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奇石教学案例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以学定教,激发想象

——《黄山奇石》教学案例

凤凰镇中心小学陈娜

一、背景

《黄山奇石》是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写景小文,文中重点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四种奇石,课文的结尾还列举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并说“黄山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岩石,还等着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这个结尾留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我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这样的教学。

二、故事的叙述

教学《黄山奇石》这一篇课文时,许多老师都会用到多媒体,通过短片、图片等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别是对于课文最后一段出现的几种石头,学生通过看图片,更能想象这些石头的样子。可以说,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课文1-4自然段的教学可以通过作者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语言描写及书上的插图让学生对即陌生又奇特的黄山石头生起喜爱之情。可是,课文的结尾列举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种只有名字的石头怎么办呢?难道让学生空想吗?课堂上一个学生的举动给了我灵感。在教学“猴子观海”时,读着读着,我发现一个孩子竟然在位子上学起了猴子,做得还挺像的。是呀,可以让学生用做动作的方法来想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的样子呀!当教学完前面几种描写详细的石头之后,我顺势引导学生:“黄山的奇石实在是太多了,作者都介绍不过来呢。你们看,后面的几块石头只有名字,那这几块石头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同学们,好好读读它们的名字,想象一下他们的样子,谁能表演表演呢?”学生一听要表演,兴趣都来了,有的一个人在位子上就开始手舞足蹈了,有的三个人一组,一看就是在演“狮子抢球”……于是,我又端出课文最后一句话“黄山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岩石,还等着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让一部分学生做动作,另一部分学生来给这些“石头”取名字。学生在做做猜猜中进一步感受到了黄山奇石的“奇”。在学生热情高涨的时候,我趁热打铁:“刚才,你们表演的真像!同学们,能不能把表演的石头的样子学着课文写一写呢?再在旁边配上插图?”“行!”孩子们充满信心地回答,听着这样大声地回答相信明天肯定会有收获的。

第二天,一大叠彩色的图片交到我手里,我在课堂上把它们展示出来,并请有些作者向大家作了介绍,他们真是津津乐道……

三、分析

1、《黄山奇石》的教学故事主要体现了“注意学情,以学定教”,“抓住兴奋点,进行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

顺应当前学生的思维去发展,去挖掘,就如顺风船再鼓风帆,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事实正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做什么事更是喜欢从兴趣出发,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及时改变教学计划,这就是以学定教。

2、保护学生大胆、奇特的想象。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才踏进校园的学生,对学习充满了渴望,他们也很想通过老师、课堂来了解身边的人和事,来认识这个奇妙的世界。在他们的脑海里,有一套属于他们自己认识世界的独特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成人看来,可能是滑稽可笑,更有可能是嗤之以鼻。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独特体验是不被重视、不受关注,甚至是不允许的。不管什么问题,都求唯一答案,不允许独立思考。可正是这种独特的思维才得以让孩子们在想象的天空自由的翱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他们可以不受任何束缚,特别是不受外界的约束,从而畅快的表情达意。为什么儿童的想象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慢慢地下降,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为的破坏。作为教师再也不能成为破坏者,而应该是保护者、开发者。???

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孩子们充分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尽情地表演。有很多老师忽视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经常是越俎代庖,这样一来,教得省事,教学任务又完成得快。但这样造成的后果确实相当严重,完全背离《课标》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