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实现城市长效管理
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范本(2篇)
![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4ea49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d.png)
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范本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管理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的范本,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二、建立城市管理协商机制1. 设立城市管理协调委员会,由政府负责协调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的工作,保障城市管理各方的权益。
2. 举办定期的城市管理协商会议,邀请各方代表参与讨论城市管理中的问题和挑战,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3. 建立城市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建议,为城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完善城市管理法规与制度1. 审查现有的城市管理法规,发现和修正其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
2. 加强城市管理法规的执行力度,提高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法规的有效实施。
3. 制定细化的城市管理细则,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协同合作。
四、加强信息共享和公开透明1. 建立健全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可视化。
2. 打造城市管理在线平台,方便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向公众公开城市管理的决策过程和结果。
3. 设立投诉和建议热线,鼓励市民积极反映城市管理中的问题和建议。
五、推动市民参与城市管理1. 开展城市管理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城市管理的认知和理解。
2. 设立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和平台,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的决策和执行过程。
3. 支持市民组织成立社区管理委员会,促进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
六、加强城市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1. 提供城市管理人员的培训课程,提高其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
2. 加强城市管理人员的素质评估和选拔,确保其胜任城市管理的工作。
3. 设立城市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奖励表现优秀的管理者,并建立失职和违法行为的问责机制。
七、加强城市管理创新和科技应用1. 鼓励城市管理部门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 推动城市管理创新,鼓励试点和示范项目,为城市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探究城市长效管理机制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探究城市长效管理机制与可持续发展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27c76a9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18.png)
探究城市长效管理机制与可持续发展路径一、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的构建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是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紧张、环境压力增大等多重挑战。
构建一个有效、可持续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1 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的核心要素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的核心要素包括规划先行、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公众参与和持续改进。
规划先行要求城市管理者具有前瞻性思维,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法治保障则是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城市管理行为,确保管理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科技支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公众参与强调居民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
持续改进则要求城市管理者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管理策略。
1.2 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策略实施城市长效管理机制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
首先,要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确保规划的可持续性。
其次,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城市管理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再次,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此外,还要鼓励公众参与,通过社区自治、民意调查等方式让居民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
最后,要建立长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管理措施的有效执行和持续改进。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探索一条符合城市特点的发展路径。
2.1 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城市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创新驱动等方式,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同时,要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避免过度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
2.2 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关注的是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平。
城市需要通过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改善居住条件、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等方式,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城市网格化管理优势
![城市网格化管理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e46bed62e2bd960590c677d2.png)
城市网格化管理的优势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城市管理模式,无论是在城市管理手段上,还是管理方法上,都有独到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了城市管理的主动、实时、长效网格化的管理模式,调整了城市管理流程,克服了城市管理原有模式存在的突击式、运动式、被动、滞后、多头管理等弊端,真正建立了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实现了城市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2、城市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精准化。
城市网格化管理通过整合现代“数字城市”技术, 采用单元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城市事件管理法,使城市管理对象更加细化,各管理单位责任更加明确,实现了城市的粗放式管理到精准化管理的转变。
3、城市网格化管理再造了城市管理流程,实现了城市管理和监督职能的分离,城市网格化管理建立了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城市指挥协调中心,实现了城市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的分离,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4、创立新的监督评价体系根据网格化管理的特点,依托信息平台,建立内评价和外评价相结合的监督评价新体
系。
评价对象包括城市管理监督员、专业管理部门、监督中心、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以及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驻地单位和门前三包负责人等四级责任主体,评价结果在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的电子屏幕上实时公布。
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5c99fb0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b.png)
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要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健全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城市管理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对城市管理中的各类问题进行规范和约束。
2.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建立科学的城市规划体系,统筹城市各项建设工作,合理规划城市用地、道路、绿化等,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居住品质。
3. 建立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城市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实现城市数据的快速采集、整合和分析,为城市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4. 加强城市管理团队建设: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城市管理人才队伍,提高城市管理部门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的薪酬与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城市管理人才。
5. 强化城市管理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城市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确保城市管理的公正和有效。
6. 加强社会参与: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建立市民投诉反馈渠道,及时解决居民的合理诉求和意见建议,形成共治格局。
7. 加强城市管理经费保障:增加城市管理经费投入,确保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长效机制的实施。
总之,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需要政府的有力推动和市民的积极参与,要注重制度建设、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从而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常州市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经验和做法
![常州市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经验和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b940fe4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e.png)
常州市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经验和做法常州市作为一个二线城市,拥有着较高的城市发展需求,也面临着城市管理的诸多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常州市已经逐步建立起具有长效机制的城市管理系统。
以下是常州市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经验和做法: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注重社会参与常州市注重广大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通过建立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高人民的议事能力和决策参与能力。
市委、市政府将重要决策事项以及城市管理相关问题发布在常州市政府网站上,接受广大市民的监督和建议。
二、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强化综合治理能力常州市采取创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将城市管理划分为市级、区级、街道级三级管理体系,形成了综合管理主体,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
市政府设立了城市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监督各级管理机构的工作,实现了各级管理机构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三、强化市场监管,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常州市加强市场监管,推行市场主体的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市场主体的联合惩戒和失信黑名单制度。
市场监管局建立了投诉举报中心,接受市民的投诉和举报,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保护市民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城市品质常州市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市政府设立环境保护专项基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市环保局建立了环境监察队伍,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管。
同时,市政府鼓励市民参与环保志愿活动,共同维护环境质量。
五、推动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常州市推动信息化建设,建立了数字城管系统,实现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
市政府通过数字城管系统,进行城市公共设施的监测、维护和管理,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
市民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投诉和建议,实现了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便利化。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常州市注重培养和引进优秀的城市管理人才,建立了完善的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了城市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市政府每年组织城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城市管理专家。
如何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如何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9c55cf2b6edb6f1aff001fa4.png)
如何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如何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城市管理城市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是针对城管工作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点,以行政管理的长期效益为评判指标,由城管部门通过发挥行政管理各要素及各环节的综合作用,最终实现行政管理效率的一种工作机制。
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是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事关城管事业能否迈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基础环节。
所以,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当前影响城管工作长效管理的主要问题城管工作效率,是衡量城市管理行政活动优劣的综合指标,它是我们城管部门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城管工作效率主要包括短期效率和长期效率两个方面,它的体现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我市的情况来看,严重影响长效管理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效率观念淡薄,城管执法缺乏内在动力。
城市管理关键靠人。
当前,我们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错,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思想上不求进步,充“阿混”。
有的队员认为城管工作地位低待遇差,干不出什么花头。
这些同志没有长远观念,思想不稳定,态度不端正,混一天算一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天和尚撞天钟,得过且过。
二是工作上不肯主动,当“跟班”。
一些队员认为城管工作是一项得罪人的苦差使,小地方人面熟,抬头不见低头见,管理少种刺遇事多栽花,故对违法违规问题熟视无睹、敷衍了事,在工作上不主动、不热情、不负责。
三是学习上不下功夫,学“南郭”。
个别队员把城管工作看成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认为只不过是“耍耍嘴皮子、滤布动动手腕子、跑跑脚板子”,干这种粗活是没有必要进行学习的,或者说是学与不学一个样的。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积极性的调动,不利于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严重地影响着城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是建立城管长效工作机制,所必需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
2.管理模式陈旧,城管执法缺乏社会基础。
许多同志都感到城管工作不好做,广大市民似乎与我们隔着一堵墙,要么是漠不关心,要么是奇缺乏真心,要么是过于“热心”。
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8c5b575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3.png)
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为了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城市管理的责任主体和职责,规范城市管理的各项行为。
2. 建立综合治理机制: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城市管理综合治理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共治、市民参与的格局。
3. 强化社区治理:加强社区自治能力,建立社区自治机制,通过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形式,积极参与城市管理。
4. 加强执法和监督: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执法和监督体系,严格执法执规,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5. 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实现精细化管理。
6. 健全奖惩机制:建立城市管理的奖惩机制,对优秀的城市管理工作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
7.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的城市素质和城市文明意识,增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第 1 页共 1 页。
城市管理水平应该如何提升
![城市管理水平应该如何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b63eff44a45177232f60a246.png)
城市管理水平应该如何提升城市的日益繁复与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的专业化分工,由专业的城市管理部门来对城市运行各个专业子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
而随着城市系统的日趋复杂,现代城市运行及其管理日益表现出相互交错渗透、非匀质、非线形、非定常性复杂巨系统特性。
那么,如何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增加居民的幸福感?以下是相关的对策方法,欢迎借鉴!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怎么做:一、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建立城市规划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城市容貌长效管理机制、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城市交通秩序长效管理机制、城市园林绿化长效管理机制、环境卫生清扫保洁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城市管理目标管理责任制。
城市目标管理责任制是一种将总目标层层分解到每个管理环节和每一个管理者,将城市管理工作纳入各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区、街道、社区层层签订城市管理目标责任书,消除城市管理上的职责不清、交叉管理和管理漏洞,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管理网络,实现城市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长效化。
建立城市管理社会参与、舆论引导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实行政务公开、市民投诉、新闻舆论曝光等方式,对政府的城市管理工作和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
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城市管理,强化市民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和卫生意识教育,着力提高市民素质。
通过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自觉维护市容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步使市民形成自主管理、自我规范的良好习惯,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
建立城市管理各项工作机制。
应尽快建立健全三项工作机制:一是综合协调机制。
城管办作为常设机构,要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结合工作开展情况,对各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调度检查,促进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是配合联动机制。
综合执法、建设、环卫、园林等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定位,通过制定全区城市管理工作的统一规划,提出符合各街道办事处辖区实际的目标任务,抓好个街道辖区内市政维护、绿化养护、环境保洁等作业的管理和监督工作;要指导街道办事处抓好城市管理,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城市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如何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如何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28cd0b0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7.png)
如何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是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措施,可帮助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1.建立有效的城市管理体系:城市管理应建立在一套完善的制度框架之上,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章制度等。
构建具有权责清晰、科学高效、职责分工明确的城市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
2.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规划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应制定长远的城市发展规划,考虑到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确保城市的有序发展和可持续性。
3.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城市管理息息相关。
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如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等,能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城市管理提供便利。
4.提升城市管理技术水平: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工具,如智慧城市技术、数据分析和信息化等,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精确度,实现精细化管理。
5.强化城市监管和执法能力:加强城市管理部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城市管理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违法成本和风险,促使市民、企业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定。
6.加强参与式城市管理:引入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机制,建立市民投诉和建议机制,提供公众参与城市决策的渠道和机会,增强市民对城市管理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7.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城市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需要建立跨部门的协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协同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的整体效能。
8.加强市场监管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同时,通过经济手段,调节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9.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数字城市管理平台,对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监测、数据分析和精细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确度。
10.加强城市管理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培养专业的城市管理人才,提高城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提供有力支撑。
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ecd9a1e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7.png)
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长效的城市管理机制是实现城市规范管理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几个方面:
1.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与城市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城市管理的权责和法律责任,为城市管理提供合法依据。
2. 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的法律意识和规范意识,使广大市民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范。
3. 加强执法力量:完善城市管理执法机构建设,加强执法力量的配备和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和效能,确保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建立监督机制: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城市管理监督机制,包括公众监督、媒体监督和政府内部监督等,提高城市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度,确保城市管理工作的公正和高效。
5. 加强数据管理和利用: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数据采集和管理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和利用,发现和解决城市管理问题,为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
6. 加强协作合作: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城市管理工作。
同时,积极引导和促进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共治格局,共同推动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发展。
建立长效机制需要政府、市民和各界的共同努力,是一个长期而系统性的工作。
只有通过各方共同的努力,城市管理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如何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7462876f3c1ec5da50e270a7.png)
如何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如何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城市管理如何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笔者认为,应当按照“建立三个体系、推进三个创新、实施三个保障”的思路,抓重点、抓改革、抓基层、抓落实,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一)建立三个体系。
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目标体系,主体清晰、权责明确的执行责任体系和严格高效的考核监督体系,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基础工作。
一是建立城市管理决策目标体系。
创建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卫生城市、节水型城市、绿色交通示范城市,以及人居环境奖等,这些都是城市管理的目标。
这些目标在凝聚群众意志,振奋市民精神,传播城市形象等许多方面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每个城市,甚至一个城市的不同阶段,也都要有自己的管理目标。
那么,怎样才算是好的城市管理呢,每个城市都要结合实际,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城市管理工作目标,以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
要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要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策划,为市委、市政府出好主意,洗煤滤布当好参谋,充分发挥城市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协调调度作用,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是建立城市管理执行责任体系。
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建立起科学的城市管理体制,实现区、街道、居委的职能转换,突出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从横向上,要充分发挥专业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强化宏观调控职能和监督约束机制,做好综合协调和统筹安排,搞好行业规划和方针政策的制定。
同时,要坚持条块结合,统筹协调,通过合理的分工,提高执行能力。
当前的工作重点是重心下移、属地管理、以块为主,特别是区一级的责任和职能必须强化。
要将城市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工作要求分解细化,层层抓落实,形成分工科学、协作有力的工作运行机制。
三是建立城市管理考核监督体系。
城市管理工作的日常性、反复性、动态性都比较强,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考核监督体系。
要建立城市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包括相应的管理工作标准、设施养护标准、有关的指标和定额等,为考核提供依据。
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建和谐城管——社区城市管理工作对策与措施
![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建和谐城管——社区城市管理工作对策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45d3ae16f1aff00bed51e8c.png)
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建和谐城管——社区城市管理工作对策与措施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建和谐城管——社区城市管理工作对策与措施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XX城市建设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在新的阶段,作为政府管理城市的主要职能部门,我们应怎样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对加强社区城市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实现城市管理理念的创新与转变,保障和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我就如何加强社区城市管理工作做了一些思考,现在向大家作个简要的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充分认识社区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城市是有机体,社区是组成城市的细胞。
近年来,随着城市长效化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城市管理的基础在社区,实现城市长效化管理必须以社区为立足点。
城市管理工作量大、面广、问题多,要让这一项工作辐射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就只有把管理的重点移到社区,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才能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社会安定”的社会主义新型社区,才能真正改善社区的人居环境,压滤机滤布实现城市的长效化管理。
二、解放思想,整合资源,是建立城市管理机制的必然1、创新管理机制,实现资源优化组合。
健全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发挥社区居民和单位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的客观需求,推进城市管理由主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由公共地域向居民小区和单位庭院延伸、由城区向城郊结合部延伸、由重点时段管理向全天候管理延伸、由市容管理向综合管理延伸,逐步形成“两级领导,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格局。
同时推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以街道、社区为基础,围绕城市管理“洁化、美化、亮化和序化”的目标,做到在管理力量上整合、管理内容上拓展、管理时间上延伸、管理空间上覆盖、管理优势上互补,为实现城市管理工作高效化、精细化和长效化。
2、整合各部门资源,建立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把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到社区。
城管创卫工作总结6篇
![城管创卫工作总结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4666b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6.png)
城管创卫工作总结6篇篇1一、背景城市管理是维护城市环境、秩序和安全的重要工作。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我市城管部门积极开展了创卫工作。
本文将对我市城管创卫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城市环境治理我市城管部门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为目标,加强了城市环境治理工作。
通过实施垃圾分类、推行垃圾减量、加强道路清扫保洁等措施,城市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同时,城管部门还加强了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监管,确保了垃圾处理的规范化和资源化。
2. 城市秩序维护城市秩序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方面。
我市城管部门通过加强交通管理、整治市容市貌、打击非法营运等措施,维护了城市秩序。
特别是在交通管理方面,城管部门与交警部门密切合作,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3.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我市城管部门积极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通过建设公园、广场、公共厕所等设施,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公共服务。
同时,城管部门还加强了对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了设施的正常运行。
4. 创新管理模式我市城管部门在创卫工作中注重创新管理模式。
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手段,如智能垃圾分类、智能交通管理等,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同时,城管部门还加强了与社会力量的合作,鼓励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共同营造美好城市环境。
三、存在问题1. 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当前,我国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导致城市管理过程中存在法律空白和漏洞。
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制裁,影响了城市管理的效果。
2. 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虽然我市城管部门在智能化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来看,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城市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效率。
3. 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积极性不高市民是城市管理的主体之一。
然而,当前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城市长效管理制度
![城市长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20f8c8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4.png)
城市长效管理制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增长,城市管理日益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问题。
城市长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城市长效管理制度的概念城市长效管理制度,是指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
它包括了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涉及到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市政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规范和管理措施。
城市长效管理制度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等手段,为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提供了一种有序和规范的运行机制。
二、建立城市长效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领域和多个部门的协作。
如果城市管理不规范,容易出现混乱和矛盾,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建立城市长效管理制度,可以使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2.促进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建立城市长效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制定相关规定和政策,促使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浪费和滥用,为城市的长期发展保驾护航。
3.提升城市形象和软实力城市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和软实力。
一个良好的城市管理制度,可以使城市更加有序和宜居,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城市长效管理制度的构建1.建立健全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城市规划是城市管理的基础,是城市发展的总体框架。
建立健全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统一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保障城市的有序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完善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城市管理的重要任务。
完善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管理政策,合理分配土地资源,保障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市用地的合理布局。
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0332a15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6.png)
规范城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环境、公共设施、市容市貌、交通管理、市政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管理和维护,以提高城市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的一种行为。
在不同的城市中,城市管理也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和问题。
为了建立长效的城市管理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
首先,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布局管理。
城市规划是城市管理的基础,要根据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合理规划城市的布局、功能分区等,避免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混乱和浪费现象。
此外,还要加强土地利用管理,避免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乱占土地、未按规划用途使用土地等问题。
其次,要加强城市市容市貌管理。
市容市貌是城市的面子,也是居民生活环境的一部分。
要加强对市容市貌管理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加强对乱堆乱放、乱张贴乱刻画等违法行为的打击,保持城市的整洁和美观。
第三,要加强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公共设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民的生活和出行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要加强对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要加强公共设施管理的监督,对私自占用、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进行处罚和整治。
第四,要加强交通管理。
交通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要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并加强对交通拥堵状况的监测和调控。
此外,还要推广城市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减少机动车的使用,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最后,要加强市政公共服务的规范和提升。
市政公共服务是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重要方式,要加强对市政公共服务的规范和提升,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同时,要建立投诉受理和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居民的投诉和问题。
为了建立长效的城市管理机制,还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对城市管理的领导和监督,加大对城市管理力量的投入,并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和沟通,共同推动城市管理的规范和提升。
总之,建立长效的城市管理机制是提高城市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的关键所在。
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和布局管理、城市市容市貌管理、公共设施建设和管理、交通管理,以及市政公共服务的规范和提升,可以有效推动城市管理的长期发展。
关于明确城市管理职责,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3
![关于明确城市管理职责,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3](https://img.taocdn.com/s3/m/c2021e20aaea998fcc220ee5.png)
关于进一步明确城市管理职责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各镇人民政府,环科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各街道办事处,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深入推进我市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各项措施有效落实,按照市政府《关于明确城市管理职责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宜政发[2008]48号)的精神,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城市管理职责,强化考核监督,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合力,有效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水平,现就完善城市长效管理责任目标考核体系提出如下意见:一、建立工作制度(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委办、市府办、市委宣传部、市级机关党工委、城市管理局、建设局、公用事业局、规划局、住房保障局、招投办、公安局、环保局、卫生局、财政局、工商局、水利农机局、交通运输局、文广新局、教育局、国土资源局、民政局、市政府法制办等部门和各镇、园区、街道的分管领导组成,市政府分管市领导牵头召集并亲自参加。
各成员单位确定专人负责与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城管委办公室)日常联系。
联席会议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原则上每半年召开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每季召开主任办公会议,也可根据工作需要由市城管委办公室按照成员单位提议不定期召集会议,临时联席会议参加单位可根据会议议题所涉及的部门酌情确定。
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交流总结工作,部署安排工作任务,协调解决阶段性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研究制定城市管理重大政策性举措。
联席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由市城管委办公室形成会议纪要,各成员单位应根据会议纪要认真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向市城管委办公室反馈,由市城管委办公室负责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形成检查通报。
市政府将把相关部门和各镇(园区、街道)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对其年度考核的依据之一。
各镇(园区、街道)可参照建立相应制度。
(二)建立相互函告制度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各成员部门应相互抄送、函告工作情况,做到及时、准确、互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重要信息要即时通报相关部门,并抄送城管委办公室,对重要问题,应在联席会议上进行通报。
如何构建和谐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如何构建和谐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4e7b5b0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3.png)
如何构建和谐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来讲,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思想和理念,要求我们的工作既要严格依法行政,又要体现人性化管理和人性化执法的效果,实现城管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如何构建和谐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是我们城管人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努力营造文明执法的社会氛围,增强市民城管意识首先,要发挥新闻媒体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城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典型经验和新风尚,曝光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营造“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氛围。
使市民在获取环境享受的同时普遍承认并愿意承担保护城市环境的义务,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定,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同参与城市管理。
其次,政府要转变观念加大投入,相关职能部门要协力配合。
近三年市执法局通过开展构建和谐城管活动,社会的满意度和公信力不断得到提升,但执法中遇到的矛盾冲突却日趋激烈,如果没有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报道,城管队员要在执法中求文明,在整治中求安全,在困境中求发展,是很不现实的事。
因此,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城管的投入力度,提高城管队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改善城管装备,完善城管执法中的强制性措施。
同时,各级相关职能部门要协同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树立城管执法队伍良好形象坚持深化教育,大力培育城管文化。
要开展“创城管执法品牌,树文明队伍形象”活动凝聚城管执法队伍,增强从事城管执法事业的神圣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发扬城管执法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城管人精神,用城管人精神激励城管执法队伍全力保障九江经济发展环境秩序;用城管文化增强城管执法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locAlHOst完善制度建设,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实施对队伍的严格管理,确本文来源:文秘114 保队伍建设保持健康有序的强劲发展势头。
一是抓好规章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3431e85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d.png)
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城市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城市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的塑造。
为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长效管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需要有一个全面、科学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它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布局。
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应该考虑到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需求,确保城市的发展是有序的、可持续的。
在制定城市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利益,避免各方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加城市管理的效果。
其次,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需要加强城市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和素质提升。
城市管理是一项专业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因此,城市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此外,还应该建立健全市场化的人员选拔机制,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城市管理工作。
第三,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需要强化城市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能力。
城市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和领域的合作,需要有一个协调机制来统筹各方利益和资源。
因此,城市管理部门应该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建立跨部门的工作合作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第四,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需要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和完善管理措施。
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
最后,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还需要加强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
公众是城市管理的直接受益者和参与者,他们应该有权利参与城市管理的决策和监督。
因此,应该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城市管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建立全面、科学的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强化城市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能力、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以及加强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可以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提高城市形象的塑造。
事业单位申论写作模拟题:城市管理中的执法与暴力抗法
![事业单位申论写作模拟题:城市管理中的执法与暴力抗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73f4e5856a561252d36f65.png)
事业单位申论写作模拟题:城市管理中的执法与暴力抗法【背景链接】近日,有网友发表博文称,去年4月6日,贵州省赫章县可乐乡领导因一未成年女孩饶瑶(13岁)不慎倒水淋到乡政府的车上而发生口角纠纷,该乡的副乡长下车后与该成年女孩对骂、抓打,与此同时,副乡长叫来该乡党委书记袁泽宏。
博文称,袁泽宏带领该乡的30余名工作人员,以及该乡派出所的工作人员殴打女孩的婶婶,并用手铐将未成年女铐住,街头街尾来回游行长达20余分钟。
5月28日下午6时许,记者电话联系上可乐乡党委书记袁泽泓,袁泽泓称,事发当天并非4月6号,而是去年3月30日,派出所将女孩用手铐铐住确有其事,但并未游行,而派出所工作人员铐住女孩,是由于女孩个头较大,工作人员当时不知道她还未成年;铐她的原因,也不是网传的“不慎将水倒在车上”那么简单。
袁泽泓称,对此事已经做出详细书面汇报材料,他将该汇报材料传至记者电子邮箱。
汇报材料称,去年3月30日,时逢赶场天,工作队在乡长金奇的带领下,沿街整治摊位和环境卫生,逐户对街面的摊点打招呼。
当天,饶富贵(饶瑶的父亲)家摊点的伞架超过规划线很多,工作队要求把伞撤掉遭拒绝。
随后,金奇乡长安排同行的副乡长王梅等两名女同志录像取证。
在两人上车准备回到乡政府时,饶富贵之女饶瑶端了一盆脏水往车上泼,由于车窗未关,王梅全身被淋湿,下车找女孩理论。
随后,饶瑶及其姐姐、婶婶三人当街对王梅进行踢打。
汇报材料称:由于当天是赶场天,街面上行人很多,一时间场面混乱,为了控制局面,乡长金奇电话通知派出所和乡党委书记袁泽泓到现场参与处理。
派出所的同志赶到现场后,饶瑶被带上警车,其婶婶倒在地上大喊“乡政府打死人了,派出所打死人了”。
警方称上手铐工作方式源于经验和惯性可乐乡乡长告诉记者:现场比较乱,作为公安的执法干警,也没有时间问,你多少岁,游街肯定没有。
至于上手铐这事儿呢,现场比较乱,他们也不知道是不是未成年人,看上去(小饶)比我们的女副乡长还要胖一些,当时根本不知道她的年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实现城市长效管理城市管理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高效能的城市管理,能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扩大城市功能空间,降低城市运营成本,提升城市对资源要素的聚合力和功能的辐射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我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各相关部门、单位认真落实城市管理工作,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以及“全国十佳魅力城市”等多项殊荣。
特别是近几年,我市以创省级文明城市、创一流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大力改造旧城、开发新区、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成果斐然,永安市“全国十佳魅力城市”品牌内涵不断提升,为改善我市的投资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奠定了基础。
但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环境卫生不洁、违法建筑等“顽症”仍有不同程度的反弹。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些问题?通过深入城市管理一线调研,我们感到,作为城市管理部门,只有进一步转变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才能适应新的形势任务需要,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水平。
一、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各个部门和单位,关系到千家万户,大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小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具体到个人利益。
城市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矛盾和问题无时不在,主要表现在:(一)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屡禁不止。
一些违法者根据城管执法工作的规律,采取“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迂回游击战术,与执法人员打“时差战”。
也有一些违法者针对城管执法中的薄弱环节,钻执法空子,采取“打擦边球”的战术,在商店门前摆放的三轮车上卖物品等,城管来了就暂停经营,“老鼠躲猫”的“拉锯战”屡见不鲜。
(二)对违法事实拒不承认。
在具体的工作中,城管执法人员往往不是违法者实施违法行为的第一见证人,这给调查取证工作增加了难度。
现场的群众由于是熟人或是害怕报复或是同情违法当事人(大都为弱势群体)或是仇视城管等感情色彩原因,往往不愿意作证甚至还为违法者帮腔。
执法人员虽然知道违章者在狡辩,但就是拿他没办法。
(三)“虚心接受,坚决不改”者大有人在。
这种情况在日常劝导教育管理过程中较为常见。
一些小商贩或商店经营业主在违法事实真相面前,摆出一副可怜相,道出要养家糊口等各种充分理由,并虚心接受执法人员的教育,给人唯一的感觉就是认识错误的态度非常好,但换个地点又“重操旧业”。
(四)暴力抗法时有发生。
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与被管理人员发生摩擦是在所难免的。
有些管理相对人的素质相当低,任你“动之与情,晓之与理”,就是我行我素,唆使家人或社会上不明真相的好事者,对城管执法人员撒泼耍赖,故意将违章物品捣坏或躺倒在地上(有的甚至躺在执法车辆下),或者说,一边喊着“城管打人”,一边主动袭击执法管理人员,致使执法工作无法开展,事后还到效能、人大等监督部门“莫须有”投诉城管。
据调查,暴力抗法事件发生地多在市区繁华区域的五一桥、五四路、铁路供应站附近等路段,发生时间多在夜间执勤,发生的对象多发生在工作认真的执法人员身上。
(五)交通秩序混乱。
我市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将市区道路施划大量占道停车泊位,但部分驾驶人员随意停车现象还大量存在,随意上人行道;非机动车辆和摩托车停放无序,横七竖八停在商店门前或是占用盲人通道;载客摩的蜂拥在斑马线两端;摩托车修理行业占道修理等影响市民出行现象普遍存在。
(六)环境卫生状况差。
上世纪九十年代,永安市曾荣获“全国卫生城”,响亮省内外,创建过程中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形象有了大幅提升。
而如今的环境卫生状况大幅下滑,环卫设施破坏严重,市民随地乱扔垃圾、商店随意将增圾堆放到人行道上、违章饲养家禽家畜的现象严重,成了社会评论焦点。
(七)违法建设现象难绝。
《城乡规划法》修订实施后,法律赋予了城建监察部门更大执法权,目前沿街的违章搭盖基本得到控制。
但一些小区或城乡结合部的居民私自占地或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未拆的违法建筑“步步为营”扩大建设规模,在屋顶上违法建设搭盖现象依然严重,影响了建筑物整体景观和空中美景。
(八)监管力度不够。
缺乏大城管意识,公安、工商、城管、卫生等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大局意识、协作意识不够,对职能交叉的问题无人“抱养”,相互推诿,削弱了城市管理力度。
二、城市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既得利益驱动。
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是市场规律的产物,流动商贩占道摆摊设点逃避各种税费,以低成本赢得经营成果。
商店经营业主店外经营,以获得经营场地和烘托浓厚的商业气氛,赢得不正当竞争力。
部分市民的私利心态重,“只顾小家不顾大家”,在房前屋后擅自违章搭盖饲养家禽家畜或出租收取租金,污染环境卫生和破坏市容环境,周边居民怨声载道。
(二)市民素质良莠不齐。
随着我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农民进城定居,外来农民工、下岗工人及残疾人等城市底层的弱势人群占相当大比例。
客观上使这类人群通过违法乱搭乱建,改善居住条件,占道经营摆摊设点,靠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维持生计。
部分市民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差,乱扔垃圾、乱倒垃圾和随意乱停放车辆的行为习惯成自然,始终保持着对自己的行为犯不了大法观念,法律意识淡薄。
(三)部门配合不力。
由于城市管理工作涉及部门多,又因我国法律体系复杂,职责分工存在交叉和划分不明确,从而制约、弱化了城市管理的职能,由此而使相关部门你推我、我推你,其结果是大家都不管,或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有利益的事,大家都争着管,没有利益的事,大家都不管。
(四)城管执法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城建监察部门是城市管理专业队伍之一,在城市管理方面充当重要角色。
目前,我市城管大队人员编制少,执法人员力量不足,仅有52名执法人员,且年龄老化,由于受到编制、经费等因素限制,人员很难流动及培训、教育,因此造成个别队员素质较低、执法水平不高,工作方法单一,不讲究执法技巧,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影响执法效果。
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管理面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增加,行政执法所用的车辆、通讯装备较为落后,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现有的城管队伍已经滞后于目前快速发展的城市管理的需要,影响了执法工作的正常运行。
(六)城管法律缺位影响执行力。
现有城管法规存在行政许可缺失、法规强制力不足、可操作性不强等,进一步增加了城管执法的难度。
对一些违法行为如“违规饲养家禽家畜”等处罚力度低,入室没收或强制宰杀没有法律依据,只能劝导教育,因而违法者不怕查处,往往顶风违法,束缚了执法者的手脚。
又如,一些成群成帮的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地区人员在市区无证设摊,处理不好容易引起群体暴力冲突,甚至涉及民族矛盾,城管执法很无奈,城管执法机构成了执法队伍中的弱势群体,工作人员时常产生畏难情绪。
(七)执法环境不佳。
许多群众甚至部门单位的个别领导同情违法者,对城管执法人员的行为不理解、不支持;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偏向管理相对人等弱势群众;市民群众在自身利益未与城管执法冲突时又对执法工作要求高,评头论足。
三、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市城市管理需要科学、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的需要。
(一)树立大城管理念。
因城市管理工作的广泛性、经常性、长期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城市管理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所以城市管理工作必须从现实和科学的角度出发,坚持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联合执法机制,做到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理解、齐心协力、多管齐下。
城市管理委员会及城管办,在发挥领导、协调、监督检查职责基础上,要着眼调动各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的协作能力,推行违法违章行为“抄告”、“责成整改”制,当好“转换器”,将掌握的问题及时下达给有关职责部门处理,建立良好的城管运作网络,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局面。
(二)严把行政许可关。
严格控制门店审批,从源头上杜绝店外堆放、经营、作业现象,转变过去占道收费管理为占道处罚管理。
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执行《关于加强市区城市长效管理的实施办法》的要求,严把行业准入标准和我市市区路段行业设置控制要求,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扫清障碍。
在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规划建设的同时,应同步考虑公厕、垃圾中转站、公交车站、集贸市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使其数量足够且分布合理。
有关职能部门要主动参与开工前的规划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对基础设施建设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实施人性化管理。
一方面要根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张贴现象,严管,规范次干道,加强城区主次干道、社区、居住小区小市场建设和管理,另一方面又要照顾残疾人和下岗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尽力解决弱势群体的后顾之忧,协调民政、残联、社区居委会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投资开办福利厂吸收弱势群体就业,切实解决其生活出路,使其不再从事违法违章经营等。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
目前我市城市管理仍停滞在粗放型管理模式,紧盯几个蔬菜水果摊,偏重于大的建设项目批后跟踪管理等。
应从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模式转化,一要根据路段所处地域环境不同划分为示范街(步行街、燕江东路、燕江中路、新西路、新府路)、严管街(燕江南路、五四路、江滨路、中山路、南坑路、国民路、大同路)、监管街(大小街、解放路、东坡路、新安路、巴溪大道),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化管理规定;二要统筹兼顾,全方面、全时间段监管;三要有数字观念,用数字来衡量管理是否达到标准;四要精细管理手段,采取“盯、守、防”的方式,执法人员做到“四勤”,即眼勤、手勤、脚勤、嘴勤,将违法、违章现象遏制在萌芽状态;五要杜绝城市管理工作时紧时松的现象。
(五)强化集中整治。
营造严管重罚声势,形成高压管理态势,震慑违法当事人,遏制违法行为蔓延势头。
随着我市建成区的扩大和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部分人为在拆迁改造中获取政府的巨额补偿,乱搭乱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城郊村,执法人员在强制拆除时易遇到围攻和暴力抗法。
为打击违法者的嚣张气焰,应组织国土、房管、建设、公安等部门集中拆除违法建筑和违法搭盖,展示出行政执法队伍的声威。
市城管办立足标本兼治的原则,集中执法部门力量,拎成一股绳,重点治理反弹严重的“顽症”,将整治与日常化管理纳入双轨管理机制,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
(六)改革公用事业管理体制。
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按照“统一管理、权责一致,条包块管、以块为主,强化城区、立足社区”的原则,建立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制,把城市管理任务落实到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以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管理为基础,各有关部门的职能管理为支柱,充分发挥街道、居委会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协调作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