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健康生命初探_刘晓燕
黄河健康生命初探_刘晓燕
收稿日期 !-..2342315 ! 修订日期 !-6627.83.9 " 第一作者简介 ! 刘晓燕 :1;52< = # 女 $ 河南永城人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硕士 $ 水 利 部 黄 河 水 利 委 员 会 国 际 合 作 与 科 技 局局长 %
!!"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 卷
升 !#$%& 年以后 " 进入黄河下游的 &’&(#)%* 泥沙中 " 有 !’!(#)%* 淤积在河道中 " 其中的 %)+ 以 上分布在河槽 # 河槽的淤积降低了河道的平滩流量 " 增大了滩区漫滩几率 "制约了滩区 ,%,( ,)- 人奔小康的步伐 " 而且所伴生的二级悬河更加大了洪水冲决堤防的威胁 " 最终反而加剧 了洪灾的风险 # 相似的情景同样出现在黄河宁蒙河段 $ 十大孔兑是宁蒙河段的主要泥沙来源 之一 "它产生于汛期暴雨并靠汛期洪水带走 " 但上游一系列大型水库的修建大幅度降低了该 河段汛期水量和输沙能力 "进入黄河的泥沙不但使此段黄河变成悬河 " 而且在河中形成一道 道沙梁 " 致使洪水和凌汛威胁加剧 # 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还反映在河流生态和环境的恶化 $ 在黄河来水大幅度减少的同时 " 入黄污水大幅度增加 " 从而使水体质量大幅度下降 % 断流现 象频繁 % 生态系统恶化 # 水质恶化的后果不言而喻 ! 断流不但破坏了河流的自然景观 "也切断 了河流的水循环系统 ! 而生态恶化的直接后果则是生物群数量 % 质量和物种减少 " 最终必将 影响人类自身的健康生存 # 可见 "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采取的治河方式确能暂时满 足人类某些方面的需求 " 但也带来一些始料不及的负面影响 # 当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与 黄河相处的方式 "认识到对黄河无节制的索取和不当控制不仅伤害了黄河 " 最终也恶化了人 类自己的生存条件 ! 要确保黄河能够为本流域及相关地区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 的支持 " 人类必须与黄河和谐相处 !要使黄河具备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支持的能 力 "必须首先使黄河自身维持一个健康的机体 # 所谓 & 人与黄河和谐相处 ’" 至少要体现在以下 . 个方面 $ 一是维持堤防在较长时期不决 口 (改道 )" 并使滩区人们受灾的几率和损失维持在可容忍范围内 ! 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用 水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 三是水体质量基本满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需求 ! 四是河流及其相 关区域的生物数量和物种基本维持在可接受范围内 " 以保证生物链的连续和稳定 ! 五是河流 景观维持在可容忍状态 # 说到底 "&人与黄河和谐相处 ’ 的根本目的在于 $ 确保黄河能够为本 流域及相关地区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支持 # Nhomakorabea!期
黄河流域水环境灾害分析_刘晓燕
【综 合】黄河流域水环境灾害分析刘晓燕,黄自强(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郑州 450003)摘 要:黄河流域的水环境灾害频繁,其内因是流域先天性环境脆弱、水少沙多;外因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得本来就相当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受了更严重的破坏,从而增加了水环境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受灾程度。
在人类可为的范畴内,可以通过增水减沙使流域水环境灾害逐步减轻,但由于流域区位的先天缺陷,要完全消除灾害(特别是水土流失和洪灾)却十分不易。
关 键 词:水环境;灾害;成因;修复;途径;黄河流域中图分类号:X4;TV8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379(2002)07-0003-03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川、甘、宁、蒙、晋、陕、豫、鲁等九省(区),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km,流域面积75.3万km2,其中上中游地区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7%。
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452mm,降雨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宁蒙平原年降雨量仅200mm左右。
全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m3,多年平均天然输沙量16亿t。
黄河上游是其水量的主要来源区,约占54%;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泥沙的主要来源区,占91%;下游为地上悬河,因此沿河注入水沙量很少。
1 流域水环境灾害类型黄河流域自然灾害频繁,其中与水问题密切相关的灾害主要是发生在下游的洪灾、流域性的旱灾、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及干支流水污染。
1.1 洪 灾黄河的洪灾主要发生在下游。
与一般河流相比,黄河下游的洪灾有三个特点:一是下游为悬河,一旦发生决口,往往造成毁灭性灾害;二是洪灾发生频率高,此所谓“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三是灾害影响范围大。
目前,黄河一旦决溢,将影响两岸12万km2、8500万人口。
因此,治理黄河下游的洪灾历来是国家安民兴邦的大事。
1.2 旱 灾黄河流域多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
大约从13世纪后,流域旱灾发生率逐渐增加,清末达十年五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16年度青年基金项目_0a55ef92_a4
第28卷第12期2016年12月V ol. 28, No. 12Dec., 2016生命科学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文章编号:1004-0374(2016)12-1493-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16年度青年基金项目DOI: 10.13376/j.cbls/20161861微生物学细菌基因组歧化和遗传界限的产生:新物种形成的分子基础唐 乐哈尔滨医科大学我国沿海盐田嗜盐古菌胞外蛋白酶多样性研究侯 靖江苏大学反硝化细菌的鉴定及其与胆固醇降解相关蛋白、基因的初探丁 滨浙江中医药大学大连新港石油污染海域沉积物中厌氧微生物种群和功能基因多样性与氮源响应规律研究陈 超大连民族大学苏云金芽胞杆菌晶胞粘连表型菌株资源及形成机制的多样性研究王月莹华中农业大学粪产碱菌杀线虫活性物质挖掘及作用线虫方式研究鞠守勇华中农业大学冰川稀有低温细菌Cryobacterium物种多样性、分类学及冷适应性研究刘 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捕食青枯菌的粘细菌资源分离与功能评价李安章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环境因子对花生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和分布的影响机制研究李 岩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家蚕病原细菌多样性、分布规律及其与蚕体共生菌关系研究周洪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杏褪绿卷叶植原体宿主植物内生细菌的群落变化及与宿主抗/感病性的相关性研究韩 剑新疆农业大学竹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纤维素酶基因多样性分析王彦伟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木质纤维素水解残渣厌氧消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与功能分析汤晓玉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海绵复杂共生体中放线菌新分类单元及新活性物质发现李 蕾上海交通大学贵州喀斯特洞穴放线菌多样性及生物活性菌株筛选房保柱中山大学放线菌中五角多酚类化合物的基因组挖掘刘力伟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疣孢菌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建立和评价谢 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3种黄连属濒危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及其抗菌消炎活性初探田守征云南中医学院中国丽赤壳属Calonectria种类及系统发育研究张云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东北地区红菇真菌子实体及其地下菌根分子生态学研究冀瑞卿吉林农业大学山东苹果主产区红富士果面酵母菌多样性及对苹果炭疽病的生防潜能陈 汝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毛霉属系统发育研究及DNA条形码筛选王亚宁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壳二胞属物种分类研究陈 倩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食药用菌真菌病害病原鉴定及系统分类研究孙敬祖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七种鞘翅目昆虫共生蛇口壳目真菌资源的分类与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殷明亮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木兰科植物的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协同进化特征杨安娜安徽师范大学我国海洋性冰川低温真菌多样性研究王曼曼河北大学云芝新颖苔色酸木糖苷衍生物的糖基化机制研究朱丽萍青岛农业大学中国芒果炭疽菌多样性及致病力变异分子机制的研究李其利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赤水河流域枯枝暗色丝孢菌Dematiaceous hyphomycetes多样性研究李小霞遵义师范学院鹅膏科系统发育框架构建及营养方式演化研究蔡 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南地区葡萄座腔菌科四个重要属的分类和分子系统学发育研究刘建魁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严紧反应下乙酰化修饰对大肠埃希菌DnaA降解调控的研究张秋芬上海交通大学蓝细菌能量-还原力代谢重平衡新策略及其生理影响研究栾国栋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海洋细菌胞外多糖 EPS273 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吴仕梅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1494生命科学第28卷里氏木霉sorbicillinoid类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齐飞飞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枯草芽胞杆菌产生羊毛硫细菌素subtilomycin促进其在植物体内定殖的机制邓 运华中农业大学沙雷氏菌属新种YD25中环脂肽类化合物与灵菌红素生物合成的共调控机制研究苏 春陕西师范大学青枯菌生物素合成途径中一种新型甲酯庚二酸单酰ACP酯酶的鉴定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贾 佳南京医科大学硫转移蛋白在嗜酸热硫氧化古菌Metallosphaera cuprina硫传递网络中的功能研究刘丽君西安医学院希瓦氏菌中D型β-内酰胺酶诱导表达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音建华南昌大学酿酒酵母生物合成中长链二元酸的动态调控及其作用机制韩 丽郑州轻工业学院土壤杆菌胞外水溶性β-1,3-葡聚糖的生物合成机制研究程 瑞南京理工大学基于AFM力谱与SPR技术的启动子强度高效表征策略的研究张晓娟江南大学P450单加氧酶AveE催化阿维菌素呋喃环形成的机制研究马 莉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丁香假单胞菌海藻糖合成与抗水分胁迫相关性研究余希岚湖北大学解脂耶氏酵母中蛋白激酶Snf1参与氮饥饿启动赤藓醇合成的调控机制刘晓燕淮阴师范学院转录因子RpoD调控运动发酵单胞菌乙醇耐受性的机制研究谭芙蓉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酮基合酶MarO催化maremycin中哌嗪二酮的酰胺键形成和成环释放机制黄婷婷上海交通大学多模块持续性内切纤维素酶CcCel9A的持续性驱动力研究张坤迪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里氏木霉外切纤维素酶CBH I的水解机理研究和理性设计王业飞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酶催化多步连续反应中底物结合模式研究姚明东天津大学灰盖鬼伞胞外β葡聚糖苷酶BGL2不同变体产生机制和生理功能的研究刘中华南京师范大学蛹虫草隐花色素Cry-DASH功能及作用机制王 芬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酶分子对黄姜细胞壁降解及皂苷释放的影响机理研究魏 蜜湖北工程学院基因内置特征影响密码子偏好对重组蛋白表达调控的研究周 勉华东理工大学大肠杆菌脂多糖转运关键蛋白LptFG的功能研究向泉桔四川农业大学金黄色葡萄球菌七异戊二烯二磷酸合成酶SaHepPPs晶体结构和抗菌药物开发李 倩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产油微藻海洋微拟球藻为模式的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功能机制研究辛 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聚酮合酶pks7和pks11对海洋草酸青霉合成Oxalicumone A及其环境适应性的调控机制研究王 洁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肠杆菌中galE转录暂停调控下游ρ依赖型转录终止的分子机制王 璕华中农业大学XsfP催化的膜内受控蛋白水解在黄单胞菌致病过程中的调控功能邓超颖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鞘脂合成调控因子Orm1在球孢白僵菌中的功能鉴定及其致病机理研究王娟娟济南大学糖多孢红霉菌中与红霉素合成相关调控因子间的干扰机制研究汪焰胜安徽大学特异腐质霉转录因子HiProA调控纤维素酶表达机制的研究徐欣欣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利用代谢拨动开关调控大肠杆菌芳香型氨基酸的合成古鹏飞济南大学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进化构建固态发酵耐热酵母及机理研究李鹏松清华大学代谢工程改造枯草芽孢杆菌合成N-乙酰神经氨酸关键问题的研究刘延峰江南大学米曲霉Sedolisin家族基因相关联的外源蛋白表达分泌机制的研究朱 琳江苏大学L-异亮氨酸合成途径基因在谷氨酸棒杆菌中的模块化协调表达和代谢调控机制研究尹良鸿浙江农林大学酿酒酵母合成灵芝酸类似物的研究肖 晗上海交通大学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酯的全新合成代谢通路的构建与优化尹 进清华大学二硫吡咯酮生物合成途径中N4甲基转移酶的表征及组合生物合成应用黄 胜湖北民族学院大肠杆菌中植物CPR:P450模块化自主共价连接系统的构建及其在咖啡酸合成中的应用李宜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胆囊癌微环境菌群结构特征和功能学的初步研究吴文广上海交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16年度资助项目第12期1495单细胞水平高产虾青素雨生红球藻高通量筛选新方法研究王喜先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基于功能活性可视化追踪的芳烃降解微生物高通量筛选方法方 云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漆酶数据挖掘及底物杂泛性分析张寅良安徽大学亚硝酸盐还原酶转录调控蛋白NsrR去阻遏机制研究令桢民兰州大学异丙甲草胺脱烷基酶基因的克隆及脱烷基酶特性和功能的研究陈 青枣庄学院面向人工定向重构纤维素菌群的共生分子机理研究杜 然清华大学迪茨氏菌转录调控蛋白AlkX对烷烃降解过程的全局调控研究梁洁良中山大学GDSL酯酶的定向进化与分子改造研究丁俊美云南师范大学整合宏组学方法研究番茄秸秆堆肥生境中的关键微生物及其功能张小梅青岛农业大学假单胞菌CNB-12分解代谢3-氯硝基苯的机理研究闵 军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假单胞菌LY1降解3-吲哚乙酸上游途径分子机理研究于 浩青岛农业大学一种二苯醚类污染物直接开环角度双加氧酶的分子机制研究蔡 舒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根际促生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组氨酸激酶KinA-E响应的根系分泌物信号鉴定刘云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膜囊泡介导Geobacter sulfurreducens胞外电子传递过程及机制刘 星福建农林大学短短芽孢杆菌Spo0A蛋白介导的生物膜调控通路中阻遏基因的功能分析侯启会山东农业大学高盐环境下盐单胞菌(Halomonas)降解偶氮染料的机制研究郭 光南京工程学院纳米氧化铝促海洋枯草芽孢杆菌抗菌物质合成机理研究于秀霞山东大学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中MCG古菌mcrA基因的时空变化规律和环境效应研究潘 杰深圳大学基于秀丽隐杆线虫模型的抗菌性海洋益生菌筛选及其机理研究李英秀山东大学滇池水华中控藻菌的杀藻相关基因及其功能研究杨彩云西南大学太湖蓝藻群体颗粒附生细菌的宏基因组学研究张军毅东南大学稻田藻-菌生物膜中胞外聚合物对水体营养水平变化的响应机制刘俊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高原藏族人特异性皮肤菌群与紫外辐射适应关系研究曾 博四川农业大学学龄前儿童“口腔菌群年龄”的遗传基础和过程机制滕 飞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地衣共生系统中地衣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研究司红丽山东师范大学广东省凡口铅锌矿矿山酸性废水中古菌的多样性与功能研究陈林兴中山大学鸡肠道微生物代谢黄曲霉毒素B1的分子机制研究汪玲玲华南农业大学西藏热泉环境栖热菌类群多样性及其生理生态功能研究周恩民中山大学中华蟾蜍蝌蚪肠道菌群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宋晓威信阳师范学院转录激活因子PilR在σ54调控水稻白叶枯病菌毒性中的功能研究余 超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TLR介导的ATP释放在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上调IL-1β中的作用研究于 江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分枝杆菌aceE基因影响细胞壁合成代谢的机制研究陈素婷首都医科大学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新优势克隆ST208毒力因子鉴定及功能研究陈 燕浙江中医药大学沙门氏菌毒素效应蛋白SifA C-端结构域毒力功能机制的研究赵伟栋新乡医学院MexS调控铜绿假单胞菌III型分泌系统分子机制的研究靳永新南开大学基于炭疽芽孢杆菌S-层蛋白自组装的双抗高灵敏检测纳米材料的研究王旭颖武汉血液中心c-di-AMP信号通路在炭疽杆菌致病机制中的功能研究胡 葭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被膜在沙门菌逃逸肠黏膜树突状细胞免疫监视中的作用和机制阴银燕扬州大学结核分枝杆菌广谱胁迫蛋白Rv1996介导的异烟肼耐药机制研究胡新玲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一种肺炎链球菌磷壁酸合成相关蛋白的功能鉴定吴凯峰遵义医学院NO调控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机制研究邓珊珊成都医学院禾谷镰刀菌FgPrp6调控剪接体激活的作用机制研究金巧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渗胁迫下应激活性蛋白激酶afSakA对黄曲霉毒素合成的调控机制研究袁 军福建农林大学低铁环境下白色念珠菌核质转运受体Nmd5调控转录因子Sef1异常核输出的分子机制研究黄新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Fasciclin-1结构蛋白在红色毛癣菌生长发育和侵袭宿主细胞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占 萍南昌大学生命科学第28卷1496白念珠菌灰菌细胞的菌丝生长调控机制研究管国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水稻条纹病毒Pc2蛋白在病毒侵染介体中的功能研究赵淑玲扬州大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 P7-1形成的管状结构进入细胞壁的机制及其在病毒运动网络中的功能谢 礼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反向长链非编码RNA调控NIA基因响应CMV侵染的机制研究赵建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植物液泡脂质调控CMV病毒基因组复制的机制顾周杭浙江理工大学Dicer-2调控抗病毒Toll免疫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王赵玮武汉大学利用MDV载体递呈靶向ALV-J的CRISPR/Cas9系统预防MDV和ALV-J感染的研究李 凯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NS1蛋白与人核仁磷酸化蛋白1互作在A型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朱春玉辽宁大学乙型肝炎病毒HBx类泛素化Neddylation修饰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刘宁宁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Nrf2/ARE信号通路对RHDV感染中肝脏氧化应激的作用胡 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汉滩病毒核衣壳蛋白核质转运信号的鉴定及其在病毒感染中功能的研究叶 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免疫缺陷病毒Vpx蛋白识别宿主CRL4 (DCAF1) E3泛素连接酶的作用机制研究魏 伟吉林大学新型EV71病毒抑制剂靶向病毒3D蛋白的作用机制及其抗病毒功能研究张 伟苏州大学乙型肝炎病毒C蛋白促进Src/PI3K/Akt通路介导的肝细胞周期进程及机制刘 伟三峡大学基于"HCV core-ZEB相互作用促进EMT"探讨HCV感染相关性肝癌的发生机制张利军重庆医科大学抗肿瘤化合物tyrphostin AG490抑制丙型肝炎病毒NS5B聚合酶活性的分子机理研究杨 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GADD45G蛋白通过组蛋白修饰调控HSV-1感染的分子机理研究陈晓庆广州医科大学新型H3N2人流感的进化及受体结合特性研究路希山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用VLP表达HPIV3的HN和F蛋白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对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张光媛重庆医科大学CCHFV囊膜蛋白Gc结构域III与病毒入侵相关位点研究张怀东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乙型脑炎病毒RNA元件的宿主特异性研究刘思情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HIV-1利用CypA躲避TRIM11加速脱衣壳作用的机制研究袁 婷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ISlncRNA-23促进HIV-1复制的机制研究董银慧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对IL-10和IL-11抗炎信号的抑制机制宁云佳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HCMV通过IE1调控神经干细胞中Hes1表达及节律的机制李小军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柠檬酸铁的抗病毒作用与机制研究王洪斌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长链非编码RNA A VIRL在抗流感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陈玉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噬菌体SWU1杀菌过程中ROS的作用及产生机制研究樊祥宇济南大学gp38蛋白决定大肠杆菌噬菌体Bp7宽宿主谱的机制张 灿青岛农业大学鹦鹉热嗜衣原体两个TMH家族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伍海英南华大学黑龙江立克次体表面蛋白与血管内皮细胞(宿主细胞)表面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齐 永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2植物学NAC转录因子调控荔枝果柄离区细胞凋亡的机理研究李彩琴华南农业大学细胞壁组分与复合多层结构对小麦籽粒水分及品质调控机理的研究应瑞峰南京林业大学水稻极度矮化基因STD1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房静静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复苏植物牛耳草DnaJ蛋白参与水分胁迫下叶绿体保护的作用机理刘 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PRSL1通过蛋白磷酸酶PP1调控拟南芥植株形态的分子机理秦倩倩兰州大学拟南芥WUSCHEL互作因子WIC1调控茎端分生组织功能的机理研究周 超山东农业大学虎耳草科虎耳草属石荷叶组的分类学研究张卓欣华南农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16年度资助项目第12期1497中国景天科山景天组的分类学研究孟世勇北京大学日本蛇根草和广州蛇根草及其近缘类群的系统分类学研究吴 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万寿竹属的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朱鑫鑫信阳师范学院豆科甘草属分子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研究段 磊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苍山冷杉复合体的物种划分与气候响应模式研究邵毅贞河南农业大学泛喜马拉雅地区鼠尾草属的分类修订胡国雄贵州大学豆科长柄山蚂蝗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宋柱秋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长篦藻属硅藻的分类修订及分子系统学研究刘 琪山西大学平叶多褶苔和变异多褶苔的物种界定以及洲际间断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师雪芹安徽师范大学绿藻门橘色藻目的系统分类学研究朱 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北半球间断分布植物珊瑚菜的亲缘地理学和保护遗传学研究李密密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区系空间分化的分子机制——棣棠花和粉花绣线菊复合群的谱系地理学研究罗 冬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热带亚洲鞭苔属的系统分类学研究董珊珊华南农业大学溯祖方法在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中的可靠性席祯翔四川大学基于ddRAD-seq技术的悬竹属时空演化格局研究张宪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银莲花属西南银莲花组和鹅掌草组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张 煜湖南科技大学双盖蕨属(蹄盖蕨科)的系统发育和物种多样性分化研究卫 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小檗科(Berberidaceae)系统基因组学及叶绿体基因组进化研究孙延霞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鬼灯檠属的进化历史研究马祥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浅苞橐吾、云南橐吾和大黄橐吾之间的自然杂交和基因渗入研究余姣君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芸薹属油菜类作物细胞质基因组单倍型的精细解析及其协同进化分析乔江伟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荨麻科叶绿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吴增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大豆脂肪酸脱氢酶FAD2家族酶活性差异的进化与功能研究赵 嫚浙江工业大学印度-西太平洋地区红树基因组渐渗与物种分化机制研究何子文中山大学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中亚地区砾玄参复合群的亲缘地理学研究王瑞红浙江理工大学小麦杀配子现象中存在的转录组变异及miRNAs在其中的调控作用研究白 琰哈尔滨师范大学水玉簪属(Burmannia L.)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协同进化研究赵中涛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结合几何形态学方法探索泽泻科植物心皮的发育与进化黄岚杰湖北大学荠属种内叶形自然变异的研究杨 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姜科唇瓣的发生、发育及其分子机理研究李秀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同域分布老鹳草属植物花冠开口方向的分化机制王 慧华中农业大学Hlips在保护蓝藻光系统II免受氨损伤中的机制研究戴国政华中师范大学管藻黄素型LHCII参与的假根羽藻非光化学淬灭机制研究王文达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D1蛋白周转过程的调控机制研究-以短命植物为例涂文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糖基化调控水稻乙醇酸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互作及过氧化氢信号发生的机理研究张智胜湖南农业大学水稻镉吸收和积累相关基因的发掘和功能鉴定杨 猛华中农业大学硫-TOR信号通路介导拟南芥生长的分子机理研究徐 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木薯碱性/中性转化酶MeNINV1的酶活性调节机制研究姚 远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拟南芥转录因子NAC103在逆境胁迫响应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机理孙 玲江苏大学基于ssRNA-seq的木薯抗旱lncRNA的挖掘及相关基因调控网络的研究丁泽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BHLH转录因子HBI1调控植物生长和免疫抗病动态平衡的分子机制研究樊 敏山东大学转录因子基因LbCPC参与二色补血草盐腺分化的功能研究袁 芳山东师范大学GSK3类蛋白激酶SGK1通过SOS2调节植物耐盐性的分子机制研究周华鹏四川大学生命科学第28卷1498拟南芥内质网膜蛋白ROOT HAIR DEFECTIVE 3 (RHD3)调控花青素代谢分子机理王 静北方民族大学大豆转录因子SNAC的无序序列区对耐盐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基础刘国宝深圳大学光周期下拟南芥CAT2蛋白降解的分子机制研究苏 彤山东师范大学拟南芥类受体蛋白激酶CRKN1在脱落酸信号转导中的功能研究梁 杉清华大学一氧化氮调控拟南芥体内硼含量稳态的分子机制研究夏金婵河南中医学院植物高温响应的表观记忆机制刘军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拟南芥光信号转录因子FAR1与EDS1互作调控植物免疫的机理研究王晚晴北京联合大学非传统G蛋白及其激活蛋白的晶体结构与水稻应答盐胁迫机制的关系解析苗 锐福建农林大学拟南芥MYB102通过调控细胞壁扩展蛋白的表达增强植物耐旱的分子机理研究周 成安徽科技学院大豆高盐响应蛋白GmOSM的调控机理研究万 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拟南芥新型液泡阴离子通道(VSAC1和VSAC2)介导细胞水势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张海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野生番茄响应昆虫唾液中FAC诱导物的遗传基础研究申国境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膜结合转录因子NAC091调控植物内质网胁迫应答的分子机理研究杨正婷贵州师范大学拟南芥丝氨酸羧肽酶SCPL41基因在干旱胁迫中的作用及机制贾艳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小麦类钙调素调节植物耐盐性的功能研究周 硕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拟南芥RopGEF7的互作蛋白eIF4E1参与生长素介导的植物发育的分子机制刘太波华南农业大学拟南芥CKRW1调节内源生长素水平稳态平衡的分子机理研究武 磊兰州大学拟南芥乙酰转移酶HLS1在BR与Auxin协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功能研究刘晓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GA与BR共同调控拟南芥纤维素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王 昕沈阳大学独脚金内酯信号通路D53-like SMXLs下游转录因子的鉴定与功能分析王 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一氧化氮与细胞分裂素信号通路互作调节植物适应性生长的分子机制张燕香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转录因子GhKNOX1-1调控棉花叶片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研究肖光辉陕西师范大学拟南芥WRKY71转录因子调控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研究于延冲青岛农业大学RLF1亚硝基化介导生长素调控水稻侧根发育的分子机制孙爱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油菜生长素合成相关基因BnaA.YUCCA6调控分枝角度的机理研究成洪涛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类受体激酶SIT1调节水稻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王 耕河北师范大学拟南芥隐花色素CRY2在介导蓝光依赖的生物钟调控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曹世江福建农林大学周质微丝在植物网格蛋白介导内吞中的功能研究范路生福建农林大学IDD5的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赤霉素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KihyeShin福建农林大学甲基茉莉酸响应的bHLH类转录因子在青蒿素生物合成中的调控机制研究沈 乾上海交通大学糖基转移酶UGT78H2的活性鉴定及在黑莓类黄酮代谢中的功能分析陈 清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糖基转移酶UFGT2调节黄酮合成与耐逆的功能研究李燕洁山东大学FtMYB2对荞麦类黄酮生物合成的代谢调控机制及抗逆功能研究李晓华华中农业大学金柑类黄酮糖基转移酶基因功能分析及其调控网络构建刘小刚西南大学何首乌中芪合酶、白藜芦醇羟化酶基因的功能研究生书晶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拟南芥LMBD2基因突变回复mur3-3表型的分子机制丁安明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博落回根中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合成、转运和积累的细胞类型特异性定位及分子机制研究郑亚杰湖南农业大学拟南芥核质反向信号参与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理沈 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灵芝三萜酸下游合成路径关键CYP450s基因挖掘与功能分析陈方方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文冠果性别分化的内源激素与microRNA调控机制敖 妍北京林业大学一个CCCH锌指蛋白调控水稻雄性生殖发育中胼胝质代谢的研究方瑞秋华南农业大学转录因子TDF1对拟南芥分泌型绒毡层发育与功能的转录调控楼 悦上海师范大学。
对生态需_用_水研究的几点看法_刘晓燕
, , ,
。
指 系 统抵 御 压 力 和 在 压 力 减 小时 从 干 扰 中恢复 的能 力 组织 指 系统 的 复杂 性 一 般认 为 系 统 越 复杂越 健 康 ( 但 未 看 到 资料 说 明 为 什 么 系统 越 复 杂 越 健 康 ) 定 性 的 概 念 好 像 很 科
, ,
,
。
但 关键 是量 化 的 具 体 的 指 标是 多 少 ? 由于 研 究 生 态 健 康 指标 的复 杂性 人 们更 希望 用一 些指示 性物种来 代 表 生 态 系 统 的健 康 程 度 即 生 态 系 统 保护 应 该 是保护 系 统 中关 键种 群 的 繁 殖 地 栖 息 地 和 迁 徙 地 所 谓 关键 种 是指 生 态 系 统 或 生 物 群 落 中 那 些 相 对 其 多 度而言 对 其 它 物 种 具有非 常 不 成 比例 影 响 并 在 维 护 生 态 系 统 的 生物多 样 性及 其 结 构 功能 及 稳 定 性 方 面 起 关键 性 作 用 一 旦 消 失或 削 弱 整 个 生态 系 统或 生 物 群落 就 可 能 发 生根 本 性 变 化 的物种 为 恢 复 河 流 生态 系 统 的健 康 人 们 需要深 人 调 研 河 流 生态 系 统 中生物群 落 的 组 成 从 生 物 多 样 性 和 社会 角度 提出最需要 保护 的关 键 生 物种群 和 对 生 物繁 衍 生息 至 关 重 要 的湿地 或 湖 泊规模 需要 指 出 的 是 确定 河 流 生 态 系 统 保 护 的 目 标不 仅 仅 是 一 个 科学 问题 也 是 一 个 社 会 问题 它 很 大程度上 取决 于 当 时 人们 的 价 值取 向 3 生 物 繁 衍 生 息 与 水 流 条 件 的 响应 关 系 是 计 算 河 流 生 态 需 水 的基础 必 须 明确 水 流 条件 不 是 决 定 生 态 系 统健 的 康 唯一 因 素 根 据 生态 学 研 究成果 影响 生 态 系 统健 康 的 因 素 包 括 : (l ) 水 流条 件 包 括 河 流 的水 循 环 状 态 或 降 水 流 速 和 流态 水 体 质 量 等 它 是 生态 系统 中生 命 的 基 础 元 素 那 么 为 了 某 生 态 系 统 在 某水 平 下 运 行 所 需要 的 水 就 叫做 生 态 需 水 ; 该 生 态 系 统实 际运 行 用 掉 的 水 叫做 生 态 用 水 生态 系统 运 行所需 要 的水 来 自降 水 河川 径流 土 壤 水 和 地 下 水 等水 源 ( 2 ) 碳 氮 磷 等重 要 营养 物 质 条 件 它 们 分别是 生 态 系统 的 骨架元 素 代 谢 元 素 和
电子物理学
合 F wl - od e (— 理 论 . 据 FN o e N rh i FN) r m 根 — 理 论 算 得 的 场 发 射 面 积 与 T M 下观 察 E 到 的 突 起 的 面 积 在 量 级 上 一致 . 图 4参
i y ia a s a rc l r e i n A n a t p c k t g i u t a rg o : l r ul
cs s d o X aj g a rh , ae t y f ioi w t se u n a e d Y n a [ , 中] 蒋 勇 军 ( 南 大 学 资 u nn 刊 / 西
以绝缘板支撑 的不连续金属 丝构成 的介 电常数为负数 的集成材料 为研究对象 ,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集成材料对 电 磁波 的反射和透射特性 ,并与 已有 的实 验 数 据 进 行 了 比较 ,验 证 了 该方 法 的 可 行 性 .在 此 基 础 上 ,进 一 步 分 析 集成 材 料 对 高 功 率 微 波 ( P 和 超 宽 带 电磁 脉 H M) 冲 ( WB) 屏 蔽 效 能 ,仿 真 结 果表 明 , U 的 负 介 电常 数 集 成 材 料 可 以 明 显 降低 入 射 信 号 的幅 值 ,并 改 变 信 号 的 时域 波 形 和 频谱特性 ,保证 了信号 的安全性 .图 4
O l0 4 6 74 3 1 0・4 7 5
典 型 岩 溶 农 业 区 地 下 水 质 与 土 地 利 用 变 化 分 析 — — 以 云 南 小 江流 域 为 例 l e
g ou dw ae uaiy a d ln us h g r n tr q lt n a d e c a e n
汉江中下游河流健康综合评价研究
第40卷第1期2019年㊀1月水生态学杂志J o u r n a l o fH y d r o e c o l o g yV o l .40,N o .1J a n .㊀2019D O I :10.15928/j.16743075.2019.01.001㊀㊀收稿日期:20170204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 F C 0402207,2017Y F C 0505302);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 X 07108).作者简介:朱惇,1979年生,男,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水资源保护㊁水生态环境与G I S 应用研究.E Gm a i l :z h u d u n @126.c o m汉江中下游河流健康综合评价研究朱㊀惇,贾海燕,周㊀琴(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㊀430051)摘要:汉江中下游地处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带,是受水利工程建设开发影响较突出的区域.以该河流为研究区域,针对水电梯级开发程度较高以及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采用资料调查与现场监测的方法,整理分析了2011年前后研究河流水文水资源㊁物理结构㊁水质状况㊁水生生物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相关资料,从水文情势㊁水环境㊁水生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综合诊断河流健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受人类活动强烈干扰河流的健康评估体系.参考河流健康评价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河流生态环境特点,在对比分析了多种河流生态完整性状况和社会服务功能评价因子类型的基础上,确定了具体评价指标及其指数,利用层次分析原理和方法确定参评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研究河段生态完整性赋分为63.7分,虽然处于健康状态,但已接近亚健康,其中物理结构和水生生物健康状况相对较差,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河流连通阻隔较严重㊁河岸带状况欠佳以及底栖动物种类较为稀少;社会服务功能赋分为78.3分,基本处于较理想状态,河流综合健康赋分为67.8分,总体处于健康状态.经敏感性分析,该综合评价体系在河流研究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关键词:河流健康;汉江中下游;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X 826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43075(2019)01000108㊀㊀随着大规模开发,河流系统不断退化,已经成为水行政管理部门所需关注的问题(董哲仁,2005;夏自强和郭文献,2008).河流健康是人类对其生命存在状态的描述,是一个极具社会属性的概念.因此,将河流健康评价作为有效的管理工具,对维护河流健康,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日益重视河流健康,开展了一系列河流生态保护方面的研究,欧美一些国家从水量㊁水质㊁生境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出发,提出了河流健康的评价方法和指标(B o u l Gt o n ,1999;董哲仁,2005;王超等,2014);强调河流不仅具有资源功能,也具有生态功能,既要合理开发利用,也要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国内外学者在河流健康评价研究上已有较多成果,如河流健康的时空特征研究㊁黄河流域健康评价研究㊁健康长江指标体系研究(蔡其华,2005;刘晓燕等,2006;胡春宏和陈建国,2006;张晶和董哲仁,2010;车越和吴阿娜,2011;彭勃,2014),都分别提出各自的河流健康内涵㊁河流健康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等,但迄今尚未形成统一或公认的河流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因此,结合我国不同自然地理区域河流生态系统的特征及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构建适用于特定流域和管理要求的河流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尤为重要(陈敏建,200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运行对汉江中下游河流的水文情势㊁水环境㊁生态环境等会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水资源减少可能会产生一些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汉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增大,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渐突出,直接关系到流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汉江中下游水质㊁水量㊁水生态状况的全面调查,结合其河流特点,划分评价单元,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河流健康的生态完整性和社会服务功能两方面对汉江中下游河流健康状态进行评价,旨在为生态环境整治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1㊀研究区概况汉江又称汉水,为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干流流经陕西和湖北两省,在武汉汇入长江.丹江口水库以上为汉江上游,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钟祥至汉口为下游,全长652k m ,流域面积15.9万k m 2.汉江中下游区域属东亚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700~1800mm ,年降水量呈现南岸大于北岸㊁上下游大㊁中游小的地区分布规律.汉江中下游主要支流有北河㊁南河㊁小清河㊁唐白河㊁蛮河㊁竹皮河和汉北河.汉江中下游是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区之一,人口㊁耕地面积和地区生产总值约均占湖北省的1/3,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工业重地,在湖北省总体发展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汉江中下游河段既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基地,也是受水利工程建设与开发影响突出的河段.汉江中下游的干流梯级水电站共6座,分别是王甫洲水利枢纽㊁新集水利水电枢纽㊁崔家营航电枢纽㊁雅口航电枢纽㊁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和兴隆水利枢纽.根据汉江中下游干流水功能区划,对应地将其划分为丹江口襄阳段㊁襄阳市区段㊁襄阳钟祥段㊁钟祥市区段㊁钟祥潜江段㊁潜江市区段㊁天门仙桃段㊁仙桃市区段㊁仙桃汉川段㊁汉川市区段㊁武汉蔡甸区段和武汉市区段,共12个江段(图1).图1㊀汉江中下游河流水系F i g .1㊀T h em i d d l e a n d l o w e rH a n j i a n g Ri v e r 2㊀数据与方法2.1㊀研究数据获取本研究采用资料收集㊁文献筛选和实地监测的方式,获取了20092011年汉江中下游干流黄家港㊁襄阳㊁皇庄㊁沙洋㊁仙桃共5个水文站的历史监测数据,老河口㊁格垒嘴㊁襄阳五水厂㊁闸口㊁宜城水厂㊁皇庄㊁兴隆㊁泽口㊁岳口㊁何湾㊁万福闸㊁徐家口㊁新沟㊁宗关共14个水质断面(图1)的历史监测数据以及研究区域社会经济㊁污染源调查㊁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防洪工程建设资料,并收集了1980年以来汉江中下游浮游生物㊁底栖动物和鱼类历史调查数据.2011年底,对研究河流自然形态㊁水质㊁水生生物㊁河流适宜性等环境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补充监测,并以走访问卷方式调查周边群众对河流健康的满意度.2.2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河流健康是在河流生命存在的前提下对其现状的描述,河流生命特性来源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河流健康状况的标准应具备既满足河流自身生命特征的维持和延续,又能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功能(何俊仕,2013).本研究参考水利部«河流健康评估指标㊁标准与方法(试点工作用)(2011)»,结合汉江中下游区域自然社会特征,综合分析各类评估指标与河流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程度,从水文水资源㊁物理结构㊁水质㊁水生物以及社会功能5个方面构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2.2.1㊀水文水资源表征㊀汉江水资源较为丰沛,但受大气环流及人为影响,近10多年来,汉江年均径流量呈脉动式波动起伏,整体表现出减少的趋势;同时,随着汉江梯级电站建设,尤其是汉江中下游6个梯级电站以及城市化过程中流域土地利用方式调整,都显著改变了河流流速㊁流量㊁洪水频率及洪水量等水文参数,而河流的水文水资源特征对于河流洪泛区㊁河流形态㊁生物群落组成㊁河岸植被以及河流水质等具有重要意义(宋兰兰,2005;吴阿娜,2008).本研究选取了流量过程变异指数和生态流量满足程度两项指标作为评价区域水文水资源的表征参数.(1)流量过程变异程度.反映评估年逐月实测径流量与天然月径流量的偏离程度,反映人为活动和水电开发对河流自然水文过程的影响.指标表达式为:F D=ð12m =1q m Q m Q mæèçöø÷2{}1/2Q m =112ð12m =1Q m(1)式中:q m 为评估年实测月径流量(万m 3);Q m 为评估年天然月径流量(万m 3);Q m 为评估年天然月径流量年均值(万m 3),天然径流量按照水资源调查评估相关技术规划得到的还原量.流量过程变异程度指标(F D )值越大,说明其相对天然水文情势的河流水文情势变化越大,对河流生态的影响也就越大.(2)生态流量满足程度.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生态系统结构㊁功能必须维持的流量过程.采用最小生态流量表征,表达式为:2第40卷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水生态学杂志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1月E F 1=mi n q d Q éëêêùûúú9m =4㊀E F 2=mi n q d Q éëêêùûúú3m =10(2)式中:qd 为评估年实测径流量(m 3/s );Q 为多年平均径流量(m 3/s );E F 1为49月日径流量占多年平均流量的最低百分比;E F 2为103月日径流量占多年平均流量的最低百分比.2.2.2㊀物理结构表征㊀河流物理自然形态是其生物群落潜力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着河流生物栖息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河流生物的种类及其群落的结构组成,是维持河流健康的重要前提(K e r s h n e r&S n i d e r ,1992).汉江中下游人口众多,人类活动比较频繁,对河道和河岸的干扰程度也比较严重;此外,汉江中下游江段上下游的闸坝是主要考虑因素,评估江段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大坝以及汉江中下游已建成的王甫洲㊁崔家营和兴隆水利枢纽,对评估江段的鱼类迁徙㊁生态基流都有重大影响.选择河岸带状况和河流连通阻隔状况两项指标综合反映物理结构健康状况.(1)河岸带状况.综合反映河岸稳定性㊁河岸植被覆盖度和河岸带人工干扰程度.(2)河流连通阻隔状况.综合反映河流闸坝修建对河流纵向连续性的影响,主要通过鱼类迁移阻隔㊁水量及物质流通阻隔特征表示.按照下式计算河流纵向连续性赋分.R C r =100+m i n [(D AM r )i ,(G A T R E r )j ](3)式中:R C r 为河流连通阻隔状况赋分;(D AM r )i为评估断面下游江段大坝阻隔赋分(i =1,N D a m ),N D a m 为下游大坝座数;(G A T R E r )i 为评估断面下游江段水闸阻隔赋分(j =1,N G a t e ),N G a t e 为下游水闸座数.2.2.3㊀水质状况㊀水质状况直接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汉江中下游分布有重要饮用水水源地10余处,干流江段以I I ㊁I I I 类水质为主,总体水质较好.目前,研究河流枯水期主要表现为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主要污染物为总磷㊁氨氮㊁高锰酸盐指数;下游江段19922011年曾经陆续发生了多次 水华 ,且汉江部分支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富集现象严重,累积风险突出(雷沛,2014).研究中选择溶解氧㊁耗氧有机物㊁重金属3项指标评价当前河流水质状况.(1)溶解氧.采用全年12个月的月均浓度,按照汛期和非汛期进行平均,分别评估汛期与非汛期赋分,取其最低赋分为指标的分值.(2)耗氧有机物.对高锰酸盐指数㊁化学需氧量㊁五日生化需氧量㊁氨氮分别赋分;选用12个月的月均浓度,按照汛期和非汛期进行平均,分别评估汛期与非汛期赋分,取其最低赋分为水质项目的分值,取4个水质项目赋分的平均值作为耗氧有机污染状况分值.(3)重金属.汞㊁镉㊁铬㊁铅及砷分别赋分,选用12个月的月均浓度,按照汛期和非汛期进行平均,分别评估汛期与非汛期赋分,取其最低赋分为水质项目的分值,取5个水质项目最低赋分作为重金属污染状况指标分值.2.2.4㊀水生生物状况㊀水生态生物完整性指数(I B I )用多个生物参数综合反应水体的生物学状况,从而评价河流健康.国内外相关研究中,鱼类和底栖动物等常用于表征水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生物(K a r r ,1981;K a r r ,1993,G r i f f i t t he t a l ,2005).本研究将底栖动物和鱼类作为指示性物种,选取两个指标中最低者作为最终评估结果.(1)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 I B r =B I BB I B Eˑ100(4)式中:B I B r 为评估江段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标赋分;B I B 为评估江段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标值;B I B E 为河流所在评估单元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标最佳期望值.(2)鱼类种类变化指标:F O E =F OF E(5)式中:F O E 为鱼类种类变化指数;F O 为评估江段调查获得的鱼类种类数量;F E 为1980年以前评估江段的鱼类种类数量.2.2.5㊀社会服务功能㊀本研究从河流共性及个性问题出发,综合考虑研究河流的开发利用程度㊁流域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选择水功能区达标率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㊁防洪工程达标率㊁公众满意度共4项,综合反映河流满足人类合理需求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1).根据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将河流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按递阶层次结构设计,分为目标层㊁准则层和指标层,构建的汉江中下游河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详见表1.2.3㊀评价标准及指标权重确定河流健康的评价标准具有相对性,是一个动态标准,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自然状况及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本研究结合汉江中下游河流实际情况,以水环境质量改善㊁生态多样性恢复㊁保证河流景观质32019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朱㊀惇等,汉江中下游河流健康综合评价研究表1㊀汉江中下游河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T a b .1㊀R i v e r h e a l t h c o m p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 s y s t e mf o r t h e s t u d y ar ea 量为河流管理目标,以汉江中下游20世纪5060年代初期河流状况为参照,参考其他研究的等级划分和评价标准阈值确立,将各指标得分定为理想状态㊁健康(较理想)㊁亚健康(不理想)㊁不健康(较差)㊁病态共5个等级.基于减少主观性判断,提高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原则,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决策打分确定权重(刘晓燕等,2006;彭勃等,2014).最终确定的评价标准及各指标权重见表2.河湖健康评估采用分级指标评分法,逐级加权,综合评分,最终将汉江中下游的河湖健康分为5级,即理想状况㊁健康㊁亚健康㊁不健康㊁病态(表3).根据汉江中下游干流水功能区划,将研究河流划分为12个江段.首先对物理结构㊁水质和水生物3个准则层中断面尺度指标监测数据进行分级处理,通过算术平均方法求得各江段的评价结果;然后表2㊀汉江中下游河流健康评价标准T a b .2㊀H e a l t h e v a l u a t i o n c r i t e r i a f o r t h em i d d l e a n d l o w e rH a n j i a n g Ri v e r ㊀㊀注:最小分值权重即取该准则层下所有评估指标赋分中的最小分值作为其赋分.N o t e :T h em i n i m u ms c o r ew e i g h tm e a n s t h a t t h e s c o r e o f t h e c r i t e r i o n l e v e l i s t h em i n i m u ms c o r e a m o n g al l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i c a t o r s .从水文水资源㊁物理结构㊁水质和生物4方面对12个江段分别进行评估,并结合各江段的空间长度对整个评价河流的生态完整性状况进行整体赋分评估;同时从水功能区达标㊁水资源开发利用㊁防洪和公众满意度4方面对整个评价河流进行社会服务功能整体赋分评估.最终对整个汉江中下游河流生态完整性和社会服务功能进行综合评价.表3㊀汉江中下游河流健康分类标准及描述T a b .3㊀R i v e r h e a l t h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c r i t e r i a a n dd e s c r i pt i o n s 等级健康状态类别赋分1理想状态[80,100]2健康(较理想)[60,80)3亚健康(不理想)[40,60)4不健康(较差)[20.40)5病态[0,20)4第40卷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水生态学杂志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1月3㊀结果与分析以2011年为基准年,对汉江中下游河流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赋分为67.8分.总体表现为健康状态.结果见表4.3.1㊀生态完整性评价分析汉江中下游各江段的生态完整性评价赋分结果见图2.表4㊀汉江中下游河流健康状态评估结果T a b .4㊀H e a l t ha s s e s s m e n t r e s u l t f o r t h em i d d l e a n d l o w e rH a n j i a n g Ri v er 图2㊀各江段生态完整性评价赋分结果F i g .2㊀E c o l o g i c a l i n t e g r i t y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e a c h s e c t i o n i n t h em i d d l e a n d l o w e rH a n j i a n g Ri v e r ㊀㊀汉江中下游水文水资源状况为健康.由于水电站阻隔影响,其流量过程变异程度较大,但汉江流量相对较大,可以满足生态需水要求;虽然中下游水文水资源层赋分值较高,但也反映了水电开发对河流自然水文过程的不利影响.汉江中下游物理结构状况为亚健康.河流连通阻隔状况赋分较高,但河岸带状况相对较差,主要是由于汉江中下游区域人口众多,人类活动比较频繁,对河道和河岸的干扰程度也比较严重.中游江段由于大部分为非粘土基质,受人为耕种和采砂影响较大;而下游江段江岸人工干扰相对较小,且植被覆盖度较高,相对而言,下游江段的河岸状况优于中游江段.丹江口水库建成后,汉江中下游的河势调整㊁顶冲㊁崩岸部位发生了变化.襄阳以上大多数江段已52019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朱㊀惇等,汉江中下游河流健康综合评价研究经冲刷平衡,襄阳以下江段仍处在冲刷变化调整阶段.从水质评价看,耗氧有机污染相对比较严重,主要是氨氮指标浓度较高所致.12个江段中有10个江段的水质为理想状况,主要集中在沙洋黄庄以上段,而黄庄至入江口段水质有所下降,其中武汉市新沟镇至蔡甸区张湾镇江段相对较差,其次为汉川市万福闸至马鞍镇江段,均接近亚健康水平.在水生态评价方面,底栖动物种类较少,以水生昆虫为主,其次是软体动物,生物多样性偏低.大部分江段底栖动物状态处于亚健康水平,少数江段处于不健康状态,而鱼类资源状况比较好,鱼类的生物种类变化状况为理想状态.就整个研究区域而言,其生态完整性赋分为63 6分,属于健康范畴,但已接近亚健康状态.3.2㊀社会服务功能评价根据«长江流域水资源环境公报»(长江水资源保护局,2011年)资料显示,2011年汉江中下游水功能区达标率为75%,总体水质较好.汉江中下游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上处在较为合理的范围,开发利用率较为适当;水资源开发效益还有较大的潜力,可以为流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汉江中下游水库㊁河道堤防以及蓄滞洪区抵御洪水的综合能力较强,防洪工程达标率较高.丹江口建库后,汉江中下游的河势调整㊁顶冲㊁崩岸部位发生了变化.例如,汉江中游襄阳段以上大多数江段已经冲刷平衡,襄阳以下江段仍处在冲刷变化调整阶段.因此在冲刷调整过程中,出现新的主流顶冲部位和深泓近岸部位崩岸,需要加强观测和守护.汉江中下游公众对该江段的健康状况总体评价属于较好范畴.总体而言,汉江中下游社会服务功能赋分为78 3分,属于健康状态(较理想状态).3.3㊀河流健康评价敏感性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科学地确定各评价指标对研究河流健康的重要性权重,但该权重确定主要受决策者主观性影响,因此指标权重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确定性.有必要通过调整指标权重分析评价结果的敏感性(徐崇刚,2004;高晓薇,2014).为检验不同权重对评估结果的影响,通过调整生态完整性评价中的水文水资源(ωH D)㊁物理结构(ωP F)㊁水质(ωWQ)和水生生物(ωA L)各项指标以及社会服务功能(ωS S)评价综合指标权重.采用不同的权重方案评价研究河流健康状况,并与原始权重方案的评价结果比较分析,衡量评估结果的敏感性,详见表5.表5㊀权重浮动20%时的健康状况赋分T a b.5㊀H e a l t h c o n d i t i o nm a r k sw i t h e a c hw e i g h t i n g f a c t o r a d j u s t e db yʃ20%权重增加20%健康状况赋分权重减少20%健康状况赋分1.2ωH D67.920.8ωH D67.641.2ωP F67.330.8ωP F68.231.2ωWQ68.670.8ωWQ66.891.2ωA L66.240.8ωA L69.321.2ωS S68.660.8ωS S66.90㊀㊀由表5可知,当各指标权重上下浮动20%时,研究河段健康状况赋分改变幅度较小.可见在河流生态完整性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各项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次序比较明确的情况下,各项指标权重小幅度调整对评价结果不会造成很大影响,即评价结果对功能权重的小幅度波动敏感性不高.因此,本研究获得的汉江中下游河段健康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㊀讨论4.1㊀汉江中下游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健康问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汉江中下游河流生态环境健康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丹江口大坝加高运行后,由于大坝低温水下泄的长期影响,已使汉江中游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期推迟,繁殖期所需的涨水等水文水力学条件减弱;下泄水量减少以后,局部河段水位下降,兴隆以上河段现有一些农业灌溉闸站和生活取水设施亟需实施改造;由于河流水文情势发生变化,使得河流枯水期延长,水环境容量降低,加之区域发展带来的入河排污量增加㊁面源污染等原因,区域水环境治理压力加大.4.2㊀建立适合我国河湖健康评估体系的方法我国幅员辽阔,河湖水系自然环境及其生态系统复杂多样,不同河流因地理位置㊁规模㊁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其河流健康标志㊁主导性指标不尽相同.国内研究多借鉴国外相关理论与方法,欧美发达国家健康评价对象多侧重于乡村㊁山区河流,所关注重点是河流生境恢复等问题.我国大江大河较多,部分河流湖泊污染较严重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许多河流又具有防洪排涝以及社会服务功能.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开展长期连续的监测调查,通过定期判别㊁持续分析与反馈调整,完善㊁丰富并发展相关理论与方法,逐步形成适于我国河湖健康评估的基础理论与评估体系.6第40卷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水生态学杂志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1月4.3㊀完善重要江河湖库水生态监测体系目前,我国开展的河流环境评价以水质评价为主,一定程度忽视了河流水文㊁水质条件以及地貌变化对其生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在水生态健康评价过程中,缺乏系统持续完善的水生态调查与监测资料,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建立重点河流湖库健康水生生物监测体系,制定长期持续的观测调查方案,对重点水域浮游植物㊁浮游动物㊁底栖动物㊁水生植物㊁鱼类及其渔业资源等进行长期调查与监测,准确掌握重点水域水生态变化趋势,为以后河流健康评估研究积累监测数据.5㊀结论(1)针对汉江中下游干流河段特点,健康评估框架体系由生态完整性㊁社会服务功能两个方面共5个准则层㊁13个评估指标组成.(2)研究河段总体为健康状态,但生态完整性状况接近亚健康.主要原因是河段受水电站阻隔影响,自然水文过程受到显著干扰;中游局部江段因冲刷导致近岸部位崩岸频发,下游局部江段近年来春季陆续发生 水华 ,多处江段监测断面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偏低.(3)汉江中下游干流河段的健康隐患对该流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多方面㊁长期性影响.必须重视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重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保护,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流域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实现流域水资源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蔡其华,2005.维护健康长江促进水和谐[J].人民长江,36(3):13.车越,吴阿娜,2011.河流健康评价的时空特征与参照基线探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6):761767.陈敏建,丰华丽,王立群,等,2006.生态标准河流和调度管理研究[J].水科学进展,17(5):631636.董哲仁,2005.国外河流健康评估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36(11):1519.董哲仁,2005.河流健康的内涵[J].中国水利,(4):1618.高晓薇,2014.河流生态系统综合分类理论㊁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何俊仕,周飞,张静,等,2013.基于河流健康的辽河干流生态调度分期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2(5):657662.胡春宏,陈建国,2008.黄河下游河道健康状态评价与治理对策[J].水利学报,39(10):11891196.雷沛,曾祉祥,张洪,等,2014.汉江襄阳段主要入江支流沉积物营养盐和重金属风险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35(5):13741382.刘晓燕,张建中,张原锋,2006.黄河健康生命的指标体系[J].地理学报,61(5):451460.彭勃,王化儒,王瑞玲,等,2014.黄河下游河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35(6):8187.宋兰兰,陆桂华,刘凌,2006.水文指数法确定河流生态需水[J].水利学报,37(11):13361341.王超,夏军,李凌程,2014.河流健康评价研究与进展[J].水资源研究,3(3):189197.吴阿娜,2008.河流健康评价:理论㊁方法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夏自强,郭文献,2008.河流健康研究进展与前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7(2):252255.徐崇刚,胡远满,常禹,等,2004.生态模型的敏感性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15(6):10561062.张晶,董哲仁,2010.基于主导生态功能分区的河流健康评价全指标体系[J].水利学报,41(8):883892.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2011.长江流域水资源环境公报[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1.河流健康评估指标㊁标准与方法(试点工作用)[S].B o u l t o nAJ,1999.A no v e r v i e wo f r i v e r h e a l t ha s s e s s m e n t: p h i l o s o p h i e s,p r a c t i c e,p r o b l e m s a n d p r o g n o s i s[J].F r e s h w a t e rB i o l o g y,41:469479.G r i f f i t t h M B,H i l lB H,M c C o r m i c k F H,e ta l,2005.C o m p a r a t i v e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i n d i c e s o f b i o t i ci n t e g r i t y b a s e do n p e r i p h y t o n,m a c r o i n v e r t e b r a t e s,a n df i s ht o s o u t h e r nR o c k y M o u n t a i ns t r e a m s[J].E c o l I n d i c a t o r s, (5):117136.K a r r J R,1981.A s s e s s m e n to fb i o t i ci n t e g r i t y u s i n g f i s h c o mm u n i t i e s[J].F i s h e r i e s,6(6):2127.K a r r JR,1993.D e f i n i n g a n da s s e s s i n g e c o l o g i c a l i n t e g r i t y: b e y o n d w a t e r q u a l i t y[J].E n v i r o n T o x i c o lC h e m,12:15211531.K e r s h n e r JL,S n i d e r W M,1992.I m p o r t a n c eo fah a b i t a t l e v e l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t od e s i g n i n s t r e a mf l o ws t u dGi e s,i nB o o nPJ,C a l o w P,P e l t sG E R i v e rC o n s e r v aGt i o n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R].J o h n W i l e y C h i c h e s t e r:179193.(责任编辑㊀万月华)72019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朱㊀惇等,汉江中下游河流健康综合评价研究。
构建黄河健康生命的指标体系
构建黄河健康生命的指标体系
刘晓燕
【期刊名称】《中国水利》
【年(卷),期】2005(000)021
【摘要】从河流生命和河流健康的本质出发,通过分析黄河自身、人类和河流生态系统的生存需求,认为连续的河川径流、通畅安全的水沙通道、良好的水质、良性
运行的河流生态和一定的供水能力是现阶段黄河健康生命的标志,提出用低限流量、平滩流量、湿地面积等9个指示性因子具体表达健康黄河的标志,并给出了这些因
子在未来不同阶段的量化指标.
【总页数】5页(P28-32)
【作者】刘晓燕
【作者单位】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
【相关文献】
1.加强黄河河道管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J], 冉树芳
2.黄河内蒙古河段健康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J], 李云成;王化儒;娄广艳
3.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角度看黄河水沙调控体系 [J], 张俊峰;王煜;安催花;李海荣
4.水利部国科司召开黄河健康生命指标体系研究论证会 [J],
5.河流健康生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高永胜;王浩;王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区妇女开展宫颈癌筛查的研究与护理
社区妇女开展宫颈癌筛查的研究与护理目的研究在社区开展妇女宫颈病变筛查,防治宫颈癌的可行性。
方法所有筛查对象均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
结果本组220例筛查对象中,发现生殖道感染162例,人乳突瘤病毒(HPV)感染28例,癌前病变26例,原位癌4例。
结论宫颈癌筛查对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检出率高,对妇女预防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因此,在社区开展妇女宫颈病变筛查是防治宫颈癌的重要措施。
标签:社区妇女; 宫颈癌筛查; 护理宫颈癌是威胁女性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年轻化趋势现象(≤35岁)的出现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而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和5年生存率也位于恶性肿瘤的前列[1]。
由于子宫颈具有有利的解剖学基础,易于暴露,便于观察、触诊及取材,这一特点使宫颈癌的筛查具有了非凡的意义。
且宫颈癌的前驱病变可存在多年,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宫颈检查和刮片细胞学检查能早期发现宫颈癌[2],因此,对社区妇女进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宫颈癌筛查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自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以来,我院对所属社区的220例门诊患者行宫颈癌筛查并跟踪随访,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现就其护理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20例患者,年龄22~53岁。
平均年龄:39.3岁,其中20~40岁者占68%。
婚姻状况:未婚者占21.5%,已婚者占78.5%(包括离婚、丧偶、再婚和分居)。
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占 3.0%,高中占21.5%,初中占36.0%,小学占30.5%,文盲占9.0%。
1.2 筛查方法本组220例患者均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
将细胞采集器(宫颈刷)插入子宫颈管内,顺时针方向旋转5周,然后将采集器直接放入装有细胞保存液的小瓶中进行漂洗。
使用全自动细胞检测仪将样本分散并过滤,通过技术处理去掉涂片上的杂质,直接制成观察清晰的薄层细胞涂片,95%酒精固定,巴氏染色。
钦州湾入海河流钦江水质分析与治理对策
钦州湾入海河流钦江水质分析与治理对策发表时间:2020-03-03T15:25:02.7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作者:吴太柔1 游万江2 林敏1[导读] 摘要:钦江全长195km,其中92%河段达到Ⅲ水质标准,主要的超标河段为青年水闸下游。
1.钦州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广西钦州 535000;2.钦州市生态环境局广西钦州 535000摘要:钦江全长195km,其中92%河段达到Ⅲ水质标准,主要的超标河段为青年水闸下游。
文章分析了水质超标的原因,提出了利用水利工程改善钦江水环境、加快入河污染源的治理、完善城市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环境监测工作等环境改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钦江;水质;分析;对策前言:水是万物之源,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
河流是水资源的主要载体,是联系水体、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纽带,是陆地和海洋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1]。
钦江是钦州市境内最大的一条独流入海河流,发源于灵山县平山镇白牛岭,流经灵山县城、三隆镇、那隆镇、陆屋镇、平吉镇、久隆镇至钦州市城区,于钦南区尖山镇的梨头咀、沙井汇入茅尾海,全长195km,集水面积2391km2,是钦州市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重要水源河流[2]。
目前,水环境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的热点环境问题[3]。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养殖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物直排,以及流域上游水资源匮乏造成钦江水质恶化。
流域污染物流入钦州湾,使得沿岸海域营养盐非常丰富,河流输入营养盐通量的增加,将导致海域营养盐浓度和结构的变化,大大增加了钦州湾发生赤潮的生态风险[4-5]。
本文研究了入海河流钦江近段时间的水质状况,分析水质恶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钦江流域水环境状况1.1 2010~2018年平均水质状况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在钦江干流自上而下设置了灵东水库、灵山县自来水厂取水口、陆屋水文站、白坟江、青年水闸、钦江东、钦江西等7个监测断面,对钦江流域2010~2018年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年平均水质类别见表1,年平均水质超标污染物及超标倍数见表2。
大禹奖获奖项目表-中国水利学会
三等奖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算研究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
郑通汉、王文生、许学强、张彬、李华、年自力、徐存寿
45
三等奖
中国小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
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
田中兴、程夏蕾、邢援越、陈星、曹丽军、周胜、刘晓田
46
三等奖
安徽省淮北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研究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淮北市水务局
耿福明、李旺林、刘长余、杜青、贾乃波、李桂国、束龙仓、邓继昌、李倩文、迟海燕
15
二等奖
南水北调工程低扬程水泵选型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河海大学,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扬州大学
汪易森、于永海、何成连、祝瑞祥、严登丰、张士杰、谢熙曦、牛万军、杨天生、闵京声
16
二等奖
朱兆华、曾建生、黄志旺、吴克强、陈军强、何广延、赵旭升
34
三等奖
北京市降雨产流测报系统
北京市水文总站、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赵志新、甘泓、贾仰文、赵学丽、薛燕、蒋云钟、赵红莉
35
三等奖
东北地区中小河流治理新模式研究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苑润保、陈晓霞、金正浩、范宝山、王影、苏加林、徐小武
36
32
三等奖
加筋土挡墙技术研究
深圳市治理深圳河办公室、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乐茂华、赵维炳、李同春、顾培、王富永、朱寿峰、高长胜
33
三等奖
广东省水库移民动态监管地理信息应用系统
广东省水库移民工作办公室、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北京新禹万融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华南水电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广东省财政厅农业处
黄河健康生命的指标体系
地理学报ACTAGEOGRAPHICASINICA第61卷第5期2006年5月Vol.61,No.5May,2006黄河健康生命的指标体系刘晓燕1,2,张建中1,张原锋1(1.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国际合作与科技局,郑州450003;2.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75)摘要:河流健康是人们对河流生命存在状态的描述,是人类对河流向其提供服务的认可程度。
通过分析人类和河流生态系统的生存需求,认为连续的河川径流、通畅安全的水沙通道、良好的水质、良性运行的河流生态系统和一定的供水能力是健康黄河的标志,提出用低限流量、河道最大排洪能力、平滩流量、滩地横比降、水质类别、湿地规模、水生生物、供水能力等8项定量指标作为健康黄河的标志,并根据相关的历史水文资料和1956 ̄2004年的实测数据分析,确定了相应的健康指标量值。
关键词:黄河;生命;健康;径流;平滩流量;水质;河流生态数千年来,除害兴利一直是黄河治理与开发的目标,采用的手段基本以驯服洪水、抽取径流为主。
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人类对河川径流的过度索取和对洪水的过度调控,黄河的自然功能已经退化到足以威胁到黄河自身的生命、制约了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多年来与黄河相处的方式,从而使“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阐述河流生命和河流健康的科学内涵,提出健康黄河的标志及其指标体系,为实践治河新理念提供理论基础。
1河流健康生命的科学内涵1.1河流生命的内涵河流的生命是指河流水系按一定路径进行的水循环过程,地表径流沿河流水系持续运动是河流生命的表现方式。
连续的河川径流是河流生命维持的关键,它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从而产生河床、河流水系和河流生态系统。
河流生命存在的基本标志表现在容纳水流的河床、基本完整的水系和连续而适量的河川径流等三方面。
河流生命可以有不同状态,其决定因素是气候和下垫面条件。
江苏省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细化研究
江苏省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细化研究张智伟【摘要】Based on the basic connotation and diagnosis index system of river health in Jiangsu Province,five systems of goal layer,control layer, criterion layer,index layer and quantified layer are constructed. Considering the river natural property,social property and 38 quantitativeindicators,index system of river health evaluation is constructed.%基于河流健康的基本内涵,以江苏省健康河流诊断指标体系为基础,构建了以目标层、控制层、准则层、指标层、量化层的5层体系,考虑河流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以及38个具体的量化指标,构建河流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名称】《江苏水利》【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河流评价;健康状况;指标体系【作者】张智伟【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2河流健康的概念由美国1972年联邦水污染控制法令修正案的相关目标提出,而后又相继产生了诸如河流生态状况、河流生态完整性、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等相关概念,以及相关的评价方法或指标体系[1-2]。
例如:美国联邦环保署的HASCORE和QHEI、欧盟2000水法令河流生态状况类型评价、英国河流无脊椎动物预测与分类模拟系统(RIVPACS)等相关的评价方法。
虽然我国有关河流健康概念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河流整治工作的不断展开,产生了大量有关河流健康的研究成果。
让黄河流域更健康演讲稿
让黄河流域更健康演讲稿
大家好:
水,生命之源,世间万物生存的希望,人类文明的摇篮!地球上的每一条江河人类的母亲,是她用甘甜的乳汁养育,是她以无私的奉献把人类的文明一次次的推向辉煌!面对母亲河如此宏大的恩泽,人类却自私、贪婪,对她疯狂的侵略,使她伤痕累累,面目全非。
你们还记得我们的母亲黄河,曾经她是多么的美丽,多么年轻。
她给予了我们生命,尊严和热情;她从远古漂流至今,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文明,她从高山留进大海,滋润着万顷良田,她从每个中华儿女心上留过,有笑有泪,有灾祸有丰收,她就像我们的母亲,无私奉献,随岁月流淌而愈见沧桑。
而养育我们中华民族和一方人民的主要江河——黄河的今天呢?黄河洪水泛滥,泥沙大量增加,可真是‘一担泥,六斗沙’,污染和“水患”越来越严重,昔日的天际之水变的苍白的裸石和干涸的黄沙土。
听不见那震天的涛声,看不见那一泻千里的浩瀚。
“巨龙没有鳞,容易受伤,黄河没有林,非常悲伤。
”三年级的小学生尚且知道拒惋
痛惜今天的黄河,具有一种现代意识、关爱自然环境和生态状况的我们难道不感慨,不感触,不感悟吗?
为了我们的母亲河,为了我们大地上的一片绿叶,为了人类,为了自己,为了我们的子孙,永远有一个美丽的环境。
我们倡议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增加我们的环保意识。
海纳百川,积沙成塔,只要人人
献出一点爱,黄河之水就不会泛滥,中华民族的栖息之地将铺满绿色的地毯!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了。
维持河流健康生命——以黄河为例
未能完全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对河流的开发利
用,较少顾及其承载能力,以至于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
之河屡遭劫难。公元前 77年,位于孔雀河畔的楼兰古国是
西域农业最为发达的绿洲。然而。随着人们对孑L雀河水无
节制地开发利用,最终导致孔雀河的断流。公元 542年,
楼兰古国彻底消亡。当年盛极一时的楼兰完全被湮埋在罗 布泊西岸的沙漠之中。
需矛盾更进一步激化。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对河流的索取,目前全
世界河流大多处于 “病态”之中,有些河流甚至已 “病人 膏肓”。
维普资讯
4
李 国英/维持 河流 健 康 生命 —— 以黄 河 为 例
(三) 河流生命概念的建立 生命.作为一个一般科学概念 ,是在 19世纪初提出来 的,其本意是想用这一概念把生物与非生物区别开来。因 此.传统的,或狭义的生命概念都是基于生物特性提出的。 根据当代 自然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和20世纪生命科学迅猛发 展的背景.广义的生命科学研究将进入生态系统,即以人 类研究为主体 .更加讲究生态、经济 、社会和制度的综合 效益 ,在理论和控制策略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 .进行 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 ,进一步向着系统化 的方向发展。 在现代的、广义的生命科学建设 中,应赋予河流生命 的意义.建立河流生命概念。理由如下: 1.在宏观尺度中.河流完全体现 了生命运动过程贯穿 的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的变化、协调和统一 生命的运动过程.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 递三大基础功能。其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 最主要的特征。以河流为中枢的水文循环过程具有明显的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特征。 水文循环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物质循环.对地球环境的 形成、演化和人类生存都具有重大作用。在水文循环过程 中,河流始终处于中枢地位。一方面它作为大气降水的下 垫面直接承纳大气降水 ;另一方面作为承泄区接纳地下水 和潜流的汇聚.同时作为通道将上述大气降水和出露地下 水及潜流输送至尾闻的海洋或湖泊。 太阳辐射给了生物生命运动的能量。同样 .推动水文 循环系统的能量也来 自于太阳的辐射能。在地球引力作用 下,河水不断从上游向下游流动 ,因克服流动阻力、冲蚀 河床、挟带泥沙等.所含水的能量分散地逐渐被消耗。与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完全一样 。河流中水的能量也是 按照递减的规律.单向地在河流中流动。 2.只有赋予河流生命意义.才能树立河流的价值主体地 位 ,从而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 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表现为人类 自居于征服和战 胜 自然 的位置 。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以是否对己有利而 决定取舍。其致命伤在于只承认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忽视 经济发展永远也不可能摆脱其制约的生态背景.企图在这 个非线性运行的生态世界里实现永久性 的线性经济增长。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导致了河流的过度开发利用.河流由 此作出的负反馈也使人类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经验和教训 告诉我们,人与河流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相处。为了实现这 一 目标 ,就必须将河流视为生命体。惟有此 ,才能唤醒人
黄河冲积性河段洪水塑槽机理初步研究_刘晓燕
【防洪治河】黄河冲积性河段洪水塑槽机理初步研究刘晓燕1,张原锋2,侯素珍2(1.黄河水利委员会国际合作与科技局,河南郑州450003;2.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3)摘 要:主槽断面的塑造过程是洪水动力克服河床阻力做功的过程,洪水对主槽的塑造作用来自洪水造床动力与河床阻力之对比。
在非漫滩情况下,主槽的塑造机理可简化为断面变化量与洪水动力的关系。
就塑造黄河下游一定断面的主槽而言,所需洪水动力特征值W0.32Q0.37是一定的,若流量较大,则需要的洪量可减少;要使某场洪水具有冲刷主槽的作用,其洪水动力特征值W0.32Q0.37应大于41。
并非所有的漫滩洪水都具有淤滩刷槽作用,研究认为,对中低含沙洪水,只要当洪水流量达平滩流量的1.5倍以上,黄河主槽才出现明显冲刷。
关 键 词:黄河;洪水;主槽;平滩流量中图分类号:TV851;TV8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379(2006)04001303 黄河下游和宁蒙河段均为冲积性河段,其河床均由主槽和滩地两部分组成。
主槽的河床阻力小、流速大,是排洪输沙的主体,其排洪能力一般占全断面的60%~80%,输沙则几乎全部依靠主槽,因此维持一定的主槽排洪输沙能力对保障整个河道的排洪输沙功能至关重要。
同时,主槽萎缩不仅降低河道的排洪输沙能力,也使洪水漫滩几率增加、滩区受灾面积加大。
50多年来,伴随着水沙条件变化,黄河下游和宁蒙河段主槽过流能力均呈减小之势。
至2002年汛前,下游平滩流量已由20世纪50~60年代的5000~8000m3/s降低至3000m3/s 左右,个别河段甚至不足2000m3/s。
未来主槽平滩流量的恢复目标主要取决于高效输沙和塑槽要求、防御大洪水要求和滩区群众的生存生活要求,同时也要考虑下游可能的水沙条件。
据研究,下游主槽平滩流量应达4000m3/s、内蒙河段主槽平滩流量应达2000m3/s[1],才能满足有关要求。
1 洪水塑槽机理初步分析主槽断面的塑造过程是洪水动力克服河床阻力做功的过程,而洪水动力实际是洪水的动能和势能之力量的和。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Ⅱ.方法与案例
$% & $’ % () (* + % $, + -+ % $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O T T A
生
态
学
报
T T卷
0 1 1 2 6 ! " # $ % & !% ’ ( " )* + " , " $ + ./ 34+ ’ *& ! "" % * ! & # , , " , , 4" ’ & 5 ’ % & , .! " ’# 7 7 $ 8 % ’ *& ! % , " 9 # $ 5 # & % + ’, 8 , & " 4+ ’ ." & $ # ’ (! " # $ & !& +& ! " 46 + ’ $ 8& ! "." & $ # ’ ( ,+ : ;# 4+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0 A 1 2 ! " # $ & ! 8" @ # 5 , "& ! "9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9 " = 6 # ’ (B# % ? % ) % ’ * ! " < % 9 " = # = " , & " 7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 # ," " ’% 47 # % = " (# ’ (, ! + .,#.+ = , " ’ % ’ *& = " ’ ( D ! " = " : + = " 45 @ !4+ = "@ # = " ,, ! + 5 $ ("# & & # @ ! " (& +& ! " 6 2 % 47 # % = " (." & $ # ’ ( , # ’ (: 5 = & ! " =, & 5 ( % " ,+ ’& ! "% 47 # % = " (." & $ # ’ ( ,4# 8"( " 9 " $ + 7 " ( M N N N N EF GH I J K L ." & $ # ’ ( " @ + , 8 , & " 4! " # $ & ! " 9 # $ 5 # & % + ’ # 7 7 $ % @ # & % + ’ C# + $ % ! "< % 9 " =( = # % ’ # * "
健康黄河的内涵及其指标
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河南永城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黄河水资源和泥沙研究健康黄河的内涵及其指标刘晓燕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国际合作与科技局河南郑州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摘要本文从河流的自然和社会属性角度河流的健康应包括连续的河川径流通畅安全的水沙通道良好的水质良性运行的河流生态系统和一定的供水能力利用黄河年实测资料关键词黄河健康径流平滩流量水质河流生态使其能够支撑区域国民经济的可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本文旨在阐述河流生命和河流健康的科学内涵黄河生命的内涵及其指标河流生命存在的基本标志而人类活由于自然界的资源很多时候难以直接为人类所利用且年的年徘徊在之间断流危机不仅出现在下游近几年上中游部分河段也数次因此维持黄河生因此低亿本文取耗水量为此首先要分析生态保护目标消法作充分考虑同时段的低限河川流量如黄河逐月低限入海流量为各主要支流入黄断面的低限流量计如渭河华县站逐月低限入黄流量为以上推算出的黄河干支流低限流量就是维持黄河生命的低限指标它是黄河全干流和干支流之间具有连续的河川径流而连续的河川径流黄河健康生命的科学内涵河流健康的内涵河流健康是在河流生命存在的前提下人类对其生命存在状态的描述但它是发展就产生了原始意义上的实际上反映的是人类对河流向人类提供服务的认可程度河流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自然生态功能河流的社会功能反映的是河流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程度是人类维护河流健康的初衷和意义所在其自然功能则是河流对依赖其径流丰枯而兴衰同时拥有正常的社会功能和自然功能显然是健康河流的基本标准但由于人类对河流的认识以及人类所由于河流健康河流生态保护是河流面临的主要挑战康主要从生物物理的生态观点来考虑河流健康概念及其评价指标大多反映的是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指多瑙河则把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种群规模作为亚提出的健康工作河流和总之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地相应时期或河段的人类利益和其它生物利益河流健康只能是相对意义上的健康黄河健康生命的标志黄河水患黄河生态系统需要河流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水质和水量生物河流生物对水量的要求却往往与人类的用水具有连续的河川径流具有安全的水沙通道具有良好的水质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借鉴国外经验因此可将现阶段黄河健康生命标志进一步表达为黄河健康生命指标体系关于河川径流连续性的涵义已在前文阐述水沙通遭河床横断面必须有足够有实测资料以来日洪量为日洪量近世纪经济社会奔小康对防洪提出的更高要求等应继续将洪水作为下游堤防的防洪标准黄河宁蒙河段目前按主槽横断面的洪水量级以往曾分析了年场洪水的输沙效率左右的非漫滩洪水是最考虑随流量的增加后该结果与不同流量下主槽流速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后冲刷效率增水流在基本平槽状态运行时输沙效率和冲刷效率都基本达到较优值具有最优输沙效率的洪水并不意味着输但在水年黄河改道而被迫因双方对平滩流量的要求悬殊甚大是下游的编号洪水以上洪水是塑造河槽形态的主要动力以上根据分析高村断面主槽面积与洪水动力特征亿流量级洪水的水量与平滩流量之关系则未来下游平滩流量下游河床年淤积量一般达亿持河槽不淤积该量级洪水的冲淤平衡含沙量约亿亿下游的泥沙处理能力约亿左右之后随综上分析可将以上河床纵横比降但因历史上黄河下游主流频繁摆动近未来由于控导主流以上下游主槽糙率一般约纵比降的然而下游发生横河和斜河往往因滩地串沟所致而串沟糙率远小于滩地平均糙率滩地横比必须通过亿入河口的泥沙量仅约亿但如果下游年来沙量重新恢复到亿水质黄河干流兰州以下水体质量总体上应达到模型以支流入黄口满足水质要求以年流域排污量为基础计算出黄河重点河段的自净流量与潼关以下约亿潼关河段水已陆续出台了十多部标准但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处于经济欠发达地根据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分析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后因此当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综上分析黄河干流兰州以下水体质量总体上应达到河流生态系统湿地本文所谈湿地是指水位经常在或接近地表或为浅水所覆盖的土地以水成土和土壤水分从河流管理者角度保护湿地的关键是通过提供足分析沿黄湿地与黄河径流争性用水者之一然对本地区带来生态或经济社会效益但过度保护显然将对下游其它生态单元造成伤害同时也改变了要在充分认识沿河各仅体现为很高的生态价值其淡水湿地是维持河口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期应力争达到世纪年但其它如人工或半人水生生态保护水生生态并非保护河流中所有的生物而是通过对其关键物种的保护实现黄识别关键物种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去除实验即把假想的关键种从本文采用关键性源区具有代表性的冷水性土著鱼类花斑裸鲤的保护系数最高在兰州位的黄河鲤鱼是黄河最著名的土在花园口对河流水资源管理者来说保护鱼类关键是通过提供适宜的河川径流保护其主要供水能力年和亿和亿需水量则将维持在亿亿以上需水量合计分别为和黄河流域地下水可开采量为地区已经出现地下水漏斗年和年的人类需耗用地表水分别约亿和生态需水用取黄河年流量的下游输沙需水为亿段环境需水为持耗水将增加亿健康河流是其社会功能和自然功经平衡得出黄河对人类的可供水量为亿结语确保黄河生命安全和人类生命安全显然是实现黄河健康的最低要因此使黄河参考文献汪岗等岳德军等刘继祥等李国英耿雷华等。
生态的教育与教育的生态
生态的教育与教育的生态
刘晓燕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参考》
【年(卷),期】2015(0)6
【摘要】生态教育在培养公民素养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
故我校把生态教育作为办学特色,以构建生态文明、生态科学、生态文化为体系,以塑造学生优秀品格、完善人格为目的,于潜移默化中浸润师生亲近自然、亲近绿色、亲近人生的品性。
【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刘晓燕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富源路小学山东青岛,26603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突出生态教育特色,建设美丽生态校园——云南省南华县思源实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2.从生态到教育,从生态教育到教育生态——广东省广州市协和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3.构建协和教育生态体系推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广州市协和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4.实施生态文阴教育,根植生态文明理念--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5.创设绿色生态空间,探索特色生态文明教育——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直属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期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 ’"$( )*+$,%&&-
-..0 年 1 月
!"#$%&’ "( %&)#$&’ $*+"#$,*+
黄河健康生命初探
刘晓燕! "孙扬波
& 水利部 黄河水利委员会国际合作与科技局 $ 郑州 206669 ’
摘要 ! 在分析黄河演变规律的基础上 $ 提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人类与黄河和谐相处的必然要求 $ 同时黄河健康生命的保障程度决定于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 针对目前维持黄河健康生命面临 的主要挑战 $ 阐述了现阶段治黄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 $ 提出目前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首先在 于保障黄河自身用水 $ 需要通过全流域节水或跨流域调水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 保障黄河的输沙 水量 ( 自净需水量和生态需水量等 % 另外 $ 减少入黄泥沙和合理布置河道工程也是保障黄河健康生 命的重要途径 % 关 键 词 ! 黄河 ! 健康 ! 生命 ! 可持续性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 /6667969?:-660=6/76//9765 中图分持黄河健康生命是人类与黄河和谐相处的必然要求
黄河不仅是自然的黄河 $更是一条社会的黄河 % 在人与黄河的关系中 $人居主导地位 % 因 此 $ 人类处理黄河的态度和方式 $ 主要取决于人类对黄河的需求 $ 而人类对黄河的需求往往 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 $ 由于地广人稀 ( 生产力落后 $人类没必要也没能力与黄河抗争 % 随着人口增加 $ 人类对土地和资源的需求逐渐加大 $ 稳定下游流路 ( 约束黄河洪水成为 当时人们的强烈愿望 $ 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 堤防是人们处理黄河的主要手段 % 堤防 约束了洪水 $ 减少了河道频繁摆动的几率 $ 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们的愿望 % 但堤防也 限制了泥沙的堆积空间 $ 使黄河下游变成了地上悬河 $ 进而增加了河道单次决口或改道的风 险和损失 % 到 -6 世纪下半叶 $ 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区域的人口进入人类历史上又一个高速增长期 $ 因此 $约束黄河洪水的愿望更加强烈 % 人们通过大规模的堤防加高加固和水土流失治理 ( 修 建水库和蓄滞洪工程 ( 修建和完善河道控导工程 ( 不断提高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等手段 $ 终 于扭转了历史上黄河下游 ) 三年两决口 ( 百年一改道 * 的被动局面 $ 实现了连续 00 年伏秋大 汛岁岁安澜的巨大胜利 $ 同时引黄灌溉面积由 06 多年前的 86@162AB- 增加到 ?94@/42AB-% 黄河 $为相关区域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 但 04 多年的努力并没有改变黄河 ) 水 少沙多 ( 水沙关系不协调 * 的固有属性 $反而使水沙关系更加恶化 + 水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使进入黄河下游的水更少 $特别是汛期水量大幅度减少 % 近 -4 年来 $ 进入黄河下游的年径流 量是其前期的 05C$ 到达河口地区的年径流量只有其前期的 1 D 9 % 黄河泥沙的 ;6C 产生于汛 期 $因此 $汛期水量的大幅度降低严重削弱了河流的输沙能力 $ 使淤积在黄河河道 $ 特别是河 槽的泥沙比例和绝对值都大幅度提高 % 以下游为例 $-6 世纪 06 年代 $ 黄河 /5@/68E 来沙的 9F5@/68E 淤积在黄河下游河道中 $ 其中的 /@/68E 左右分布在河槽 $ 那时的滩槽基本同步抬
!期
刘晓燕等 ! 黄河健康生命初探
!!"
前的热点问题 " 我国学术界对河流生态系统关注的角度和研究方法与国际潮流基本一致 # 因此 $ 关于河 流健康评价方法的现有研究成果多是从生态学或环境学的角度研究湿地的功能和价值 % 需 要保护的生物群规模和种类 % 河流过度开发和大型水利枢纽修建所带来的生态负面效应等 问题 " 但黄河除了面临着其它河流同样的生态环境问题外 $ 更因其多沙特点使河道淤积和河 槽萎缩成为河流最严重的不健康因素 $同时也使河流的其它生态环境问题更具特点 " 因此 $ 当前需要研究建立一套符合黄河现阶段情况和社会经济环境的黄河健康生命指标体系 " 随着黄河标准化堤防的建成和完善 $现状堤防的抗洪能力已基本具备 & 随着南水北调工 程的生效 $ 人类的取水需求也基本能够满足 ’ 当前黄河健康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河槽萎缩 % 河 道淤积 % 水质恶化和生态系统退化 " 河槽萎缩和河道淤积的直接表现是其输沙和排洪能力的 降低 ( 其中输沙能力最终仍表现为排洪能力 )$ 其后果是滩区频繁受灾 % 堤防冲决风险加大 $ 因而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 水质恶化的现状是兰州以下的黄河大部分河段水体几乎 常年处于! 类 +" 类甚至劣" 类 $因此 $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健康 & 河道景观破坏影响的是 人类的生活质量 &河流自然水循环和自然生态系统恶化损害的主要是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 $ 它事关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可见 $ 河槽萎缩 % 河道淤积 %水质恶化是现阶段黄河制约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矛盾 $ 当人类自身生存条件尚不能保障 $ 无从谈及生活质量 $ 更无 从谈起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 脱离了黄河难以逆转的水量减少现实和人类现状经济水平 的现实 $ 过高地提升生态系统保护和河流景观维护的重要性不太现实 " 河槽萎缩和河道淤积的直接表现是其输沙和排洪能力的降低 $ 其中输沙能力最终仍 表现为排洪能力 " 河道 ( 槽 ) 的目标排洪能力确定主要依赖于黄河未来的洪水形势 " 以下游 为例 $ 多数专家认为 $ 未来 黄 河 下 游 洪 水 将 出 现 两 极 分 化 ! 大 洪 水 仍 然 存 在 $ 但 " ###$% & ’ 流量级以下的中常洪水将成为常遇洪水 $ 据此认为黄河下游河槽的目标排洪能力应不小 于 " ###$ % & ’ " 实测资料表明 $ 尽管黄河流域一再加大治污力度 $ 但最近五六年黄河兰州以下的大部分 河段仍然几乎常年处于! 类 %" 类甚至劣" 类状态 " 可见 $ 在国家中西部经济发展正处于初 级阶段的客观条件下 $ 实现黄河全干流水体质量都达到 # 类标准可能十分困难 $ 部分河段的 水质目标应适当放宽到! 类 " 黄河自然生态系统主要涉及两方面 !$ 依附于河流和滨海的生物系统 " 由于黄河水体浑 浊 $河道内生物原本就不丰富 $ 制约河道内生物繁衍生息的因素首先是水质 $其次是水量 " 与 河流生态系统不同的是 $ 导致黄河口滨海生态系统恶化的原因除了水质和入海水量因素外 $ 还有过度捕捞等社会因素 " 由于现阶段黄河水体质量和供水能力大幅度改善的可能性不大 $ 人们对河流和滨海生态系统修复的前景不可太乐观 " %河口淡水湿地和河道内湿地 " 黄河河 口湿地是世界珍稀鸟类物种保护的重要单元 $ 已被列为国家级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 $ 而黄河 淡水补给是维持河口地区生态系统的基本保障 $ 黄河口淡水湿地的可能修复规模取决于黄 河的供水能力 " 需要指出的是 $ 在黄河水量减少形势难以逆转的情况下 $ 企图使河口湿地恢 复到 (# 世纪 )# 年代以前的水平显然不现实 " 河道内湿地实际上是河道水流摆动或洪水漫 滩的副产品 " 由于目前河道主流基本控制 $ 因此 $ 漫滩洪水将是其生存的基本源泉 $不必刻意 去保护河道内某块湿地 " 要维持一个连续而有效的地表地下水循环 $ 关键是维持河道一个基本流量 " 有专家曾对 黄河下游健康水循环的基本流量做过研究 $ 认为此极限阈值大约为 !*#$% & ’ $ 适宜流量是 %*#$% & ’" 看来 $ 只要满足了黄河目标排洪能力塑造流量 $ 保证了黄河的水质目标流量和生态 系统水需求 $ 河流水循环自然得到维持 $ 河流景观也自然得到改善 " 总之 $ 受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 $ 现阶段难以完全解决黄河的健康危机 $ 当前应重 点考虑的工作是 !提高河道 ( 槽 ) 的排洪能力 $改善水体质量 $ 保护河口淡水湿地 "
!
黄河健康生命的保障程度受制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形象地讲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标志/,0就是实现 &堤防不决口 % 河道不断流 % 污染不超标 % 河床不抬高 ’" 它至少折射出以下判断指标 $ 一是安全排泄一定量级洪水的能力 " 包括河槽的 过洪排沙能力和堤防的抗洪能力 ! 二是保障人类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水资源供给能力 ! 三是抵御一定程度污染的能力 ! 四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能力 ! 五是维持河流自然景观和自 然水循环的能力 # 其中 " 前两项体现的是河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 后三项直接 反映了河流系统的生态和环境状况 " 它们最终又体现在河流对人类可持续支持的能力 # 显 然 "这些能力的量化指标与人类对河流健康的期望值密切相关 " 而人类的期望值主要取决于 人类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拥有的科技和认识水平 # 早期 " 防洪减灾几乎是河流治理的首要任务 # 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 " 人类对河流 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 水资源紧缺问题随即产生 " 然后有了水权和水价等概念 # 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便进入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时期 " 污染物的巨量排放是这一时期 的主要特征 " 加之前期延续下来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 使 & 有水皆污 ’ 成为河流面临的普遍现 象 "当人们实在不能忍受污水之苦 "限制排污和清洁生产等对策应运而生 # 河流景观破坏和生态系统恶化等问题实际上在水资源短缺阶段就已经出现 " 到水质恶 化阶段更加突出 "但由于当时人们自身的 & 温饱 ’ 尚未解决 " 因此 " 这些问题往往被忽视 ! 只有 当人类自身的 &温饱 ’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时 " 人们才逐渐关注自身生活质量的提高 " 并意识到 自然生态系统的崩溃将极大地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安全 " 继而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重点关 注对象 # 目前 " 西方发达国家在防洪减灾和水资源配置方面已经基本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技术 和政策体系 " 并且基本上解决了河流污染问题 " 因此 " 河流自然生态和环境的保护是他们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