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服务贸易比较研究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日两国之间的服务贸易合作也日益增加。
服务贸易对于两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各国政府的政策对于服务贸易的推动和规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中日两国服务贸易的政策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一些改进对策,以促进双边服务贸易的发展。
1.政策体系中方:中国的服务贸易政策体系逐渐完善,包括国家战略、政府政策、行业标准等方面。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服务贸易促进与规范的政策,如《国务院关于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等。
日方:日本政府在服务贸易领域也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等。
日本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也为服务贸易提供了政策支持。
2.服务贸易自由化中方:中国积极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逐步降低了服务贸易的壁垒,推动了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日方:日本在服务贸易自由化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多个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推动了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发展。
中方: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服务贸易规范化的政策,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和规范。
加强服务业监管、建立服务贸易统计制度等。
二、中日服务贸易政策的差异虽然中日两国在服务贸易政策的推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差异:1.服务贸易开放程度不同中国:中国服务业开放度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一些服务行业对外资的准入仍存在一定的限制。
日本:日本的服务业市场相对更加开放,但还存在一些行业保护和准入限制问题,限制了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2.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同中国:中国政府对服务贸易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通过一系列政策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日本:日本政府也在积极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规范化,但在政策支持力度上与中国相比有一定差距。
3.服务贸易监管机制不同中国:中国对服务贸易的监管机制逐步完善,但在监管效率和制度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日本:日本的服务贸易监管机制较为健全,但在对外贸易监管方面还有待加强。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中日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
下面将对中日服务贸易政策进行比较,并提出一些对策。
中日两国的服务贸易政策都注重服务贸易的开放与自由化。
两国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谈判,同时取消了许多服务贸易领域的限制和管制。
由于两国的政策和法规存在差异,仍然存在一些壁垒。
中日双方可以加强沟通,通过对话和合作来消除这些壁垒,进一步加快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中日两国在服务贸易政策上的重点略有不同。
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包括鼓励外资进入、培养专业人才、完善服务贸易的法律框架等。
而日本政府则更加注重服务贸易的国际合作和提高国内服务业的竞争力,通过与其他国家签订服务贸易协定、培训高素质服务从业人员等方式来增加服务贸易的规模和质量。
中日双方可以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通过分享经验和资源来提高双方的服务贸易水平。
中日两国在服务贸易政策的监管和规范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国政府注重对服务贸易市场进行监管,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来规范服务贸易的行为,包括市场准入、资质认证、价格监管等。
而日本政府则更加注重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的规则和标准,通过自愿性的认证和评估机制来提高服务贸易的质量和信誉度。
中日双方可以加强合作,通过相互学习和借鉴来提高服务贸易的监管和规范水平。
中日两国在服务贸易的创新和发展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国政府鼓励服务业创新,支持互联网+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和服务业的融合。
而日本政府则更加注重服务业的升级和转型,通过提高服务业的技术水平和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来增加竞争力。
中日双方可以加强交流和合作,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创新,共同发展服务贸易。
为进一步促进中日服务贸易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政府间合作:中日两国政府可以加强对话和合作,通过高层交流和双边合作机制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中日是亚洲两大经济体,在服务贸易方面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国际竞争力,中日当局和企业都采取了一系列与服务贸易相关的政策。
本文将比较中日服务贸易政策,并提出一些建议的对策。
中日两国在服务贸易政策方面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致力于吸引外资和促进本国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
两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减少外国投资的限制,简化外商投资审批程序,提供税收和财务激励等。
两国的政府和企业也积极推动本国服务业的国际化,鼓励企业开展跨境服务贸易。
中日两国在服务贸易政策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服务贸易自由化方面,日本相对更加开放,采取了更积极的政策。
日本不仅降低了外国投资的限制,还减少了对外国人才的限制,鼓励外国人在日本工作和创业。
日本通过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议,进一步促进了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相比之下,中国在某些服务领域仍存在限制,如金融、文化和教育等领域。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日两国有不同的政策和立法。
虽然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实践中仍存在问题,如侵权行为频发和法律执行不彻底等。
相比之下,日本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为完善,法律执行力度更大。
这对于服务贸易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中日服务贸易政策的比较,可以提出一些对策。
中方可以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度,降低外国投资的限制,简化投资审批程序,并提供更多的税收和财务激励措施。
中方还可以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推动本国服务业的国际化。
鼓励企业培养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供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
中方可以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加大力度,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加强知识产权法律的执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
中方还可以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中方可以积极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加强与各国的合作,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与此中方还可以与日本等国家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中韩日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中韩日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服务贸易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中,中韩日三国作为亚洲地区的经济大国,其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韩日三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深入探讨三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优势、劣势及发展潜力,为三国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将对服务贸易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进行阐述,为后续的比较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随后,文章将分别对中韩日三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包括服务贸易规模、结构、主要贸易伙伴等方面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运用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构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对三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和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中韩日三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各具特色,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中国在服务贸易规模上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服务贸易结构、服务质量等方面仍有待提升;韩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但在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方面仍需加强;日本在服务贸易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但在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方面仍需加大力度。
文章将针对三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例如,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服务贸易市场等。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有望推动中韩日三国服务贸易的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三国在国际服务贸易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服务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韩国和日本作为亚洲地区的经济大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关于三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关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和评价指标,学者们普遍认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或地区在服务贸易领域相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所具有的优势。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服务贸易已成为国家之间的重要经贸往来形式。
中日作为亚洲两个重要经济体,其间的服务贸易也日益增长。
本文将比较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并提出对策。
1.市场准入政策中日在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方面存在差异。
日本对外国服务供应商设置了严格的准入门槛和市场准入限制,对外国人在日本从事服务业也实行严格的管理。
相比之下,中国对外国服务供应商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也较高。
2.专业资质认证与标准日本在服务业领域设立了许多专业资质认证与标准,要求从事特定领域服务的人员必须符合相关资质要求。
中国的专业资质认证与标准相对较少,对从事服务的人员的要求较为宽松。
3.外资参股比例限制在某些服务领域,日本对外资参股比例限制较高,例如银行、保险、电信等。
中国的外资参股比例限制相对较低。
4.跨境数据流动政策中日对于跨境数据流动的管理和处理方式存在差异。
日本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要求较为严格,对个人数据的跨境流动进行了限制;而中国对跨境数据流动的管理较为灵活,允许部分行业的个人数据跨境流动。
5.相关税收政策和财务审计政策中日的税收政策和财务审计政策也存在差异。
日本对外国服务供应商实行了较为严格的税收政策,同时也对外国服务供应商的财务审计进行了严格要求。
相比之下,中国的税收政策和财务审计政策较为灵活。
1.增强市场准入透明度中日应共同致力于提高市场准入透明度,建立公平竞争的服务贸易环境。
双方可以加强信息交流,深入了解对方市场准入政策,争取在市场准入方面取得相互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2.加强专业资质认证与标准的对接中日可以加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专业资质认证与标准的对接,共同制定更加互通的专业资质认证与标准,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水平。
3.放宽外资参股比例限制中日可以逐步放宽外资参股比例限制,吸引更多外资进入服务市场,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4.强化跨境数据流动管理中日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制定跨境数据流动的管理机制和标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并促进跨境数据流动的便利化。
中日海运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日海运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海运服务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贸易的重要领域之一。
中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运服务国家之一,两国的海运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日两国海运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为深化两国间的海运服务贸易合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日两国海运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和原因,为进一步推进两国间的海运服务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比较中日两国海运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力;2、分析中日两国海运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差异的原因;3、探讨如何加强中日两国的海运服务贸易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三、研究内容本文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中日两国海运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力比较:1、分析中日两国海运服务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特点;2、比较中日两国海运服务贸易的规模、结构、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差异;3、评估中日两国海运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二)分析中日两国海运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差异的原因:1、阐述中日两国海运服务贸易的政策环境和法律制度;2、分析中日两国海运服务贸易的市场结构和运营模式;3、讨论中日两国海运服务贸易的技术水平和人才素质;4、分析中日两国海运服务贸易的文化差异和传统制约因素。
(三)如何加强中日两国的海运服务贸易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1、探讨中日两国海运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2、提出推进中日两国海运服务贸易合作的具体措施;3、分析中日两国海运服务贸易合作的机遇和挑战。
四、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海运服务贸易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中日两国海运服务贸易发展的历史、现状、特点和趋势。
统计分析法:通过收集中日两国海运服务贸易的相关数据,比较分析两国之间的差异和趋势。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中日两国海运服务贸易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提供参考。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服务贸易是指国际上跨境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包括旅游、金融、咨询、运输等多个领域。
中日经济体量庞大,服务贸易的发展极为重要。
然而,中日两国的服务贸易政策因历史、文化、政治等原因存在不同之处。
本文将就中日服务贸易政策的比较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服务贸易环境的比较1.历史背景:中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而日本的服务业则是先进的经济部门之一。
二战前,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早有布局,日资企业占据中国市场的重要地位。
而在中国,服务业靠近市场出路,国内市场较小,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2.政策法规:近年来,中国政府支持服务业的政策愈加积极。
中国的服务贸易政策着眼于对外合作、降低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度等方面。
日本政府亦制定了一系列亲服务业的政策。
高技能的海外人才在日本有着优越的待遇,日本还推出了“Cool Japan”计划加强海外文化传播,提高日本文化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3.服务业发展:中国服务业从传统的餐饮、旅游、金融等领域开始向科技、文化、信息等领域发展,中国的市场需求逐渐适应高端、多样化和新兴服务。
日本服务业则主要集中在创意产业及高附加值服务领域,如动漫、美食、科技等。
1.自由化程度(1)中国自由化较缓慢,服务产业市场多数受到本国民间资本主导,服务部门国有化程度高。
(2)日本对外开放服务业程度较高,积极倡导服务业自由化,鼓励服务贸易的发展。
2.市场准入条件(1)中国市场准入条件相对严格,对离岸服务业贸易限制较多。
(2)日本的服务业市场条件和外资投资法规相对宽松,提供了较为优越的自由市场环境。
3.投资基础设施(1)中国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力度较大,但仍有不少小、散、低效的问题,也存在一定的市场垄断。
(2)日本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相对较为完善,通讯、交通、教育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好的保障。
4.服务专业化水平(1)中国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已经逐步提升。
(2)日本的服务业专业化水平较高,各领域的服务业体现出了较为强烈的专业化特征。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随着中日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中日服务贸易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日两国之间的服务贸易政策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也有不少相似之处。
本文将从服务贸易政策的比较入手,探讨中日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可能的对策建议。
一、政策比较(一)市场准入条件中方:中国的服务贸易领域,外国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面临着一定的限制。
具体来说,外国企业需要满足一定标准和条件,才能够在中国从事特定的服务业务。
例如,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文化等重要领域的服务业务,需要获得国务院批准才能够开展。
此外,外国企业还需要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规定。
日方:日本对外商的准入条件比中国相对宽松。
特别是在服务贸易领域,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了对外商的准入条件,为外国企业在日本市场开展服务业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营商环境和服务质量中方:中国的营商环境得到了大力改善,为外国的服务供应商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
例如,为了支持外国企业在华开展服务贸易,中国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金融贷款、产业基金等等,为外国服务供应商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日方:相比较中国而言,日本营商环境更加优秀,已经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
日本政府为了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还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大阪市的“Love Osaka”计划、东京市的“Business First”计划等等,这些政策旨在鼓励外国服务供应商进入日本市场,为日本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二、对策建议(一)优化市场准入条件。
中国政府可以进一步放开服务业市场准入限制,吸引更多的外国服务供应商进入中国市场。
目前,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更加注重提高外商准入门槛的透明性和可预见性。
(二)提高服务质量。
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对于日本而言,营造优良的服务环境和提高服务质量都是非常关键的。
中国政府可以从税收政策、人才引进、市场管理等方面入手,逐步提高中国服务业的竞争力和服务质量。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中日服务贸易是两国经济交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日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政策也存在一些差异。
下面将对中日服务贸易政策进行比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方面,中日两国存在一些差异。
日本对外开放的程度较高,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对外国公司开展投资和经营活动给予鼓励和便利。
而中国在部分领域对外资企业存在一定的限制和管理。
对此,中国可以进一步放宽对外资企业的准入限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
在服务贸易相关政策的制定与管理方面,中日两国也存在差异。
日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服务贸易相关政策和管理机构,以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和提高服务贸易的质量。
而中国在服务贸易政策和管理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可以加强对服务贸易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建立完善的服务贸易管理机构,提高服务贸易的规范化和便利化水平。
在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方面,中日两国存在一定的差距。
日本重视人才培养,鼓励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以满足服务贸易发展的需求。
而中国在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人才培养的体系不够完善,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
中国可以加大对服务贸易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加强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日两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日本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执法机构,对服务贸易中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保护。
而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执法力度不够强劲等。
中国可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法力度的加强,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增加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日服务贸易政策存在一些差异,但也可以从对方的经验中学习和借鉴。
中方可以通过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服务贸易政策与管理的建设、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努力,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提高服务贸易的水平和质量。
中日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
中日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成为新的发展热点。
作为亚洲的两大经济体,我国和日本在服务贸易发展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日本的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要强于我国。
因此,借鉴日本的服务贸易发展策略,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中国和日本作为比较对象,主要从服务贸易总量、服务贸易内部结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三个方面对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做了具体的比较分析,对于进一步认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通过结构调整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中国、日本、服务贸易、状况比较、市场占有率、TC指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服务的需求日益加大,从而使服务产品在国际间的流动性大大加强,服务贸易也由此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日本和中国都是贸易大国,是亚洲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两国在服务贸易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日本是服务贸易大国,日本2007年的服务贸易额为2792亿美元。
而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相对货物贸易滞后,但近年来发展迅速,2007年我国的服务贸易额已达到2509亿美元。
中日两国都是服务贸易逆差国,两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均不如货物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强。
而且两国都是先发展货物贸易,再发展服务贸易的,两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都为负值。
但总体来说,日本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强于我国,因此,借鉴日本服务贸易的发展策略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日服务贸易发展状况比较1.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从2000年的660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2862亿美元,年均递增19%,2008年我国的服务贸易额达到最高3045亿美元。
虽然我国的服务贸易总额不断扩大,但却连年出现了逆差。
据统计,2009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862亿美元,由于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比上年同期下降6%。
其中,出口1287亿美元,同比下降12.1%;进口1575亿美元,同比下降0.3%;贸易逆差高达288亿美元。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中日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间的服务贸易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进行比较,并提出对策。
在贸易自由化方面,中日都积极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并签署了《中日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等双边协议,为两国的服务贸易提供了较好的政策环境。
在服务市场的开放程度方面,中日略有差异。
日本在服务领域开放程度相对较高,而中国则相对保护一些特定行业,如金融服务、医疗服务等。
日本在金融、教育、医疗等服务领域吸引了大量中国消费者,而中国则在旅游、电子商务等领域对日本市场更加开放。
在服务贸易便利化方面,中日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
中方推动实施了服务贸易便利化措施,促进服务供给,放宽外资准入限制等。
日本也推出了一些措施,支持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服务贸易的繁荣。
中日在服务贸易政策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双方在服务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仍然存在。
特定行业的准入限制可能会影响到双方的服务贸易合作。
双方应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为服务贸易提供更多机会。
双方的服务贸易政策和标准存在差异。
不同的政策和标准可能会制约服务贸易的发展。
双方应加强沟通合作,协调双方的政策和标准,创造更加有利的服务贸易环境。
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人员流动、金融合作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也需要解决。
知识产权保护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可以促进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人员流动也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人员流动可以加强双方的服务贸易合作。
加强金融合作可以为服务贸易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的对策。
中日应加强政策沟通和标准协调,创造更加有利的服务贸易环境。
双方可以通过增加高层对话机制、加强政策研讨和对话等方式,促进政策的协调和标准的统一,为服务贸易提供稳定和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中日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促进人员流动,加强金融合作。
双方可以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交流与合作、为人员流动提供更便利的政策条件、加强金融机构的合作等方式,改善服务贸易的环境和条件。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引言服务贸易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日作为亚洲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服务贸易政策的比较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对中日两国的服务贸易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中日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1. 开放程度比较中日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之一,服务贸易开放程度是衡量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在这方面,日本相对较为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外国投资者在金融、零售、旅游等领域享有较大的市场准入权。
而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如金融服务、法律咨询、旅游等领域存在一定的市场准入限制。
2. 政策支持比较政府的政策支持是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日本政府在服务贸易发展方面给予了较多的政策支持,通过减税、补贴、贷款等方式,鼓励本国企业扩大对外服务贸易。
而中国在服务贸易政策支持方面还有待加强,对外服务贸易企业的税收优惠和融资支持等政策不够完善。
3. 监管机制比较监管机制的健全和有效执行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条件。
日本拥有健全的监管机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服务贸易监管体系,对服务贸易的规范、监督和管理有明确的政策和法规。
中国在服务贸易监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对一些服务贸易行业的监管不够规范。
1. 提高开放程度的对策为了提高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中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快推进市场准入制度改革,降低外资准入门槛,扩大外资在金融、法律咨询等领域的市场准入权。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服务贸易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3)加强国内市场竞争,提高本土企业的竞争力,降低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促进国内外企业的平等竞争。
(1)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对服务贸易企业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服务贸易企业的税负。
(2)加强金融支持,为服务贸易企业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提供低利率贷款和融资担保等金融支持。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中日两国之间的服务贸易合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双方的服务贸易合作也不断拓展和深化。
尽管两国在许多领域的服务贸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两国在服务贸易政策上仍然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比较中日两国服务贸易政策,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政策比较1.服务贸易市场准入中国在服务贸易方面仍存在市场准入门槛较高的问题,例如在金融、电信和医疗等领域的设限。
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机构、外资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在华经营等方面的准入限制仍较为严格。
而日本在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方面较为开放,外国企业可以自由地在日本向消费者提供服务。
2.服务贸易服务的国内保护在一些服务领域,中方政策在保护国内服务行业方面较为严格。
例如,在教育、医疗和文化等行业,中方政策仍保持着一定的国内保护。
而日本并未实施类似的措施。
在市场准入手续方面,中国存在一些不仅耗时而且繁琐的行政审批程序,例如就医和教育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手续。
而日本政府着重推进便捷的市场准入手续和行政审批。
二、对策建议:中国政府应加快市场准入的步伐,尤其是在金融、电信和医疗等行业准入方面,应逐步放宽外国投资进入的门槛。
与此同时,加大监管力度,防止外资的市场垄断现象出现。
2.逐步取消国内保护政策中国政府应逐步取消服务领域的国内保护政策,放开市场,鼓励外资增加在中国的投资并提高服务质量。
3.优化市场准入手续中国政府应对市场准入手续进行优化,变得更加简洁快捷。
这将大大提高服务商和投资者的便利性,以提升服务质量和吸引更多的外资。
结论:服务贸易是中日两国未来合作的增长点。
两国需要彼此加深合作,建立宽容互利的政策环境,促进各自优势的发挥,实现多方共赢。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中日服务贸易是中日两国经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两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比较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分析差异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比较方面,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存在以下差异:一、市场准入:中日两国在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方面存在不同。
中国对日本的服务外资准入条件相对较宽松,允许外资参与更多的服务领域,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政策。
而日本则对中国的服务外资设置了较多限制和条件,限制了中国企业进入一些敏感行业,如金融等。
二、服务领域:中日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程度不同。
中国的服务贸易领域相对较为开放,涉及多个行业,如旅游、教育、金融等。
而日本对于一些服务领域的开放程度较低,如金融、医疗等领域仍然存在较多限制。
三、人员流动:中日两国在人员流动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对于来自日本的高技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更多便利,鼓励人才流动和创新创业。
而日本则对于中国人才的流动设置了更多的限制和条件,使得中日之间的专业人才流动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知识产权保护:中日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差异。
日本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较为完善,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障和便利措施,以吸引更多的技术和创新资源。
而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在服务贸易领域中,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具有很大的影响。
在对比中日服务贸易政策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来促进中日服务贸易的发展:一、加强市场准入的互惠互利。
双方应加强沟通,建立更加公平、透明和开放的市场准入机制,实现双方利益的平衡。
中方可以参考日本的建设性经验,在尊重和保护本国产业的为日本的服务外资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机会。
二、推动服务领域的开放。
中方可以进一步放宽对日本服务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加大服务贸易的开放力度,吸引更多的日本企业来华投资和经营。
双方可以加强合作,通过建立联合研究机构和项目,促进服务贸易的创新和发展。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中日经济合作与贸易关系一直都是双方关注的重点领域。
服务贸易作为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双方政策的密切关注。
本文将比较中日两国服务贸易政策的异同,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政策框架中日两国的服务贸易政策框架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商务部的相关规定、设立自贸试验区的文件等组成。
而日本的服务贸易政策主要由《对外贸易法》、日本外务省和经济产业省的相关规定、日本各地政府的促进服务贸易的措施等组成。
从政策框架上看,中国对服务贸易的监管机构较多,政策制定与实施相对较为分散,而日本的政策较为集中和统一。
2. 准入条件在服务贸易准入方面,中日两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对外商投资设立企业有一定的准入条件,如注册资本要求、专业能力要求等。
而在日本,外国企业参与服务行业的准入比较困难,尤其是在一些敏感行业,需要经过多个审批程序和限制。
日本还实施了一些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如贸易保护、专业资格认证要求等,对外国企业的准入造成一定的障碍。
3. 监管机制中日两国的服务贸易监管机制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监管机构主要由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税务局、工商局等组成,分工比较明确。
而日本的监管机构主要由经济产业省、日本外务省等组成,这些机构之间有一定的协调和配合关系。
从监管机构的设置和功能来看,中国的监管机构相对单一,而日本的监管机构相对独立但协调性较强。
1. 加强政策协调和合作中日两国应加强服务贸易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形成一致的政策框架和准入条件。
可以成立双边的服务贸易合作机构,定期举行高层会议,协商解决双方存在的问题,并共同制定政策和准入条件,提高服务贸易的便利化水平。
2. 提升市场准入的透明度中日两国应加强市场准入的透明度,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指导,降低准入的不确定性。
可以建立一个服务贸易准入的信息分享平台,通过发布准入规则、流程和相关政策文件等,让潜在的外国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准入条件,并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
中日服务贸易比较研究.doc
中日服务贸易比较研究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一)研究方法与理论对接1951年恒定市场份额(CMS)分析方法第一次被提出,该方法现已成为国际贸易研究领域的主要分析工具。
该模型将一个国家的一种产品的出口划分为二阶效果,具体公式如下。
(二)数据来源本文取1998—2012年中国、日本、中日双边服务贸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需要的相关数据来源如下:中国历年服务贸易额、日本历年服务贸易额、中日双边服务贸易数据来自于UNServiceTradeDatabase、WTO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InternationalTradeStatisticsDatabase)、中国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官方网站,具体数据来源均已在数据表下方标注,尤其是日本服务贸易2012年的数据是作者根据相关数据整理所得,可能存在微小误差,但不影响分析结果。
为分析比较中、日两国不同时间段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其变化过程,本研究将研究区间分为三个阶段:1998—2002年为第一阶段、2003—2007年为第二阶段、2008—2012为第三阶段。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为了研究需要,本文将运输服务、旅游、建筑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划为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将通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宣传、电影、音像划为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
在此基础上整理中、日两国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进口值、出口值、进出口总额等数据,依据整理的基础数据运用上文模型公式计算,进一步得出中、日两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解情况,并对具体数值做出经济解释,而且根据当时经济环境做深层次原因解析。
(一)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分解研究根据前文介绍的模型公式,计算得出中国知识/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CMS二阶效果分解结果,具体数值如表2所示。
1.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分解研究。
(1)结构效果及二阶分解效果分析。
通过CMS 二阶效果分解数值可以看出,结构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51.5%、78.8%和91.4%,纵向对比发现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趋势明显,说明在中国经济总体增长过程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额也随之显著增长。
中日贸易调研报告
中日贸易调研报告中日贸易调研报告一、引言中日贸易一直是两国经济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和日本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日贸易也呈现出一系列特点和趋势。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中日贸易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为两国间的经济合作提供参考。
二、中日贸易总体情况1. 贸易规模: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日贸易额逐年增长。
2019年,中日贸易额达到了6000亿美元。
2. 贸易方式:中日之间的贸易主要以货物贸易为主,但随着双方服务业的发展,服务贸易也逐渐增加。
3. 贸易结构:中国出口给日本的主要产品包括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等,而从日本进口的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工业设备等。
三、中日贸易的特点和趋势1. 互补性:中国和日本在工业制造、电子产品等领域具有互补性。
中国制造的产品价格相对较低,而日本的技术和品质优势也受到中国市场的青睐。
2. 制造业转移: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吸引了日本企业将生产基地迁至中国。
这一趋势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中日贸易的发展。
3. 服务贸易增长:随着双方服务业的发展,中日之间的服务贸易逐渐增加。
尤其是在旅游、教育、金融等领域,中日之间的人员流动和资金往来不断增加。
4. 贸易摩擦:中日两国在贸易领域存在一些摩擦和争议。
特别是在汽车、钢铁等行业,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时有发生。
四、中日贸易的前景和挑战1. 贸易前景:随着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日贸易有望继续增长。
中国市场对于日本企业来说依然具有巨大潜力,而中国也将继续加大对日本产品的需求。
2. 挑战和障碍:中日贸易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障碍。
首先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崛起,各国普遍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对中日贸易造成一定压力。
其次,两国间存在一些政治和历史问题,对贸易关系造成了一定影响。
五、建议1. 加强政府合作:中日两国政府应加强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为中日贸易提供更好的环境。
2. 加强企业交流:中日企业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创新研发,提升产品品质和竞争力。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
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日贸易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两国服务贸易政策的比较及对策的探讨,对于两国经济的发展、互惠互利的开展服务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策比较1、市场准入中日两国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程度差异明显,日本对外资完全开放,中国对外资的准入还存在一定限制。
对于日本企业,成立在中国的子公司,能够利用日本资本进入中国市场,享受国内市场的优势;而中国企业则要在符合外商投资准入政策的前提下,才能在日本市场建立子公司。
2、行业限制中日服务贸易行业的开放程度也不一样。
日本在金融、通讯、教育等领域扩大了外资准入,且对外资实施了相对宽松的政策;然而中国则限制了涉及国家安全、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外资准入,对外资采取了比较严格的管制。
3、政策法规中日两国的服务贸易行业,存在着政策法规方面的差异。
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服务贸易的优惠政策,如减税、金融支持、递延缴税等政策,吸引了更多的服务企业来到日本,运营服务项目。
而中国则相对缺乏政策支持,在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市场准入、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政策对比对策1、市场准入放宽中国应该加快外资准入的放宽,给予外资更广泛的市场准入,吸引更多的日本企业来到中国,扩大中日贸易的规模,促进两国经济的互利共赢。
同时,中国政府也可以联合企业,鼓励中国服务企业“走出去”,积极进军外国市场,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2、行业开放中国应该在文化、教育、金融等领域逐步放开对外资的限制,放宽对境外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
同时,增加对境外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国内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他们在国外开展服务贸易业务。
3、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可以加强对服务企业的支持,提供财政、税收、金融等全方位的服务贸易优惠政策;同时,还应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制度等服务贸易方面的法规和制度建设,打造良好的服务贸易市场环境,提高服务企业的发展空间。
中日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
中日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摘要:本文采用WTO对服务贸易的分类方法,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和TC指数分析中日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并得出了日本在大部分知识型服务贸易上有比较优势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竞争力一、引言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在发达国家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成为了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新兴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在整个服务贸易中比重的变化尤为显著。
以日本为例,2011年,日本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其总服务贸易出口额的65.4%,进口占53.7%,已经超过了旅游和交通运输业。
这从日本动漫的快速发展和极大的出口量可见一斑,2010年日本动漫产业的输出量占世界动漫总出口量的60%。
而发展中国家对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自身科学技术的相对落后,使得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知识型服务贸易出口中仅占微小的比重。
中国在近几年知识型服务行业的进出口增速已经超过了传统的服务行业,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知识型服务行业已成为了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增长点,随着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开启,中国有必要认清其在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方面与日本——最亲密的贸易伙伴之间的差距,以便改善现存的不足和缺陷,本文拟就中日两国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中日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现状(一)行业分类说明本文采用世贸组织WTO对服务贸易的分类方法,知识密集型服务作为第三大类服务贸易与传统服务贸易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并列,定义为其他商务服务,共包括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电脑和信息服务、版税和特许费,其他商业服务以及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八类。
(二)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据UNCTAD数据资料统计来看,近年来,中国在知识密集型服务方面有比较显著的进步,从出口来看,其出口份额最近几年甚至已经超过了两大传统服务贸易的份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服务贸易比较研究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一)研究方法与理论对接1951年恒定市场份额(CMS)分析方法第一次被提出,该方法现已成为国际贸易研究领域的主要分析工具。
该模型将一个国家的一种产品的出口划分为二阶效果,具体公式如下。
(二)数据来源本文取1998—2012年中国、日本、中日双边服务贸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需要的相关数据来源如下:中国历年服务贸易额、日本历年服务贸易额、中日双边服务贸易数据来自于UNServiceTradeDatabase、WTO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InternationalTradeStatisticsDatabase)、中国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官方网站,具体数据来源均已在数据表下方标注,尤其是日本服务贸易2012年的数据是作者根据相关数据整理所得,可能存有微小误差,但不影响分析结果。
为分析比较中、日两国不同时间段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其变化过程,本研究将研究区间分为三个阶段:1998—2002年为第一阶段、2003—2007年为第二阶段、2008—2012为第三阶段。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为了研究需要,本文将运输服务、旅游、建筑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划为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将通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宣传、电影、音像划为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
在此基础上整理中、日两国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进口值、出口值、进出口总额等数据,依据整理的基础数据使用上文模型公式计算,进一步得出中、日两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解情况,并对具体数值做出经济解释,而且根据当时经济环境做深层次原因解析。
(一)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分解研究根据前文介绍的模型公式,计算得出中国知识/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CMS二阶效果分解结果,具体数值如表2所示。
1.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分解研究。
(1)结构效果及二阶分解效果分析。
通过CMS二阶效果分解数值能够看出,结构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51.5%、78.8%和91.4%,纵向对比发现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趋势明显,说明在中国经济总体增长过程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额也随之显著增长。
增长效果分析。
1)增长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54.1%、44.8%和58.6%,比重状态表现较稳定(50%上下),说明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因地区整体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需求的增加而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
2)市场效果分析。
市场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15.1%、44.2%和18.0%,表现“倒V 型”走势,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在第一阶段中国将更多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向需求相对小的国家出口,出口分布不够合理(深层原因有可能是在中国加入WTO的初期,对世界服务贸易产品的格局和自身竞争力定位不准),而第二阶段的高比重说明政府从第一阶段的不合理出口导向中发现问题,并对产品的出口地实行了相对应调整,第三阶段的稳步数值说明产品布局调整后,产品出口在地区内实现了一定均衡。
3)商品效果分析。
商品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6.1%、-8.2%和15.0%,整体比重表现“V型”走势,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在第二阶段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生产结构不合理,内部各行业的产出比例不符合地区实际出口供需比例,第三阶段的高弹性回升说明政府对产品内部生产和出口比重实行了合理调整,且效果明显。
4)结构交互效果分析。
结构交互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4.4%、-2.0%和-0.1%,因为结构交互效果是由出口商品的结构与出口市场分布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论上应具备在二者中表现更强势一方的特征,但并不绝对,如第三阶段的结构交互效果是-0.1%,而同期的商品效果和市场效果分别是15.0%和18.0%,具体原因我们能够从市场效果的“倒V型”走势角度分析,造成这个负值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在接下来的比重调整过程中,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市场效果比重下滑过大。
①(2)竞争效果及二阶效果分析。
竞争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28.6%、18.9%和6.9%,表现下降的趋势。
竞争效果占比正相关反映相对出口的水平,即竞争效果占比下降意味着同期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相对出口额增长速度下降。
在整体竞争效果方面,三阶段占比分别为31.6%、43.7%和27.6%,表明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具备一定的整体竞争力。
具体竞争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3.0%、-24.8%和-20.7%,均为负值,表明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在特定市场竞争力较弱,有必要调整出口方向。
(3)二阶效果及分解效果。
二阶效果主要是在结构效果和竞争效果两方面对其展开研究,动态结构残差效果的数值在第二、三阶段均小于零,表明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份额的增长速度逐渐下降。
2.中国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分解研究。
(1)结构效果及二阶分解效果分析。
对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来说,结构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97.1%、67.8%和138.6%,说明在中国经济总体增长的过程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也随之增长,增长势头比同期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更猛(第二阶段略低)。
一是增长效果分析。
增长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167.6%、90.7%和311.2%,表明随着世界经济及整体出口额的快速发展,中国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呈加速增长的趋势,明显快于同期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速度。
二是市场效果分析。
市场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31.5%、-10.1%和-41.7%,在三个阶段都为负值,表示中国集中向相对慢速增长的市场出口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中国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主要是出口发达国家)。
三是商品效果分析。
商品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40.7%、21.8%和-44.5%,整体比重表现出“倒V型”走势,劳动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商品效果截然不同,这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类型在不同阶段不同,并且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和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发展正好表现出了互补的关系,即表现为相对较快的出口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的时期,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出口较慢,反之亦然。
四是结构交互效果分析。
结构交互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2.8%、-34.7%和-93.1%,因为结构交互效果是由出口商品的结构与出口市场分布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论上应具备在二者中表现更强势一方的特征,但并不绝对,如第二阶段的结构交互效果是-34.7%,而同期的商品效果和市场效果分别是-10.1%和21.8%,这个现象可能是由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几乎全部向发达国家出口引起的。
(2)竞争及二阶效果分析。
竞争效果三阶段的比重分别为-19.4%、49.7%和-58.4%,整体表现出了“倒V型”走势,且三个阶段的相对波动较大。
从整体竞争效果角度来分析,在第三阶段甚至降到了-142.8%,表明在竞争力方面,中国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相对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来说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但其具体的竞争效果却表现为逐步上升的趋势,这在一定水准上说明,在中、日两国出口结构比较稳定的条件下,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变化引起了中国出口额总体的增长,并且优化了出口结构,变化方向变为利于出口增长的方向。
(3)二阶效果及分解效果。
由三阶段二阶效果、纯二阶效果和动态残差效果的对比看,第二阶段的中国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比重都发生了较大的波动,说明中国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在经济增长较快的市场中,出口份额的增长具有一定的不稳定特征。
(二)日本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分解研究1.日本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分解研究。
(1)结构效果及二阶分解效果分析。
由表3数据可知,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结构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244.9%、61.4%和119.0%,比重均大于50%,第一阶段比重甚至大于200%,表明出口变动是引起日本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结构效果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是增长效果分析。
增长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56.9%、16.7%和25.8%,比重状态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说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因地区整体出口额的增加而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但相对于中国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二是市场效果分析。
市场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169.8%、33.0%和66.4%,整体比重表现出“V型”走势,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在第二阶段日本将更多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向需求相对小的市场(国家)出口,出口倾向不够合理,而第三阶段的比重回升说明了日本政府从第二阶段的不合理出口导向中发现问题,并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的出口地实行了相对应调整。
整体来看,即使是在第二阶段,日本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市场效果也在合理的范围内,市场选择较为合理。
三是商品效果分析。
商品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30.7%、-14.5%和13.2%,整体比重表现出稳步增长走势,说明日本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生产结构在逐步优化,内部各行业的产出比例较为符合地区实际出口供需比例,第三阶段的正值分解效果说明日本政府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内部生产和出口比重处在合理的范围内。
四是结构交互效果分析。
结构交互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8.9%、26.1%和13.6%,对照同期市场效果和商品效果可知,在日本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二阶分解效果上,市场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日本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更加合理的选择服务贸易产品分布,以形成更加明显的出口竞争力。
(2)竞争效果及二阶效果分析。
竞争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29.3%、16.3%和10.1%,基本表现上升的趋势,竞争效果占比的提升表明相对出口数额也随之增长,即在相同阶段,日本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出口快于其他(国家)地区,这在一定水准上说明日本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在逐步提升。
整体竞争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21.9%、67.5%和51.0%,表明日本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具有一定比较优势,近年来相对中国优势更加明显。
具体竞争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51.2%、-51.2%和-51.0%,均为负值,且绝对值较大,表明日本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朝着对出口增长不利的方向发展。
(3)二阶效果及分解效果。
二阶效果具体的研究对象为一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变动水准,主要是在结构效果和竞争效果两方面对其展开研究,动态结构残差效果在研究中的数值在第一、三阶段均小于零,这在一定水准上表明对日本的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来说,在增长相对较快的市场中,出口份额的增长速度逐渐下降,由原先的较快增长转变为现阶段的较慢增长。
2.日本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分解研究。
(1)结构效果及二阶分解效果分析。
对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来说,结构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1386.8%、45.3%和83.6%,说明在日本经济总体增长的过程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也随之增长,增长势头比同期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更猛(第二阶段略低)。
一是增长效果分析。
增长效果三阶段占比分别为-412.7%、-16.8%和18.2%,表明随着世界经济及整体出口额的快速发展,日本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在前两个阶段表现下降趋势,第三阶段才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