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真菌的细胞结构(普通真菌学)
第三章、接合菌亚门真菌、第四章、子囊菌亚门真菌
外围的包被组成一个球形无孔口的闭囊壳,子囊不规
则地散布在闭囊壳内,壁薄,易消失。
以腐生为主,不少类群是发酵工业的主要菌种,
少数可致人畜病害。 只含一个散囊菌目(Eurotiales)约49属、135种。
1、裸囊菌科:子囊果的包被通常是由一团 稀疏的菌丝交织而成,子囊裸生。偶尔缺 包被。无性产生节孢子和粉孢子。引起人、 畜皮癣病真菌。 裸囊菌属(Gymnoascus)和小伊氏裸囊 菌属(Eidamella)。黄癣裸囊菌(G. gypseus) 引起黄癣;皮癣小伊氏菌 (E. deflexa) 引起皮癣。
红曲属 (Monascus) 子囊果白色到红色、红褐色或灰褐色,小, 直径<100 μm,无性繁殖产生节孢子,菌丝体 可产生红色素。 紫红曲(M. purpureus):被广泛用于烹 调、酿洒、制豆腐乳和治病等方面。
五、核菌纲(Pyrenomycetes)
菌丝体发达。子囊生在子囊壳内,如生在闭囊壳 内则子囊不子囊壳烧瓶形、球形或近球形,有或无孔 口。子囊束生或沿子囊壳内壁围生,侧丝有或无,胶 化或不胶化。子囊通常圆柱形,单层壁,基部有柄, 内含8个子囊孢子。 核菌纲是子囊菌亚门中最大的一纲,分布广腐生 或寄生于植物,引起植物许多重要病害。
(3)子囊盘(apothecium):典型的呈盘状或杯状, 上部敞开,子囊排列成子实层。
(4)子囊座(ascostroma)(假囊壳):子囊周围无 真正的子囊果壁,而是单独或成束地生长在单 腔或多腔的子座内。子囊座呈子囊壳状或子囊 盘状,有些含单腔的子囊座顶端有溶化的假孔 口,外形很像子囊壳。
(5)子囊与子囊孢子 的形成过程 典型的过程是先在菌 丝上形成雄器和体积 较大的产囊体。交配 后,产囊体顶部产生 产囊丝。产囊丝顶端 细胞经一系列变化发 育而成子囊。
(完整版)第三章真菌的细胞结构(普通真菌学)
2)外在蛋白以非共价键结合在固有蛋白的外端上,或结合在 磷脂分子的亲水头上。所受的约束较小,在盐和螯合剂作用 下容易被除去;如载体、特异受体、酶、表面抗原。占 20%~30%的表面蛋白质(外周蛋白质)以带电的氨基酸或 基团——极性基团与膜两侧的脂质结合;占70%~80%的结 合蛋白质(内在蛋白质)通过一个或几个疏水的α-螺旋即膜 内疏水羟基与脂质分子结合。
• 几丁质酶(Chitinase ,Ec. 3. 2. 14)是一类能催化 降解几丁质β- 1 ,4 糖苷键的水解酶 ,许多微生物、 植物和动物都可产生几丁质酶,由于几丁质酶是 几丁质生物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酶 ,因此 ,研究和利 用几丁质酶降解几丁质不仅对几丁质资源的利用 有重大意义 ,而且在植物真菌病害防治方面也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
8.4
9.4
18
2.1
脱乙酰几丁质 27.9
32.7
20.6
9.5
甘露糖
8.9
1.6
0.9
1.8
墨角藻糖
3.2
3.8
2.1
0
半乳糖
1.1
1.6
0.8
0
葡糖醛酸
12.2
11.8
25
1.9
葡萄糖
0
0
0.1
42.6
蛋白质
10.3
6.3
9.2
16.1
脂类
5.7
7.8
4.8
9.8
磷
22.1
23.3
0.8
2.6
3)整合蛋白又叫跨膜蛋白或转运蛋白:穿过磷脂双层,在 膜的两侧有极性区。
普通微生物选择题
微生物学第一章绪论选择题(4个答案选1)1.当今,一种新的瘟疫正在全球蔓延,它是由病毒引起的( )。
A 鼠疫B 天花C 艾滋病(AIDS)D 霍乱2.微生物在整个生物界的分类地位,无论是五界系统,还是三域(domain)系统,微生物都占据了( )的“席位”。
A 少数B 非常少数C 不太多D 绝大多数3.微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它又可分为( )的分支学科。
A 几个不同B 少数有差别 C许多不同 D4个不同4.公元9世纪到10世纪我国已发明( )。
A曲蘖酿酒 B用鼻苗法种痘 C烘制面包 D酿制果酒5.安东·列文虎克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 )倍,利用这种显微镜,他清楚地看见了细菌和原生动物。
A50—300 B10左右 C2—20 D500~1 0006.据有关统计表明,20世纪诺贝尔奖的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从事微生物问题研究的就占了( ) 。
A1/10 B2/3 C1/20 D1/37.巴斯德为了否定“自生说”,他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试验,其中著名的( )无可辩驳地证实:空气中确实含有微生物,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
A厌氧试验 B灭菌试验 C曲颈瓶试验 D菌种分离试验8.柯赫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 )。
A巴斯德原则 B柯赫原则 C 菌种原则 D 免疫原理9.微生物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在某些微生物中存在一些与人类某些遗传疾病相类似的基因,因此可以利用这些微生物作为( )来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为认识庞大的人类基因组及其功能做出重要贡献。
A 模式生物B 受体C 供体D 突变材料10.我国学者汤飞凡教授的( )分离和确证的研究成果,是一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开创性成果。
A 鼠疫杆菌B 沙眼病原体C 结核杆菌 D天花病毒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镜技术选择题(4个答案选1)1.培养微生物的常用器具中,( )是专为培养微生物设计的。
真菌PPT课件
光滑、湿润,
光滑、湿润,
一般为 乳白色
白色 念珠 菌
为多细胞真菌的菌落,由 丝状菌 许多管状、分枝菌丝体组 落 成
绒毛状、絮状、 可产生 粉末状、颗粒 各种色 毛癣 菌
状、石膏状。
素。
28
三、变异性与抵抗力
1、变异性
真菌易发生变异,在人工培养基中多次 传代或孵育过久,可出现形态结构、菌 落性状、色素及毒力等改变。
44
真菌感染的预防
大部分真菌基本都是通过孢子传播,因
此阻断孢子的传播途径,破坏孢子的萌
发环境犹为重要。
表皮破损、潮湿温暖环境、直接或间接
接触。
(黄曲霉的毒素作用)
45
真菌感染的治疗
局部用药(表浅局部感染)
全身用药(深部或全身感染)
皮肤科用药:5%硫磺软膏、咪康唑软膏、克霉唑 软膏、0.5%碘伏 口服抗真菌药:二性霉素、制霉菌素、咪康唑、
假菌丝由菌落向下生长,伸入培养基中,这样的菌
落称酵母样菌落,如白假丝酵母菌。
23
酵母型菌落、酵母样菌落
24
2、丝状菌落
是多细胞真菌的菌落形式,由许多疏松的菌 丝体构成。菌落呈棉絮状、绒毛状或粉末状, 菌落正背两面呈不同颜色。 其形态、结构、颜色常作为鉴定真菌的参考。 丝状真菌有形成圆形菌落的倾向,所以临床 癣类疾病常表现为环形或多环形。
致病条件
1、毒力:具有内毒素样活性的胞壁糖蛋白,烟曲 霉、黄曲霉致组织出血坏死。 2、粘附力:白假细酵母菌,芽管形成,粘附力增 强 3、抗吞噬作用:新生隐球菌荚膜可有效抵抗吞噬 细胞的吞噬作用。 4、改变宿主细胞功能:烟曲霉和白假细酵母菌的 热休克蛋白HSP90可与宿主细胞和血清蛋白结合使 之功能改变。
最新微生物学第三章真核微生物PPT课件
无性子实体-高等真菌
无性子实体- 低等真菌 孢子囊
(三)有性子实体
1、担子果:产生担子的子实体。担子由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膨 大后形成的。其内进行核的融合和减数分裂,最终在表面外生 担孢子。有裸果型,被果型和半被果型三类。 2、子囊果:产生和含有子囊的子实体。 (1)闭囊壳:是一个球形的,闭合无孔口的结构。 (2)子囊壳:是一个具有孔口的球形或瓶状的结构。 (3)子囊盘:是一个盘状,杯状或碗状的结构。 (4)子囊座:含有子囊的子座,子囊生于子座内部的溶腔中。
在地球上,几乎到处都有丝状真菌的踪迹,种类多、数 量大。
一、营养体 (vegetative body) (一)菌丝(hyphae):是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 为分枝管状,有或无隔膜。它的直径一般为3~ 10μm,与酵母细胞类似,比细菌或放线菌的细胞约 粗10倍。
1、真菌菌丝细胞的构造:其外由厚实、坚韧的 细胞壁所包裹,其内有细胞膜,再内就是充满着细 胞质的细胞腔。细胞核也由双层的核膜包裹,其上 有许多膜孔,核内有一核仁。在细胞质中存在着液 泡、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泡囊和膜边体 (lomasome)等。膜边体是一种特殊的膜结构,位 于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由单层膜包围而成,形状 变化很大,有管状、囊状、球状、卵圆状或为多层 折叠状等存在于细胞周围,有点类似于细菌中的间 体。其功能还不够清楚,可能与壁形成有关。
酵母细胞表面,细如发丝,蛋白质。 与酵母凝聚性有关
(7)线粒体
酵母:一般紧靠细胞四周,红酵母除外 厌氧条件下,回分解形成嵴很差的前线粒体
霉菌:低等管状嵴;高等板状嵴
第一节 丝状真菌(filamentous fungi)——霉菌
绝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是菌丝体,因此,丝状真菌是真 菌的最主要成员。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一个通俗名称,这是因 为这类真菌通常会在生长基质表面呈现为发霉的特征。它们 往往在潮湿的气候下大量生长繁殖,长出肉眼可见的丝状、 绒状或蛛网状的菌丝体(霉状物),有较强的陆生性,在自 然条件下,常引起食物、工农业产品的霉变和植物的真菌病 害。
第三章 真菌系统课件
• 5.Whittaker(1969)提出五界学说 • 原核生物界 • 原生生物界 • 动物界 • 植物界 • 真菌界Myceteae
• 二、界(Kingdom)
• 6.Cavalier-Smith(1981,1988)提出八界学说 • 细菌总界Bacteria
• 酵母菌没有多少形态特征,应用DNA辅助研
究于酵母菌是真菌中首先采用这种方法的例 子 (Kurtzman, 1984) 。当各谱系间发生杂交 ( 网状进化, reticulate evolution) 时应用这种要 领是较困难的(Mishler & Donoghue, 1982)。
• 因为有很多方式来定义种,因些一个真菌学 家所叫的种可能不被另一个真菌所学家所承 认。但是,尽管他们在定义种时存在差异, 但当真菌学家们在谈论真菌时,他常能互相 理解。
• 期刊Taxon出版关于命名题目的文章和意见,并对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提出修改。
真细菌界Eubacteria 古细菌界Archaebacteria 真核总界Eucaryota 原始动物界Archezoa 原生动物界Protozoa 植物界Plantae 动物界Aniamalia
真菌界Fungi 假菌界Chromista
• 根据单元进化理论,过去划入真菌的生物 (Alexopoulos & Mims, 1979; Hawksworth等, 1983), 现在认为应属于3个不同类群:
• 界定模式(typification)
• 界定模式包括指定一份标本(采集标本、干燥培养 物或玻片),或者,自1993年以来,在代谢不活动 下保存的培养物,作为每一个新种或种下 (intraspecific) 分类单位的全模 (holotype) 。 指定标本 是种的基础,种应是属的基础(称作属的模式种),
真菌的细胞结构ppt
真菌的细胞结构ppt
第13页
二、粗糙脉孢菌细胞壁结构
真菌胞壁研究普通用化学分析方法,采取专 一性酶降解特异性胞壁多聚物,再用电镜进行观 察。
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细胞壁结构已 经研究比较清楚,其细胞壁共分四层。
(面包霉,George Wells Beadle和Edward Lawrie Tatum取得了1941年诺贝尔奖,二人在面包霉中证实基因 控制着蛋白质生产;细丝状子囊菌如粗糙脉孢菌等与大多 数植物病害都相关联,这种真菌基因组已被测序完成并公 布。这些序列信息将为生态学、进化和人类健康研究提供 许多新线索。)
主成份为己糖或氨基己糖组成多糖链,如几 丁质(甲壳质)、脱乙酰几丁质、纤维素、葡聚糖、 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
次成份为蛋白质、脂类、无机盐成份混合物镶嵌 在无定形基质化合物中组成“钢筋混凝土”。
真菌细胞壁成份并非固定不变。
真菌的细胞结构ppt
第5页
各种真菌类群之间多糖数量和性质是不一样。
当被运输分子浓度上升时, 运输速率也上升,然后在一 个确定最大速率处停下来,
此最大速率为Vmax,到达 Vmax后,底物加入不再改变
运输速率,即底物饱和。
2.运输蛋白介导运输含有 高度特异性。
3.某一特定底物吸收能被 形态结构相同分子所抑 制。
真菌的细胞结构ppt
第25页
对帮助扩散解释:在某种跨膜蛋白中心有一通道,被吸收分子 必须经过其中而进入细胞。载体构象发生改变,使运输过程中 对被运输物质亲和力发生改变。
酶都是位于细胞壁上,这些酶能使周围环境中底物水解成亚 单位,方便运输到细胞中。
真菌的细胞结构ppt
第10页
过敏性皮肤反应
寻麻疹和体癣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教学设计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真菌》教学设计态结构探究蘑菇的形态结构实验3观察蘑菇中的颜色决定。
3、孢子囊着生在直立菌丝的。
不同点填写于学习任务单活动二填写相同点前有个超链接:菌丝构成,菌丝有多细胞组成,每个细胞都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都有在菌丝顶端的孢子囊,孢子囊有成串的孢子组成。
相同点也填写于学习任务单活动二幻灯片17:实验结论2:由霉菌模式图归纳其形态结构特点:多细胞菌丝组成,有细胞核,孢子囊内有孢子。
幻灯片18:观察香菇:观察其基本结构,填写下图各部分的名称,填写于学习任务单活动三,教师巡视。
1. 2.菌褶,成熟的蘑菇含有大量的 5 . 3. ,是由菌丝构成的。
师:好,时间到,看同学们观察的如何?哪位同学起来回答一下生:菌盖、孢子、菌柄。
幻灯片19:展示学生制作的孢子印:拿下纸杯,拿开香菇的菌盖幻灯片20:区分毒蘑菇和食用菌:师:大家拿起蘑菇与大屏幕的蘑菇比较一下,有什么区别吗?生:特别鲜艳。
还有一个环状的东西。
大家观察的真仔细。
师:那个环状的东西,大家知道叫什么吗?生:不知道师:这是某些真菌“脖子”上的环状领带,我们就叫它菌环吧。
师:这种蘑菇能不能吃啊?生:不能。
师:为什么?生:因为有毒。
师:对了,毒蘑菇有菌环,鲜艳,千万别吃,因为它虽有鲜艳的外表,毒性却非常强,如果误食就可能失去生命,同学们一定要记清楚。
怎么区分毒蘑菇和食用菌,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大家课后去认真的研究。
一、真菌形幻灯片21:一、真菌形态结构。
真菌学概述
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数量大 多数有益:如酿酒、发酵、 多数有益:如酿酒、发酵、 生产抗生素等 少数有害:人类及动、植物疾病。 少数有害:人类及动、植物疾病。 医学(病原)真菌400 400种 医学(病原)真菌400种, 常见的有50 100种 50常见的有50-100种 真菌症明显上升趋势: 真菌症明显上升趋势: 1. 滥用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 2.用激素 免疫抑制剂、 用激素、 2.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物 HIV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 和HIV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 等原因
2.孢子 2.孢子 (spore)
孢子是生殖结构 , 由生殖菌丝产生。 孢子 是生殖结构, 由生殖菌丝产生 。 是鉴定和 是生殖结构 分类的依据。 分类的依据。 据繁殖方式可分: 据繁殖方式可分: (1) 无性孢子 由菌丝上的细胞分化或出芽形成, 不经过两 由菌丝上的细胞分化或出芽形成 , 性细胞的配合。 性细胞的配合。 病原真菌多有无性孢子。 病原真菌多有无性孢子。 (2) 有性孢子 由同一菌体或不同菌体上的2个细胞配合(质配 个细胞配合 由同一菌体或不同菌体上的 个细胞配合 质配 和核配)后产生 后产生: 和核配 后产生: 绝大多数为非致病性真菌所具有。 绝大多数为非致病性真菌所具有。
(1)芽生: 酵母菌及酵母样真菌 芽生: 裂殖: 以二分裂法进行繁殖 (2)裂殖: 以二分裂法进行繁殖 萌管: 萌发芽管, (3)萌管: 萌发芽管,芽管延伸后形成菌丝 (4)隔殖 在分生孢子梗某一段落形成一隔膜, 隔殖: (4)隔殖: 在分生孢子梗某一段落形成一隔膜, 随之原生质浓缩而形成一个新的孢子。 随之原生质浓缩而形成一个新的孢子。孢子可 再独立繁殖。 再独立繁殖。
二.多细胞真菌
菌丝和孢子两大部分组成 由菌丝和孢子两大部分组成 1.菌丝( 1.菌丝(hypha) 菌丝 2.孢子(spore) 2.孢子( 孢子
真菌学
2020/8/16
8
(二)结构 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还含有特殊结构。 细胞壁外成分 部分真菌细胞壁外有一层粘液。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多糖。 隔膜 多个细胞核 核糖体沉降系数80s,由60s和40s两个亚基组成
第三篇 真菌学
免疫与病原生物学系 寻萌
第三十三章 概述
2020/8/16
2
概述
真菌(fungus):一类具有典型细胞核和细胞壁的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 核膜、核仁、染色体 细胞质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细胞壁 几丁质或纤维素 无根、茎、叶,不含叶绿素 多数以腐生,少数为寄生或共生方式生活
2020/8/16
31
2. 致病性 通常寄生在正常人皮肤、口腔、上呼吸道、肠道
2020/8/16
26
2. 致病性 直接或间接接触(毛巾、衣服、浴盆、理 发工具等)传播。皮肤癣菌在局部皮肤的增殖及其 代谢产物刺激机体产生病理反应,引起感染部位的 病变。
3. 微生物学检查法 取甲屑、鳞屑或病发等标本,置 于玻片上,滴加10% KOH微加热消化后,镜检 如见到菌丝和孢子,即初步诊断。如进行菌种鉴定, 可培养后,根据菌落特征、菌丝和孢子形态等鉴定。
2020/8/16
27
4. 防治原则
注意清洁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保持鞋袜干燥, 防止真菌孳生。
头癣可用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等。 体癣和股癣宜用伊曲康唑。 甲癣用灰黄霉素和伊曲康唑。 (二)角层癣菌
主要侵犯皮肤角质或毛干表面,不引起组织炎症反 应的一类真菌。糠秕孢马拉色菌。可引起花斑癣 (俗称汗斑),一般只影响外观而不影响健康。
中国农大微生物复习资料【试卷】理论
中国农⼤微⽣物复习资料【试卷】理论⼀、名词解释1.菌核:真菌⽣长到⼀定阶段,由菌丝体相互纠结在⼀起⽽形成的⼀种坚硬的菌丝体组织,既是⼀种休眠结构,同时⼜是营养物质的储藏体,对⾼温、低温和⼲燥具有很强的抵抗⼒。
2.真菌的重寄⽣:⼀种真菌寄⽣于另⼀种真菌。
3.锈菌多型现象:在⽣活史中能产⽣多种类型的孢⼦。
0期:产⽣性⼦器和性孢⼦;Ⅰ期:产⽣锈孢⼦器和锈孢⼦;Ⅱ期:产⽣夏孢⼦堆和夏孢⼦;Ⅲ期:产⽣冬孢⼦堆和冬孢⼦;Ⅳ期:产⽣担⼦和担孢⼦。
4.分⽣孢⼦器:是由拟薄壁组织形成的球形或瓶状的产孢结构,其内排列着分⽣孢⼦梗并产⽣分⽣孢⼦。
分⽣孢⼦器⼀般⽣于基质表⾯或埋⽣于基质或⼦座内,顶端⽆或有乳突突起,或有长喙。
5.质粒:细菌内除染⾊体外⾃主复制的共价闭合环状的超螺旋⼩型双链DNA。
6.糖被:细菌细胞壁上厚度不定的富含⽔分的多糖胶状物外层。
7.菌溢:发病(萎蔫)植物组织放⼊盛有⽔的试管或平⽫中排出的云雾状扩散物;⾼湿条件下发病植物组织泌出的脓状物。
8.乳酸细菌:9.病毒:是⼀套(⼀个或⼀个以上)核酸模板分⼦,通常包装在由蛋⽩质或脂蛋⽩组成的⽽⼀个或⼀个以上的保护性⾐壳中,只能在合适的寄主细胞内进⾏其⾃⾝的复制。
10.类病毒:是⼀类侵染植物的⼩的单链环状RNA分⼦,没有⾐壳包被,具有⾼度的⼆级结构和⾃⾝稳定性,不编码蛋⽩质和多肽,能够进⾏⾃我复制,是最⼩的具有侵染性的病原物。
11.⾐壳:病毒的蛋⽩质外壳,由多个外壳蛋⽩亚基以⼀定的排列⽅式组成。
12.多分体基因组:基因组由2条或多条不同的单链RNA分⼦组成13.交叉保护:侵染植物后引起轻微症状的⼀种病毒株系可保护植株免受同⼀种病毒的其他株系的侵染。
⼆、填空题1.被称为“植物病理学之⽗”的是德巴利。
2.柯赫⽒法则:①在每个被检查的患病⽣物(如植物)上必须存在疑似病原物(细菌或其他微⽣物);②这种疑似病原物(细菌或其他微⽣物)必须能从寄主(植物)上分离得到,并能被纯培养;③当把纯培养的疑似病原物接种到健康的感病寄主(植物)上以后,寄主必须再现特定病害;④在接种和发病的寄主上必须能重新得到相同的病原物,即重新得到的病原物必须具有第②步中的⽣物相同的特征。
普通遗传学 第三章第四节真菌类的连锁与交换
21/52
由上表可以看出202+208 ≠372, 低估的重组值= (202+208-372)/4000 ×100%=0.95% RF(0-nic)+ RF(nic-ade) = RF(0-ade) +0.95% 9.3% +0.95%=10.25%
22/52
三、非顺序四分子的遗传分析
AB×ab
20/52
着丝粒与nic间的重组率:5.05%
着丝粒与ade间的重组率:9.3%
nic 和ade间的重组率: 5.2% 9.3
10.25
5.05
5.2
nic
ade
原因:着丝粒和ade间发生过双交换,但在计算 RF(0-ade) 时却没有计算在内,而在计算RF(0-nic)和 RF(nic-ade)时 都各计算一次。
37/52
第六节、连锁群与人类染色体作图
连锁群:一组不能进行自由组合的线形排列的基因群。
依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直线排列的定律,把一个连 锁群的各个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绘制出来,就称为 遗传学图。
遗传学图中基因间的距离用图距来表示,最先端的 基因点为0。
38/52
人类染色体作图
一. 家系分析法 通过分析家系中连锁基因的重组来确定同一染
第五节、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二倍体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基因型与
其不同的子细胞的过程称为有丝分裂重组/有丝分裂 交换/体细胞交换。
1936 Curt Stern 发现 果蝇孪生斑(twin spots)
26/52
灰体焦刚毛(雌)×黄体直刚毛(雄)
6/52
7/52
非 交 换 型 子 囊
真菌学
真核生物域(Domain Eukaryota)(3界) 原生动物界(Kingdom Protozoa) 假菌界(Kingdom Chromista) 真菌界(Fungi)。 假菌界(3门) 丝壶菌门(Hyphochitriomycota) 网粘菌门(Labyrinthulomycota) 卵菌门(Oomycota) 真菌界(4门和1类) 子囊菌门(Ascomycota) 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接合菌门(Zygomycota) 壶菌门(Chytridiomycota) 无性型真菌类(Anamorphic fungi)
2.2 菌丝
大多数霉菌在适宜培养基上生长时能长出中空、 细长的微管(横径约2-10 µm),称为菌丝 (hypha)。细菌细胞(<2 µm)大 菌丝又能长出许多分枝,交织成团,称为菌丝体 (mycelium)。 根据菌丝功能可分为: 营养菌丝体(vegetative mycelium) 气生菌丝体(aerial mycelium) 生殖菌丝体(reproductive mycelium)。
4、真菌的抵抗力
真菌的菌丝和孢子均不耐热,一般于6070℃ 1h即被杀死。
对干燥、紫外线和多种化学消毒剂耐受性较 强,但对于1%-3%苯酚溶液、2.5%碘酒、2% 甲紫和10%甲醛溶液则较敏感。 真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及磺 胺类药物不敏感,但对于制霉菌素、两性霉素 B、酮康唑等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
课外阅读文献
Kirk PM, Cannon PF, David JC, et al. Ainsworth and Bisby’s Dictionary of the Fungi. 9 th ed. Wallingford: CAB International, 2001. Hawksworth DL, Kirk PM, Sutton BC et al. Ainsworth and Bisby’s Dictionary of the Fungi. 8 th ed. Cambridge: CAB international,1995. 廖万清 吴绍熙 病原真菌生物学研究与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 2006.6 Brands, S.J. (comp.) 1989-2007. The Taxonomicon. Universal Taxonomic Services,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http://taxonomicon.taxonomy.nl/]
菌物学5——精选推荐
菌物学5绪论真菌属微⽣物,微⽣物体积通常⼩于1mm,传统上,真菌通指丝线状/菌丝状真菌或俗称「霉」,⽽⾮单细胞的酵母,但学科上的定义则两者兼容。
⑴古代真菌学时期( —1860)——个体⽔平原始、农业社会时期这⼀时期是真菌学的萌芽阶段,中国在很长时间内处领先⽔平。
但主要偏重应⽤、⽣态、形态描述⽅⾯的研究。
⑵近代真菌学时期(1860―1950) ——细胞⽔平⼯业社会时期,这⼀时期真菌学研究主要进展的取得在西⽅国家。
更多更新的研究⽅法与理论扩展了真菌学的研究范围,真菌学在个体发育、⽣理、遗传及分类等各⽅向的研究都有突破。
⑶. 现代真菌学时期(1951― ) ——亚显微、分⼦⽔平在理论与应⽤研究上都有长⾜的进步。
理论上,各学科相互渗透,其它学科的理论⽅法解决真菌学中许多悬⽽未决的问题。
第⼆章真菌的营养体菌丝:真菌是典型的丝状体,单个的丝状物成为菌丝,并且被⼀层壁包围,壁的主要成分未⼏丁质。
菌丝体:菌丝的⽣长是在菌丝的尖端进⾏顶端⽣长。
在顶端之后分⽀⽽产⽣⽹状的菌丝,叫做菌丝体。
真菌的⼏个特征:①细胞具有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系列的细胞器;核糖体为80S,⽽细菌为70S②通常为分枝繁茂的丝状体,菌丝呈顶端⽣长;③有硬的细胞壁,⼤多数真菌的壁为⼏丁质;④异养型,通过细胞壁吸收营养物质,分泌胞外酶降解不被吸收的多聚物为简单化合物⽽吸收;⑤通过有性和⽆性繁殖的⽅式产⽣孢⼦延续种族。
¤⽆隔菌丝和有隔菌丝⾼等真菌的菌丝中具有典型的横壁叫做隔膜,⽽在低等的菌丝中不存在隔膜,因⽽菌丝由于隔膜的有⽆分为⽆隔菌丝和有隔菌丝。
依此为据把真菌分为低等真菌和⾼等真菌。
¤各种真菌的隔膜:①单孔型 1较⼤的中⼼孔⼦囊菌和半知菌②多孔型 多数⼩孔,⼩孔的排列有差异 ⽩地霉和⼀些镰⼑菌 ③桶孔型 隔膜有⼀中⼼孔,孔的直径⼀般在100-150nm,孔的边缘膨⼤⽽使中⼼孔呈“琵琶桶”状,外⾯覆盖⼀层由内质⽹形成的弧形的膜,膜上有穿孔,叫桶孔覆垫。
真菌简略
第一章真菌学概述一、真菌(fungus):通常为丝状体的一类营养体,有真正的细胞核、具细胞壁,多数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六、真菌与人类的关系1.有益方面(1)农林业:①土壤肥力的积累(分解动植物残体)②菌根真菌③作为生物防治因子(防治病、虫、杂草)④食用菌等(2)工业:①酿洒,②食品,③酶工业(3)医药:①抗生素,②名贵中药材(如虫草、茯苓等)(4)遗传工程材料2.有害方面(1)引起植物病害:(减产、降低品质)(2)人畜疾病(3)产生毒素(毒菌)(4)鱼类水霉病(5)农产品、用品、用具、器材霉烂变质第二章真菌的营养体1.营养体的定义: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称作营养体2.营养体的基本类型:原质团、单细胞、假菌丝、菌丝体一、丝状真菌的营养体(一)菌丝的形态1、菌丝:绝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是可以分枝的丝状体,单根丝状体称为菌丝(hyphe),管状壁透明,光滑或有刺,有色或无色,有或无隔膜,主要为几丁质,有的为纤维素;A、有隔菌丝:菌丝内有横隔膜,将菌丝隔成多个长圆筒型的小细胞。
高等真菌的菌丝。
B、无隔菌丝:菌丝内无横隔膜,整个菌丝体为一个无隔多核的细胞。
2、菌丝的一般结构:硬壁管状结构、内含可以流动的原生质,直径约1~30um,多数5~10um;长度可以无限生长3、菌丝体(mycelium):菌丝的集合体;4、菌落(colony) :在培养基上,菌丝几乎沿着它的长度的任何一点都能发生分枝,由于分枝的不断产生而形成一个特征性的圆形轮廓,称为菌落;真菌的菌落形状可以归纳为疏松的、紧密的、平坦的、光滑的;质地为毡状、絮状、毛发状、绳索状、皮革状等;多数真菌的菌丝是透明的,有些可以产生色素,黄色、绿色、红色、灰色等串珠镰孢单分生孢子后代的菌落形态。
(二)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1、高等真菌的菌丝中具有典型的隔膜(septa),而低等真菌的菌丝中则不存在隔膜;2、卵菌和接合菌等低等真菌虽多分枝,但无隔膜,当菌丝老化或形成繁殖器官时,可能在局部产生隔膜,全封闭,无孔口,称为不定型隔膜;3、隔膜是菌丝细胞壁做内向环状生长而形成的,发育很快,隔膜当中有小孔,胞间原生质可以相互沟通,将菌丝分成许多小细胞;(三)真菌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细胞核(四)菌丝的变态:吸器、假根、附着枝、附着胞、菌环或菌套、菌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膜的功能
二、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 厚约7.5nm,流动镶嵌模型,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 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 • 主要结构成份一般是蛋白质占60%-80%,类脂占20%40%,碳水化合物约占5%(分布在类脂和蛋白质之间)。
1、脂类 、
• 真菌细胞中脂类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鞘脂类,它们都是由一 个亲水性的头部和一个疏水性的尾部组成的极性分子。 1) 磷脂:最常见的是磷脂铣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 酸和磷脂酰肌醇微量存在。磷脂中脂肪酸与进化关系基本一 致。 • 高等真菌中糖类尾巴倾向于由多个碳组成。可以是饱和的或 是单不饱和酸。 • 低等真菌中主要是奇数脂肪酸而且大多是不饱和脂肪酸。 2) 鞘脂类由一个脂肪酸、一个极性头部和一个长链鞘氨醇乙 醇胺或它的衍生物组成。鞘脂又称为神经酰胺,如果极性头 部为一个糖类分子则称作脑苷脂。虽然目前真菌细胞膜中的 鞘脂类结构尚不明确,但已从许多真菌的膜中分离出神经酰 胺和脑苷脂。
五、孢壁组分与真菌分类的关系
• 细胞壁内的微纤丝及其基质多糖的存在可作为真菌分类的 一个重要依据 • 几丁质是绝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 纤维素孢壁组分只是在前毛壶菌纲和卵菌纲中存在 • 不同纲的真菌细胞壁成分是不同的,各纲的真菌细胞壁有 一些固定的成分,但也并非固定不变。(表3-4)P29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
一、真菌的细胞结构包括什么? 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什么? 三、粗糙脉孢菌细胞壁的结构如何 四、什么是膜边体?什么是泡囊? 五、什么是内膜系统?什么是细胞骨架? 六、微管、微丝在细胞骨架中的作用如何? 七、了解真菌的一些内含体,如微体、伏鲁 宁体和壳质体
第三章 真菌的细胞结构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细胞壁 原生质膜 细胞核 线粒体和核糖体 内膜系统 细胞骨架与细胞质的移动 其他内含物
形状:一般为波浪状, 形状 厚度:8~10nm,如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7.3nm,大 刀镰刀菌Fusarium oulmorum 9.1nm,酿酒酵母菌 8nm 作用:吞噬作用、胞吞作用、胞吐作用,物质转运、 作用 能量转换、激素合成、核酸复制及生物进化等作 用 (1) 是细胞外溶质运送到细胞内的渗透屏障; (2) 是细胞壁等大分子成分的生物合成和装配基地 (3) 是部分酶的合成和作用场所。
第二节 细胞膜
一、细胞膜(cell membrane)概述 细胞膜 概述 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plasma membrane),是细 细胞质膜( ),是 细胞质膜 ), 胞表面的一层薄膜。有时称为细胞外膜或原生质膜。 原始生命向细胞进化所获得的重要形态特征之一, 细胞膜位于细胞表面,厚度通常为7~8nm,由脂类 和蛋白质组成。它最重要的特性是半透性,或称选 择透过性,对进出入细胞的物质有很强的选择透过 性。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特征。主要成分是脂类、 蛋白、糖类。
脱乙酰几丁质 27.9
注:数值为细胞总干重的质量分数
二、细胞壁的结构
• 由微纤丝成分的混合物镶嵌在无定形的基质化合物中组成 的。 • 微纤丝是由不同的多糖链相互缠绕所组成的一股又粗又壮 的链,这些链构成的网络系统嵌入在蛋白质及类脂和一些 小分子的多糖的基质中。
疏水蛋白 磷脂 脂蛋白
肽聚糖
胶原层
三、脉胞菌细胞壁
胞壁成分与分类单元之间的关系
胞壁成分 纤维素,糖原 纤维素,葡萄糖 纤维素,几丁质 几丁质,脱乙酰几丁质 几丁质,葡聚糖 分类单元 集胞菌目 卵菌纲 前毛壶菌纲 接合菌纲 壶菌纲, 子囊菌纲(菌丝), 担子菌纲(菌丝), 半知菌类 葡聚糖,甘露聚糖 子囊菌(酵母) 半知菌类(酵母) 几丁质,甘露聚糖 半乳聚糖,多聚半乳糖胺 担子菌纲 毛菌纲 被分析的标本 盘基网柄菌 德巴利腐菌 根前毛菌属 鲁氏毛菌 大型异水霉 粗糙脉胞菌 裂褶菌 黑曲霉 啤酒酵母 产朊假丝酵母 掷孢酵母 变形毛菌
3、脂类 、 1)通常不超过细胞壁的8%,有一例外,三孢布拉霉 (Blakesleatrispora)总脂量30% 2)主要有饱和脂肪酸组成,普遍是磷脂。但是有些 酵母中存在糖脂和鞘氨醇如热带假丝酵母(Cadida tropicalis)存在甘露聚糖与脂肪酸 4、无机离子 、 其中磷含量较丰富,其次是钙、镁 总之,细胞壁成分随着菌类的不同而不同,而且每 种菌体的细胞壁在其生活周期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异。
2、蛋白 、
细胞膜蛋白质(包括酶)膜蛋白质主要和磷脂双分子层镶嵌 排列,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所受的约束不同,因此分 为内在蛋白,外在蛋白和整合蛋白三种。 1)内在蛋白以疏水的部分直接与磷脂的疏水部分共价结合, )内在蛋白 两端带有极性,贯穿膜的内外,所受约束作用较大; 2)外在蛋白以非共价键结合在固有蛋白的外端上,或结合在 )外在蛋白 磷脂分子的亲水头上。所受的约束较小,在盐和螯合剂作用 下容易被除去;如载体、特异受体、酶、表面抗原。占 20%~30%的表面蛋白质(外周蛋白质)以带电的氨基酸或 基团——极性基团与膜两侧的脂质结合;占70%~80%的结 合蛋白质(内在蛋白质)通过一个或几个疏水的α-螺旋即膜 内疏水羟基与脂质分子结合。
真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
壶菌纲 Allomyces 卵菌纲 Phytophthora 54 36 0 10 〈1 5 3 接合菌纲 Mucor 0 0 9 33 2 6 8 2 11 5 子囊菌纲/半 知菌 Aspergillus 43 0 19 酵母菌 (子囊菌) Saccharomyces 29 0 1 0 31 13 9 担子菌门 Schizophyllum 61 0 10 — 〈3 7 3
3)低等真菌(卵菌纲、前毛壶菌纲、粘菌目和子囊菌个别 种)的细胞壁成分以纤维素为主,酵母菌以葡聚糖为主, 而高等真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低等的壶菌)则 以几丁质为主β-1,4-N-乙酰胺基葡糖为单元的无支链多 聚体。 • 几丁质 几丁质(Chitin)又称甲壳素或甲壳质 ,是由N -乙酰 -β- D 氨基葡萄糖以β- 1 ,4 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生物多聚 体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是真菌、 甲壳类动物和藻类 等生物的重要结构物质。
葡聚糖 纤维素 几丁质 聚氨基 葡糖 甘露聚 糖 蛋白质 脂类
16 — 58 — — 10 —
注:数字为细胞壁总干重的质量百分比
鲁氏毛霉生活史中细胞壁化学组成的差异
胞壁成分 几丁质 甘露糖 墨角藻糖 半乳糖 葡糖醛酸 葡萄糖 蛋白质 脂类 磷 黑色素 酵母形 8.4 8.9 3.2 1.1 12.2 0 10.3 5.7 22.1 0 菌丝形 9.4 32.7 1.6 3.8 1.6 11.8 0 6.3 7.8 23.3 0 孢子囊 18 20.6 0.9 2.1 0.8 25 0.1 9.2 4.8 0.8 0 孢囊孢子 2.1 9.5 1.8 0 0 1.9 42.6 16.1 9.8 2.6 10.3
真菌细胞结构平面图
如果从形态上观察各种真菌,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它们的 如果从形态上观察各种真菌,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细胞构造基本上是相同的。 细胞构造基本上是相同的。第源自节 细胞壁一、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多糖、蛋白质、脂类、无机离子 多糖、蛋白质、脂类、 1、多糖 、 1)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己糖或氨基己糖 构成的多糖链,如几丁质 几丁质、脱乙酰几丁质、纤维 几丁质 素、葡聚糖、甘露聚糖、半乳糖等, 2)一种真菌的细胞壁组分并不是固定的,在其不同 生长阶段,细胞壁的成分有明显不同。
3)整合蛋白又叫跨膜蛋白或转运蛋白:穿过磷脂双层,在 )整合蛋白 膜的两侧有极性区。 细胞膜上存在两类主要的转运蛋白,即:载体蛋白 (carrier protein)和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 • 载体蛋白又称做载体(carrier)、通透酶(permease) 载体蛋白 和转运器(transporter),能够与特定溶质结合,通过自 身构象的变化,将与它结合的溶质转移到膜的另一侧,载 体蛋白有的需要能量驱动,如:各类APT驱动的离子泵; 有的则不需要能量,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运输物质,如:缬 氨酶素。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氧气, 氧气,二氧化碳 氮气, 氮气,苯 水,甘油,乙醇 甘油, 氨基酸, 氨基酸,葡萄糖 核苷酸 氢离子, 氢离子,钠离子 钾离子, 钾离子,钙离子 氯离子, 氯离子,镁离子 碳酸氢根
1、自由扩散 、
• 一个分子没有在其他分子的协助 顺电化学梯度进入一个细胞 没有在其他分子的协助下顺电化学梯度 没有在其他分子的协助 顺电化学梯度 称为自由扩散,这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没有能量消耗 没有能量消耗。一旦分 没有能量消耗 子进入细胞致使梯度不再存在扩散过程停止。一些脂类和脂溶 性分子,如co2和o2,能直接溶于质膜,并以溶解的方式从一端 运到另一端。
• 通道蛋白 通道蛋白与所转运物质的结合较弱,它能形成亲水的通道, 当通道打开时能允许特定的溶质通过,所有通道蛋白均以 自由扩散的方式运输溶质。
3、糖 、
膜糖和糖衣:糖蛋白、糖脂 细胞膜糖类主要是一些寡糖链和多糖链,它们都以共价键的形式和膜 脂质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和糖蛋白;这些糖链绝大多数是裸露在 膜的外面(非细胞质)一侧的。(多糖-蛋白质复合物,细胞外壳cell coat)单糖排序上的特异性作为细胞或蛋白质的“标志、天线”—抗 原决定簇(可识别,与递质、激素等结合)。
二、物质的穿膜运输
细胞膜是防止细胞外物质自由进入细胞的屏障,它保证了细胞内环境 的相对稳定,使各种生化反应能够有序运行。但是细胞 必须与周围环 境发生信息、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才能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因此细 胞必须具备一套物质转运体系,用来获得所需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 据估计细胞膜上与物质转运有关的蛋白占核基因编码蛋白的15~30%, 细胞用在物质转运方面的能量达细胞总消耗能量的三分之二。
2、蛋白质 、
1)不超过细胞壁组分的10% 2)既是细胞壁结构的组成又起着酶的功能。 3)啤酒酵母和卡尔酵母细胞壁中甘露糖通过N-乙酰 葡糖胺与蛋白相连 4)有些糖蛋白存在于皮肤真菌的细胞壁外。如毛藓 菌属(Trichophyton)、曲霉菌属(Aspergillus)和小 孢子菌属(Microsporum)他门可以引起人的变态反应 和动物的过敏性反应。 5)一些水解酶如磷酸酶。Α-淀粉酶和蛋白酶都位于 细胞壁,这些酶能使周围环境中的底物水解成亚单位, 以便运输到细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