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徽州历史与徽州文化
徽州历史与徽州文化徽州,是指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辖区。
该地区古称寿春,是古代东南方向的九州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史料记载,徽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但真正的兴盛始于唐朝。
唐代时,徽州归属于肆州,是一个边陲地区,地处并不重要。
然而,唐末五代时期,徽州附近的安福山发现了铜矿,吸引了大量商人前来发展,徽州也随之繁荣起来。
宋朝时,徽州又因为出产徽州矾而再度兴盛。
徽矾是一种高纯度的铝酸盐,广泛用于造纸和印染等领域,徽州因此成为大量商贸之地。
到了明清时期,徽州的商贸发达,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段时期的徽州,是以木结构雕花、立柱为主的建筑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徽派建筑风格。
同时,徽州文化也开始迅速发展,并形成了齐白石、徐悲鸿等一批知名艺术家。
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也是徽州人民的精神和文化的集中反映。
徽州人民与徽州文化在历史上的发展密不可分,文化中蕴含着徽州人民的智慧、精神和传统优秀文化。
徽州文化在历史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徽派建筑风格是徽州文化最重要的代表,它以木构雕花、立柱、石雕、壁画为主,并带有明清时期的装饰风格。
徽派建筑风格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最为独特的一种风格,因此也被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除了徽派建筑风格以外,徽州文化在绘画、书法、雕塑等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
很多著名的艺术家如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和吴山等都来自徽州区,他们的画作和艺术风格受到了认可和赞赏。
此外,徽州文化还在其他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徽州女子的徽州花鼓舞、小戏、龙灯戏等传统民间艺术活动也代表了徽州文化的高度成就。
徽州还有众多的古民居和庙宇,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总的来说,徽州文化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艺术风格和其传统的民俗文化,一直流传至今,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徽州历史调研报告
徽州历史调研报告徽州历史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徽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徽州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和影响,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运用了文献资料调查、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的方法。
首先,我们收集了大量关于徽州历史的书籍、论文和历史档案,对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梳理。
其次,我们组织了一次实地考察,深入徽州古城,参观了徽派建筑、徽商民居、名人故居等重要景点。
最后,我们邀请了徽州历史文化研究专家进行了访谈,听取他们对徽州历史的见解和研究成果。
三、徽州历史沿革徽州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宋代,徽州成为徽商的发源地,极大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明代,徽州城市规划达到鼎盛,形成了以古城为中心的六大街区和九座城门的格局。
清代,徽州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就。
近代以来,徽州深受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经历了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
四、徽州文化传承和影响1. 建筑艺术:徽州的建筑艺术以徽派建筑为代表,以其独特的工艺和设计风格闻名于世。
徽州的建筑注重平衡和谐,讲究色彩和比例的搭配,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2. 商业文化:徽州是中国著名的商业重镇,徽商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集团之一。
徽商以其勤劳、聪明的商业头脑和务实精神而闻名,对中国的商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 文化教育:徽州是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要中心,拥有众多的文化名人和学府。
徽州出产了诸多文化名人,如宋代文学家陆游和明代理学家王守仁,他们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徽州历史的价值和意义1. 文化遗产保护:徽州的历史建筑、文物和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 旅游资源开发:徽州的独特历史和文化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
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3. 精神家园建设:徽州历史文化是徽州人民的精神家园,对于弘扬传统美德、凝聚人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徽州调查报告
徽州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徽州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之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
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吸引了众多研究学者的关注。
我们此次前往徽州进行调查,旨在探寻徽州的文化传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状况等方面。
二、文化传承与保护1. 建筑风格:徽州以徽派建筑著称,这种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髓。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徽派建筑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和传承,很多历史古建筑依然保存完好,并向游客开放。
这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2. 环境保护:徽州周围环境清幽,山水相依,给人一种宜居宜游的感觉。
当地政府注重环境保护,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游客和居民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
三、社会发展与经济状况1. 旅游业: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徽州的旅游产业发达。
当地政府提供了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并引导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2. 培育新兴产业:除了传统旅游业,徽州还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如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农业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来源,也为徽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四、人民生活状况1. 教育:徽州的教育系统十分完善,各级学校设备齐全,教学质量有保障。
此外,当地政府还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为下一代的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医疗保健:徽州拥有一流的医疗资源和服务体系,居民享受到了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
医疗设施完备,服务专业化,使得居民的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3. 社会安全:徽州社会治安良好,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稳定,通过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和社区建设,有效维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 旅游压力:由于徽州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但是,旅游压力也带来了环境破坏和公共设施紧张等问题。
建议加大对旅游业的管理力度,合理规划旅游资源的利用,保护环境,提高旅游质量。
2. 专业人才培养:虽然徽州的教育资源较为丰富,但专业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徽商的兴盛与发展历程
徽商的兴盛与发展历程徽商是指起源于徽州(今安徽省徽州区)地区的商人,以其在中国封建社会内外贸易中的活跃和卓越表现而闻名于世。
徽商兴盛与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以下是徽商兴盛与发展历程的主要阶段:1.隋唐时期(581年-907年):徽州作为一个重要商贸中心开始形成,并且在隋唐时期达到了鼎盛。
徽州商人以纺织业为主,经营丝织品、绸缎等商品,与中原地区和海外进行贸易,取得了丰厚的利润。
2.宋元时期(960年-1368年):徽商在这一时期进一步发展壮大。
徽商的兴盛得益于徽州地理位置的优势,作为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徽州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徽商开始经营茶叶、盐业、铜器、瓷器等商品,并且由于在宋金两朝之间进行的频繁贸易,徽商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3.明清时期(1368年-1912年):明清时期是徽商的鼎盛时期,徽商的商业网络扩展到了全国范围。
徽商的贸易活动涉及到了盐、茶、纺织品、银杂、蜡烛、化学制品等多个领域,在多个城市设立会馆、商号和分支机构,形成了庞大的商业帝国。
4.近代时期(1840年-1912年):由于清朝的内外部问题,徽商的发展开始受到一定的限制。
然而,在这一时期,徽商仍然保持了很高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他们参与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中,并逐渐转型进入现代企业经营领域。
徽商在近代银行业、保险业、纺织业等行业中崭露头角,成为中国近代商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总的来说,徽商的兴盛与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而辉煌的过程。
他们以勤劳、敬业和诚信的商业精神为基础,通过与中原地区和海外贸易的活跃,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徽商的兴盛给徽州地区带来了繁荣和发展,也为中国商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安徽徽州古城详细介绍
安徽徽州古城详细介绍
徽州古城位于黄山市黟县境内,是徽商故里、徽派建筑的集
中展示地。
古徽州城始建于晋代,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
这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
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无城”。
它是安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县城,也是中国明清古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
古县城四面环山,三面临水,三峰秀峙,四水长流;城中有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岛,岛
上有村;城中山水交融,建筑古朴典雅。
整个古城宛如一座天然
的园林。
进入古城就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博物馆。
城内布局紧凑,建筑别致,粉墙黛瓦、飞檐翘角、鳞次栉比;城内建筑密度大,
却又不失和谐统一;城内街巷纵横交错、曲折回环;城内以民居
为主的建筑群融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于一体,被誉为“中国明
清建筑博物馆”。
古城内处处是可供游览的景点:古街上古朴典
雅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街边古色古香的特色小店和百年老店;
桥上游人如织、拍照留念……漫步在古城内,犹如徜徉在历史的
长廊之中。
—— 1 —1 —。
徽州古城旅游发展历程
徽州古城旅游发展历程徽州古城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是安徽古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
徽州古城的建造始于明朝,发展于清朝,是徽州地区最重要的商业、文化、政治中心,也是徽商文化的发源地。
徽州古城的旅游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旅游业的起步阶段,当时中国政府开始鼓励并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徽州古城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
当时,政府开始对徽州古城进行修缮和保护工作,修复了古城的城墙、街道、古建筑等重要文物,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游览环境。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旅游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徽州古城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宣传和推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当时,旅游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内逐渐出现了许多宾馆、餐馆、商店等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服务选择。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不断增加,徽州古城的旅游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政府进一步提升了徽州古城的旅游设施,建设了更多的停车场、公共厕所、观光电梯等便利设施,提高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与此同时,徽州古城也不断丰富和拓展旅游产品。
除了传统的古迹、古建筑和古街,还增加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体验项目,如徽剧表演、黄梅戏演出、徽菜烹饪体验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品味徽州的文化魅力。
现如今,徽州古城已经成为中国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体验徽州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和独特的徽派文化。
政府和相关旅游企业也不断投资和创新,为徽州古城的旅游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然而,徽州古城的旅游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如节假日游客过多、环境保护问题等。
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和规划,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保护好古城的环境和文化遗产,确保徽州古城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徽州古城的旅游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80年代的起步阶段到现在的成熟发展阶段,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徽州古城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也为徽州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徽州古城的历史文化介绍
徽州古城的历史文化介绍
徽州古城,又名徽州古城,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
它始建于唐朝初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一座典型的以徽派建筑为主体、融古城墙、古城门、古街巷、古城楼、古桥港、古书院、古道巷陌等众多人文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
城内文物古迹众多,其中有被称为“徽州三雕”(砖雕、木雕、石雕)的砖刻艺术珍品,还有
被誉为“徽州文化象征”的石牌坊,更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四百余栋。
古城内古城墙高约8米,长约2000米,整个城池由北门、南门、小南门和东门桥四座城门和东西城墙组成。
城内外还分布着众多古建筑。
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巷弄交错,古石桥港纵横交错。
明清时期这里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曾有“半个徽州都在此”之说。
城内外古民居密集分布,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 1 —1 —。
徽州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徽州文化徽州是指长江以南地区,、城、、、、()六市,市有时也被认为是皖南,安庆境内的天柱山(古称)为界,认为天柱山以南为皖南。
皖南是重要的经济和旅游中心。
沿江工业区蓬勃发展,崛起腾飞,人文景观丰富。
皖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地区为流域,徽州地区为流域。
,简称“徽”,古称新安,自秦朝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1987年11月,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
徽州,溯源追本,这里曾先后设新都郡、、等,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除婺源今属江西省外,其余今皆属)行政版属相对稳定。
1988年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三区(、、)四县(歙县、休宁、黟县、)和,总面积约980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47万。
徽州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据1955年与1981年在发现的两处考证,早在六千年前,翚岭(即徽岭)南北就有人类活动,《山海经》载有“”旧名,亦即今徽地之属。
传说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以前,本区尚属海滨之地,东南即大海,境内为异族氏占据。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以后,西周以前,据《禹贡》天下分九州本区属扬州,即所谓“蛮夷”所属之地。
春秋时,公元前473年以前属;公元前473年以后,吴亡属;公元前355年以后,越亡属。
实际上当时吴、越、楚三国并存,战争频繁,本区被作为拉锯战争之地辖属时有变动。
公元前222年一统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
本区设黟、歙二县,属(治三阴,即今浙江绍兴)。
楚汉之际属鄣郡(治故鄣,今浙江)此时之歙县包括今歙、休宁、婺源、绩溪、、遂安等地;黟县包括今黟县、祁门、石台等地。
楚汉战争之际,本区一度为所占,作为其功臣梅鋗之封邑,不久为汉将陈婴所占,属汉。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黟、歙属(治今淮南)。
十二年(前195年),黟、歙属(治今江苏)。
前元三年(前154年),黟、歙属国(治今江苏)。
元狩二年(前121年),置丹阳郡(治,今安徽),设十七城,歙、黟为其二城。
徽州与中国南方的历史城镇
徽州与中国南方的历史城镇徽州,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南方地区著名的历史城镇之一。
徽州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繁荣的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本文将介绍徽州与中国南方其他历史城镇的关系,探讨其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
徽州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0年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这个时期,徽州地区是楚国的一部分,后来成为吴国的领土。
随着历史的发展,徽州地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建筑风格。
徽州的建筑风格以徽派建筑为代表,这种建筑风格在中国南方地区非常有影响力。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徽派建筑注重对称和平衡,建筑物通常由黑色的青石砌成,屋顶则采用灰色的青瓦。
徽派建筑的特点是雕刻精美的木雕和石雕,以及精心设计的庭院和花园。
这些建筑物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徽州地区的历史城镇不仅有徽派建筑,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
比如,黄山是徽州地区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脉之一。
黄山以其奇特的山峰、险峻的山路和壮丽的日出而闻名于世。
此外,徽州地区还有许多古村落,如宏村、西递等,这些古村落保存了徽州地区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
与徽州相比,中国南方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城镇。
例如,苏州是中国南方最著名的历史城镇之一,以其精美的园林和古典建筑而闻名于世。
苏州的园林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精湛的园艺技术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此外,杭州也是中国南方的历史城镇之一,以其美丽的西湖和古老的建筑而闻名。
杭州的西湖是中国最著名的湖泊之一,被誉为人间天堂。
除了苏州和杭州,中国南方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城镇,如南京、厦门、福州等。
这些城镇都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文化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历史爱好者。
这些城镇不仅展示了中国南方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也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徽州是中国南方地区著名的历史城镇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遗产而闻名。
徽派建筑是徽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徽州文化形成介绍
徽州文化形成介绍徽州文化是指在中国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地区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
徽州地区包括黄山市、歙县、休宁县、黟县等地,这片地区的文化在历史上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徽州文化。
徽州地区的历史背景徽州地区位于江淮中游地区,自古就是汉族聚居区。
徽州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最早的居民是属于古越族的越人。
在东汉时期,这片地区开始有了完整的行政组织,成为一个县级行政区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徽州地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
徽州文化的特点徽州文化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包括风水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和文人文化等。
1. 风水文化徽州地区是风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徽州人对风水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追求,他们相信风水的影响力可以影响家庭的运势和命运。
因此,徽州的传统建筑、村庄规划和墓地布局都十分讲究风水。
著名的黄山就是徽州地区最典型的风水胜地之一,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文化学者前来探讨。
2. 商业文化徽州地区是中国历史上的商业重镇之一。
自古以来,徽商就是中国商界的代名词之一。
徽商以其勤劳、聪明和敢于冒险的精神以及独特的商业模式(“两袋皮”),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徽州的商业文化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结构和人民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氛围和商业道德。
3. 建筑文化徽州地区的建筑文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工艺而闻名。
徽州建筑充分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徽州地区自身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徽派建筑风格。
徽派建筑注重平衡和和谐,注重细节和精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享受。
4. 文人文化徽州地区孕育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和学者,他们对徽州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推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徽州的文人文化不仅表现在文学、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上,还表现在社会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的积极参与中。
徽州的文化氛围和文学水平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被誉为”文人之乡”。
徽州文化形成的原因徽州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徽州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
徽州古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徽州古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徽州古城是中国安徽省黄山市的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瑰宝的古城。
它位于黄山脚下,自北宋时期起就以其独特的民居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如今,徽州古城正致力于实现其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从徽州古城的发展现状来看,它的旅游业正在快速发展,并成功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一方面,徽州古城以其独特的徽派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而受到许多游客的青睐。
游客们可以在古城中欣赏到精美的宏伟建筑,如大型府邸和庙宇,以及精心设计的庭院,这些都是徽派建筑的特色。
另一方面,徽州古城还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例如传统手工艺品和古代文化遗址等,这些也是游客们感兴趣的景点之一。
然而,徽州古城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古城的环境和公共设施承载压力加大,例如交通拥堵和垃圾处理等问题。
其次,与现代都市景观相比,徽州古城的商业氛围相对较弱,商业活动和商品选择相对有限。
这种状况限制了古城的商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要实现徽州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趋势,关键在于平衡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关系。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古城的管理和保护,加大对环境的投入,改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例如交通和垃圾处理系统。
这样可以提高游客的体验,并保护古城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其次,应加强古城的商业活动,扩大商业空间,吸引更多的商家进驻。
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来引起游客的兴趣,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此外,为了促进徽州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借鉴其他古城的成功经验。
例如,可以引入绿色旅游理念,推广低碳游览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利用高科技手段改善游客的体验,例如推出手机导览系统、虚拟现实技术和智能导游设备等,为游客提供更便捷、丰富的旅游体验。
在未来,徽州古城有望成为国内外文化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通过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投入,徽州古城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和文化保护。
徽州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差
徽州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差徽州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徽州,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作为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名城,徽州一直以来吸引着众多游客。
本文将从徽州旅游的现状入手,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徽州旅游目前的现状非常令人鼓舞。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徽州旅游。
徽州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关注,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徽州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美的园林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在2013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景区内的黄山、九华山等自然风景和徽派建筑群体成为了游客们热门的目的地。
此外,徽州的传统工艺、美食和民俗文化也吸引了许多游客。
徽州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的酒店、餐饮和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兴起,还为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徽州旅游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一些景区的建设和管理仍存在不足,导致游客体验不佳。
例如,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景区内的环境卫生和设施更新需要改进。
其次,虽然徽州有着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但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不足。
很多人知道徽州的传统建筑和文化,却对徽州旅游的其他特色了解不多。
因此,提高宣传力度,推广徽州旅游的各个方面,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
未来,徽州旅游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徽派文化可以成为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徽派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具有广泛的吸引力。
通过进一步加强徽派文化的保护和推广,可以提升徽州旅游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其次,徽州在环境资源方面也具备优势。
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为徽州旅游市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亮点。
通过开发和完善黄山的旅游配套设施,提高游客的体验,徽州旅游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
此外,徽州还可以加强与其他旅游城市的合作,共同推动徽州旅游的发展。
例如,与苏州、杭州等地展开合作,开展联合宣传和旅游套餐,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徽州旅游。
对于徽州旅游的未来趋势,我认为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安徽徽州古城简介
安徽徽州古城简介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
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
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
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
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
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
城内景区包含徽园、渔梁坝、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新安碑园、太白楼等七处。
覆盖了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徽州文化。
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被列入国家5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组成部分。
一、历史沿革1.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建歙县,属会稽郡。
2.西汉武帝大狩二年(前121年)属丹阳郡。
3.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属新安郡。
4.南朝梁元帝承圣二年(553年)属新宁郡。
5.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歙县并入海宁县,隶属婺州,十一年(591年)复置歙县,隶属歙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歙州改名新安郡。
6.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新安郡改名歙州。
7.天宝元年(742年)歙州改名新安郡。
8.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新安郡改名歙州。
9.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改名徽州。
10.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徽州为徽州路。
11.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为兴安府。
二十七年(1367年)改兴安府为徽州府。
12.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
三年(1914年)6月,属芜湖道。
十七年(1928年)8月,废道直属安徽省,二十一年(1932年)10月属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
二十九年(1940年)3月,属皖南行署,同年8月属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区。
徽州古城:徽派文化的见证
徽州古城:徽派文化的见证徽州古城,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徽派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地位的一个分支,而徽州古城则是这一文化的见证。
本文将从徽派文化的起源、徽州古城的历史演变、徽派建筑艺术以及徽派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等方面,来探讨徽州古城作为徽派文化的见证的重要性。
徽派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起源于唐朝,盛于明清时期。
徽派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深深地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
而徽派文化的发源地正是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当时徽州是著名的商贸城市,具有丰富的商业和交通资源,各地商人纷纷来此经商,促进了徽派文化的形成。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经济繁荣使得徽派文化更加繁盛,徽派商人以其世家盛名、商业技巧和极高的道德规范,成为当时中国商界的佼佼者。
徽州古城是徽派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徽派建筑艺术的代表。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徽派建筑融合了南北建筑的特点,它的特色在于注重庄重、精致和对自然环境的融合。
徽州古城内的建筑以庙宇、别墅和祠堂居多。
徽派建筑注重对称和平衡,建筑物的布局和装饰都体现了精细的工艺和高度的审美要求。
建筑材料的选择也非常讲究,徽派建筑多使用青砖雕刻和灰瓦覆盖,使建筑更显庄重和精致。
此外,徽派建筑还以其独特的彩绘、雕刻和木构技法而闻名。
徽派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至今,可以说离不开徽州古城的保护和宣传。
近年来,徽派文化的保护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徽州古城内的徽派建筑和传统工艺店铺逐渐恢复和重建,使得徽派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除了建筑艺术外,徽州古城还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徽派人文精神、书画艺术和文化节庆等都得到了徽州古城的见证。
徽派人文精神是徽派文化的核心,徽派商人注重家族的荣誉和社会责任,崇尚礼仪和商业道德,这种价值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当地居民。
此外,徽派人还注重教育,推崇文学和书法艺术,在徽派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徽州古城整体性保护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对策
徽州古城整体性保护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对策徽州古城整体性保护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对策徽州古城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与山西平遥、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并称中国四大古城。
徽州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分内城、外廓,有瓮城、谯楼和东西南北四大古城门,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
歙县从唐宋以来共建了400多座牌坊,现在仍然保存完好的有104座,这在中国国内是绝无仅有的。
歙县徽州古城现有四大历史文化街区和五条特色街巷,其中徽州府衙历史文化街区5.4公顷、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9.3公顷、渔梁历史文化街区8.9公顷以及鲍家庄历史文化街区1.1公顷。
徽州古城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许国石坊、棠樾牌坊群和渔梁坝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安碑园、长庆寺塔、太平桥、南谯楼、新州石塔、东谯楼、曹氏二宅、渐江墓、方士载宅、圣僧庵壁画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9项。
其中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有,一是许国石坊: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座单间双柱三楼式的石坊组成。
石材粗犷厚重,雕饰巧夺天工,是全国罕见的典型明代石坊建筑。
二是徽州府衙:由仪门、正堂、二堂、知府廨组群、月台、穿堂等主体建筑组成,包括照墙、左侧钟楼、承宣坊、左侧旌善亭以及右侧申明亭等,呈现着明代府衙“规模宏敞,面势雄正”的旧貌,在建筑、史学界素有“徽州故宫”之称。
三是渔梁坝:作为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鬼斧神工,气势恢宏。
国家著名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说:“渔梁坝的设计、建设和功能,均可与横卧岷江的都江堰相媲美!”四是棠樾牌坊群:七座牌坊逶迤成群,雄伟壮观,全国罕见。
以“忠、孝、节、义”为序的每一座牌坊都有一部悲壮的动人故事。
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
徽州古城孕育了徽文化,徽文化成名了徽州古城。
世人对徽州古城的研究形成了一门学问,那就是在国际学界地位显赫的徽州学,徽州学包括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民俗等等。
徽州古城旅游发展历程
徽州古城旅游发展历程徽州古城是安徽省黄山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其旅游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一:文化传承(1949年以前)在1949年以前,徽州古城作为一个传统的历史文化城市,起初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旅游发展。
当时,徽州古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吸引了一些学者、艺术家和历史爱好者的关注,但对于大多数普通游客而言,徽州古城并不是一个热门旅游目的地。
阶段二:旅游开放(1950年-1977年)随着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徽州古城逐渐被列入国家重点推广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之一。
1950年至1977年期间,徽州古城开始接待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注重开发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并建立了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如旅游接待中心、导览系统等。
这一时期,徽州古城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阶段三:规模扩大(1978年-2000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国内外旅游业开始快速发展,徽州古城也在这一浪潮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这一时期,徽州古城的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接待能力得到提升,并且积极引进投资,开发更多的旅游项目和景点。
例如,修复和再建了一些古建筑,建设了更多的文化艺术展览馆和博物馆,整合了周边自然风景区资源。
徽州古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历史文化、自然风景、艺术表演等多种旅游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旅游目的地。
阶段四:品牌建设(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以后,徽州古城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
通过加强旅游产品的特色化、个性化和差异化开发,徽州古城的旅游业进一步提升。
同时,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开展了广告宣传、展览展销、旅游交流等活动,提高了徽州古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如今,作为安徽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徽州古城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总体而言,徽州古城的旅游发展经历了从文化传承到旅游开放、规模扩大和品牌建设的阶段,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旅游发展模式。
通过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遗产、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以及加强品牌宣传,徽州古城确立了其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的地位,成为一座备受瞩目的旅游胜地。
徽州文化概述总结
徽州文化概述总结引言徽州,又称徽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分支,起源于安徽省徽州地区。
徽州文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而闻名于世。
本文旨在对徽州文化进行概述总结,介绍其历史渊源、特点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历史渊源徽州文化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代,当时徽州地区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随着宋、元等朝代的交替,徽州文化逐渐丰富和发展。
元代是徽派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
当时,徽州地区的一些商贾纷纷迁往南方的商业中心,成为了南北商贾的纽带。
他们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带动了徽派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明代是徽派文化的鼎盛时期。
徽州人文风气雅致,崇尚书院文化,推崇孔子及其学说。
当时徽州儒学发达,书院遍布各地。
此外,徽州还以商业繁荣和手工艺业的发展而闻名。
清代是徽派文化的软化和衰落时期。
尽管清政府对徽派文化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徽州商贾的影响力仍然久著,徽派文化在江南地区依然有着广泛的影响。
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多元化,徽派文化的影响力有所衰退,但徽派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在一些地方得以保留和传承。
特点与内涵徽派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下面将从建筑、书法、绘画和工艺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1. 建筑徽派建筑是徽州文化的重要代表。
徽派建筑以宏伟、精美而闻名,主要有徽派民居、徽派宏伟的古城和庙宇等。
徽派民居突出了徽派人的精细、纤巧和精致,具有浓厚的徽州地方特色。
徽州古城规模宏大,城墙高大厚实,表现出徽州人的企业家精神和刚毅坚韧的性格。
2. 书法与绘画徽派书法与绘画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徽派书法以工整、苍劲、磅礴而著称,徽州的历代文人学士都十分重视书法和绘画,徽派书画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3. 工艺徽州工艺以木雕、砖雕和石雕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徽州的木雕制作技艺独特,尤以徽派家具最为出名,其精致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影响与传承徽派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徽州的前世与今生
徽州的前世与今⽣黄⼭市的前⾝是徽州地区,地处安徽省南部、皖浙赣三省交界处,是个七⼭半⽔半分⽥、⼆分道路和庄园的⼭区市。
总⾯积9807平⽅公⾥,现辖屯溪区、黄⼭区、徽州区、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和黄⼭风景区,全市总⼈⼝为147万⼈。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形成的城市布局不合理,⼤黄⼭市成⽴时,在徽州周围九万平⽅公⾥的⼴⼤地域内,还没有⼀个中等城市。
徽州⾏署所在地屯溪北距芜湖266公⾥,东距杭州215公⾥,西距景德镇167公⾥,南距衢州188公⾥。
⾃秦朝建县起,徽州这块⼟地从鄣郡、丹阳郡、新都郡、新安郡、歙州⼀路⾛来,形成延续⾄清末达⼀千多年的“⼀府(州)六县”格局。
宋宣和三年(1121),改歙州为徽州,辖歙县、休宁、黟县、绩溪、婺源、祁门县,州治歙县。
从此,中国历史上有了⼀个辉煌的名字:徽州!徽州⼭⽔掩映,清嵘峻茂,风光旖旎,景⾊宜⼈。
⼀千四百多年前,梁武帝萧衍曾对徐摛说:“新安⼤好⼭⽔,你到那⾥去当太守吧”!徽州歙县籍的⼈民教育家陶⾏知曾在《徽州⼈的新使命》⼀⽂中说:我们徽州,⼭⽔灵秀,⽓候温和,⼈民向来安居乐业,真可谓之世外桃源。
察看他的背景,世界上只有⼀个地⽅和他相类,这个地⽅就是瑞⼠。
徽州的成名,与徽商分不开。
特别是明清时期,徽商⾜迹遍天下,财⼒显赫,称雄中国商界300余年,并带来徽州⽂化的繁荣昌盛。
徽商部分资本输⼊故⾥,兴学助教,⼤兴⼟⽊,留下了丰富⽽珍贵的教育史话和徽派建筑、⼯艺等⼤批物质和⾮物质⽂化遗产,形成了灿烂的徽州⽂化。
古今以来,有多少名⼈学者对徽州发出赞美之声,有多少徽籍先贤对徽州深情眷恋,有多少媒体对徽州热情追慕,有多少中外游客陶醉这块神奇⼟地。
徽州徽州,不只是⼀个地名,⽽是⼀段辉煌的历史,⼀个古代的奇迹,⼀个美丽的神话,⼀个世⼈追逐的梦。
提起徽州的历史,有三个概念需要弄清:⼀是古徽州地区。
⾃宋宣和三年(1121年)徽州命名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790年间,作为州府名,徽州这⼀名称⼀直没有变更。
安徽徽州古城:千年历史的见证
安徽徽州古城:千年历史的见证安徽徽州古城,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老城市。
徽州作为安徽省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以其独特的人文风貌和历史价值受到了世界的关注。
从五代十国时期起,徽州就成为了徽商的发源地,徽派文化也因此在这片土地上繁荣起来。
徽州古城的建筑风格以徽派建筑为主,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之一,以其精雕细琢的木雕、石雕和砖雕艺术而闻名于世。
徽派建筑注重纲举目张,形式美观、结构严谨,给人一种庄重、典雅的感觉。
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有四大类:宫殿式建筑、城市式建筑、农舍式建筑和庙宇式建筑。
在徽州古城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精妙的徽派建筑,这是了解徽派文化的最好途径之一。
在徽州古城的街道上,石板铺就的街道、古老的宅院、流传着历史的砖墙,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过去的岁月中。
徽州古城的街道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貌,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巷,让人感觉如同穿越时光隧道。
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建筑不仅是居民的居所,更是艺术的结晶,充满了徽派文化的独特韵味。
在徽州古城中,有着许多著名的景点和历史遗迹。
比如徽州古城墙,这是中国少数完整保留下来的明代城墙之一,它作为徽州古城的外城防线,见证了徽州的繁荣与兴衰。
登上城墙,远眺四周的景色,可以感受到徽州的独特之处。
另外,徽州古城还有许多庙宇和祠堂,比如王家大宅、徽州庙宇群等,这些庙宇和祠堂凝聚着徽州人的虔诚信仰和文化传统。
除了建筑和历史遗迹,徽州的美食也是旅游者不容错过的一部分。
徽州菜以其鲜美可口的味道和独特的烹饪技巧而闻名于世。
徽州菜以炖、卤、焖的烹调方式为主,讲究色、香、味、形的协调,营养丰富又美味可口。
徽州狮子头、冰糖藕、金银鸽,这些都是徽州菜的代表作品,每一道菜都令人垂涎欲滴。
除了美食,徽州的传统手工艺也是值得一提的。
徽州木雕、石雕、漆器等工艺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徽派木雕以其精湛的刻工和华丽的装饰而闻名,徽州木雕可以追溯到唐代,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州的历史及发展现状徽州文化徽州是指安徽长江以南地区,芜湖、宣城、马鞍山、铜陵、池州、徽州(黄山市)六市,安庆市有时也被认为是皖南,安庆境内的天柱山(古称皖山)为界,认为天柱山以南为皖南。
皖南是安徽省重要的经济和旅游中心。
沿江工业区蓬勃发展,皖江经济带崛起腾飞,人文景观丰富。
皖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地区为长江流域,徽州地区为新安江流域。
徽州,简称“徽”,古称新安,自秦朝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1987年11月,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
徽州,溯源追本,这里曾先后设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除婺源今属江西省外,其余今皆属安徽省)行政版属相对稳定。
1988年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三区(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四县(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县)和黄山风景区,总面积约980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47万。
徽州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据1955年与1981年在绩溪县发现的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证,早在六千年前,翚岭(即徽岭)南北就有人类活动,《山海经》载有“三天子都”旧名,亦即今徽地之属。
传说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以前,本区尚属海滨之地,东南即大海,境内为异族共工氏占据。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以后,西周以前,据《禹贡》天下分九州本区属扬州,即所谓“蛮夷”所属之地。
春秋时,公元前473年以前属吴;公元前473年以后,吴亡属越;公元前355年以后,越亡属楚。
实际上当时吴、越、楚三国并存,战争频繁,本区被作为拉锯战争之地辖属时有变动。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
本区设黟、歙二县,属会稽郡(治三阴,即今浙江绍兴)。
楚汉之际属鄣郡(治故鄣,今浙江长兴)此时之歙县包括今歙、休宁、婺源、绩溪、淳安、遂安等地;黟县包括今黟县、祁门、石台等地。
楚汉战争之际,本区一度为项羽所占,作为其功臣梅鋗之封邑,不久为汉将陈婴所占,属汉。
年)黟、歙属荆国(治今淮南)。
十二年(前195年),黟、歙属吴国(治今江苏沛县)。
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黟、歙属江都国(治今江苏扬州)。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设十七城,歙、黟为其二城。
元狩六年(前117年),立武帝子刘胥为广陵王,歙、黟属广陵国(治广陵,今扬州),汉宣帝五风四年(前54年),刘胥获罪自杀,国除,复为丹阳郡之属。
汉成帝鸿嘉二年(前19年),立原中山靖王刘胜之裔刘云客为广德王(治广德,今安徽广德),黟县属丹阳郡;歙县仍属丹阳郡。
始元二年(前16年),刘云客死,无子,国除,黟县复属丹阳郡。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立广川王刘越之裔刘瘉为广德王,黟县复属广德国。
王莽篡汉,建国元年(公元9年),贬汉广德王为公,改黟县为愬虏。
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复名为黟县,仍属丹阳郡。
徽州地区是历史上中国经济文化重地,安徽省名中的“徽”字就是由徽州而来。
古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
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流派构成的徽学,更是博大精深。
它与敦煌学、藏学有同样影响。
徽州文化是江南省和1667年江南省分治后安徽省江南地区的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安徽文化。
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更趋火热,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什么是徽州文化?徽州所辖区域从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790年间除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的十年内称兴安府外,其余时期因朝代更迭而称徽州(宋)、徽州路(元)、徽州府(明、清),但“徽州”之名却前后沿用长达780年之久。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徽州”一名遂废,直到1949年5月设立徽州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徽州专区),但因管辖范围发生变动(徽州六县之一的婺源划属江西),其含义已与历史上的“徽州”也即“古徽州”有所出入。
一府六县是地域概念,即旧徽州府所属歙县、黟县、婺源、休宁、祁门、绩溪六县。
在将近780年的时间里,这六个县一直稳定地隶属于古徽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较为罕见的。
而“徽州文化”就是指由古徽州六县的土地所承载的、由六县历代先贤和人民群众共同缔造的文化,徽州文化既有物质上的,比如徽派建筑、徽菜等等,也有精神上的,比如新安理学、徽剧等等。
徽州文化包括哪些内容?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屈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徽州文化的现存及其原因和价值康熙六年(1667年)正式撤销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二省。
安徽是因江北有安庆,江南有徽州,取二地之首字而称安徽。
徽州,公元前222年就有歙县、黟县两个大县,明清时更为昌盛。
徽州文化,以其广博深邃的内涵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科学界的青睐,同时也引起了经济界的关注。
这三年中,我有幸参加并主持了一次全国徽学研讨会,四次国际徽学研讨会。
各地、各国专家学者踊跃参加研讨,表现了高度的热情。
老徽学研究者对我说:"我三十年前就加入了徽州籍了。
一些教授专家,几乎一生精力倾注于徽学。
一种地方文化能够引起国内外的如此重视,足以见其存在的重要和价值。
研究徽州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徽州文化的内涵谈徽州文化,我们必要先了解一下徽州。
徽州,作为一个地域的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前身经历了从"三天子都" "蛮夷"之地属吴、越、楚秦置黟歙,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的漫长历程。
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
在此后的866年中,徽州的名称一直延用,直至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山市时止。
现在我们讲的徽州地域包括: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和黄山风景区;宣城地区的绩溪县和江西婺源县等。
尽管千百年来,朝代的不断变更,名称的不断变化,但徽州的地域相对稳定,这就为徽州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徽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
徽州人在文化领域里建树、创造了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几乎涉及当时文化的各个领域,并且都以自己的特色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
主要内容有:1、新安理学。
这是程朱理学的正宗流派,奠基人程颢、程颐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祖藉均系徽州篁墩。
它从南宋前期到清乾隆年间,在徽州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新安理学核心是伦理常纲,同时也倡导"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的重学思想,"天理为义,人欲为利","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理不计其功"的思想和"修内政","攘夷狄"的节义思想;2、徽州朴学。
也就是徽派考据学。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婺源县的江永和屯溪的戴震。
它作为乾嘉学派中的皖派,直接继承了汉古经学,把经学研究从纯考据的藩篱中解救了出来;、新安画派:开先河的为元代的程政,明朝开始形成新安画派风格。
明末清初,江韬(渐江)、查士标、孙逸、汪元瑞"海阳四家"异风突起,有力地冲击了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四王"画派在中国画坛的统治地位。
他们主张师法自然,寄情笔墨,大胆创新,给明末清初画坛带来新的生气。
近代的黄宾虹,主张"先师古人,再师造化,而以自然为归",丰富和发展了新安画派;4、徽州篆刻。
徽派篆刻始于明朝的何震。
其后著名的有汪关和以程邃为首的"歙中四子"、以黄士陵为代表的"黟山派"。
徽州篆刻讲究用笔运刀,刀随意动,章法整齐活泼,一改当时篆刻庸俗怪异、擅改篆字型义、趋向屈曲乖缪的风格;5、徽派版画。
这是画家、刻工、印刷通力合作的产物。
肇端于墨模镂刻,于明万历始兴。
徽派版画以歙县虬村黄姓为中心,有"徽刻之精在于黄,黄刻之精在于画"之说。
从明万历到清初的近百年中,黄姓有300多人从事刻书,其中三分之一从事版画镌刻。
徽派版画以白描手法造型,典雅静穆,抒情气息浓厚。
明代胡正言(休宁人)印刷的《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长笺谱》为徽派版画的最高成就;6、徽剧。
这是徽州艺人在明清时期吸收弋阳腔和西秦腔等的基础上,经过衍变形成的,到清代中期,徽剧风靡全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唱、念做、打并重的完美剧种。
"四大徽班"由扬州进京,把徽剧推向顶峰。
道光年间,徽剧与汉剧结合,产生了京剧。
当时活跃在城乡的徽剧社班有47个,大的社班有艺员180多人,可谓声势浩大,繁荣昌盛;7、徽州刻书。
它始于中唐,盛于明,万历年间达到鼎盛。
至崇祯年间,徽州刻书跃居全国之首。
徽州刻书有坊刻、官刻、家刻和书院刻。
著名的坊刻有歙西鲍宁耕读书堂,于天顺年间所刻的《天原发微》5卷,现存北京图书馆;著名有家刻有歙县汪启淑的飞鸿堂,刊有自撰的各种图书12种,近300卷。
家庭出版社在古徽州各县都有;8、新安医学。
"肇自北宋,盛于明清,从宋代至清末,涌现著名医家543人,撰、辑医籍460多部,其中部分医籍东传朝鲜、日本"。
(徽州地区简志)著名的有宋代张杲撰写的《医说》10卷,这是我国现存最早载有大量医史人物传记和医学史料的书籍,也是第一部较完整的新安医学著作;祁门汪机撰《石山医案》3卷,"学宗的丹溪之医理,临床不拘一格,精于望诊、切脉;""歙县江辑《名医类案》12卷,搜集上自扁鹊、仓公、华佗,下迄元明诸名医验效医案,内容十分丰富,是我国第一部汇集历代名医医案之专蓍。
"(徽州地区简志);9、徽派建筑。
它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