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及翻译(含赏析)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全文注释赏析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唐代: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览通:揽;明月一作: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销愁一作消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弃我而去的昨日,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思的今日,令人烦忧多多。
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
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
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你我满怀超宜兴致,想上青天揽住明月。
抽刀切断水流,水波奔流更畅;举杯想要销愁,愁思更加浓烈。
人生在世,无法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注释⑴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
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⑵长风:远风,大风。
⑶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⑷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⑸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
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
发:秀发,诗文俊逸。
⑹俱怀:两人都怀有。
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
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初中语文文言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及翻译(含赏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及翻译(含赏析)作品原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⑵,对此可以酣高楼⑶。
蓬莱文章建安骨⑷,中间小谢又清发⑸。
俱怀逸兴壮思飞⑹,欲上青天览明月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⑻。
人生在世不称意⑼,明朝散发弄扁舟⑽。
[1]词句注释⑴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
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⑵长风:远风,大风。
⑶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⑷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⑸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
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
发:秀发,诗文俊逸。
⑹俱怀:两人都怀有。
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
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⑺览:通“揽”,摘取。
览明月:《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作“揽明月”。
另一版本为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和翻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和翻译
原文:标题: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或出处: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或注释:
弃我逝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绪的今日,多叫人烦忧。
长风万里吹送秋雁南来时候,对此情景正可开怀酣饮高楼。
你校书蓬莱宫,文有建安风骨,我好比谢脁,诗歌亦清发隽秀。
我俩都怀逸兴豪情,壮志凌云,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揽在手。
抽刀吹断江水,江水更猛奔流,想要举杯消愁,却是愁上加愁。
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称心如意,不如明朝散发,驾舟江湖漂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注释翻译赏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注释翻译赏析原文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注释1.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2.长风:远风,大风。
3.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4.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5.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
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
发:秀发,诗文俊逸。
6.俱怀:两人都怀有。
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
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翻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经典名言、经典日志、经典美文、经典说说、读后感、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古诗大全、成语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lassic famous quotes, classic journals, classic American essays, classic sayings, after reading, experiences, essays, ancient poems, idiom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翻译xuān zhōu xiè tiǎo lóu jiàn biè jiào shū shū y ún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lǐ bái李白qì wǒ qǜ zhě,zuó rì zhī rì bù kě liú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八年级下册《11、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课文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注释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
谢朓楼:又称谢公楼,也称北楼。
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
云:李云。
蓬莱:指东汉时藏书的东观。
建安骨,指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作品风格刚健清新,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
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
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赏析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最后流露出消极出世的情绪。
诗的开头显得很突兀,为什么这么写?因为李白当时很苦闷,所以一见到可以倾诉衷肠的族叔李云,就把满腹牢骚宣泄出来。
李白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时间不长便弃官而去,过着飘荡四方的游荡生活。
十年来的人间辛酸,作客他乡的抑郁和感伤,积聚在心头,今天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
“长风”两句借景抒情,目接风送秋雁之境,精神为之一振,烦恼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得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
“蓬莱”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
唐诗赏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译文|赏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唐代: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弃我而去的昨日,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思的今日,令人烦忧多多。
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
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
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你我满怀超宜兴致,想上青天揽住明月。
抽刀切断水流,水波奔流更畅;举杯想要销愁,愁思更加浓烈。
人生在世,无法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注释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
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长风:远风,大风。
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原文加注释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①。
此诗选自《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卷一八。
《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一为李云,一为李华。
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诸家注本多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秋,然于“叔华”、“叔云”均含糊其辞。
待考。
《新唐书·李华传》:“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赵郡李氏西祖房景昕子仲云,左司员外郎;叔云,监察御史。
宣州:今安徽宣城县一带。
谢朓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李白于天宝十二载(753)由梁园(今开封)南行,秋至宣城。
李白另有五言诗《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校书:官名,即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个别字的读音:朓(tiǎo)、饯(jiàn)、校(jiào)②。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③。
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建安骨:汉末建安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七子“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④。
建安骨:建安风骨,指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诗文创作风格为代表的文学风格。
建安,为汉献帝(196-220)的年号。
⑤。
小谢:指谢朓。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举,称为大谢、小谢。
这里用以自喻。
⑥。
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
发,秀发,诗文俊逸。
⑦。
逸兴(xī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翻译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翻译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翻译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代〕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揽一作:览;明月一作: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销愁一作:消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绪的今天,使人无限烦忧。
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
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
先生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浓烈。
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注释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
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云,又名李华(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专门负责校对图书。
李白称他为叔,但并非族亲关系。
长风:远风,大风。
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译文及赏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译文及赏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
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
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赏析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最后流露出消极出世的情绪。
诗的开头显得很突兀,为什么这么写?因为李白当时很苦闷,所以一见到可以倾诉衷肠的族叔李云,就把满腹牢骚宣泄出来。
李白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时间不长便弃官而去,过着飘荡四方的游荡生活。
十年来的人间辛酸,作客他乡的抑郁和感伤,积聚在心头,今天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
“长风”两句借景抒情,目接风送秋雁之境,精神为之一振,烦恼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得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
“蓬莱”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览通:揽;明月一作: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销愁一作消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翻译弃我而去的昨日,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思的今日,令人烦忧多多。
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
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
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你我满怀超宜兴致,想上青天揽住明月。
抽刀切断水流,水波奔流更畅;举杯想要销愁,愁思更加浓烈。
人生在世,无法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三、《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玄奘之路》观后感前段时间动感单车运动时,观看了《玄奘之路》这部记录片。
2011年金铁木导演的央视纪录片,也是自己看完最长的纪录片。
当然纪录片里没有大圣,也没有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讲述了玄奘法师,历经西域十六国,征途跋涉数万里,十七年西行求法之路。
或许是记忆里的西游记太深刻,看此片时会觉得原来是这样的那种感觉,所以会更加印象深刻,也会让人思考。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其先颍川人,俗家姓名陈祎(yī) ,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和翻译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和翻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
谢朓楼:又称谢公楼,也称北楼。
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
云:李云。
蓬莱:指东汉时藏书的东观。
建安骨,指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作品风格刚健清新,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
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
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
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
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翻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翻译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
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
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作者】李白【朝代】唐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作者简介】李白(701—762,或谓699生,或谓763、764卒),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故世称“李青莲”。
排行十二。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他的出生地,众说纷纭,当以大致划定在西域为近是。
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少年即博览群书,喜纵横术,击剑任侠,求仙学道。
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安陆(今属湖北)与故相许圉师孙女结婚。
后移居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号“竹溪六逸”。
天宝元年(742),因玉真公主荐,玄宗诏入长安,供奉翰林,故世称“李供奉”、“李翰林”。
往见贺知章,贺奇其文才风骨,呼为“谪仙人”,故世称“李谪仙”。
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称为“饮中八仙”。
后遭谗谤,不被重用。
天宝三载赐金还山,在洛阳与杜甫相识,同游梁宋、齐鲁等地。
关于李白入长安的次数,学术界有一入、二入、三入三说,迄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安史之乱爆发,参加永王李璘幕府。
后李璘兵败,李白获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以东归。
后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家。
代宗时,诏授左拾遗,时李白已卒,故世又称“李拾遗”。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与杜甫并称为“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
韩愈写诗赞曰:“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调张籍》)对后世影响至为深远。
他的诗现存约千首。
有《李太白集》传世。
【原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1] 。
蓬莱文章建安骨 [2] ,中间小谢又清发 [3] 。
俱怀逸兴壮思飞 [4] ,欲上青天览明月 [5]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6] ,明朝散发弄扁舟 [7] 。
【注释】[1]酣高楼:在谢朓楼酣饮。
[2]蓬莱:代指东汉洛阳皇家藏书和著书处东观。
初中语文 文言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及翻译(含赏析)(通用)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及翻译(含赏析)作品原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⑵,对此可以酣高楼⑶。
蓬莱文章建安骨⑷,中间小谢又清发⑸。
俱怀逸兴壮思飞⑹,欲上青天览明月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⑻。
人生在世不称意⑼,明朝散发弄扁舟⑽。
[1]词句注释⑴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
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⑵长风:远风,大风。
⑶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⑷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⑸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
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
发:秀发,诗文俊逸。
⑹俱怀:两人都怀有。
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
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⑺览:通“揽”,摘取。
览明月:《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作“揽明月”。
另一版本为揽。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原文及赏析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原文及赏析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宣州相府轩阔开,谢脁楼上望秋台,叔云君向咸阳去,楼船已进好风来。
叔云,指的是古代文人学士署名叔云。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作。
李白以其奔放的诗风和豪放不羁的个性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以自然山水、人生哲理、豪情壮志等为题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描述了在宣州相府的谢脁楼上,李白饯别了古代学士叔云。
李白以楼上的视角,俯瞰着秋台的美景,感叹时间的流逝和人离别的感伤。
首句“宣州相府轩阔开”,以宣州相府为背景。
宣州为唐代盛世,相府是当时官员的官邸,规模较大,豪华气派。
诗人以“轩阔开”来形容府第的气派,凸显出宣州的繁荣和富饶。
第二句“谢脁楼上望秋台”,描绘了诗人身处谢脁楼上,眺望着秋台的景色。
谢脁楼是当地一座知名的楼阁,与宣州相府相距较近,可以一览秋台的美景。
秋台是指秋季景色如画的台地,用以形容景色的美丽和宜人。
接下来的两句“叔云君向咸阳去,楼船已进好风来”,则交代了诗人与叔云的离别。
叔云君是叔云的尊称,他要前往咸阳,离开宣州。
李白看到离别的叔云已经乘坐楼船,顺利进入了迎面而来的顺风。
这首诗整体而言,通过写景衬托人物的方式,展示了李白对离别的情感。
李白以自然景物和离别的场景来抒发自己对叔云的深情,诗歌情感真挚而激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悲伤和留恋。
这首诗以古代传统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巧妙地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其中运用了描写宏伟建筑、美丽景色以及运动的楼船等元素,与情感融合形成一种巧妙的意境和艺术感染力。
李白的诗作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想象力,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总结: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是李白以离别为主题所作,通过描绘宣州相府和谢脁楼的气派,描述了诗人对叔云的离别情感。
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描写、古代建筑描绘等手法,凸显出离别带来的情感表达和写作技巧的高超。
以其对离别情感的真挚表达和独特的艺术创作方式,这首诗成为李白最为经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古代诗歌中的佳作。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鉴赏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鉴赏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谢叔,今日车马归去,你我别离,心里伤悲,满目湿泪,更有何语言表达深情?
林岭秋色渐暗,碧池落日当空,萤火满天晚烟,月照两岸清秋。
你我见别,暗里心事,无言苦叹,更有何语言表达深情?
江山悠悠,长风萧瑟,烟波浩淼,梦里依依,天涯何处?
只有心中的深情,永不改变,更有何语言表达深情?
鉴赏:
这首诗描写的是叔侄分别的情景,诗人用虚拟的语言表达了叔侄之间深厚的感情。
诗中描绘了谢叔出发前的景象:秋色渐暗,萤火满天,江山悠悠,长风萧瑟,烟波浩淼,梦里依依,天涯何处?这里把叔侄分别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更让人感受到叔侄之间的深厚情感。
最后,诗人用“只有心中的深情,永不
改变”的话表达了叔侄之间的情义,深深感动读者。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宣城(今属安徽)与其叔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送别诗。
此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欢迎大家参阅。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注解:⑴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一为李云,一为李华。
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⑵长风:远风,大风。
⑶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⑷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及翻译(含赏析)作品原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⑵,对此可以酣高楼⑶。
蓬莱文章建安骨⑷,中间小谢又清发⑸。
俱怀逸兴壮思飞⑹,欲上青天览明月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⑻。
人生在世不称意⑼,明朝散发弄扁舟⑽。
[1]词句注释⑴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
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⑵长风:远风,大风。
⑶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⑷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⑸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
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
发:秀发,诗文俊逸。
⑹俱怀:两人都怀有。
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
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⑺览:通“揽”,摘取。
览明月:《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作“揽明月”。
另一版本为揽。
⑻销:另一版本为“消”。
⑼称(chèn)意:称心如意。
⑽明朝(zhāo):明天。
散发(fà):不束冠,意谓不做官。
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
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
弄扁(piān)舟:乘小舟归隐江湖。
扁舟:小舟,小船。
春秋末年,范蠡辞别越王勾践,“乘扁舟浮于江湖”(《史记•货殖列传》)。
[2-3]白话译文弃我而去的昨日,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思的今日,令人烦忧多多。
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
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
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你我满怀超宜兴致,想上青天揽住刀月。
抽刀切断水流,水波奔流更畅;举杯想要销愁,愁思更加浓烈。
人生在世,无法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4]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不久。
李白于天宝元年(742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
二年后,因被谗言击中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新开始了漫游生活。
大约是在天宝十二载(753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
宣州谢朓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李白曾多次登临,并且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要送行的李云,又名李华,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专门负责校对图书。
李白称他为叔,但并非族亲关系。
天宝十一载(752年)李云任监察御史。
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中记载:“(天宝)十一年拜监察御史。
会权臣窃柄,贪猾当路,公入司方书,出按二千石,持斧所向,列郡为肃。
”可见李云为官的刚直、清正和不畏权贵。
这首诗是在李云行至宣城与李白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李白为之饯行而作。
[3]整体赏析这是一首饯别抒怀诗。
在诗中,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的豪迈情怀。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
“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
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
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
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
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
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
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
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
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
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
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五、六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
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
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像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
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
七、八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
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
“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
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这正是李白的性格。
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
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然而诗人的精神尽管可以在幻想中遨游驰骋,诗人的身体却始终被羁束在污浊的现实之中。
现实中并不存在“长风万里送秋雁”这种可以自由飞翔的天地,他所看到的只是“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这种可憎的局面。
因此,当他从幻想中回到实里,就更强烈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更加重了内心的烦忧苦闷。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一落千丈的又一大转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出现的。
“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
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
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
尽管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但“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
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
但历史与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都规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
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
“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象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明丽的霞光。
“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
因此,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概。
这说明诗人既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的重压。
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被完美地统一起来了。
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苦闷的深渊。
直起直落,大开大合,没有任何承转过渡的痕迹。
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
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相当突出。
必须有李白那样阔大的胸襟抱负、豪放坦率的性格,又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才能达到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象散文的语言,但其间却流注着豪放健举的气势。
“长风”二句,境界壮阔,气概豪放,语言则高华明朗,仿佛脱口而出。
这种自然豪放的语言风格,也是这首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的一个原因。
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起伏涨落,韵味深长,一波三折,章法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5-7]名家点评严沧浪、刘会孟评点《李太白集》载明人评语:如天马行空,神龙出海。
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一:兴起超忽。
高棅《唐诗品汇》:刘云:崔嵬迭宕,正在起一句。
“不称意”,诺欲绝。
陆时雍《唐诗镜》卷十九:雄情逸调。
黄克、卫一凤《全唐风雅》:萧云:此篇眷顾宗国之意深。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厌世多艰,兴思远引。
韵清气秀,篷蓬起东海,蓬蓬起西海。
异质快才,自足横绝一世。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卷七:遥情飙竖,逸兴云飞,杜甫所谓“飘然思不群”此矣。
二载而下,犹见酒间岸异之状,真仙才也。
吴昌祺曰:亦从明远变化出来。
唐汝询《唐诗解》卷十三:此厌世多艰,思栖逸也。
言往日不返,来日多忧,盍乘此秋色登楼以相酣畅乎?……然不得近君,是以愁不能忘。
而以抽刀断水起兴,因言人生既不称意,便当适志扁舟,何栖栖仕宦为也?王尧衢《唐诗合解》卷三:前四句起势豪迈,如风雨之骤至。
言日月如流,光阴如驶已去之。
昨日难留,方来之忧思烦乱,况人生之聚散不定,而秋风又复可悲乎!当此秋风送雁,临眺高楼,可不尽醉沉酣,以写我忧乎?《古唐诗合解》:此篇三韵两转,而起结别是一法。
起势豪迈如风雨之骤至。
沈德潜《唐诗别裁》:此种格调,太白从心中化出(首二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