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极坐标放样精度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中极坐标放样精度分析

【摘要】在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施工放样是施工测量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直接为施工服务。施工放样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施工的精度,进而影响最终工程质量,因此精度分析在施工测量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施工放样各种方法的原理及影响因素,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常用极坐标放样方法的精度,为施工测量放样精度估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施工放样;施工测量;精度分析

0 前言

施工放样是按规定的精度和设计要求,将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放样到实地。放样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施工的精度,进而影响最终工程质量。随着建筑物趋于多样化,给施工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精度分析在施工测量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微电子学、光电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测量仪器不断更新换代,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放样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给测量放样工作带来一个较大的变革[1]。

影响放样点平面位置的误差主要包括控制点测量引起的误差和放样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要保证放样的精度,可以分别考虑它们应满足的精度要求[2]。要使待放样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达到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分析施工放样过程产生的误差对放样点位误差的影响,对施工测量工作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1 建筑施工中放样方法

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根据施工现场控制网的形式、现场条件、建筑物大小、测设精度和仪器工具及人员配备等不同,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及gps-rtk直接坐标法。

1.1 极坐标法放样

极坐标法放样不需要事先计算放样元素,只要提供坐标就行,操作方便简单。全站仪架设在设站点上,输入待定点的坐标,后视定向,反算方位角,仪器会自动计算测站与后视的方位角,将仪器向左右旋转到达设计的方向线上,接着通过测设距离,按照仪器提示棱镜前后移动,直至放样出设计的距离,完成点位的放样。

1.2 角度交会法放样

角度交会法放样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如图所示,根据两个已知点a、b的坐标和待定点p的设计坐标可以求得两个放样元素,即交会角β1、β2,现场放样时在两个已知点a、b上架设两架经纬仪,分别放样相应的角度β1、β2。两架经纬仪的视线的交点即是待定点p的平面位置。

1.3 gps直接坐标放样

gps rtk需要一台基准站接收机和一台或多台流动站接收机以及用于数据传输的电台。rtk定位技术是将基准站的相位观测数据及坐标信息通过数据链方式及时传送给动态用户,用户将收到的数据链连同采集的相位观测数据进行实时差分处理,从而获得动态用户的三维位置。用户再将实时位置与设计值相比较,进而指导放样。

角度交会法适用于不便量距或控制点较远但能同时通视2-3个控制点时。gps放样误差主要来源于gps卫星星历、电离层散射、多路径效应、基准站坐标等。这样使得gps-rtk放样精度较低,一般在1.5-3cm,难以在高精度建筑放样中应用。极坐标法放样能保证精度,同时操作简便,对一些形体复杂的建筑物放样工作有明显的优势,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放样方法,为此本文重点对其放样精度进行分析。

2 极坐标放样精度分析

2.1 极坐标放样过程

极坐标法放样是利用数学中的极坐标原理,以两个控制点的连线作为极轴,以其中一点作为极坐标建立极坐标系,根据放样点与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出放样点到极点的距离及该放样点与极点连线方向和极轴间的夹角。如下图所示,已知:a、b坐标及p点设计坐标,计算放样数据。

得出放样数据后,放样工作步骤如下:

1)在已知点a上安置仪器;

2)瞄准已知点b完成定向,并顺时针测设角度β,得到ap的方向;

3)沿着所测设的ap方向,测设距离d;

4)在地面上标定p点的位置并检核。

2.2 极坐标放样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各项工作都是互不相关发生,彼此均是独立的。按误差理论,

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时,放样过程中的各项误差对p点点位误差影响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md为水平距离测设的仪器误差;e为仪器的对中误差;m β为角度的测设误差;τ为标定误差;d为距离;ρ为常数,值为206 265。

3 建筑施工中极坐标放样算例分析

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全站仪测角精度为±2″,测距精度为md=±(2+2 ×10-6d),以此为例分析各项误差的来源及对放样点位误差的影响:

3.1 水平角测设误差的来源及影响

水平角测设的误差主要来源于下列几方面,即:望远镜照准误差、读数误差、仪器误差、目标偏心误差、测站偏心误差和外界条件的影响等。

3.1.1 望远镜照准误差ms。该误差与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有关,取v = 30,则ms=±60″/v=±60″/30=2″

3.1.2 读数误差mr。全站仪多次重复显示的读数差一般不超过1″,故读数误差为mr=±1″。

3.1.3 仪器误差mi。仪器误差主要是竖轴的倾斜误差,因全站仪一般带有倾斜补偿装置,管水准器的分划值(30″/2 mm),故取mi=±1.5″。

3.1.4 外界条件的影响mv。据资料介绍,温度变1°c,测角误差的变化范围在0.27″-0.85″之间,故取mv=±0.5″。

以上几项误差,它们都与所测距离无关,它们对半测回方向中误差影响为:

m2lo=m2s+m2r+m2i+m2v

代入上述估算值可得:m2lo =7.5″, mlo=±2.7″

3.1.5 目标偏心引起的误差mp。在实际作业中,棱镜常采用带圆水准器的对中杆作为目标,由于圆水准器的精度为8′/2mm,假设对中杆的高度为1.5m,目标偏心的偏离量为8×60×1.5/206

265=3.5(mm),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取4mm进行计算,若设测距长度为d,则由它引起的方向误差为:mp=±0.004×206 265″/d。

3.1.6 测站偏心引起的误差mo。测站偏心误差即测站点仪器对中时所产生的误差。采用光学对点器一般其误差不超过3mm,同样设边长为d,则由此引起的方向测角误差为:mo= ±3.2 水平距离的测设误差

放样过程中,测设距离的误差主要来源于仪器误差,测站偏心引起的距离误差等。

3.2.1 仪器误差md。仪器误差可取标称精度值,即md=±(2+2×10-6d)mm。

3.3 地面点的标定误差τ

引起地面点标定的因素主要有对中杆的偏心引起的误差和在地

面上标记的误差。

3.3.1 对中杆偏心引起的误差m1。同前面目标偏心对角度影响的分析,推求得对中杆偏心可能引起的偏离量为4 mm,因而可取它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