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而和以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而、以、之、其、于、为)的用法-2019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学习
(五)“以”作动词 1.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又如:以手代足(爬行。表示甘愿认错受罚) 2.使,令 向欲以齐事王攻宋也。——《战国策》 又如:以彰其慢(公开过失);以介眉寿(祝寿之词) 3.凭借;仗恃 富国以农,距敌恃卒。——《韩非子》 4.认为,以为 我以日始出。——《列子· 汤问》 5.又如: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6.做,从事 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的。——叶绍钧《倪焕之》
4.表示结果,"以"之后的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 行为的结果,可译为"以至"等。 例:不宜妄自菲薄 …… 以塞忠谏之路也。 5.表示原因,用在表示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 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6.表示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而"或不译。 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结构助词,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之间,相当 于“得”。 例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 记》)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8.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劝学》) (5)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以
(一) "以"作介词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译为:"用"、"拿 "、"以"、"把"、"按照"、"根据"、"凭借"、"因为"、" 由于"等;如表时间、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 从"。 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 奇才。 3.(项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18个文言虚词(含用法 例句 翻译)
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楚怀王贪婪,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了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回头看日观亭以西的山峰,好象都弯着腰,有些被太阳晒到,有些没有,都呈现出各种班驳的颜色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5.表示假设关系。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排版清晰)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在初中阶段最常用、最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希望同学们课后去识记它们的用法,考场上必将如鱼得水。
一、“之”的用法:1、代词①代词,代人,译为:他(她),他(她)们。
例:愿陛下亲之信之。
杀之以应陈涉。
二世杀之。
楚人怜之。
陈胜佐之。
长跪而谢之曰。
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宜枉驾顾之。
②代词,代事,译为:这件事,它。
例:肉食者谋之。
然足下卜之鬼乎?时人莫之许也。
③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
例:太医以王命聚之。
④指示代词,译为:这。
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助词①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禽兽之变诈。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复立楚国之社稷。
五十里之地。
皆布衣之士也。
用武之国。
天府之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天子之怒。
聂政之刺韩傀也。
③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小大之狱。
④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例: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
顷之,一狼径去。
3、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
例:吾欲之南海。
送孟浩然之广陵。
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注:此处作实词记忆顺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通常都是三人称,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二、“以”的用法: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意义较多。
①译为:把。
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以虫草为林。
以君为长者。
今诚以吾众诈……以头抢地耳。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②译为:用,拿。
例:以刀劈狼首。
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
屠惧,投以骨。
以大易小。
今吾用十倍之地。
咨臣以当世之事。
祭以尉首。
③译为:凭,靠。
例:何以战。
“以”“而”做连词的用法总结
“以”“而”做连词的用法总结“以”“而”是文言文阅读中经常考查的两个重要虚词,它们都有多种用法。
“以”可做介词、连词,“而”可做代词、连词。
在很多诗文中,这两个词经常一起出现,如“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等。
通过对这两个词意义用法的归纳,笔者发现这两个词经常在一起出现是有原因的,它们在做连词时有相同的用法,即均可表示并列、递进、承接、修饰、转折、假设、目的、因果等八种关系。
下面分别举例如下。
一、表并列可翻译为“并且”,或不译。
1.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而,不译)2.请息交以绝游。
(《归去来兮辞》)请允许我停止断绝那世俗的交游。
(“息交”“绝游”同义;以,不译)二、表递进可翻译为“而且”。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而,而且)2.早实以蕃。
(《种树郭橐驼传》)早结果而且结得多。
(以,而且)三、表承接可翻译为“于是”“就”“然后”,或不译。
1.拔剑切而啖之。
(《鸿门宴》)拔出剑切着吃起来。
(而,不译)2.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樊哙侧举盾牌一撞。
(以,不译)四、表修饰可翻译为“地”,或不译。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我曾经整天地思考,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
(而,地)2.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种树郭橐驼传》)树木的本性就一天天地背离、损坏了。
(以,地)五、表转折可翻译为“但是”“却”。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而,却)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谏太宗十思疏》)这也像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而,却)六、表假设可翻译为“如果”。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而、以”文言虚词用法(打印版)
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分析前后文语意]。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考标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的意义与用法专题复习资料
考标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的意义与用法专题复习资料考标文言虚词一(一)、连词“而”的用法1、表转折,“却、反而、竟然”之义,或不译。
前后在意义上有明显反差和转折的:而听细说、小学而大遗、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因人之力而敝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表并列,前后词语或短语在结构上通常相似或相同,在句中处于同等地位而并列说明的,或表示两个动作、两件事同时发生的。
可译为“而且、且”等,或不译:侣鱼虾而友糜鹿、蟹六跪而二螯、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吾从(之)而师之、而又有剪发杜门、且夫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3、表结果、因果,“而”前的人事物直接导致“而”后的事情,“而”后的事情由“而”前的人事物引起的。
可译为“所以”“因而”“于是”“才”等,或直接用“而”: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今急而求子、夜则以病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其疾病而死、赂秦而力亏、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4、表承接(即顺承),表示继前面动作之后紧接着另一个动作,往往译为“然后”等:毕礼而归之、觉而起、起而归、归而求救国之策、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表目的,表示“而”前的行为是为了“而”后的事情,有明显的目的性、方向性或计划性。
通常可译为“来”:择师而教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6、表假设,一般用于主谓之间,通常译为“如果、假设、即使、就算”等。
“而”后的事情未发生,处于某种预想状态的,较少: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7、表递进,表示意义上进一步的发展或提高,较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8、表修饰,有时可直接译为“地”“着”;或在形式上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动词),在中心语前表某种方式、条件等;或“而”前的东西处于附属地位,表补充说明,一主一次的: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不如因(之)而厚遇之、群臣相视而嘻、缇骑按剑而前、缒而出、戮力而攻秦、立而饮之、吾尝终日而思矣、顺风而呼、扣舷而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客喜而笑、施施而行、漫漫而游、顺流而东也、自远而至;攀援而登、箕踞而遨一(二)、代词“而”的用法通“尔”,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们)”的意思: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1二、何1、疑问代词,什么,引导一个宾语前置句,“何”做前置宾语:何为其然也、而又何羡乎、客何为者、大王来何操、何以至此、而幸生也何为、何以知之、君何以知燕王、何辞为、何以伐为、童子何知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2、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不引导一个宾语前置句:何厌之有、何也、君亲其谓予何、赐也何敢望回、夫子何哂由也3、副词,多么、何必等。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而、其、以、之
1.动词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皆以美于徐公
2.副词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用 认为、以为
通已
3.复音虚词是以/已是 : 因此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介词
以刀劈狼首
拿、用
何以战
凭、靠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和、跟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
在
赵王岂以一璧之固欺秦也
由于
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表时间地点界限
①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5、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 省去. 例:夫晋,何厌之有
1.代词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我们的
汝来省吾,只一岁,请归取其孥
你们的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他们的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它们的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他们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自己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这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那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其中的
其
其皆出于此乎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吾其还也 其孰能讥之乎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以为认为,把……当作或看作.把……作为或制成 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 果. 例: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渤之陋也. 例: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有 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 么办法用来…… 例: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劝学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1.【而】(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①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除了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寄居托身,是因为心思浮躁啊。
②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把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打它,把它打破了。
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⑤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婉贞》)——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⑥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阻碍它的生机,来谋求高价,因而江浙一带的梅都成了病态的。
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促织》)——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
(2)代词。
表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再算帐的!(3)动词,如,如同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卒惊呼的声音如同大房子倒塌一样。
(4)复音虚词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懂得道理有早有晚,技艺和学问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②而后,相当于“才”,“方才”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文言文虚词复习(而、以)
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连词,表并列关系, 连词,表并列关系,并且 6、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连词,表因果关系,因而 连词,表因果关系, 、 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其求思之深, 连词,表递进关系, 连词,表递进关系,而且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连词,表转折关系, 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 9、而人之所罕至焉 连词,表因果关系,因而 、 连词,表因果关系, 10、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于人为可讥, 连词,表并列关系, 连词,表并列关系,而且
“而”字用法补充归纳 而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劝学》 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 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连词,表修饰关系, 连词,表修饰关系,可不译 3、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 连词,表目的关系, 连词,表目的关系,来 4、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 第二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你的
判断“ 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 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 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 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 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氏虽小, 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 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 而日参省乎己, 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 而思也。 而日参省乎己 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 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三思 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 而 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 而。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用法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在初中阶段最常用、最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联合详细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剖析。
希望同学们课后去识记它们的用法,考场上势必如虎添翼。
一、“之”的用法:1、代词①代词,代人,译为:他(她),他(她)们。
例:愿陛下亲之信之。
杀之以应陈涉。
二世杀之。
楚人怜之。
陈胜佐之。
长跪而谢之曰。
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宜屈驾顾之。
②代词,代事,译为:这件事,它。
例:肉食者谋之。
然足下卜之鬼乎时人莫之许也。
③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
例:太医以王命聚之。
④指示代词,译为:这。
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助词①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例:燕雀怎知鸿鹄之志哉。
禽兽之变诈。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复立楚国之社稷。
五十里之地。
皆布衣之士也。
用武之国。
天府之土。
此诚紧急生死之秋也。
②助词,用于主谓构造之间,无实在乎义,不译。
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天子之怒。
聂政之刺韩傀也。
③助词,作宾语倒装标记,无实在乎义,不译。
例: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小大之狱。
④助,用于凑足音,无意,不。
例:公将鼓之。
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
之,一狼径去。
3、,作,:去,往。
例:吾欲之南海。
送孟浩然之广陵。
耕之上。
又令吴广之次所旁祠中。
注:此作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往常都是三人称,命名之可“的”;用作“去、往、到”,用作助可不。
二、“以”的用法:1、介,与后边的或短一同组成介短,充任状或,其意多。
① :把。
例:医之好治不病以功。
故崩寄臣以大事也。
以虫草林。
以君者。
今以吾众⋯⋯以地耳。
愿陛下托臣以复之效。
② :用,拿。
例:以刀劈狼首。
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
屠惧,投以骨。
以大易小。
今吾用十倍之地。
咨臣以当加中 ...内容加失,点此重加全文世之事。
祭以尉首。
③ :凭,靠。
例:何以。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以我酌油知之。
以君之力,曾不可以魁父之丘。
④ :依据,依据。
例:策之不以其道。
文言虚词“以”
文言虚词“以”
以
在这用法相当于“而”,现在对“以”的连词用法一般简单处理,从教参上可明白,不需要翻译成什么关系的,用“而”代替就行了。
只是对“而”要作相应的、简单的处理。
“阙秦以利晋”译为:损害秦国而晋国受益。
(并列关系)
“以”,做连词时有如下关系:
1、表目的。
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
译为“来”,例1:挟天子以令诸侯;例2:一言以蔽之。
2、表修饰。
用在状语与动词之间。
例: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例2:孜孜以求。
3、表并列。
例1:路幽昧以险隘。
例2:越国以鄙远。
例3慨当以慷。
4、表转折。
例1: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
5、表结果。
例:孝公地商君,地以广,兵以强。
很复杂,所以现在简化成:相当于“而”。
大家不必把它复杂化了,考试都是很简单的,因为“以”有动词、名词、介词、连词、副词、语气词等用法。
只需弄清“而”就行了。
文言文中虚拟词“以”用法
语文常用文言文虚词“以”介词作为介词,“以”的用法较多且意义复杂,但基本内容就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其余用法大多可视为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与变化。
分别说明如下:表示凭借基本用法与意义就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人、某物为依据或凭借,可译为“用”、“拿”等。
例如:(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陈情表》)(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
(《五代史伶官传序》)(3)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马伶传》)有的表示以某事或某种技能为依据或凭借,意义有所虚化,除可译为“用”“拿”外,还可译为“凭借”、“依照”、“根据”等。
例如:(1)王好战,请以战喻。
(《寡人之於国也》)(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於国也》)(3)皆以用战为名。
(《李将军列传》)(4)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论毅力》)(5)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
(《马伶传》)有的表示凭借某种身份、资格或地位从事某事,意义更为抽象。
例如: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陈情表》)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
(《李将军列传》)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李将军列传》)表示原因原因就是导致某种结果的逻辑根据,因此此种用法可视为表示凭借用法向更为抽象的事理逻辑方面的延伸与发展,可译为“因”、“因为”、“由于”等,有时也可直接翻译为“凭着”、“凭借”。
例如:(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冯谖客孟尝君》)(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陈情表》)(3)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陈情表》)(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陈情表》)(5)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
(《答李翊书》)(6)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
(《张中丞传后叙》)表示带领可以带领、带领的其实也一定就是可以依赖、可为凭借的,因此也与表示凭借的用法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也可直接翻译为“凭”、“靠”。
例如:(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1.而2.与3.乃4.其5.所6.为7.焉8.以9.因 10.于 11.则 12.之1.【而】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2.【与】(一)介词。
1.介词。
和,跟,同。
【例】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2.给,替。
【例】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3.比,和……比较。
【例】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连词。
和,跟,同。
【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勾践灭吴》)(三)通假。
通“欤”。
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例】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3.【乃】(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桃花源记》)【例】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二)用作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文言虚词用法
考点说明: 1.常见的文言虚词《大纲》规定了18 个,即: 之、其、而、则、乃、以、于、若、 为、所、焉、因、何、乎、且、也、 与、者。 2.要求: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 • • • • • • • • • • • •
一、而 (一)连词 1.表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2.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3.表承接,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4.表转折,相当于“可是”“却”。 5.表修饰,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6.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使”。 7.表因果,因而 (二)代词 通“尔”,你,你的。 〔而已〕罢了。 〔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何况”,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层。
为什么 把……怎么样 多么
怎么
• 「何如」怎么样,怎样。例:①吾欲之南海, 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③君谓皇上何如人 也?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 「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 • 「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 「何为」 ⑴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 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 ⑶作什么。例:客何为者?
返回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表并列 2.劳苦而功高如此 表递进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拔剑切而啖之 5.子退而自察也 表承接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表转折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8.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9.吾尝终日而思矣 12.扣舷而歌之 表修饰 10.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表假设 12.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表因果 1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14.而翁归。 15.而母立于兹。 代词,通“尔”
• 「若此」如此,这样。例: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例:若夫霪 雨霏霏,连月不开。 •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例:指挥若定。 • 「若何」怎么样。例:以闲敝邑,若何? •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例:车后若干递送夫。
初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人教版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且 "或 "而且 " 。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 就 ""接着 ",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可是 ""却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若是 ""若是 " 。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 ”,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有时也作主语,译为"你 "。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 “如 ”:忧如,忧如。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
①不多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此后】才,刚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此后已。
【而况】即 “何况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暴风波不能够鸣也。
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边常有语气助词"哉 ""也 ",可译为 "为什么 ""什么原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为焉也以 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之一:“而”的用法及举例
一、用作连词,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而且”或不译。 (前后成分可以互换,意思不变)
①蟹六跪 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
②剑阁峥嵘 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如:请立太子为王, 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观沧海》)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辞》)
如: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请其矢,盛以锦囊。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2.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 “凭”、“靠”或“凭……身份” 。
如: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鹏之徙于南冥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逍遥游》)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3.表示动作、行为施行时所涉及的对象, 译为“把”。
翻译: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出来因而不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 游玩的快乐。
文言虚词之一:“而”的用法及举例
? 二、通假字 ? 1、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或“你”。
①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文言虚词之一:“而”的用法及举例
以
(一)用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方法,译为 “拿”“用”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
匣,以次进。
(《荆轲刺秦王》)
6.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 用法 同“于”,译为“于”、“在”、“从”。
如:
汝殁以六月二日。(《祭十二郎文》)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
风雪……
(姚鼐《登泰山记》)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 还,须发尽白。
(二)用作连词
? 表示因果关系,连接表示原因和结果的分句。 (1)先果后因句中,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
“因为”。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以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 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结果,有“因而”“以致”的意思。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 而白章。(《捕蛇者说》)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 着”,或不译。 (“而”字是前一个动作的结束,后一个 动作的开始)
?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却”。
(前后意思发生了改变)
? 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劝学》)
4.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译文: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听从我来指
挥)就好了 。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为政》) 译文:人如果没有诚信,那我们就不知道他可以做什
么。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相当于“着”“地”或不译。
(《六国论》)
3.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而”、“又”、 “并且”等,或者省去。
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 者少。 《游褒禅山记》
地势平坦又离得近的地方,游玩的人就很多; 艰险而遥远的地方,到达的人就稀少。
4.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 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来”、 “用来”等。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 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 宴》)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文言虚词之一:“而”的用法及举例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此”,“所以”。
?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 山记》)
如: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因”、 “由于”。
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译为“按照”、 “依照”、“根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