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

上一章IS曲线描述的是商品市场的均衡。由于一般商品的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所以无须介绍。但是微观经济学其实并未专门讨论货币现象。由于货币问题的特殊性,比如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于人们对商品需求的需求,所以宏观经济学才要研究货币的需求、供给与均衡问题。

第一节货币数量论与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数量论(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的。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下降。反之则相反。

古典的货币数量论

1911年,费雪在其代表作《货币购买力:其决定因素及其与信贷、利息和危机的关系》中提出现金交易方程式。指出,在商品交易中,买者支出的货币总额总是等于卖者收入的货币总额,如以M代表货币供应量,以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以P代表物价水平,以T代表社会交易量,则:MV=PT。此方程即费雪交易方程式。

费雪认为,在P、T、M、V这四个因素中,T、V比较稳定,可当作常量。其中T相当于本书第二章所介绍的实际GDP,其数值取决于自然资源和技术情况,不决定于货币的数量。而影响货币流通速度V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主要是人们的支付制度和支付习惯,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M是由货币管理当局控制的,因此在T、V相对稳定的情况下,P必然受M的影响。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而不是物价水平决定着货币数量。

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认为,货币的单位价值决定于货币数量与以货币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的比例。他强调人们持有货币的时间和数量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进而对币值的影响,这样便把货币量与物价、币值关系的研究引导到货币需求上来。1917年他的学生庇古提出了剑桥方程式:M=kPY

式中M为人们持有的货币量,k为货币量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P为价格指数,Y为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庇古指出,若全社会在一个年度中的平均现金余额为M,则ky/M是每一个货币单位的实际价格,即货币的购买力。其中k的变动取决于人们拥有资产的选择:投资、消费,还是保持在货币形态上。若选择在货币形态上保存,必将增加现金余额,从而使k增大。在y和M不变的条件下,k的增大会使P减小,因为P=M/ky。即货币的价值与k成反比。由于强调的是人们保有的现金余额对币值从而对物价的影响,所以被称为现金余额说。

因为在一定时期内交易方式(支付方式)是不变的,所以庇古假定k是个常量。这样,P的高低便取决于M的多少,也就回到了货币数量论的本质。所以现金余额方程式与现金交易方程式的结论基本相同,物价水平决定于货币量,与货币量的多少同比例变动。两者都体现了“货币中性假说”,即经济中的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相互独立的“二分法”思想。

但是,这两个方程式有不同的经济意义:现金交易方程式中P表明商品价格,M所指的货币数量是某一时期的货币流通量,强调V不变时M对P的影响,体现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和货币的交易,没有纳入货币的需求;现金余额方程式中P表明货币价值,M所指的货币数量是某一时点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存量,强调ky不变时M对P的影响,体现的是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重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纳入了对货币的需求。

现代货币数量论

弗里德曼详尽分析了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新的货币需求函数:

1,,,,,,,d m b e dp M f P r r r Y W U p dt ⎛⎫= ⎪⎝⎭

式中M d 代表名义货币需求量;P 代表物价水平,它决定人们为购买商品和劳务所要持有货币的多少,价格水平越高,购买商品和劳务所需要的名义货币就越多;Y 代表以货币表示的持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起着主导作用;r m 代表货币的预期报酬率,主要指银行存款利率;r b 代表固定收益的债券利率;r e 代表非固定收益的证券(股票)利率;p

1dt dp 代表物价变动率,它们决定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物价急剧上升时,各种实物升值,静态的物质财富就会给人们带来收益,持有货币反而要受货币贬值的损失;W 代表非人力资本(物质财富)对人力资本(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的比率。这一比率制约着人们的收入状况,如劳动力处于失业时,人力资本就无法形成收入,自然会减少货币需求。因此,在一定的总财富水平下,W 值越大,货币需求量越小;W 值越小,货币需求量越大;U 代表反映主观偏好、客观技术、制度因素的综合变数,比如节俭的人与追求奢华生活的人显然具有不同的货币需求,而交通运输、通讯等技术条件越好,越能方便货币周转,减少货币需求。

弗里德曼进一步假设上述函数全部由真实量所决定,也就是与衡量货币变数的名义单位完全独立。实质货币余额需求的函数为:

1,,,,,d b e M dp Y f r r W U P p dt P ⎛⎫= ⎪⎝⎭

P M d 代表剔除物价水平影响的实际货币需求,即能实际支配财富的货币需求。P

Y 代表剔除物价水平影响的实际持久收入水平,它是影响实际货币需求的主导因素。

货币、债券、股票和不动产这四种资产的总和即为人们所持有的财富总额。当货币供给大于需求时,人们会发现,他们实际持有的货币量大于他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从而会根据

r m 、r b 、r e 和

p 1dt

dp 来调整自己的财富的组成,调整的方式则是把多余的货币用来购买债券、股票和不动产。购买的结果又会改变r m 、r b 、r e 和p 1dt dp 的数值,接着造成新的买与卖。这样的过程反复进行直到均衡状态为止。如果货币的供给量减少,调整的过程会以相反的方式进行。

从这一函数可以看出,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因素是持久性收入。

短期中持久性收入波动不大,长期中持久性收入是稳定增加的,货币需求也稳定增加。因此,货币需求函数是一个稳定的函数,从而也得出了物价水平取决于货币数量的结论。由于从长期趋势来看,持久性收入是稳定增长的,在货币供应量一定的条件下,货币的流通速度就会在长期中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为了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速度,以满足人们对货币需求逐步稳定增长的需要以及经济和收入增长的需要,就有必要实行一种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配合的、稳定增长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即所谓“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弗里德曼对货币数量论的重新表述,只不过是在传统的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几个变量来表示货币、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和货币流通本身同货币需求的关系,实质并没有改变。问题的关键只在于,货币当局能否按货币需求量控制货币供应,使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有需求的原因在于,货币是最具方便性、灵活性、流动性的资产,并把人们对货币的这种偏好命名为流动性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 )。而利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想要拥有货币自由流动的便利,就必须放弃货币带来利息的收益。

而凯恩斯又将人们流动性偏好的动机分为三种: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相应也就有了三种货币需求,三者之和就构成了货币需求函数。

1.交易动机(the transaction motive )

由交易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成正比。当收入增加,人们的消费量增大,从而满足日常交易所需的货币量也增加。

2.预防动机(the precautionary motive )

预防动机是人们为了预防意外的支付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为了支付医疗费用、应付失业和各种意外事件等。虽然个人对意外事件的看法不同,从而对满足预防动机需要的货币数量有所不同,但从整个社会来说,货币的预防需求与收入密切相关。因而由预防动机引发的货币需求量也被认为是收入的函数,与收入也成正比。

3.投机动机(the speculative motive )

人们之所以宁愿持有不能生息的货币还因为持有货币可以供投机性债券买卖之用。投机动机是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生息资产(如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投机性动机与利率成反比。

由于货币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都与收入成正比,因此可以合并。若以M D 表示货币总需求量,L 1表示决定于收入水平的货币需求函数,Y 表示国民收入,L 2表示决定于利率水平的货币需求函数,i 表示利率,则货币的总需求就是:

0/,0/),()(2121 i L Y L i L Y L M D ∂∂∂∂+=。

也可以假设完全线形化的形式:0,, h k hi kY M D -=,k 表示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h 表示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图??货币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