手压溺水者的背部,使水排出。 3、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使溺水者恢复呼吸的关键步骤,应不失时机尽快施行,且不要轻易放弃努力,应坚持做到溺水者完全恢复正常呼吸为止。在实践中,有很多人是在做了数小时的人工呼吸后才复苏的。人工呼吸的节律,约为15~20次/min。 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有口对口吹气法:将溺水者仰卧平放在地上,可在颈下垫些衣物,头部稍后仰使呼吸道拉直。救生者跪蹲在溺水者一侧,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子,另一手托住其下颌。深吸一口气后,用嘴贴紧溺水者的口(全部封住,不可漏气)吹气,使其胸腔扩张。吹进约1500mL(成人多些,儿童少些)空气后,嘴和捏鼻的手同时放开,溺水者的胸腔在弹性的作用下回缩,气体排出肺部。必要时,救生者可用手轻压一下溺水者的胸部,帮

助其呼气。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人体正常呼吸时,吸人的新鲜空气中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4%。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呼出气中氧含量降低,但仍占16%左右,二氧化碳含量则增高到 4.4%左右。因此,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救生者吹出的气中仍有较多的氧气,可供溺水者所需。另外,因吹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会刺激溺水者的呼吸系统,促其恢复自然呼吸。 4、胸外心脏按摩法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如发现溺水者的心跳已停或极其微弱,则应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摩,通过问接挤压心脏使其收缩与舒张,恢复泵血功能。胸外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配合施行,是对尚未出现真死现象的溺水者之生命做最后挽救,使其恢复自主心跳与呼吸的重要手段。 胸外心脏按摩的具体做法是:将溺水者仰卧平放地上,救生者骑跪在溺水者大腿两侧或跪在其身旁,两手掌相叠,掌根按在溺水者胸骨下端(对儿童,只需用一个手掌;对婴幼儿,只需三个手指),两臂伸直,身体前倾,借助身体的重量稳健地下压,压力集中在掌根,使溺水者胸骨下陷约3 4厘米。然后,上体复原,迅速放松双手,但掌根不离位。如此有节奏地进行,每分钟约60 80次。下压时用力要均匀,不宜用力过猛,松手要快。胸外心脏按摩也需要耐心和毅力,有时也要经过数小时的不懈努力才能使溺水者起死回生。胸外心脏按摩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结合运用的方法是,如有两人配合施救,则一人做胸外心脏按摩,另一人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如只有一人施救,则是吹一口气后,做5 8次心脏按压,然后再吹气。 溺水急救的方法措施 1.水中营救与出水后处理 强壮的游泳者从水中营救患者,其他人立即寻找漂浮物,在离水前应将患者放到漂浮的木板上,清除口、鼻中的水及污物,并打开气道。作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注意不能使颈部屈曲,维持头颈脊柱在一条轴线上,以免加重可能发生的脊髓损伤。

溺水者如何急救-溺水现场急救三步骤

WORD格式 溺水者如何急救 |溺水现场急救三步骤 据有些地区统计,溺水死亡率为意外死亡总数的 10% 。那么,你知道溺水者如何急救 吗?今天小编搜集了一些溺水者的急救方法,欢迎大家阅读。溺水者的急救方法 一.当将溺水者救至岸上后,应迅速检查溺水者身体情况。由于溺水者多有严重的呼吸道阻塞,要立即清除口鼻内淤泥杂草、呕吐物,然后再控水处理 二、迅速进行控水:所谓控水处理,是利用头低、脚高的体位,将吸入水分控倒出来。最简便的方法是,救护人一腿跪地,另一腿出膝,将溺者的腹部放在膝盖上,使其头下垂,然后再按压其腹、背部。也可利用地面上的自然余坡,将头置于下坡处的位置,以及小木凳、大石头、倒扣的铁锅等作垫高物来控水均可。三、对呼吸已停止的溺水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方法是:将溺水者仰卧位放置,抢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掰开溺水者的嘴, 深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吹气,反复进行,直到恢复呼吸。人工呼吸频率每分钟 16-20 次。四、如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者将手掌

根部置于胸骨中段进行心脏按压,下压要慢,放松时要快,每分钟 80-100 次,与人工呼吸互相协调操作,与人工呼吸操作之比为 5:1,如一人施行,则心脏按压与 人工呼吸之比是 15: 2。溺水的原因 1、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 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人落水后,水、泥沙街道的阻塞呼吸道,或因呼吸道痉挛而引起缺氧、窒息、死亡。落水被 淹后一般 4~6 分钟即可致死。溺水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和老人,以误落水中为多,偶有投水自杀者,意外事故如遇有洪水、船只沉翻等也是重要原因。 2、熟悉水性而遇到意外的情况:手足抽筋是最常见的。主要是由于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水温偏冷或长时间游泳过于疲劳原因。小腿抽筋时会感到小腿肚子突然发生痉挛性疼痛。 有时因潜入到浅水而造成头部损伤而发生溺水。 3.有时候会因为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引起意识丧失,而发生溺水。 溺水后的表现症状: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

有关淹溺的现场急救

有关淹溺的现场急救 【摘要】淹溺死亡的原因为呼吸道阻塞造成窒息,或血液电解质变化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或急性肺水肿等。在现场急救时首先强调互救,同时要懂得自救。医务人员要掌握现场急救的要领,在做短时间倒水后,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不能轻易放弃。 【关键词】自救;互救;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 全世界每年淹溺者约14万人,发病年龄多见于15-29岁,男女比例3∶1,多夏季。但是近年来,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洪涝灾害对人生和财产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其中淹溺是造成洪水夺去生命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希望通过广大医务人员的努力,增强公民的保护意识,正确实施淹溺的急诊救护。 1 淹溺现场如何救护 1.1 淹溺的自救方法 不熟水性误入水者:可进行自救。首先,落水后不要心慌,应保持头脑清醒。方法是采取仰面位,头顶向后,口朝上方,则口鼻可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

行呼吸。呼气宜浅,吸气宜深,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待他人施救。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举手反而易使人下沉。 会游泳者:若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淹溺,应保持镇静,及时呼救,同时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翘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痉挛也就停止。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再发痉挛,因此对疼痛部位要充分按摩,然后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可再按摩和热敷痛处。若手腕肌肉痉挛,自己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用两足游泳。 1.2 淹溺的他救方法 现场救护:救护者应镇静,尽可能脱去衣裤,尤其要脱去鞋靴,迅速游到淹溺者附近。救援同时,应派人拨打120电话呼叫急救人员前来救援。对筋疲力尽的淹溺者,救护者可从头部接近。对神志清醒的淹溺者,救护者应从背后接近,用一手从背后抱住淹溺者的头颈,另一手臂游向岸边。如救护者游泳技能不熟练,则最好携带救生圈、木板或小船进行救护,或投下绳索、竹竿等,使淹溺者握住再拖带上岸。救援时要注意,防止被淹溺者紧抱缠身而双双发生危险。

溺水后的正确急救方法

编号:AQ-CS-03341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溺水后的正确急救方法 Correct first aid after drowning

溺水后的正确急救方法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 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一、清除口鼻里的堵塞物———使溺水者头朝下,用手指清除其口中杂物,再用手掌迅速连续击打其肩后背部,让其呼吸道畅通,并确保舌头不会向后堵住呼吸通道。 二、打通呼吸道后,要立刻倾出呼吸道积水———抢救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起,将溺水者俯卧于屈起的大腿上,使其头足下垂;然后颤动大腿或压溺水者背部,使呼吸道内积水倾出;或者让溺水者俯卧于抢救者肩部,使其头足下垂,当抢救者来回跑动时就可倾出其呼吸道内积水,注意千万不能让溺水者头朝上抱着。 三、倾水的时间不宜长,有水吐出后马上做人工呼吸———将溺水者仰面躺在地上,使其头部后仰,用一只手捏住其鼻孔,嘴对嘴轻缓吹气,注意溺水者胸部有没有隆起和回落,如果有,说明呼吸道畅通。尽可能快做六次呼吸,然后每分钟十二次,直到其恢复正常呼吸。

四、心脏起搏———如果溺水者有微弱心跳,可以用两只手指(十岁以下的溺水者)或者一个手掌按压溺水者胸部,动作要连贯迅速,一秒一次。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溺水抢救操作规程完全版

溺水抢救操作规范 在处理水上意外事故时,施救要准,在时间上要争分夺秒,做到就近、就便、就快;在施救方法上,操作要准确,要尽最大努力挽救溺水者的生命。具体如下: 一、发现判断 当救生员在观察自己责任区域时,发现溺水者,要迅速、果断、准确的判断溺水者是否有意识、是否受伤等情况,根据判断结果,采取及时、规范的救生技术。 二、扑救 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选择间接扑救或直接扑救。 间接扑救,是救生员用救生器材(如救生竿、救生圈、救生浮漂和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器物)对正在挣扎的溺水者进行施救。 直接扑救,是救生员在不能采用间接救生技术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扑救技术。包括:入水、接近、解脱、拖带、上岸、运送6个环节,根据现场情况由救生员选择各环节不同技术的具体操作,各环节要连贯有序、及时准确。 三、现场急救 救生员将昏迷的溺水者救上岸后,应马上实行心肺复苏术,使其心肺复苏,恢复正常。具体操作(单人操作)程序如下: ①判断有无意识 迅速将溺者放置于仰卧体位,并使其头颈与躯干成一条直线,头

部不能高于心脏的位置,双手置于躯干两侧(一定要在坚实的平面上),同时轻拍并呼唤; ②如无反应,立即呼救。拨打急救电话——120; ③用仰头抬颌法打开气道。在抢救的过程中,须事先清除异物,始终保持呼吸道畅通; ④通过看,听,感觉、观察并判断溺者有无呼吸活动。如有呼吸有意识,则不用吹气,只注意监测,并使其成恢复体位; ⑤如无呼吸,应立即实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两口,吹气量不宜过大700——1000ml为宜; ⑥检查溺水者颈动脉有无搏动,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检查时间快速、准确,一般不超过10秒; ⑦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频率:成人、儿童均为100次/分;按压深度:成人4——5厘米2,儿童2——3厘米; ⑧按压与吹气之比:成人、儿童均为30:2。即按压30次,吹气2次,为一个循环。连续做五个循环(两分钟内完成)再判断、检查脉搏、呼吸和瞳孔有无变化;(若双人操作,五组循环或2分钟轮换一人进行操作) 注意:不得随意终止抢救,直至医务人员接手为止。

溺水现场急救方法

溺水现场急救方法 2011-08-17 16:25 【大中小】【我要纠错】 溺水现场急救方法?溺水现场急救办法?溺水现场急救指南? 游泳是一项很好的健康运动,但一定要提高警惕,懂一些基本的溺水预防和急救常识,减少溺水意外伤害的发生。 溺水后由于大量水或水中异物同时灌入呼吸道及吞入胃中,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喉、气管反射性痉挛,声门关闭及水中污物、水草堵塞呼吸道,导致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引起窒息甚至致呼吸、心跳骤停,以致死亡。据联合国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26个发达国家中,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中仅次于交通事故的第2位死因。在我国,儿童溺水死亡率为8.77/10万,0~14岁儿童占总溺水死亡人数的56.04%.溺水是0~14岁年龄组儿童第1位死因。 溺水窒息后,最易受损害的是脑细胞。缺氧的时间和程度,直接影响着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脑复苏的效果。资料显示,脑缺氧10秒即可出现意识丧失,缺氧4~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6~9分钟死亡率达65%,12分钟则成活率几乎为零。因此,溺水早期现场抢救必须快速、有效、分秒必争,力争做到早发现、早复苏、早治疗。 赵主任说,如果发现有人溺水,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如果溺水者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复苏,尤其在心跳停止后4分钟内实施最为关键。具体方法是:溺水者仰卧在平实的地面上,救护者的右手掌放在溺水者两乳头与胸骨连线的正中,另一手掌重叠放于手背上,肘关节伸直,垂直向下平稳而有规律地按压,深度为4~5厘米。按压至最低点时应稍有停顿,按压频率为l00次/分。婴幼儿用食、中两指或两拇指重叠下压,儿童可用一手掌根按压,深度为胸腔的1/3~1/2,频率为100次/分。下压时用力要恰当,以防骨折,以能摸到大动脉的搏动为有效。一般以心脏按压、口对口呼吸单人按30:2,双人按15:2比例进行。 当溺水者心跳、呼吸恢复后,可用干毛巾摩擦全身,自四肢、躯干向心脏方向摩擦,以促进血液循环。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要迅速打120就近送医院救治。 火灾急救常识 作者:安全管理网来源:安全管理网点击:3638 评论:2更新日期:2011年09月30日 一般地说,起火要有三个条件,即可燃物(木材、汽油)、助燃物(氧气、高锰酸钾)和点火源(明火、烟火、电焊火花)。扑灭初期火灾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 1.火灾急救的基本要点

溺水急救处理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急救方法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急救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如已昏迷、心跳停止、呼吸停止等,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现场急救,然后再转送医院抢救。急救及时,方法正确,有时甚至可以使几乎毫无希望的溺水者转危为安。但若耽误了上岸后的最佳急救时机,则可能会使整个救生工作前功尽弃。岸上急救的目的在于迅速恢复严重溺水者的呼吸和心跳。 1、清除口、鼻中杂物上岸后,应迅速将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带解开,擦干身体,清除口、鼻中的淤泥、杂草、泡沫和呕吐物,使上呼吸道保持畅通,如有活动假牙,应取出,以免坠入气管内。如果发现溺水者喉部有阻塞物,则可将溺水者脸部转向下方,在其后背用力一拍,将阻塞物拍出气管。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口难张开,救生者可在其身后,用两手拇指顶住溺水者的下颌关节用力前推,同时用两手食指和中指向下扳其下颌骨,将口掰开。为防止已张开的口再闭上,可将小木棒放在溺水者上下牙床之间。 2、空水在进行上述处理后,应着手将进入溺水者呼吸道、肺部和腹中的水排出。这一过程就是“空水”。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搁在屈膝的腿上,然后一手扶住溺水者的头部使口朝下,另一手压溺水者的背部,使水排出。 3、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使溺水者恢复呼吸的关键步骤,应不失时机尽快施行,且不要轻易放弃努力,应坚持做到溺水者完全恢复正常呼吸为止。在实践中,有很多人是在做了数小时的人工呼吸后才复苏的。 4、胸外心脏按摩法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如发现溺水者的心跳已停或极其微弱,则应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摩,通过问接挤压心脏使其收缩与舒张,恢复泵血功能。胸外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配合施行,是对尚未出现真死现象的溺水者之生命做最后挽救,使其恢复自主心跳与呼吸的重要手段。

溺水的急救安全常识

编号:AQ-CS-03294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溺水的急救安全常识 First aid for drowning

溺水的急救安全常识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 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溺水,又称淹溺,是人头部淹没于水中,水与杂物充满呼吸道与肺泡引起的窒息。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心跳停止,称为溺死。当遇到因游泳、落水等意外而溺水者时,千万不要惊慌,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人沉入水中后,一般只有5—6分钟就可危及生命。所以,发现有人溺水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溺水抢救方法及其原则是: 1、设法以最快的速度将落水救上岸。在抢救落水者时,应将患者的头部拉出水面;在水面拖带时,只要有可能,应向落水者口鼻同大口吹气,促使其自动呼吸的恢复。 2、清除口中异物。将落水者救上岸后,应立即检查他有无假牙和口鼻内有无杂草和泥沙等物,如有应迅速取出。并将其口、鼻擦净。 3、及时控水。将溺水者腹部置于抢救者屈后的大腿上,头向下

按压背部,使呼吸道和胃内水倒出。同时,应解开其衣扣、腰带便于控水。这一过程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延误复苏。 4、进行人工呼吸。通过检查,如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将落水者平放俯卧,使之两脚伸直,两臂前屈,头向一侧;腹部垫高,给他做人工呼吸或口对口大力吹气。其具体方法是: (1)抢救者取跪式面向患者下身,双手平放患者背部,两拇指紧贴患者胸椎旁线,余四指微并,腕与户关节呈垂直角度,按人工呼吸法做压挤背部动作。每分钟14—16次,直至患者恢复正常呼吸为止。 (2)抢救者仍取跪式面向患者下身,双手握紧患者双肘关节处用力向外上提肘,每提一次,患者胸廓阔开(吸气)一次,再将患者双肘下落一次,患者胸廓缩小(呼气)一次。如此反复,直至患者恢复自动呼吸和心跳为止。此法单人抢救很累,必要时可多人轮番进行,每分钟不少于16次。 5、注意保暖。采用以上几种方法抢救落水者的同时,应始终注意患者的保暖。冷天应利用一切可以保暖的物品,使患者免受风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