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凌汛(附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外力作用与地貌(含解析)

2020年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外力作用与地貌(含解析)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外力作用与地貌一、选择题岩石裂隙中的水在冻结成冰时,体积膨大,使岩石裂隙加深加宽;当冰融化时,水沿扩大了的裂隙渗入;温度降低时,再次冻结成冰,岩石裂隙进一步加深加宽。

在冻、融不断交替过程中,岩石崩裂成岩屑,这种作用叫冰劈作用。

下图为冰劈作用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冰劈过程属于(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答案 A解析冰劈过程是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对岩石的静态破坏,是风化作用。

2、发生冰劈作用的岩石一定( )A.有层理 B.有裂隙C.密度大 D.导热慢解析水的冻融是冰劈的直接动力,发生冰劈作用的岩石必须有裂隙。

3、最易发生冰劈作用的地区是( )A.南极大陆 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答案 B解析发生冰劈作用的地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地表为岩石、地表湿润、气温在0 ℃上下波动。

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侵蚀,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于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下图为黄河某河段阶地剖面图。

读图,完成4~6题。

4、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C.间歇性抬升 D.间歇性下降解析据材料可知,河流阶地就是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侵蚀,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形成的,因此可推断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

5、面积仍在扩大的河流阶地是( )A.一级阶地 B.二级阶地C.三级阶地 D.四级阶地答案 A解析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不同阶地堆积的河流沉积物不同,目前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河漫滩地区,可判断河漫滩地区会有河水经过,携带泥沙沉积,因此第一级阶地的面积仍会扩大。

6、当河水漫过河漫滩时,该段黄河( )A.出现凌汛,进入结冰期B.流速较慢,沉积作用强C.处于枯水期,水位低D.含沙量大,侵蚀作用强答案 D解析根据图中东西方向及河床的陡缓分布可知,该河段东岸较缓、西岸较陡,所以河流向南流,应该位于黄河的中游河段,即黄土高原河段,该河段自高纬流向低纬,无凌汛。

高考微专题——凌汛

高考微专题——凌汛

高考微专题——凌汛爱地理走天涯一、什么是凌汛?凌汛指冰凌阻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在有些地方也将之称为冰排。

通俗地说,当水表有冰层,且破裂成块状,冰下有水流,带动冰块向下游运动,当河堤狭窄时冰层不断堆积,造成对堤坝的压力过大,即为凌汛。

二、凌汛的成因?有结冰期的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并且河道形态呈上宽下窄、河道弯曲回环的地方多凌汛。

这是因为河流封冻时下段早于上段,解冻时上段早于下段。

当上游的冰水向下游传播时,遇上较窄河段或河道转弯的地方卡冰形成冰坝,使上游水位增高。

凌汛严重与否,取决于河道冰凌对水位影响的程度,通常只有在河道中出现严重的冰或冰坝后,才会引起水位骤涨,造成严重的凌洪。

三、凌汛发生的条件?1.有结冰期的河流(即会有零度以下温度的河流)2.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且较明显的南北流向。

当然,除以上两点外,凌汛的形成也与河道地形条件、河流水量、风力风向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

四、凌汛发生的时间?初冬(结冰)、初春(融冰)凌汛在冬季结冻期,春季解冻期都有发生,但春季的凌汛影响更大。

一是因为在开始封冻的时候,浮冰较薄,而且随时可能进入全面封冻,危害相对而言不大。

但是在开化时的流凌,冰层厚度大,而且容易形成拥堵,造成水灾。

二是春季冰层融化,水量大,水位上涨过快。

三是春季多浮冰,且浮冰切割堤岸,更容易穿堤造成水灾。

五、凌汛的危害?(1)冰塞形成的洪水危害,通常发生在封冻期,且多发生在急坡变缓和水库的回水末端,持续时间较长,水位逐步抬高,对工程设施及人类有较大的危害。

(2)冰坝引起的洪水危害,通常发生在解冻期,常发生在流向由南向北的纬度差较大的河段,形成速度快,冰坝形成后,冰坝上游水位骤涨,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成灾。

(3)冰压力引起的危害,冰压力是冰直接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力,包括由于流冰的冲击而产生的动压力,由于大面积冰层受风和水剪力的作用而传递到建筑物上的静压力及整个冰盖层膨胀产生的静压力。

高中地理专题:河流地貌与冲淤平衡(必备知识+考法归纳+拓展训练与答案)

高中地理专题:河流地貌与冲淤平衡(必备知识+考法归纳+拓展训练与答案)

高中地理专题:河流地貌与冲淤平衡(必备知识+考法归纳+拓展训练与答案)【考情分析】年份考卷 考查内容2020 Ⅰ卷 流水侵蚀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Ⅱ卷 河流沙金的形成过程2019 Ⅰ卷 以黄河小北干流河段为背景,考查流水冲淤作用对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影响Ⅱ卷 霍林河流域山前地表形态变化,考查流水作用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影响Ⅲ卷 美国内陆高山河床形态的演变,考查流水作用对河床形态的影响2018 Ⅰ卷 以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阶地为背景,考查流水作用对阶地形成的影响【必备知识】常见外力地貌的成因分析地貌类型 地貌成因侵蚀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 河谷、沟谷、峡谷 因流水对河床及两岸的冲蚀作用形成。

河谷发育初期下蚀形成“V”形谷;之后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出现河湾,河谷拓宽,横剖面呈槽形 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在含有CO2的流水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蚀而形成风力侵 蚀地貌 风携带的大量沙石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等堆积地貌流水沉积地貌 冲积扇 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三角洲 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 风力沉积地貌 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受到阻挡等作用时,风速降低,大量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冰川堆积地貌 冰川携带大量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等【考法归纳】一、全面分析河流地貌的形成发育1.掌握流水作用的影响因素(1)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因素:径流量、地表起伏、河道落差、流速、地表性质、植被覆盖状况。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影响因素:必要条件 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差异);地形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地壳抬升(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沉积空间)区域差异 不同位置的堆积物、流速减慢的原因、沉积环境的差异,故堆积地貌形成的位置、形态存在差异2.把握主要的河流地貌特征(1)河流峡谷:多位于河流中上游,多因地壳上升、岩层断裂、经流水长期下切侵蚀而成。

专题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专项训练)-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

专题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专项训练)-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专题2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专项训练)一、单选题读“我国某地区河流流量变化图”,回答1-2题。

1.该河位于我国()A.华北地区B.东南地区C.东北地区2.图中A汛期主要的补给类型为()A.雨水B.冰川融水C.积雪融水【答案】1.C 2.C【解析】1.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有春季和夏季两个汛期,表明这是我国东北地区,东北的河流在春季有积雪融水,在夏季降水量增多,形成两个汛期,C正确;而华北、东南地区的河流都没有春汛,AB错误。

2.图中A为春汛,是由于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降雪多,冬季积累的冰雪在春季气温升高,融化补给河流,所以A汛期主要的补给类型为积雪融水,C正确;B汛期主要的补给类型是雨水,A错误;东北地区无永久冰川,B错误。

故选C。

读“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3-4题。

3.人类过度破坏植被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区域()A.降水量增加B.地表径流变化增大C.水汽输送量减少D.地下径流增加4.对该流域地表径流含沙量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不包括()A.气温日变化及其年变化B.降水量及降水强度C.土壤类型及地形坡度D.土地利用状况及规模【答案】3.B 4.A【解析】3.人类过度破坏植被,使得当地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减少,D错误;丰水期地表径流增大,枯水期地下水补给少,地表径流量减小,使地表径流变化增大,B正确;对降水量和水汽输送影响不大,AC错误。

故选B。

4.气温对地表径流含沙量没有影响,A符合题意。

降水量及降水强度越大,侵蚀作用越大,地表径流含沙量越大,B不符合题意。

土壤类型不同,侵蚀度不同,地形坡度越大,地表径流流速越快,侵蚀作用越强,含沙量越大,C不符合题意。

土地利用状况及规模不同,植被覆盖率不同,侵蚀作用不同,含沙量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下图为某河流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发生凌汛频率最高的河段是()A.甲B.乙C.丙D.丁6.该流域主要补给方式是()A.雨水、冰川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C.地下水、雨水D.湖泊水、冰川融水【答案】5.D 6.B【解析】5.凌汛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甲、乙、丙、丁四段河段中,只有丁河段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发生凌汛频率最高,故选D。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考点剖析-区域经济发展(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考点剖析-区域经济发展(含解析)

区域经济发展-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考点43:区域农业发展(1-8题,25题)考点44: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9-16题,26题)考点45:产业转移(17-24题,27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东北平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是中国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和内陆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带。

东北平原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下图示意东北平原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平原地区在温度带的划分上主要属于()A.暖温带B.中温带C.寒温带D.寒带2.与嫩江相比,松花江水文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为()A.有春汛和夏汛B.结冰期长C.河流含沙量大D.有凌汛期3.东北平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水稻和冬小麦B.谷子和冬小麦C.水稻和春小麦D.甜菜和玉米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土壤水分缺失、育苗期低温和成熟期极端高温易导致当地玉米减产。

为了探讨东北地区不同颜色地膜覆盖下春玉米品质和产量,我国农业科研人员在东北某实验区采用垄沟覆膜技术,设置了白色透明膜(M1)、黑膜(M2)和露地对照(M0)田间试验(三种类型试验田面积相同,试验期内自然降水、田间施肥、管理措施与当地农户种植一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7月份是全年干物质累积量最大的月份,但以白色透明膜(M1)最低,其主要原因是()A.白色透明膜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高,影响了春玉米的生长及光合作用B.白色透明膜内杂草数量多,导致土壤肥力降低C.白色透明膜内水汽蒸发量过大,导致土壤缺水,影响了春玉米的生长D.白色透明膜内温度过高,春玉米生育期缩短,呼吸作用增强5.干物质累积量与春玉米产量密切相关,下列有关不同颜色地膜覆盖下春玉米产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黑膜下产量最高,因为黑膜内温度适宜,杂草少,全年干物质累积量最大B.白色透明膜下产量最高,因为白膜可以减少地面辐射的损耗,延长了玉米的生长期C.露地产量最高,因为露地环境下,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D.春玉米产量的形成与干物质累积呈正相关,全年积温越高,产量越高乡村振兴战略与规划的落地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2020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江苏卷)(word版+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江苏卷)(word版+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江苏卷)一、单项选择题(共9题;共36分)1. 2020年4月8日22时,小明在上海观赏了“超级月亮”。

下图为“月亮视直径最大与最小时的对比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天体运动位置看,此时“超级月亮”()A.月球位于远地点附近B.月球位于近地点附近C.地月系位于远日点附近D.地月系位于近日点附近(2)与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相符的是()A.B.C.D.2.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断层()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3.下图为“亚欧大陆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地中,吹偏南风的是()A.①B.②C.③D.④(2)此时①地最可能()A.暴雨倾盆水难排B.细雨蒙蒙衣难干C.烈日炎炎似火烧D.黄沙满天车难行4.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

下图为“巽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0°E以东航线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A.航程最短B.风阻最小C.逆水最短D.岛礁最少(2)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A.避开南极冰山B.减少西风带影响C.远离热带风暴D.便于沿途补给图5.《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2017~2030年》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巴基斯坦“愿景2025”深入对接,为中巴合作带来新机遇。

下图为“我国企业在中巴经济走廊重大投资项目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企业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于()A.采矿和制造业B.金融和零售业C.交通和能源D.教育和医疗(2)影响我国企业投资项目地域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市场规模和劳动力数量B.区位和资源禀赋C.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D.政策和文化传统6.下图为“某小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

2020年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外力作用和地貌(含解析)

2020年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外力作用和地貌(含解析)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外力作用与地貌一、选择题岩石裂隙中的水在冻结成冰时,体积膨大,使岩石裂隙加深加宽;当冰融化时,水沿扩大了的裂隙渗入;温度降低时,再次冻结成冰,岩石裂隙进一步加深加宽。

在冻、融不断交替过程中,岩石崩裂成岩屑,这种作用叫冰劈作用。

下图为冰劈作用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冰劈过程属于(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答案 A解析冰劈过程是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对岩石的静态破坏,是风化作用。

2、发生冰劈作用的岩石一定( )A.有层理 B.有裂隙C.密度大 D.导热慢解析水的冻融是冰劈的直接动力,发生冰劈作用的岩石必须有裂隙。

3、最易发生冰劈作用的地区是( )A.南极大陆 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答案 B解析发生冰劈作用的地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地表为岩石、地表湿润、气温在0 ℃上下波动。

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侵蚀,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于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下图为黄河某河段阶地剖面图。

读图,完成4~6题。

4、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C.间歇性抬升 D.间歇性下降解析据材料可知,河流阶地就是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侵蚀,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形成的,因此可推断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

5、面积仍在扩大的河流阶地是( )A.一级阶地 B.二级阶地C.三级阶地 D.四级阶地答案 A解析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不同阶地堆积的河流沉积物不同,目前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河漫滩地区,可判断河漫滩地区会有河水经过,携带泥沙沉积,因此第一级阶地的面积仍会扩大。

6、当河水漫过河漫滩时,该段黄河( )A.出现凌汛,进入结冰期B.流速较慢,沉积作用强C.处于枯水期,水位低D.含沙量大,侵蚀作用强答案 D解析根据图中东西方向及河床的陡缓分布可知,该河段东岸较缓、西岸较陡,所以河流向南流,应该位于黄河的中游河段,即黄土高原河段,该河段自高纬流向低纬,无凌汛。

高考地理沼泽专题

高考地理沼泽专题

高考地理沼泽专题沼泽的概念沼泽是陆地上潮湿积水、喜湿性植物大量生长并有泥炭堆积的地方。

我国沼泽分布很广。

面积较大且分布集中的地区有东北的三江平原、西北的柴达木平原、四川的松潘草地及藏北羌塘内陆河流区等。

仅四川松潘草地的沼泽面积便达到2700km2。

沼泽的成因沼泽形成的一般思路:1.来水多:降水多或冰雪融水多;2.去水少(即水的支出少):①向“上”无法蒸发;②向“下”无法下渗;③向“四周”无法排出;④河道堵塞水无法“下流”(凌汛等)湿地成因按空间分布共分六类:热带地区、高原地区、高纬度地区、干旱地区、河流、河口地区、沿海地区湿地。

第1类:热带地区(1)来水:降水丰富,河网密布,水系发达;(2)去水:①向“下”无法下渗:土质黏重,地表水不易下渗;②向“四周”无法排出:地表植被丰富,涵养水源的能力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而成为湿地。

如热带雨林气候区刚果盆地的沼泽、热带季风气候区苏门达腊岛东部广布的沼泽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潘塔纳尔湿地等。

第2类:高原地区:(1)来水:因降水丰富或高山冰川融水较多而地表水较丰富;(2)去水:①向“上”无法蒸发: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向“下”无法下渗:海拔高气温低,冻土广布而水难以下渗;③向“四周”无法排出:在高原的低洼处易积水而形成湿地。

第3类:高纬度地区因本身降水少,地表有水的原因则主要从(1)去水方面思考:①向“上”无法蒸发:因气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弱;②向“下”无法下渗:因纬度高气温低而冻土广布而水难以下渗,③向“四周”无法排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河道堵塞水无法“下流”(凌汛等)。

第4类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湿地来水方面主要考虑有高山冰雪融水、山地降水、河流水、湖泊水方面。

去水方面:主要是考虑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从而形成沼泽。

第5类:河流、河口地区河流本身就是湿地,来水方面:主要考虑在外流区的河流往往在上中游降水量大,也可能有多条支流汇入,下游流量较大;去水方面:下游多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海水的顶托,下泄不畅而形成湿地。

高考地理 流域的综合开发专题测试(含答案)

高考地理 流域的综合开发专题测试(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流域的综合开发专题测试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 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式。

据此回答1〜2题。

1. 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③水量丰富,水流量不稳定④矿 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 下列有关河流及其开发方向的组合,正确的是 A. 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 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C. 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D. 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下面左图为黄河中游局部区域图,右图为咸阳——潼关河床的纵坡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 列各题。

3.建设三门峡枢纽后咸阳——潼关河段河床的纵坡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咸阳水位下降氏潼关河床抬高 C.支流汇入水量增多D.人为取水量大4.据图判断,建设三门峡以后,下列地理现象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A.咸阳到潼关大力发展航运B.洛河的水速变快 C.潼关上游的黄河干流含沙量变小D.渭河涝灾增多 5.从三门峡到入海口黄河水量的变化及原因分别是() A.变大季风气候区降水补给B.变大水库调节作用显著 C.变小蒸发下渗无支流汇入D.变小全球变暖降水减少图1为伏尔加河流域,图2示意伏尔加河综合开发。

据此完成修炼果题。

f 1峡枢纽y4浮二,门峡市僵关试阳三门峡建设前_潼关 咸阳二•门峡建设后6.伏尔加河()A •河口附近流量最大B.有凌汛7•如图示意伏尔加河综合开发方向,其中M 、N 、P 分别代表的开发方向是() A.养殖、水能、供水B.水能、航运、供水 C.航运、水能、供水D.航运、水利、治污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完成问题。

8.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流域内地势起伏小,航运作用突出B •河流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 •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末春初降水较多 9. 为了雨季蓄洪,甲地区防洪水库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9〜10月B.11〜12月C.1〜2月D.4〜5月10. 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C.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D.落差大 23痒廐盘mm140 ■屛 100C. 便利的航运条件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11.读黄河某段与田纳西河流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训练检测:考点9-外力作用与地貌(含答案)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训练检测:考点9-外力作用与地貌(含答案)

考点9外力作用与地貌(共30 题,每题2 分,共60 分)[夯基础—确保大本营](2018·云南模拟)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据图回答1~2 题。

1.[考向河流堆积地貌]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②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③一定发育在河流出山口④水体既可能是湖也可能是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D解析依据扇三角洲的概念可以判断其不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处;河流出山口因落差较大,可形成冲积扇;冲积扇沉积物颗粒自上而下逐渐变小;水体既可以是湖泊,也可以是海洋。

2.[考向河流堆积地貌]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稳定B.河道较浅C.河流不易改道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答案 B解析图中显示辫状河流主要分布在冲积扇地势比较低平的地区,故河道较浅。

辫状河流的形成主要是河流多次改道的结果。

(2018·河南安阳一模)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3~4 题。

3.[考向外力作用]甲、乙两区域的主要风力作用分别为()A.侵蚀、侵蚀B.侵蚀、堆积C.堆积、侵蚀D.堆积、堆积答案 B解析该地貌是风力作用形成,应是沙丘地貌。

根据海拔及等高线分布情况,推测甲区域为风蚀坑,乙区域位于沙丘东侧,甲侧海拔低,等高线较密集,坡度陡,主要风力作用为侵蚀。

乙侧海拔高,等高线较稀疏,坡度缓,主要风力作用是堆积,B 项正确。

4.[考向外力作用]该区域的盛行风向为()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答案 C解析沙丘地貌形态与风向有关,侵蚀侧为迎风地带,堆积侧为背风地带。

读图可知,甲位于迎风坡,乙位于背风坡,结合指向标,该区域的盛行风向为偏西风,C 项正确。

(2018·安徽A10 联盟开年考)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河流专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河流专题(含答案)

河流(与人类关系密切)----------高考命题的重点对象水资源:农业、工矿业、生活用水水能:能源开发航运:地域联系、经济发展洪涝灾害:防洪、抗旱三角洲、沿江平原、冲积平原:农业、聚居地河流的基本概况:河源、流向、长度、注入的海洋(湖泊)、流经地形区、流域范围、流域内气候和植被状况。

(描述角度)河流的补给类型(水源)、汛期长短、水位变化大小及原因、流量和水位变化造成的灾害。

(分析角度)河流的水质状况,即含沙量大小、污染情况及沿岸居民使用河水的情况。

(水资源)河流的开发利用状况,即灌溉、航运、养殖、发电、防洪、旅游等方面的效益如何。

(联系人类活动的角度)1.河流补给类型:①雨水补给---------影响因素-降水量②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冬雪春融)---影响因素-积雪量③冰雪融水补给(夏)---影响因素-气温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④地下水(稳定、互补)⑤湖泊水(上游补给,中游调蓄)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雨水补给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①有时间性②有连续性③水量稳定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改善土壤墒情:水分状况)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①有时间性②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③水量较稳定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水位②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①稳定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①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普遍2、河流的水系特征源地、流向、长度、归属(大洋水系)、落差、支流(多少、形状)、流域面积、河道特征(曲直、宽窄、深浅)水系特征体现区域地形的基本框架:向心状、平行状、树枝状、羽毛状、扇状(天津海河)、网状等3、河流的水文特征:水位及其季节变化(径)流量(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水能等凌汛:有结冰期低纬流向高纬初冬或者初春时期(黄河上游宁夏段、下游山东段境内)试对比长江中游与黄河中游水系特征的主要差异。

2020届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专题训练--宁夏平原

2020届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专题训练--宁夏平原

区域地理专题训练——宁夏平原宁夏平原又称银川平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两岸。

宁夏平原北起石咀山,南止黄土高原,东到鄂尔多斯高原,西接贺兰山。

北部是黄河冲积平原——宁夏平原,面积1.7万平方公里,滔滔黄河斜贯其间,流程397公里,水面宽阔,水流平缓。

宁夏平原沿黄两岸地势平坦,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秦渠、汉渠、唐渠延名至今,流淌至今,形成了大面积的自流灌溉区。

地形:自北向南为贺兰山地、宁夏平原、鄂尔多斯草原、黄土高原、六盘山地等,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

北面的贺兰山脉绵亘250公里成了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南边则为郁郁葱葱的六盘山脉。

气候:南高北低的地形决定了宁夏南寒北暖的气候,此外,宁夏地处中纬度,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直射温度相对较高,晚间气流扫射余热温度明显降低,夏日昼夜温差在15度左右。

雨季集中在夏季,但降水量不大。

宁夏的天是明朗的天,“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是宁夏天气和风情的真切写照。

水文:古老的黄河穿越宁夏中北部地区向北流淌,在宁夏境内总流程达397公里,流经12个县市。

黄河宁夏段水面宽阔,灌溉垦殖,他们的辛勤劳动使宁夏成了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的“塞上江南”。

这从唐代诗人“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中就可得到印证。

第一部分例题【例题】:一、宁夏平原——“黄河金岸,塞上明珠”,自古以来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

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读图简述宁夏平原与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形成的异同。

(2)宁夏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源于贺兰山和黄河的呵护,请说明你的理解。

(3)分析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因此引发环境问题。

【参考答案】:(1)同:均为流水沉积作用。

异:宁夏平原还受地壳运动引起岩层断裂下陷。

(2)贺兰山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寒冷气流)的影响,阻挡了西部风沙的侵袭;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增加大气降水补给;黄河为宁夏平原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黄河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形成平坦肥沃的平原。

水文灾害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水文灾害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水文灾害专题练习题及答案高考地理水文灾害专题练习题:1.关于洪涝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地区属季风气候,洪涝灾害较少B.我国的西北干旱地区不会有洪涝灾害发生C.锋面和气旋都会产生暴雨,形成洪灾D.洪水的形成只与降水的强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解析:我国东部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洪涝灾害频发。

西北干旱地区降水较少,防洪工程较少,因此一旦气候异常,降水增加,也会出现洪涝灾害。

答案:C2.有关暴雨洪涝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B.南美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C.我国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东北和西北地区D.暴雨形成过程中伴有气流的强烈下沉运动解析: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在亚洲而非南美洲;我国的大暴雨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气流下沉一般不会形成降水。

答案:A3.常发生在黄河上游和下游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水土流失C.地上河决口D.凌汛答案:D4.下列不属于洪水形成原因的是( )A.冰雪融化B.冰凌堵塞河道C.人为因素导致大坝决口D.臭氧空洞解析:洪水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如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堵塞河道、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的大坝决口等。

臭氧空洞与洪水的形成没有联系。

答案:D5.有关流域汇水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覆盖率越高,汇水速度越快B.土壤含水率越低,汇水速度越快C.地面坡度越大,汇水速度越快D.人口密度越大,汇水速度越快解析:汇水速度与植被覆盖率负相关,与土壤含水率正相关,与地面坡度正相关。

流域汇水速度与人口密度关系不大。

答案:C6.有关河道排水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谷越顺直、越通畅,排水速度越快B.纵向坡度越小,排水速度越快C.河流含沙量越大,排水速度越快D.河道中障碍物越多,排水速度越快答案:A7.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防御洪灾的是( )A.在河流上游滥伐森林B.大规模地围湖造田C.兴修水利工程D.在分洪区种植粮食答案:C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河流水系、水文特征(含解析)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河流水系、水文特征(含解析)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河流水系、水文特征一、选择题河流弯曲系数是指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长度之比,是衡量河流弯曲程度的指标。

当河流弯曲系数大于1.3时为弯曲河段,小于1.3时为平直河段。

下图示意黄河上游某区域水系,下表示意图中各支流的长度数据。

据此完成1~3题。

支流实际长度/km 源头到入黄口的直线长度/km甲78.3 42.3乙277 144丙547 133.58丁270 50.021、图中支流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2、河流弯曲系数越大越( )A.不利于排洪B.有利于取水C.有利于航运D.有利于发电3、图示区域黄河干流河道弯曲程度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质地貌B.地转偏向力C.水文特征D.冰川冻融答案 1 D 2 A 3 A解析第1题,河流弯曲系数是指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长度之比,通过计算可知,丁河弯曲系数最大,约为5.4。

选D。

第2题,河流弯曲系数越大,说明河道越弯曲,则水流越慢,河道泥沙淤积,不利于排洪和航运,也不利于取水和发电。

选A。

第3题,图示区域黄河干流位于上游,地势落差大,水流快,受地质地貌影响,河水改变流向,导致河道弯曲程度较大。

选A。

某流域洪涝多发,为治理灾害,当地在该河一条支流的河口修建了水闸。

下图示意某年6月26日至9月24日该水闸上下游水位(水面海拔)变化。

据此完成4~6题。

4.在该河支流河口修建水闸的主要目的是( )A.阻止支流洪水汇入干流B.防止干流洪水进入支流C.减轻干流河床泥沙淤积D.减轻支流河床泥沙淤积5.为有效防御洪涝,在支流河口附近地区可以( )A.建蓄洪区B.裁弯河道C.植树造林D.河道清淤6.根据资料推测,该河流可能是( )A.辽河B.黄河C.淮河D.珠江答案 4.B 5.A 6.C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洪水期闸下水位高于闸上水位,故在该河支流河口修建水闸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干流洪水进入支流。

故选B。

地理 高考复习 防灾与减灾 专项练习(后附答案)

地理 高考复习 防灾与减灾 专项练习(后附答案)

地理高考复习防灾与减灾专项练习一、选择题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活跃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C.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D.温差较大,岩石破碎2.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A.地震B.泥石流C.滑坡D.塌方3.针对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地貌灾害,下列防治措施中最有效的是()A.开垦梯田B.植树造林C.修建水库D.治理河流以火攻火原理:当火异常大时,火场中心气压很低,呈上升气流,火外围相对高压,形成向火场流动的强大气流。

这是在火场外围(或大火蔓延前方)人为放大,与相向烧来的山火对接,致使可燃物烧光、氧气耗尽而失去燃烧条件。

以火攻火必须考虑风向、风力,并有一定的隔离带保障。

今夏重庆连晴高温,缙云山、明月山等地多点爆发大规模山火,大量志愿者临时强挖隔离带。

下图为缙云山以火攻火技术使用点景观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以火攻火利用的地理原理是()A.热力环流原理B.大气对流作用C.沃克环流规律D.大气受热作用5.今夏重庆缙云山山火扑灭过程中,专业消防队伍成功使用了以火攻火的扑灭技术。

推测当时使用该技术的有利地理技术条件()A.志愿者队伍和专业队伍数量庞大B.山火蔓延方向与当地盛行风一致C.无人机及时动态监测风力风向D.拥有建成公路作为现成隔离带6.今夏重庆缙云山森林山火扑灭难度大、多次复燃的原因可能是()①当地当时气温非常高①山形地势特别复杂①灭火技术及装备落后①志愿者队伍不专业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7.当洪水即将来临时,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是()A.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B.及时报告,统一组织抢险救灾C.有序地进行人员和财产转移D.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高处转移凌汛是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近年来,黄河下游凌汛得到较大缓解,主要得益于黄河全流域管理,尤其是小浪底水库强大的调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凌汛
(附参考答案)
1.(10分)凌汛是指冰凌阻塞河流,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下图示意黄河某河
段水系分布。

(1)读上图分析图示河段容易发生凌汛灾害的原因。

(4分)
(2)提出防御凌汛灾害的主要工程措施。

(6分)
参考答案:
(1)原因:图中的黄河水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由于下游入冬时的封河期早于上游
河段,初春时的开河期晚于上游河段,从而使下游河道中的冰凌阻塞河流,水位明显
上涨(2分);图示区域人口众多,工农业经济发达,资产密度大,发生凌汛灾害造成
的损失大(2分)。

(2)主要工程措施:实施破冰凌工程,疏通河道(2分);修筑和加固河堤(2分);在上游修建水库,利用水库调节流量(2分)
2.读“某河流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什么?
(2)说出该河流容易发生凌汛的时间,阐述凌汛的发生过程。

(3)简述该地区沼泽广布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2)冬末春初和秋末冬初。

秋末冬初时,高纬河段先被封冻,由低纬向高纬流的河水受阻溢出河床,会造成洪水;冬末春初时,低纬河段先被解冻,高纬地区仍然封冻,由低纬向高纬流的河水受阻溢
出河床,会造成洪水。

(3)地势低平,积雪融水以及凌汛造成长期积水;地势低洼,不易向外排水;纬度
位置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下有较厚的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凌汛是冬季河道中冰凌对水流的阻力作用所引起的一种涨水现象,会引发冰凌
灾害,黄河下游是黄河出现凌汛现象的重要河段之一,两岸筑有大堤,是著名的“悬河”。

近几年,由于气温升高,河流水量减少,黄河下游的凌汛灾害出现了变化。


图为黄河下游河段示意图。

(1)说明图示河段冬春季节的水文特征。

(2)据材料推断近几年黄河下游凌汛灾情的变化。

参考答案:
(1)数量少(径流量小);水位低;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有凌汛)。

(2)冬季气温升高,黄河下游冰层变薄(结冰河段缩短);河流水量减少,发生凌
汛时水位较低,凌汛灾情减轻;河流结冰推迟和融冰将会提前,改变凌汛出现的时间。

4.下图为“我国黄河下游和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段河床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成因都是______。

(2)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都是防汛重点地段,荆江河段汛期在________季,成灾的原因是________。

(3)黄河沿线经常发生凌汛,请在图中圈出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并说明凌汛形成的
条件。

(4)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缓解荆江河段洪涝有什么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治荆江水患?(至少写两项措施)
参考答案:
(1)均为地上河(地形)从第二级阶梯进入第三级阶梯,水流速度迅速降低,泥沙沉积
严重,河床抬高,堤坝加高;(植被)上中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2)夏(或夏、秋) 其上游流域面积大、降水多,来水多,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
不畅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北各族人民很早就开始了同土地退化和不利自然条件的斗争,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许多
成功的治理措施。

材料二“我国西北某区域图”。

(1)A山脉是我国西北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

(2)试分析B平原存在的荒漠化现象的类型及其形成的人为原因。

(3)简要分析A山脉东侧黄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的自然条件。

(4)为了保护铁路,沙坡头地区采用了扎设方格沙障,以防止沙漠的侵袭,这种沙
障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参考答案:
(1)内蒙古自治区与宁夏省区分界线;我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我国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我国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分界线。

(2)次生盐渍化(或土地盐碱化);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或漫灌)。

(3)该段黄河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该黄河段位于我国北方,河流有结冰期。

(4)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