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草原》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第1课草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情境导入】

内蒙古大草原土壤肥沃,牧草茂盛,野花芳香,空气新鲜,湖泊晶莹。蒙古族同胞就生活在这风景如画的草原上。草原风景美,蒙古族牧民更美……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走进内蒙古,走进《草原》,来一次草原之旅。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学提示及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

2.本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

明确:地点转换顺序。

3.用最简练的语言说说课文的大意。

明确:我们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看到草原的美丽景色,受到蒙古族人民的热

情欢迎。

4.试着划分本文的层次,并归纳每部分大意。

明确:本文共5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给人带来的乐趣。

第二部分(第2~5段): 访问陈巴尔虎旗时受到蒙古族主人的热情欢迎和款待。

二、梳理思路——探究文意

1.研读第1段。

(1)从“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中,你能读出哪些意思?

明确:点题,第一次来到草原。

(2)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

明确: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等景物来写的。

(3)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草原的?

明确:天空,天底下。

2.研读第2~5段。

(1)给第二部分(第2~5段)分层并概括层意。

明确:

第一层(第2段):主人迎客。

第二层(第3、4段):主人待客。

第三层(第5段):主人和我们惜别。

(2)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

明确:热情好客。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对草原进行具体描写的呢?

明确:风光和人情。

三、研讨释疑——重点探究

1.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从课文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明确:草原十分辽阔。“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2.“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这些描写说明草原环境有什么特点?

明确:十分静寂。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中“惊叹”与“舒服”,“愿久立”与“想坐下”是否互相矛盾?

明确:不矛盾。作者惊叹的是那从未见过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舒服的是草原浩瀚、生机勃勃,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愿久立”,是因为草原景色迷人,“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何况是感情丰富的人呢;“想坐下”,是因为眼前美景沁润着心田,内心涌动着一股勃勃诗情,想借诗歌来抒发。正是这矛盾的手法巧妙地刻画出“我”在这种境界里的复杂的内心感受,多么自然得体啊!

4.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却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明确:文章前面写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写了草原的人情美,表现了作者对

草原的热爱和依恋。因此整体都是围绕着“草原”来展开的。

四、字斟句酌——品味修辞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明确:这句话将草原比作绿毯,将羊群比作绿毯上的白色的大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的绿和辽阔,羊群的洁白也为草原增添了美感。

2.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明确:用明如玻璃的带子来形容河,非常生动、形象。

3.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明确:小丘地势比较高,疾驰马群飞快跑过来容易发现。主人们穿着民族服装,骑在疾驰的马背上,衣襟、绸带迎风飘舞,远看确实如同一条彩虹。这样写不但形象生动,而且充分说明了主人的欢迎是多么隆重而热烈。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明确:“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在作者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五、技法赏析——写作借鉴

1.动静结合。

课文首先抓住色彩写静态,突出碧绿。作者首先写草原的主色调——“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接着具体写出它绿得有层次——“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绿得浓烈——“到处翠色欲流”;充满了生机——像“无边的绿毯”,像“中国画”。在这万绿丛中还点缀着白色的羊群、明亮的河流、各色的衣裳等,真可谓五彩缤纷、美丽迷人,让人心旷神怡,激情满怀。

其次,抓住声音写动态,突出热闹。初入草原,偶尔有“忽飞忽落的小鸟”声;接着“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后来“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这声音由低到高,由稀到密,使草原变静为动,为草原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也带来了欢乐。

2.矛盾的表达。

老舍先生在文中故意将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

中见深刻、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了复杂的思想感情。如“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碧绿的草原,无边无际啊!然而,既写“一碧千里”,为什么又要转接“并不茫茫”?一般说来,“茫茫”有无边无际的意思,这里却不是这个解释,否则将与上面“一碧千里”的描写产生矛盾。原来作者初入草原,感受新鲜,心情激动,用上“并不茫茫”则与“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的草原特点紧密关联:草原一派碧绿,漫无边际,放眼望去,一切都历历在目,没有模糊不清的感受。因此,“茫茫”应理解为模糊、朦胧。

六、本课小结

这是一篇散文,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

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附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