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国镇形象宣传片解说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国镇形象宣传片解说词

在广袤的苏北大平原上,在烟波浩淼的微山湖东岸,坐落着一个实力雄厚、人民富庶的工业重镇——利国。它是古城徐州的北大门,北面、东面与山东省为邻,全境拥有71平方公里的土地和6万民众。

这是一块历史悠久的土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有了村落。秦朝在此设立驿站,隋唐时期,有“秋丘”之名。汉代此地设立铁官,唐朝置“秋丘冶”,专门管理铁业事务。宋朝时,本地的冶铁机构由“冶”升“监”,因炼铁利国利民,“利国”从此得名。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官府在此设驿,名曰“利国驿”。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利国设镇。

这是一块资源丰富的土地。境内有矿产资源21种,其中石灰岩储量25亿吨、煤矿储量1.1亿吨、铁矿石储量1亿吨、白云岩储量5亿吨、硬质高岭土储量3亿吨、耐火粘土储量12亿吨,大理石、硅石、辉绿石、石英、石棉、陶土等矿产在质量和储量上也都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卡岩型铁矿石,含铁品位高达60%,且伴生铜、金、银、钴等金属。

这是一块区位特殊的土地。利国地处苏、鲁两省和徐州、枣庄、济宁三市交界,连接江苏和山东的交通要道。境内以纵贯全镇南北的原104国道为主轴,在30公里范围内,东临京福高速公路,南接连霍高速公路;301县道横卧东西,

京沪铁路穿境而过,京福高铁绕境而行。境内矿镇公路、环镇公路纵横交错,依京杭大运河而建的利国、马山、刘庄港可直达江淮;城市公交88路流水发车,方便快捷。

这是一块充满活力的土地。2001年以来,该镇连续多年被评为徐州市经济发展“十强镇”,2006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2007年位居“苏北乡镇50优”第4,2008年跨入中国乡镇综合实力和投资潜力“双500强”,2010年荣获“中国绿色名镇”称号,2010年,被中国苏轼学会初步认定为“中国苏轼文化名镇”,2011年,财政总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在苏北地区树起了镇域经济发展的新标杆。

近年来,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利国镇顺应发展潮流,抢抓发展契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产业培育和环境优化,致力打造“实力利国”、“宜居利国”、“文化利国”和“幸福利国”,谱写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实力利国:任尔东西南北风,坚持发展不放松。改革开放以来,利国镇依托本地的资源优势,着力通过培育钢铁产业推进富民强镇。为使本地的工业经济走出以往的起起伏伏的怪圈,2001年以来,该镇党委、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工业发展思路,拉开了招商引资的序幕。通过创新招商方式,落实招商政策,强化企业服务,多家外地民营企业纷纷落户利国。2003年,福建客商来此组建了徐州东南钢铁有限公司,上马了60万吨连铸连轧项目,一举

结束了利国乃至整个徐州地区钢铁行业有铁无钢的历史。2007年,徐州东亚钢铁有限公司和江苏伟天化工有限公司先后入驻利国。当年,为实现企业集聚发展,该镇投资建设了徐州地区首个钢铁工业园区——徐州钢铁铸造工业集聚区。以该园区为平台,利国镇不断加大项目有效投入,新建了东亚钢铁150吨钢铁、东南钢铁1280立方米高炉、翔盟公司20万吨精密铸件和牛头山60万吨铸管项目,进一步壮大了产业规模,拉长了产业链条,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突破。2010年起,该镇又以伟天化工为核心,启动了徐州北区煤化工产业园的建设,80万吨捣固焦、20万吨甲醇、50万吨焦油深加工项目先后建成投产。2007年,利国镇的工业总产值突破了100亿,2011年突破400亿,力争在“十二五”末,全镇的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届时,利国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千亿元级产业强镇”和徐州北部工业经济的新“增长极”。

宜居利国:钢铁强镇绿意浓,引湖入城开佳境。在做大做强产业支撑的同时,利国镇又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根据本镇实际和群众需求,将工作重点逐步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倾斜。2007年以来,在市、区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先后编制完成了《镇域总体规划》、《钢铁铸造工业集聚区控制性详规》、《中心景观大道修建性详规》及《徐州市重点中心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主

要街道和重要节点整治规划(利国镇)》等城镇建设规划方案,据此将全镇划分为工业集聚区、中心商业区、新型居住区、生态旅游区和高效农业区五大板块。着力实施“绿色利国”工程,先后改建和扩建镇内6条主要交通干道,全面整治穿镇而过的珍珠泉河,对道路沿线、河岸两侧、村庄空地、企业厂区进行全方位的绿化,有步骤地建设“绿色通道”、“绿色单位”、“绿色村庄”和“绿色企业”,三年间,新增绿化面积70余万平方米。按照全市微山湖开发的统一规划,稳步推进微山湖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结合珍珠泉河整治工程,逐步实现“引湖入城”目标。在企业生产中,大力倡导清洁生产,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在工业园区建成日处理2万吨废水的中心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围绕“清洁城乡,美化家园”工作,深入开展镇容镇貌综合整治活动,成立了镇园林所、灯管所、城管所和保洁队,对镇区实行精细化分工和专业化管理。

文化利国:彰显特色亮名片,提升文化软实力。利国镇境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资源丰厚,有众口相传的“利国八景”,有黄山岛、龟山岛、石楼岛等景点,有宋朝采矿坑口、运铁河、元代白家桥、清朝时期的利国驿煤铁矿务局等多处历史遗存,有地方戏曲丁丁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北宋时期,苏轼在徐州任职期间,曾对利国的改革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在他的《徐州上皇帝书》一文中,对利国的冶铁现状和军事地

位进行了详尽的陈述,他还亲自参与改进利国冶铁燃料的实践,写有《石炭诗并引》。利国镇据此开展了苏轼文化建设活动,在城镇建设中有针对性地融入苏轼文化元素,实施了苏轼利国小学、苏轼主题文化公园和东坡大道建设工程。同时,逐步推进生态文化、钢铁文化和古驿文化的建设,鼓励本地群众积极参与本地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研究工作,支持出版了《苏轼与利国》、《利国冶炼》、《古驿利国》、《苏学发展学初探》、《名人与利国》等书籍,完成了“中国苏轼文化名镇”的申报工作。于2009年国庆期间,承办了铜山首届微山湖生态旅游文化节。

幸福利国:以人为本谋发展,建设和谐新家园。利国镇高度关注群众所关心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坚实的保障为群众分忧解难。投入3000余万元,重点实施了中小学校园改造工程和中心幼儿园迁建及附属工程,极大了改善了该镇的办学条件;投入500余万元实施了中心卫生院门诊大楼改建工程,改善了群众的就医条件。强化措施,健全制度,认真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真正实现“应保尽保”。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支农补贴,使村民劳有所得。充分发挥镇民生服务中心的作用,积极为群众创业增收牵线搭桥,破解难题,使更多的本地人走上了勤劳致富之路。为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营造和谐安定的发展局面,利国镇审时度势,根据本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