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总复习尺规作图与画图
中考数学考点一遍过考点20尺规作图含解析

考点 20 尺规作图一、尺规作图1.尺规作图的定义在几何里,把限定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来画图称为尺规作图.2.五种基本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一个角的平分线;(4)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3.根据基本作图作三角形(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三角形;(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三角形;(3)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三角形;(4)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求作三角形;(5)已知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和斜边,求作直角三角形.4.与圆有关的尺规作图(1)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即三角形的外接圆);(2)作三角形的内切圆.5.有关中心对称或轴对称的作图以及设计图案是中考常见类型.6.作图题的一般步骤(1)已知;(2)求作;(3)分析;(4)作法;(5)证明;(6)讨论.其中步骤(3)(4)(5)(6)一般不作要求,但作图中一定要保留作图痕迹.二、尺规作图的方法1.尺规作图的关键(1)先分析题目,读懂题意,判断题目要求作什么;(2)读懂题意后,再运用几种基本作图方法解决问题.2.根据已知条件作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求作三角形的关键是确定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作图依据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常借助基本作图来完成,如作直角三角形就先作一个直角.考向一基本作图1.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为基本作图.2.基本作图有五种:(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一个角的平分线;(4)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典例 1 如图,在△ABC中,∠ACB=90°,分别以点A和B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12AB)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N,作直线M N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连接C D,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D=BD B.BD=CDC.∠A=∠BED D.∠ECD=∠EDC【答案】 D【解析】∵M N为A B的垂直平分线,∴AD=BD,∠BDE=90°,∵∠ACB=90°,∴C D=BD,∵∠A+∠B=∠B+∠BED=90°,∴∠A=∠BED,∵∠A≠60°,AC≠AD,∴EC≠ED,∴∠ECD≠∠EDC.故选D.典例 2 如图,已知∠MAN,点B在射线A M上.(1)尺规作图:①在A N上取一点C,使BC=BA;②作∠MBC的平分线B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求证:BD∥AN.【解析】(1)①以B点为圆心,B A长为半径画弧交AN于C点;如图,点C即为所求作;②利用基本作图作B D平分∠MBC;如图,B D即为所求作;(2)先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BCA,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MBD=∠CBD,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MBD=∠A,最后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得到结论.∵AB=AC,∴∠A=∠BCA,∵BD平分∠MBC,∴∠MB=D∠CBD,∵∠MBC=∠A+∠BCA,即∠MBD+∠CBD=∠A+∠BCA,∴∠MBD=∠A,∴BD∥AN.1.根据下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可判断A D一定为三角形的A.角平分线B.中线C.高线D.都有可能2.(1)请你用尺规作图,作A D平分∠BAC,交B C于点D(要求:保留作图痕迹);(2)∠ADC的度数.考向二复杂作图利用五种基本作图作较复杂图形.典例2如图,在同一平面内四个点A,B,C,D.(1)利用尺规,按下面的要求作图.要求: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结论.①作射线AC;②连接AB,BC,BD,线段B D与射线AC相交于点O;③在线段AC上作一条线段C F,使C F=AC–BD.(2)观察(1)题得到的图形,我们发现线段AB+BC>AC,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答案】见解析.【解析】(1)①如图所示,射线A C即为所求;②如图所示,线段AB,BC,BD即为所求;③如图所示,线段CF即为所求;(2)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AB+BC>AC.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作图题:学过用尺规作线段与角后,就可以用尺规画出一个与已知三角形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来.比如给定一个△ABC,可以这样来画:先作一条与AB相等的线段A′B′,然后作∠B′A′C′=∠BAC,再作线段A′C′=AC,最后连接B′C′,这样△A′B′C′就和已知的△ABC一模一样了.请你根据上面的作法画一个与给定的三角形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来.(请保留作图痕迹)1.根据已知条件作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在作图过程中主要依据是A.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B.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D.不能确定2.下列作图属于尺规作图的是A.画线段MN=3 cmB.用量角器画出∠AOB的平分线C.用三角尺作过点A垂直于直线l 的直线D.已知∠α,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AOB,使∠AOB=2∠α3.如图,已知钝角△ABC,依下列步骤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步骤1:以C为圆心,C A为半径画弧①;步骤2: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画弧②,交弧①于点D;步骤3:连接AD,交BC延长线于点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H垂直平分线段AD B.A C平分∠BADC.S△ABC=BC·AH D.AB=AD4.如图,点C在∠AOB的O B边上,用尺规作出了∠AOB=∠NCB,作图痕迹中,弧F G是A.以点C为圆心,O D为半径的弧B.以点C为圆心,DM为半径的弧C.以点E为圆心,O D为半径的弧D.以点E为圆心,DM为半径的弧5.如图,△ABC中,∠C=90°,∠CAB=5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E、F;②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12EF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③作射线AG交B C边于点D.则∠ADC的度数为A.65°B.60°C.55°D.45°6.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要在△ABC外部取一点D,使得△ABC和△DBC全等,下面是两名同学做法:甲:①作∠A的角平分线l;②以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l于点D,点D即为所求;乙:①过点B作平行于AC的直线l;②过点C作平行于AB的直线m,交l于点D,点D即为所求.A.两人都正确B.两人都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D.甲错误,乙正确7.在△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画弧,相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交A C于点D,连接BD.若C D=BC,∠A=35°,则∠C=__________.8.如图,在△ABC中,AB=A C.以点C为圆心,以CB长为半径作圆弧,交AC的延长线于点D,连接BD.若∠A=32°,则∠CDB的大小为__________度.9.按要求用尺规作图(要求: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并写出结论)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 B的垂直平分线MN.10.如图,已知△ABC,∠BAC=90°,(1)尺规作图:作∠ABC的平分线交AC于D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C=30°,求证:D C=D B.1.(2019?河南)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D=90°,AD=4,BC=3.分别以点A,C为圆心,大于12A C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作射线BE交A D于点F,交A C于点O.若点O是AC的中点,则CD的长为A.2 2 B.4 C.3 D.102.(2019?包头)如图,在Rt △ABC中,∠B=90°,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 C于点D,E,再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12D E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作射线AF交边B C于点G,若BG=1,AC=4,则△ACG的面积是A.1 B.32C.2 D.523.(2019?北京)已知锐角∠AOB,如图,(1)在射线O A上取一点C,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作?PQ ,交射线OB于点D,连接C D;(2)分别以点C,D为圆心,CD长为半径作弧,交?PQ于点M,N;(3)连接O M,MN.根据以上作图过程及所作图形,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COM=∠COD B.若OM=MN.则∠AOB=20°C.MN∥CD D.MN=3CD4.(2019?广西)如图,在△ABC中,AC=BC,∠A=40°,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可知∠BCG的度数为A.40°B.45°C.50°D.60°5.(2019?新疆)如图,在△ABC中,∠C=90°,∠A=30°,以点B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B C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B P交A 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P是∠ABC的平分线B.AD=BDC.S△CBD∶S△ABD=1∶3 D.C D= 12 BD6.(2019?荆州)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B,C分别落在∠MON的边OM,O N上,若OA=OC,要求只用无刻度的直尺作∠MON的平分线.小明的作法如下:连接AC,B D交于点E,作射线OE,则射线O E平分∠MO.N有以下几条几何性质:①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②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③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小明的作法依据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7.(2019?河北)根据圆规作图的痕迹,可用直尺成功找到三角形外心的是A.B.C.D.8.(2019?长沙)如图,Rt△ABC中,∠C=90°,∠B=30°,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作直线MN,交B C于点D,连接AD,则∠CAD的度数是A.20°B.30°C.45°D.60°9.(2019?襄阳)如图,分别以线段AB的两个端点为圆心,大于AB的一半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于C,D两点,连接AC,BC,AD,BD,则四边形ADBC一定是A.正方形B.矩形C.梯形D.菱形10.(2019?广东)如图,在△ABC中,点D是AB边上的一点.(1)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BC内,求作∠ADE,使∠ADE=∠B,D E交A C于E;(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若A DDB=2,求A EEC的值.11.(2019?长春)如图,在△ABC中,ACB 为钝角.用直尺和圆规在边AB 上确定一点D .使ADC 2 B ,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A.B.C.D.12.(2019?贵阳)如图,在△ABC中,AB=AC,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B和点D,再分别以点B,D为圆心,大于12B 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作射线CM交AB于点E.若AE=2,BE=1,则E C的长度是A.2 B.3C.3 D.513.(2019?宜昌)通过如下尺规作图,能确定点D 是BC 边中点的是A.B.C.D.14.(2019?潍坊)如图,已知AOB.按照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OB的两边于C,D两点,连接CD;②分别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线段O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E,连接CE,DE;③连接OE交CD于点M.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CEO DEO B.CM MDC.OCD ECD D.1 S四边形CD OEOCED215.(2019?东营)如图,在RtV ABC中,ACB90,分别以点B和点C为圆心,大于12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D,E两点,作直线DE交AB于点F,交BC于点G,连接CF.若AC3,CG2,则CF的长为A.52B.3C.2D.7 216.(2019?宁夏)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B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BC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BP交AC于点D.若A30,则S△S△BCDABD__________.17.(2019?贵港)尺规作图(只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如图,已知△ABC,请根据“SAS”基本事实作出△DEF,使△DEF≌△ABC.18.(2019?玉林)如图,已知等腰△ABC顶角A30.(1)在A C上作一点D,使AD BD(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作法和证明,最后用黑色墨水笔加墨);(2)求证:△BCD是等腰三角形.19.(2019?长春)图①、图②、图③均是6×6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B、C、D、E、F均在格点上.在图①、图②、图③中,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要求画图,所画图形的顶点均在格点上,不要求写出画法.(1)在图①中以线段AB为边画一个△ABM,使其面积为6.(2)在图②中以线段CD为边画一个△CDN,使其面积为6.(3)在图③中以线段EF为边画一个四边形EFGH,使其面积为9,且EFG90.20.(2019?哈尔滨)图1、2是两张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AC的两个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1中画出以AC为底边的等腰直角△ABC,点B在小正方形顶点上;(2)在图2中画出以AC为腰的等腰△ACD,点D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ACD的面积为8.21.(2019?济宁)如图,点M和点N在AOB内部.(1)请你作出点P,使点P到点M和点N的距离相等,且到AOB两边的距离也相等(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请说明作图理由.22.(2019?河池)如图,AB为e O的直径,点C在e O上.(1)尺规作图:作BAC的平分线,与e O交于点D;连接OD,交BC于点E(不写作法,只保留作图痕迹,且用黑色墨水笔将作图痕迹加黑);(2)探究OE与AC的位置及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3.(2019?赤峰)已知:AC是Y ABCD的对角线.(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与AD 相交于点E,连接C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AB 3,BC 5,求△DCE 的周长.24.(2019?杭州)如图,在△ABC中,AC<AB<BC.(1)已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交于点P,连接AP,求证:∠APC=2∠B.(2)以点B为圆心,线段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B C边交于点Q,连接AQ.若∠AQC=3∠B,求∠B的度数.25.(2019?吉林)图①,图②均为4×4 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在图①中已画出线段AB,在图②中已画出线段C D,其中A、B、C、D均为格点,按下列要求画图:(1)在图①中,以AB为对角线画一个菱形AEBF,且E,F 为格点;(2)在图②中,以CD为对角线画一个对边不相等的四边形CGD,H且G,H为格点,∠CGD=∠CHD=90°.26.(2019?武汉)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四边形ABCD 的顶点在格点上,点E是边DC与网格线的交点.请选择适当的格点,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网格中完成下列画图,保留连线的痕迹,不要求说明理由.(1)如图1,过点A画线段AF,使A F∥D C,且AF=D C.(2)如图1,在边AB上画一点G,使∠AGD=∠BGC.(3)如图2,过点E画线段EM,使EM∥AB,且EM=AB.27.(2019?江西)在△ABC中,AB=AC,点A在以BC为直径的半圆内.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画图痕迹).(1)在图1中作弦E F,使EF∥BC;(2)在图2中以B C为边作一个45°的圆周角.变式拓展1.【答案】B【解析】由作图的痕迹可知:点D是线段BC的中点,∴线段AD是△ABC的中线,故选B.如图,在△ABC中,∠C=90°,∠B=40°.2.【解析】(1)如图,AD为所作;(2)∵∠C=90°,∠B=40°.∴∠BAC=90°–40°=50°,∵A D平分∠BAC,∴∠BAD= 12∠BAC=25°,∴∠ADC=∠B+∠BAD=40°+25°=65°.3.【解析】首先作一条射线,进而截取AB=A′B′,∠CAB=∠C′A′B′,进而截取AC=A′C′,进而得出答案.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考点冲关1.【答案】C【解析】根据已知条件作符合条件的三角形,需要使三角形的要素符合要求,或者是作边等于已知线段,或者是作角等于已知角,故选C.2.【答案】D【解析】选项A,画线段MN=3 cm,需要知道长度,而尺规作图中的直尺是没有长度的,错误;选项B,用量角器画出∠AOB的平分线,量角器不在尺规作图的工具里,错误;选项C,用三角尺作过点A垂直于直线l 的直线,三角尺也不在作图工具里,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3.【答案】A【解析】由作法可得BH为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故选A.4.【答案】D【解析】作图痕迹中,弧F G是以点E为圆心,DM为半径的弧,故选D.5.【答案】A【解析】由题意得AG为∠CAB的角平分线,则∠ADC=25°,∵∠C=90°,∴∠ADC=65°,故选A.6.【答案】A【解析】(甲)如图一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AD是∠BAC的角平分线,∴∠BEA=90°,∴∠BED=90°,∴∠BEA=∠BED=90°,由甲的作法可知,AB=BD,A B=BDABC=DBC∴∠ABC=∠DBC,在△ABC与△DBC中,,BC BC=∴△ABC≌△DBC,故甲的作法正确;(乙)如图二所示,∵BD ∥AC ,C D ∥AB ,∴∠ ABC =∠DCB ,∠ACB =∠DBC ,ABC = DCB在△ABC 和△ DCB 中,BC =CB,ACB = DBC∴△ABC ≌△DCB (ASA ),∴乙的作法是正确的.故选 A . 7.【答案】 40°【解析】∵根据作图过程和痕迹发现 MN 垂直平分 AB , ∴D A =D B ,∴∠ DBA =∠A =35°,∵C D =BC ,∴∠ CDB =∠CBD =2∠A =70°,∴∠ C =40°, 故答案为: 40°. 8.【答案】 37【解析】∵ AB =AC ,∠A =32°, ∴∠ABC =∠ACB =74°, 又∵BC =D C ,∴∠CDB =∠CBD = 1 2∠ACB =37°,故答案为: 37. 9.【解析】作法:(1)分别以 A ,B 点为圆心,以大于A B 2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 M ,N 两点;(2)作直线 MN ,MN 即为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10.【解析】( 1)射线 BD 即为所求.(2)∵∠ A =90°,∠ C =30°,∴∠ABC =90°﹣30°=60°,∵BD 平分∠ ABC ,∴∠CBD = 1 2∠ABC =30°, ∴∠C =∠CBD =30°,∴D C =D B .直通中考1.【答案】 A【解析】如图,连接 FC ,则 AF =FC .∵AD ∥BC ,∴∠ FAO =∠BCO .FAO BCOOA OC在△FOA 与△ BOC 中, ,∴△ FOA ≌△BOC (ASA ),∴ A F =BC =3,AOF COB∴FC =AF =3,FD =AD - A F =4-3=1.在△ FDC 中,∵∠ D =90°,∴ CD2+D F 2=FC 2,∴C D 2+12=32,∴C D =2 2 .故选 A .2.【答案】 C【解析】由作法得 AG 平分∠ BAC ,∴G 点到 A C 的距离等于 BG 的长,即 G 点到 AC 的距离为 1,所以△ ACG 的面积 =1 2 ×4×1=2.故选 C .3.【答案】 D【解析】由作图知 C M =C D =D N ,∴∠ COM =∠COD ,故 A 选项正确;∵O M =ON =MN ,∴△ OMN 是等边三角形,∴∠ MO =N 60° ,∵C M =C D =D N ,∴∠MOA =∠AOB =∠BON = 1 3 ∠MO =N 20° ,故 B 选项正确;∵∠MO =A ∠AOB =∠BON =20° ,∴∠ OCD =∠OC =M 80° ,∴∠ MCD =160° ,1 2 又∠CMN =∠AON =20° ,∴∠ MCD +∠CMN =180° ,∴ MN ∥C D ,故C 选项正确;∵MC +C D +D N >MN ,且 C M =C D =D N ,∴3C D >MN ,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D .4.【答案】 C【解析】由作法得 C G ⊥AB ,∵AC =BC ,∴CG 平分∠ ACB ,∠A =∠B ,∵∠ ACB =180° -40 ° -40° =100° , ∴∠BCG = 1 2∠ACB =50° .故选 C .5.【答案】 C【解析】由作法得 B D 平分∠ ABC ,所以 A 选项的结论正确;∵∠C =90° ,∠ A =30° ,∴∠ ABC =60° ,∴∠ ABD =30° =∠A ,∴AD =BD ,所以 B 选项的结论正确; ∵∠CBD = 1 2 ∠ABC =30° ,∴ BD =2C D ,所以D 选项的结论正确;∴AD =2C D ,∴S △ABD =2S △CBD ,所以 C 选项的结论错误.故选 C .6.【答案】 C【解析】∵四边形 ABCD 为矩形,∴ AE =C E ,而 OA =OC ,∴OE 为∠AOC 的平分线.故选 C .7.【答案】 C【解析】三角形外心为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由基本作图得到 C 选项作了两边的垂直平分线,从而可用直尺成功找到三角形外心.故选 C .8.【答案】 B【解析】在△ ABC 中,∵∠ B =30° ,∠ C =90° ,∴∠ BAC =180° - ∠B -∠C =60° ,由作图可知 MN 为 AB 的中垂线,∴D A=D B,∴∠DAB=∠B=30°,∴∠CAD=∠BAC- ∠DAB=30°,故选B.9.【答案】D【解析】由作图可知:AC=AD=BC=BD,∴四边形ACBD是菱形,故选D.10.【解析】(1)如图,∠ADE为所作.(2)∵∠ADE=∠B,∴D E∥BC,∴A E ADEC DB=2.11.【答案】B【解析】∵ADC 2 B且ADC B BCD ,∴B BCD ,∴DB DC ,∴点D 是线段BC 中垂线与AB 的交点,故选B.12.【答案】D【解析】由作法得C E⊥AB,则∠AEC=90°,AC=AB=BE+AE=2+1=3,在Rt△ACE中,C E= 32 22 5 .故选D.13.【答案】A【解析】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可得线段BC 的中点.由此可知:选项 A 符合条件,故选A.14.【答案】C【解析】由作图步骤可得:OE 是AOB 的角平分线,∴∠COE=∠DOE,∵OC=OD,OE=OE,O M=O M,∴△COE≌△DOE,∴∠CEO=∠DEO,∵∠COE=∠DOE,OC=OD,∴C M=DM,OM⊥C D,∴S 四边形OCED=S△CO+E S△DOE= 1 1 1OE CM OE DM CD OE ,2 2 2但不能得出OCD ECD ,∴A、B、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15.【答案】A【解析】由作法得GF 垂直平分BC ,∴FB FC ,CG BG 2,FG BC ,∵ACB 90 ,∴FG∥AC ,∴BF CF ,∴CF 为斜边AB 上的中线,∵AB 32 42 5,∴1 5CF AB .故选A.2 216.【答案】1 2【解析】由作法得BD 平分ABC,∵∠C 90 ,A 30 ,∴ABC 60 ,∴ABD CBD 30 ,∴DA DB ,在Rt△BCD 中,BD 2CD ,∴AD 2CD ,∴S△BCDS△ABD12.故答案为:12.17.【解析】如图,△DEF 即为所求.18.【解析】(1)如图,点D为所作.(2)∵AB AC,∴1ABC C(18036)72,2∵DA DB,∴ABD A36,∴BDC A ABD363672,∴BDC C,∴△BCD是等腰三角形.19.【解析】(1)如图①所示,△ABM即为所求.(2)如图②所示,△CDN即为所求.(3)如图③所示,四边形EFGH即为所求.20.【解析】(1)作AC的垂直平分线,作以AC为直径的圆,垂直平分线与圆的交点即为点B.(2)以C为圆心,AC为半径作圆,格点即为点D.21.【解析】(1)如图,作∠AOB的角平分线与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交于P点,即点P到点M和点N的距离相等,且到AOB两边的距离也相等.(2)理由: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22.【解析】(1)如图所示:(2)O E∥AC,1 OE AC.2理由如下:∵AD平分BAC,∴1 BAD BAC,2∵1 BAD BOD,2∴BOD BAC,∴OE∥AC,∵OA OB,∴OE为△ABC的中位线,∴OE∥AC,1 OE AC.223.【解析】(1)如图,CE为所作.(2)∵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 BC5,CD AB3,∵点E在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上,∴EA EC,∴△DCE的周长CE DE CD EA DE CD AD CD538.24.【解析】(1)∵线段A B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交于点P,∴PA=PB,∴∠B=∠BAP,∵∠APC=∠B+∠BAP,∴∠APC=2∠B.(2)根据题意可知BA=BQ,∴∠BAQ=∠BQA,∵∠AQC=3∠B,∠AQC=∠B+∠BAQ,∴∠BQA=2∠B,∵∠BAQ+∠BQA+∠B=180°,∴5∠B=180°,∴∠B=36°.25.【解析】(1)如图,菱形AEBF即为所求.(2)如图,四边形CGDH即为所求.26.【解析】(1)如图所示,线段AF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点G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线段EM即为所求.27.【解析】(1)如图1,EF为所作.(2)如图2,∠BCD为所作.。
中考专题复习——初中最基本的尺规作图总结与典型例题

初中基本尺规作图总结与典型例题一、理解“尺规作图”的含义1.在几何中,我们把只限定用直尺(无刻度)和圆规来画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其中直尺只能用来作直线、线段、射线或延长线段;圆规用来作圆和圆弧.由此可知,尺规作图与一般的画图不同,一般画图可以动用一切画图工具,包括三角尺、量角器等,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度量,但尺规作图在操作过程中是不允许度量成分的.2.基本作图:(1)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利用这两个基本作图,可以作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的和或差.二、熟练掌握尺规作图题的规范语言1.用直尺作图的几何语言:①过点×、点×作直线××;或作直线××;或作射线××;②连结两点××;或连结××;③延长××到点×;或延长(反向延长)××到点×,使××=××;或延长××交××于点×;2.用圆规作图的几何语言:①在××上截取××=××;②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圆(或弧);③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④分别以点×、点×为圆心,以××、××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 三、了解尺规作图题的一般步骤尺规作图题的步骤:1.已知:当作图是文字语言叙述时,要学会根据文字语言用数学语言写出题目中的条件;2.求作:能根据题目写出要求作出的图形及此图形应满足的条件;3.作法:能根据作图的过程写出每一步的操作过程.当不要求写作法时,一般要保留作图痕迹.对于较复杂的作图,可先画出草图,使它同所要作的图大致相同,然后借助草图寻找作法.在目前,我们只要能够写出已知,求作,作法三步(另外还有第四步证明)就可以了,而且在许多中考作图题中,又往往只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需要写出作法,可见在解作图题时,保留作图痕迹很重要.尺规作图的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中考数学基础复习第22课尺规作图课件

解得,x=5或-3(舍弃),∴BE=5.
变式2.(202X·长沙)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48页告知我们一种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已知:∠AOB. 求作:∠AOB的平分线. 作法:(1)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M,交OB于点N; (2)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 1 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的内部相交
4.(202X·北京)已知:如图,△ABC为锐角三角形,AB=AC,CD∥AB. 求作:线段BP,使得点P在直线CD上,且∠ABP= ∠BAC. 作法:①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圆,交直线CD于C,P两点;②连接BP.线段BP 就是所求作线段. (1)使用直尺和圆规,依作法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
∠CBA内交于点F;作射线BF交AC于点G.若CG=1,P为AB上一动点,则GP的最小值
为
(C)
A.无法确定
B. 1
2
C.1
D.2
5.(202X·河北)如图1,已知∠ABC,用尺规作它的角平分线.
如图2,步骤如下,
第一步:以B为圆心,以a为半径画弧,分别交射线BA,BC于点D,E;
第二步:分别以D,E为圆心,以b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BC内部交于点P;
【解析】(1)则四边形ABCD就是所求作的四边形.
(2)∵AB∥CD,∴∠ABP=∠CDP,∠BAP=∠DCP,∴△ABP∽△CDP,∴ AB . AP
【考点3】尺规作图拓展应用
例3.(202X·苏州)如图,已知∠MON是一个锐角,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 弧,分别交OM,ON于点A,B,再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 1 AB长为半径画弧,两
2
弧交于点C,画射线OC.过点A作AD∥ON,交射线OC于点D,过点D作DE⊥OC,交ON于
初三数学复习尺规作图ppt课件

作法:
1.以O为圆心,适当 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M, 交OB于N.
2.分别以M,N为
圆心.大于 1 MN的长为 2
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的内部交于C. 3.作射线OC.
A
M C
B
N
则射线OC即为所求.
O
4
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已知:线段AB,
A
求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作法:(大两1)于弧分—交别12—于以AC点B、的AD、长两B为点为半;圆径心作,弧以,
2、连接AB’、B’C’、C’A。 2、连接A’B’、B’C、CA’。
17
利用位似定义如何将一个图形进行
放大或缩小? A
请把图中的四边
形缩小到原来的二
D
分之一
B
C
18
A
作法一
(1)在边形ABCD外任取一点O
D
(2)过点o分别作射线
B
OA,OB,OC,OD
A.
(3)分别在射线OA, OB,OC,OD上取点A,
A
.
B
.
O
.
.
D
C
21
a
⑶ 以B为圆心,b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N于点 A; ⑷ 连接AB; (5)△ABC即为所求的直 角三角形
9
已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
A、B、C
求作:⊙O,使它经过A、B、C
B
作法:
F A O
1、连结AB,作线段AB的垂
C
直平分线DE,
G
2、连结BC,作线段BC的垂直平
分线FG,交DE于点O,
3、以O为圆心,OB为半径作圆,
. D. B . C
. B,,C,,D,, O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30 尺规作图问题(教师版含解析)

中考专题30 尺规作图问题1.尺规作图的定义:只用不带刻度的直尺和圆规通过有限次操作,完成画图的一种作图方法.尺规作图可以要求写作图步骤,也可以要求不一定要写作图步骤,但必须保留作图痕迹。
2.尺规作图的五种基本情况(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3.对尺规作图题解法写出已知,求作,作法(不要求写出证明过程)并能给出合情推理。
4.中考专题要求(1)能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能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3)能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4)了解尺规作图的步骤,对于尺规作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不要求证明).【经典例题1】(2020年•台州)如图,已知线段AB ,分别以A ,B 为圆心,大于12AB 同样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D,连接AC,AD,BC,BD,CD,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平分∠CAD B.CD平分∠ACB C.AB⊥CD D.AB=CD【标准答案】D【分析】根据作图判断出四边形ACBD是菱形,再根据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可得出标准答案.【答案剖析】由作图知AC=AD=BC=BD,∴四边形ACBD是菱形,∴AB平分∠CAD、CD平分∠ACB、AB⊥CD,不能判断AB=CD【知识点练习】(2019•丽水模拟题)如图,小红在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时,是这样操作的: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线段AB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画弧,相交于点C,D,则直线CD即为所求.连结AC,BC,AD,BD,根据她的作图方法可知,四边形ADBC一定是( )A.矩形B.菱形C.正方形D.等腰梯形【标准答案】B【答案剖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画法得出四边形ADBC 四边的关系进而得出四边形一定是菱形。
初中数学专题尺规作图(含答案)

- 1 -第28课时 尺规作图◆考点聚焦1.掌握基本作图,尺规作图的要求与步骤..掌握基本作图,尺规作图的要求与步骤.2.利用基本作图工具画三角形、四边形、圆以及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利用基本作图工具画三角形、四边形、圆以及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对简单的作图能叙述作法.图能叙述作法.3.运用基本作图、结合相关的数学知识(平移、旋转、对称、.运用基本作图、结合相关的数学知识(平移、旋转、对称、••位似)等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图案设计.4.运用基本作图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基本作图解决实际问题. ◆备考兵法1.熟练掌握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2.在画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要注意其要求,.在画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要注意其要求,••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3.认真分析题意,善于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基本作图..认真分析题意,善于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基本作图. ◆识记巩固1.尺规作图的定义:.尺规作图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基本作图包括:.基本作图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三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叫三角形的内心,外心到三角形的三角形的内心,外心到三角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相等,内心到三角形的距离相等,内心到三角形的距离相等,内心到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相等.的距离相等.的距离相等. 识记巩固参考答案:1.限定只能使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作图.限定只能使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作图2.作线段.作线段 作角作角作角 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作角平分线作角平分线作角平分线 3.顶点.顶点 三边三边三边 ◆典例解析例1 (20082008,新疆建设兵团),新疆建设兵团),新疆建设兵团)(1)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用尺规在所给的两个矩形中各作一个不为正方形的菱形,且菱形的四个顶点都在矩形的边上.(保留作图痕迹)(保留作图痕迹)(2)写出你的作法.)写出你的作法.解析解析 (1)所作菱形如图①,②所示.)所作菱形如图①,②所示.说明:作法相同的图形视为同一种,例如类似图③,说明:作法相同的图形视为同一种,例如类似图③,••图④的图形视图与图②是同一种.种.① ②③ ④ (2)图①的作法:作矩形A 1B 1C 1D 1四条边的中点E 1,F 1,G 1,H 1,连结H 1E 1,E 1F 1,G 1F 1,G 1H 1.四边形E 1F 1G 1H 1即为菱形.即为菱形.图②的作法:在B 2C 2上取一点E 2,使E 2C 2>A 2E 2且E 2不与B 2重合,连结A 2E 2. 以A 2为圆心,A 2E 2为半径画弧,交A 2D 2于H 2; 以E 2为圆心,A 2E 2为半径画弧,交B 2C 2于F 2; 连结H 2F 2,则四边形A 2E 2F 2H 2为菱形.为菱形.例2 如图,已知∠如图,已知∠AOB AOB AOB,,OA=OB OA=OB,点,点E 在OB 边上,四边形AEBF 是矩形.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图中画∠刻度的直尺在图中画∠AOB AOB 的平分线(请保留画图痕迹).解析解析 连结连结AB AB.因为.因为OA=OB OA=OB,因此△,因此△,因此△ABO ABO 为等腰三角形.要作出∠为等腰三角形.要作出∠AOB AOB 的平分线,的平分线,••只要确定出AB 的中点即可.因AEBF 为矩形,为矩形,因此连结因此连结AB AB,,EF EF,,相交于M .根据矩形的性质,M 即为AB 的中点.连结OM OM,射线,射线OM 即为所求的角平分线.即为所求的角平分线.例3 台球是一项高雅的体育运动,其中包含了许多物理学,几何学知识.如图是一台球是一项高雅的体育运动,其中包含了许多物理学,几何学知识.如图是一个台球桌,目标球F 与本球E 之间有一个G 球阻挡,现在击球者想通过击打E 球先撞击球台的AB 边,经过一次反弹后再撞击F 球,他应将E 球打到AB 边上的哪一点?边上的哪一点?••请在图中用尺规作图这一点H ,并作出E 球的运行路线(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解析解析 作点作点E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E 1,连结E 1F ,E 1F 与AB 相交于点H ,球E•E•的运动的运动路线是EH EH→→HF HF..点评点评 本例是把实际问题通过抽象,把求本例是把实际问题通过抽象,把求H 点的问题先转化为作E•E•点关于直线点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问题加以解决.数学课程标准对尺规作图提出了明确要求,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复习时要掌握基本作图,要善于把具体问题的作图转化为基本作图.在复习时要掌握基本作图,要善于把具体问题的作图转化为基本作图.••学会对作图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掌握画法.进行分析,归纳,掌握画法. ◆中考热身1.(20082008,江苏镇江)如图,在△,江苏镇江)如图,在△,江苏镇江)如图,在△ABC ABC 中,作∠中,作∠ABC ABC 的平分线BD BD,交,交AC 于D ,作线段BD 的垂直平分线EF EF,分别交,分别交AB 于E ,BC 于F ,垂足为O ,连结DF DF,在所作图中,寻找一,在所作图中,寻找一对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不定作法,保留作图痕迹)(不定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20082008,山西太原)如图,在△,山西太原)如图,在△,山西太原)如图,在△ABC ABC 中,∠中,∠BAC=2BAC=2BAC=2∠∠C .(1)在图中作出△在图中作出△ABC ABC 的内角平分线AD AD;;(要求:(要求:尺规作图,尺规作图,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保留作图痕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证明) (2)在已作出的图形中,写出一对相似三角形,并说明理由.)在已作出的图形中,写出一对相似三角形,并说明理由.3.(20082008,四川成都)如图,已知点,四川成都)如图,已知点A 是锐角∠是锐角∠MON MON 内的一点,试分别在OM OM,,ON 上确定点B ,点C ,使ABC•ABC•的周长最小,的周长最小,写出你作图的主要步骤并标明你所确定的点写出你作图的主要步骤并标明你所确定的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画出草图,保留作图痕迹)求画出草图,保留作图痕迹)◆迎考精练 一、基础过关训练1.在Rt Rt△△ABC 中,已知∠中,已知∠C=90C=90C=90°,°,°,AD AD 是∠是∠BAC BAC 的平分线.以AB 上一点O 为圆心,为圆心,AD•AD•AD•为为弦作⊙弦作⊙O O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请你画出一个以BC 为底边的等腰△为底边的等腰△ABC ABC ABC,使底边上的高,使底边上的高AD=BC AD=BC.. (1)求tanB 和sinB 的值.的值.(2)在你所画的等腰△)在你所画的等腰△ABC ABC 中,假设底边BC=5米,求腰上的高BE BE..3.作一条直线,平分如图所示图形的面积:.作一条直线,平分如图所示图形的面积:4.现有m ,n 两堵墙,两个同学分别站在A 处和B 处,请问小明在哪个区域内活动才不会被任何一个同学发现?(画图,用阴影表示)被任何一个同学发现?(画图,用阴影表示)5.按下列要求作图,不写画法,要保留作图痕迹..按下列要求作图,不写画法,要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1中,作出AB 的中点M ,作出∠,作出∠BCD BCD 的平分线CN CN,延长,延长CD 到点P ,使DP=2CD DP=2CD;; (2)如图2是一个破损的机器部件,它的残留边缘是圆弧,请作图找出圆弧所在的圆心.图1 图26.如图,.如图,Rt Rt Rt△△ABC 的斜边AB=5AB=5,,cosA=35. (1)用尺规作图作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证明); (2)若直线L 与AB AB,,AC 分别相交于D ,E 两点,求DE 的长.的长.7.成绵高速公路OA 和绵广高速公路OB 在绵阳市相交于点O ,在∠在∠AOB•AOB•AOB•内部有两个城镇内部有两个城镇C ,D ,若要修一个大型农贸市场P ,使P 到OA 与OB 的距离相等,且PC=PD PC=PD,用尺规作出,用尺规作出市场P 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二、能力提升训练8.已知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S .(1)求作:四边形A 1B 1C 1D 1,使得点A 1和点A 关于点B 对称,点B 1和点B 关于点C 对称,点C 1和点C 关于点D 对称,点D 1和点D 关于点A 对称;(只要求画出图形,不要求写作法)求写作法)(2)用S 1表示(1)中所作出的四边形A 1B 1C 1D 1的面积;的面积; (3)若将已知条件中的正方形改为任意四边形,面积仍为S ,并按(1)•的要求作出一个新的四边形,面积为S 2,则S 1与S 2是否相等?为什么?是否相等?为什么?参考答案: 中考热身中考热身1.解:(1)画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画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BOE BOE BOE≌△≌△≌△BOF BOF BOF≌△≌△≌△DOF DOF DOF.. 证明(略)证明(略)证明(略) 2.解:(1)如图,)如图,AD AD 即为所求即为所求(2)△)△ABD ABD ABD∽△∽△∽△CBA CBA CBA,理由如下:,理由如下:,理由如下: ∵AD 平分∠平分∠BAC BAC BAC,∠,∠,∠BAC=2BAC=2BAC=2∠∠C , ∴∠∴∠BAD=BAD=BAD=∠∠BCA BCA..又∵∠又∵∠B=B=B=∠∠B ,∴△,∴△ABD ABD ABD∽△∽△∽△CBA CBA CBA..3.分别作点A 关于OM OM,,ON 的对称点A ′,′,A A ″;连结A ′A ″,分别交OM OM,,ON 于点B ,点C ,则点B ,点C 即为所求即为所求 作图略作图略作图略 迎考精练迎考精练 基础过关训练基础过关训练1.点拨:作AD 的垂直平分线与AB 的交点即为圆心,的交点即为圆心,OA OA 为半径.(作图略)(作图略) 2.解:①画线段BC BC::②作BC 的垂直平分线MN 与BC 相交于D ; ③在DM 上截取DA=BC DA=BC;;④连结AB AB,,AC AC,△,△,△ABC ABC 即为所求.即为所求.(1)tanB=2tanB=2,,sinB=255,(2)BE=25米.米.3.点拨:过几何体中心的任一条直线均可将该图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如图)4.解:小明在图中的阴影部分区域就不会被两个同学发现..解:小明在图中的阴影部分区域就不会被两个同学发现.5.(1)作图略.(2)点拨:在残片的圆弧上任选两条弦,分别作它们的中垂线,其交点即为圆心.交点即为圆心.6.点拨:(1)①分别以A ,C 为圆心,以大于12AC 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M ,N ;•②连结MN MN,过,过MN 的直线即为所求的直线L . (2)DE=2DE=2.. 7.点拨:(1)作∠)作∠AOB AOB 的角平分线OE OE;; (2)作DC 的垂直平分线MN MN;;(3)MN 交OE 于P 点,点,P P 即为所求.即为所求. 能力提升训练能力提升训练8.解:(1)如图1.图1 图2 (2)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 ,∴S=a 22. 依题意A 1D 1=A 1B 1=B 1C 1=C 1D 1=5a . 易证A 1B 1C 1D 1是正方形,是正方形,∴S 1111A B C D =5a 2,∴S 1=5S . (3)S 1=S 2.证明如下:.证明如下:如图2,连结BD 1,BD .在△BDD 1中,AB 是中线,是中线, ∴S △ABD =S △ABD1.在△AA 1D 1中,BD 1是中线,是中线, ∴S △ABD1=S △A1BD1,S △AA1D1=2S △ABD1, 同理S △OC1B1=2S △CBD , ∴S △AA1D1+S △OC1B1=2S . 同理S △DD1C1+S △BA1B1=2S , ∴S 四边形1111A B C D =5S=S 2, ∴S 1=S 2.。
中考数学考点32尺规作图总复习(原卷版)

尺规作图【命题趋势】中考对尺规作图的考查涉及多种形式,不再是单一的对作图技法操作进行考查,而是把作图与计算、证明、分析、判断等数学思维活动有效融合,既体现了动手实践的数学思维活动,也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考考查重点】一、根据尺规作图的痕迹、步骤判断结论和计算。
二、尺规作图及相关证明与计算考点:五种基本尺规作图类型图示步骤作图依据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O A P (1)画射线OP(2)在射线OP上截取OA=a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1)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2)画一条射线PO.以点P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PO于点C′(3)以P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相交于点D′(4)过点P、P画射线PB′.则∠B′PO=∠BOC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作一个角的平分线(1)以点 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 OA 于点 M.交 OB 于点 N.(2)分别以点M、N 为圆心.大于MN21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 的内部交于点 C.(3)画出射线OC .射线 OC 即为所求点在直•广元)观察下列作图痕迹A.B.C.D.2.(2021秋•广州期中)如图.在△ABC中.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D+BD<AB B.AD一定经过△ABC的重心C.∠BAD=∠CAD D.AD是三角形的高3.(2021•济宁)如图.已知△ABC.(1)以点A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M.交AB于点N.(2)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BAC的内部相交于点P.(3)作射线AP交BC于点D.(4)分别以A.D为圆心.以大于AD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G.H两点.(5)作直线GH.交AC.AB分别于点E.F.依据以上作图.若AF=2.CE=3.BD=.则CD的长是()A.B.1C.D.44.(2021秋•开封期末)已知线段AB如图所示.延长AB至C.使BC=AB.反向延长AB 至D.使AD=BC.点M是CD的中点.点N是AD的中点.(1)依题意补全图形;(2)若AB长为10.求线段MN的长度.5.(2022•雨花区校级开学)下面是小华设计的“作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ABC.求作:△ABC的边BC上的高AD.作法:①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BC于点M.N;②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P;③作直线AP交BC于点D.则线段AD即为所求△ABC的边BC上的高.根据小华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AP是线段MN的;(2)证明AD是△ABC的高.6.(2021•烟台)如图.已知Rt△ABC中.∠C=90°.(1)请按如下要求完成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①作∠BAC的角平分线AD.交BC于点D;②作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EF与AB相交于点O;③以点O为圆心.以OD长为半径画圆.交边AB于点M.(2)在(1)的条件下.求证:BC是⊙O的切线;(3)若AM=4BM.AC=10.求⊙O的半径.1.(2021秋•盱眙县期末)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圆弧.分别交AB、AC于点D、E.再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DE长为半径画圆弧.两弧交于点F.作射线AF交边BC于点G.若CG=4.AB=10.则△ABG的面积是()A.10B.20C.30D.402.(2021秋•宁波期末)如图.在Rt△ABC中.∠B=90°.分别以A.C为圆心.大于AC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与AC.BC分别交于D.E.连结AE.若AB=6.AC=10.则△ABE的周长为()A.13B.14C.15D.163.(2021秋•定西期末)下列选项中的尺规作图.能推出P A=PC的是()A.B.C.D.4.(2021秋•郧阳区期末)如图为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那么能得出∠A′O′B′=∠AOB的依据是运用了我们学习的全等三角形判定()A.角角边B.边角边C.角边角D.边边边5.(2021秋•朝阳区校级期末)如图.在Rt△ABC中.∠ACB=90°.分别以点B和点C 为圆心.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D、E两点.作直线DE交AB于点F.交BC与点G.连接CF.若AC=3.CG=2.则CF的长为.1.(2021•阿坝州)如图.在△ABC中.∠BAC=70°.∠C=40°.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则∠BAD的大小为()A.30°B.40°C.50°D.60°2.(2021•百色)如图.在⊙O中.尺规作图的部分作法如下:(1)分别以弦AB的端点A、B为圆心.适当等长为半径画弧.使两弧相交于点M;(2)作直线OM交AB于点N.若OB=10.AB=16.则tan B等于()A.B.C.D.3.(2021•黄石)如图.在Rt△ABC中.∠ACB=9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B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BA、BC于M、N两点;②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③作射线BP.交边AC于D点.若AB=10.BC=6.则线段CD的长为()A.3B.C.D.4.(2021•铜仁市)如图.在Rt△ABC中.∠C=90°.AB=10.BC=8.按下列步骤作图:步骤1:以点A为圆心.小于AC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C、AB于点D、E.步骤2: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步骤3:作射线AM交BC于点F.则AF的长为()A.6B.3C.4D.6 5.(2021•永州)如图.在△ABC中.AB=AC.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点N.作直线MN分别交BC、AB于点D和点E.若∠B=50°.则∠CAD的度数是()A.30°B.40°C.50°D.60°6.(2021•长春)在△ABC中.∠BAC=90°.AB≠AC.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在BC边上找一点D.使△ACD为等腰三角形.下列作法不正确的是()A.B.C.D.7.(2021•贵阳)如图.已知线段AB=6.利用尺规作AB的垂直平分线.步骤如下:①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C和D.②作直线CD.直线CD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则b的长可能是()A.1B.2C.3D.4 8.(2021•荆州)如图.在△ABC中.AB=AC.∠A=40°.点D.P分别是图中所作直线和射线与AB.CD的交点.根据图中尺规作图痕迹推断.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AD=CD B.∠ABP=∠CBP C.∠BPC=115°D.∠PBC=∠A1.(2021•广陵区二模)用直尺和圆规作已知角∠AOB的平分线的作法如图.能得出∠AOC=∠BOC的依据是()A.(SAS)B.(SSS)C.(AAS)D.(ASA)2.(2021•河南模拟)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2.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C.AB于M.N两点;②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③作射线AP.交BC于点E.则EC的长为()A.B.1C.D.3.(2021•高阳县模拟)如图.已知∠MAN=60°.AB=6.依据尺规作图的痕迹可求出BD的长为()A.2B.3C.3D.6 4.(2021•范县模拟)如图.在Rt△ABC中.∠ACB=90°.AC=2BC.分别以点A和B为圆心.以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N.作直线MN.交AC于点E.连接BE.若CE=3.则BE的长为()A.5B.4C.3D.6 5.(2021•开平区一模)用尺规作图作直线l的一条垂线.下面是甲.乙两个同学作图描述:甲:如图1.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C.以C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直线l相交于点A、B两点.再分别以A、B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D.作直线CD 即为所求.乙:如图2在直线l上任取两点M.N作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乙不对B.乙对甲不对C.甲乙都对D.甲乙都不对6.(2021•莲都区校级模拟)下列三幅图都是“作已知三角形的高”的尺规作图过程.其中作图正确的是()A.(1)(2)(3)B.(1)(2)C.(1)(3)D.(2)(3)7.(2021•马山县模拟)如图.已知AB=AC.AB=5.BC=3.以A.B两点为圆心.大于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连接MN与AC相交于点D.则△BDC的周长为()A.10B.8C.11D.138.(2021•平泉市一模)如图.已知直线AB和AB外一点C.用尺规过点C作AB的垂线.步骤如下:第一步:任意取一点K.使点K和点C在AB的两旁;第二步:以C为圆心.以a为半径画弧.交直线AB于点D.E;第三步:分别以D.E为圆心.以b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第四步:画直线CF.直线CF即为所求.下列正确的是()A.a.b均无限制B.a=CK.b>DE的长C.a有最小限制.b无限制D.a≥CK.b<DE的长9.(2021•河北一模)嘉淇在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步骤如下:已知:∠AOB求作:∠A'O'B'.使∠A'O'B'=∠AOB.作法:(1)如图.以点O为圆心.m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2)画一条射线O'A'.以点O'为圆心.n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3)以点C'为圆心.p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相交于点D';(4)过点D'画射线O'B'.则∠A'O'B'=∠AO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p>0B.n=p>0C.D.m=n>010.(2021•定兴县一模)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2.AB=7.则△ABD的面积是()A.7B.30C.14D.60。
【中考数学考点复习】第一节 尺规作图 课件(23张PPT)

直平分
线(已 知线段 结论:AB⊥l
, AB)
AO=OB
到线段两
1.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
个端点距
1
__2_A__B___的长为半径,在AB两侧 离相等的
作弧,两弧交于两点;
点在这条
2.连接两弧交点所成直线l即为所求 线段的垂
作的垂直平分线
直平分线
上
第一节 尺规作图
类型
步骤
五种基本 尺规作图
第一节 尺规作图
返回目录
成都10年真题及拓展
尺规作图的相关计算
1. 如图,在△ABC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 B 和点 C 为圆心,
以大于 12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 M 和 N;②作直线 MN 交
AC 于点 D,连接 BD.若 AC=6,AD=2,则 BD 的长为( C )
A.2
的两侧;
到线段两 2.以点P为圆心,PM的长为半径作弧
个端点距 ,交直线l于点A和点B,可得到PA=
PB;
离相等的
1
3大.分于别2以AB点A、点B为圆心,以
点在这条 线段的垂
________长为半径作弧,交点M的
直平分线
同侧于点N,可得到AN=BN;
上
4连接PN,则直线PN即为所求作的垂
线
第一节 尺规作图
长为( C )
A.252 3 C.20
B.12 3 D.15
第9题图
第一节 尺规作图
返回目录
10.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 35-36 页告诉我们作一个三角 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已知:△ABC. 求作:△A′B′C′,使得△A′B′C′≌△ABC. 作法:如图.
中考数学知识点复习:尺规作图全面版

如何利用尺规作图解决最值问题?
最值问题的求解
最值问题是一类求解最优解的问题,可以利用尺规作图来解决。例如,在几何、代数等领域中,经常需要使用尺规作 图来求解最值问题。
作图方法
利用尺规作图求解最值问题,需要先了解问题的具体内容,然后根据问题内容进行尺规作图。在作图过程中,需要注 意图形绘制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保证求解的准确性。
03
多边形的尺规作图
作已知线段的垂线
01
总结词:通过一个已知点,作 已知线段的垂线,是尺规作图
的基础。
02
详细描述
03
04
1.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为 圆心,以大于线段的一半为半 径画圆弧,得到两个交点。
2. 连接两个交点,得到的直 线即为已知线段的垂线。
已知二线段平行的垂线段的中垂线
总结词:找到一个已知的平行线段的中垂线,是尺规作 图的进阶技能。
1. 以平行线段的一个端点为圆心,以适当长度为半径画 圆弧,与平行线段相交于两点。
详细描述
2. 连接这两个交点得到的直线即为已知平行线段的中垂 线。
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01
总结词:通过一个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是尺规作图的基本 技能之一。
02
详细描述
03
1. 以已知点为圆心,以适当长度为半径画圆弧,与直线相交于两点。
04
2. 连接这两个交点得到的直线即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作已知二线段的中垂线
01 总结词:通过两个已知点,作已知二线段 的中垂线,是尺规作图的高级技能。
02
详细描述
Hale Waihona Puke 031. 以两个已知点为圆心,以适当长度为半 径画圆弧,得到两个交点。
04
人教版初中数学总复习第六章圆第23课时尺规作图课件

解:作图如图,作法:①连接AB;②作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圆于P,Q两点,则 距线段AB距离较近的点P就是要求的点.
(1)解:如图,作出∠B的平分线BD;作出AB的中点E.
(2)证明:∵∠ABD=12∠ABC=12×60°=30°,∠A=30°, ∴∠ABD=∠A,∴AD=BD. 又AE=BE,DE=DE,∴△ADE≌△BDE.
变式训练如图,在圆周上有一只蜘蛛,图中A,B是被蛛网暂时困住的两只苍 蝇.因为蜘蛛必须在圆周上某个位置作停留,同时,又想保持对两只苍蝇最 近且等距离的监视.则蜘蛛应停留在圆周的何处?请作图表示.
规律方法探究
命题点1 基本作图 【例1】 如图,已知∠1,∠2,用直尺和圆规求作一个∠AOB,使∠AOB=2∠1∠2.(不写作法,保1留作图痕迹)
2
解:如图,∠AOB即为所求作的角.
命题点2 基本作图的运用
【例2】 如图,在△ABC中,∠A=30°,∠B=60°. (1)作∠B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作AB的中点E(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 痕迹,不必写作法和证明); (2)连接DE,求证:△ADE≌△BDE.
考点三 基本作图的应用 1.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 (1)已知三边作三角形; (2)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 (3)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 (4)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5)已知一条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 2.与圆有关的尺规作图 (1)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即三角形的外接圆). (2)作三角形的内切圆.
第23课时 尺规作图
基础自主导学
考点一 尺规作图 1.定义 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叫做尺规作图. 2.步骤 (1)根据给出的条件和求作的图形,写出已知和求作部分; (2)分析作图的方法和过程; (3)用直尺和圆规进行作图; (4)写出作法步骤,即作法.
初中尺规作图详细讲解含图

初中数学尺规作图讲解初等平面几何研究的对象,仅限于直线、圆以及由它们(或一部分)所组成的图形,因此作图的工具,习惯上使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两种.限用直尺和圆规来完成的作图方法,叫做尺规作图法.最简单的尺规作图有如下三条:⑴经过两已知点可以画一条直线;⑵已知圆心和半径可以作一圆;⑶两已知直线;一已知直线和一已知圆;或两已知圆,如果相交,可以求出交点;以上三条,叫做作图公法.用直尺可以画出第一条公法所说的直线;用圆规可以作出第二条公法所说的圆;用直尺和圆规可以求得第三条公法所说的交点.一个作图题,不管多么复杂,如果能反复应用上述三条作图公法,经过有限的次数,作出适合条件的图形,这样的作图题就叫做尺规作图可能问题;否则,就称为尺规作图不能问题.历史上,最着名的尺规作图不能问题是:⑴三等分角问题:三等分一个任意角;⑵倍立方问题:作一个立方体,使它的体积是已知立方体的体积的两倍;⑶化圆为方问题:作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等于已知圆的面积.这三个问题后被称为“几何作图三大问题”.直至1837年,万芝尔(Pierre Laurent Wantzel)首先证明三等分角问题和立方倍积问题属尺规作图不能问题;1882年,德国数学家林德曼(Ferdinand Lindemann)证明π是一个超越数(即π是一个不满足任何整系数代数方程的实数),由此即可推得根r=时所求正方形的边长)不可能用尺规作出,从而也就证明了化圆为方问题是一个尺号π(即当圆半径1规作图不能问题.若干着名的尺规作图已知是不可能的,而当中很多不可能证明是利用了由19世纪出现的伽罗华理论.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业余爱好者尝试这些不可能的题目,当中以化圆为方及三等分任意角最受注意.数学家Underwood Dudley曾把一些宣告解决了这些不可能问题的错误作法结集成书.还有另外两个着名问题:⑴正多边形作法·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五边形.·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六边形.·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七边形——这个看上去非常简单的题目,曾经使许多着名数学家都束手无策,因为正七边形是不能由尺规作出的.·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九边形,此图也不能作出来,因为单用直尺和圆规,是不足以把一个角分成三等份的.·问题的解决:高斯,大学二年级时得出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并给出了可用尺规作图的正多边形的条件:尺规作图正多边形的边数目必须是2的非负整数次方和不同的费马素数的积,解决了两千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⑵四等分圆周只准许使用圆规,将一个已知圆心的圆周4等分.这个问题传言是拿破仑·波拿巴出的,向全法国数学家的挑战.尺规作图的相关延伸:用生锈圆规(即半径固定的圆规)作图1.只用直尺及生锈圆规作正五边形==.2.生锈圆规作图,已知两点A、B,找出一点C使得AB BC CA3.已知两点A、B,只用半径固定的圆规,求作C使C是线段AB的中点.4.尺规作图,是古希腊人按“尽可能简单”这个思想出发的,能更简洁的表达吗?顺着这思路就有了更简洁的表达.10世纪时,有数学家提出用直尺和半径固定的圆规作图. 1672年,有人证明:如果把“作直线”解释为“作出直线上的2点”,那么凡是尺规能作的,单用圆规也能作出!从已知点作出新点的几种情况:两弧交点、直线与弧交点、两直线交点 ,在已有一个圆的情况下,那么凡是尺规能作的,单用直尺也能作出!.五种基本作图:初中数学的五种基本尺规作图为:1.做一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做一角等于已知角 3.做一角的角平分线4.过一点做一已知线段的垂线5.做一线段的中垂线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尺规作图方法:⑴ 轨迹交点法:解作图题的一种常见方法.解作图题常归结到确定某一个点的位置.如果这两个点的位置是由两个条件确定的,先放弃其中一个条件,那么这个点的位置就不确定而形成一个轨迹;若改变放弃另一个条件,这个点就在另一条轨迹上,故此点便是两个轨迹的交点.这个利用轨迹的交点来解作图题的方法称为轨迹交点法,或称交轨法、轨迹交截法、轨迹法.【例1】 电信部门要修建一座电视信号发射塔,如下图,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 、B 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m 、n 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P 应修建在什么位置?【分析】 这是一道实际应用题,关键是转化成数学问题,根据题意知道,点P 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二是在两条公路夹角的平分线上,所以点P 应是它们的交点.【解析】 ⑴ 作两条公路夹角的平分线OD 或OE ;⑵ 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FG ;则射线OD ,OE 与直线FG 的交点1C ,2C 就是发射塔的位置.【例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4,0),O 是坐标原点,在直线3y x =+上求一点P ,使AOP ∆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P 点有几个?【解析】 首先要清楚点P 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点P 在3y x =+上;二是AOP ∆必须是等腰三角形.其次,寻找P 点要分情况讨论,也就是当OA OP =时,以O 点为圆心,OA 为半径画圆,与直线有两个点1P 、2P ;当OA AP =时,以A 点为圆心,OA 为半径画圆,与直线无交点;当PO PA =时,作OA 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有一交点3P ,所以总计这样的P 点有3个.【例3】 设O ⊙与'O ⊙相离,半径分别为R 与'R ,求作半径为r 的圆,使其与O ⊙及'O ⊙外切.【分析】 设M ⊙是符合条件的圆,即其半径为r ,并与O ⊙及'O ⊙外切,显然,点M 是由两个轨迹确定的,即M 点既在以O 为圆心以R r +为半径的圆上,又在以'O 为圆心以'R r +为半径的圆上,因此所求圆的圆心的位置可确定.若O ⊙与'O ⊙相距为b ,当2r b <时,该题无解,当2r b =有唯一解;当2r b >时,有两解.【解析】 以当O ⊙与'O ⊙相距为b ,2r b >时为例:⑴ 作线段OA R r =+,''O B R r =+.⑵ 分别以O ,'O 为圆心,以R r +,'R r +为半径作圆,两圆交于12,M M 两点.⑶ 连接1OM ,2OM ,分别交以R 为半径的O ⊙于D 、C 两点.⑷ 分别以12M M ,为圆心,以r 为半径作圆.∴12,M M ⊙⊙即为所求.【思考】若将例3改为:“设O ⊙与'O ⊙相离,半径分别为R 与'R ,求作半径为r ()r R >的圆,使其与O ⊙ 内切,与'O ⊙外切.”又该怎么作图?⑵ 代数作图法:解作图题时,往往首先归纳为求出某一线段长,而这线段长的表达式能用代数方法求出,然后根据线段长的表达式设计作图步骤.用这种方法作图称为代数作图法.【例4】 只用圆规,不许用直尺,四等分圆周(已知圆心).【分析】 设半径为1.,也就是说用这个长度去等分圆周.我们的任务就是做出这个长度..设法构造斜边为1的的长度自然就出来了.【解析】 具体做法:⑴ 随便画一个圆.设半径为1.⑵ 先六等分圆周.⑶ 以这个距离为半径,分别以两个相对的等分点为圆心,同向作弧,交于一点.(“两个相对的等分点”其实就是直径的两端点啦!两弧交点与“两个相对的等分点”形成的是一个底为2.)⑷【例5】 求作一正方形,使其面积等于已知ABC ∆的面积.【分析】 设ABC ∆的底边长为a ,高为h ,关键是在于求出正方形的边长x ,使得212x ah =,所以x 是12a 与h 的比例中项.【解析】 已知:在ABC ∆中,底边长为a ,这个底边上的高为h ,求作:正方形DEFG ,使得:ABC DEFG S S ∆=正方形作法:⑴ 作线段12MD a =; ⑵ 在MD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N ,使得DN h =;⑶ 取MN 中点O ,以O 为圆心,OM 为半径作O ⊙;⑷ 过D 作DE MN ⊥,交O ⊙于E ,⑸ 以DE 为一边作正方形DEFG .正方形DEFG 即为所求.【例6】 在已知直线l 上求作一点M ,使得过M 作已知半径为r 的O ⊙的切线,其切线长为a .【分析】 先利用代数方法求出点M 与圆心O 的距离d ,再以O 为圆心,d 为半径作圆,此圆与直线l的交点即为所求.【解析】 ⑴ 作Rt OAB ∆,使得:90A ∠=︒,OA r =,AB a =.⑵ 以O 为圆心,OB 为半径作圆.若此圆与直线l 相交,此时有两个交点1M ,2M .1M ,2M 即为所求.若此圆与直线l 相切,此时只有一个交点M .M 即为所求.若此圆与直线l 相离,此时无交点.即不存在这样的M 点使得过M 作已知半径为r 的O ⊙的切线,其切线长为a .⑶ 旋转法作图:有些作图题,需要将某些几何元素或图形绕某一定点旋转适当角度,以使已知图形与所求图形发生联系,从而发现作图途径.【例7】 已知:直线a 、b 、c ,且a b c ∥∥.求作:正ABC ∆,使得A 、B 、C 三点分别在直线a 、b 、c 上.【分析】 假设ABC ∆是正三角形,且顶点A 、B 、C 三点分别在直线a 、b 、c 上.作AD b ⊥于D ,将ABD ∆绕A 点逆时针旋转60︒后,置于'ACD ∆的位置,此时点'D 的位置可以确定.从而点C 也可以确定.再作60BAC ∠=︒,B 点又可以确定,故符合条件的正三角形可以作出.【解析】 作法:⑴ 在直线a 上取一点A ,过A 作AD b ⊥于点D ;⑵ 以AD 为一边作正三角形'ADD ;⑶ 过'D 作''D C AD ⊥,交直线c 于C ;⑷ 以A 为圆心,AC 为半径作弧,交b 于B (使B 与'D 在AC 异侧).⑸ 连接AB 、AC 、BC 得ABC ∆.ABC ∆即为所求.【例8】 已知:如图,P 为AOB ∠角平分线OM 上一点.求作:PCD ∆,使得90P ∠=︒,PC PD =,且C 在OA 上,D 在OB 上.【解析】 ⑴ 过P 作PE OB ⊥于E .⑵ 过P 作直线l OB ∥;⑶ 在直线l 上取一点M ,使得PM PE =(或'PM PE =);⑷ 过M (或'M )作MC l ⊥(或'M C l ⊥),交OA 于C (或'C )点;⑸ 连接PC (或'PC ),过P 作PD PC ⊥(或''PD PC ⊥)交OB 于D (或'D )点. 连接,PD CD (或',''PD C D ).则PCD ∆(或''PC D ∆)即为所求.⑷ 位似法作图:利用位似变换作图,要作出满足某些条件的图形,可以先放弃一两个条件,作出与其位似的图形,然后利用位似变换,将这个与其位似得图形放大或缩小,以满足全部条件,从而作出满足全部的条件.【例9】 已知:一锐角ABC ∆.求作:一正方形DEFG ,使得D 、E 在BC 边上,F 在AC 边上,G 在AB 边上.【分析】 先放弃一个顶点F 在AC 边上的条件,作出与正方形DEFG 位似的正方形''''D E F G ,然后利用位似变换将正方形''''D E F G 放大(或缩小)得到满足全部条件的正方形DEFG .【解析】 作法:⑴ 在AB 边上任取一点'G ,过'G 作''G D BC ⊥于'D⑵ 以''G D 为一边作正方形''''D E F G ,且使'E 在'BD 的延长线上.⑶ 作直线'BF 交AC 于F .⑷ 过F 分别作''FG F G ∥交AB 于G ;作''FE F E ∥交BC 于E .⑸ 过G 作''GD G D ∥交BC 于D .则四边形DEFG 即为所求.⑸ 面积割补法作图:对于等积变形的作图题,通常在给定图形或某一确定图形上割下一个三角形,再借助平行线补上一个等底等高的另一个三角形,使面积不变,从而完成所作图形.【例10】 如图,过ABC ∆的底边BC 上一定点,P ,求作一直线l ,使其平分ABC ∆的面积.【分析】 因为中线AM 平分ABC ∆的面积,所以首先作中线AM ,假设PQ 平分ABC ∆的面积,在AMC ∆中先割去AMP ∆,再补上ANP ∆.只要NM AP ∥,则AMP ∆和AMP ∆就同底等高,此时它们的面积就相等了.所以PN 就平分了ABC ∆的面积.【解析】 作法:⑴ 取BC 中点M ,连接,AM AP ;⑵ 过M 作MN AP ∥交AB 于N ;⑶ 过P 、N 作直线l .直线l 即为所求.【例11】 如图:五边形ABCDE 可以看成是由一个直角梯形和一个矩形构成.⑴ 请你作一条直线l ,使直线l 平分五边形ABCDE 的面积;⑵ 这样的直线有多少条?请你用语言描述出这样的直线.【解析】 ⑴ 取梯形AFDE 的中位线MN 的中点O ,再取矩形BCDF 对角线的交点'O ,则经过点O ,'O 的直线l 即为所求;⑵ 这样的直线有无数条.设⑴中的直线l 交AE 于Q ,交BC 于R ,过线段RQ 中点P ,且与线段AE 、BC 均有交点的直线均可平分五边形ABCDE 的面积.【例12】 (07江苏连云港)如图1,点C 将线段AB 分成两部分,如果AC BC AB AC=,那么称点C 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某研究小组在进行课题学习时,由黄金分割点联想到“黄金分割线”,类似地给出“黄金分割线”的定义:直线l 将一个面积为S 的图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面积分别为1S ,2S ,如果121S S S S =,那么称直线l 为该图形的黄金分割线. ⑴ 研究小组猜想:在ABC △中,若点D 为AB 边上的黄金分割点(如图2),则直线CD 是ABC △的黄金分割线.你认为对吗?为什么?⑵ 请你说明:三角形的中线是否也是该三角形的黄金分割线?⑶ 研究小组在进一步探究中发现:过点C 任作一条直线交AB 于点E ,再过点D 作直线DF CE ∥,交AC 于点F ,连接EF (如图3),则直线EF 也是ABC △的黄金分割线.请你说明理由.⑷ 如图4,点E 是ABCD 的边AB 的黄金分割点,过点E 作EF AD ∥,交DC 于点F ,显然直线EF 是ABCD 的黄金分割线.请你画一条ABCD 的黄金分割线,使它不经过ABCD 各边黄金分割点. 【解析】 ⑴ 直线CD 是ABC △的黄金分割线.理由如下: 设ABC △的边AB 上的高为h . 12ADC S AD h=△,12BDC S BD h =△,12ABC S AB h =△, ∴ADC ABC S AD S AB =△△,BDC ADC S BD S AD=△△. 又∵点D 为边AB 的黄金分割点,∴AD BD AB AD =.∴ADC BDC ABC ADC S S S S =△△△△.∴直线CD 是ABC △的黄金分割线.⑵ ∵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此时1212S S S ==,即121S S S S ≠, ∴三角形的中线不可能是该三角形的黄金分割线.⑶ ∵DF CE ∥,∴DEC △和FCE △的公共边CE 上的高也相等,∴DEC FCE S S =△△.A CB 图1 ADB 图2C AD B 图3 C FE 图4设直线EF 与CD 交于点G ,∴DGE FGC S S =△△. ∴ADC FGC AFGD S S S =+△△四边形DGE AEF AFGD S S S =+=△△四边形,BDC BEFC S S =△四边形. 又∵ADC BDC ABC ADC S S S S =△△△△,∴BEFC AEF ABC AEF S S S S =四边形△△△. ∴直线EF 也是ABC △的黄金分割线.⑷ 画法不惟一,现提供两种画法; 画法一:如答图1,取EF 中点G ,再过点G 作一直线分别交AB ,DC 于M ,N 点,则直线MN 就是ABCD 的黄金分割线.画法二:如答图2,在DF 上取一点N ,连接EN ,再过点F 作FM NE ∥交AB 于点M ,连接MN ,则直线MN 就是ABCD 的黄金分割线.E M (答案图1)E M (答案图2)。
初中尺规作图技巧+数学尺规典型案例复习+历年中考尺规例题

初中尺规作图+数学尺规典型案例复习+历年中考尺规例题基本作图示范: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已知线段MN。
求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法:图先画射线AB,然后用圆规在射线AB上截取AC= MN.线段AC就是所要作的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其理论依据为“SSS”理);作法:①作射线0'A‘;②以点0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C,交OB于D;③以点0'为圆心,以OC长为半径作弧,交0'A'于C‘;④以点C'为圆心,以CD为半径作弧,交前弧于D‘;⑤经过点D'作射线0'B',∠A' 0'B'就是所求的角. 连结CD、C'D',由作法可知△C'O'D≌△COD(SSS)∴∠C'O'D'=∠CO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A'O'B'=∠AOB.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其理论依据为“SSS”公理);已知∠AOB,求作:射线OC,使∠AOC= ∠BOC.作法:①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 OE.②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DE 的长为半径作弧,在∠AOB内,两弧交于点C;③作射线OC.OC就是所求的射线.连结CD、CE,由作法可知△ODC≌△OEC(SSS)∴∠COD=∠CO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AOC=∠BOC.4、经过一点(点在直线上或点在直线外)作已知直线的垂线;a.经过已知直线上的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已知:直线AB和AB上一点C,求作:AB的垂线,使它经过点C.第一步:作平角ACB的平分线CD;第二步:反向延长射线CD.作法:作平角ACB的平分线CF,直线CF就是所求的垂线.b.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作法:①任意取一点K,使K和C在AB的两旁;②以C为圆心,CK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和E;③分别以D和E为圆心,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F.④作直线CF.直线CF就是所求的垂线,注意:经过已知直线上的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转化成画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方法解决.典型例题分析历年中考好题精选题目练习。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尺规作图及命题、证明(38张)

命题趋势:
• 主要是考查利用尺规作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考试题题型主要以设计 、探究形式的解答题为主.
2
考点一:基本尺规作图 • 尺规作图:在几何作图里,我们把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简称为尺规
作图.
• 基本作图:
•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作一个角的平分线;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尺规作图 及命题 、证明 (38页)-PPT执教课件【推荐】
15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尺规作图 及命题 、证明 (38页)-PPT执教课件【推荐】
考点三:与圆有关的尺规作图
• 【例 如图,已知△ABC,∠B=40°.
• (1)在图中,用尺规作出△ABC的内切圆O,并标出⊙O与边AB,BC,AC的切点D,E,F
•
④是过直线外一点P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正确作法.
• 【思维提升】尺规作图的关键:①先分析题目,读懂题意,判断题目要求作什么;
•
②读懂题意后,再运用几种基本作图方法解决问题;
•
③作图时,要保留作图痕迹.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尺规作图 及命题 、证明 (38页)-PPT执教课件【推荐】
6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尺规作图 及命题 、证明 (38页)-PPT执教课件【推荐】
14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尺规作图 及命题 、证明 (38页)-PPT执教课件【推荐】
考点三:与圆有关的尺规作图 • 与圆有关的尺规作图:
• (1)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即三角形的外接圆); • (2)作三角形的内切圆; • (3)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及正六边形.
• 有关中心对称或轴对称的作图以及设计图案是中考常见的类型.
中考数学知识点复习:尺规作图全面版本

原因在于学生未仔细审题,忽略了题目中的限制条件,导致画出的 图形不符合题目要求。
尺规作图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画等腰三角形
学生难以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画法,解决方法是先画出底边,然后以底边为半径画圆,再画 出两个交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 Nhomakorabea画垂直平分线
学生难以掌握垂直平分线的画法,解决方法是以给定点为圆心,以给定距离为半径画圆, 再画出与圆相切的直线。
THANKS
感谢观看
作图与证明题
这类题目通常会要求考生 先利用尺规作图,然后进 行证明。
尺规作图与综合题
这类题目通常会要求考生 利用尺规作图解答一个综 合性的问题。
中考中尺规作图的主要考点
角的概念和表示方 法。
垂直的概念和性质 。
直线、射线、线段 的表示方法及其性 质。
角平分线的概念和 性质。
平行线的概念和性 质。
中考中尺规作图的备考策略
画图时忽略了题目中的限制条件
学生在画图时忽略了题目中的限制条件,导致画出的图形不符合题目要求。应对 策略是在画图时仔细审题,严格按照题目中的限制条件进行操作。
05
尺规作图的练习题及解析
基础题练习
巩固基本技能
基础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尺规作图基本技能的掌握,包括圆 、线段、角等基本几何元素的作图。
练习题目
尺规作图的本质是利用直尺和 圆规的特性,通过一系列的作 图步骤来画出所需的图形。
尺规作图广泛应用于数学、工 程、艺术等领域。
尺规作图的起源和发展
尺规作图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数 学家,如泰勒斯、欧几里得等。
尺规作图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 本》中得到了系统的阐述和推广
。
随着数学的发展,尺规作图逐渐 成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并在 现代数学中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
第29节尺规作图-中考数学一轮知识复习课件

4.在尺规作图中,了解作图的道理,保留作图的痕迹, 不要求写出作法.
回归课本·温故知新
1.如图,已知线段 a,b,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 a+b.
2.尺规作图: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 已知:直线 AB 和 AB 外一点 C(如图), 求作:AB 的垂线,使它经过点 C.
6.(2020·绥化)(1)如图,已知线段 AB 和点 O.利用 直 尺和圆规作△ABC,使点 O 是△ABC 的内心(不写作法,保 留作图痕迹);
解:如图所示.
作法:①作射线 AO,BO; ②以点 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线 段 AB,射线 AO 于点 D,E; ③以点 E 为圆心,DE 长为半径画弧, 交上一步所画的弧于点 F.同理作出点 M; ④作射线 AF,BM 相交于点 C, 则△ABC 即为所求.
(2)在所画的△ABC 中,若∠C=90°,AC=6,BC=8,
则△ABC 的内切圆半径是___2__.
提示:AB= AC2+BC2 =10. 由12 AC·BC=12 r(AB+BC+AC)得,r=2.
2.(2019 秋·三明期末)如图,已知线段 a 和线段 AB. (1)延长线段 AB 到 C,使 BC=a(尺规作图,不写作法, 保留作图痕迹);
(2)在(1)的条件下,若 AB=5,BC=3,点 O 是线段 AC 的中点,求线段 OB 的长.
∵AB=5,BC=3, ∴AC=8. ∵点 O 是线段 AC 的中点, ∴AO=CO=4. ∴OB=AB-AO=5-4=1. ∴线段 OB 的长为 1.
作法: (1)任意取一点 K,使点 K 和点 C 在 AB 的两旁. (2)以点 C 为圆心,CK 长为半径作弧,交 AB 于点 D 和 E. (3)分别以点 D 和点 E 为圆心,大于12 DE 的长为半径作弧, 两弧相交于点 F. (4)作直线 CF. 直线 CF 就是所求作的垂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总复习尺规作图与画图〖考试内容〗
差不多作图.利用差不多作图作三角形.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考试要求〗
①能完成以下差不多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②能利用差不多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③能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④了解尺规作图的步骤,关于尺规作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不要求证明).
〖考点复习〗
[例1]如图,已知△ABC,∠C=90º。
按下列要求作图(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①作∠B的平分线,与AC相交于点D;
②在AB边上取一点E,使BE=BC;
③连结ED。
(2)依照所作图形,写出一组相等的线段和一组相等的锐角。
(不包括BE=BC,∠EBD=∠CBD)
[例2]如图,∠AOB内有两定点C、D,求作:一点P使PC=PD,且P到∠AOB的两边之距相等。
要求: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例3]要在公路旁建一所小学,使A村、B村到小学的距离之和最小,请作出小学的位置。
[例4]如图,在大圆中有一个小圆O。
(1)确定大圆的圆心;
(2)作直线l,使其将两圆的面积均二等分。
[例5]已知图1和图2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差不多上1个单位.
(1)将图1中的格点△ABC,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A1B1C1,请你在图1中画出△A1B1C1.
A
(2)在图2中画出一个与格点△DEF相似但相似比不等于1的格点三角形.
〖考题训练〗
1.下列关于作图的语句中正确的是()
A. 画直线AB=10厘米.
B. 画射线OB=10厘米.
C. 已知A、B、C三点,过这三点画一条直线.
D. 过直线AB外一点画一条直线和直线AB平行.
2.如图,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
方形的边长都为1.请在所给网格中按下列要求画
出图形.
(1)从点A动身的一条线段AB,使它的另一个端点落在格点(即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长度为2 2 ;(2)以(1)中的AB为边的一个等腰三角形ABC,使点C在格点上,且另两边的长差不多上无理数;(3)以(1)中的AB为边的两个凸多边形,使它们差不多上中心对称图
形且不全等,其顶点都在格点上,各边长差不多上无理数.
3.小明家用瓷砖装修卫生间,还有一块墙角面未完工(如图甲所示),他想在现有的六块瓷砖余料中(如图乙所示)选择2块或3块余料进行铺设,请你帮小明设计两种不同的铺设方案(在下面图丙、图丁中画出铺设示意图,并标出所选用每块余料的编号)。
图2
F
D E
A B
C
图1
4.如图,平行四边形纸条ABCD中,E,F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张老师请同学将纸条的下半部分□ABFE沿EF翻折,得到一个V字形图案。
(1)请你在原图中画出翻折后的图形□A'B'FE
;(用尺规作图,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2)已知∠A=630,求∠B′FC的大小。
5.如图,有一木制圆形脸谱工艺品,H、T两点为脸谱的耳朵,打算在工艺品反面两耳连线中点D处打一小孔.现在只有一块无刻度单位的直角三角板(斜边大于工艺品的直径),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确定点D的位置(画出图形表示),同时分别说明理由.
理由是:
6.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S。
(1)求作:四边形A1B1C1D1,使得点A1和点A关于点B对称,点B1和点B关于点C对称,点C1和点C关于点D对称,点D1和点D关于点A对称(只要画出图形,不要求写出作法);
(2)用S表示(1)中作出的四边形A1B1C1D1的面积S1;
(3)若将已知条件中的正方形改为任意四边形,面积仍为S,并按(1)的要求作出一个新的四边形,面积为S2,则S1与S2是否相等?什么缘故?
上一个三等分点,B为
⌒
AN中点,MN为直径,P为MN
例5.如图,A为半圆
上一动点,在MN上求作一点,使PA+PB的距离最短,并求PA+PB的最小值。
()
A、1
B、
2
2C、 2
D、 3 -1
〖课后作业〗
①.请在图中作出△ABC的角平分线BD(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②.用尺规、直尺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为爱护环境,市政府打算在连结A、B两居民区的公路北侧1500米的海边修建一座污水处理厂,设计时要求该污水处理厂到A、B两居民区的距离相等。
(1)若要以1∶50000的比例尺画设计图,求污水处理厂到公路的图上距离;
(2)在图中画出污水处理厂的位置P。
③.如图,直角坐标系中一条圆弧通过网格点A,B,C,其中B点坐标为(4,4),则该圆弧所在圆的圆心坐标为。
④.如图,有一条小船,
(1)若把小船平移,使点A平移到点B,请你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小船;
(2)若该小船先从点A航行到达岸边L的点P处补给后,再航行到点B,但要求航程最短,试在图中画出点P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