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的地形.教案
2.1 中国的地形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4、通过地形对人类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环境观,并让学生感受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使自己认识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
【教学难点】地势对其它地理因素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交流合作、讨论探究法【教学手段】活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一、引入:(1)放映一段反映祖国秀丽山河的录像,引导学生观察片中展示的各类地形。
(2)认一认,下面分别是哪种地形的景观(请把各自的地形类型名称写在图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3)请说出你家乡所在的地形区,并描述其地形特征。
二、新授(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1、课件演示:出现一张分层设色地形图,沿北纬320 画出一条地形剖面。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共同分析下列问题,并进一步观察分析我国地势特点。
(1)图中深浅不同的绿色和浅黄色各代表哪种地形?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什么部位?颜色加深的黄色主要出现在我国的什么部位?代表的是哪几种地形?(2)总结我国地势特点图表解析:图中深浅不同的绿色和浅黄色各代表的是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颜色加深的黄色主要指的是山地、高原及盆地等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
由此可见我国的地势具有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板书: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引导学生读2.2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并根据示意图画一张简略示意图,完成以下活动。
填写表格(明确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由哪些山脉构成,三级阶梯的海拔高低分别是多少,每级阶梯分别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
第二章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第1课时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3)在地图中找出我国南北走向的山脉。(4)在地图中找出我国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阅读课本P24“图2--8中国地形分布图主要山脉”,尝试将图中的山脉按走向分类。
小结:小组谈收获。
1、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加好、一般、较差):
。
2、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
3、我学到的主要方法:
。
4、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
布置小组学习任务。
读图提问
看课件,思考问题。
总结学习内容
作业设置
熟记主要山脉及走向
教
学
反
思
等级评价
(A/B/C/D)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课题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重点:能说出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其走向,并说明山脉是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难点选择
观察法、合作探究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准备
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是否采用多媒体
是
教学
时数
3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6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
指图提问
引导学生总结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小组合作,读图学习。
探究结论:填写下表:
走向
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南北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中国的地形教学案(王清霞)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学案设计(湘教版)山东省高密市柴沟镇注沟中学王清霞一、复习引入: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下面要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祖国。
〔复习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国家的地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学习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板书〕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二、教学目标:(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重点)(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
(重点)(3)知道中国的名山。
(4)学会分析我国地势的优越性。
(难点)(5)记住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名称及位置。
(重点)(6)通过学习,学会分析山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难点)中国地形的第一个特点是从地势的角度描述的,而你知道地势的含义吗?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三、教学过程:(一)结合“中国地形图”自学“地势西高东低”框题,完成下列内容:1.我国地势高低,大致呈级阶梯分布。
2.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米以上,主要的地形是。
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在米——米之间,主要的地形类型是;我国东部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米以下,其地形类型以和为主。
近海海底地形为。
3.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山脉、山脉和山脉;二、三级阶梯的分界是岭、山脉、山和山。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答案,并讨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教师分析点拨学生自学中遇到的疑难。
问题解决了,再巩固巩固吧!请同学们完成我国地势比较表:▲当堂练习:看看那组做得又快又好!1.我国地势的特征是()A.西低东高,呈阶梯状分布B.地形多种多样C.山区面积广大D.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高原和丘陵B.高原和盆地C.平原和丘陵D.山地和高原3.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东南坡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4.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平均海拔高度B.山脉走向C.地形类型D.相对高度5.四川盆地位于第级阶梯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第级阶梯上。
2.1中国的地形教案 03(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让学生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A、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
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B、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本节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势的整体特征,因此中国地势特征是本节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中国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
四、学习方法指导学生用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流程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首先多媒体放映“中国各大地形区”图片,同时播放歌曲《歌唱祖国》,从学生的最熟悉的图片入手,接着复习两个概念:地形和地势。
以前学过亚洲的地势,让学生回想亚洲地势特点,那么,中国的地势有什么特征呢?从而导入新课。
2、读图分析,探索新知设疑:用什么图能更形象地表示我国地势西东低的特点呢?――那就是地形剖面图。
然后多媒体展示“我国东西(北纬36°)地形剖面图”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图在本上画一幅简略示意图,请两名同学在黑板上画。
其他同学做出纠正与评价。
从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什么?(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巩固练习,强化新知我国地势呈阶梯分布,那么,我国地形的阶梯有哪几级?它们是怎样分布的呢?请同学们对照书上的图2.1、2.2看一看。
(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陆地上自西向东有三级阶梯。
)让学生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明确三级阶梯的界线,把三级阶梯的界线填在空白图上,并请两名同学在屏幕上指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学生继续“读中国地形图”,结合列表比较法,通过对三级阶梯的海拔、地形的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4、课外延伸,学以致用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我们生活的地区位于第几阶梯,所在区域是什么颜色,说明海拔高还是低? 5、合作交流,熟悉国情以上分析了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一特点对我国自然环境其它方面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呢?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对气候的影响,让学生看大屏幕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图片。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形和地势》
教学设计:2024秋季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形和地势》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理解:学生能够掌握中国地形和地势的基本特征,了解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地形区的分布。
2.技能培养: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能够运用地形图识别和分析中国地形地势。
3.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理解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人口分布等的影响。
4.情感态度:增强学生对祖国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热爱,培养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中国地形和地势的主要特征。
•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将地形地势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学生的具体认知。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中国地形图、地势阶梯分布图。
•多媒体课件,包含地形地貌的图片、视频等。
•地理教材及配套练习册。
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传授地形和地势的基础知识。
•地图分析法: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壮丽山河的视频,如高山、大河、平原等自然景观。
•问题导入:提问学生视频中的景观属于哪种地形?这些地形在中国是如何分布的?新课教学1.中国的地形特征2.•讲授:解释中国地形的复杂性,包括高山、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多种类型。
•地图分析:展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识别主要地形区,如青藏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
•互动:请学生指出自己家乡所在的地形区,并简述其特点。
3.中国的地势特征4.•讲授:介绍中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以及三级地势阶梯的分布。
•地图分析:展示中国地势阶梯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各级阶梯的海拔范围、主要地形区等。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流向、人口分布等的影响。
5.地形地势的综合影响6.•讲授:总结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综合影响。
•案例分析:提供具体案例,如黄河的流向与地形关系、山区的交通与地形关系等。
《中国的地形》教案设计
《中国的地形》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的地形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中国地形的基本概念、主要类型和分布特点。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中国地形的主要类型及特点;(2)能够识别中国地形图上的重要地形区;(3)能够分析中国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2.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实地考察等方法,了解中国地形的分布特点;(2)运用地形模型、地球仪等工具,演示中国地形的形成和演变;(3)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探讨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与影响。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自然资源的爱国情怀;(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和谐共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案内容2.1 教学重点中国地形的主要类型及特点、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2 教学难点中国地形的分布规律、地形区界的识别。
2.3 教学过程2.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地形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地形的基本概念、主要类型和分布特点。
2.3.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中国地形的形成原因、演变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地形分类及特点。
2.3.4 案例分析分析地形对农业、交通、城市分布等方面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作用。
2.3.5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地形影响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地考察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形模型、地球仪等教学工具,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
第四章:作业设计与评价4.1 作业设计4.2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参与度、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2)课后作业:地形图绘制、短文质量等;(3)实践活动:实地考察报告、小组合作等。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中国的地形优秀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中国的地形优秀教案《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其在图上的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直接获取有关知识,并将已学知识落实到图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探究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2、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教学难点1、分析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越性2、识别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沿320N线中国地势剖面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我们经常说,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景色宜人。
首先,我们一起看一段录相感受一下祖国的壮丽河山。
(展示多媒体)2、当然,要更进一步的认识,就需要我更深入的学习。
今天,我们将进入一幅全新的画卷。
(板书: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二、地势西高东低:(板书)1、过渡:在古代诗词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为什么江水都要向东流?(地势西高东低)2、把我国的地面沿32N线剖开,呈现出这样的面貌:(展示多媒体)3、观察,思考P20活动中的问题。
(指名答)归纳: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板书)可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平均海拔为4000米以上;第二级为1000米-2000米;第三级为500米以下。
4、活动:(出示设色地形图)找出这三级阶梯的大概范围找出三级阶梯界线上的主要山脉5、讨论:“地势西高东低”的优越性谈:到现在,我们很容易就得出我国的河流为什么会由西向东流了,除些之外,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还有哪些优越性呢?学生分享、自由发言,提出各自观点,最后派代表总结发言。
中国的地形——地势西高东低 教案 教学设计
中国的地形——地势西高东低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我国地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理解地势西高东低的概念。
教学内容:1. 利用图片、地图等多种资源,展示中国的地形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图,发现地势西高东低的现象。
教学活动:1. 展示中国地形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提问学生对中国地形地势的了解和认识。
3. 引导学生发现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地势西高东低的认知程度。
2. 记录学生在讨论中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地形的基本类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地形的基本类型。
2. 学生能够分析不同地形对地势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介绍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等基本地形类型。
2. 分析不同地形对地势的影响,如山地的高低起伏、平原的平坦等。
1. 利用图片和地图,展示各种地形的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地形的特点和对地势的影响。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不同地形对地势影响的理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地形类型的认知和理解。
2. 记录学生在讨论中的提问和回答。
第三章:地势西高东低的原因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地势西高东低的原因。
2. 学生能够分析地势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介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原因,如地壳运动、侵蚀作用等。
2. 分析地势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气候、水系分布等。
教学活动:1. 利用图片和地图,展示地势西高东低的原因。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地势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地势对我国地理环境影响的理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地势西高东低原因的理解程度。
2. 记录学生在讨论中的提问和回答。
第四章:地势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1. 学生能够理解地势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2. 学生能够分析地势对我国气候、水系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介绍地势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气候、水系分布等。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的特点及各阶梯的大致海拔高度和分界线。
(2)使学生明白得山脉走向的概念和山脉是地势的“骨架”,以及记住我国要紧山脉的名称和大致分布。
(3)培养学生地理读图和析图能力(分层设色地势图和剖面图)。
(4)学会分析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和经济等方面的阻碍。
过程与方法(1)在启发式谈话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主观思维中把握新课知识,并尝试运用已知(已获)的知识,对地理事物经历的优化。
(2)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和课堂上的交流展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收集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祖国壮美河山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周围地理事物。
(地势的优劣势分析)学习重点(1)我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的地势特点和我国要紧山脉的名称和分布(2)培养学生判读地势图和析图能力学习难点我国地势对其他地理要素的阻碍及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一、预习交流展现填空题1.位于中尼边境的,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我国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2.我国地势高低,呈三级阶梯。
二、课堂合作探究(一)地势西高东低读教材图2-1完成活动题。
(二)山脉纵横交错1、我国是一个多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势的,、、、镶嵌其中。
2、依照走向,我国山脉可分为:东西走向的三列:(1)南北走向的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三、收成展现选择题构成我国地势分布骨架的是( )A 河流 B山脉 C高原 D盆地综合题1.读下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填绘下表:地势阶梯:第一级阶梯,界线①山②山③山第二级阶梯,界线④岭⑤山⑥山⑦山第三级阶梯:2.读下图,我国沿北纬36度邻近地势剖面图,完全成下问题:(1)我国地势 __________ 高 __________ 低,呈 ___________ 状分布。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
中国的地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地形剖面图概括我国地势特点。
2.阅读中国地形图掌握三级阶梯的海拔、主要地形区、各级阶梯的界线和主要山脉的分布。
3.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特征。
4.学会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分析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地势特点。
2.主要山脉、地形区在图上的落实。
教学过程(一)导入用《歌唱祖国》歌曲导入。
(二)“过关斩将”第一关:总体把握中国地形特点1.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纵横交错,构成我国地形骨架(1)东西走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南北走向: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东北-西南走向: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4)西北-东南走向:________、 _________。
(5)弧形山脉:_________。
3 地形__________, _______面积广大(1)四大高原的分布、特点(2)四大盆地的分布、特点(3)三大平原的分布、特点(4)三大丘陵的分布(5)山区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占我国总面积的________。
第二关:观察地势对照“沿32。
N我国地势剖面图”和“中国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第三关:找准山脉读“中国山脉图”,自己查找各种走向的山脉并确定它在全国及所在省区的位置,然后完成:(1)填空白图。
(2)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山脉分别是什么走向的?(3)哪列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6)新疆地形特征为“__________”,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中国的地形教案「篇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熟悉这首歌曲,每当听到这歌声,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祖国。
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基本情况。
首先来看一下我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1、读出我国所跨的经度范围(73oE—135oE)和纬度范围(4oN—53oN),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根据刚才所读出的数据,我国跨过了哪几个时区(东五区至东九区)?包括哪几个热量带(北温带和热带,其中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这样的纬度位置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等方面有什么影响?3、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4、(读世界政区图或亚洲政区图)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哪些亚洲国家位于太平洋的西岸?5、这样的海陆位置对于我国的气候、海洋事业的发展、与海外各国的交往、与陆上邻国交往等方面有什么好处?[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的疆域示意挂图”)1、找到我国的四至点,并由教师具体介绍四至点所在的位置。
(最南端在4°N附近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53°N附近,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东端在135°E多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在73°E附近,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2、请学生用直尺量一下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一下实际距离。
(约5000千米)3、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0千米,请学生计算我国南北的距离。
(约5500千米)4、从你量算的结果来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我国的范围很大)?你能说出我国的面积吗?我国在面积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于世界第三位,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
[转承]这么大的范围,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问题呢?(请学生做第3页活动1,了解我国东西部的时间差异和南北方的季节差异)[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中国的地形》公开课教案
中国的地形朱行园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
这一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
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定的认识,但比较笼统。
虽然提起来并不陌生,但是让他们具体谈一谈,就说不出太多的东西。
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生活阅历较浅,因此,应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增强学生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教学生学会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
2.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3.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
4. 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1. 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内在的联系、以及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培养学生了解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
2.使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三、学法指导多媒体演示法、列表比较法、启发法、图示分析法、演示法四、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2.山脉纵横交错。
(二)难点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三)解决办法借助于录相、地形图、动态地图、教具等教学媒体,使学生弄清楚我国的地形特征和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突出本节的重点内容等教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并提出假设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以达到解决“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一教学难点的目的。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组织学生演示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利用动态地形图让学生更好的认清地形位置;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即中国的地形。
2. 掌握中国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1. 中国地形的基本类型。
2. 中国地形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1. 中国地形分布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地形的特点。
2. 讲解法:教师讲解中国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1. 中国地形图。
2. 与地形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我们的国家有哪些地形特点?2. 讲解:教师讲解中国地形的基本类型,如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盆地等,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地形的分布特点,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章:平原地形教学目标:1. 了解平原地形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分布的情况。
2. 掌握平原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平原地形的特点。
2. 平原地形在中国分布的情况。
教学难点:1. 平原地形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平原地形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平原地形的特点。
2. 讲解法:教师讲解平原地形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分布的情况。
教学准备:1. 平原地形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与平原地形相关的地图或图表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思考平原地形在中国的分布情况。
2. 讲解:教师讲解平原地形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分布的情况,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平原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章:山地地形教学目标:1. 了解山地地形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分布的情况。
2. 掌握山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山地地形的特点。
2. 山地地形在中国分布的情况。
教学难点:1. 山地地形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山地地形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山地地形的特点。
2.1 中国的地形教案08(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
②能在图上标出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名称。
③分析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④运用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⑤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地形区名称和位置。
⑥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分析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能力目标①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使用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②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③通过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①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特点。
②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
●○教学难点地势对其它地理因素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师①用塑料泡沫制作中国地形剖面图。
②中国地形挂图。
③搜集中国不同地形景观图。
④制作课件。
学生橡皮泥、彩笔、半圆仪。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师生活动□提示和建议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方案1】找学生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碧绿的是平原,金黄初一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学生的是沙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方案2】课件图片、视频引入:播放反映祖国不同地形区的视频短片,先让学生对地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学习欲望和爱国热情。
会唱。
根据办学条件选择适当方案。
新授板书: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活动1:看图分析总结地势特征。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明确不同颜色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
学生观察:颜色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中国的地形教案学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授课教师:谢丽琼【教学目标】1、读图指出中国主要山脉的准确位置,记住主要山脉的名称,判断主要山脉的走向。
2、读图指出中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准确位置,记住它们的名称,能描述它们的特点。
3、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查阅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技能及运用中国地形图的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1、我国五种走向山脉的名称。
2、我国有哪些高原、盆地、平原等主要地形区。
【教学难点】: 1、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
2、主要山脉及地形区的分布。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导学案【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播放一组“美丽中国”的图片,并配上音乐:由谭晶演唱的《我爱你,中国》,让学生在欣赏壮丽山河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导入新课横向比较埃及、巴西、美国、中国四个国家的地形图,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我国地形复杂。
(二)展示目标1、学生齐读目标2、教师边板书边解读目标(三)知识过渡【山脉纵横交织】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脉纵横交织。
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怎样理解我国复杂山脉的分布呢?首先我们就要了解山脉的走向。
出示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解释山脉走向的含义:走向就是山脉延伸的方向。
向东西延伸的山脉为东西走向(横)向南北延伸的山脉为南北走向(竖)此外还有东北至西南走向(撇)和西北至东南走向(捺)(四)导学释疑看图找山——“我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活动一:填出我们国主要的山脉1、看图找山,请从我国纵横交织的山脉分布图上找出五种走向的山脉,完成下表:山脉的走向山脉的名称东西走向北列是()-()中列是()-();南列是()南北走向中部有()-(),在()山区也有分布。
东北—西南走向西列是()-()-()-(),中列是()-(),东列是()。
西北—东南走向西部有(),()。
弧形山脉有()。
可以用汉字的笔画来形象的记忆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口诀:三横三撇两竖两捺一弧形。
《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2)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观察、分析中国地形的分布特征;(2)运用地形模型,直观展示地形变化。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2)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地理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地形的特点(1)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2)地形区域特征明显,包括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和山地等。
2. 主要地形区(1)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高寒景观;(2)内蒙古高原:广阔的草原,温带干旱气候;(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4)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河流;(5)华北平原:黄土地貌,耕地丰富;(6)东北平原:黑土地,肥沃耕地;(7)长江中下游平原:水乡泽国,富饶的农业区;(8)四川盆地:紫色盆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9)丘陵和山地:分布广泛,地形复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地形的特点及主要地形区;(2)地形对气候、河流、农业等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地形区域的划分及特点;(2)地形对我国经济、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地图、图片、模型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地形特点;2. 利用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地形对经济、环境的影响;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2. 准备地形模型,以便进行直观展示;3. 安排学生进行预习,了解中国地形的基本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势特点;(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各地形区的特点。
2. 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各地形区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2)分析地形对气候、河流、农业等的影响。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各地形区的典型案例,如青藏高原的高寒景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等;(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形对经济、环境的影响。
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示范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对中国山脉分布基本格局的认知,了解山脉控制着中国地形分布的大势。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2.记住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分布及特点和中国主要丘陵的分布;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景观各异,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开发利用时,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1.理解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2.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分布及特点布;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在七年级,我们就已经学习了五大地形类型,请同学们回忆相关内容。
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中国的骨架,那这骨架中镶嵌着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右侧的地形图。
8生: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讲授新课】陆地表面总共有五大地形,咱们中国都有,这足以说明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啊!你知道我国山脉与地形区的空间关系么?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分布及特点布如何?我国该如何既重视环境保护,又重视生态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的地形,解答这些问题吧!(板书)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三、地形复杂多样咱们已经知道山脉构成了地形区的骨架,接下来,我们就深入探讨山脉与地形区的空间关系。
自主阅读中国地形分布,以小组合作形式,找出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生1:横断山西侧是四川盆地,东侧是青藏高原;生2:巫山西侧是四川盆地,东侧是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生3:太行山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生4:大兴安岭西侧是内蒙古高原东侧是东北平原。
自主阅读中国地形分布,以小组合作形式,找出山脉南北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生1:天山北侧是准噶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盆地;昆仑山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原。
《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我国地形的兴趣。
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和步骤。
1.2 教学内容: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地形的特点和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图,引起学生的关注。
1.4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提问学生对我国地形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地形的特点和重要性。
使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地形分布情况。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布置预习任务。
第二章:我国的地形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
使学生掌握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介绍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如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等。
分析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气候、水文、植被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让学生掌握地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使用多媒体展示地形示意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形特点。
2.4 教学步骤: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导入新课。
讲解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如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等。
分析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气候、水文、植被等。
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地形特点和影响的看法。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地形对生活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使学生认识到地形在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分析地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居住、交通、农业生产等。
介绍地形在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地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使用多媒体展示地形对生活影响的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形的作用。
3.4 教学步骤: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导入新课。
讲解地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居住、交通、农业生产等。
分析地形在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2012.6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及分层设色地形图识别地形
2、掌握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3、对照地图,熟悉和记住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范围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主要山脉的分布。
各阶梯的主要地形区。
各类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
教法学法及教具:
学习时要掌握方法,如地形要按照地形的名称、位置、特征及影响,这样的步骤去记。
教与学过程设
探索新知
一、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三级阶梯的情况:
海拔(米)主要地形类型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
地)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三高原、三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平原、丘陵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雪峰山 云贵高原 江南丘陵 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四川盆
地 贺兰山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南侧 北侧 天山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昆仑山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阴山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秦岭 汉中谷地 黄土高原 南岭 两广丘陵 江南丘陵 祁连山
柴达木盆地
河西走廊
(1)在图上标出主要山脉
(2)看东经90度、东经110度、北纬30度穿过的主要山脉、地形区。
东经90度: 东经110度:
北纬30度: (3)强化练习:在图中填出山脉的名称
教后反思
第二章 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
二 主要地形区及特征
甘
青
新 藏 冀
晋
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
西起巫山 东抵海滨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长江三角洲 分别由长江干流及其支流的冲积而成
(四)三大丘陵
位置 风景旅游区 辽东丘陵 辽东半岛上 千山 山东丘陵 山东半岛上 泰山
东南丘陵 我国东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
陵、两广丘陵等,面积最大
黄山、庐山、武夷山、“桂林山水”
(五)地震、火山、泥石流
名称 分布
地震 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
部青藏高原和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
夏
火山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海南岛等地 泥石流 多产生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 大陆架的分布:黄海、渤海全部、东海大部(最宽广)、南海一部分 例 读 “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完成(1)-(4)题:
(1)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盆地与其所在省简称的排序一致的是 A .新、川、新、青 B .新、川、藏、青 C .甘、川、藏、青 D .新、川、新、藏 (2)关于四大盆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
A .都位于我国地形的第二级阶梯上
B .盆地①的位置位于最东面
C .盆地①、③都位于暖温带
D .盆地②位于季风区 (3)关于四大盆地描述正确的是( )
A、④盆地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B、②盆地西部有平原较平坦 C、③盆地位于中温带 D、①盆地矿藏资源丰富 (4)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与面积最小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④② 答案:(1)A (2)D (3)B (4)D
③我国沿不同经纬度的地形剖面图:
1.沿经线作剖面:30°N、38°N、45°N
2. 沿纬线作剖面:90°E、100°E、110°E
知识运用
例1.读“沿东经89度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分析并回答:
(1)在图下用符号“”标出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范围并加注名称。
(2)图中A是盆地,B是盆地,C是盆地。
(3)我国的江经缅甸流入E,即湾。
(4)D是山脉,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它是由板块和板块相撞而形成。
(5)F是山脉,在气候上它是我国区和区的分界线。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地理坐标认定剖面的区位。
根据东经89度经线可以判定该剖面的位置在我国西部地区,从剖面的地势起伏状态看,有三山夹两盆的地貌景观,最高处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南部属恒河平原至孟加拉湾。
答案:(1)略(2)准噶尔吐鲁番塔里木(3)怒江孟加拉湾(4)喜马拉雅山印度洋亚欧(5)冈底斯山季风非季风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