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对策(一)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摘要】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区域之间很不平衡,“一圈”与“两翼”在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上的差距很大,这既有地形地貌的原因,也有工业布局和具体经济政策方面的原因。
要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就要重视规划,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要求,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并贯彻好成渝经济区的相关具体政策。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差异均衡发展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指针。
重庆市是我国目前行政区域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经济的协调发展,将为西部地区各省份的协调发展提供实践经验,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差异性分析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重庆经济区域划分为“一圈两翼”,即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一小时车行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一小时经济圈”),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翼”)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渝东南翼”)。
自直辖以来,重庆的经济一直呈稳步发展的态势,GDP从1997年直辖之初的1509.7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011.37亿元①。
但是,重庆市各区(县)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具有以下特点②:第一,总体绝对差异扩大;第二,总体相对差异有所扩大;第三,两极差异不断扩大;第四,从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来看,主要表现为一小时经济圈增长比较快,与渝东北经济、渝东南经济区差异扩大。
因此形成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二元结构。
2011年,重庆“一圈”的GDP达到了4368.49亿元,大约占重庆市GDP总量的43.63%;而相对发展滞后的渝东南经济带,其GDP总量仅为537.98亿元,仅占重庆市GDP总量的5.37%。
2011年重庆“一圈”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5万元,“两翼”实现2.01万元③。
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原因和调控对策
区县组成 , 1个 区县 。2O 年,都市经济 区 、渝西经 共 9 O3
济区和三峡经济 区的人均 G P的标 准差 为 57 元 ,加权 D 23 变异系数为 O54 .8 ,加权 变异 系数也 略高 于全 国东 、中、 西三个地 带水平 。20 03年都市经济 区与渝西 经济 区的绝 对差异为 88 ,相对差异为 23 倍 ;渝西经济区与三 82元 .1
重庆 市共 有区县 4 ,在反映县 际经济差异 的主要 o个 指标 方面 ,首先 ,全市 县际两极差 异很 突出。20 03年全 市人均 G P最高的渝 中区达 257元 ,最低 的是酉 阳县 D 51 仅为 1 7 ,两者的绝对 差异高达 2 50元 ,相对差异 97元 r 34
由原重庆 市除都市经济区以外的其余 区县构成 ,共 1 个 2
重庆 市是 我 国西部 唯一 的直辖 市 ,也 是人 口最多 、 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由于 自然地理环 境、交通区位条 件 区县总体差异也相 当大 。2 0 年 全市区县人均 G P的标 03 D 准差为 68 元 ,反映区域 总体相对 差异的加权变 异系数 0O 为 O76 ,而 同年全 国 3 个 省市 人 均 G P的标 准差 为 .15 1 D 86 元 ,加权 变异 系数 为 O67 13 .2 。重 庆 区县人 均 G P的 D 标准差低于全 国 ,但加权 变异系数 高于全 国水平 ,说 明 重庆在 总体经济发展水 平 比较低 的情况下 出现了很大 的
标 ,因而本文 主要依 据这一 指标 研究重庆市 的区域经 济
差异。区域经 济差 异可 以为绝对差异 和相对差异 ,衡 量 区域差异 的统 计指标也 可分为绝对差异指标 和相对差异 指标 。我们根据 l 庆市统计 年鉴>提供 的数 据计算 了 = 重 重庆 市 区县 和三个 经 济 区人 均 G P的标准差 、变异 系 D
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重庆市“一圈两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学校: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专业:经济系班级:2007级金融(3)班学生姓名:刘明森指导老师:袁培生摘要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而坚持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重庆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和西部大开发的龙头城市,其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能够为西部其他地区有一个更好的示范作用。
本文以重庆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发展问题研究为主题,就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性和重庆“一圈两翼”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差异,分析了其经济差异的原因并根据三大经济区的特点阐述了促进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重庆市区域差异协调发展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性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是同步均衡发展起来的,当一个地方由点发展到面,从而具有强大吸引大量资金、原材料、人力的时候,此地的经济必然会超越其他无吸附能力地方,而随这样循环发展,就必然产生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均受到了战争严重的冲击,世界各国纷纷在战后把经济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尤其值得—提的就是在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化发展的趋势渐渐成为主导。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想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从而实现规模效益,优势互补。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地区性的经济发展差异也越来越大,纵观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1.历史原因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但区域资源禀赋和区域社会经济基础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大国。
各个地区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以及过去的社会经济政策也影响其发展的现状和速度。
历史差异可以说是由于区位差异而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的一种积淀,这种差异是长期形成的,很难一朝一夕加以改变。
自古以来,我国各朝各代大都以中部平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中心,这也促成了我国中部地区的繁荣和富庶。
重庆市区域经济增长失调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第二 产业 占 G P的 比重% D
4.5 22
第 三产业 占 G P的比重% D
4.9 59
圈
渝东北 渝东 南
2 .o 6 o 2 .4 6 6
3.5 45 3. 1 55
3.5 94 3.6 7 8
注: 数据 来源于{ 05 20 年重庆统计年鉴》 并经作者计算获得
(-)“ 圈两 翼 ” - 一 区域经 济增 长绝对 和相 对失 调现 状分 析 以人均 国 内生产 总值作 为测度 区域经 济增 长差 异 的主 体指标 , 用标 准差 ( ) s 和变 异 系数 ( 分 别衡 V)
维普资讯
重庆师 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 科学版)
20 0 8年第 1期
重 庆 市 区域 经 济 增 长 失 调 的现 状 、 因及 对 策 成
杜 家
廷
邓 正
琦
王
仁
发
( 重庆师范大 学
经 济与管理 学院 , 重庆
404 ) 0 07
摘 要 : 目前 , 重庆 市“ 圈两翼”区域经 济增长 出现 了明显 差异 , 现 出一种失调 的趋 势。本文从 “ 圈 一 表 一 两翼” 区域经 济增 长失调 的现状 出发 , 区域经 济增 长失调 的原 因进行 深入 剖析 , 对 并构 建相应 的 区域 经济增 长 协调机 制 , 对促进重庆 市“ 圈两翼” 一 经济 协调增 长具有重要 现 实意义。
G P 亿元 ) D(
1 9 .8 65 6
人均 G P 元 ) D(
15 9 1 37 .7
工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均工农业 总产 值 ( ) 人 元
2 2 .6 7 5 5 13 3 O 5 2 .O
重庆市城乡发展水平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消费差距 ;统筹城 乡发展 ;对策
一
、
引 言
( 三 ) 城 乡教 育 和就 业上 的差 距
重庆是典型 的 “ 大城市带动大农村” 的城 乡二元结构 。这种结构造 成城 乡居 民贫 富差距加剧 ,严重影响重庆经济的发展。在探索统筹 城乡 发展 的实践 中,重庆取得 了初步成效 ,但依然存在很 多问题 。作为 全国 统筹城 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区之一 ,重庆为探索中西部地区发展模 式的 需要 ,将 承担更大 的责任 。 二 、重 庆 城 乡 经济 差 距 的现 状 分 析 重庆地 区发展差异很大 ,城乡二元结构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查 询重 庆历年统计数据 的基础 上 ,了解重 庆城 乡经济 差距 的现状 和存 在 的问 题 ,进而 为找出解决统筹城 乡发展的路径提出建议。 ( 一 )收入 、消费差距加剧 1 .城 乡居 民人 均 收入 差 距 经济 发展水平差异最直 接同时也 是最终 的反 映是居 民的收入水 平。 从 1 9 8 9—2 0 1 1年 的 2 3年 间 ,重 庆城镇 居 民人 均 可 支配 收 入 和农 村 居 民人 均纯收人比较的基本睛况见表 1( 省略) 。通过对表 1的分析可得结论 : 重庆 城镇居 民的可支配 收入任 何一 年都 高于农 村居 民 的人 均 纯收 入 。从 2 3年 来 的人 均 收 入 的数 据 分 析 ,农 村 居 民人 均 纯 收 入 从 1 9 8 9年 的5 1 O . 0 9元上升到 2 0 1 1 年的6 4 8 0 . 4 1 元 ,增加到原来的 1 2 . 7倍 ,年均 增 加额为 2 5 9 . 5 8元 。而 重 庆 城镇 居 民人 均 可 支配 收入 由 1 9 8 9年 的 1 4 4 8 . 9 8元上升到 2 0 1 1年的 2 1 9 5 4 . 9 7元 ,增加 了 1 5 . 1 5倍 ,年 平 均增 加额 为 8 9 1 . 5 6元 。 2 . 城 乡 居 民 消 费差 距 ①重庆城乡居民人 均消费支 出水平绝对差距的变化 。城镇居 民的人 均消费支出的绝对数由 1 9 8 9年的 1 3 8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 6元上 升到 2 0 1 t年 的 1 4 9 7 4 . 4 9 元 ,农村 居 民的 消费 水平 也 由 1 9 8 9年 的 4 6 3 . 4 7元 上 升到 2 0 1 1年 的 4 5 0 2 . 0 6元 ,而 且 从 1 9 8 9年 到 2 0 1 1年 城 镇 居 民 的人 均 消 费 支 出 水 平 都 高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从 支出 的绝对 差距来 看 ,由 1 9 8 9年相 差的 9 1 9 . 1 9元上升到 2 0 1 1 年的1 0 4 7 2 . 4 3元 。 ②城乡消费水平相对差距 呈增 大的发展趋势 。城乡消费 支出水平相 对差距 由 1 9 8 9年 的 2 . 9 8倍 扩 大 到 2 0 1 1年 的 3 . 3 3倍 ,说 明 直 辖 以 来 , 重庆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进一步加剧 。不过最近两年 ,城 乡消费 比例 有所下降 ,但总体来说 ,农民的消费水平 在绝对数量上远远 落后于城镇 居 民消 费 水 平 。 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从恩格尔系 数来看 ,重庆 市城镇 居 民明显 低 于农村 居 民。2 0 0 2 — 2 0 1 1 年 ,重庆市城镇 居民恩格尔 系数均低 于4 0 % ,说明从 2 0 0 2年起重 庆城镇居 民生活水平 已步人富裕阶段。2 0 0 0年 以来 ,农村居民恩格尔 系 数都在 5 O _5 9 %之间 ,说明农 村居 民生 活处 于勉强 度 日阶段。2 0 0 9— 2 0 1 1年 ,农村居民恩格 尔系数在 4 0— 5 0 %之 间,说 明农 村 已经 步入小 康生活 阶段 。虽然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总的变动趋势 是缩小 ,但重庆城 乡居 民恩格尔系数的差距却十分明显。2 0 1 1 年重庆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 数相 当于 1 9 9 7年城镇 居民的恩格 尔系数 ,说 明重庆市农 村居 民生活水 平大致落后城 1 4年 。
重庆市经济结构现状、问题及思考(一)
重庆市经济结构现状、问题及思考(一)摘要:重庆存在显著的高于全国水平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结构严重影响了重庆经济发展,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发展过程呈二元性,行政体制调整、工业扩张能力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等加剧了二元性。
加快二元经济的转换,应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增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重庆经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1重庆市经济结构现状及二元特征从历史上看,解放前重庆市的工业就有了一定的发展,解放后一方面在“三线”建设时期,由于行政因素移植了大批工业,奠定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国家工业基地的基础,机械、化工、冶金、食品和纺织工业实力较强,交通机械、仪器仪表、通用机械和常规兵器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重庆市地缘辽阔,广大的丘陵山区存在大量的传统农业经济,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重庆直辖后,传统农业经济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典型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并存的现象不但没有消失,而且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特征日显突出。
1.1传统农业比重较大且发展滞后(1)在产值结构方面,重庆市传统农业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大,且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978年重庆市农业产值比重为36.8%,高于全国8.7个百分点,1995年重庆市农业产值比重为25.9%,仍高于全国5.4个百分点,在这将近20年的时间里,重庆市农业产值比重下降较慢,始终高于全国5-8个百分点。
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讲,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农业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其相对规模应缩小、产值比重应下降。
1997年,重庆直辖后,农业产值比重才较快与全国水平接近,2001年时只高出全国1.47个百分点,但自身比重仍高达15.23%,2004年占GDP的比重为16.2%。
(2)从就业结构来看,农业就业劳动力转移缓慢、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978年重庆市就业人员在农业部门的占77.1%,比全国高6.6个百分点,1997年占57.2%,比全国高7.3个百分点,2000年占53.4%,仍比全国高3.3个百分点。
重庆市区域经济调整与发展分析
重庆市区域经济调整与发展分析重庆市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一直扮演着经济中心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重庆市的区域经济调整和发展也日趋复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产业转型与升级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重庆市经济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特色明显的特点。
传统的重化工业、钢铁、电力等行业逐步向高端制造业、新材料、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例如,重庆市南岸区的重庆榨菜、重庆毛血旺等民族特色食品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认可,已然成为了当地的重要“名片”。
而在服务业方面,重庆市的金融、会展、旅游等领域也正在逐步成为支撑经济的新动力。
其中,重庆市金融中心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预计未来将会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的进驻和投资。
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日益加快。
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重庆市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工作。
例如,在山区和贫困地区,政府积极推进“产业扶贫”、“农村旅游”等项目,引导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
同时,城乡统筹也成为了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正是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仅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也有利于形成更加完整的城市经济体系。
三、政策扶持与创新发展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政府的支持和扶持也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的引导和创新发展,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能够促进各项财政收入的增长。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创新创业的支持,鼓励和培育新型企业和创新团队。
例如,针对IT企业,政府推出了“IT领军人才计划”,通过资金扶持、物资支持和人才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企业实现创新和转型。
总体而言,重庆市区域经济的调整和发展不仅具有良好的基础,也具备了很多发展的机遇和前景。
通过深入分析当地的经济特点和潜力,积极推进产业转型与升级、城市化进程和政策扶持,可以让重庆市的区域经济在未来更好地融入国家的发展战略,实现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
区域经济差异经济协调发展论文
区域经济差异及经济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0-014-02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符合市场经济中效率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是经济加速发展的推动器,另一方面,它会加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实际特点,将协调发展理论落实到重庆市具体的综合决策、经济发展、市政规划与城乡建设中,是值得决策者与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本文主要从2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符合市场经济中效率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是经济加速发展的推动器,另一方面,它会加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学术界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两种可选模式,一是均衡发展模式,即要求经济的发展在全国以及整个地区范围内的每个区域,实现均衡性增长;二是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强调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方法,对这种不均衡进行适度的调控,以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此模式己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首选模式。
重庆市作为一个特大的复合型城市,探讨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差异情况,正确把握其经济发展规律,客观分析其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实际特点,将协调发展理论落实到重庆市具体的综合决策、经济发展、市政规划与城乡建设中,是值得决策者与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根据重庆9大主城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说明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结合不同的地区类型,从区位与自然条件、吸引资金的能力等因素出发,分析重庆市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原因。
重庆市城乡发展差异研究报告
重庆市城乡发展差异研究报告引言:重庆市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直辖市之一,其城乡发展差异一直备受关注。
城市化进程加速,但农村落后的问题依然存在。
本文将从经济、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对重庆市的城乡发展差异问题展开研究和分析。
1. 人口差异:重庆市人口多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人口较少。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城市地区的人口占比超过70%,而农村地区的人口占比仅为30%左右。
这种人口差异造成城市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而农村地区缺乏劳动力支持。
2. 经济差异: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拥有大量的商业中心和产业园区。
然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依赖农田经济主要收入来源。
这种经济差异导致城市居民的收入普遍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收入普遍较低。
3. 教育差异: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各类教育机构和大学众多。
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学校数量有限,教育质量普遍较低。
这种教育差异可能导致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 医疗差异:城市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充足,有许多大型医院和专科医疗机构。
与此相对应的是,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欠缺,乡村医疗条件较差,难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这种医疗差异导致了农村居民就医困难,也加剧了城乡发展差异。
5. 基础设施差异:城市地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环境条件良好。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不便,水电供应不稳定。
这种基础设施差异限制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潜力,使得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6. 就业差异:城市地区就业机会多样化,职业选择广泛,工资水平较高。
然而,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主要以农业劳动为主。
这种就业差异导致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增加了城市的人口压力。
7. 收入差异:城市地区的收入水平普遍较高,职业机会多,工资待遇较好。
而农村地区的收入水平较低,主要以农田经济为主。
这种收入差异导致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8. 社会福利差异:城市地区的社会福利较为完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制度健全。
重庆城市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效应分析及对策建议(1)论文
重庆城市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效应分析及对策建议(1)论文【论文摘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增长极作用,但是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依赖于区域发展特征。
本文旨在分析重庆市城市体系发展的差异及重庆市都市区在区域经济中的效应,对重庆市如何发挥城市经济的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城市经济;区域差异;效应[Abstract]The city play the growth pole in the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but the urban economy impetus function to the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relies on the regio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purpose of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of Chongqing city system development and the effect of Chongqing metropolis area in region economy,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proposal to developing the urban economy to impetus entire region development Key word: Urban economy; Region difference; Effect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高级空间组织形式,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及社会进步方面,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主流作用。
城市功能的日益发展与完善,不但使其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能够促进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在各个地方同时出现,而是首先出现在不同强度的增长点和增长极上,美国学者尼克尔斯直接把增长极定义为“经济活动的城市中心”。
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对策
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对策一、引言:重庆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直辖市,也是中国的中央城市,辖区面积达到比较大的50000平方公里。
重庆市具备很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是西南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同时拥有极高的经济发展活力。
重庆市的经济差异在不断发展变化,经济总量的扩大与区域差异的拉大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之一,例如,经济差异、增长福利等都是重庆市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重庆市受制于其地域,拥有着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经济差异性,以及乡镇之间的经济差异性。
根据数据显示,重庆市中山北路在城市核心地位上其他城市不可比拟,因而富有富裕家庭、高端产业资源和服务资产。
这造成城市中心非常繁华,而周围地区大量停滞,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2.不同地区开发程度不平衡随着重庆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建设,重庆市的商业、金融、服务、旅游、制造等行业处于相对发达的状态,特别是重庆市的核心城市区域,发展程度相对高于其他城市重要地区。
这造成了不同地区开发程度不平衡的现实状况。
3.贫富差距大在重庆市内,富裕家庭不断增多,因此贫富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
尤其是重庆市的城市中心地带,贫富之间的差距尤为明显。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重庆市的西部山区、沿江地区等地区人均收入相对较低,而在此过程中,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形成了南北差异甚至国际差异。
4.经济结构差异严重重庆市的经济结构由于地区差异,形成了不同方向的极为明显的差异性。
重庆市的制造业发达,而其他一些地区则受到经济结构的限制,包括重庆市的电子产业、机器制造业、食品加工和生物技术等,相对于制造业的比重较小。
因此,经济结构差异严重,成为限制重庆市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5.区位发展优势不明显区位发展优势为重庆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由于发展历程的差异,各地区区位发展优势也不尽相同。
因此,如何挖掘各地区的区位发展优势、实现区域间相互补充、相互协作,是解决重庆市经济差异性的重要问题之一。
浅析重庆市城乡差距的具体表现与解决对策
浅析重庆市城乡差距的具体表现与解决对策摘要: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城乡统筹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相关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现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明显的制约着重庆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本文从减小城乡差距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城乡差距的原因的研究,从收入、消费、恩格尔系数对重庆市城乡差距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重庆;城乡差距;具体表现;解决对策;一、重庆市城乡差距的基本情况随着重庆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推进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财政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等多种原因,致使城乡差距问题依然严峻。
重庆市GDP总额从2009年的6530.01亿元快速增长到2013年达到12656.69亿元,在五年时间里翻了一番,较全国平均水平高4.6个百分点。
2013年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13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32元,农村居民收入只有城镇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城乡差距依然明显。
二、重庆市城乡差距的具体表现(一)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图1.2009年——2013年重庆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比图由图中可见,2009-2013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呈上升趋势,城镇上涨幅度明显高于农村。
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重庆改革开放取得了成效,经济发展显著上升,城乡资源配置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向城市集中发展,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也多;农村的发展步伐相对缓慢,就业率低收入少,这就促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另一方面,重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为了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用先富带后富的原则,用城市带动农村,加上国家出台相应的支持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农业支持城市发展的政策,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从而间接的拉大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二)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差距图2.2009年——2013年重庆市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对比图从上图可知2009-2013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消费支出一直大于农村,且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在2010年间陡峭上升,农村在2009-2012年上升也快但在2012年间就发生慢慢向下滑落的趋势。
重庆地域现状分析报告
重庆地域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重庆,简称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直辖市之一。
重庆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
本报告旨在对重庆地域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揭示其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2. 经济状况重庆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导,拥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2019年,重庆GDP达到2.58万亿元人民币,位列中国大陆第四位。
重庆汽车、电子、冶金、化工等产业发展迅猛,成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引擎。
与此同时,重庆还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旅游、金融、物流等领域。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的枢纽,具备了良好的区位优势,成为许多企业和投资者的首选目的地。
3. 自然资源重庆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和生态资源。
由于重庆地区山地较多,水力资源十分丰富,使得重庆成为国家的重要水电能源基地。
此外,重庆还拥有石油、天然气、铅锌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国家能源战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重庆的生态环境独特,有许多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和投资者。
4. 交通基础设施重庆拥有较为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
重庆市区有多条高速公路和大桥相连,方便市内及周边地区的交通。
重庆还是中国铁路的重要枢纽之一,有多条铁路线路通过,便于连接全国各地。
此外,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航空枢纽,航线辐射国内外多个城市。
重庆的港口也是长江流域最大的内河港口,方便重庆与长江流域区域以及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
5. 人文资源重庆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
这里有许多历史古迹、文化遗址和民俗风情,如武隆天生三桥、大足石刻等。
重庆的传统文化独具特色,川剧、火锅等都是重庆的代表文化。
此外,重庆还是中国美食之都,拥有丰富多样、口味独特的美食,吸引了无数的食客前来品尝。
6. 发展潜力随着中国内地经济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庆地域发展潜力巨大。
重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特别是地理位置优势和交通便利使其成为投资首选。
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分析
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分析作者:宁海涛张敬伟熊华怡来源:《商情》2013年第43期【摘要】通过对学术定义的理解,本文认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增强、区域间经济差异的不断缩小、区域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的,本文选用Moran I 系数、基尼系数、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来综合衡量重庆市“一圈两翼”协调发展状况。
实证结论显示:近十年2003至2012年,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表明重庆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是有效的。
【关键词】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一、引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重大问题。
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疆域、13亿人口的发展大国,区域经济不平衡,构成了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特征。
在学术领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热点,有大量的文献对其内涵、机制以及评价体系做出了分析和探讨。
虽然很多文献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评价研究。
相对缺乏了对于地区内部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的研究。
自2007年重庆市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一直在西部担当者现先试先行的角色,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多年居西部前列,但是由于重庆市农村、大库区等特点构成区域内部发展差异明显。
2006年末“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政策。
综上,本文试图通过阅读和梳理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的界定,定义出本文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特征。
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评价体系,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为促进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意见。
二、评价方法本文按照如下步骤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1.梳理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找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外在特征,2.选取合适且易获得指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描述刻画。
3.建立模型并进行评判。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外在特征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化,二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三是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
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对策(一)
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对策(一)摘要:本文以人均GDP为基本评价指标,运用衡量区域经济的基本方法,分析了重庆市区域的经济差异的现状以及从1997—2003年差异变化的特征,并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重庆市经济差异调控对策重庆市是我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也是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区位条件以及原有发展基础的差异等因素的作用,重庆市域内部存在着巨大差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构成了基本市情。
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现状、特点以及调控对策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特征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特定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非均衡现象。
研究区域经济差异一般需要选择某一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运用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各种统计方法来进行测算。
由于资料收集的限制,本文主要依据人均GDP研究重庆市的区域经济差异。
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计算了重庆市区县和三个经济区人均GDP 的标准差、变异系数、极差、极值比率,可发现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县际经济差异悬殊重庆市共有区县40个,在反映县际经济差异的主要指标方面,首先,全市县际两极差异很突出。
2003年全市人均GDP最高的渝中区达25517元,最低的是酉阳县仅为1977元,两者的绝对差异高达23540元,相对差异(极值比率)高达12.91倍,而同年全国31个省市的两极绝对差异为43115元,极值比率为12.97。
重庆区县两极绝对差异低于全国,但相对差异接近全国水平。
其次,区县总体差异也相当大。
2003年全市区县人均GDP的标准差为6080元,反映区域总体相对差异的加权变异系数为0.7165,而同年全国31个省市两个指标分别为8163元和0.627。
重庆区县人均GDP的标准差低于全国,但加权变异系数高于全国水平,说明重庆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出现了很大的相对差异。
重庆区域经济学论文
重庆区域经济学论文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其区域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重庆区域经济的分析,探讨了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本文分析了重庆区域经济的现状。
重庆地处长江经济带核心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
近年来,重庆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区域经济的扶持力度,加快了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了重庆经济稳步增长。
然而,重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增长不够平衡、生态环境问题等。
其次,本文分析了重庆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
东西部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制约着重庆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因此,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本文探讨了重庆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推动,重庆地区在未来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重庆将继续推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的扶持力度,提升城市软实力,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促进重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重庆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重庆政府需要加大改革力度,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
同时,重庆作为国家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其交通优势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重庆正在加快建设“两型”现代化交通体系,包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促进更多的经济合作和交流。
重庆的区域经济发展还有利于更多的人才向西部地区聚集。
重庆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人口规模居全国前列,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提升,也将为更多的人才提供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一步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在未来的发展中,重庆还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高速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是制约重庆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研究
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研究[摘要]经济对于一个地区乃至一国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其中,经济的发展是否协调也就极为重要。
现如今,中国处于经济发展的蓬勃时期,全世界的目光也开始转向中国这个极具潜力的国家。
虽然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使得其他国家不得不信服。
其中,对于西南地区的核心发展城市一重庆,其经济发展是否协调也就作为我国经济研究关注的重点。
作为直辖市,重庆带动着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研究重庆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协调也就极为重要。
本研究对现目前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概括,并根据现状提出重庆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战略措施,以此为各位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0.引言正如温家宝同志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国的经济是决定该国是否能够迅速发展的命脉。
许多年来,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也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经济问题。
因此,研究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研究一国整个经济的发展,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其中,重庆一西南地区的中心地带,更是使得此次研究更为重要。
作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城市,重庆也正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加之两江新区的开发,建设“五个重庆”的观点被提出:更加需要在战略上与实践相结合,使得重庆市的经济能够以稳健迅速并且协调的状态去发展。
1.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发展概况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
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重庆市地处长江上游地区的中心,气候宜人,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以及多种植物:重庆市也是我国特大城市中矿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也吸引着许多人前来,不论是旅游观光,还是考察投资。
重庆市县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
表 1 协 方差矩阵的特征值 主成 特征 方差贞献 累计方差 主成 特征 方差贞献 累计方差 分号 值 ( ) 率 ( ) 贡献率 () 分号 值 ( ) 率 ( ) 贡献率 ( ) A % % A % %
1 882 . 8 2 L8 8 3 3 10 3 1 5 4 078 . 2 5 056 . 0 6 023 . 8 7 028 . 6 6 . 4 346 1. 3 3 1 7 5 .2 5 2 .O 3 6 .1 2 O .2 19 _1 6.6 3 4 7.8 6 5 8 .1 4 O 8 .3 9 O 9 .9 2 l 9.3 4 9 9.4 6 8 8 9 O 5 1 14 .1 6 _ 1 O 1 0 84 .1 9 . 8 9.6 7 9 9.O 8 8 9 .3 9 2 9.O 96 9 81 9. 9.3 9 9 10 O O.O
Ke o d : hnqn ; eo o i ony r o a df rne rgoa codnt n yw rsC og i g cn mc cu t e nl ieec ; einl oriao s g i i
重庆市 4 O个区县的经济表现 很大的差异性。重庆直辖 以 来, 区域经济差异有逐步拉大 的趋势 。因此 , 要实现 区域的协调 发展 , 需要科学评价 区域差异 , 明确 经济差 异的 空间格局 , 以便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 1 重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n mi e e o me t n p r a h d t e c o d n t d r g o a c n mi e eo me t l tae i si h n q n . o c d v lp n d a p o c e h o r ia e e i n le o o cd v l p n a r tg e n c o g o g a s
重庆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高于 全 国水 平 ,说 明 重 庆在 总体 经 济发 展 水 平 比较 低 的情 况 下 分 布 。 该 圈 层 区 位 与 交通 条 件较 好 ,工 农 业 发 展 水 平 相 对 较
出现 了很 大的相 对差 异 。 2 、经济发展 水 平 西高 东低 ,地 带性 差异 显著
高 ,面 积 、人 口分 别 占全 市 的3 . ̄ 4 . 67  ̄ 48%,G P / D 占全 市 的
一
、
重 庆 市 区 域 经 济 差 异 的 现 状 及 其 特 征
异 明显 ,其 中尤其 以都 市经 济区 与三峡经 济 区差 异最 显著 。
3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呈 明 显 的 圈 层 分 布 格 局 、
பைடு நூலகம்
1 、县 际 经 济 差 异 悬 殊
重 庆 市共 有 区 县4 个 ,在 反映 县 际经 济 差 异 的主 要 指标 方 0
4. 39%。第三 圈层 ,指 数在07 以下 ,包 括荣 昌县 、黔 江区 、潼 5
首 先 ,经 济发 展 水平 两 高 东低 。按 照重 庆 直辖 以前 的行 政 南县 、垫 江 县 、梁 平 县 、丰 都县 、开 县 、石 柱县 、忠县 、秀 山 区 划 ,可 将 重庆 划 分为 东 、西 两 个地 带 。两部 为 直辖 前 的小 重 县 、彭 水县 、巫 山县 、城 口县 、云 阳县 、巫溪 县 、西 阳县 1个 7
维普资讯
重庆区域 鼍‘ 。
乘
o李炯 光
( 重庆 三峡 学 院 重 庆 4 4 0 ) 0 0 0
【 要 】本 文 以人 均G P 基本 评 价 指 标 ,运 用 衡 量 区域 步 根 据经 济 地理 特 点将 市 域 划 分 为都 市经 济 圈 、渝 西 经济 走 廊 摘 D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对策(一)
摘要:本文以人均GDP为基本评价指标,运用衡量区域经济的基本方法,分析了重庆市区域的经济差异的现状以及从1997—2003年差异变化的特征,并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重庆市经济差异调控对策
重庆市是我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也是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区位条件以及原有发展基础的差异等因素的作用,重庆市域内部存在着巨大差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构成了基本市情。
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现状、特点以及调控对策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特征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特定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非均衡现象。
研究区域经济差异一般需要选择某一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运用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各种统计方法来进行测算。
由于资料收集的限制,本文主要依据人均GDP研究重庆市的区域经济差异。
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计算了重庆市区县和三个经济区人均GDP 的标准差、变异系数、极差、极值比率,可发现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县际经济差异悬殊
重庆市共有区县40个,在反映县际经济差异的主要指标方面,首先,全市县际两极差异很突出。
2003年全市人均GDP最高的渝中区达25517元,最低的是酉阳县仅为1977元,两者的绝对差异高达23540元,相对差异(极值比率)高达12.91倍,而同年全国31个省市的两极绝对差异为43115元,极值比率为12.97。
重庆区县两极绝对差异低于全国,但相对差异接近全国水平。
其次,区县总体差异也相当大。
2003年全市区县人均GDP的标准差为6080元,反映区域总体相对差异的加权变异系数为0.7165,而同年全国31个省市两个指标分别为8163元和0.627。
重庆区县人均GDP的标准差低于全国,但加权变异系数高于全国水平,说明重庆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出现了很大的相对差异。
2、经济发展水平西高东低,地带性差异显著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西高东低。
按照重庆直辖以前的行政区划,可将重庆划分为东、西两个地带。
西部为直辖前的小重庆市,东部则为原涪陵、万县、黔江三地市。
重庆西部地区面积不到全市的30%,人口约占全市的一半,但2003年GDP占全市的比例达70.9%,而东部仅占29.1%;西部地区人均GDP达10086元,而东部仅4228元。
重庆市经济重心明显向西部地区倾斜。
其次,三大经济区差异显著。
重庆市的“十五”规划进一步根据经济地理特点将市域划分为都市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都市经济圈包括重庆市主城区再加上近郊的渝北区、巴南区9个区;渝西经济区主要由原重庆市除都市经济区以外的12个区县构成;三峡经济区主要由原涪、万、黔三地的绝大部分区县组成,共19个区县。
2003年,都市经济区、渝西经济区和三峡经济区的人均GDP的标准差为5273元,加权变异系数为0.584,加权变异系数也略高于全国东、中、西三个地带水平。
2003年都市经济区与渝西经济句的绝对差异为8882元,相对差异为2.31倍;渝西经济区与三峡经济区绝对差异为2660元,相对差异为1.59倍;都市经济区与三峡经济区的绝对差异达11542元,相对差异达3.68倍。
重庆三个地区的经济差异明显,其中尤其以都市经济区与三峡经济区差异最显著。
3、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的圈层分布格局
根据重庆市区县人均GDP指数,还可将重庆所辖区县划分为三个圈层。
第一圈层,人均GDP 指数高于全市平均值的1.5倍,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江北区、双桥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北碚区,除双桥外,其余皆属于重庆市主城区。
该圈层是重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面积、人口占全市的比例分别为2.7%和12.6%,但创造了全市33.6%的GDP,为
全市经济核心区。
第二圈层,指数在0.75—1.5之间,包括涪陵区、巴南区、渝北区、江津市、壁山县、长寿区、永川市、合川市、铜梁县、南川市、万盛区、大足县、万州区、綦江县、武隆县15个区县市,除万州、武隆之外,其余均围绕主城区连片分布。
该圈层区位与交通条件较好,工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面积、人口分别占全市的36.7%和44.8%,GDP 占全市的43.9%。
第三圈层,指数在0.75以下,包括荣昌县、黔江区、潼南县、垫江县、梁平县、丰都县、开县、石柱县、忠县、秀山县、彭水县、巫山县、城口县、云阳县、巫溪县、西阳县17个县,除荣昌、潼南属于渝西地区外,其余15个县在渝东地区连片分布。
该圈层面积、人口占全市的比例分别为61.1%和42.6%,但GDP仅占全市的22.5%。
重庆市三个圈层的人均GDP由内向外递减,内、中、外层人均GDP分别为19125元、7047元和3800元,人均GDP之比分别为5.03:1.86:1(以外层为1),人均GDP随着与主城区距离增加而递减。
另外同一圈层内部的区县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呈现出这一特点。
例如,第二圈层的万州、綦江低于更接近于主城区的巴南、渝北等区县;处于第三圈层最边缘的巫溪、酉阳、城口等县也低于第三圈层的其他区县。
重庆市区县发展水平成圈层分布,符合区域经济中的空间距离衰减规律,也说明区位和交通条件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4、重庆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呈扩大之势
重庆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总体绝对差异扩大。
1997—2003年,重庆区县人均GDP的标准差由3818元上升到6068元,上升了1.6倍,三个经济区的标准差2014元上升到5273元,上升了1.8倍。
第二,总体相对差异有所扩大。
1997年区县人均GDP的加权变异系数为0.704,此后在波动中略有上升,2003年上升到0.717;三个经济区域的加权变异系数则基本上呈逐年上升之势。
第三,两极差异不断扩大。
1997年最高的与最低的人均GDP之比为12.35倍,2003年上升为12.97倍。
第四,从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来看,主要表现为1997年以来都市经济区增长比较快,与渝西经济、三峡经济区差异扩大。
1997年都市经济区与渝西经济、三峡经济区人均GDP之比分别为2.14倍和3.53倍,2003年分别上升到2.32倍、3.68倍。
1997年,都市经济区、渝西经济和三峡经济区占全市GDP的比重分别为37.2%、32.4%和30.5%,2003年变化为39.4%、30.5%和30.1%,都市经济区上升了2.2个百分点,渝西经济和三峡经济区分别下降了1.9和0.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