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成分测定方法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检测技术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检测技术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一直备受关注,而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也是我们维持健康生活的重要一环。
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科学家们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检测技术,以准确地分析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品中营养成分检测技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食物的组成和价值。
一、化学分析法1. 水分分析水分在食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食品的质量和储存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水分的含量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法进行测定。
常用的方法包括失重法和滴定法。
失重法通过固态食品样品在加热和干燥后,测定其失去的重量来确定水分含量。
滴定法则利用一种称为卡尔费伯法的滴定方法,通过滴加一种特定试剂来测定食品中水分的浓度。
2. 硫酸钠检测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
硫酸钠法被广泛用于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该方法通过加入硫酸钠试剂使蛋白质与乙醇发生反应,从而形成一种紫色复合物。
根据复合物的浓度,可以通过光度计测量来确定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3. 酸碱滴定法测定脂肪含量脂肪是食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并提供丰富的能量。
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将食品样品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加入酸和碱的滴定液,来测定食品中脂肪的含量。
这种方法是一种简单且经济的分析方法。
二、光谱技术1. 红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是一种常用的光谱技术,通过观察物质与红外光的相互作用来分析其成分。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可以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来确定其结构和含量。
例如,利用红外光谱仪可以分析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这种非破坏性分析方法在食品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是一种将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与特定波长的可见光进行相互作用来分析其含量的方法。
对于具有特定的吸收峰的物质,可以通过测量它们吸光度的变化来确定其浓度。
例如,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可以确定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和抗氧化剂的活性。
三、生物分析法1. 酶法分析酶法分析是一种通过酶催化反应来测定食品中营养成分含量的方法。
食品营养成分和功能评价的实验方法
食品营养成分和功能评价的实验方法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功能评价对于消费者的健康和营养摄入至关重要。
为了准确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益处,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实验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食品营养成分和功能评价的实验方法。
1. 体外消化模拟实验体外消化模拟实验可模拟人体消化过程,评估食物在胃和肠道中的消化。
该方法通过模拟胃酸和酶的作用,在一定的温度、酸度和时间条件下,观察食物在模拟消化过程中的变化,以评估其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和可利用率。
体外消化模拟实验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确定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的消化情况,为食品的配方和工艺改进提供依据。
2. 细胞模型实验细胞模型实验是评估食品功能性成分对细胞生理功能的影响。
科学家们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将特定细胞品系培养在实验室中,并加入不同浓度的食品提取物或功能性成分。
通过观察细胞生长、代谢、氧化应激等指标的变化,确定食品的功能性成分对细胞的影响程度。
这些实验可以评价食品对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功能性特性,有助于开发具有保健功效的食品和药物。
3. 动物实验证明动物实验证明可评估食品对动物生长、免疫功能、内分泌调节等方面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们将特定的食品添加到动物的饲料中,观察动物的体重变化、血液生化指标、器官功能等,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通过这些动物实验证明,科学家们可以评估食品对动物营养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其对动物健康的益处。
这些实验证明为人类食品安全和营养评估提供了参考。
4. 人体实验人体实验是评估食品在人体内的影响和效果的最直接方法。
科学家们通过招募志愿者,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观察特定食品摄入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例如,在葡萄糖耐量试验中,科学家们通过测量被试者的血糖水平,评估特定食品对血糖代谢的影响。
人体实验可以更直接、准确地评估食品成分和功能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但由于涉及人体,应严格遵循伦理原则和实验安全规范。
综上所述,食品营养成分和功能评价的实验方法包括体外消化模拟实验、细胞模型实验、动物实验证明和人体实验。
食品成分分析技术和方法
食品成分分析技术和方法食品成分分析技术和方法是食品行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准确分析出食品中的各种成分,为食品质量控制和研发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食品成分分析技术和方法。
一、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成分分析技术,其通过采用化学试剂对食品样品进行反应,从而得到成分的定性和定量信息。
1. 水分分析水分是食品中常见的成分之一,其含量的准确测定对于食品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常用的水分分析方法有干燥法和气相色谱法。
干燥法通过加热食品样品,使其失去水分,并称量失重的质量差来计算水分含量。
而气相色谱法则通过检测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从而间接计算食品中的水分含量。
2. 蛋白质分析蛋白质是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蛋白质含量的准确分析可通过常用的氮测定法进行。
该方法是通过将食品样品中的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氧化生成氨,再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测定产生的氮气体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
3. 糖分分析糖分是食品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对于食品的口感和甜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糖分的分析可采用色谱法或者比色法。
色谱法通过分离样品中的糖分,并根据其在色谱柱中不同的保留时间来定量分析。
比色法则通过将食品样品与试剂发生反应后产生的颜色进行比色测定,从而计算糖分的含量。
二、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发射等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在食品成分分析中,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
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一种通过测量食品样品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情况来分析成分的方法。
不同的成分在特定波长的光下会显示不同的吸光度,通过测量吸光度的变化可以判断成分的含量。
2.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是一种通过测量食品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情况来分析成分的方法。
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在不同波数的红外光下会显示特定的吸收峰,通过对这些吸收峰的分析可以得到食品中的成分信息。
食品科学中的营养成分检测技术
食品科学中的营养成分检测技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做到合理搭配食材,也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而食品科学中的营养成分检测技术,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一、营养成分检测技术的概述营养成分检测技术,是指通过分析食物中的各种化学成分,来确定食物的营养情况。
目前,常见的食品营养成分检测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光谱法光谱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食品成分检测技术,它是利用物质吸收、散射和荧光等现象,通过测量物质对于外界光的反应来确定物质的成分。
根据不同的波长范围,光谱法可以分为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多种类型。
(二)质谱法质谱法是常用于食品中营养成分检测的方法。
它通过将化合物分子分解成离子,并且利用质谱仪将离子进行分离、检测和分析,以确定物质的质量和化学结构。
(三)电化学法电化学法主要是利用电流、电位和电荷等性质对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它可以对物质中的许多离子和电子进行检测。
电化学法在食品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pH值检测、离子浓度测定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等方面。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样品在固定材料上的分配和再结合,以实现对混合样品中各种成分的分离、纯化和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检测蛋白质、糖等多种营养成分。
二、营养成分检测技术的应用营养成分检测技术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确定食品中的总能量含量对于体重控制和健康饮食来说,确定食物的总能量含量非常重要。
而营养成分检测技术可以通过检测食品中的热量含量,来确认食物的总能量含量,以达到合理控制能量的目的。
(二)评价营养成分的均衡度营养成分的均衡度是指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比例是否达到了人类身体实际需求的标准。
而营养成分检测技术可以检测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水平,以评价其均衡度,并给出改进意见。
(三)检测食品中的附加物食品中的附加物对于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导语: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而食品中的化学成分是决定食品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研究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并建立相应的分析方法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食品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常见的食品中活性成分,具有较多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
为了准确测量食品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科研人员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分析。
该方法使用HPLC仪器,通过样品的进样、分离、检测和定量等环节,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食品样品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并且可以对不同种类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
二、重金属的分析方法重金属在食品中的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准确测量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对于保护人体健康十分重要。
目前,常用的重金属分析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原子发射光谱法(AES)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和高选择性等优点,可以对食品样品中的重金属进行准确测定。
三、维生素的分析方法维生素在食品中起着重要的营养作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准确测定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科研人员通常会采用液相色谱法(LC)进行分析。
该方法利用液相柱进行样品分离,通过改变流动相、柱温和检测波长等条件,可以对食品样品中的不同种类的维生素进行分离和定量。
同时,该方法还可以通过添加内标物的方式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四、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农药残留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具有较大的影响。
为了准确测量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科研人员通常会采用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进行分析。
这些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能够对多种农药在食品样品中的残留量进行精确测量和定量。
结语: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重金属、维生素和农药残留等几个常见的食品成分的分析方法,希望对读者了解和掌握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有所帮助。
食品中的常见营养成分及分析方法
食品中的常见营养成分及分析方法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提供了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了解食品中的常见营养成分及其分析方法,对我们选择健康的食物和合理的饮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身体发育和修复组织所必需的。
常见的食品蛋白质分析方法有生物学法、化学法和物理法。
生物学法主要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氨基酸含量来确定蛋白质含量;化学法则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并乘以一个系数来计算蛋白质含量;物理法则是利用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的沉淀、凝固或变性来分析蛋白质含量。
二、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
常见的食品碳水化合物分析方法有酶解法、色谱法和光谱法。
酶解法是通过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单糖,然后进行测定;色谱法则是利用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来分析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光谱法则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来分析碳水化合物含量。
三、脂肪脂肪是提供能量和维持体温的重要物质,也是许多维生素的载体。
常见的食品脂肪分析方法有溶剂提取法、气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
溶剂提取法是通过使用溶剂将食物中的脂肪提取出来,然后进行测定;气相色谱法则是利用气相色谱仪来分析食物中的脂肪含量;红外光谱法则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红外吸收光谱来分析脂肪含量。
四、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有机物质,它们参与了许多生物化学反应。
常见的食品维生素分析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生物学法和光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通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来分析食物中的维生素含量;生物学法则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维生素对生物体的生理作用来分析维生素含量;光谱法则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来分析维生素含量。
五、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无机物质,它们参与了酶的活化、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过程。
常见的食品矿物质分析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对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是评估其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是用于确定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含量的科学手段,为人们的饮食选择和健康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传统化学分析法传统化学分析法是最早也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
它包括使用酶解、水解、提取等技术手段,经过逐级精确的测量和计算,确定食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元素等。
然而,传统化学分析法所需的时间和操作较多,且一些分析过程需要使用有毒化学试剂,对实验室设备和操作环境要求较高。
2.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利用光的吸收、发射、散射和干涉等现象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其中,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广泛应用于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中。
红外光谱通过测量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产生的特征峰位和强度,可以实现对脂肪、蛋白质、糖类等营养成分的快速检测。
紫外-可见光谱则用于测定维生素、色素和抗氧化剂等化合物的含量。
光谱分析法具有快速、非破坏性、无需特殊试剂等优点,但需要专用设备和相应的分析软件来处理和解释光谱数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在液相中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和定量测定的方法。
HPLC常用于测定食品中的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咖啡因等营养成分。
它通过调控移动相、固定相和样品进样等条件,实现对复杂样品中目标成分的高效分离和定量测定。
HPLC分析方法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等特点,但操作相对复杂,对仪器设备和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4. 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是利用样品中各种成分的挥发性差异进行分离和定量测定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脂肪酸、胆固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的分析。
气相色谱法通过将样品蒸发为气体,并使用合适的固定相和载气,在色谱柱中进行分离,最终通过检测器实现各组分的定量分析。
食物营养成分分析方法
食物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在现代人注重生活质量和健康的时代,饮食营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准确分析食物营养成分,对于人们控制饮食和健康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食物中的成分种类繁多,如何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便成为了一个难点。
因此,开发出一种准确、快捷的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是相当有必要的。
一、传统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1.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目前鉴定食物营养成分的基础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各种化学或生化反应,将食品的营养成分进行分离并鉴定其浓度。
例如,常见的蛋白质测定、糖类测定和氨基酸测定等等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其优点在于可以对细微量的食物成分进行测量。
但化学分析法需要使用化学试剂,操作要求较高,而且也需要耗费一定时间。
2. 生物学分析法生物学分析法是对食用菌、蔬菜、肉类等食品进行微生物分析,以分析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这种分析法主要关注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存繁殖情况,以判断其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但该方法适用的范围有限。
3.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基于食品中各种分子分别发生的特定的光学现象进行分析。
其中常用的方法是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等技术。
由于其分析对象范围广泛,可适用于物质在液态、气态、固态等任何状态下的分析,并且需要的食品样品很小,具有高效、快捷和准确的特点。
二、先进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1. 发光免疫分析法发光免疫分析法是运用一种特殊的发光液体对食品中的各种营养成分进行快速检测的高科技手段。
这种新型检测手段利用荧光素,通过细胞免疫学原理将目标物与一种抗体结合,从而使其发光产生荧光信号,从而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种类和含量,如氨基酸、维生素、淀粉等。
2. 高通量技术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高通量技术是一种更加快速、准确、灵敏、高效的分析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不同的食品分子,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目前,微波辅助吸附、液质联用、HTS等高通量技术也已广泛应用于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分析。
食品科学中的营养成分测定方法研究
食品科学中的营养成分测定方法研究概述:营养成分是食物中对人体健康起重要作用的化学物质。
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和营养价值,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发展了各种测定方法。
本文将介绍食品科学中常用的营养成分测定方法,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等重要成分的测定方法。
一、蛋白质的测定方法: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也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
常用的蛋白质测定方法有生物学法和化学分析法。
生物学法主要是通过测定食品样品中的氨基酸含量或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生理活性来判断其蛋白质含量。
化学分析法则是通过测定样品中的氮含量,并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二、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碳水化合物是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人体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常用的碳水化合物测定方法包括间接法和直接法。
间接法是通过测定样品中的还原糖或总糖的含量,并将其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含量。
直接法则是通过测定样品中的多糖、寡糖或单糖的含量来计算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三、脂肪的测定方法:脂肪是提供能量、维持身体机能和储存营养的重要物质,但摄入过量会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
测定食品中的脂肪含量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提取法和红外透射法。
提取法是将食品样品加入溶剂中提取脂肪,然后通过蒸发溶剂得到脂肪的质量。
红外透射法是利用食品样品中脂肪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红外光的透射率来计算脂肪的含量。
四、维生素的测定方法: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营养物质,不同类型的维生素测定方法有所差异。
常用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维生素的含量,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五、无机盐的测定方法:无机盐是人体基础代谢和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无机盐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这些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食品中的无机盐含量,并用于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贡献。
结论:食品科学中的营养成分测定方法是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测定方法食品是人体能量和营养的重要来源,而食品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也是不同的。
对于食品厂商和消费者而言,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而为了准确地测定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科学家们开发出了许多测定方法。
本文将对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常见测定方法进行概述。
一、蛋白质测定方法蛋白质是人体内组成骨骼肌、血液、器官等组织的重要成分。
而在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对于判断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常见的蛋白质测定方法有比色法、滴定法等。
其中,比色法是一种基于标准曲线的颜色衡量法,对于测定多种蛋白质都有一定的适用性。
而滴定法则是利用酸化剂消解食品中的蛋白质,并通过滴定来测定溶液中氨基酸的含量,从而计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这些蛋白质测定方法均具有一定的优缺点,在实际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二、糖类测定方法糖类是人体内的能量来源之一,也是许多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
测定食品中的糖类含量对于判断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同样十分重要。
常见的糖类测定方法包括显色法、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等。
其中,显色法是一种基于还原糖物质还原性的测定方法,通常利用费林试剂、巴氏试剂等显色试剂对样品进行反应。
而分光光度法与色谱法则是通过特定光谱特征或色谱图的峰面积来确定样品中糖类的含量,这些方法相对来说测定结果更为准确和可靠。
三、脂肪测定方法脂肪是人体内储存的能量来源之一,同时也是食品中的重要能量和营养来源。
在食品测定中,糖类与脂肪测定方法的原理类似。
常见的脂肪测定方法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等。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是一种适用于测定多种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检测食品样品中的有机元素含量来测定其中脂肪的含量。
而红外光谱法则是利用样品中吸收红外光的特定特征来测定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其同样对脂肪含量的测定具有一定的优势。
综上所述,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测定方法涉及多个方面,基于不同的测定原理以及具体的实验要求,科学家们发展出了一系列测定方法,这些方法大大提高了我们对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的认识,为工业和消费者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撑。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保健食品对人体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市场上的保健食品种类繁多,品质良莠不齐。
因此,对保健食品功效成分进行准确的检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适用于维生素、矿物质和一些草药成分的分离和定量。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样品溶液在色谱柱中与流动的移液相相互作用,根据样品成分在流动相中的亲和性差异来实现分离。
通过检测各组分在检测器上的峰面积或峰高,再进行定量计算。
例如,可以使用HPLC方法检测保健食品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E等成分。
2.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样品中成分在固态载体上发生相互作用,分离出不同成分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脂肪酸、氨基酸和其他易于挥发的有机物的检测。
气相色谱法的原理是通过样品的蒸发和升温使其插入毛细管柱,然后利用样品成分在柱中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布系数的差异来实现分离并进行定量分析。
例如,通过GC方法可以检测保健食品中的脂肪酸、氨基酸等成分。
3. 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吸收紫外或可见光来确定物质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测定含有具有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波长的化合物的保健食品。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将样品溶液通过光束,根据样品溶液对光束的吸收程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例如,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可以检测保健食品中的多酚类、黄酮类等成分。
4.核磁共振技术(NMR)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利用样品原子核的磁性来研究样品结构和成分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复杂的有机分子的结构和成分分析。
核磁共振技术的原理是将样品置于强磁场中,然后通过外加的射频脉冲来激发样品中的原子核磁矩,根据样品的不同成分的核磁共振信号来确定物质的存在和结构。
例如,可以使用核磁共振技术对保健食品中的复杂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综上所述,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有许多种,其中包括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核磁共振技术等。
食品六大营养素成分检测实验方法(蛋白质、脂肪、还原糖、维生素C、酸度等)
食品检测实验实验一、饼干中水分含量的测定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采用常压干燥法法测定食品中水分的方法。
2、熟练和掌握烘箱、分析天平使用方法及恒重等基本操作。
3、明确造成测定误差的主要原因。
二、原理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
食品中的水分受热以后,产生的蒸汽压高于空气在电热干燥箱中的分压,使食品中的水分被蒸发出来。
同时由于不断地供给热能和不断地排走水蒸汽,而达到完全干燥的目的。
三、仪器及试剂1、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内径35mm 以下,高60 mm ~70mm ;2、电热恒温干燥箱;3、分析天平;4、干燥器;5、研钵。
四、操作步骤1、将称量瓶清洗干净,置于95~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0.5~1.0h ,取出盖好,置干燥器内冷却0.5h ,精确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重。
2、称取2.00-10.00g 磨细的样品,放入此称量瓶中,样品厚度约为5mm ,加盖称量后,置95~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干燥2~4h 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精确称量。
然后再放入95~105℃干燥箱中干燥1h 左右,取出,放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再称量。
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 ,即为恒重。
五、结果计算 X= 3121m m m m --×100% 式中 X :样品中水分的含量,%m 1:称量瓶和样品的质量,g ;m 2:称量瓶和样品干燥后的质量,g ;m 3:称量瓶的质量,g 。
六、说明在常压干燥法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含量时,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样品中含有非水分易挥发性物质(酒精、醋酸、香精油、磷脂等);2、样品中的某些成分和水分的结合,使测的结果偏低(如蔗糖水解为二分子单糖),主要是限制水分挥发;3、食品中的脂肪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使样品重量增重;4、在高温条件下物质的分解(如果糖对热敏感,)产生水分,使测量值变大;5、 被测样品表面产生硬壳,妨碍水分的扩散;尤其是对于富含糖分和淀粉的样品,测量值变小;6、 烘干结束放入干燥器过程中样品重新吸水,测量值变小。
食品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分析
食品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分析食品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分析摘要:食品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对于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食品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准确、快速、可靠的检测结果,需要使用一系列仪器和技术手段,例如色谱、质谱、液相色谱、光谱分析等。
同时,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关键词:食品检测;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引言: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食品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对于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当前,食品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测已经成为食品行业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分析和总结食品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为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一、蛋白质的检测方法1. 理化性质法:根据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如溶解性、反应性等进行检测。
2. 紫外吸收光谱法:利用蛋白质在特定波长区域的紫外吸收特性进行检测。
3. 免疫学法:利用抗体与特定蛋白质结合的特性进行检测。
4. 氨基酸分析法:通过分析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来确定蛋白质含量。
二、脂肪的检测方法1. 重量法:通过称量样品和提取物的重量差来确定脂肪含量。
2. 溶剂提取法:利用溶剂将食品中的脂肪溶解,并通过蒸发和称量来确定脂肪含量。
3. 气相色谱法:通过气相色谱仪对食品中的脂肪进行分析和检测。
4. 差热分析法:通过测量食品样品和相应提取物之间的温度差异来确定脂肪含量。
三、碳水化合物的检测方法1. 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液相色谱仪对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进行检测和分析。
2. 酶法:利用特定的酶对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进行酶解和测定。
3. 分光光度法:利用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在特定波长的光线下吸收特性进行检测。
四、维生素的检测方法1. 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食品中的维生素进行分析和检测。
食品中一般成分的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理化检验技术)
凯氏定氮法 1. 原理
消化
COOH
一定要用浓硫 酸(98%)
2 H2N C
R
H +13H2SO4 (NH4)2SO4+6CO2+12SO2+16H2O
凯氏定氮法 1. 原理
蒸馏
(NH4)2 SO4 + 2NaOH
2NH3 + Na2SO4 + 2H2O
吸收
2NH3 + 4H3BO3
(NH4)2 B4O7 + 5H2O
浓硫酸
脱水性 使有机物脱水并炭化C、H、N 氧化性
使炭化后的碳氧化为CO2 H2SO4被还原为SO2 SO2使N还原为NH3
凯氏定氮法 3. 试剂的作用
硫酸钾 作为增温剂,提高溶液沸点,纯硫酸沸点 340℃,加入硫酸钾之后可以提高至400℃ 以上。
凯氏定氮法 3. 试剂的作用
硫酸铜
①催化剂 2CuSO4=CuSO4+SO2↑+O2 C+2CuSO4=Cu2SO4+SO2↑+O2↑ Cu2SO4+2H2SO4=2CuSO4+2H2O+SO2↑
凯式定氮法
方法说明 本法不适用于添加了无机含氮物质、有机非蛋白质含氮物质的食品测定。 消化样品时加入的硫酸铜的作用一是催化剂,加速消化分解;二是蒸馏时样品
液碱化的指示剂。加入硫酸钾可以提高消化体系的沸点,加快消化速度。消化 较为困难的样品时,可加入少量过氧化氢、次氯酸钾等作为氧化剂加速有机物 的氧化分解。 加碱蒸馏时,碱液的量要充足,且动作要快,以防止氨的挥发损失。
蛋白质换算系数
一般食品 乳制品 小麦粉 动物胶 大豆制品
蛋白质的含N量 16% 15.7% 17.6% 18% 16.7%
实验室食品质量检测的方法
实验室食品质量检测的方法概述:食品质量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和合规性的重要环节。
实验室食品质量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检测、化学分析和微生物检测。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物理检测:1.外观检测:包括观察食品的颜色、气味、外形、质地等以判断食品的新鲜程度和品质。
2.纹理检测:通过仪器测试食品的硬度、脆度、粘性等物理性质,例如用质谱仪测试面包的膨胀性。
3.稳定性和耐热性检测:用来评估食品在贮存和加热过程中的性质,例如通过测定蛋白质的凝胶化温度来判断其耐热性。
4.水分含量测定:使用烘干法、卤素酸化法等方法来确定食品中的水分含量,以评估食品的质量和保质期。
二、化学分析:1.营养成分分析:包括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成分的含量,常用的方法有光谱法、显微镜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2.有害物质检测: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添加剂等的检测,常用的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3.品质指标分析:包括酸值、过氧化值、凡尔赛碱值等指标的测定,以评估油脂等食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三、微生物检测:1.总菌落计数:通过培养基培养和菌落计数来确定食品中的总菌落数,常用的方法有平板计数法、滑板计数法等。
2.致病菌检测:主要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的检测,常用的方法有PCR法、荧光法、免疫法等。
3.真菌检测:主要包括霉菌、酵母菌等的检测,常用的方法有培养法、显微镜法等。
四、其他检测方法:1.放射性物质检测:主要针对辐射食品的检测,常用的方法有γ射线计数法、核素测定法等。
2.基因工程食品检测:针对转基因食品的检测,常用的方法有PCR法、芯片法、酶联免疫法等。
总结:实验室食品质量检测的方法包括物理检测、化学分析和微生物检测。
物理检测主要针对食品的外观、纹理、稳定性和水分含量等进行评估和测定。
化学分析主要用于测定食品的营养成分、有害物质和品质指标等。
微生物检测主要用于测定食品的菌落数、致病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存在与否。
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食品供应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日益增加,使得人们对食品中含有哪些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关注。
因此,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也日益成为研究和监控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
食品中常见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下面就这些常见的成分分别介绍其分析方法。
1. 糖类分析方法糖类是食品中最常见的成分之一,包括单糖、双糖、多糖等,其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直接光度法:利用糖类溶液的比色反应,适用于测定浓度较高的单糖。
(2) 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适用于测定各种糖类。
(3) 还原糖法:通过检测还原糖的含量来间接测定糖类浓度,适用于测定浓度较低的单糖和双糖。
(4) 显色光度法:利用显色剂与糖类发生显色反应,测定显色程度来测定糖类的含量。
2. 蛋白质分析方法蛋白质是组成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基本结构单位,其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生物素分析法:利用生物素标记蛋白质,通过检测生物素含量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2) 紫外吸收法:利用蛋白质中肽键的紫外吸收特性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3) 氨基酸分析法:通过分离和检测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4) 凝胶电泳法:通过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迁移速率和电荷大小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和类型。
3. 脂质分析方法脂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罹患心血管疾病、肥胖等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其分析方法也很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种:(1) 水解法:利用化学酶或生物酶水解脂质成游离脂肪酸,测定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来间接测定脂质的含量。
(2) 气相色谱法:通过气相色谱仪检测脂质分子的蒸汽压和挥发性来测定脂质的含量。
(3) 磷酸化法:利用酶催化磷酸化脂质,检测其在紫外光下吸收的特性来测定脂质的含量。
(4) 红外光谱法:利用不同的红外光谱带来检测或测定脂质分子的含量和类型。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及精度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及精度食品是人体所需的营养来源之一,而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比例对人体健康及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准确快速地分析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是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人体健康的必要手段。
本文将对常用的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及精度进行探讨。
一、常用的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1.常规分析法常规分析法是指采用传统分析方法,如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及生物学分析等手段,对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准确、可靠、经济的特点,但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成本。
2.现代分析法现代分析法是指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等,对微量物质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快速、准确、灵敏等特点,但需要相应的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支持。
3.无损检测法无损检测法是指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如核磁共振、红外光谱、激光等技术手段,对食品材料进行分析测定,不需要破坏性取样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非破坏等特点,但需要相应的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支持。
二、食品营养成分分析的精确度食品营养成分分析的精确度是指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
食品营养成分的测定精度直接影响到食品营养评价的准确性和食品质量安全的保障。
1.误差来源误差是指由于分析方法、实验环境、材料反应性、人为误差等影响因素所造成的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情况。
要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在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分析方法,确定实验条件,控制误差的来源。
2.精确度评价方法精确度评价方法是指通过分析结果与标准值或对比值进行比较,评价分析方法准确性的方法。
它可以分为交叉验证法、标准物质法、对比分析法、回归校正法等多种方法。
3.影响精确度的因素影响精确度的因素主要与实验过程中样品的制备、分析方法的选择以及实验条件的确定等方面有关。
因此,在实验设计和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统一操作规范、消除外界干扰、合理控制实验误差等。
三、结论食品营养分析方法的选择与精确度评价对于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推动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测定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测定随着人们对健康和饮食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测定变得越来越重要。
知道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是我们保持健康生活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常见的营养成分及其测定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
一、蛋白质的测定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获得能量和维持身体正常运转所必需的成分。
食品中常见的蛋白质测定方法有Kjeldahl 法和比色法。
Kjeldahl法是最常用的蛋白质测定方法之一,它基于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来计算蛋白质含量。
首先,将食品样品加入含有硫酸和硼酸的溶液中,加热至反应完成后,采用酸碱滴定的方法计算食品样品中的氮含量,再通过蛋白质与氮的比例计算出蛋白质含量。
比色法是另一种蛋白质测定方法,它利用食物中蛋白质与染色剂之间的反应来进行测定。
常用的染色剂有布拉德福德染色剂和比酚染色剂。
将染色剂与食品样品中的蛋白质反应,再通过光密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最后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蛋白质含量。
二、碳水化合物的测定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也是食物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常用的碳水化合物测定方法有巴氏酚定量法和安培法。
巴氏酚定量法是通过将食品样品与硫酸菲宁和硫酸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进行定量。
这种方法对于测定单糖和双糖非常准确,但对于多糖不太适用。
安培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测定方法,它利用电流经过溶液时的电导率与碳水化合物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测定。
通过将食品样品与溶液混合,然后使用安培计测定电导率,最后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三、脂肪的测定脂肪是食品中的重要能量来源,但过量摄入脂肪可能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酶解法和重量法。
酶解法是通过将食品样品与酶反应,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然后根据产生的甘油测定脂肪含量。
常用的酶解法有醇酶法和酯化酶法。
重量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脂肪测定方法,它通过称量样品的总重量和提取后的残渣重量来计算脂肪含量。
食品检验方法有哪些
食品检验方法有哪些
食品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感官检验: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进行检验,如观察外观、闻味、尝味等。
2. 化学分析:采用化学方法对食品中的成分进行分析,如测定营养成分、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
3. 微生物检验:通过培养和鉴定微生物的方法,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如细菌、霉菌、酵母等。
4. 物理检验:采用物理手段对食品进行检验,如测定水分含量、粒度分布、黏度等。
5. 免疫学检验:采用免疫学方法对食品中的特定物质进行检验,如快速检测试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6. 分子生物学检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食品中的DNA、RNA等进行检验,如PCR、基因测序等。
7. 放射性同位素检验: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对食品中的放射性物质进行检验。
8. 传感器检测:利用传感器技术对食品中的物理和化学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如pH值、温度、气味等。
9. 快速检测技术:利用快速检测试纸或仪器对食品进行快速检验,如快速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器、免疫层析试纸等。
10. 影像检测: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食品进行检验,如X射线、红外线等。
需要根据具体的检验要求和目的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
常见的食品分析检测技术
常见的食品分析检测技术食品分析检测技术是确保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食品分析检测技术:1.色谱分析:色谱技术用于分离和鉴定食品中的化学成分。
包括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LC)。
GC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残留农药、挥发性香料成分等。
LC可用于分离和测定食品中的非挥发性化合物,如添加剂、污染物等。
2.质谱分析:质谱技术用于确定食品中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浓度。
质谱分析可结合色谱技术,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用于鉴定和定量食品中的成分和污染物。
3.核磁共振(NMR):核磁共振技术用于分析食品样品中的核磁共振信号,以获取物质的结构信息。
NMR广泛用于鉴定和定量食品中的成分,如脂肪酸、糖类、蛋白质等。
4.光谱分析:光谱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近红外光谱(NIR)和拉曼光谱等。
光谱分析用于鉴定和定量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如色素、氨基酸、糖类、食用油质量等。
5.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ELISA技术利用酶标记抗体和抗原结合反应来检测食品中的特定物质,如残留农药、重金属、抗生素残留等。
6.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基因测序等。
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用于食品中的基因检测、微生物检测以及鉴定转基因成分等。
这些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结合了不同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对食品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根据具体问题和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技术进行食品分析和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的测定1.分析步骤1.1试样处理:称取0.20g~2.00g固定试样或2.00g~5.00g半固体试样或吸取10.00ml~25.00ml液体试样(约相当氮30mg~40mg),移入干燥的100ml或500ml定氮瓶中,加入0.2g硫酸铜,6g硫酸钾及20ml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
小心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沸腾,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h~1h。
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 水。
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
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1.2 测定:按上图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瓶内装水至三分之二处,加入数粒玻璃珠,加甲基红指示液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用调压器控制,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
1.3 向接收瓶内加入10ml硼酸溶液(20g/L)及1~2滴混合指示液,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准确吸取10ml试样处理液由小漏洞流入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小烧杯使流入反应室内,棒状玻塞塞紧。
将10ml 氢氧化钠溶液(400g/L)倒入小玻杯,提起玻塞使其缓缓流入反应室,立即将玻塞盖紧。
并加水于小玻杯以防漏气。
夹紧螺旋夹,开始蒸馏。
蒸馏5min。
移动接收瓶,液面离开冷凝管下端,再蒸馏1min。
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
取下接收瓶。
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0.05mol/L)滴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
同时准确吸取10ml试剂空白消化液按2.2操作。
2 结果计算试样中蛋白质的含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X=(V1 - V2 )×C×0.0140×F×100 m×10/100X—试样中蛋白质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或克每百毫升(g/100g或g/100ml)V1—试样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2—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C—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0.0140—1.0ml硫酸[c(1/2H2SO4)=1.000mol/L]或盐酸[c(HCL)=1.000mol/L]标准滴定溶液相当的氮的质量,单位为克(g)m—试样的质量或体积,单位为克或毫升(g或ml)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一般食物为6.25;乳制品为6.38;面粉为5.70;玉米、高粱为6.24;花生为5.46;米为5.95;大豆及其制品为5.71;肉与肉制品为6.25;大麦、小米、燕麦、裸麦为5.83;芝麻、向日葵为5.30。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不得超过算数平均值的10%。
脂类的测定1.索氏提取法:本方法适用于脂类含量较高,结合态的m类含量较少,能烘干磨细,不易吸湿结块的样品的测定1.1原理: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抽提后,蒸去溶剂所得的物质在食品分析上称为脂肪或粗脂肪。
1.2试剂:乙醚脱脂过的滤纸及白色棉线;无水乙醚或石油醚;海砂:取用水洗去泥土的海砂或河砂,先用6mol/L盐酸煮沸0.5h水洗至中性,再用6mol/L氢氧化钠溶液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经105℃干燥备用。
1 仪器:索氏提取(4—4):分析天平、恒温水浴锅、干燥器①固体样品:精密称取2~5g(可取测定水分后的样品),必要时拌以海砂,全部移人滤纸筒内。
②液体或半固体品:称取5.0~10.0g,置于蒸发皿中,加人海砂约20g于沸水浴上蒸干后,再于95~105℃干燥,研细,全部移人滤纸筒内。
蒸发皿及附有样品的玻棒,均用蘸有乙醚的脱脂棉擦净,并将棉花放人滤纸筒内。
(2)抽提:将滤纸筒放人脂肪抽提器的抽提筒内,连接已干燥至恒量的接受瓶,由抽提器冷凝管上端加人无水乙醚或石油醚至瓶内容积的2/3处,于水花上加热,使乙醚或石油醚不断回流提取,一般抽提6-12h。
(3)称量:取下接受瓶,回收乙醚或石油醚,待接受瓶内乙醚剩1~2 ml时在水浴上蒸干,再于95~105℃干燥2h,放于燥器内冷却0.5min后称量.6、说明:(1)本法所测定结果为粗脂,因为除脂外,还含有色素及挥发油、蜡、树脂等物质。
(2)本法抽提所得的脂肪为游离脂肪。
若测定游离及结合脂肪总量可采用酸水解法。
2.酸性乙醚提取法:本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脂类的测定,对固体、半固体、粘稠稠液体或液体,特别是加工后的混合食品,容易吸湿结块,不易烘干的食品.不能采用索氏提取法时。
用本法效果较好。
1.原理:食品样品经盐酸水解后,用乙醚提取脂肪.然后在沸水浴中回收和除去溶剂,称重而获得游离和结合的脂肪含量。
2 试剂:盐酸;95 %乙醇;乙醚;石油醚3.仪器:索氏抽脂瓶或锥形瓶。
4、操作方法:(l)准确称取固体样品2.00 g,移人50 ml大试管中,加入蒸馏水8 m,混匀后再加人盐酸10 ml(液体样品称取10.00 g,加人盐酸10 ml于大试管中);将试管移人70—80℃水浴中加热,每隔5~10 min摇动一次至全部样品完全消化为止。
时间约40~50 min。
(2)取出试管,冷却,加人乙醇10 ml,然后将全部样液移人125 ml分液漏斗中,以25 ml 乙醚分次洗涤试管。
将乙醚移人分液漏斗中,加塞,振摇1min。
振摇时不断地放出气体,以免样液溅出。
静置15 min,并用等量的石油醚一乙醚混合试剂冲洗瓶塞及分液漏斗瓶口,以使将附着的脂肪洗涤于瓶内。
静置10~20 min,待上层有机层清晰,把下层水层放人小烧杯后,将乙醇等试剂层放至已恒重的锥形瓶中,再将水层移人分液漏斗中,再加人 6 ml 乙醚,如此反复提取两次,将乙醚收集于恒重锥形瓶中,利用索氏抽脂装置或其他冷凝装置回收乙醚及石油醚,将锥形瓶置于沸水浴中完全蒸干,置于100~105℃干燥2 min.取出放人干燥器内冷却30 min后称重。
3.碱性乙醚提取法:本法适用于各种液壮乳(生乳、加工乳、部分脱脂乳、脱脂乳等),各种炼乳、奶粉、奶油及冰淇淋等能在碱性溶液中溶解的乳制品.也适用于豆乳或加水呈乳状的食品。
本法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等采用,为乳及乳制品脂类定量的国际标准法。
1.原理:利用氨-乙醇溶液破坏乳的胶体性状及脂肪球膜,使非脂成分溶解于氨一乙醇溶液中,而脂肪游离出来,再用乙醚一石油醚提取出脂肪,蒸馏去除溶剂后.残留物即为乳脂肪。
2.试剂:25%氨水(相对密度0。
91);96 %乙醇;乙醚(不含过氧化物);石油醚(沸程30~60℃)。
3.仪器:抽脂瓶:内径2.0~2.5 cm,容积100 ml。
4.测定方法:取一定量样品(牛奶吸取10.00ml;乳粉精密称取约1g用60℃10 ml水,分数次溶解)于抽脂瓶中,加人回.25 ml氨水,充分混匀置60℃水浴中加热5 min,再振摇2 min,加人10 ml乙醇,充分摇匀,于冷水中冷却后,加人25 ml乙醚,振摇半分钟,加人25 ml石油醚,再振摇半分钟,静置30 min,待上层液澄清时;读取醚层体积,放出一定体积醚层于一已恒重的烧瓶中,蒸馏回收乙醚和石油醚,挥干残余醚后,放人100~105℃烘箱中干燥回1.5h,取出放人十燥器中冷却后称重,重复操作直至恒重。
6、说明:(1)操作时加人乙醇,使乙醇溶解物留在溶液内。
(2)加人石油醚可使乙醚不与水混溶,而只抽提出脂肪。
石油醚还可使分层清晰。
4.氯仿-甲醇改良法:本法对样品组织内所包含的脂质及磷脂等抽提十分彻底,特别适用于鱼肉和家禽等食品脂肪的提取。
酸分解法可使部分磷脂分解,而本法却不会分解。
1.原理:用极性甲醇和非极性氯仿作溶剂,可与样品中水分形成三元抽取体系,将样品组织中结合的脂质变成游离脂肪,同时也能将诸如磷脂类极性脂质提取出(即将全部脂肪提取出),然后挥发掉溶剂。
称重定量。
2、试剂:氯仿:甲醇混合液(2:1),简称CM溶液。
石油醚:沸程30~60 ℃。
无水硫酸钠:130℃干燥2min,于密封容器保存。
3、仪器:CM提取装置。
具塞离心管;离心机(3000r/min)。
4.操作方法:准确称取样品约5g,置于具塞三角瓶内(高水分食品可加适量硅藻土使其分散),加人CM混合溶液60ml(干燥食品加人2~3ml水)(图4-5),连接提取装置,于65℃水浴中加热,从微沸开始计时提取1h。
取下三角烧瓶,用玻璃过滤器(G3)过滤,用另一具塞三角烧瓶收集溶液。
用CM混合溶液洗涤烧瓶、滤器及滤器中试样残渣,洗涤液并人滤液中,把烧瓶置于65~70℃水浴中蒸发回收溶剂,至烧瓶内物料呈浓稠态(不能使其干涸),冷却后加人25 ml石油醚溶解内容物,再加人无水硫酸钠15g,立即加塞振荡1min,将醚层移人具塞离心沉淀管进行离心分离(3 000 r/min)5 min,用移液管迅速吸取离心管中澄清的醚层10ml,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瓶内,蒸发去除石油醚后,于100—105℃烘箱中烘至恒重(约需30量相比减量在0.3mg以下即认为达到恒重)。
2.试剂:硫酸:相对密度1.820~1.825。
3.仪器:巴布科克氏乳脂瓶:颈部刻度有0.0~8.0%和0.0~10.0%两种,最小刻度值为0.1%;乳脂离心机。
4.测定:精确吸取17石ml样品,倒人巴布科克氏乳脂瓶(图4-6)中,再取HZgr17.5 ml,沿瓶颈缓缓倒人瓶中,边加硫酸边将瓶颈回旋,使之充分混合,至呈均匀的棕色液体。
将乳脂瓶置于乳脂离心机上.以约1000r/min的转速离心分离5 min.取出,置80℃水浴中,加人80℃的水至瓶颈基部,再置离心机中离心分离2 min,取出后再置80℃水浴中,加人80℃的水至脂肪浮到2或3刻度处,再置离心机中离心分离1min.取出后置55~60℃水浴中.5加n后,取出立即5.说明:(1)硫酸的浓度要严格遵守规定的要求,如过浓会使乳炭化成黑色溶液而影响测定;过稀则不能使酪蛋白完全溶解,会使测定值偏低或使脂肪层浑浊。
(2)硫酸除可破坏脂肪球膜,使脂肪游离出来外,还可增加液体的密度,使脂肪容易浮出。
(3)巴布科克法中采用17.6ml标准吸管取样,实际上注人巴氏瓶中的样品只有17.5ml,牛乳的相对密度为1.03,故样品重量为17.5X1.03=18 g 。
巴氏瓶颈的刻度(0~10%)共 10个大格,每大格容积为0.2ml ,在 60℃左右,脂肪的平均相对密度为0.9,故当整个刻度部分充满脂肪时,其脂肪重量为0.2x10x0.9=1.8g 。
18g 样品中含有1.8g 脂肪,即瓶颈全部刻度表示为脂肪含量10%.每一大格代表1%的脂肪。
故瓶颈刻度读数即为样品中脂肪百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