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与和谐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9-7740(2005)03-0016-04
天人合一与和谐社会
王 林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法政系,江苏连云港222006)
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全新战略,中国古代哲学家的 天人合一 观蕴含着丰富的 和谐社会 思想。文章通过对 天人合一 与 和谐社会 内在联系的分析,探索 天人合一 观对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天人合一;和谐社会;构建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关于 和谐社会 的内涵目前理论界存在多种诠释,但归纳起来无非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社会)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家的 天人合一 思想,从狭义上理解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问题;这里的 人 不仅仅包括个体,更应包括 人类 整体。若人与人(社会)的关系处理失当,人类自身就会失 和 ,就会产生纷争、冲突乃至战争,对自然造成极大的毁坏,难以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 合一 或 和一 。因此,从广义来理解 天人合一 还应包括人与人(社会)的关系,即人人关系问题。可见, 天人合一 与 和谐社会 在内涵上存在许多共通之处。以下笔者将从中国古代哲学家对 天人 关系的论述入手,挖掘 天人合一 观所蕴含的 和谐社会 思想,阐述 天人合一 观对于构建 和谐社会 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古代 天人合一 理论的主要学派和观点
中国的 天人合一 观由来已久,具有宗教神学意义的 天人合一 观,可追溯到夏商之际。而具有哲学意义的 天人合一 观则已抹去了神学色彩。这种 天人合一 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 学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的有道德意义的 天人合一 观和道家的无道德意义的 天人合一 观。到秦汉时期董仲舒的 天人感应 说带有准宗教性质,而魏晋玄学的 天人合一 则具有本体论意义,是一种本体的 天人合一 观。及至宋代各种学说呈现合
流趋势,形成以儒家 天人合一 观为基础,道家、佛家的天人观为补充的理论体系,哲学思辨色彩更加浓厚, 天人合一 思想日臻完善。
道家的 天人合一 观以老庄学派最具代表性。老子从现实和理想两个层面论述了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提出了 天人玄同 观。从现实层面上说,老子认为天道与人道并不一致: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 老子 七十
七章)认为天道是公正无私的,而人道不是公正无私的,存在着贫富不均的两极分化。从理想层面上说,老子认为人应当取法乎天,求得天人合一。主张人们放弃一切违背天道的行为, 塞其兑,闭其户,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 ( 老子 五十六章)进入 彼我玄同 的天人合一境界。庄子视 自然无为 的天道为人道的最高准则,提出 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 的观点。这里的 人 是指违背天道的人为, 故 是指违背规律的私智技巧。庄子反对以人为对抗天道,旨在强调人们的行为必须服从自然之道,而不是主张人们无所事事。
儒家的 天人合一 观以孔子、孟子和荀子的学说最具代表性。孔子从社会政治和道德伦理出发,提出了 人与天一 的命题。他把 天 看作是道德伦理关系的化身,即义理之天。并把宗法人伦上升为一种天然合理的东西,用 天意 来协调人类关系,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人伦秩序。孟子则表达了正统的儒家 天人合一 观,提出了 天人相通 说。他所说
16
2005年9月第3期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Lianyungang Teachers College
Sept,2005
No.3
收稿日期:2005-03-17
的天是 义理之天 而非道家的 自然之天 ,认为天不仅是自然存在的本体,也是道德、义理等价值存在的本体。人作为道德、义理等价值存在的体现者,其所遵循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都源于天道,本于天道,因此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的。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 孟子 尽心上 )意即只要用心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就可以体验到作为价值本体的 义理之天 ,进入 上下与天地同流 的理想的人生境界。荀子作为先秦哲学的总结者,认识到了前人的 天人 理论的抽象性,提出 天人相交 观。他肯定道家有见于自然之天,但批评他们 蔽于天而不知人 ( 荀子 解蔽 ),批评孟子把人道直接归结于天道是 僻违而无类 ( 荀子 非十二子 ),即犯了无类比附的逻辑错误。荀子认为,天道和人道既对立又统一,坚持 明于天人之分 的原则。
唐代哲学家柳宗元和刘禹锡继承、发展了荀子的理论,对天人关系作了辩证的分析。柳宗元提出天人 其事各行不相预 的观点,主张以天人的区别为前提去探讨二者的合一关系。刘禹锡提出 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 ,认为天的职能是生长万物,人的职能是对万物加以利用和改造,使之为人所用。并指出,当人类社会处于良性状态时,人能胜天;当人类社会处于不良状态时,人类将失去自信,只能被动地屈从于天。揭示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合理地解释了 天人合一 观。
宋代理学家朱熹把 天理 视为 天人合一 的哲学基础,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了 天人一理 观,具有明显的唯心色彩。
二、 天人合一 观所蕴含的 和谐社会 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家通过对天人关系的研究,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这与构建 和谐社会 所推崇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天人合一 观蕴含着丰富的 和谐社会 思想。
1.人与天地万物相统一的 和谐社会 思想
老子以 道 为核心把天、地、人等宇宙万物视为一个有机统一体,认为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由天地而生,天地由道而生。庄子也说: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孔子的 人与天一 命题则强调用 天意 来协调人伦关系,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人伦秩序。孟子的 尽心知性知天 命题,认为人性与天道相通。人心是能感通的主体,只要尽心,就能知性,继而知天,就可以达到 上下与天地同流 的 天人相通 的境界。所有这一切都反映了人类早期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朴素思想。今天,人类已经饱尝了近代工业文明粗暴对待自然所造成的恶果,开始认识到注重分析、忽视综合的西方近代人文科学思想的缺陷。要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关键是克服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变天人分离为天人合一,恢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整体观念。可见,中国古代关于人与天地万物相统一的整体观念,对人类摆脱目前发展的困境,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天人和谐相处的 和谐社会 思想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老子最注重宇宙万物的和谐和循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道德经 第二十五章)所谓和谐,就是指事物的根本规律,而循环则是根本的和谐,也就是最根本的规律。老子的 道 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万物所应遵循的规律和法则,既有自然规律又有社会规律。认为要达到天人和谐相处,必须尊重大自然,遵循自然规律,避免人力之强加妄为。克服知识、理性引起的狂妄自大,抑制非分之想,收敛心性,顺应自然,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些观点对建设人与自然、社会共生与和谐的蓝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适度开发利用大自然的 和谐社会 思想
我国在世界上农业社会历史最长,社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所以人们特别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古代人们在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时,已经懂得了 适度 的原则,实行了 休耕 、 休渔 等休作制度。老子认为,人不仅要 知常 、 知和 ,还要 知止 、 知足 。 甚爱太贵,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不管是修身,还是治国,贪得无厌、过量的占有必然招致更多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才不会碰壁,才能保持长久发展。儒家也十分重视适度发展。孟子最先意识到了破坏山林资源可能带来不良的生态后果,认为: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氵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