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南一区浊流储层特征-断块油气田

合集下载

渤南地区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渤南地区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渤南地区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渤南地区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油气富集区,新生代构造演化控制了油气成藏的过程。

因此,本论文在渤南地区构造演化特征研究基础之上,重点开展了构造对成藏基本地质条件、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研究,并对典型油藏进行精细解剖,明确了各构造带的成藏主控因素与富集规律,并对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

渤南地区新生代断裂体系具有三组优势方向(NNE和近SN向、NWW和近EW 向、NE向断裂)、三种断裂性质(走滑、伸展、走滑—伸展)、三期构造演化(Ek~Es4、Es3~Ed、N+Q)的特征,控制了整体盆地结构与局部构造样式的形成与演化。

渤南地区盆地古地貌、沉积与沉降中心、控洼断层共同控制了生烃洼陷的时空展布特征和烃源岩热演化过程。

盆地古近纪以断陷活动为主,断层活动强烈,EW向和NNE向断裂控制了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以及半深湖-深湖相带沉积展布范围。

盆地新近纪以拗陷活动为主,断层活动性减弱,控制了辫状河平原、曲流河浅水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相带的展布。

渤南地区新生代构造活动控制了油气运聚的整个过程,而油源断裂是油气成藏的关键控制因素。

油源断裂输导能力主要受控于主排烃期断裂活动强度、区域性盖层、断储配置关系三因素控制。

当主排烃期断层活动速率Vf<5m/Ma且盖层有效断接厚度大于10m时,断裂不起输导作用,油气只能在东营组盖层之下成藏。

当Vf>8m/Ma且有效断接厚度为负值时,断裂输导能力强,油气可运移至浅层成藏。

断储排替压力差决定了油气藏充注的强度,而断储侧向分流指数与油气藏充注高度相关性较小。

地层压力与流体势、断面形态、构造脊联合控制油气的横向运移。

渤南地区圈闭类型以构造型圈闭为主,NNE向郯庐断裂和近EW、NWW向主干断裂控制了研究区圈闭的横向展布,后期郯庐断裂带的走滑改造导致了浅层圈闭数量和类型多于深层。

有效圈闭展布受控于断裂的侧向封堵能力。

渤南地区不同构造部位成藏主控因素与富集模式差异明显。

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岩储层预测技术

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岩储层预测技术

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岩储层预测技术
王庆华
【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年(卷),期】2014(021)003
【摘要】渤南洼陷沙三段广泛发育浊积岩,该类储集体具有单层厚度小、单砂体面积小、横向变化大、垂向叠置的特点,在地震反射上形成中、弱反射,受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的限制,无法满足储层描述的要求.从地震、钻井、测井资料入手,总结研究区沙三段浊积岩地震反射特征,开发了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盲源分离、小层自动精细解释、随机反演及小砂体自动拾取等4种技术,建立了浊积岩储层识别与描述的技术系列,完善了该类储层预测的地球物理解释技术.将开发的4种技术应用在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岩储层的预测中,盲源分离处理后的地震数据主频由24 Hz提高到32 Hz,提高了研究区的地震分辨率;实现了沙三段6个砂层组的自动解释;储层预测结果砂体识别的精度为5~8m,能很好地识别浊积砂体,自动追踪浊积砂体70多个,实现了单砂体的快速成图,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总页数】4页(P48-51)
【作者】王庆华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44
【相关文献】
1.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岩沉积储层特征研究
2.滨南油区沙三段浊积岩成藏控制因素及储层预测
3.渤南洼陷浊积岩储层物性分析
4.辽河西部凹陷沙三段浊积岩储层中钙质夹层研究
5.东营凹陷陡坡带沙三段浊积岩有效储层预测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渤南洼陷浊积岩储层物性分析

渤南洼陷浊积岩储层物性分析

渤南洼陷浊积岩储层物性分析摘要:本文对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岩的碎屑成分、结构和填隙物等岩石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储集物性特征,研究了浊积岩储集物性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浊积岩储层物性随着岩石的成分、结构成熟度的变好而变好,而岩屑、填隙物含量的增加会使储集物性变差。

关键词:渤南洼陷浊积岩储层物性渤南洼陷位于济阳坳陷北部的沾化凹陷内,该洼陷内发育丰富的浊积岩油气藏。

笔者选取渤南洼陷沙三段为研究主体,分析了浊积岩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

一、储集物性特征本区浊积岩发育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类储集空间,其中以次生孔隙为主。

次生孔隙的类型可分为粒间孔、粒内孔和裂缝等。

该区浊积砂体的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度的变化范围在2.3-40.1%之间,平均值为17.065%;渗透率的变化范围较大,在0.011-4067.261×10-3um2之间,平均值为102.17×10-3um2。

二、岩石学特征对储集物性的影响1.碎屑成分对物性的影响石英、长石、岩屑是该区主要的碎屑成分,三者影响着储层物性的好坏[1-3]。

石英含量与储层物性呈正相关性(图1),此关系说明,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对储层物性存在正面的影响,其原因是石英颗粒为刚性颗粒,抗压性较强,不易受压变形,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孔隙[3,4]。

长石与储层物性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图1),说明长石的含量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较小。

岩屑的含量与孔隙度之间呈负相关(图1),因为该区的岩屑类型主要是变质岩,抗压性较差,且岩屑含量普遍较高,因此随着岩屑含量的增加,压实作用对孔隙结构的改造作用增强,使孔喉变小,导致储层物性变差[4]。

2.岩石组构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本节主要分析岩石组构的要素分选系数、粒度中值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分选系数对储层物性起消极作用(图1),分选系数变小,物性有变化的趋势,说明粒度越均匀,颗粒之间的孔隙越大,孔隙度越高,渗透率越好。

反之,分选系数越大,孔隙度和渗透率越差。

胜利油田渤南洼陷古近系油气源与成藏特征

胜利油田渤南洼陷古近系油气源与成藏特征

胜利油田渤南洼陷古近系油气源与成藏特征郭瑞超1,李延钧1,王廷栋1,宋国奇2,李文涛2,尹长河2,刘臣1【摘要】摘要:对胜利油田渤南洼陷油气分布、油气特征及烃源岩特征进行了描述,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比判断油气来源,并对油气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

研究认为,渤南洼陷的深洼带与断阶带两地区由于烃源岩埋深不同造成油气演化阶段的差异。

渤南洼陷沙三段与沙四段油气均为自生自储,其中断阶带地区油气为一期成藏,油气成熟度较低;深洼带地区存在两期油气生成过程,但主要捕获了后期湿气阶段的天然气,气体干燥系数较高,具有分段捕获的特征。

【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09(030)006【总页数】3【关键词】渤南洼陷;成藏期次;成藏特征;古近系蒂索提出在烃源岩不同演化阶段生成的油气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1]。

构造活动与圈闭形成的阶段性,使得油气的生成、运移与聚集为非连续过程[2],因此圈闭常以分段捕获的形式聚集油气。

胜利油田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深部的主要产油层为沙三段和沙四段,目前对于渤南洼陷油气成藏条件存在不同的认识。

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该区油气来源和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该区进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1 油气分布与地球化学特征渤南洼陷是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中部的1个三级负向构造单元,分北部陡坡带、渤南深洼带、南部断阶带3个次一级构造单元[3]。

渤南深洼带的油气比普遍偏低,渤深5井、义115井及义121井均为低产气井。

该区原油密度较低,均小于0.83 g/cm3;天然气甲烷含量高,重烃含量低,干燥系数为0.89~0.99,除渤深3井外均表现为干气。

南部断阶带的油气比相对较高,其中渤深4井、义17井、义160井、义170井及义172井均为获工业油流井。

该地区原油密度明显较高,为0.82~0.87 g/cm3,天然气干燥系数相对较低,为0.8~0.9,重烃含量多大于10%,属于原油伴生气。

2 渤南洼陷烃源岩特征沙三段和沙四段是渤南洼陷古近系主要烃源岩,其中沙三段烃源岩主要由富含藻类的油页岩、灰质油页岩和钙质泥岩组成,厚度约500 m,分布广泛,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有机质丰度高,有机碳含量大都为2.0%~6.0%,高值区位于渤南深洼带的渤深5井地区。

海上气云影响区复杂断块油田河道刻画思路与挖潜——以渤中Y油田为例

海上气云影响区复杂断块油田河道刻画思路与挖潜——以渤中Y油田为例

海上气云影响区复杂断块油田河道刻画思路与挖潜——以渤中Y油田为例朱建敏;宋俊亭;张占华;李扬;张俊廷【摘要】渤海南部海域渤中Y油田为复杂断块油田,主力含油层位为明化镇组下段,储层为分支状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储层横向变化快.由于受浅层气云影响,部分断块地震反射杂乱,成像模糊,储层预测困难.气云区外,在区域沉积背景约束下,利用测井相、地震相及小层地震属性,井震一体化完成河道刻画;气云区内,充分利用井眼资料识别河道边界,结合动态储量认识及油田整体沉积模式,参考气云区外河道走向趋势及河道间湾展布特征,由外向内完成了气云区内的河道刻画.利用研究成果在气云区内部署调整方案,开发井实钻油层厚度8m,有效增加了储量动用程度,提高了油气采收率.【期刊名称】《复杂油气藏》【年(卷),期】2018(011)002【总页数】5页(P13-17)【关键词】复杂断块气云区;河道刻画;渤中Y油田;渤海南部【作者】朱建敏;宋俊亭;张占华;李扬;张俊廷【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300459;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300459;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300459;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300459;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3004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 油田概况渤中Y油田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口凹陷东洼北缘,紧邻东洼生油中心,成藏条件好[1](图1),整体构造披覆于渤南低凸起上,被一系列断层分割为多个断块(图2),渤中Y油田含油层位多[2],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及沙河街组均有油层钻遇,其中明化镇组下段(明下段)是主力含油层位,油藏埋深-1 350~-1 500 m,储层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油藏类型为受岩性、构造、断层控制的岩性-构造油藏。

“气云”在世界各重要油气盆地普遍存在[3-4]。

渤海湾盆地某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渤海湾盆地某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渤海湾盆地某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杨 鹏1,闫长辉2,张 亮1(1.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2.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 摘 要:研究区断裂带为一个典型的复杂断块油气富集区,其临近生油洼陷,储层物性优良且分布广泛,区域盖层稳定,区内断裂系统不仅对断块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而且对油气的运聚也有显著的影响。

但历经40多年的滚动勘探工作中,一直未有明显的突破。

本文通过研究该断块区油气富集规律及成藏控制因素,对断裂组合进行分析结合相邻勘探成功区进行类比,提出了在其它成藏要素时空匹配的基础上,断层变换带及收敛带将成为下一步有利的勘探区。

关键词:断裂带;成藏要素;转换断层带;断层收敛带 中图分类号:T E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0)24—0171—031 区域地质背景与前人研究简况1.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所处洼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一个四级凹陷的东北部,面积约200km2,主要含油层位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

断裂带构造北高南低,典型特征是被一系列北西西走向的正断层切割成大小不等的长条形断块。

研究区相邻的生油洼陷最基本的特征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四段沉积了巨厚的生油岩系;同时受陈家庄凸起、东营三角洲和永安三角洲等多向物源的影响,三角洲前缘砂和滑塌浊积砂两种成因的砂体较为发育,拥有良好的生储盖配置和有利的圈闭构造条件,具备形成隐蔽性岩性油气藏的潜力和可能性。

但是由于该断裂带构造、沉积及油气成藏条件复杂,其复杂性和经典性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近年先后部署了4口探井,仅一口井在4039m见到油气显示外,其余全部为干井,40多年的滚动勘探工作中,一直未有明显的突破。

1.2 前人研究简况薄冬梅(2008年)对该地区油气成藏系统的划分与评价认为陈南断层和永北断裂带是研究区的主控断层,两者在断陷期的活动构成了宽阔的二台阶,形成了永安地区的“台阶式”边界类型。

渤东地区新生代走滑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渤东地区新生代走滑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n . a ( 。 t t i r e s y s t en i i n t i l e a r t a . 1 1 1 1 e di s t l i l ) u t h n l c h a r a ( ‘ t e l ’ i s t i ( 、 s n f t h t Ce uo z o i ( ‘ s i r | k( s l i p f a u l t a r c c x pl a i ne d .‘ { n。 e h) pi n g t ) a l l c l ’ n a l i d( I s
Ke y wo r d s : r a n l u s t i i k e — s i t t l f a u l t ; Ce n o z o i c ; o i l a l l d g a s a ( ‘ u mu l u t i o n : B o d o n g Ar e a
识, 对 促 进 渤 东地 区今 后 的 油 气勘 探 有 重 要 的 指 导 意 义 关 键 词 郯 庐 走 滑 断 裂 ; 新生代; 油 气成 藏 : 渤 东地 区
中图分类号 : TEl 2 2 . 2: I ) 61 8 文献标志码 : A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e n o z o i c s t r i ke . s l i p f a ul t s i n Ea s t e r n Bo ha i S e a a nd i t s i nf lu e n c e
陈华 靖 , 周 东红 , 吕丁 友 , 官大勇
( 中海石油( 中罔 ) 有限公 ・ 天 津 分 公 司 渤 海 行 油 研究 院 , 天津 3 0 0 4 5 2 )
摘 要 渤 东地 区位 于渤 海 海 域 渤 中 凹 陷 东侧 . 包括 渤 东 低 凸起 及 渤 东 凹 陷 . .受 郯庐 走 滑 断 裂 及 盆 地 伸展 活动 影响 , 研究 区 构造 运 动 强 烈 , 地 质 条件 极 为复 杂 , 多年 来 对该 区 的 油 气勘 探 一 直 处 于探 索 阶段 文 中 基 于覆 盖 研 究 区的 高分 辨 率 三 维 地 震数 据 , 以 走 滑 断 裂 发 育模 式 为指 导 , 对 该地 区 的 断 裂体 系进 行 了 系统 解 剖 。 阐述 了该 区新 生 代 走 滑 断 裂 的展 布特 征 . 重

渤南、四扣洼陷构造演化特征与深层油气聚集规律研究的开题报告

渤南、四扣洼陷构造演化特征与深层油气聚集规律研究的开题报告

渤南、四扣洼陷构造演化特征与深层油气聚集规律研究的
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渤南、四扣洼陷是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活跃区域之一,在深层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的探潜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渤南、四扣洼陷的构造演化特征进行深入探讨,结合
沉积地质、热史及生烃物质等多方面因素,探索该区深层油气聚集规律及储层形成机制,为深层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分析。

对渤南、四扣洼陷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区
域构造演化历史进行深入探讨,解析该区构造演化过程中的主控因素和构造格局演化
特征。

(2) 沉积地质研究。

基于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对区域的岩性划分进行详细研究,建立沉积相模型,探究区域沉积演化过程以及深层岩性分布规律。

(3) 层序地层研究。

综合分析震相、岩相、古地磁和年代学等资料,建立区域地
层层序,分析该区域不同层序之间的联系和分布规律。

(4) 热史模拟与生烃分析。

通过模拟温度场变化和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探讨热
史演化对区域深层油气储集形成的影响。

同时,结合生烃物质分析,探求深层生烃条件,为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3. 预期研究成果
(1) 揭示渤南、四扣洼陷区域构造演化历史,探究该区深层储层形成机制,为该
区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 建立该区的沉积相模型和层序地层序列,为该区深层岩性划分和油气运移路
径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3) 基于热史模拟和生烃分析,揭示该区深层生烃条件和聚集规律,为下一步深
层油气勘探提供指导。

渤海湾盆地深层油气藏类型及油气分布规律

渤海湾盆地深层油气藏类型及油气分布规律

1 渤海湾盆地深层油气藏类型及油气分布规律何海清 (1 王兆云 (1 韩品龙 (2(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2 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前言渤海湾盆地深层 (3. 5km 深度以下勘探虽然有 /低、深、难 0的特点 , 但油气资源潜力巨大 (深层已发现油气田和含油气区块 44个 , 是目前最现实的油气勘探新领域。

根据目前的研究认识 , 持续沉降的凹陷是深层勘探的有利凹陷 , 它们的主断陷期是形成深层油气藏的主要时期 , 源控规律比中、浅层更明显 , 而且圈闭及油气藏类型和油气分布特点与中、浅层有明显差异 [1,2]。

本文主要根据现有深层勘探成果和研究认识 , 对渤海湾盆地深层油气藏圈闭类型、特征及油气分规律进行了初步归纳 , 敬请专家、学者指正。

深层油气藏圈闭类型和分布渤海湾盆地深层油气藏及圈闭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类 8个亚类 (见图 1 。

1构造型构造型有背斜型、断块型和断鼻型 3个亚类。

背斜型有 4种 :¹逆牵引背斜 , 以歧口凹陷马西深层油藏为代表 , 东营凹陷胜坨构造带、辽西凹陷清水洼陷可能也有该类油气藏。

º披覆背斜 , 冀中坳陷深层较发育 , 如饶阳凹陷留西大王庄潜山披覆构造带、任丘雁翎披覆构造带和霸县凹陷顾辛庄潜山披覆构造带已发现该类油气藏 , 预测束鹿、晋县凹陷陡翼断阶潜山披覆构造带、廊固凹陷河西务潜山披覆构造带、武清凹陷泗村甸潜山披覆构造带等都有可能发现该类油气藏 ; 另外 ,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深层的郝家、广利构造也都是在中生界、古生界基岩隆起背景上形成的披覆背斜。

»(滑塌挤压背斜 , 具有形成早、规模大的特点 , 如 :歧口凹陷马棚口构造 , 板桥凹陷长芦深层滑塌背斜构造 , 霸县凹陷高家堡岔河集构造带 , 饶阳凹陷留楚皇甫村、河间肃宁挤压背斜构造带 , 晋县凹陷赵县背斜构造带 , 辽西凹陷河口双南背斜构造带 , 东濮凹陷文留、文东、濮城背斜构造带 , 这些构造带都发现了深层油气藏。

渤南油田十区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渤南油田十区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渤南油田十区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高保国;徐福刚;何茂秀;朱建英;范荣菊
【期刊名称】《断块油气田》
【年(卷),期】2006(013)004
【摘要】渤南油田十区为中渗透断块油藏,经过近20年的滚动勘探开发,于2001年进入快速递减期.在确定沉积体系和开发效果评价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受储层非均质性、采液强度和流体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叶状体和水道间微相、构造高点、正韵律油层顶部水淹程度相对较轻,剩余油富集.通过采取挖潜措施,采收率提高3.8%.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高保国;徐福刚;何茂秀;朱建英;范荣菊
【作者单位】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河口采油厂,山东,东营,257200;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河口采油厂,山东,东营,257200;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河口采油厂,山东,东营,257200;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河口采油厂,山东,东营,257200;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河口采油厂,山东,东营,257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
【相关文献】
1.浅谈单元目标管理模式在渤南十区实施应用 [J], 滑辉;丁文阁;高宝国
2.三角形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综合调整研究——以台兴油田广山区块为例
[J], 赵梓平
3.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在渤南油田十区罗35井区的应用 [J], 赵刚; 程亮; 张记刚; 谭俊
4.港东油田A断块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J], 高淑芳;李佩敬
5.渤南十区降低油井躺井率对策研究 [J], 王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渤海南部断裂系统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渤海南部断裂系统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1 断裂系统
口西洼的中部发育了走向近E w的伸展断层 , 断层倾向
向正断 北 倾
断 裂带 的晚 期变 形往 往是 基岩 早 期断 裂 的复 活及 层 , 条断 层之 间形成 了一条近 E 走 向的地 垒带 , 两 W 该
北两 个次洼 ( 1 。 图 ) 莱 其 上覆新 地 层 中产 生新 的断 裂和 褶皱 ,晚 期断 裂活 动 地 垒带 将黄河 口西 洼分割 成南 、 北 一号 断 层是早 期 活动 强烈 、晚期 活动 持续 的 同沉 积 必然 受到 盆地基 底和 古近 系构造 的影 响 。
D :1 .9 9 ji n.6 2 7 0 .0 2 0 .0 OI 0 3 6I . s 17 - 7 3 2 1 .4 0 5 / s
渤海南部断裂系统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冰
孙和风 张 蕾 2 黄传超 张新 涛 曾 萱
( 中海石 油天津 分公司渤海油 田勘探开 发研 究院 ,天津 3 0 5 ;2中海石油 ( 1 042 中国 )有限公 司勘探部 , 北 京 1 0 1 ;3中海石 油海 油发展监督监理技术公 司,天津 30 5 ) 000 0 4 2
11 . 古近系断裂系统
断层 ( 1 ,断面南倾、成铲状,总体趋势为西强东 图 ) 弱 , 断层 下降盘 为莱 州湾 凹陷的沉 积沉 降 中心 , 该 发育 渤海 南部 地 区古近 系构造 呈E 向展布 , W 主要 有两 巨厚 的孔店 组 、沙四段 和沙 三段沉 积地 层 。
基金项 目:国家科技 重大专项 “ 近海大 中型油气 田形成条件及勘 探技术”子课题 “ 渤海海域大 中型油气 田精 细解剖 与油气富集模 式研
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
关键词 :渤海 南部 ;郯庐走滑断裂 ;断裂系统 ;油气成 藏 中图分类号 :T l 1 2 E 1 . 文献标识码 :A

储层描述技术在渤南中浅层油藏的研究和应用

储层描述技术在渤南中浅层油藏的研究和应用

储层描述技术在渤南中浅层油藏的研究和应用随着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油气勘探工程技术不断提高,对于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渤南地区作为中国北方深水区域的重要油气勘探区,其石油资源潜力巨大,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油气富集规律不明确,对于油气勘探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储层描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渤南中浅层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一、渤南中浅层油藏特点渤南地区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油气勘探区,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油气富集规律不明确。

渤南中浅层油藏具有以下特点:1. 储层构造复杂。

渤南地区地质构造活动频繁,造成了储层构造复杂,储层分布不均匀的特点。

储层的构造复杂性为油气勘探工作增加了难度。

2. 储层岩性多样。

渤南中浅层储层的岩性种类多样,包括砂岩、页岩、泥岩等多种岩性,且分布不均匀。

这对于储层描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成藏条件复杂。

渤南中浅层油藏的成藏条件复杂,包括构造、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成藏条件,对于油气勘探开发至关重要。

二、储层描述技术在渤南中浅层油藏的研究和应用1. 常规地质描述常规地质描述是对储层构造、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进行全面的描述和分析。

其主要方法包括野外地质调查、岩心分析、钻井录井、测井解释等。

通过常规地质描述技术,可以全面了解储层的构造特点、岩性组合、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分布规律,为油气勘探工作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2. 三维地震成像技术三维地震成像技术是通过采集地震资料,借助地震仪器设备对地下介质进行成像,获取地下构造和油气成藏信息。

该技术可以高效地获取储层的构造特征和岩性分布情况,为储层的描述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 数值模拟技术数值模拟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地下储层的石油流体运移和成藏过程,对储层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

该技术可以模拟不同条件下储层的渗流特性和流体分布规律,为储层描述和油气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4. 成像技术成像技术是通过采集地下成像资料,包括地震成像、电磁成像等,获取地下岩性和构造的三维成像数据。

渤南地区断裂发育以及构造演化特征分析

渤南地区断裂发育以及构造演化特征分析

渤南地区断裂发育以及构造演化特征分析摘要:沾化凹陷位于济阳坳陷东北部,属于济阳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凹陷内部主要发育4个次级洼陷以及1个低凸起构造。

沾化凹陷内沉积巨厚的新生界地层,其中,沙一段、沙三下及沙四上亚段发育三套烃源岩,烃源岩上覆的沙三中、沙三下、沙二段以及东营组、馆陶组、明化镇组地层是主要的储集层。

本文以沾化凹陷渤南地区作为重点研究。

渤南地区具体指渤南洼陷及其周边地区,包括渤南洼陷、部分四扣洼陷以及罗家缓坡带。

其中,渤南洼陷是沾化凹陷中的一个次级洼陷,位于其中部,北与埕南断裂、埕东凸起相接,南与陈家庄凸起相邻,西以义东断裂为界,石油地质储量丰富,构造格局受洼陷内几条近东西向断层切割而形成了北陡南缓的箕状盆地。

关键词:济阳坳陷;断层切割;地层特征;构造演化;断裂体系1.引言沾化凹陷属于济阳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第三系从下到上共发育5套地层,分别为孔店组、沙河街组、东营组、馆陶组以及明化镇组。

不同的地质时期以及不同构造单元中发育不同的地层以及沉积特征。

由于受到复杂构造演化及断裂活动的控制,沾化凹陷在总体构造上具有分割性强、构造类多样、继承发育等特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研究区断裂发育以及构造演化等特征,并划分了构造单元。

2.地层发育特征研究沾化凹陷中广泛发育第三系地层,厚度变化范围较大。

其中,沾化凹陷中地层厚度由南部缓坡带向北部陡坡带逐渐加厚,沉积中心即洼陷中心地层厚度最大处,而凸起处地层最薄,仅为百米。

沾化凹陷第三系从下到上共发育5套地层,分别为孔店组、沙河街组、东营组、馆陶组以及明化镇组。

不同的地质时期以及不同构造单元中发育不同的地层以及沉积特征。

沾化凹陷第三系沉积演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断陷湖盆沉积在早第三纪发育,由构造活动形成的凸起为主要物源区,沉积区为断陷区,而坳陷沉积阶段发育在晚第三纪,全区发育河流相沉积。

整个沉积演化过程中共存在三次抬升及四次下降,共可分为四个沉积旋回。

3.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由于受到复杂构造演化及断裂活动的控制,沾化凹陷在总体构造上具有分割性强、构造类多样、继承发育等特点,本节内容主要是在前人研究成果上的总结与归纳,重点介绍研究区断裂发育以及构造演化等特征,并划分了构造单元。

渤南油田十区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渤南油田十区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 胜利油 田有限公司河 口采油 厂, 山东 东营 2 70 5 20)
摘 要
渤 南油 田十 区为 中渗 透 断块 油藏 , 经过近 2 的 滚动勘探 开发 , 20 0年 于 0 1年进 入
快速 递减 期 。在 确 定沉积 体 系和 开发 效果评 价 的基 础 上 , 深入 研 究 了剩 余 油分 布规 律 。 受储 层非 均质 性 、 液 强度和 流体 重 力分异 作 用的影 响 , 状体 和水道 间微 相 、 采 叶 构造 高点 、 正韵律 油
程 度高 ; 边部 和局 部物性 差 的部位 , 注入 水难 以波 沉 积微 相 为 中扇辫 状 水道 、 中扇 水道 间 、 中扇 叶状体 、 扇席 状 砂 和外 扇 叶 状体 。储 层后 期 成 外 岩作用 较弱 , 以原生孑 隙 为 主 , L 沉积 相带控 制着 储 层物性 分 布 。辫状 水 道 微 相 的油 井产 量 高 , 累积
及, 采出程度低 , 为剩余油富集区。层间上, 十区 上部小层渗透率低 , 下部渗透率高, 对于多层合采
井, 因层 间干扰 造成层 间水 淹程 度差 异大 , 储量 动
采油多 , 水淹严重 , 含水率一般在 9 %以上, 0 剩余 含油饱 和度 较低 ; 叶状 体 和水 道 间 微 相 的 油井 产
收稿 日期 :06 0 — 1 20 — 2 2 。 作者简介 : 高保国, 工程师,95年毕业于西南石油 男, 19
学院油藏工程专业 , 现从 事油 田开发工作 。电话: 0 4 ) ( 5 6
8 71 3 E —mal h d g g so. o 5 5 0, i: k z b @ l f e m。
作用 , 达到增产和改善开发效果 的 目的。已在 1 6 个 井组 实施 以不 稳 定 注 水 为 目的 的 注 水 调 配 3 5

渤海油田渤中13-1南区块馆陶组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研究

渤海油田渤中13-1南区块馆陶组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研究

渤海油田渤中13-1南区块馆陶组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研究汪芯;胡云;马金鑫;袁胜斌【摘要】为了解决渤海油田渤中13-1南区块油质复杂、流体类型识别难度大的问题,通过统计气测资料、测井资料和试油资料,对该区块馆陶组不同流体类型气测组分及其派生参数和荧光显示特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馆陶组气测—荧光解释评价标准,同时利用地化参数及其派生参数建立了地化亮点图板.应用气测—荧光解释评价标准与地化亮点图板相结合,对目前已钻预探井进行解释评价,结果表明,解释层数82层,其中74层符合,解释符合率为90.2%,对该区块新钻井进行现场综合解释,解释14层,其中12层符合,综合解释符合率达到85.7%.该方法大幅提高了现场解释符合率,为下一步勘探开发决策提供了有利依据.【期刊名称】《录井工程》【年(卷),期】2018(029)004【总页数】5页(P39-43)【关键词】渤中13-1南区块;馆陶组;气测—荧光;地化亮点图板;解释符合率【作者】汪芯;胡云;马金鑫;袁胜斌【作者单位】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2.10 引言渤海油田渤中13-1南区块位于渤海海域西南部,渤西南构造脊北端,夹持在渤中凹陷主洼和西南洼之间。

渤中13-1南区块为继承性发育的构造脊,发育东三段和沙河街组两套烃源岩,含油气构造储集的原油呈现东三段和沙河街组的混源特征,目的层为明下段、馆陶组。

受北东向长期活动断层和晚期断层的控制,新近系发育一系列断鼻、断块、断背斜型圈闭,成藏条件较为有利[1-3]。

该区块为新勘探区块,已钻探井较少,尚未找出对该区块行之有效的录井流体解释评价方法。

该区块油源特征复杂,而且油气发生二次运移,原生油藏与次生油藏混存,导致有些传统录井方法不适用,油气识别难度非常大[4-7]。

仅按常规气测录井识别流体性质有时与测井资料出现矛盾,给试油方案制定带来很大困难。

滨南油田毕家断块扇三角洲储层沉积学特征

滨南油田毕家断块扇三角洲储层沉积学特征

滨南油田毕家断块扇三角洲储层沉积学特征
伍涛;毕义泉
【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年(卷),期】1997(018)002
【摘要】滨南油田毕家断块扇三角洲分为粗粒突变型(近源型)和细粒渐变型(远源型)两种层序。

由第四砂层组到第一砂层组,表现为由浅水到半深水的逐渐演化过程。

北部边缘同生断层对第一、二、三砂层组碎屑物质供给起控制作用,第四砂层组则具有多物源供给趋势。

储层主要是扇三角洲前缘的各种砂体,其中以河口坝、分支河道最为有利。

储层垂向非均质性与沉积演化密切相关,构造活动和湖盆扩展的最弱层段非均质性最强(第四砂层组变异系数2.
【总页数】6页(P145-150)
【作者】伍涛;毕义泉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2
【相关文献】
1.滨南油田毕家沙三下油藏储层特征研究 [J], 李美静;刘仲刚
2.滨南油田毕家地区沙三下亚段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J], 罗水亮;林承焰;翟启世;柳东;于景锋
3.惠民凹陷江家店油田夏509断块沙四段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J], 龚娟;李继红;陈永红;陈庆春;潘欣
4.高尚堡油田沙三段扇三角洲储层沉积学特征 [J], 冉记佑;常学军
5.扇三角洲砂砾岩储层沉积特征及与储层物性的关系——以罗家油田沙四段砂砾岩体为例 [J], 曹辉兰;华仁民;纪友亮;胡文;张善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胜利油田渤南洼陷浊积岩油藏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液技术

胜利油田渤南洼陷浊积岩油藏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液技术

胜利油田渤南洼陷浊积岩油藏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液技术乔军;于雷;张守文;刘宝锋;张志财;杨景利【期刊名称】《石油钻探技术》【年(卷),期】2015(043)001【摘要】针对胜利油田渤南洼陷浊积岩油藏水平井钻井中存在的井壁易失稳、滑动摩阻大、携岩困难等问题,通过线性膨胀试验评价了有机胺的抑制性,通过高温高压滤失试验评价了“原油+极压润滑剂”的封堵效果,并分析了原油加量对钻井液流变性和润滑性的影响规律,最终研制出高混油有机胺聚磺钻井液.室内研究表明,高混油有机胺聚磺钻井液的抗温性、流变性及抑制性好且性能稳定、润滑性能优良,可以达到现场要求.该钻井液在渤南区块应用了9口井,均未出现井壁坍塌和黏卡事故.其中,义123-9HF井三开井段平均井径扩大率5.8%,三开水平段钻进摩阻保持在60~80 kN,显示出良好的抑制防塌和润滑性能.由此可见,高混油有机胺聚磺钻井液可有效解决胜利油田渤南洼陷浊积岩油藏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为同类储层的提速钻进提供新的技术支持.【总页数】5页(P58-62)【作者】乔军;于雷;张守文;刘宝锋;张志财;杨景利【作者单位】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7;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7;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7;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7;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7;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54+.6【相关文献】1.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岩沉积储层特征研究 [J], 邱东升;张磊;肖丰利2.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岩储层预测技术 [J], 王庆华3.应用水平井开发高含水期浊积岩油藏 --以梁家楼油田为例 [J], 徐新丽;杨平;游兴友4.渤南洼陷浊积岩储层物性分析 [J], 刘瑞娟5.深水浊积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以安哥拉X油藏为例 [J], 牟汉生;陆文明;曹长霄;宋兆杰;石军太;张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渤南一区浊流储层特征许金慧1,2 史桂生2 彭海军3(11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1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 31新疆石油公司试油处)摘 要 渤南一区储层砂体发育典型的低密度浊积序列,形成完整和不完整的鲍玛序列。

该区砂体中辨识出砂体和泥质十种岩石相、九种岩相组合的基础上确定出浊流沟道、沟道间、席状浊积体和滑塌体等4种浊积砂体类型,总结了各砂体和测井响应特征。

依据砂体类型和展布特征可将砂层分为3种类型:沟道型、席状浊积体型和滑溻体型。

夹层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层间夹层具有厚度大、展布广的特征,而层内夹层则进取度小,展布相对局限。

关键词 沉积微相 浊积砂体 非均质性 渤南油田 浊积岩早已为沉积学者所认识,并一度受到重视,成为地学研究的热点,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海底扇相模式、湖底扇相模式等相模式[1~4]。

还应用储层建筑结构分析和层序地层学的观点对浊积地层进行了讨论[5]。

然而对于低密度浊流所形成的浊积岩的储层非均质特征在国内的研究还较少,对渤南一区沙三段储层进行了研究,认为其发育为典型的浊积层序,应为低密度浊流。

Ξ渤南油田构造上属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北部的渤南洼陷,东为孤岛凸起,南与罗家油田相邻,西部与四扣向斜相连,北面以呈南断层为界与埕东凸起相接,范围600km2。

该区南北两面被两条近东西向的断层切割,断层北倾,倾角40~60°,断距80~100m,地层西高东低,区块南北部分别有一个局部高点,中间为一向东倾伏的低槽;该区含油层系为沙二段、沙三段两套含油层系9个砂层组,主力油层沙三2、沙三3。

1 岩石学特征7口取心井的观察表明,渤南油田岩心有以下特征:①总体上是大套深灰色厚层湖相泥岩夹相对较薄的砂岩沉积。

②砂岩粒度细,主要为细砂岩,其次为粉砂岩和中砂岩,砾石一般为同生未完全固结的泥砾,其它成分砾石较少见,泥砾常见撕裂状,显为冲蚀而成。

源于三角洲前缘的再滑塌沉积于前缘斜坡及深湖平原。

③沉积构造类型十分丰富,常见块状层理、递变层理、平行层理、波状斜波状层理、重荷、砂球、砂枕构造、包卷层理、泄水构造和砂岩脉及滑塌变形构造。

其特点是:浊积岩构造齐全,且滑塌变形构造丰富。

④岩石颗粒分选大都较差,个别中等;概率曲线上为一段式或两段式,CM图上,分布区与C=M大致平行,具有明显的浊流特征。

⑤岩石组合为典型的鲍玛层序,完整单一韵律构成依次为:底面的侵蚀冲刷面,向上变为递变层理的中细砂岩,然后是平行层理粉细砂岩,再上是薄的粉砂与泥互层的水平层理段,最上则是厚度不一的深湖相泥岩。

这些现象说明该区储层属沉积速率较低的深湖相沉积背景下的浊流沉积砂体。

2 测井响应特征该区地层测井响应研究进行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据测井响应判定沉积相,二是依据测井响应进行地层对比。

研究发现仅有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能反映砂体微相特征,而感应电导率旋回特征明显,可用来确定地层旋回,进行储层对比。

沟道微相自然电位曲线显明显的高负异常,自然伽马显示低值,表明其泥质含量较低。

微电位曲线一般都有明显且稳定的幅度差,显示出具有良好的渗流特性。

测井曲线形态上以箱形、钟2004年11月断块油气田FAUL T2BLOCK OIL&GAS FIELD第11卷第6期Ξ收稿日期 2004-04-19第一作者简介 许金慧,女,1970年生,长江大学200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现从事培训教学工作,地址(457172):河南省濮阳市,电话:(0393)4851249。

形为主,个别为倒松塔形。

其中箱形曲线一般为沟道中心部位沉积,撮度大,物性好;靠近沟道侧缘部位则大都表现为钟形,而位于沟道末稍部位的砂体则更多地表现为倒松塔形,显示出沟道的向前推进。

沟道间自然电位为较低的负异常,自然伽马显低值。

与沟道明显不同的是沟道间在自然伽马曲线上常表现为多个低值峰的组合,表明其沉积是由多期完成的,而在砂体沉积间期则沉积湖相细粒沉积物。

其微电位曲线幅度差不稳定,表明其内部非均质性较强。

曲线组合形成上,多表现为利复合钟形或复合倒松塔形。

席状浊积砂自然电位显示微弱的负异常或无异常,自然伽马显低值,微电位显示较小的幅度差,表明其物性较差。

曲线组合为指形或复合指形。

深湖泥主测井曲线形态为平直状,自然电位为基值,电阻率曲较小,但感应值变化较大。

滑塌透镜体在曲线形态上多为箱形或倒松塔形,由于混有大量的泥砾,自然伽马曲线值相对沟道较高。

3 储层对比和储层结构311 储层精细对比渤南一区测井曲线研究表明,感应电导率曲线标志明显,能够明确反映地层旋回。

对比中以电导率曲线为主,综合利用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微电阻率等测井曲线,按“旋回控制,逐级对比”的原则进行。

该区地层不同部位地层的发育程度差别很大,而在南缘和北缘部位,地层发育较为完整。

因而在对比时,选择南缘的11-37井为南缘的标准井,北缘则选择11-33井为对比的标准井,先从两侧对起,逐步向中间推进,最终完成对比。

岩电关系特征,对比时遵循以下原则:识别标志层,把标志层作为对比的基点;该区地层旋回性明显,标志层清楚,基本上可以准确地用标志层卡准沙三顶部和沙三0、1和2砂层组的顶界,但沙三2底界及以下地层则缺乏标志层,要靠砂体的旋回性进行对比。

建立对比剖面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对比和检验对比的正确性,最好是建立的对比剖面能够反映出砂体的展布特征,一般来说,在沉积走向和沉积倾向方向砂体的特征差别较大,所以建立的对比剖面一般沿沉积走向和垂直沉积走向呈十字交叉状为好,另外建立的对比剖面最好能够覆盖全区,便于对比时以剖面为中心逐步推开。

据以上原则,在渤南一区选择南北向对比剖面和东西向对比剖面各四条(见图1),基本上是平行和垂直沉积走向的(由于部分井没有数字化测井数据,故而影响了剖面的建立,而在形成的对比剖面图中,个别井也因此原因而未做图)。

图1 剖面Ⅶ-Ⅶ’砂体和相展布312 储层结构特征该区砂层内部部连通性较差,尤其是非主力层,砂体多为孤立状展布,但不同层位其特特又有所不同(见表1)。

按砂层内砂体类型及其展布特征可分为3种类型:①浊流沟道型,该类型平面上以浊流沟道为主,沟道间充填厚度较大的沟道间砂体,砂体整体上厚度大,物性好,砂体之间连通性较好,注采对应性好,易于开发动用,如沙三段22砂层,钻遇该砂体井数达95口,砂体钻遇率达77%,最大厚度达1512m ,平均厚度为519m ,第11卷第6期 许金慧等1渤南一区浊流储层特征 2004年11月沟道面积占整个砂体面积的一半上下。

②席状浊积砂型,主要以薄层的席状浊积砂为主,物性差,大部分为干层或差油层,如02砂层区内钻遇井数68口,钻遇率55%,最小厚度014m,最大612m,平均2101m。

砂体主要分布于一区的中部和东部,发育有沟道,但浊流沟道规模较小,而且相互之间并未相互切割叠置,从而表现出相互不连通,呈独立分布的格局。

③滑塌透镜体型,以厚度较大,展布面积较小的滑塌体为主,个别部位物性好,但规模有限,连通性较差,砂体难于完善注采关系。

如沙三51砂层,其最大厚度达16m,但最小仅014m,钻遇率低,只达24%。

表1 典型砂体展布特征砂层类型典型砂层钻遇井数/口厚度/m最小最大平均钻遇率席状浊积砂型026401451921220152沟道型229501515125190177滑塌型51290141641160124313 储层砂体非均质性特征31311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特征砂层之间的非均质性较强,02层平均空气渗透率15×10-3μm2,孔隙度2214%;22层平均空气渗透率157×10-3μm2,孔隙度2314%;3砂组平均空气渗透率为46×10-3μm2,孔隙度2312%,渗透率级差达3~10。

31312 隔夹层分布特征本次研究对两个层次的夹层进行了研究:一是砂层组间夹层,一是砂层组内小层之间的夹层。

对钻遇井夹层统计表明,砂层组间的夹层规模远较砂层组内的夹层大,单层厚度多在5m以上,而砂层组内的夹层则较小,厚度多在5m以下,以2~4m为多(见表2)。

砂层组间夹层厚度大于20m的占钻遇井数的近35%,15~20m占20%,10~15m占1214%, 5~10m占21%,而5m以下的仅占11%多一点。

尽管如此,各砂组之间的夹层还有所差异。

砂层组内夹层以1~5m为主,总体上2~5m占钻遇井数的35%,1~2m的占31%。

表2 砂层组间夹层分布特征夹层厚度/m钻遇井数/口0~11~22~33~44~55~6夹层>207132282011515~20340910326710~153********5~10035273570≤5242342338合计798692382115331 4 结论与建议(1)渤南一区储层低密度浊流砂体,发育比较完整和典型的鲍玛序列,其储集砂体包括沟道砂体、沟道间砂体、席状浊积砂体和滑塌体等。

(2)不同时期浊流砂体分布特征不同,导致其不同的非均质特性。

该区砂层分为3种类型:沟道型、席状浊积砂型和滑塌型,沟道型物性好、展布广,为主力砂层,席状浊积砂物性差,滑塌型分布局限,对产出贡献较小。

(3)不同类型砂层展布特征和物性的差异必将导致开发响应不同,建议针对不同层的砂体类型进行开发调整,以提高采收率。

参考文献1 吴崇筠,薛叔浩1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1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165~772 赵澄林1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沙三段的重力流沉积1见:赵澄林1储层地质文集1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178~883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1国外浊积岩和扇三角洲研究1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11~1034 裘怿楠,薛叔浩,应凤祥1中国陆相油气储集层1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1330~3565 Carlos H L1Bruhn Reservoir Architecture of Deep-Lacustrine Sandstones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Reconcavo Rift Basin, Brazil1AAPG Bulletin,1999,83,(9):150221525(编辑 滕春鸣)2004年11月 断块油气田 第11卷第6期and accumulation principle,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re areabundant hydrocarbon resource and wide2spread reservoir and goo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conservation condition in Qiaokou structure which is a complicated fault block hydrocarbon2bearing structure with multiple hydrocarbon2 bearing series of strata.After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o favorable targets in this area,13favorable fault blocks are evaluated which point to the direction of next progressive exploration.K ey Words:Dongpu depression,Qiaokou area, Concentration condition,Accumulation principle,Target evaluation.R eservoir Character of the Turbidite S andstone in Bonan Oilf ieldX u Jinhui(Yangtze U niversity,Jingzhou434023, China),Shi G uisheng and Peng H aijun.F ault2B lock Oil& G as Field,2004,11(6):28~30Low2density turbidite sequence was well developed in Low Cretaceous in Z one1of Bonan Oilfield,Shandong Province.Based on the core,ten kinds of lithofacies which are shale and sandstones,nine kinds of lithofacies association and four kinds of turbidite sandstone which includes sheet2like turbidite sandstone,channel sandstone,inter2channel sandstone and sandstone which formed correlation,facies distribution were analyze.The reservoir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of layers,that is channelized type,sheets2like type and failures,based on the facies and distrivution of sandstone which formed the layer.The study of the barriers indicates that the barriers between sand ests and in the sets are very different.the barriers between the sets are thicker and more widely spread than that in the sets.K ey Words:Turbidite sandstone,Microfacies, Heterogeneity,Bonan oilfield.Study 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Mathem atical Model for the Tight G as R eservoir about Start2up G radient Liang Bin(Southw est Petroleum I nstitute,Chengdu 610500,China),Li Min and Z eng F anhu a et al.F ault2B lock Oil&G as Field,2004,11(6):31~34When analyzing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unsteady flow in the tight gas reservoir which has start2up pressure gradient,its usual method is using Green Function to obtain the solution in the Laplace Space,yet which cannot be inverted to real space to acquire the analytical solution.Based on the nature of Laplace transformation and inverse Laplace transform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dditional function and obtains the concise analytical solution in the real space.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f analytic solution and numerical inversion shows that,the calculation accuracy is within5percent,and thus it can be applied to the engineering.K ey Words:Tight gas reservoir,Start2up gradient,The solution in the Laplace space,Analytical solution.R 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Fracture for the Middle Es3R eservoir in N orthblock Wen13Shi Mingjie(The N o.1Oil Production Plant, Zhongyu an Oilf ield Company,SIN OPEC,Puyang457071, China),H an H ongxia and Zhang H ui et al.F ault2B lock Oil &G as Field,2004,11(6):35~36G enesis,characteristic and distribution rule of the northblock wen13in Wenliu oilfield fracture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 fracture’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is quantitativety calculated.With combining the structure fracture,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and dynamic datum, analysis the rule of the oil2water motion and the rationality of injection2production well pattern.The reliable basis are offered for block waterflood development and enhancing oil recovery.It will be very much helpful to develop the similar oilfield.K ey Words:Fracture,Distribution rule,Main curvature method,Sand member,Restraining mass,Waterflood.Study of Development Methods on Pucheng Oilf ield in Extra2high2w ater2cut StageG u Daihong(G as E ngineering I nstitute of Petroleum U niversity,B eijing102249,China),H e Shunli and Tian Leng et al.F ault2B lock Oil&G as Field.2004,11(6):37~39The steady production lies mainly in the deep knowing or re2knowing,for the residual oil,in the Extra2high2water2 cut stage oilfield.Pu53block reservoir has entered into the extra2high2water2cut stage,oil production decreases,and water2cut increases rapidly,thus adapt ability is poor in injection2production system.A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onducted in the reservoir on the basis of precisely building a geologic model.Production performance fitting is implemented,and the law of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is derived.Based on the current production situation and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oilfield,projects for enhancing oil recovery are proposed and the prediction is made,which is the guidance for actual production of the reservoir to a certain degree.After the stimulation of potential production is implemented,oil production enhancement is obvious.The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it could be u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imilar oil reservoirs.K ey Words:Pu253fault block,Extra2high2water2cut stage,Oil2water distribution,Saturation map,Researching projects.The R esearch Model on Distribution of R em aining Oil in Multi F ault2B lock R eservoirs with High W ater2cut Su Biaojin(I nform ation C enter,Zhongyu an Oilf ield Company,SIN OPEC,Puyang457001,China),H e G u anjun and Li Lianmin1F ault2B lock Oil&G as Field,2004,11(6): 40~42According to the facts of multi fault2block reservoir and its characteristics,a new research model,synchronous research model was achieved.The new model was implemented in the Block2101of Zhongyuan Oilfield,and the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in this block was studied.The new research model got over the lack of communication during studying,enhanced the cooperation amongVol.11 No.6 ABSTRACT NOVEMBER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