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
遥感技术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感技术在环境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以其高效、全面、准确的特点,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环境,提高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水平。
本文将从遥感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入手,探讨其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
一、遥感技术的概念和原理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飞机等远距离感应设备,通过接收、记录、处理遥感数据,研究地球表面自然、人文环境的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电磁波通过空气传播,然后反射回来,遥感仪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再将信号传输到仪器内部进行处理。
根据反射回来的信号与遥感仪器所记录的光谱特性,可以分析不同地物的特征,如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环境污染等。
因此,遥感技术在研究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灾害预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遥感技术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自然资源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的调查和开发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土地利用情况、植被覆盖率等信息,以指导农业生产、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决策。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森林、水资源的变化,及时发现沙漠化、土地退化等问题。
2、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大气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分析空气质量,以实现空气治理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检测水质、土壤的污染情况,及时发现污染源、治理污染事故。
3、灾害预警遥感技术在灾害预警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对海洋、气象等的变化进行预测,提供更准确的预报数据。
三、遥感技术在环境研究中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感技术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不断扩展。
今后,遥感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将更加重要。
1、高分遥感技术的发展高分遥感技术是遥感技术中的一种新兴的技术。
它可以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分析更细致的地表信息。
这将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为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环境遥感技术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遥感技术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研究环境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观测和测量来获取环境信息的技术。
它利用电磁辐射传感器获取遥感图像,通过对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取地表物质的种类、分布、状况以及动态变化等信息。
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方面,环境遥感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着环境遥感技术的应用研究展开,重点探讨其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
首先,环境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对大面积的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例如,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森林覆盖率、植被生长状况等进行监测,从而及时发现森林火灾、盗伐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通过遥感数据可以提前预警和采取措施,从而有效保护森林资源。
其次,环境遥感技术在生态保护规划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借助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空间分析和模型建立,从而为生态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地利用、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数据,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分析结果,帮助规划合理的生态保护区域和生态恢复方案。
第三,环境遥感技术在生态系统监测和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物多样性和能量循环的自然系统。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生态系统信息,如植被生长、土地覆被变化等,进而监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况。
遥感技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有着巨大的潜力,通过对不同植被类型和栖息地的遥感分析,可以帮助发现和保护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
此外,环境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修复中也有广泛应用。
水资源是保障生态系统稳定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水体的分布、水质和水量等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水资源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和评估水体的污染情况,并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环境遥感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及时监测生态环境的变化,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飞机等航空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远距离观测和探测,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和分析,获取地球表面物质信息的技术手段。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植被监测。
植被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长状况和植被覆盖率等与生态环境的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植被指数等信息,实现对植被生长状态的监测和预测。
例如,在重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监测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植被覆盖度、植被指数、生物量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植被减少或破坏的情况,为采取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土地利用监测。
土地利用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化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情况等进行监测和分类,掌握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情况和演变趋势。
例如,在城市化进程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城市扩张的方向、速度、范围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预测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4.气象灾害监测。
气象灾害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频繁发生不仅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还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气象灾害的发生地点、范围、影响程度等进行监测和预测,实现对气象灾害的快速响应和预警。
例如,在气象灾害多发地区,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风暴、洪涝、干旱等灾害的发生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防灾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和重要的意义。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将为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探究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探究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利用航天器或飞机等,通过对地球表面反射、发射和散射的电磁波进行探测、记录和解译,从而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手段。
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遥感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时空观测和监测,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一、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1. 植被遥感监测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覆盖状况、生长状态和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植被的光谱信息、叶片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等数据,实现对植被生长状态和覆盖面积的监测和评估,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3.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土地利用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利用和管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至关重要。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变化等信息,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4. 生态环境灾害监测生态环境遭受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时,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灾害范围、灾情程度等信息,快速、准确地评估灾害影响,为灾后环境恢复和重建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二、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优势1. 全时空观测能力:遥感技术具有全时空观测能力,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面监测和评估,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持。
2. 高精度数据获取: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地球表面信息,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4. 多源数据融合:遥感技术可以将多源遥感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多角度、多维度的监测和评估,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多层次的数据支持。
三、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案例1. 水体富营养化监测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水体叶绿素浓度、透明度等信息,对水体富营养化进行监测和评估,为水质监测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森林覆盖状况监测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森林覆盖状况、植被生长状态等信息,对森林资源进行监测和评估,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如何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是一个问题。
传统的监测手段往往需要人力物力,且耗费资源大。
因此,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监测效率便成为了大家考虑的问题。
遥感技术便是一种非常好的解决方案之一。
遥感技术是指通过利用卫星、飞机等高空平台获取地面信息的一种技术。
遥感技术能够高效地获取大量、多维度、多时相的地理信息数据,这对于生态环境监测非常有帮助。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首先,遥感技术可以实现遥感影像的获取,以及对影像进行处理。
遥感影像能够准确地显示出地表的各种地貌、植被状况等信息。
通过对影像进行处理,可以大大提高监测效率。
例如,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植被数据可以反映植被的生长情况,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植被生长的趋势与变化。
通过遥感技术,人们可以获得较为全面的地球表面信息,更好地评估和掌握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
其次,遥感技术还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变化的监测和评估。
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于生态平衡和生态功能的影响非常大,遥感技术可以很好地监测和评估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
例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测量湖泊、河流的水体面积变化、植被覆盖面积变化以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等,可以更好地分析水土流失、水资源的分布和匮乏情况以及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另外,遥感技术还能够实现对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精准监测。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地表的空气、水、土壤等因素进行监测,以分析分布、污染程度和来源。
例如,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出不同区域的SO2、NOx和PM2.5等大气污染物的分布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污染。
最后,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还涉及到了其他领域,例如建立了海洋生态系统的遥感监测方法,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冰川与冰盖的减退、冰川湖泊的形成和消失,为冰川与冰川湖泊变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
同时,遥感技术还支持极地生物原创相关研究及开发,服务于气候预测、环境监测以及资源调查等多个领域。
关于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于保护和维护地球生态环境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遥感技术的应用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关于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一、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意义1.1 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是指地球上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态系统的总和,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物环境。
当前,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监测能够及时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状况,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获取地面和大气等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能够实现对地表、植被、土壤、水体等环境要素进行快速、高效、大范围的监测,并能够获取环境信息的时空分布特征。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地利用/覆盖的信息,并通过遥感图像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到不同时间段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
通过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2 植被覆盖监测植被是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能够获取植被覆盖的信息,包括植被覆盖度、植被类型、植被高度等信息。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植被覆盖监测,可以实现对植被的动态监测和评估,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信息支持。
2.3 水体监测水体是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水体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水体的时空分布信息,包括水体的面积、水质、水流方向等信息。
通过遥感技术进行水体监测,可以实现对水体环境的全面监测和评估,为水体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速,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对于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现状和变化情况进行准确的监测和评估成为了当务之急。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正成为高效、准确的一种监测和评估手段。
遥感技术是通过对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能的无接触被动感应,获取地球表面感光度、热度等特征的技术。
遥感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获取大量的土地利用、农业、森林、水资源等相关数据,方便进行生态环境变化监测和评估。
一、森林资源监测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森林覆盖率可以直接反映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森林植被覆盖范围、树种和树高等信息。
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可以评估森林的生长状况、森林的变化情况,为森林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气候变化是目前世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而生态环境作为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之一,在气候变化过程中的变化也十分明显。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气中的温度与湿度等数据。
该数据能够反映出一定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气候变化,进而保护生态环境。
三、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是与森林资源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领域。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地的分布、风貌分布等信息,以此快速准确地评估土地利用的现状与变化过程。
同时,这些数据也能够为土地使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
遥感技术能够获取水体面积、水深、水位等信息,有效地监测水资源变化情况。
同时,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评估该区域内的水资源利用效果,包括浇灌、供水、发电等重要水利项目的建设与规划。
综上所述,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大量有关生态环境的数据,并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环境生态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生态监测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也愈发凸显。
尤其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更加凸显了环境生态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为了有效地监测和保护环境生态,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中。
一、遥感技术简介遥感技术是指通过航空或卫星拍摄图像,使用数字处理和分析技术对所得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和解释,获取地面自然景观和人工活动信息的一种技术。
与传统的野外调查方法相比,遥感技术具有高效、快捷、省时省力、多层次、多角度等优势,在环境生态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一) 实时监测大气环境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现代化颗粒物浓度分析技术的配合,实现大气污染源的动态监测,及时排查污染源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遥感技术也可以针对空气中的各种气体分子、二氧化碳等进行高效监测,实现大气环境的实时监控,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空气污染问题。
(二) 监测海洋和水体环境遥感监测水体环境可以减少传统调查的成本和时间,适用于粗大范围的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到河流、湖泊和海洋水体的水质、水温、水流以及环境污染情况,做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同时,从生态的角度出发,也可以对海草、珊瑚礁等进行定量分析,反映了海洋生态环境的状况,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三) 监测土地资源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进行监测,包括农田、林地等的变化情况和利用率。
同时,可以监测企业的规模、产值以及生产效益等情况,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保护。
三、遥感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环境生态监测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
未来,遥感技术的发展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向:(一) 多源遥感数据深度融合,实现对地表环境的多元化监测和综合分析。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和生态保护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和生态保护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指通过对地面、水面及大气中电磁波辐射能的接收、记录和处理,获取被观测物体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特征的技术。
因其具有数据全面、覆盖面广、时效性强、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等特点,早已成为现代环境监测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
一、环境监测中的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环境监测:遥感技术通过监测地表反射率、辐射温度、植被信息等参数,实现大气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气泡粒子等环境参数的监测和预测,例如MODIS、Terra、Aqua等卫星已经成功应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及气象预警等领域。
2.水环境监测:水环境的水质、水体温度、水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等都是通过遥感技术来实现。
通过卫星遥感数据,可以获取湖泊、海洋、河流、港口等水域的海流、水深、水温、浮游植物和水体透明度等信息,从而判断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
3.土地环境监测:土地环境的资源利用、生态系统的状况、土地覆盖变化等都是通过遥感技术来实现。
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覆盖进行定量化、时序化观测,进而掌握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生态环境状况变化、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信息,以及对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监测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支持。
4.噪声环境监测:随着工业、交通、建筑等人类活动的增多,噪声污染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工业区、交通枢纽等场所的噪声环境监测和分析,为噪声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二、生态保护中的遥感技术生态保护的核心是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的管理。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空间感知技术,可以提供从区域到点的、跨尺度的生态环境信息。
因此,遥感技术在生态保护中具有以下的应用:1.森林监测:遥感技术可以对全球的森林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森林面积、森林结构、森林状况、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等。
而它所提供的空间感知数据可以为基于模型、基于规则的森林资源管理、生态保护和森林防灾等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方式获取大地表面地图和卫星影像的技术,近年来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该技术可以提供各种环境信息,如地表测量、地理信息、空气质量数据、森林状况等,可用于了解不同地区环境状况、监控环境状况变化等。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地表测量遥感技术可以用来测量土地覆盖率、水资源分布和变化、岩石类型、植被覆盖率、溪流等参数,可以帮助农业、林业、水资源管理以及城镇规划等部门更好地了解土地、水、植被分布状态,以便做出更好的管理和决策。
例如,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确定建设在沙漠中的光伏发电站的合适位置,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二、地球物理学研究遥感技术可以分析地球物理学的一些数据。
例如,通过卫星的多光谱图像,可以检测水体中的氮气、磷、营养物质等污染物,分析 atmospheric correction models,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除了水体,还可以通过地球物理学的方式去分析油田中的油气资源、矿床类型,地震预测等等。
三、气候变化回顾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大公共问题。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进行气候变化回顾,还可以监测和预测气候变化。
可以利用该技术来跟踪海平面上升、洋流变化、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以及研究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以便制定灾害防范和环保政策。
四、森林状况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森林健康状况、生长状态,并及时发现火灾、病虫害等情况。
该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非法砍伐和采伐。
有了这些信息,可以采取合理措施进行保护,避免更多的森林破坏和环境破坏。
五、助力城市规划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状况、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和可靠的决策依据,帮助城市管理者优化城市布局,减轻交通拥挤,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就以上几个方面而言,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和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遥感技术在环保和生态平衡保护领域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有望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帮助。
遥感技术在生态与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生态与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生态与环境研究是一门涉及到生物、地理、环境与地球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广泛应用于生态系统监测、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等领域。
而遥感技术作为一种获取和解译地球表面信息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生态与环境研究中。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遥感技术在生态与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在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1. 植被监测植被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和分析植被的光谱特征和空间分布信息,实现对植被覆盖、生长状况和种类分类等方面的监测。
2. 湿地监测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保护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通过获取湿地的水体分布、植被分布和土壤湿度等信息,可以实现湿地的监测和保护。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湿地的水质污染和水位变化,为湿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 水资源监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和分析地表水体的分布、水质和水量等信息,实现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河流的水位、径流和水质的动态监测,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二、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 气候变化监测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和分析地球大气、陆地和海洋的各种参数和变量,实现对气候变化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全球云量、海表温度和植被指数等信息,为气候模型验证和气候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2. 空气质量监测空气质量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指标之一。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地表和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的分布和浓度信息,实现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城市中的颗粒物、臭氧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分布和变化情况,为空气质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 土壤污染监测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土壤光谱和土壤质地等信息,实现对土壤污染的监测和评估。
关于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遥感技术是指通过卫星、飞机等空间平台对地球表面进行搜集、传感、记录、处理和解释的技术。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雷达、激光雷达等技术,获取、分析和解译地表的数据,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支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变化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包括城市扩张、森林砍伐、湿地退化、耕地利用等,对于科学合理地安排土地资源十分重要。
通过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为农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自然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自然生态系统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森林、草地、湿地、沙漠等,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综合遥感、地形等相关数据,对生态系统进行评价、监测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并预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为采取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3. 水体污染与水资源量监测水资源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而水资源的得失毫无疑问可以通过遥感技术来实现。
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水体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提供水体污染源的定位、监测水源地的健康状况等,为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技术手段,降低污染源对水资源的影响,保障水资源的安全。
4. 空气质量监测空气质量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遥感技术也可以实现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大气污染源的监测,使得大气污染的来源、变化趋势等得到了更为精确的掌握,对环境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精确的技术支持。
总之,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无异于一剂良方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非常科学有效的支持手段,只有不断完善遥感技术,使其更好地适应实际应用需求,才能更好地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二、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遥感技术是利用航空或卫星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接收、记录、测量和分析地球表面及大气层中的电磁辐射信息,获取地球表面对象的光谱、空间、时间信息。
遥感技术可以分为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两种方式。
被动遥感是利用地球表面或大气层反射、散射和辐射的电磁波来获取信息,如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
主动遥感是利用发送的电磁信号与目标物体反射、散射、传播等相互作用来获取信息,如雷达、激光雷达等。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的信息包括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土壤湿度、水质状况等。
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监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监测是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遥感影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获取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信息,如农田、林地、水域等的分布情况,从而评估生态环境的状况。
还可以监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情况,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水体监测遥感技术在水体监测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水体的信息,如水体面积、水质状况、水体温度等。
这些信息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还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对水体污染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水体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植被监测1. 优势遥感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通过获取大范围、高时间分辨率的数据,可以快速获取目标区域的信息,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遥感技术还具有高效、经济、无人作业等特点,可以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效率和精度。
2. 存在的问题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遥感数据的获取需要建立相应的遥感卫星或飞机平台,成本较高。
遥感数据的解译和分析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
遥感技术对于一些细小和复杂的目标物体的监测效果可能不理想,需要综合运用其他技术手段进行补充。
五、结论通过对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可以发现其在环境监测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究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腾飞,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其中,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遥感技术是通过对于地球物体的影像或者散射数据进行获取、处理和分析的技术。
遥感技术的应用不仅在环保领域广泛,同时还可以在农业、地质、资源勘探等方面得到应用。
在这些领域,遥感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有力的辅助工具。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地表覆盖的监测、水体监测、大气状况监测和灾害监测等方面。
这些方面的监测可以帮助环保部门更加精准地掌握环境状况,制定科学的环保政策,以及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首先,遥感技术可以帮助监测地表覆盖状况。
地表覆盖的种类繁多,包括森林、草原、土地、湖泊等等。
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地表覆盖的情况也是不同的。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很多细节图片和其他数据,对于不同地方的地表覆盖进行准确的识别。
这些识别数据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生态环境状况。
其次,遥感技术还可以帮助监测水体状况。
水体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来说意义重大,是所有生物的基础。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的水体数据,如湖泊的水位、含氧量等信息。
通过这些信息,环保部门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水体污染等问题。
第三,遥感技术在大气监测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大气污染是当前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通过航拍或者卫星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到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更好地为环保部门提供相关数据,帮助环保部门做好相关的策略。
最后,在生态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还可以帮助灾害监测。
自然灾害是我们难以避免的问题之一。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到灾害现场的卫星图像数据。
这些图像搭配其他环节的数据资料,可以帮助环保部门更快捷的发现灾害,并且对灾害事件进行及时的应对措施。
总之,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对于掌握环境状况,制定科学的环保政策,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在生态与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生态与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通过从卫星、飞机等遥远的位置获取数据和图像,用于地球的观测和研究的技术。
生态与环境研究是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演变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科,在这个领域中,遥感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全球尺度的数据和图像,辅助生态与环境研究者进行观测和分析,促进对生态系统和环境变化的认识。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遥感技术在生态与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首先,遥感技术在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变化分析。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面积的地表覆盖信息,如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可以及时监测和分析环境中的变化。
例如,用多时相的遥感影像比对可以实时监测森林砍伐的情况,并进行砍伐面积的估算。
这种实时监测可以帮助环境保护部门及时制定对策,保护森林资源。
其次,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生物多样性研究。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多样性。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植被的特征数据,如叶片指数、现存植被指数等信息,从而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估。
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鸟类和动物的迁徙研究,通过卫星跟踪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物种的迁徙路线和迁徙行为。
第三,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湖泊、河流的水质变化和水体的面积变化,可以定量评估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冰川、湖泊的动态变化,可以提供全球范围的水资源状况。
第四,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土地退化和沙漠化研究。
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是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地覆盖和土壤质量等信息,可以评估土地退化的程度和沙漠化的趋势,并制定相应的保护和恢复方案。
最后,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全球范围内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候变化等信息,可以评估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遥感技术在生态与环境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1. 对生态系统进行全方位监测生态系统的构成非常复杂,包括生物、土壤、水体等多个要素。
传统的生态环境监测方式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监测结果也难以及时反映生态系统变化。
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航空遥感、卫星遥感等手段,实现对生态系统进行全方位、连续性的监测,不仅可以监测到大面积的地区,还可以实现对微观细节的监测,为生态环境的评估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2. 针对性强,结果准确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地表反射、吸收、辐射等特征的探测,对生态环境中的植被覆盖、土壤湿度、水体质量等进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了人为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3. 实现大范围动态监测生态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其变化往往是在长时间尺度上进行的。
而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地区的动态监测,从而及时掌握环境变化的情况,为环境风险评估、环境修复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1. 植被覆盖监测植被覆盖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的稳定和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多光谱遥感影像的分析,实现对植被覆盖的定量监测,掌握植被分布、覆盖面积、叶面积指数等信息,从而对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2. 水体质量监测水质问题是当前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难题,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水体反射特征的探测,实现对水体的监测。
可以利用多光谱遥感影像对水体中的蓝藻、悬浮物等进行监测,实现对水质的定量评估,为水质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3. 土壤湿度监测土壤湿度是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健康等方面的重要指标,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热红外遥感影像的分析,实现对土壤湿度的监测。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及时了解土壤湿度的变化情况,为农业生产的合理安排、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估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4. 环境变化监测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对多期遥感影像的比对,实现对环境变化的监测。
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城市扩张、森林砍伐、湿地退化等情况进行监测,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多,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估成为人们重要的任务。
传统的监测方法往往存在着过于依赖人力和时间成本高昂等问题,而遥感技术的崛起为生态环境监测带来了一次技术革新。
本文将探讨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首先,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遥感技术主要通过获取遥感图像,通过对图像进行解译与分析,来获取地表反射率、地表温度、植被指数等信息,进而对环境进行监测。
在湿地保护方面,通过遥感技术可以有效地判断湿地范围与水体面积,检测湿地演化与生态变动,对湿地生态保护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在污染物监测方面,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污染源的信息,迅速发现和监测污染源的扩散情况,有助于尽早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植被监测、土壤质量评估等环境领域,为生态环境监测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撑。
其次,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比传统方法,遥感技术具有获取范围广、成本低、时间效率高等优势。
采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可以迅速获取广泛的信息,降低人力成本,同时具备一定的时效性。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湿地监测,可以快速获得湿地范围的变化情况,对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提供更及时的参考依据。
在污染物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同时获取污染源的信息,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只能点线面相结合进行监测的问题。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不同的遥感数据融合,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满足生态环境监测的需求。
然而,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问题。
遥感数据获取需要依赖高分辨率的卫星观测和其他遥感平台,而这些平台的数据获取成本较高,对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限制了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
另外,遥感数据的处理也需要专业的解译和分析技术,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
此外,遥感技术在解译和分类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误差,对于复杂环境的监测效果有待提高。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应运而生,遥感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遥感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不直接接触目标物体,通过传感器获取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获取目标物体的特征和状态的技术。
它就像是我们从太空中或者高空为地球进行“拍照”和“体检”,能够为我们提供大范围、多时相、多光谱的地球表面信息。
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比如,它可以用于监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
通过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对比,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城市的扩张、农田的增减以及森林的砍伐等情况。
这对于合理规划土地资源、保护耕地和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遥感技术还能够监测水体的质量和变化。
通过对水体反射光谱的分析,可以判断水体的浑浊度、叶绿素含量以及富营养化程度等。
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遥感技术更是大显身手。
它可以监测海洋表面温度、海洋环流、海冰的分布等,为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遥感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我们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植被和生态系统,了解它们的分布范围和变化趋势。
这有助于我们划定自然保护区,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迁徙路径,为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支持。
在大气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同样不可或缺。
它可以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气溶胶的分布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等。
例如,通过卫星遥感可以获取全球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分布,帮助我们了解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除了上述应用,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灾害监测和预警方面也表现出色。
探究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探究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指利用航空、航天器或其他特种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方法,通过对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与分析,可以获取有关地球表面物体的各种信息,如地形、植被、土壤、水体等。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植被遥感监测。
通过遥感图像的分析,可以获取植被的信息,包括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植被生长状况等。
这些信息可以用来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植被覆盖情况、生物多样性等。
通过遥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植被退化、土地退化等问题,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海洋环境监测。
海洋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海洋的信息,如水温、水质、海洋生态系统构成等,了解海洋的变化与演化。
通过遥感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海洋污染、赤潮等海洋生态问题,为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土地利用与覆盖监测。
土地利用与覆盖是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土地利用与覆盖的信息,如城市建设用地、农田、森林、草地等,评估土地利用与覆盖的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土地利用规划与保护提供参考。
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水资源监测。
水资源是人类和生态系统的重要资源,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水体的分布、水位变化等参数,对水资源进行监测与评估。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数据和信息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管理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未来,随着遥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相信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挑战。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需要准确的监测手段来评估环境状况,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应用广泛,无需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无需大面积地铺设监测设备,具有经济、高效、及时、安全等优点。
这篇文章将探讨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1. 多光谱遥感技术多光谱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多个波长范围的光谱传感器对地表进行遥感监测,并通过对数据进行数字处理,可获得不同光谱区中的反射率、植被指数等信息。
通过多光谱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时间、不同地段的数据变化,分析地表覆盖类型的变化以及植被状况的变化等,从而评估生态环境状况。
雷达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微波能量进行成像探测,可以对地表物体进行广角观测和长期监测。
雷达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反射率、回波强度、散射和消光等参数,对地质构造、植被分布、地形、水文等地形进行成像监测,从而判断生态环境的状况。
超光谱遥感技术是指利用整个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范围内的波长进行监测,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是最早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遥感技术之一。
超光谱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水体、植被、土壤、岩石等,为进行生态环境状况评估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1. 水质监测水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质污染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使用多光谱或超光谱数据,监测和评估水体的各种物理参数,如表层温度、水深、水色参数、水质指数等,并分析水体质量,帮助分析水环境的状况。
2. 植被监测植被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研究的关键因素。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使用多光谱或超光谱数据并结合植被指数计算,定量地获取植被覆盖度、年生产量和生物量,为生态环境的评估和监测提供有效的手段。
空气污染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遥感技术可以结合气象站数据,评估大气质量的情况,包括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的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及时、准确、动态地获取环境现状及其变化信息对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遥感技术的概念、特点、发展及其在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遥感环境变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p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遥感(英文名称为remote sensing,缩写为rs)意即遥远的感知,是一种远距离不直接接触物体而取得其信息的探测技术,它是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空间技术与光电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门综合性探测技术。
它在远离地球目标的空中以至太空高度,利用航空飞机、飞船、卫星或其它飞行器作运载工具,通过飞行器上的电子或光学探测仪器对地面观测,拍摄各种形式的图像和照片,然后将这些资料用影像或数字的形式传输到地球上,供使用者进行分析、判读。
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来识别地面上各类物体。
它包括了航空摄影、多光谱扫描、雷达微探测等内容。
遥感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是本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
遥感是一种高效能的信息采集技术,正走向集多种传感器、多级分辨率、多谱段和多时相为一体并形成以获取信息为主,可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的综合
信息流程,具有信息获取的瞬时性、信息的丰富性和信息的周期性等特点,是gis获取信息和进行数据更新的一种重要手段。
经过几十年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军事领域、气象观测、资源调查、水保规划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在未来的几年中,遥感技术将步入一个能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数据的新阶段,其应用领域也将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而扩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遥感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得到了长足发展,导致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起了重要变化,标志着环境信息获取和处理方法的一场革命。
利用卫星遥感对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是目前最经济、最快速、最客观的方法之一,遥感技术也成功运用于生态环境变化研究和水土流失等级监测的发展,是推动环境变化研究发展的原动力。
虽然有些关键技术尚须突破,有些应用还没有达到实用化、产业化的目标。
但现有的成果已充分显示了遥感应用的光明前景:
一、遥感技术在分析城市生态与环境污染中的作用
1、城市生态与环境污染应用卫星或机载热红外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可定期把热污染的分布范围和强度显示出来。
如武汉市2010年利用热红外遥感技术进行了调查,发现城区热源点多达185处,城市热岛中心则主要分布在汉口老城区。
城市热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造成老城区大气污染程度加剧,大气扩散受到抑制,生态环境恶化。
环绕老城区的高温热异常带,造成老城区内大气浑浊度增高与氧气的平衡失调,在无风的盛夏季节尤为明显,对人体的危
害较大。
2、根据植被光谱反射率及其影像特征,利用诺阿卫星扫描辐射计第1,2通道,陆地卫星多光谱扫描仪和主题绘图仪的有关通道的图像数据资料,可以获取许多植被信息资料,如植被覆盖率、叶面积指数、植被类型等。
植被指数在全球环境变化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对气候脆弱带中局部地区气候变化的监测也有很大作用。
采用多光谱有关数据及其生成的植被指数,经图像处理和定量分析,可以对全球各地区的植被和土地状况进行分类,监测土地沙漠化、森林砍伐、城市化等环境变化进程。
二、遥感技术在全球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全球环境变化监测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需要了解大气层具有辐射和化学重要性的微量气体在全球范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特别是co2,co,ch4,o3, n2o,no2, nh3,(ch3)2s,h2s和so2。
用雨云系列卫星搭载的被动式传感器第一次获得了温度和h2o,ch4,hno3的全球信息。
2006年发射的雨云7号上携带了总臭氧量制图光谱仪,观测了全球臭氧分布,在发现臭氧洞的方面做出了贡献,取得了与平流层中臭氧层的破坏有关的重要信息。
当前,数值模式在全球变化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测量结果的水平分辨率应大致相当于所使用的数值模式的水平分辨率。
利用遥感信息对环境进行监测,获取了生态环境变化的基本数据的图面资料,提供了沙漠化进程、土地盐渍化和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如酸雨对植被的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对水体的污
染、石油对海洋的污染等基本状况和发展程度的数据和资料,为环境的管理与治理等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遥感信息技术对环境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遥感信息科学从理论、技术和方法上进一步将地球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作为一个完整的、开放的、非线性的系统,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手段,全面地、综合地、系统地研究地球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全球尺度上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针对全球环境问题,世界各国提出了一系列大型国际环境遥感信息合作计划(有的已付诸实施)。
这些计划充分显示了遥感信息科学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作用和地位。
结语
遥感信息技术为环境科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
它标志着信息获取和分析处理方法等前沿、交叉学科的兴起,具有重要的意义。
遥感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在环境监测、评估和环境灾害的调查以及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分析预测诸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肖燕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林业应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2] 浦瑞良,宫鹏.高光谱遥感(rs)及其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梅安新.遥感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社,2001.
[4] 孙家柄.遥感原理与应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 徐爱功.遥感技术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
[6] 宁书年.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北京:地震出版社,1995.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