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 胞 工 程
2.3培养细胞单个细胞的生长过程
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 培养细胞单个细胞的生长过程细胞工程教研室培养细胞单个细胞的生长过程细胞周期是指一个母细胞分裂结束后形成的细胞至下一次再分裂结束形成两个子细胞的时间,可分为G1期、S期、G期和M期。
培养2细胞单个细胞的生长过程与体内细胞单个细胞的生长过程相似。
1.G1 期发生于上一个增殖周期的分裂期后,DNA 合成期前,故也称为细胞分裂后期,或DNA 合成前期。
G1 期是细胞质复制的主要阶段,细胞进入G1 期标志细胞已进入增殖态。
上一次细胞分裂后所形成的子细胞是否能进入G1 期,取决于外源生长因子(Growth Facter)和其它增殖相关因子的调控。
培养细胞属旺盛增殖细胞群体,一般具有较短的G1 期。
G1期主要活动为细胞内的蛋白质、RNA、多核蛋白体合成增多等;G1期胞体逐渐增大,是镜下唯一可感知的变化。
2.S 期即DNA 合成期,主要机能活动为进行DNA 合成。
各种细胞DNA 合成持续时间差别不大,比较恒定,平均6—8 小时,除用抑制DNA 合成药物如5—氟尿嘧啶等外,细胞一旦进入S 期,DNA 合成过程一经开始,大多能持续进行,独立性较,对环境不利因素有一定耐受能力。
但DNA 在进行合成时,多核苷酸双链发生分离,在此阶段,易受致突变或致癌因素作用。
3.G2 期发生在DNA 合成后和本次细胞分裂期之前,故也称DNA 合成后期或细胞分裂前期。
细胞进入G2 期后,DNA 含量已加倍,具有4 倍量的DNA 。
在G2期主要的变化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RNA的合成和染色质的螺旋化。
本期持续时间较短,平均2~5小时。
G2 期对外界环境敏感,易受温度、pH 及各种其它因素的影响而受阻不能进入M期,但不利作用消除后却能很快恢复。
4.M 期即细胞有丝分裂期,组织培养细胞分裂仍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M 期结束形成两个子细胞,是细胞增殖周期的终结期。
处于分裂中的细胞叫分裂相,在生活状态下可以直接观察到。
细胞周期的过程细胞周期DNA合成前期G1期
Cyclin D* Cdk4 、6 Cyclin E Cdk2
Cln 1、2 Cdk1
S-Cdk
M-Cdk
Cyclin A
Cyclin B
Cdk2
Clb 5、6 Cdk1(CDC28)
Leland H. Hartwell
R. Timothy (Tim) Sir Paul M. Nurse Hunt
USA
b. 1939
United Kingdom
b. 1943
United Kingdom
b. 1949
Cell cycle (fission yeast)
细胞周期调控系统
(cell-cycle control system)
对
二、细胞增殖与组织再生
三、细胞增殖与衰老
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
细胞周期、 G0期细胞、癌基因、抑癌基因
问答题:
1、简述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生化和形态变化。
2、简述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的组成和调控。 3、设计一个实验证实MPF的存在,其作用和 成分是什么?
Bye-Bye !
•与细胞周期蛋白结合是被激活的先决条件
•磷酸化调节活性 •在细胞周期中,其活性呈周期性变化
(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在细胞周期中浓度呈周期性变化
(三)Cdk活化激酶(Cdk activating kinase, CAK)
•与细胞周期蛋白-Cdk复合体的激活有关
(四)Cdk抑制蛋白(Cdk inhibitor protein, CKI)
植物细胞工程
与受精卵发育形成的胚 有类似的结构和发育过程
1、设计人工种子制备技术的主要流程图
诱导植物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的诱导 体细胞胚的成熟 体细胞胚的机械化包裹
贮藏或种植
2、人工种子之所以神奇,是由于它具有天然种 子不可比拟的特点,想一想他们具有哪些特点?
完全保持优良品 生产上不受 可以方便地贮
要诱导产生细胞壁,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器( B )
A、叶绿体、高尔基体
B、线粒体、高尔基体
C、叶绿体、线粒体
D、线粒体、内质网
4.用杂合种子尽快获得纯合子植株的方法是( D ) A、种植→F1→选出不分离者→纯合子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 C、种植→生长素处理→纯合子 D、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 →纯合子
高效抗癌的药物紫杉醇, 虽然能造福人类,但却 为濒危的红豆杉带来一 场灭顶之灾。怎样拯救 红豆杉,并且生产大量 紫杉醇呢?
1.下列属于组织培养的是 ( A ) A.花粉培育成单倍体植株 B.芽发育成枝条 C.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 D.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个体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实质是( D ) A、细胞质融合的过程 B、细胞核融合的过程 C、细胞膜融合的过程 D、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
3.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当原生质体融合成一个细胞后,需
小结:
植 所采用技术 物 的理论基础 细 胞 工 通常采用的 程 技术手段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比较
细胞全能性
膜流动性 细胞全能性
①脱分化 ②再分化
①去除细胞壁 ②融合形成杂种细胞 ③组织培养
保持优良性状
克服不同种生物远源杂交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动物细胞工程
拓展 提升科学思维
3.科学家已尝试采用多种方法来制备iPS细胞,尝试说出几种获取iPS细 胞的方法。(结合教材46页)
借助载体将特定基因导入细胞中,直接将特定蛋白导入细胞中或者 用小分子化合物等来诱导形成iPS细胞。iPS细胞最初是由成纤维细胞转 化而来的,后来发现已分化的T细胞、B细胞等也能被诱导为iPS细胞。
成纤维细胞 T细胞和B细胞
导入特定基因
导入特定蛋白 小分子化合物诱导
iPS 细胞
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治疗心血管疾病
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
1.(2023·山西运城高三模拟)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进行细胞培养,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C )
A.在利用肝组织块制备细胞悬液时,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 B.动物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CO2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维持培 养液的pH C.为了防止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受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干扰素 D.在合成培养基中,通常需加入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
应用: ①人造皮肤的构建; ②动物分泌蛋白的规模化生产; ③用于药理及细胞发育方面的研究。
考点一 动物细胞培养
4.培养的条件:
糖类、氨基酸、无 机盐、维生素 …
培养基的构成:合成培养基 + 血清等天然成分
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 质按种类和所需量严 格配制而成的培养基
含人类未知、细胞生长增
殖所必需的物质,满足细
动物细胞培养 原理:细胞的增殖
的概念和原理 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技术
动
物
动物细胞培养
(1)营养条件 (2)无菌、无毒的环境
细 的条件
(3)温度、pH和渗透压
胞
(4)气体环境
培 动物细胞培养 取动物 单个 细胞 原代 传代
第二讲细胞工程-PPT
3、2、2、1 制片技术
1)超薄切片
通常以锇酸与戊二醛固定样品,以环氧树脂包埋,以 热膨胀或螺旋推进得方式推进样品切片,切片厚度 20~50nm,切片采用重金属盐染色,以增大反差,图
2)负染技术
负染就就是用重金属盐(如磷钨酸、醋酸双氧铀) 对铺展在载网上得样品进行染色;吸去染料,样品干 燥后,样品凹陷处铺了一薄层重金属盐,而凸得出地 方则没有染料沉积,从而出现负染效果,分辨力可达 1、5nm左右,图
3、2、4 扫描隧道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由Binnig等1981年发明,根据量子 力学原理中得隧道效应而设计。当原子尺度得针 尖在不到一个纳米得高度上扫描样品时,此处电子 云重叠,外加一电压,针尖与样品之间产生隧道效应 而有电子逸出,形成隧道电流。电流强度与针尖与 样品间得距离有函数关系,当探针沿物质表面按给 定高度扫描时,因样品表面原子凹凸不平,使探针与 物质表面间得距离不断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电流不 断发生改变。将电流得这种改变图像化即可显示 出原子水平得凹凸形态。扫描隧道显微镜得分辨 率很高,横向为0、1~0、2nm,纵向可达0、001nm。
基中添加较高浓度得生长素类激素使植物 重新处于旺盛得有丝分裂状态
6、1、3 继代增殖阶段 6、1、4 生根发芽阶段 6、1、5移栽成活阶段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转基因植物培育过程
6、2 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得制备与融合
6、2、1原生质体得制备 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就是指那些已去除全部
细胞壁得细胞
原生质体得制备包括取材与除菌、酶解、 分离、鉴定5个步骤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既可以用于观察细 胞形态,也可以用于细胞内生化成分得定量 分析、光密度统计以及细胞形态得测量,其 原理就是利用激光作扫描光源,逐点、逐行、 逐面快速扫描成像,由于激光束得波长较短, 光束很细,所以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有较高 得分辨力,大约就是普通光学显微镜得3倍
细胞工程原理-第一章 动物细胞的培养
(二)合成培养基
主要是指通过人工设计、配制而成的,使用时需 添加一定量血清的一类培养基,可在体外较好用 于动物细胞培养。目前已经设计出适合不同类型 细胞的培养基,如DMEM、TC199等。 优点:创制出与体内相似的生存环境,又便于控 制,实现标准化。
主要成分:氨基酸、糖、无机盐、维生素及其他 辅助物质。
定 1.鉴定指标 ① 纯度: 何种细胞为主 ② 细胞学特征: 细胞形态、结构、染色体组型、生长曲线、分 裂指数、倍增时间等
③ 稳定性:传代过程中,细胞学特征是否发生变化 ④ 污染情况: 是否有微生物和其他细胞系污染
2.鉴定方法
① 细胞形态学观察: 光镜和电镜观察形态特征 ② 绘制生长曲线,计算分裂指数 ③ 进行染色体组型和带型分析 ④ 检测同工酶酶谱
人心肌成纤维细胞 成纤维细胞
人乳腺
(3)游走细胞型
特点:细胞质常伸出伪足或突起,呈活跃的游 走或变形运动,一般不连接成片。 举例: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某些肿 瘤细胞。
人单核细胞
(4)多行型细胞
特点:呈多角形,是一些形态上不规则的细胞 ,不规则形态是由宽扁的胞质突起所致,细胞 一举般 例分 :胞 神体 经和 元胞细突胞两、部神分经。胶质细胞。
(一)细胞的冷冻保存
细胞超低温保存的基本原理:细胞在-70℃以下时 ,细胞内的酶活性降低,代谢处于完全停止状态 ,故可长期保存。
细胞低温保存的关键:通过-20-0℃阶段的处理过 程。因为在此温度范围内,易造成细胞的严重损 伤,因此,常常在培养液中加入保护剂来减少对 细胞的伤害。
细胞冷冻过程:将对数期细胞用冻存液(DMSO+血 清或者+培养基+血清)、甘油+血清等)重悬,分
(二)建立细胞系、株
动物细胞工程(课件)-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已成功的动物细胞融合实例:
生物种类 酵母菌—鸡 人—胡萝卜 人—小鼠
细胞来源
成功年代
原生质体—血红细胞
1975年
腹水癌细胞—原生质体
1976年
纤维肉瘤细胞—畸胎瘤细胞 1978年
一、动物细胞融合
概念: 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 的过程。
结果: 形成单核的杂交细胞 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
4、气体环境 O2和CO2(95%空气和5% CO2 )
维持培养液的pH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理
培养基性质 培养基特有成分
培养结果 培养目的
植物组织培养
细胞的全能性
固体培养基
蔗糖 植物激素
植物体
快速繁殖、培育 无病毒植株
动物细胞培养 细胞增殖
液体培养基
葡萄糖 动物血清
细胞株、细胞系 获得细胞或细胞
2、保护濒危物种;
3、医药卫生领域生产 医用蛋白质及组织器官 的移植;
4、了解胚胎发育和衰 老过程;追踪研究疾病 的发展过程和治疗疾病;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
1、成功率比较低(平均不到10%); 2、大多存在健康问题; 3、克隆动物食品安全问题。
此外,体细胞核移植后的重组细胞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属于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无更大变异性,而环境是 多变的,易造成该个体适应能力降低,易被淘汰。
细胞群
产 生
化学性质单一、 特异性强的抗体 (单克隆抗体)
二、单克隆抗体
1975年,两位科学家创 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1984年两人因此获得诺 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科勒
米尔斯坦
一个(免疫过的)B细胞 一个骨髓瘤细胞
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第1节细胞工程概述课件苏教版选修
细胞工程
第一节 细胞工程概述
自主学习 · 新知突破
一、细胞工程的发展
1.1907年,哈里森采用__盖__玻__片__悬__滴__培养蛙胚神经组织 细胞,开创了__动__物__细__胞__培__养___的先河。
2 . 1937 年 , 高 特 里 特 等 人 几 乎 同 时 离 体 培 养 了 ___胡__萝__卜__组__织____,首次成功进行_植__物__细__胞__与__组__织__培__养___。
答案: A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1.下列与细胞工程无关的技术是( ) A.抗软化番茄的培育 B.无病毒作物的获得 C.克隆动物的产生 D.葡萄的嫁接 解析: 细胞工程主要包括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细胞融 合、细胞核移植、染色体工程等。抗软化番茄的培育和无病毒 作物的获得均利用到了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克隆动物的产生 则应用到了细胞核移植技术,葡萄的嫁接属于营养生殖,与细 胞工程无关。 答案: D
2.类型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___植__物___细胞工程和___动__物___ 细胞工程和__微__生__物__细胞工程;根据所用的技术的不同,分为 __植__物__细__胞__与__组__织__培__养____、_细__胞__融__合___、___细__胞__核__移__植_____、 __染__色__体__工__程____等。
3.1972年,卡尔逊等人用__硝__酸__钠__作为促融合因子,成 功的将两个不同种的烟草细胞__原__生__质__体__进行融合,获得了世 界上第一个____体__细__胞__杂__交__植__株_____。
4 . 1997 年 , 伊 恩 ·威 尔 穆 特 利 用 成 年 芬 兰 白 面 母 羊 __体__细__胞__的__细__胞__核__ 与 苏 格 兰 黑 面 母 羊 的 _去__核__卵__细__胞___ 首 次 __克__隆__出绵羊“多利”。
高二生物 细+胞+增+殖1
分裂间期:DNA分子的复制和有 关蛋白质的合成
细 胞
复制前期(G1):RNA、蛋白质的 合成旺盛时期
周 复制期(S):DNA的复制,含量
期
增加一倍
复制后期(G2):RNA、蛋白质 分裂期: 的合成
高二生物 细+胞+增+殖1
植 物 细
间 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 (DNA加倍、
期
合成。 前 核膜、核仁消失,染色质
期:锤丝消失,核膜、核仁重 (染色体、
新出现,高二生中物 细央+胞出+增+殖现1 细胞板 DNA和亲代
细胞相同)
两失两现一散乱(前期), 丝点排列赤道板(中期), 一分为二向两极(后期), 两失两现新壁建(末期)。
高二生物 细+胞+增+殖1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比较较
意义: 将亲代细胞有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 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因而在亲代 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染色体、单体的变化
高二生物 细+胞+增+殖1
谢谢
高二生物 细+胞+增+殖1
形成姐妹染 色单体)
期:螺旋成染色体,两极发出
胞
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出现姐妹染色单体
有
中 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
丝
期:上,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分 裂 过 程
分 裂 期
便于观察。 后期:着体移分丝向离点两形分 极成裂 。两,条姐子妹染染色色体单,(倍色单染、体色姐消体妹失加染)
末 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纺
细胞增殖
高二生物 细+胞+增+殖1
动物细胞工程(完整ppt课件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动物胚胎或幼龄动
胰蛋白酶
加培养液
单个细胞
细胞
物的组织、器官 剪碎
制成 悬浮
液
细胞部系分细胞“癌变”,细胞株
遗传物质改变,无 限传代
养原 代 培
壁细 胞 贴
细胞
50代细胞 剥离、分瓶
10代 细胞
动物细胞培养不能 最终培养成动物体
传代培养
.
动物细胞生长特性
细胞贴壁:
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 称为细胞贴壁。
3、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 胞供体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吗?为什么?
不是,克隆动物绝大部分DNA来自供体细胞 核,但核外还有少部分DNA(如线粒体DNA) 来自受体卵母细胞
4.动物克隆实例很多,为何多莉就举世闻名呢?
在1997年2月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维尔穆特博士科研组 公布体细胞克隆羊“多莉”培育成功之前,胚胎细胞核 移植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实际上,“多莉”的克 隆在核移植技术上沿袭了胚胎细胞核移植的全部过程, 但这并不能减低“多莉”的重大意义,因为它是世界上 第一例经体细胞核移植出生的动物,是克隆技术领域研 究的巨大突破。这一巨大进展意味着:在理论上证明了,
程
妊娠、出生
克隆羊多利
.
思考题
1、在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受体卵母细胞之 前,为什么必须先去掉受体卵母细胞的核?
为使核移植动物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有利用 价值的动物提供的细胞。 2、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10 代以内的细胞,为什么? 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保持正常二倍体的核型, 未发生突变
.
脱组 分织
化
植物细胞B
胞 促进融合 壁
的方法?
生物技术制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或生物组织、细胞及其组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系,并与工程相结合,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体系。
2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P1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运用基因工程全套技术改变蛋白质结构的技术。
染色体工程:探索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异源基因导入、染色体结构改变。
生化工程:生物反应器及产品的分离、提纯技术。
3生物技术制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为创造条件,借助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过程被称为4生物技术药物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它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才能被称为5生物药物生物技术药物与天然生化药物、微生物药物、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一起归类为PPT复习题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1、简述基因工程制药的基本程序。
P162、说明基因工程技术用于制药的三个重要意义。
P15第一段第一行3、采用哪两种方法来确定目的cDNA克隆?P18(7目的基因c DN A的分离和鉴定)①核酸探针杂交法用层析法或高分辨率电泳技术(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或质谱技术)分离出确定为药物的蛋白质,氨基酸测序,按照密码子对应原则合成出单链寡聚核苷酸,用做探针,与cDNA文库中的每一个克隆杂交。
这个方法的关键是分离目的蛋白,②免疫反应鉴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4、说明用大肠杆菌做宿主生产基因工程药物必须克服的6个困难。
①原核基因表达产物多为胞内产物,必须破胞分离,受胞内其它蛋白的干扰,纯化困难;②原核基因表达产物在细胞内多为不溶性(包含体, inclusi on body),必须经过变性、复性处理以恢复药物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工艺复杂;③没有翻译后的加工机制,如糖基化,应用上受到限制;④产物的第一个氨基酸必然是甲酰甲硫氨酸,因无加工机制,常造成N-Met冗余,做为药物,容易引起免疫反应;⑤细菌的内毒素不容易清除;⑥细菌的蛋白酶常常把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消化;5、用蓝藻做宿主生产基因工程药物有什么优越性?蓝藻:很有前途的药物基因的宿主细胞①有内源质粒,美国Wolk实验室已构建1200种人工质粒,可用做基因载体。
专题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与物质运输
液体环境;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情境任务落实主干
考点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水与无机盐
情境一 当人运动丢失大量水和无机盐后,需补充才能维持水 盐平衡,从而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运动饮料”应市场 需要而生,其成分包括水、无机盐、氨基酸、糖等等;另 外,抗利尿激素在调节人体内环境渗透压平衡有着重要的 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请回答:
知识盘点
考点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有机物
情境任务落实主干
情境一 当人运动丢失大量水和无机盐后,需补充才能维持水 盐平衡,从而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运动饮料”应市场 需要而生,其成分包括水、无机盐、氨基酸、葡萄糖等等; 其中含有的氨基酸、葡萄糖等小分子也参与了人体有机生 物大分子的合成。
(1)其中的氨基酸进入人体细胞后,通过脱水缩合作用形成蛋白质,人体内蛋白质
种类较多,试着描述其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 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2)葡萄糖 不能 (能/不能)水解,可直接被人体细胞吸收,用于氧化分解供能 或合成 肝糖原、肌糖原 等生物大分子。 (3)脂质分子中 氧 的含量远低于糖类,而 氢 的含量更高,因此相同质量的糖和 脂肪氧化分解为细胞供能时,_脂__肪___消耗的氧气更多,放出的能量也更多,因此
5.明确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功能及相互关系
(1)厘清核酸与蛋白质的层次及相互关系
(2)常考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考点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有机物 6.归纳概括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任务:知识串联整合】
特别提醒 ①并非所有的糖类都是能源 物质,如核糖和脱氧核糖是组成核酸的 成分,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 成分。 ②糖类并非只由C、H、O三种元素组 成,如几丁质中含有N。 ③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但不构成膜 结构,磷脂和胆固醇均参与膜结构的构 成。
精细胞的形成
同源染色体 联会
四分体
B a
b A
A与a、B与b,两两形态、大小相同, 它们都是一条来自父亲的精子,一条 来自母亲的卵细胞。生物学上把这样 两两成对的染色体叫“同源 两配对,称为同源染色体“联会”。
A a Bb
A a Bb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其实都已经 复制了,共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称为“四分体”。
凡是由受精 卵发育而来, 且体细胞中 含有两个染 色体组的生 物个体,均 称为二倍体。 可用2n表示。 人和几乎全 部的高等动 物,还有一 半以上的高 等植物都是 二倍体。
2N
2N
(有丝分裂)
精 N 子 2N 受精 2N 4N 发育 4N 2N 新个体 N 2N 卵 细 胞
?
受精卵
错误
第 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 末 期
形成两个子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前 期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中 期
非同源染色体 整齐地排列在 赤道板上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后 期
着丝点 分裂, 姐妹染色 单体分开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末 期
形成四个 精细胞
变形
1个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2n) 减数第一次分裂
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 减数第二次分裂
练习
4个精子细胞(染色体数:n) 4个2种精子(染色体数:n)
变形
A a
b
精原细胞
B
间 期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间 期 结 束 时
完成DNA的复制 和有关蛋白质的 合成,成为初级 精母细胞。
一、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的概念(P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工程姓名吴俏指导教师高勇纲(吕梁高级实验中学理科1415班山西离石033000)摘要细胞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的来说,它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人们的设计蓝图,进行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及进行大规模的细胞和组织培养。
当前细胞工程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有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拆合、染色体操作及基因转移等方面。
通过细胞工程可以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培养有价值的植株,并可以产生新的物种或品系。
关键词细胞核移植克隆。
一.细胞工程的介绍1.基本概念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某种工程学手段,在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从而获得新型生物或特种细胞产品、或产物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2.详细概念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现代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按照人们的需要和设计,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重组细胞的结构和内含物,以改变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即通过细胞融合、核质移植、染色体或基因移植以及组织和细胞培养等方法,快速繁殖和培养出人们所需要的新物种的生物工程技术。
21世纪合成生物学的发展,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DNA或基因合成技术,人工设计细胞的信号传导与基因表达调控网络,乃至整个基因组与细胞的人工设计与合成,从而刷新了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技术,并将带来生物计算机、细胞制药厂、生物炼制石油等技术与产业革命。
二.发展历程1.植物细胞工程1902年,德国科学家哈伯兰特(G.Haberlandt)就提出了细胞全能性理论。
1937年,美国科学家怀特(P.R.White)用烟草茎段形成层作材料,在试管中培养出烟草植株。
1958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F.C.Steward)等利用胡萝卜根的组织培养再次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965年,沃索(V.Vasil)等在一定成分的培养基上,由烟草的单细胞得到再生植株。
1970年,斯图尔德用悬浮培养的单个细胞也培养出可育的新植株,进一步证明了细胞的全能性。
20世纪70年代以植物细胞克隆为代表的细胞工程诞生。
随后,以植物的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得以确定和发展,标志着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2.动物细胞工程1907年,美国生物科学家哈里森(R.G.Harrison)用一地淋巴液心成功地培养了蝌蚪的神经元,证明了动物组织体外培养的可行性,并首创了动物体外组织培养法。
我国生物学家童第周,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展了鱼类的细胞核移植工作,并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同时他还通过把黑斑蛙红细胞的核转移到同种生物的去核卵中,得到了正常发育的蝌蚪。
1975年,英国科学家米尔斯坦(stein)和德国科学家科勒(G.Köhler)等用产生抗体的单个细胞与肿瘤细胞杂交,创立了单克隆抗体技术。
1996年7月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Dolly)在英国诞生。
其后仅两年时间克隆牛、克隆鼠也相继问世。
2011年11月3日,我国首例体细胞克隆牛康康在山东莱阳农学院动物胚胎工程中心实验室降生。
这一切表明,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已经成为生物科学领域中一颗十分耀眼的明珠。
三.植物细胞工程1.植物细胞培养⑴概念:植物的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技术是指分离一个或数个体细胞或植物体的一部分在下培养的技术。
通常我们所说的广义的组织培养,是指通过无菌操作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即外植体explant),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进行培养,使其生成完整的植株。
⑵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组织培养所用的材料非常广泛,可采取根、茎、叶、花、芽和种子的子叶,有时也利用花粉粒和花药,其中根尖不易灭菌,一般很少采用。
对于木本花卉来说,阔叶树可在一、二年生的枝条上采集,针叶树种多采种子内的子叶或胚轴,草本植物多采集茎尖。
在快速繁殖中,最常用的培养材料是茎尖,通常切块在0.5厘米左右,如果为培养无病毒苗而采用的培养材料通常仅取茎尖的分生组织部分,其长度在0.1毫米以下。
1.先将材料用流水冲洗干净,最后一遍用蒸馏水冲洗,再用无菌纱布或吸水纸将材料上的水分吸干,并用消毒刀片切成小块。
2.在无菌坏境中将材料放入70%洒精中浸泡30-60秒。
3.再将材料移入漂白粉的饱和液或0.1%升汞水中消毒10分钟。
4.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三、四次。
将已消毒的材料,用无菌刀、剪、镊等,在无菌的环境下,剥去芽的鳞片、嫩枝的外皮和种皮胚乳等,叶片则不需剥皮。
然后切成0.2-0.5厘米厚的小片,这就是外植体。
在操作中严禁用手触动材料。
1.接种在无菌坏境下,将切好的外植体立即接在培养基上,每瓶接种4-10个。
2.封口接种后,瓶、管用无菌药棉或盖封口,培养皿用无菌胶带封口。
3.温度培养基大多应保持在25℃左右,但要因花卉种类及材料部位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4.增殖外植体的增殖是组培的关键阶段,在新梢等形成后为了扩大繁殖系数,需要继代培养。
把材料分株或切段转入增殖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基一般在分化培养基上加以改良,以利于增殖率的提高。
增殖1个月左右后,可视情况进行再增殖。
5.根的诱导继代培养形成的不定芽和侧芽等一般没有根,必须转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
1个月后即可获得键壮根系。
6.组培苗的移栽生根或形成根原基的试管苗从无菌,温、光、湿度稳定环境中进入到自然环境中,从异养过渡到自养过程,必须经过一个炼苗过程。
首先打开试管瓶塞放阳光充足处让其锻炼1~2天,然后取出幼苗用温水将琼脂冲洗掉,移栽到泥炭、珍珠岩、蛭石、砻糠灰等组成的基质中,基质使用前需高温消毒,移栽后要适当遮荫,可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较高空气湿度,温度维持在25℃左右,勿使阳光直晒,7~10天后要注意通风和补充浇水,约20~40天,新梢开始生长后,小苗可转入正常管理。
7.诱导子在植物细胞培养中的研究进展1 诱导子的概念诱导子最初的概念是指那些能够诱导植物细胞生产和积累植保素的物质。
随着人们对诱导子的深入研究,发现诱导子还能诱导其它的防卫反应。
现代科学认为,诱导子是可以快速、专一和选择性地诱导植物多种特定基因表达的物质,尤其是活化特定的次生代谢产物。
从细胞培养的角度来讲,是指能促进植物细胞产生目的产物的因子[1]。
2 诱导子的分类诱导子可以分为内源性诱导子和外源性诱导子,特异性诱导子和非特异性诱导子,还可分为生物诱导子和非生物诱导子,生物诱导子主要包括病原菌(真菌、细菌、病毒与酵母)与植物细胞成分,其中主要是细胞壁水解产物,还有一些酵母提取物。
目前研究的热点是真菌诱导子和一些非生物诱导子。
2.1 真菌诱导子真菌诱导子(fungal elicitors)是来源于真菌细胞提取物或分泌物的一种特定的化学信号,能快速、高度专一和选择性地诱导植物特定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植物产生和积累次级代谢物。
在植物细胞培养中,来源于真菌的细胞壁成分、多糖、单糖、糖蛋白等成分都可作为诱导子使用。
例如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的菌丝提取物可大大提高喜树悬浮细胞的生长和次生代谢物的产量[2]。
目前, 内生真菌诱导子在植物细胞培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尤其是在细胞悬浮培养和毛状根培养方面, 主要集中于真菌诱导子对药用植物生物碱、萜类、皂苷等天然产物的诱导。
2.2 非生物诱导子非生物诱导子是指非细胞中天然成分,但又能触发形成植保素的信号因子,主要是指一些非生物的物理和化学因子,如各种损伤、电击、高温、低温、pH值、紫外线、重金属、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等。
其中主要有水杨酸(SA)、茉莉酸(JA)与茉莉酸甲酯(MJ),研究发现适宜浓度的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可以有效提高紫杉醇、喜树碱、异黄酮以及鱼腥草中槲皮素等次生代谢物的产量;其次是稀土元素,例如镧、铈等已用于植物细胞培养,且证实具有实较好的效果。
还包括一些重金属盐类,例如常见的铜、银、铁离子等。
3 诱导子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诱导子对次生代谢物的促进作用已在众多的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其作用的效果依赖于多种因素,例如诱导子的类型、培养细胞的生理状态及一些非生物因子等。
在应用中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植物代谢的影响。
3.1 选择合适的诱导子大量研究表明,诱导子一般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不同植物品种及不同细胞系对诱导子的反应不同,同一植物对不同诱导子产生的反应因也不同,诱导不同植物的防御反应需要不同的诱导子,例如,花生四烯酸对其它的植物都无效,但却能诱导马铃薯、胡椒产生防卫反应[3]。
真菌诱导子能抑制丹参中酚酸类成分的积累, 却能促进酮类成分的积累,而茉莉酸甲酯则可以同时促进2种成分的积累。
梁晓芳[4]等发现茉莉酸甲酯不利于大豆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
3.2 诱导子浓度影响不同浓度的诱导子作用效果差异明显,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会随着诱导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最大值后稳定,或者在某一最适浓度下诱导子表现出最强的活性,此后若继续增加浓度,效果反而下降。
有研究指出随着诱导子浓度的提高,苍术素细胞生物量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
3.3 诱导子添加时间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不同时期的细胞对诱导子的反应灵敏度不同,一般在指数生长期晚期到稳定期早期这一阶段适合添加诱导子,因为生长初期的细胞需要适应新的营养液,代谢缓慢,此阶段不易受到诱导;而生长末期培养基中营养大量被消耗,且会积累有害物质导致细胞受损或代谢活动减弱,更不适合添加诱导子。
例如在原球茎培养的早期加入真菌诱导子,对原球茎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原球茎培养的后期加入真菌诱导子,则有促进作用。
3.4 诱导时间长短的影响由于不同的植物细胞对诱导子产生防卫反应的速度不同,故针对不同的诱导子和不同的目标产物,诱导处理的时间有差异。
一般加入诱导子后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开始提高,但一定时间后,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反而下降,杨慧[5]等研究发现,诱导子的作用时间对原球茎多糖的含量有很大的影响。
3.5 不同诱导子间或前体物与诱导子间的联合应用许多实验结果表明,诱导子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
研究发现杨酸和茉莉酸甲酯组合对西洋参次生代谢物皂苷含量的增加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水杨酸和真菌诱导子的共同作用有利于黄芪有用的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和积累。
也有研究表明前体物和诱导子联合作用能显著提高植有用物次生代谢物的产量。
例如,在肉苁悬浮细胞培养中联合加入前提和诱导子能大大提高苯乙醇总苷和松果菊苷的合成。
3.6 加入抗性剂大量研究表明,诱导子在大幅度提高目标产物的同时对细胞的生长会有抑制作用,例如在用真菌诱导子诱导喜树碱合成的过程中,细胞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褐变,表明细胞开始衰老。
这种情况下,加入合适的抗褐变剂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起到缓解的作用,抑制细胞内氧化酶的活性,维持细胞良好的生长和代谢。
3.7 诱导子的诱导效力与培养液的营养状态有关王晓东[6]等初步研究了真菌诱导后培养液状态与次生代谢物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真菌诱导后白桦三萜合成的增加可能与培养液营养物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