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技术方法1

合集下载

城市水环境保护规划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城市水环境保护规划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城市水环境保护规划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城市水环境保护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水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城市水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本文将从城市水环境保护规划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些常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一、水环境保护规划的背景和意义城市水环境保护规划是指为了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计划。

城市水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污染、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系统退化等。

这些问题不仅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威胁,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城市水环境保护规划的意义在于保障居民的生活水源、改善水质、维护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通过规划,可以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污染,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保护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二、城市水环境保护规划的技术手段和方法1. 水污染治理技术水污染是城市水环境保护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技术。

例如,建设污水处理厂,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以减少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采用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引入适当的生物来降解污染物,恢复水环境的自净能力。

2. 水资源管理技术水资源短缺是城市水环境保护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采取一些管理技术。

例如,建立水资源调度系统,通过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此外,还可以推广节水技术,包括改进农业灌溉方式、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和居民用水节约等。

3. 水生态修复技术水生态系统的退化是城市水环境保护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修复水生态系统,可以采取一些修复技术。

例如,建设湿地公园,通过人工修建湿地来提高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进行水体生态修复,包括水体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4. 水环境监测技术水环境监测是城市水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

通过对水环境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水环境的变化和问题,为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水环境监测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包括水质监测、水量监测、水生态系统监测等。

第四章 环境规划技术方法

第四章  环境规划技术方法
实际监测法 监测数据包括:普查监测数据、历史监测数据和在线
监测数据;
计算原则: 废水污染物排放量:有累计流量的,按废水流量加权平均 浓度和年累计废水流量计算求得;没有按照瞬时排放量求得。 废气污染物排放量:按监测的瞬时排放量和年生产时间求 得。
Page 4
Page 5
烟气在线 监测
Page 6
增的千分数。
Page 23
2、经济发展预测
能源消耗指标
指标名称
说明
产品综合 能耗
包括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总耗能量和产品总产值 的比值)和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总耗能量和产品 总产量的比值)。
能源利用率 有效利用的能量和供给的能量的比值。
规划期内能源消耗量增长速度与年平均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弹 速度之间的比值,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可采用
四.环境规划的决策方法
***环境规划决策分析的类型
(1)定性决策分析:依靠经验、直观判断能 力来进行决策分析 ――针对复杂的情况:其中数据资料难以完 整或难以量化;或者各因素间的关系无法 用数学表达式来表述。
(2)定量决策分析:是用数据而不是用经验 来分析――将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 分析得到的具体数据做比较
Page 11
规划一个工业园区核算其污染物 需要了解哪些内容,如何核算?
Page 12
一、污染物核算中常用的方法
(二)生活污染源污染物核算常用方法
1吨锅炉=0.7MW/h,供暖面积6000平方米,每平 方米供暖所需热功率是80W/h,加上20%管路损耗 =100w/h.6000平方米就是0.6MW/h
Page 28
(4).噪声环境质量预测
交通噪声预测方法:交通噪声预测方法常用的有多元回归 预测,即根据用车流量、道路宽度、本底噪声值与交通噪 声等效声级之间的关系,建立多元回归预测模型。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评价预测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评价预测

11
例题
已知某县 1995 年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是 300 万元,COD 排放总量是 250吨, 万元, 吨 2000 年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是 400 万元, 万元, COD 排放总量是 275 吨;若到 2010年工 年工 农业生产的总产值实现翻一番, 农业生产的总产值实现翻一番,用弹性系数 的年排放总量是多少吨? 法求那时 COD 的年排放总量是多少吨?
2010 − 2000
14
(5)由弹性系数 和β求出预测基准年与预测目 )由弹性系数ξ和 求出预测基准年与预测目 标年之间的α值 标年之间的 值
α=ξβ=0.023
(6)求出预测目标年 COD 的年排放总量 )
M = 275 × (1 + 0.023)
2010− 2000
= 345(t )
15
三、大气污染预测方法
水质模型法
完全混合的河流水质预测模型 一维河流水质模型 BOD-DO耦合模型 Streeter-Phelps模型 耦合模型: 模型、 BOD-DO耦合模型:Streeter-Phelps模型、 Thomas修正型 Dobbins-Camp修正型 修正型、 修正型、 Thomas修正型、Dobbins-Camp修正型、 Connor修正型 O’Connor修正型 Connor 湖泊水质预测模型 湖泊富营养化水质预测模型
(1)箱式模型 (2)高斯扩散模式
一般高斯扩散模式 高架连续点源地面浓度的高斯扩散模式 高架连续点源地面轴线浓度的高斯扩散模式 高架连续点源地面轴线最大浓度高斯扩散模式
(3)多源扩散模式 (4)线源扩散模式 (5)面源扩散模式 (6)总悬浮微粒扩散模式 (7)灰色预测模型
21
四、水污染预测方法
1、水污染源预测 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 (1)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

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1

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1

下一期值=上一期值的实测值 与上一期值的平滑值加权而得
新预测值是根据预测误差对原预测值进行修正得到的。 α的大小表明了修正的幅度。 α值愈大,修正的幅度愈大, α 值愈小,修正的幅度愈小。 因此,α值既代表了预测模型对时间 序列数据变化的反应速度,又体现了预测模型修匀误差的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α值是根据时间序列的变化特性来选取的。 若时间序列的波动不大,比较平稳,则应取小一些,如0.1 ~ 0.3 ;若时间序列具有迅速且明显的变动倾向, 则应取大一些, 如 0.6 ~ 0.9 。实质上,是一个经验数据,通过多个值进行试 算比较而定,哪个值引起的预测误差小,就采用哪个。

在移动平均值的计算中包括的过去观察值的实际个数,必须一开 始就明确规定。每出现一个新观察值,就要从移动平均中减去一 个最早观察值,再加上一个最新观察值,计算移动平均值,这一 新的移动平均值就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

在移动平均值的计算中包括的过去观察值的实际个数,若N=1,这 时利用最新的观察值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
2、定量预测方法
常用的定量方法有: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环境系统的数 学模型等。 ⑴ 时间序列法:又叫历史延伸法或外推法。 时间序列是指同一变量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的一组 观察值或记录值。在时间序列变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数 学方法建立预测模型,使时间趋势向外延伸,从而预测未来市场 的发展变化趋势,确定变量预测值。 构成时间序列的要素有两个:一是时间,二是与时间相对应 的变量水平。
包括五个基本步骤:
a.设计调查表; b.发放调查表实施调查; c.回收调查表进行统计处理; d.将所有调查对象对每项指标权重的平均估计值及本人 估计值的离差反馈给每个参加调查者,进行第二轮调 查; f.收回调查表进行统计处理。

《环境规划》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1

《环境规划》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1
城区人口发展因地而异,常见的三种增长模型为: 几何级数增长 算术平均增长 逻辑斯蒂增长
几何级数增长(曲线呈指数型)
N N e 预测模型: t
k (t t0 ) t0
Nt——t年的人口总数; Nt0 ——t=t0年时,即预测起始年时的人口基数; k ——人口增长系数或人口自然增长率。
Et E0 (1 )tt0
β——能耗增长速度,β=e×α; α——工业产值增长速度; e——能耗弹性系数,是能耗增长速度和工业产值增长速 度的比值,一般介于0.4~1.1之间。
(四)用水预测方法
1. 用水总量预测 对某一地区用水总量的供需平衡预测:
Qt Kt ZGDPt
ZGDPt——规划期t年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年; Kt——用水系数,t万元; Qt——规划期t年用水总量,万t/年。 2. 生活用水总量预测 对生活用水量,可通过人均生活用水定额预测: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 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指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 盈余等)总和价值。本国常住者通过在国外投资或到国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 (称之为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应计入本国国民生产总值。直观地讲,国 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它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 是“收入”的概念。
Di

fi N
100%
Di——i污染物超标率,%; fi—— i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的检测次数; N——i污染物的检测总次数。
(2)排放强度
单位时间内某污染物排放量:
Wi CiQi
Wi——i污染物单位时间的排放量; Ci——i污染物排放浓度检测值; Qi——含i污染物的介质(污水、废气)排放量。

G_ppt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G_ppt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环境预测与社会经济预测方法
•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 能耗预测 – 能耗预测方法
• 人均能量消费法
– 按人民生活中衣食住行对能源的需求来估算生活用 能的方法。根据美国 对84个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调查表明:当每人每年的消费量 为0.4t标准煤 时只能维持生存;为1.2~1.4t时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在 一个现代 化社会里,为了满足衣食住行和其他需要,每人每年的能源消耗量不低 于1.6 t标准煤。我国上海市为0.7t标准煤。
GSO2=1.6WS
• 烟尘排放量预测 • G尘=W · A·B (1—)
•W——燃煤量,t/a; •S——煤中的全硫分 •G尘——烟尘排放量,t/a; 含量,%。 •A——煤的灰分,%; •B——烟气中烟尘的质量分数; •W——燃煤量,t/a; •——除尘效率,%。 •若 安 装 二 级 除 尘 器 , = 1 +(1—1)(1—2), 1 为第 一级除尘效率, 2 为第二级 除尘效率。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
• 一般高斯模型
– 它是在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的情况下导出的。建 立高斯扩散模式的基本假设如下:①烟气扩散时,烟流中心轴 附近污染物比它的外侧要高,浓度分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呈 Q——污染物排放源强,g/s; 高斯分布;②在湍流扩散场中,平均风速不随地点、时间而变 B——某种污染物在大气中的预测浓度,mg/m3; 化,流场是定常的;③污染源为连续的、均匀排放;④在扩散 ū——平均风速,m/s; 过程中,污染物是保守的,即污染物在大气中不发生沉降、分 H——烟流中心线距地面的高度,m; 解和化合,地面对其起全反射作用,不发生吸收和吸附作用。 y——用浓度标准差表示的y轴上的扩散系数,m; – 根据上述假设导出的高斯扩散模式(高斯烟流模式)其数学形式 z——用浓度标准差表示的z轴上的扩散系数,m。 为:x=0

城市环境规划的创新技术与方法

城市环境规划的创新技术与方法

城市环境规划的创新技术与方法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规划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何合理规划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创新技术与方法,以期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城市环境规划的意义城市环境规划是指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环境规划的意义在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三、城市环境规划中的创新技术1.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技术,可以对城市的地理信息进行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

在城市环境规划中,GIS可以用于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优化土地利用、评估环境影响等。

通过GIS技术,城市规划者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城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2. 智能交通系统(ITS)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系统。

在城市环境规划中,ITS可以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优化交通信号控制、提供交通信息服务等方式,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

此外,ITS还可以提供智能导航、电子收费等服务,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便利性。

3. 低碳技术低碳技术是指在生产、生活和交通等领域中,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技术。

在城市环境规划中,采用低碳技术可以减少城市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例如,采用太阳能发电、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

四、城市环境规划中的创新方法1. 参与式规划参与式规划是指将居民和相关利益方纳入到规划过程中,使其能够参与决策和制定规划方案的一种方法。

通过参与式规划,可以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预测方法
四、水污染预测方法 (二)水环境质量预测: 1.水质相关法 1)水质流量相关法 水质相关法中,如将流量作为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 与水质参数建立相关关系,称为水质流量相关法。 这种模型中假设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与流量无关, 是一常数;而易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随流量呈指数衰 减。例如对于河流其有机污染物总量预测可表达为:
(二)环境预测典型方法简介 :
1.定性预测法 2)特尔菲法 特尔菲预测法即匿名调查征询法,是目前在世界上组织专家预览中 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定性预测方法。特尔菲法是以无记名方式,通 过数轮函询,征求专家意见,并对每一轮的专家意见进行汇总整理, 作为参考资料再发给专家,供专家分析判断,进一步提出新的论证, 并不断修正自己的见解。
ES As S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预测方法
三、大气污染预测方法
(一)大气污染源源强预测:
3.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1)烟尘排放量预测 G烟 Ad fh B 无措施:
有措施:
G烟 Ad fh B( 1 )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预测方法
三、大气污染预测方法
(一)大气污染源源强预测:
3.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2)SO2排放量预测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预测方法
一、环境预测概述
(七)环境预测的基本程序 : 1.准备阶段 1)确定预测目的和任务 2)确定预测时间 3)制订预测计划 2.收集并分析信息阶段 1)收集预测资料 2)资料的分析检验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预测方法
一、环境预测概述
(七)环境预测的基本程序 : 3.预测分析阶段 1)选择预测方法 2)建立预测模型 3)进行预测计算 4)检验预测结果 4. 输出预测结果 1)输出预测结果 2)提交预测结果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PPT 117页)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PPT 117页)

pH 7.6 7.6 —— —— —— —— ——
监测项目
CODmn 4.5
CODGr 21.5
4.5
25.6
5.9
24.7
4.3
23.9
4.7
15.3
5.2
21.1
3.9
12.2
BOD5 5.1 4.0 —— —— —— —— ——
氨氮 1.12 0.484 0.380 0.366 0.217 1.24 0.138
环境质量报告书 企业排污申报 污染源普查数据 环境统计数据
Environmental Planning
(一)等标污染负荷
Yangzhou University
示例:
设区域内只有一个污染源,排放 i 种污染物,排放 量分别为:
污染物
排放量 (t/a)
III 类水标准 (mg/L)
COD 15 20
NH3-N 总磷 总氮 挥发酚
PD 讨O 论1:C如iSi何Si处理i?fS?i Ci 2Si
1(SiCi)ifCi Si
PpHSi(mCai m xS,iin)Si
Environmental Planning
断面编号
(评价标准)
S1(IV) S2(IV) S3(IV) S4(III) S5(III) S6(III) S7(III)
说明:此式仅适用于单个污染源。
Environmental 问题:Pi 的单位是什么?1984年全国工业污染源调查采用公式
Planning
为:
Pi

Ci C0i
Q1 0-6
,此时Pi 的单位又是什么?
Yangzhou University
Ci×Q为污染物排放量,设为Wi,4-1式可变为:

第四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第四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n
Q Wi Ai i1
Q—工业用水量,m3; Wi—不同行业i在规划年的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m3/万元; Ai—不同行业i在规划年的工业增加值,万元。
(四)用水预测方法
4.农业灌溉用水 按作物分别进行用水预测,然后求其总和:
n
Q KiSi i 1
Q—预测年农业灌溉用水总量,万t/年; Si—预测年某种作物i灌溉面积,hm2/年; Ki—预测年某种作物i灌溉系数,万t/hm2
A. 90%
B. 80% C. 70%
D.
60%
第四节 水污染预测方法
一 水污染源预测
(一)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
=m0(1+rm)t
mt—预测年工业废水排放量; m0—基准年工业废水排放量; rm—工业废水排放量年平均增长率;
第四节 水污染预测方法
一 水污染源预测
(一)人口预测
人口预测的变量主要采取直接影响人口自然变动的出生率、 死亡率和社会变动的迁移率等参数。这些参数的选取必须考 虑约束条件。我国人口预测的常用经验模式的基本形式为:
Nt Nt0ek(tt0)
Nt——t年的人口总数 Nt0——t=t0年时,既预测起始年时的人口基数 e——自然对数的底(e=2.718)
第一节 环境评价方法
2.综合质量评价指数
若考虑到某些污染严重的因子对环境质量的突出影响,为体 现这些因子指数的极值作用,在环评中,产生了兼顾极值作 用的加权型综合评价指数方法,例如,内梅罗指数:
I I I 内(av) e2(max) 2 2
Imax—各单因子指数中的最大值; Iave—各单因子指数的平均值。
(2)根据(4-24)、(4-25)式求出预测参照年与预测基准年之间的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成为了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技术手段与方法,以期为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遥感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航空器等远距离获取地面信息的技术手段。

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中,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空间数据,用于分析城市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资源分布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准确评估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规划者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信息处理系统。

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中,GIS可以将各种环境要素的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帮助规划者了解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状况。

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确定城市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域和敏感区域,为规划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三、生态模型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中的应用生态模型是一种通过模拟和预测生态系统的变化来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方法。

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中,生态模型可以帮助规划者预测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

例如,通过建立城市水循环模型,可以评估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状况,为城市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生态网络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中的应用生态网络是指通过建立生态廊道、生态节点等连接要素,构建起城市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中,生态网络可以帮助规划者保护和恢复城市的生态系统功能。

通过建立生态廊道,可以促进城市植物和动物的迁移和繁衍,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通过建立生态节点,可以提供城市居民的休闲和娱乐场所,改善城市居住环境。

五、生态评估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中的应用生态评估是一种对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规划环境影响技术、方法与实例

规划环境影响技术、方法与实例

规划环境影响技术、方法与实例规划环境影响技术、方法与实例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环境、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和方法来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和规划。

技术与方法:1.生态评估:生态评估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通过调查、监测和分析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状况与变化,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并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模型:通过建立环境模型,可以模拟不同的发展方案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定量预测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这些模型可以包括空气质量模型、水质模型、气候模型等。

3.现场监测:通过现场监测,可以实时了解环境变化的情况,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现场监测可以包括大气污染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等。

4.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评价过程,通过评估和预测不同发展方案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决策提供参考。

环境影响评价包括环境基线调查、影响辨识、评价和决策等环节。

5.资源评估与管理:资源评估与管理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资源的定量、定性评估,可以明确环境容量和可持续发展的界限,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实例:1. "空中花园"规划在上海浦东新区,“空中花园”规划中,运用了多种环境影响技术和方法。

首先,通过生态评估,调查了当地的植物和动物多样性,评估了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其次,利用环境模型,预测了建设后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的情况。

再次,通过现场监测,实时了解了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最后,进行了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明确了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 港口开发项目规划在香港的港口开发项目规划中,也采用了多种环境影响技术和方法。

首先,进行了生态评估,调查了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其次,运用环境模型,预测了建设后水质和海洋生态的变化。

保护生态环境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保护生态环境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保护生态环境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在面临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需要采用一系列方法和策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生态平衡。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一、生态系统保育区规划生态系统保育区规划是一种通过划定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指定区域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

城市规划师需要对城市中的生态系统进行细致的评估和分析,确定其中的关键生态系统,并划定相应的保护区域。

这些保护区域可以包括森林、湿地、河流、湖泊等重要的自然资源。

通过划定生态系统保育区,可以有效地保护城市的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并提供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

二、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是一种以绿地和开放空间为核心的城市规划策略,旨在提供城市居民与自然环境接触的机会,增加城市的可持续性。

城市规划师可以通过增加绿地覆盖率,创建公园、广场和花园等开放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此外,绿化隔离带、水体保护带、自然景观与建筑景观的融合等都是绿地系统规划中重要的要素。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绿地系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三、有机农业规划有机农业规划是一种鼓励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城市规划方法。

城市规划师可以规划农田和农业用地,提供给农民实施有机农业的机会。

有机农业主张使用自然肥料和有机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有机农业还注重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鼓励保持和增加农田的生物多样性。

通过有机农业规划,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对水资源和土壤的污染,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规划和设计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城市规划师可以通过优化交通网络和提供多种交通选择,减少单一汽车依赖,并鼓励可持续出行方式的使用,如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

此外,减少道路和交通设施的过度开发,避免破坏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也是重要的交通规划原则。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权值mi在实际应用时赋予,要考虑评价目的及区域 特点。在无明确理由的情况下,一般可以均权,即mi
= 1/5, 此时
n
1n
I i1 miPi ni1 Pi
Environmental Planning
问题:认识这个模型?
Yangzhou University
3、 姚志麒指数 (1)计算模型:
I上
(2)环境质量分级表
断面
指标 平均值mg/L
朴席桥
最劣值mg/L 监测次数 超标率%
平均值mg/L
大闸东
最劣值mg/L 监测次数 超标率%
评价标准
CODMn 7.3
9.6 6 0
7.2
10.1 6
16.7 ≤10
BOD5 4.8
6.4 6
16.7 5.1
7.4 6
33.3 ≤6
氨氮 2.33 4.06
6 83.3 3.37 6.12
CODmn 4.5
CODGr 21.5
4.5
25.6
5.9
24.7
4.3
23.9
4.7
15.3
5.2
21.1
3.9
12.2
BOD5 5.1 4.0 —— —— —— —— ——
氨氮 1.12 0.484 0.380 0.366 0.217 1.24 0.13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断面编号
S1 S2 S3 S4 S5 S6 S7
mi为I污染物的相对加权百分比
n
mi 1
n,污染物种类数
i 1
Ci,Si意义同前
Environmental Planning
I1 ni n1W iP i 1 ni n1m inP i m iP i

环境规划的技术决策方法

环境规划的技术决策方法
b由m个约束条件中常数构成的向量。
4.1 线性规划方法
线性规划中的目标函数代表了规划方案选择的评价准则,集中体现了 决策分析中最主要的决策要求。
线性规划采用单纯形法、两阶段法进行求解。
一般利用图解法进行解答。
想一想(结论): 三个转化
线性约束条件 线性目标函数 Z=Ax+By 最优解
转化 转化
可行域
消耗A种矿石4t、B种矿石4t、煤9t.每1t甲种产品的利润
是600元,每1t乙种产品的利润是1000元.工厂在生产这两
种产品的计划中要求消耗A种矿石不超过300t、 消耗B种
矿石不超过200t、消耗煤不超过360t.若你是厂长,你应如
何安排甲乙两种产品的产量(精确到0.1t),才能使利润总额
达到最大?
多目标特征 价值观念的特征 ——所谓”价值“:泛指规划主体对评价对象所具有的作用、 意义的认识和估计。
3 费用效益分析 3.1 费用效益分析
费用效益分析的简单模型 环境经济大系统的成本效益分析 环境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
1、费用效益分析的简单模型

图 费用效益分析模型
如图所示,我们把需求曲线下消费者购买的一定数量物品所围成的面积, 也就是愿意支付的货币总量表示总效益,同样,供给曲线以下围成的面 积就是生产这些数量的总损耗—总成本。用公式表示:NV=B—C
探索问题二:
Z y x B
一组平行线
图 解 法
转化
四个步骤:
寻找平行线组的 最大(小)纵截距
1。画(画可行域) 2。作(作z=Ax+By=0时的直线L 。) 3。移(平移直线L 。寻找使纵截距取得最值时的点) 4。答(求出点的坐标,并转化为最优解)

第四章_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第四章_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0
三、环境质量预测
1.大气环境质量预测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是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
经济、社会活动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
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 主要内容是预测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含量,常 用方法有箱式模型法、高斯模型法、线源扩散 模式法、面源扩散模式法和总悬浮微粒扩散模 式法等。
2.水环境质量预测

另一方面污水治理的总成本可表示为Z:
Z=3X1+5X2+2X3+4X4+5X5+6X6+1X7+2X8+3X9 而决策者的目标是确定满足约束条件的Xi使得Z 取得最小值。 将上述分析归纳后即可得如下数学符合模型:


数学模型(整理之后) Min Z= 3X1 +5X2 +2X3 +4X4 +5X5 +6X6 +1X7 +2X8 +3X9 X2
能源消耗预测方法 方法名称 说 明
人均能量 按人民生活中衣食住行对能源的需求来估算生活用 消费法 能的方法,我国平均每人每年1.14t标准煤。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e一般为0.4~1.1,由国民经济增 能源消费 长速度,粗预测能耗的增长速度 e ,其中α 弹性系数 为工业产值增长速度,以此可进行规划期能耗预 Et E0 (1 ) (t t ),其中E 为预测年的能耗量,E 为 法 测 t 0 基准年的能耗量,t,t0为预测年和基准年。
决策树图形
适用对象: 多阶段决策、前一阶段的决策影响后续阶段的结 构和决策的项目。 方法: 用决策树的形式列出决策问题的逻辑结构。 从决策树的末梢向决策点倒退,计算出不同决策 方案下的期望值,将未占优的方案去掉,直到得出初 始的决策方案。

环境规划-U51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1

环境规划-U51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1

S i1 i
该指数将大气质量分为6级,包括5种污染物参与评价(CO, SO2, NOX, O3和TSP)。橡树岭是什么?
美国大气污染物标准指数PSI
该指数按照6个污染因子(SO2, TSP, CO, O3, NOX, 以及SO2,与 TSP的环境浓度的乘积)来判定大气的环境质量,将大气质量分为 五个等级(良好、中等、不健康、很不健康和有危险)。
A 0.75 B 1.33 C 1.58 D 3.25
2 某水样pH值为13,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 ).
A 1.86 B 3.00 C 3.50 D 2.25
3 某Ⅲ类水BOD5实测浓度代表值是4mg/L, Ⅲ类水域的标 准值是4mg/L, 该水质因子是否达标。
4 已知某居民点环境空气中NO2的日平均浓度为0.12mg/m3, 若根据单项质量指数法进行评价(二级标准),则可判断该 点环境空气是否超标。
飘尘
SO2
NOx
CO
日均浓度
0.22
0.32
0.13
5.20
(mg/m3)
评价标准
0.25
0.25
0.15
6.70
计权系数
0.2
0.5
0.2
0.1
均值型:0.93, 加权型1.07,内梅罗 1.12。
4.1.3 大气环境质量指数
橡树岭(ORAQI)大气质量指数
5
ORAQI (5.7
Ci )1.37
污染源 COD 编号
BOD
SS

总等标污染 分
负荷

1 2 3 合计
75000 88000 40000 203000
432000 140000 200000 772000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决策分析方法课件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决策分析方法课件
工资差额法是利用不同环境质量条件下 工人工资的差异,来估计环境质量变化 造成的经济损失或经济效益。
PPT学习交流
22
6、防护费用法
环境资源被破坏时带来的经济损失, 可以 通过为防护该环境资源不受破坏所准备支 付的费用来推断。
例如,评估公路噪声的危害,可以用建立 噪声隔离墙所需的费用来衡量。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18
2.人力资本法或工资损失法
人力资本法将劳动者作为生产要素而对其 遭受环境影响,特别是通过人体健康进行 环境价值经济评价的方法。
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的经济损失有过早死亡、 患病、提前退休等,这些可以通过个人的 费用支出或损失反映出来。
PPT学习交流
19
3、机会成本法
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是指把一定的资源 用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对其它 产品生产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X≤55; Y≤14; 0.3X-Y≥0, X≥0, Y≥0;
PPT学习交流
34
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
目标函数:
MaxZ c1 X1 c2 X 2 ... cn X n
约束条件 : s.t. (subject to) 满足于
矩阵形式
a11 X 1 a12 X 2 ... a1n X n b1 a21 X 1 a22 X 2 ... a2n X n b2
见图4—1:规划决策系统的框架 (二)环境规划决策的特征
1、非结构化特征 2、多目标特征服 3、基于价值观念的特征
PPT学习交流
3

环境规划系统
系统分析:
问题识别,功能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结构和外部条件
Ⅲ 系统评价:
评价指标,价值权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要素:物质、量、功能、时间
名词定义--浓度
3、浓度:单位容积内所含有物质的质量。
(M / V ) 瞬时浓度: C ( x, y, z, t ) lim V 0
a、时间平均浓度
1 C t ( x, y , z , t 0 ) T

t 0 T
t0
C ( x, y, z , t )dt
20%的水质为劣Ⅴ类;
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灌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废
堆占地200万亩,合计约占10%的耕地面积重金属超标问题突出; 虽然污染的常规因子有所控制,但一些新问题又不断出现。比如, 区域性灰霾问题,POPS(杀虫剂、二噁英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危险废物和化学品污染问题等。此外,环境污染事件威胁群众健 康问题比较突出,全国平均每年有150起污染事故。
主要内容:
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人口、环境意识、生活水平、生
产布局等。 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 环境污染预测:各污染物的总量、浓度以及分布的变化, 可能出现的新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 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 生态环境预测:城市生态环境,包括水资源的贮量、消 耗量、地下水位等,城市绿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城 市化趋势等;农业生态环境,包括农业耕地数量和质量, 盐碱地的面积和分布,水土流失的面积和分布;此外还 包括区域内的森林草原、沙漠等的面积、分布以及区域 内的物种、自然保护区、风景的变化趋势。
pn=(1+a)np0
分析:1、指数模型假定增长率是常数,人口数值呈几何级数增长; 2、取适当的时段求出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a是预测的关键;3、指数模型会产生假象。
指数增长示例
某地区人口预测
70000 60000 50000
人口(人)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1985
y = 0.59026 e0.00572 R2 = 0.9689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标准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
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 1983首次发布,1988年为第一次修订,1999年为第二次修订,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本标准项目共计109项,其中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24项,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 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80项。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 类:1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2类主要适用于集 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 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3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 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 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4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 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5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 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pn=p∞- an(p∞-p0)
(p∞-pn)/(p∞-pn-1)=a a表示增长速度递减率 p∞-p1=a(p∞-p0) p∞-p2=a(p∞-p1)=a2(p∞-p0) p∞-p3=a(p∞-p2)=a3(p∞-p0) -----p∞-pn=a(p∞-pn-1)=an(p∞-p0)
城市人口数学模型
N N
=总质量/总容积
名词定义--负荷
4、污染负荷
单位时间负荷: 排放总量/排放时间 = m/T = QC
单位长度负荷:
排放总量/河段长度 = m/L
思考题:
假设污水场的喷流或者河流断面A-A,该断 面的流速为u(x,y,t),瞬时浓度为C (x,y,t),求该断面的平均浓度?
环境规划技术方法
第四类 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1982年首次发布,1996年为第一次修订,2000年为第二次修订,本 次为第三次修订。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二级。
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
评价一个地区或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各个时期的
degradation of a body of water by a substance or condition to such a degree that the water fails to meet specified standards or cannot be used for a specific purpose.
环境规划第4讲
规划技术方法-1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王荣和、毛献忠
环保部官员称26%环保重点城市空 气不达标
―2011年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 2011年11月6日在广州 召开,国家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在会上透露,我国环境污 染仍然严重 26%的环保重点城市和17%的地级市不达标,空气质量达不到国 家二级标准;


演变趋势; 为控制污染和环境治理找出重点和提出要求; 为制定城市环境规划、城市建设规划方案提供依据 为制定城市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标准和环境法规等 提供依据; 预测拟建城市各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环境评价的工作和内容
污染源调查 监测项目的确定 监测网点的布局
获得环境污染数据
人口的净增长率随人口的增加而减小,且当pt 趋近于p∞时,净增长率趋于0。 dpt/dt=a(1-pt/ p∞)pt pt= p∞/(1+(p∞/p0-1)e-at)
环境质量评价
(3)环境质量指数分级
结合环境质量或基准进行评价指数的分级评价。
环境质量的表征方法
环境质量指数 环境质量评价图

单一污染物的环境质量评价图; 单一介质的环境质量评价图; 全环境的环境质量评价图; 为特定目的进行的环境质量评价 社会与经济发展预测方法
影响预测结果准确度的因素
人对客观规律认识的限制 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 受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影响
受预测区间长短及时间尺度的影响
受信息状况的影响 社会因素的制约
受预测者智能结构的影响
环境预测的基本逻辑
环境预测的出发点:
人、人的 活动预测 污染源 预测 污染物 排放量
人口、社会经济……
(1)线性增长模型(linear growth model)
pn=p0+na
p1=p0+a p2=p1+a=(p0+a)+a=p0+2a p3=p2+a=(p0+2a)+a=P0+3a -----pn=pn-1+a=(p0+(n-1)a)=p0+na 其中,p0是基础年人口数;a是单位时间内人口的增长 数;n是时间单位数
名词定义--污染/污染物质
1、水环境:周围有关水体的状况 2、水污染/污染物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第七章 附则第四十四条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 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 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info_glossary.htm

人口预测,经济预测,能源预测,交通预测
环境质量/污染预测
大气污染预测方法 水环境污染预测
固体废物污染预测
噪声预测方法
基本要素:
在选择预测方法时,通常可考虑6个基本要素,
即:

预测方法的应用范围(对象、时限、条件等); 预测资料的性质; 模型的类型; 预测方法的精确度; 预测方法的适用性 以及使用预测方法的费用。
环境预测的主要环节:
点源、面源、线源…… 生活源、工业源、农业源……
环境预测的主要环节:
COD、氨氮、SO2……
环境预测的目的:
环境质量
水、气、声…… 生态系统
(一)社会与经济发展预测方法
社会:人口预测 经济:国民/内生产总值(GNP/GDP)预测 能源:能耗预测
交通:交通预测
1、人口预测

上述预测的关键是求算r值。人口自然增长率(r)是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 之差,常表示为人口每年净增的千分数。其计算方法是:在一定时空范 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之比,并 用千分比表示。而平均人口数是指计算期(如年)初人口总数和期末人口 总数之和的二分之一。
城市人口数学模型
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 海水水质分为四类:
第一类 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稀濒危海洋生物
保护区 第二类 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 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第三类 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
b、空间平均浓度
1 C ( x0 , y 0 , z 0 , t ) V
C ( x, y, z, t )dV
V
名词定义--浓度(续)
c、一组样品的平均浓度
假设有N个样品,各样品的容积为Vi, 其对应浓度为Ci,i=1, 2, … , N,则该 组样品的平均浓度为:
C 1 Vi C i / 1 Vi
评价方法 预测方法 规划方法
一、评价方法
评价对象

污染源评价(社会经济活动) 环境质量评价
评价准则 评价方法
国家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生活污水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 包括固废、噪音等。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人体健康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