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骨折的Tile分类

合集下载

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

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

谢谢
4.Johansson分型 根据骨折位置及假体稳定性分为3型
Ⅰ型:骨折线接近假体末端,假体柄仍 然在髓腔内。 Ⅱ型:骨折线从股骨干近端部分延伸至 假体远端以远,假体柄从远端髓腔脱出。 Ⅲ型:骨折线完全位于假体柄末端远端。
5.Cooke改良的Bethea分型 根据骨折位置、粉碎程度、假体及骨折稳定性分为4型
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影像学评价分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的影像学评价Engh改良 的Gruen分区 A.髋臼侧Delee分区 B.股骨侧Gruen分区
1.髋臼侧Delee分区 髋臼侧Ⅰ~Ⅲ区:以髋臼旋转中心为中点,
分别做骨盆的水平线和垂线,两条线以内的 区域为髋臼Ⅱ区,外侧的区域为髋臼Ⅰ区, 内侧的区域为髋臼Ⅲ区(图A)。
2.AAOS分型 根据骨丢失的位置及程度分为6型
Ⅰ型:节段性骨丢失。 ⅡA型:空腔性骨丢失。 ⅡB型:膨胀性空腔性骨丢失。 Ⅲ型:节段性骨丢失与空腔性骨丢失同时存在。
Ⅳ型:股骨对线不良。 Ⅴ型:股骨硬化。 Ⅵ型:股骨骨折位置及粉碎程度分为3型。
Ⅰ型:骨折位于假体末端。 Ⅱ型:骨折围绕假体呈螺旋状。 Ⅲ型:骨折围绕假体呈粉碎状。
Ⅰ型:假体柄周围粉碎骨折,假体柄松 动,骨折不稳定。 Ⅱ型:假体柄周围斜形或螺旋形骨折, 骨折稳定。 Ⅲ型:假体柄尖端横行骨折,骨折不稳 定,假体无松动。 Ⅳ型:骨折线完全位于假体远端。
6.Tower-Beals分型 根据骨折位置、骨折及假体稳定性分为4型
Ⅰ型:骨折累及股骨近端,常伴有大转子或小转子撕脱骨折。 Ⅱ型:骨折累及股骨干但未达假体尖端,假体常可保持骨折稳定。 ⅢA型:骨折累及假体柄尖端,但未向近侧延伸,少于25%的骨-假体界面被破坏。 ⅢB型:骨折累及假体柄尖端并向近侧延伸,大于25%的骨-假体界面被破坏。 ⅢC型:长柄假体尖端的股骨髁上骨折。 Ⅳ型:假体远侧远离假体尖端的股骨髁上骨折。

髋臼骨折有哪些症状?

髋臼骨折有哪些症状?

髋臼骨折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髋臼骨折症状,尤其是髋臼骨折的早期症状,髋臼骨折有什么表现?得了髋臼骨折会怎样?以及髋臼骨折有哪些并发病症,髋臼骨折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髋臼骨折常见症状:大腿以下或膝以下肌肉瘫痪、儿童髋部疼痛、关节局部刺痛、髋外侧可见皮下瘀血斑*一、症状主要表现为髋关节局部疼痛及活动受限,如并发股骨头脱位则表现为相应的下肢畸形与弹性固定。

当发生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时,其疼痛及功能障碍程度均不如髋关节前、后脱位,体征也不明显,脱位严重者可表现为患肢缩短。

髋臼骨折时可能并发有盆腔内大出血、尿道或神经损伤,以及骨盆环的断裂和同侧下肢骨折,应仔细检查,以防遗漏。

髋臼骨折的分类一般采用Letournel的分类方法,将髋臼骨折分为5种单纯骨折和由这些单纯骨折联合而成的复合骨折。

(1)单纯骨折:后壁、后柱、前壁、前柱和横向骨折。

(2)复合骨折:后壁和后柱、横向和后壁、“T”形、前柱和后半横形、两柱骨折。

其中“T”形骨折类似于横向骨折,只是沿着四方表面和髋臼窝有一垂直的披裂,将前、后柱分开。

有时会伴发耻骨下支骨折。

所谓后半横形是指后柱的横形骨折。

*二、诊断外伤史,患髋局部疼痛及活动受限,合并脱位时,可有下肢畸形,弹性固定。

借助骨盆X线正位片发现有骨折后,可再摄骨盆的45°斜位X线片、做CT检查以及扫描后三维重建以明确骨折的范围和骨折片的移位情况。

骨盆X线平片上髂耻线和髂坐线分别是前、后柱的放射学标志。

45°闭孔斜位是将损伤侧髋臼旋向X线球管,可更好地显示髋臼的前柱和后缘。

髂骨斜位是骨折的髋臼旋离X线球管,能显示大、小坐骨切迹和骨臼的前缘。

CT检查对X线平片上难以观察到的某些骨折的判定特别有帮助。

如通过四边形表面的骨折、髋臼顶骨折等。

CT检查后三维影像重建则可以展示骨折部的全景和精确的移位方向。

*以上是对于髋臼骨折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髋臼骨折并发症,髋臼骨折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髋臼骨折常见并发症:休克、血管损伤、创伤性关节炎*一、并发病症1、休克如骨折涉及骨盆其他部位,或髋臼骨折为全身多发性骨折的一部分,则可能因疼痛和大量失血导致休克。

髋臼骨折分型

髋臼骨折分型

前言髋臼骨折是创伤骨科临床及科研的重点、难点、热点。

创伤骨科医师需要从基本的解剖、受伤机制等入手,熟稔髋臼骨折的分型,根据不同类型髋臼骨折的特性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为加速病人康复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髋臼骨折的分型(尤其是Judet-Letournel 分型)在指导临床实践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应广大创伤骨科同道的邀请,我提纲携领地撰写了这篇文稿。

文中简要地列举了与髋臼骨折诊断、分型及治疗有关的解剖、知识点、受伤机制、影像评估等内容,展示了髋臼骨折分型系统的具体某一类型的影像资料和/或示意图(其中不乏对JOT-OTA髋臼骨折分型文献里示意图疏漏差错的修改)。

由于时间、精力以及篇幅的限制,我没有就上述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因此,对于喜爱髋臼骨折诊疗的创伤骨科新手来说,或许您们还需要从其他书籍、文献等资料中吸取更多的基础知识并在临床实践中多加磨练。

对于老手来说,且权当复习吧,也许,大家也能咂摸出些不同滋味。

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和测试大家对髋臼骨折分型的掌握程度,我在文末增添了一些试题,分型试题均给出了骨盆正位、髂骨斜位及闭孔斜位X线片,但未提供CT图像,目的在于与大家一同磨炼眼力和提升脑力。

要知道,我们敬仰的髋臼骨折临床科学奠基人,伟大的Emile Letournel老师就是在这三位片海里总结出了历经半个世纪且被全世界范围内的创伤骨科临床实践检验的分型系统的。

由于能力有限,文中不免有疏漏谬误,请广大创伤骨科同道不吝批评斧正。

一、基础内容1.髋臼骨折的定义:髋臼骨质的连续性、完整性中断。

2.相关解剖:2.1骨性解剖2.1.1髋臼:髋臼是一个不完全的类半球面,由一个马蹄窝样关节面(horseshoe-shaped articular surface)围绕一个髋臼窝(cotyloid fossa)(非关节面)构成,传导躯干到下肢的负荷,由两个柱(Letournel和Judet描述为倒“Y”形)支撑。

髋臼构成及其支柱2.1.2马蹄窝:髋臼的关节面部分。

骨盆、髋臼骨折

骨盆、髋臼骨折

【骨盆入口位片】
患者仰卧,X射线从颅侧投向尾侧,与片 盒成60°倾斜摄片。本位片可显示耻骨段骨 折移位;骨盆向内、向外旋转和向内移位的 程度;骶髂关节向后移位及骶骨骨折是否侵 犯椎管;同样可显示坐骨棘撕脱骨折。
【骨盆出口位片】 X线是从尾侧投向颅侧,与片盒成45°角。本片可 显示桶柄型损伤与耻骨体骨折,对确定半骨盆有无向 上旋转移位是很有用的,在本片上同样可显示骶骨或 髂骨骨折移位情况。 CT检查对骨盆骨折虽不属常规,但它可在多个平 面上清晰显示骶髂关节及其周围骨折或髋臼骨折的移 位情况,因此,凡涉及后环和髋臼的骨折应行CT检查。 骨盆三维重建CT或螺旋CT检查更能从整体显示骨盆损 伤后的全貌,对指导骨折治疗颇有助益。但应铭记, 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多发伤患者,前后位全骨盆X线 片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放射学检查,不要在拍摄特殊X 线片上花费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尽快复苏。
骨盆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撞击、挤压骨 盆或从高处坠落冲撞所致。运动时突然 用力过猛,起于骨盆的肌肉突然猛烈收 缩,亦可造成其起点处的骨盆撕脱骨折。 低能量损伤所致的骨折大多不破坏骨盆 环的稳定,治疗上相对容易。但是,中、 高能量损伤,特别是机动车交通伤多不 仅限于骨盆,在骨盆环受到破坏的同时 常合并广泛的软组织伤、盆内脏器伤或 其他骨骼及内脏伤。
并发症
• 4. 膀胱破裂:多由骨折端刺破膀胱,特别是 在膀胱充盈时容易发生。可分为腹膜外破裂 与腹膜内破裂两种。 • 前者无腹膜刺激征,患者仍可自行排出少量 血尿,尿外渗至耻骨上前腹壁及膀胱直肠间 隙,致使下腹肿胀、发硬及明显压痛; • 后者因尿液流入腹膜腔而引起腹膜刺激征, 如腹痛、恶心、呕吐、腹肌紧张、下腹压痛、 反跳痛及膀胱空虚等。
骨结节。立位时,躯干重力是通过两侧骶髂关节、髂 骨后部及髋臼至股骨, 该承重弓称为骶股弓 。坐位 时,重力经髂骨后部及坐骨上支抵坐骨结节,称为骶 坐弓。

骨盆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指征

骨盆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指征

骨盆骨折的分型和手术指征1988年Tile根据骨折稳定性提出分类:(一):A型:稳定骨折(移位轻微)A1型: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如骨盆边缘撕脱骨折、髂前上棘骨折、髂前下棘骨折、坐骨结节撕脱性骨折。

A2型:移位较小的稳定骨折(或无移位的单侧、双侧耻坐骨支骨折),如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骶骨纵形骨折、单纯髂骨翼骨折(Duverney)。

A3型:未波及骨盆环的骶骨和尾骨横断骨折。

(此类无需手术,卧床休息)(二):B型:旋转不稳定、垂直稳定骨折(累及前后环)B1型:分离型骨折,仅髂骨外旋不稳。

翻书样损伤,外旋损伤,open books(外旋暴力)。

联合分离小于2.5CM:是联合韧带损伤,而骶棘韧带与骶髂韧带无损伤;联合分离大于2.5CM:都有损伤,需手术治疗。

B2型:侧方挤压损伤,半侧骨盆内旋不稳(内旋暴力)。

表现为:前环:单侧或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重叠;后环:骶骨压缩骨折,其又分B2.1(同侧骨折),B2.2对侧骨折。

如果耻骨支移位不是巨大,一般不手术,可行外固定架。

B3型:双侧B型骨折。

(三):C型:旋转及垂直均不稳定骨折(稳直剪力),同时累及前后环,其特点:整个骨盆底的破裂(骶髂复合体的破裂)。

前方损伤:耻骨联合分离,单侧或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后方损伤:髂骨骨折,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或单纯脱位),骶骨骨折,此为C型和B型主要区别。

C1型:单侧损伤失稳。

C2型:双侧损伤失稳。

一侧为C型,对侧为B型损伤。

C3型:双侧C型骨折(合并髋臼骨折)。

临床上骨盆环破裂合并髋臼骨折也称为C3型损伤。

Tile内固定指征:1. 垂直不稳定为绝对指征2. 合并髋臼骨折3. 外固定后残存移位4. 韧带损伤导致骨盆不稳定,如单纯骶髂后韧带损伤5. 闭合复位失败6. 无会阴污染的开放性后部损伤补充1.Matta认为骨盆后环结构损伤移位超过1CM或耻骨移位合并骨盆后侧失稳,患肢短缩1.5CM 可考虑手术治疗2.Olson认为骨盆骨折后下肢出现内旋或外旋障碍≥30度,可考虑手术治疗。

骨盆骨折与髋臼骨折的康复步骤

骨盆骨折与髋臼骨折的康复步骤

骨盆骨折与髋臼骨折的康复步骤发表时间:2010-12-07T13:26:46.8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10月30期1供稿作者:邱贤仕[导读] 在骨折急性期,骨科医生在确定治疗方案的同时应考虑康复问题邱贤仕【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0-0303-02【摘要】康复治疗在骨盆骨折和髋臼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手术只是治疗过程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术后康复,要想恢复满意的功能是很困难的。

骨盆骨折和髋臼骨折在手术治疗结束后或在保守治疗期间(无手术指征者),即应开始施行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使原发损伤达到尽可能理想的愈合,并尽可能的减少后遗症。

在骨折急性期,骨科医生在确定治疗方案的同时应考虑康复问题,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法考虑制定康复计划并尽可能早期开始康复训练。

这对于恢复髋关节的正常功能、防止髋关节内及关节周围粘连,防止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康复过程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2~56岁,平均34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重物砸伤6例,高处坠落伤2例。

并脊柱骨折3例,四肢骨折5例,泌尿系损伤7例,胸、腹外伤各1例,骶神经坐骨神经损伤1例,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3例,中心性脱位5例,合并颅脑损伤2例。

骨折类型按Tile及Letournel分类法分为:B1伴前柱骨折5例,B2伴后壁骨折3例,B2伴前壁骨折3例,B2伴前柱骨折2例,B2伴后柱后壁骨折2例,C1伴双柱骨折1例,C1伴横行加后壁骨折1例,C1伴后柱后壁骨折1例,C1伴前柱骨折1例,C2伴前柱前壁骨折1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除2例为20天外,其余为3~7天。

骨盆或髋臼骨折后(包括手术后)的康复步骤一般分3个阶段。

(一)早期指伤后2周内,此时患肢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

此期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于消肿和固定。

髋臼骨折的法医学伤残鉴定分析

髋臼骨折的法医学伤残鉴定分析

髋臼骨折的法医学伤残鉴定分析目的分析髋臼骨折的法医学伤残鉴定情况,为后期髋臼骨折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借鉴。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司法鉴定所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以来受理的18例髋臼骨折的法医学鉴定资料,分析其鉴定方法、结果及病理学特征。

结果12例(66.67%)髋臼复合骨折,评定Ⅸ级伤残;6例(33.33%)简单骨折,评定为X级伤残。

结论法医学鉴定时仔细询问真实受伤经过,联合螺旋CT三维重建术,进而防治错误判断,提高诊断率,建议延长康复治疗时间,嘱咐患者避免早期负重,可有效减少髋臼骨折的并发症。

标签:髋臼骨折;法医学;伤残鉴定髋骨主要由髂骨、耻骨与坐骨三部分而组成,在外侧面有较大且深凹的窝则称之为髋臼,是髋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1]。

由于髋关节的负重较大,加上活动度大,进而极易发生损伤。

大多是由于挤压暴力或间接暴力而造成,髋臼骨折由于在解剖上具有较大的复杂性,使得难以掌握骨折后的空间形态,影响法医判定。

因此,本文为了探讨髋臼骨折的法医学伤残鉴定,为后期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特选取本司法鉴定所2012年7月~2014年7月受理的18例髋臼骨折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司法鉴定所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以来受理的18例髋臼骨折者的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5~59岁,平均年龄(25.85±3.48)岁;骨折原因:13例交通伤;5例坠落伤。

1.2方法所有伤者均采用CT(广州运升机电公司生产)扫描三维重建法,扫描范围自坐骨结节至髂骨翼,扫描条件:120kv,180mA;扫描层厚与层距分别为3mm、2mm。

根据程序要求选择阈值做3D图像重建,并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CT三维成像,详细了解骨折情况,确定骨折分型。

根据Letournel分类法,将髋臼骨折得以分类,分为简单骨折与复合骨折两大类。

简单骨折包括前柱骨折、横型骨折、前壁骨折等;复杂骨折即两种以上的简单骨折,主要有前后柱双骨折、横型伴后壁骨折等。

髋 臼 骨 折

髋 臼 骨 折
髋臼骨折
概 述


髋臼骨折极为复杂 。 髋臼的位置特殊,任何一种手术入路都不 能使术者直接观察髋臼,而治疗又需要完 美的解剖复位。 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对髋臼骨折做 出正确诊断分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最终获得满意疗效。
髋臼的解剖
髋臼



髋骨外侧面的骨性深凹 由耻骨——关节面的前上1/5(髋臼前壁) 坐骨——关节面的后下2/5(髋臼后壁) 和髋臼窝底 髋骨——其余的2/5部分(髋臼顶部) 联合组成 覆盖股骨头170° 半月形关节面
髋臼的骨折的早期并发症




死亡 感染:合并尿道与肠道损伤 局部软组织损伤 坐骨神经损伤主要波及腓总神经支,常由于手术 中牵拉造成。 深静脉栓塞 血管并发症:动静脉破裂 螺钉穿入关节:在术毕前用C-ARM 检查螺钉位置 相当重要。 继发骨折移位:由二次暴力造成。
髋臼的骨折的晚期并发症
髋臼标准X线检查的内容


双髋正位( anterio-posterior view,APV) 髂骨斜位(ilium oblique view,IOV) 闭孔斜位 (obturater oblique view,OOV)
双髋正位的投照



仰卧位 双足内旋15° 中心线垂直射向耻骨联合 中心线指向患侧股骨头(选择一侧髋关节 检查)
髋臼骨折的Letournel分类
单一骨折

复合骨折

后壁骨折
T形骨折


后柱骨折 前壁骨折 前柱骨折 横形骨折


横形伴后壁骨折 后柱伴后壁骨折 前方伴后方半横形骨折 双柱骨折
后壁骨折
后壁骨折

骨盆骨折的手术配合

骨盆骨折的手术配合

骨盆骨折的手术配合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及相关知识一、适应症:⒈垂直不稳定性骨折为绝对的手术适应证⒉合并髋臼骨折⒊外固定后残存移位⒋韧带损伤导致骨盆不稳定,如单纯骶髂后韧带损伤⒌闭合复位失败⒍无会阴污染的开放性后部损伤二、骨盆骨折的分型1、Tile分型法 Tile将骨盆后韧带与骨盆骨性结构的关系比喻为一座吊桥,其骶骨悬吊与两侧髂骨之间。

垂直方向上为骶髂骨间韧带,是人体最强韧带,横向部分连接在髂嵴和髂后上棘到骶骨起悬吊作用。

骶髂后韧带如同吊桥的绳索稳定骶骨Type A :稳定型,骨折轻度移位A1 :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A2 :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但不影响骨盆环的稳定性A3 :骶骨和尾骨的横断骨折、不波及骨盆环Type B :旋转不稳定但垂直稳定B1 :骨盆翻书样损伤,外旋损伤B2 :骨盆侧方挤压损伤或髋骨旋损伤B3 :双侧B 型损伤Type C :不稳定性骨折,骨盆在旋转和垂直方向均不稳定C1 :单侧不稳C2 :双侧损伤,一侧B型,一侧C型C3 : 双侧C型2、Young-Burgess分类法3、LC-侧方挤压伤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受压侧骶骨压缩I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新月形骨折(髂骨)III:前方横形骨折(耻骨支)对侧翻书样(APC)损伤3、前后挤压伤三、麻醉方式:全麻或者腰硬联合麻醉视患者情况四、手术体位:漂浮侧卧位侧卧时因术中可能随时改变为半俯卧或半仰卧,故不必使用前后固定托;俯卧时要保持胸、腹部不受压。

五、手术物品准备:大布包,手术衣,大洞,中单包两个,下肢包,刮勺(大),骨腊,手术薄膜(至少四张),电刀、吸引器、1#、1/0#可吸收线,4号丝线,负压球1-2只,引流袋1-2只。

六、手术步骤及主要配合:1、消毒、铺巾:消毒范围为上至下腹部下肢小腿根部;铺巾:双层中单对折至于患者两侧面,一边一块,中单二块平铺于患肢下,小单4块铺于切开四周,双层中单包裹小腿及脚掌,用绷带固定,穿完手术衣后铺装大洞。

脊柱骨折

脊柱骨折

脊柱骨折【概述】脊柱骨折是一种严重创伤,其发生率占全身各部分骨折的5%~7%,在矿山创伤中,脊柱骨折发生率约占10%,脊柱骨折脱位常伴发脊髓和神经根损伤,导致伤情更严重复杂,处理也困难。

【临床表现】患者常有脊柱遭受外力或从高处坠落史,伤后主诉脊柱某个区域疼痛或运动障碍。

伴有脊髓损伤者,可有双下肢完全或不完全瘫痪或大小便功能障碍。

检查时可发现脊柱某一部位有肿胀、压痛或畸形,有时在伤部两棘突间可摸到明显凹陷和皮下血肿,合并瘫痪者,多表现为迟缓性瘫痪。

【诊断要点】1.凡脊柱遭受外力,伤后有脊柱某个区域疼痛、压痛、肿胀者,均应考虑脊柱损伤可能。

2.根据外伤史、局部疼痛和肿胀、压痛,特别是伤部脊椎棘突的局限性压痛、畸形(包括后突或凹陷畸形),可诊断脊柱损伤。

3.同时合并有下肢瘫痪,或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可诊断脊髓损伤。

4.所有临床怀疑有脊柱、脊髓伤的伤员,均应进行X线检查(正侧位、甚至斜位),有条件进行MR检查。

【治疗方案及原则】1.正确急救和搬运凡疑有脊柱、脊髓伤的伤员,均应按脊柱骨折进行急救和搬运。

对合并有休克或其他部位脏器损伤者,可根据患者的呼吸、循环情况给予相应急救处理,待情况稳定后再送相应医院治疗。

2.轻度椎体压缩性骨折不需特殊整复和固定,重复进行功能锻炼;重度椎体压缩性骨折应予以整复和固定,矫正畸形。

3.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原则为整复骨折脱位,稳定脊柱,恢复血管和脊髓减压。

4.开放性脊柱损伤尽早彻底清创,减压及固定【处置】1.颈椎损伤颈椎损伤脊椎骨折或骨折伴脱位很容易造成严重的脊髓损伤。

故单纯棘突或横突骨折,及轻微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卧床休息或头胸石膏固定外,多数颈椎损伤患者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是采用颅骨牵引法。

损伤较轻、儿童或缺乏颅骨牵引条件时也可使用颈椎牵引带牵引。

少数经牵引未能恢复的关节突交锁需进行开放复位。

2.胸腰段脊柱损伤的治疗(1)轻度椎体压缩性骨折:应着重进行功能锻炼。

卧床时间3~4周,即可下地活动,应避免屈腰。

髋臼骨折

髋臼骨折

髋臼骨折术前讨论记录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员:****住院医师汇报病历:汇报病历。

需要讨论或者期待解决的问题:讨论诊断,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抗凝药物的应用问题。

***主治医师:髋臼是人体主要的负重关节,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加,髋臼骨折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骨折分类按Letournel分类法〔1〕,将髋臼骨折分为简单骨折和复合骨折2大类共10种形式。

简单骨折包括一个柱或壁的部分或全部骨折,即后壁、后柱、前壁、前柱、横形骨折5种。

复合骨折是指含有两个以上简单骨折形式骨折,包括后柱合并后壁骨折、横形骨折合并后壁骨折、“T”形(即横形骨折合并远折段的纵形骨折)骨折、前柱或前壁合并后半横形骨折、双柱骨折5种类型。

治疗方法髋臼骨折治疗方法分为2类,即手术和非手术。

如何选择治疗方法仍有争论,无论那种治疗方法,骨牵引治疗为首选。

1.非手术治疗一些移位很少的髋臼骨折可采用保守疗法,下列两种情况也可考虑保守治疗:(1)大部髋臼完整且仍与股骨头匹配。

(2)两柱骨折轻度移位后形成继发性匹配:两柱骨折后所有软骨部分与远骨折片一起与髂骨脱离,股骨头周围的骨折块仍保持一致的外形。

非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防止移位进一步发展,可采用胫骨结节牵引。

但牵引力不可过大,以免股骨头从髋臼脱出。

2.手术治疗大多数移位的髋臼骨折需手术,以获得较满意的复位和固定,降低创伤后关节炎发生率,并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手术宜在骨折两三天后至10天内进行。

这时局部出血已停止,而骨折线仍清晰可见。

3周后由于已有骨痂生长,复位将十分困难。

本例患者属于****骨折,经系统保守治疗后,现患者病情稳定,可以手术。

***主治医师:髋臼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不仅伤情严重,而且类型复杂,移位形式多样,为严重而复杂的关节内骨折。

其中骨折类型的准确判断、适当的手术径路、精确的复位、熟练的手术技巧及妥善的术后处理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而恰当的手术入路对于术中满意的显露、复位、固定尤为重要。

干货满满:髋臼骨折的解剖、影像和Judet-Letournel分型!

干货满满:髋臼骨折的解剖、影像和Judet-Letournel分型!

干货满满:髋臼骨折的解剖、影像和Judet-Letournel分型!髋臼骨折的手术禁忌症多,但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范围又比其他骨折要广。

掌握Judet-Letournel 分型可以更好地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手术入路。

图文并茂,干货满满解剖髋臼为一个不完全的半球形窝,倒马蹄形的关节面围绕着无关节面的髋臼窝。

髋髋臼由两个骨性支柱组成和支撑,形成一个倒置的「 Y 」形结构。

前柱(即骼耻柱)由髂嵴前半部分、髂棘、髋臼前半插入部分和耻骨组成。

后柱(即骼坐柱)由坐骨、坐骨棘、髋臼后半部分和形成坐骨切迹的密质骨组成。

较短的后柱止于坐骨切迹顶部前后柱的交汇处。

髋臼前后两柱呈60° 相交,形成一拱形结构,由骼骨下部构成,横跨于前后两柱之间,是髋臼主要负重区,称臼顶,又称负重顶。

髋臼骨折治疗的关键步骤之一就是复位、固定髋臼顶,并同心复位股骨头,恢复髋关节的正常解剖对合。

如果髋臼顶骨折没有复位,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髋关节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前后两柱之间的髋臼窝较薄弱,外伤时,股骨头可由此向内穿透进入盆腔。

正常成人髋臼外展角为40° ~ 70°,前倾角为4° ~ 20°,该前倾角的存在使外展角在屈髋活动时减小得较缓慢,从而保证了髋臼对股骨头较好的覆盖,防止股骨头向内侧移位。

髋臼的柱形结构概念是讨论骨折分类、手术入路选择和内固定的核心。

方形区(四边体)骨面是组成真骨盆外侧缘的骨性平面,紧邻髋臼的内侧壁。

髂耻隆起是直接位于股骨头上方的前柱隆起。

四边区骨面和骼耻隆起均较薄并邻近股骨头,限制着可用于该部位的内固定类型。

死亡之冠(corona mortis):为骼外动脉或腹壁下动脉与闭孔动脉之间的交通支,85% 的患者存在此血管。

该血管与耻骨联合之间的平均距离 6 cm。

采用髂腹股沟或Stoppa 入路时,如果未能结扎该交通支,随着骼外血管的游离,可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坐骨神经: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方穿出坐骨大切迹,髋臼后方骨折 - 脱位时可伤及坐骨神经。

骨盆骨折分型

骨盆骨折分型

Tile分型对临床医师确定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有决定性指导意义。

1. A型稳定的骨盆环损伤,骨折轻度移位。

A1: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撕脱伤;A2: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

A3:不累及骨盆环,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

2. B型旋转不稳、垂直稳定的骨盆环损伤,损伤的骨盆后侧张力带和骨盆底仍保持完整无损伤,髋骨可发生旋转不稳定。

B1:外旋损伤,翻书样损伤。

B2:骨盆侧方挤压损伤或髋骨内旋损伤,内旋不稳定,侧方挤压伤;关书样损伤。

B3: 双侧B型损伤。

3. C型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环损伤。

后侧骶髂部稳定结构完全损伤,骶棘和骶结节韧带完全撕裂,前侧产生耻骨联合分离,或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或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骨盆产生旋转和垂直方向不稳定,一侧骨盆可向上移位。

C1:单侧伤;C2:骨盆双侧不稳定,多为侧方挤压性损伤,受力侧髂骨后部骨折及耻骨支骨折,骶髂关节脱位,一侧旋转不稳,一侧旋转和垂直不稳。

C3:双侧伤,临床上骨盆环破裂合并髋臼骨折也称为C3型骨折。

1988年Tile根据骨折稳定性提出分类:(一):A型:稳定骨折(移位轻微)A1型: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如骨盆边缘撕脱骨折、髂前上棘骨折、髂前下棘骨折、坐骨结节撕脱性骨折。

A2型:移位较小的稳定骨折(或无移位的单侧、双侧耻坐骨支骨折),如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骶骨纵形骨折、单纯髂骨翼骨折(Duverney)。

A3型:未波及骨盆环的骶骨和尾骨横断骨折。

(此类无需手术,卧床休息)(二):B型:旋转不稳定、垂直稳定骨折(累及前后环)B1型:分离型骨折,仅髂骨外旋不稳。

翻书样损伤,外旋损伤,open books(外旋暴力)。

联合分离小于 2.5CM:是联合韧带损伤,而骶棘韧带与骶髂韧带无损伤;联合分离大于2.5CM:都有损伤,需手术治疗。

B2型:侧方挤压损伤,半侧骨盆内旋不稳(内旋暴力)。

表现为:前环:单侧或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重叠;后环:骶骨压缩骨折,其又分B2.1(同侧骨折),B2.2对侧骨折。

髋臼骨折基础知识

髋臼骨折基础知识

2021/2/10
闭孔斜位片: (骨盆向健侧斜45度,重点观察前柱、后壁)
前柱线
1 髋臼上缘线 2 臼顶线 3 髋臼后缘线 4 髂耻线
2021/2/10
后唇线
髂骨斜位片: (骨盆向患侧斜45度,重点观察后柱前壁)
1髋臼前缘线 2臼顶线 3髂坐线
前唇线
后柱线
2021/2/10
四个基本概念 1、髂耻线中断≧前柱骨折 2、髂坐线中断≧后柱骨折 3、髂骨骨折≧双柱骨折 4、闭孔骨折≧ T型骨折
早期手术感染率很高30-50%
2021/2/10
2021/2/10
Anterior wall
Vertical (coronal)
transverse
2021/2/10
横形骨折线表示前柱骨折
Posterior wall
显示臼顶移位大于3mm 纵形骨折线表示横行骨折
关节面下密度增高提示有压缩
2021/2/10
大于2/5
2021/2/10
术后判断复位及内固定位置
Matta顶弧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髋臼骨折的诊断与分型
髋臼的应用解剖 前柱(髂耻柱) 后柱(髂坐柱)──>髋臼 方形区(由前后柱各一半组成)
2021/2/10
生物力学
髋关节接触面积变化
髋从坐起时后壁髋压髋力部最大1髋8MP髋a 髋
行走时峰值5-10MPa
髋髋
2021/2/10
骨折与稳定
➢股骨头和髋臼顶的良好接触是髋关节正常功能的关键 ➢正常头顶接触压力占全部接 触压力48% ➢当后壁失去
1/3时,增加到66% 2/3时,增加到71% 3/3时,增加到77%
2021/2/10
AO分型 Muller分型

髋臼骨折

髋臼骨折

•[2]Matta JM .Fracture of the acetabula: the reduction and clinic results in patients managed operatively within three weeks after the injury. J Bone Joint Surg(Am),1996,78:1632-1645.
•Matta JM, Mehne DK, Roffi R. Fractures of acetabulum: Early results of aprospective study[J]. Clin Orthop,1986,205:230
3.围手术期并发症 本组病例在针对异位骨化并发症方面,采取术后即口服吲哚 美辛半年,22例随访病人仅有1例发生异位骨化。另针对骨盆患者 术前及术后均需长期卧床,为避免因卧床及制动出现双下肢深静 脉血栓形成,进一步引发肺梗而危及生命,25例手术患者均于围 手术期予以5000IU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均未发生双下肢深静 脉血栓。
Letournel分型 的 5种基本骨折 分型 a.后壁 b.后柱 c.前壁 d.前柱 e.横行
Letournel分型 的 5种复合骨 折分型 a.后柱+后壁 b.横行+后壁 c.T型 d.前柱加后半 横行 e.双柱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5例,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17岁~41岁,平均34.5岁,受 伤原因:交通事故15例,高处坠落伤8例,重物压砸伤2例,骨折按照 Letournel[1]分型:后柱加后壁骨折5例,横行加后壁骨折9例,T行骨折5例 ,前柱加后半横行骨折2例,双柱骨折4例。其中4例合并单侧骨盆后环TileB 型骨折,2例合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急诊行闭合复位后患侧股骨髁上骨牵 引治疗,最终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1例合并失血性休克,一期急诊 行外固定支架固定后于术后11天改行二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自伤后 至入院时间为30min~3d,大部分患者于伤后3~7d内进行手术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型 横型或T型骨折
B型 横型或T型骨折
B型 横型或T型骨折
B型 横型或T型骨折

B1-1型 臼顶下骨折

骨折线低位,关节外形尚好,臼顶负重线尚好,可 非手术治疗 骨折线通过髋臼窝和关节面之联合处,累及负重区 骨折线通过负重区,预后最差


B1-2型 臼顶旁骨折

B1-3型 经臼顶骨折

B型 横型或T型骨折
少见 是T型骨折的变异,股骨头常向前脱 位,闭孔斜位,CT最清楚 后柱骨折常无移位

B3型 前柱加后半横型骨折
B3-1型
前壁骨折 B3-2型 前柱高位骨折 B3-3型 前柱低位骨折
B3 型 前 柱 加 后 半 横 型 骨 折
C型骨折 两柱骨折
骨折在髋臼上方,分裂两柱,是T型骨折的 变异,骨折线在冠状面上延及髋关节,髋 关节与中轴骨不相连,形成漂浮髋臼,常 有髂骨和髋臼的粉碎骨折和中心脱位 骨刺征为X线特征(Spur Sign),因髋关 节与远折端向内伴移位,使近折端呈骨刺 状隆起
A3型 前柱和(或)前壁骨折

单纯前柱骨折少见,很少伴前脱位,合并 症少,预后好
耻骨上支骨折累及髋关节,是骨盆环骨折

A3型 前柱和(或)前壁骨折

A3-1型 前壁骨折

少见,骨折块一块或多块,亦可边缘嵌压骨折
A3-2型 前柱骨折(高位骨折) A3-3型 前柱骨折(低位骨折)
A3型 前柱和(或)前壁骨折
髋臼骨折的Tile分类
骨折类型复杂,分类方法多
骨折类型决定于外伤瞬间股骨头的
位置及股骨与髋臼的接触状态
现有分类方法不能完全包容
分类目的

赖以比较不同方法治疗相似损伤的效果

有助于决定治疗方案:正确认识骨折类型, 采用合理的方案。

分类方法很多,由简单到复杂,反映骨科 医生的认识过程,希望能包容所有类型, 因为只有正确认识骨折类型才可以决定合 理的治疗方案

C型骨折 两柱骨折
C 型 骨 折 两 柱 骨 折
C1型 两柱骨折,高位骨折
C1-1型 每柱均为单一骨折片 C1-2型 后柱单纯骨折,前柱呈两个或多 个骨折 C1-3型 后柱与后壁骨折

C2型 两柱骨折,低位骨折
C2-1型 C2-2型 C2-3型

表现同C1型
C3型 两柱骨折累及骶髂关节
A1型 后壁骨折
A1-1型
单纯骨折脱位(一个骨折片)
骨折块常较大,后方,后上方,后
下方,常有脱位
A1-2型
单纯骨折脱位(多个骨折块)
位置同前
A1-3型
单纯骨折脱位合并髋臼边缘嵌压骨
折 碎骨片压向下方松质骨,致骨质缺 损,亦可向后或向关节内翻转
A1-3型
A1-3型
A1-3型
C3-1型,后柱单一骨块,又分高低位 单一或多数骨折块 C3-2型,前柱骨折高位,后柱多数骨折块 C3-3型,前柱低位骨折,后柱多数骨折块
分类更复杂,牢记困难

髋臼由双柱和双壁组成,单柱或单壁损伤 易认识,双柱同时损伤称为横形骨折,二 者相互分开,为T型骨折,C型为与中轴骨 分离,漂浮髋臼
双柱骨折由Judet-Letournell命名,是在髋 臼上方横形切断髂骨,与近端髂骨分离, 后柱通常分离、移位,可有后壁骨折 属C 型
A1-3型
A1-3型
A2型 后柱骨折
后柱骨折坚硬,孤立骨折少见 A2-1型:局限于坐骨内,实为延伸性的后 壁骨折 A2-2型:典型的后柱骨折,通过闭孔环延 伸。 A2-3型:后柱骨折合并后壁骨折,常有后 脱位。

A2型 后柱骨折
A2型 后柱骨折
A2型 后柱骨折
A2型 后柱骨折
1、按解剖部位,有利于治疗方 法决定

仪表板损伤(Dashboard inj.):屈髋屈膝, 仪表板冲击膝前,致后壁后柱损伤,多有 后脱位,复位后仍有潜在不稳定,宜切开 复位,指征更积极
2、有利于决定何种进路

横形骨折之切口宜选在移位明显的一侧, 单纯的壁和柱损伤较易决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骨科医师正确阅读X线片,熟悉骨折类型,并能在 干燥骨上画出骨折线 Tile认为是术前重要的准备,有经验的专家也不例 外

3、Judet-Letournel分类


简单骨折:后壁骨折,后柱骨折,前壁骨 折,前柱骨折,横行骨折 复杂骨折:双柱骨折,横形加后壁骨折, “T”形骨折,后壁加后柱,前或后半横形 骨折
图26-4. Judet-Letournel分类 A. 后壁; B.后柱;C.前壁;D. 前柱;E. 横形;F 后柱和后壁; G. 横形和后壁;H. T形;I. 前加后半横形;J. 完全两柱。 (引自Canale ST. Editors , Campbell Operative Orthopaedics, ninth ed , Mosby, 1998)
4、AO分类


A型:单一后柱或壁骨折
A1:后壁骨折;A2:后柱骨折;A3-1:前壁骨折; A3-2:前柱骨折

B型:两柱同时骨折,穹顶仍连与正常髂骨
B1-1:横形骨折;B1-2:横形加后壁骨折 B2:“T”型骨折 B3:前壁或前柱加后半横形骨折


C型:两柱均骨折,髋关节与正常髂骨连接 中断

1、A型

部分关节骨折,累及髋臼关节面的一部, 仅有一柱一壁损伤,可有脱位。
A1型 后壁骨折

单独或合并发生,后壁骨折是关节面骨折, 可一块或多块,骨折片可大可小,位置可 高可低,可有边缘嵌压,常有脱位,多数 仪表板损伤,可致股骨头坏死和坐骨神经 损伤。
A1型 后壁骨折
A1型 后壁骨折
A1型 后壁骨折

预后影响的因素
1、移位程度 2、骨折粉碎或嵌压程度 3、髋臼顶部受累程度 4、有否脱位-前、后、中心性脱位

谢谢!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2005 郑祖根 年
A3型 前柱和(或)前壁骨折
A3型 前柱和(或)前壁骨折
B型 横型或T型骨折
横型骨折是髋臼横行分开两部,折断两柱, 变化很多,可通过髋臼窝上缘、近端或远 端,骨折可在垂直与水平面上有不同倾斜 度,移位程度不一 多数远折端内移,围绕耻骨联合旋转,有 中心性脱位者也可通过断裂的骶髂关节旋 转移位
横型骨折联合髋臼后壁骨折
常见(20%),常有后脱位,并发症为坐 骨神经损伤和股骨头无菌坏死 警惕横型骨折线似乎无意义,但可继续移 位

a1:单纯横型骨折,无后壁骨折
a2+后壁:后壁单块骨折
a3+后壁:后壁多块骨折 a4+后壁:后壁多块骨折,并有边缘嵌压骨折
B2型 T型骨折

横形骨折线加上垂直骨折线,纵 形劈开髋臼,成“T”骨折,骨折 线可有不同变化
5、Tile分类的要点
一.
同样按解剖部位,节段类型及亚型,按 字母顺序
A型:部分关节骨折,壁或柱骨折 B型:部分关节骨折,横或T形 C型:双柱骨折,髋关节与中轴骨不连接,漂浮髋臼
二.
按骨折移位的方向分类,突出治疗效果 及预后
二、综合分类的特点-Tile分类 (Comprehensive clas)
一、分类方法
1、按时钟表面分类(Knight分类)

髋臼圆形如同钟面,分为4等分,6点钟在髋 臼切迹中心,12点在髋臼顶部
2、按“Y”软骨分类(Rowe分类)

按“Y”软骨分为三种
髋臼内壁骨折:多见, 横或斜形,前后柱断裂, 股骨头连同骨折向内移 位,由于负重区完整, 预后较好。 ② 髋臼顶部骨折 ③ 髋臼后部骨折
B2型 T型骨折
B2型 T型骨折
B2-1 臼顶T骨折 B2-2 臼顶旁骨折 B2-3 经臼顶骨折

B2型 T型骨折
B2型 T型骨折
B2型 T型骨折
B2型 T型骨折
B2型 T型骨折
B2型 T型骨折
B2型 T型骨折
B2型 T型骨折
B2型 T型骨折
B3型 前柱加后半横型骨折
三、综合分类介绍
综合分类介绍
综合分类介绍
Tile改进描写关节面的情况,目的是为了进一步 确定损伤的预后。 a1:股骨头半脱位,向前 B1:股骨头脱位,向前 a2:股骨头半脱位,向内 B2:股骨头脱位,向内 a3:股骨头半脱位,向后 B3:股骨头脱位,向后 r1:髋臼关节面,软骨损伤 δ1:股骨头,软骨损伤 r2:髋臼关节面,嵌插 δ2:股骨头,嵌插 ε1:关节内碎骨片需要手 δ3:股骨头,骨软骨骨 术切除 折 φ1:髋臼的无移位骨折
C1型:前柱骨折延及髂嵴 C2型:前柱骨折延伸到髂骨前缘 C3型:前柱骨折累及骶髂关节

•A1:后壁骨折;A2: 后柱骨折;A3-1:前壁 骨折;A3-2:前柱骨折 •B型:两柱同时骨折,穹 顶仍连接于正常的髂骨。 B1:横形骨折B1-1和 横形加后壁骨折B1-2; B2:“T”形骨折;B2: 前壁或前柱加后半横形骨 折 •C型:两柱均骨折,但全 部关节包括其穹顶部与正 常髂骨的连接中断。C1 型:前柱骨折延及髂嵴; C2型:前柱骨折延伸到 髂骨前缘;C3型:前柱 骨折累及骶髂关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