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近十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

近十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

近十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一)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变化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变化体现为加工贸易取代一般贸易,服务贸易蒸蒸日上。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和资源性产品为主。

为优化出口结构,我国实行了一系列工业制成品优先的出口产业政策,对工业制成品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以及有利于带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总体竞争力的产品给予出口优惠政策。

为增强出口商品竞争力,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相继提出“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略,以及“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思路和要求。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保持了快速增长,中国正在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逐步完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我国外贸主打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两个重要转变。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我国完成了出口商品结构的第一个转变,即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口商品中80%以上是初级产品。

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的53.5%,工业制成品出口占46.5%。

1990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比重转变为25.6%和74.4%,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大幅提高。

2008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进一步转变为5.4%和94.6%,工业制成品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主打产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现了从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向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产品为主的转变。

197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5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1990年机电产品出口1亿美元,占17.9%。

1995年以来,机电产品出口连续保持我国第一大出口商品地位。

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822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6%。

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自此之后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大幅提高。

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15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8年11%提高到29.1%。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分析与调整对策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分析与调整对策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分析与调整对策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与调整

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与调整

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与调整近年来,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贸易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调整。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1)贸易规模的扩大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在过去几十年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和出口大国。

2019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3.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2)贸易结构的持续改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过去,中国主要依赖低端产品的出口,但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升级,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逐渐增加。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等制造中心。

(3)贸易伙伴的多元化中国对外贸易伙伴也在不断扩大。

除了传统的贸易伙伴如美国和欧盟,中国还积极发展与亚洲、非洲和拉美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合作。

例如,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已经达到了6000亿美元,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调整(1)从出口导向到内外贸协调发展中国过去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但这种过度依赖对外贸易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内外贸协调发展的战略,加大了对内需的重视,鼓励国内消费,促进内外贸良性互动。

(2)从数量追求到质量提升中国对外贸易已经从追求贸易规模的增长转向提升贸易质量。

中国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的品质、创新和品牌建设,努力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同时,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技术含量,推动贸易结构升级。

(3)加强贸易伙伴多元化中国积极寻求与更多国家的贸易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联系,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此外,中国也加强与先进经济体的贸易合作,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三、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变化的影响(1)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出口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支持了国内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了就业和产业升级。

2024版国际贸易完整版全套PPT电子课件教案

2024版国际贸易完整版全套PPT电子课件教案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及并购活动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企业为了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而达成的长期合作安排, 包括研发联盟、生产联盟、营销联盟等多种形式。
跨国公司并购活动
是指跨国企业通过兼并和收购的方式获取其他企业的控制权和经营权,以扩大企业 规模、增强竞争力和进入新市场。并购活动包括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等 多种类型。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
06
体制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类型及影响
概念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缔结条约或协议,在区域内逐步消 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实现区域内贸易自由化、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类型
根据成员国间经济联合的紧密程度,区域经济一体化可分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 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等类型。
风险防范及欺诈识别技巧
风险防范措施
欺诈识别技巧
包括了解交易对方资信情 况、选择安全的支付方式、 签订完备的合同等。
介绍常见的国际贸易欺诈 手段及其识别方法,如虚 假单据、假冒公司、钓鱼 网站等。
应对欺诈的措施
国际贸易保险
一旦发现欺诈行为,应采 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应 对,如报警、联系律师等。
介绍国际贸易保险的种类 及其作用,如货物运输保 险、出口信用保险等。
按照经营性质和业务范围,跨国公司 可分为制造型、服务型、资源开发型 和金融型等多种类型。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动机分析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包括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
对外直接投资动机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包括市场寻求型、资源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和战 略资产寻求型等。

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性变化及政策

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性变化及政策

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性变化及政策变化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其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逐渐增强。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贸易结构的调整、贸易方式的创新和贸易政策的调整。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阐述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性变化及政策变化。

一、贸易结构的调整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依赖于出口。

然而,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出口贸易所面临的困难也日益增加。

因此,中国开始积极调整其贸易结构,增加进口比重。

这不仅能够消费国内生产能力过剩的商品,还可以提高国内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根据最近的数据,中国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比重逐渐趋向平衡。

2018年,中国进口总额为2.1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8%,占全球总进口量的10.2%,进口比重已经接近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

此外,中国的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科技、服务和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出口比重逐渐上升。

这有利于中国实现出口转型升级,从传统制造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转移,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贸易方式的创新中国的贸易政策不断创新,推动贸易方式不断升级。

过去,中国主要通过海运、航空和公路等传统贸易方式进行对外贸易。

然而,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贸易方式逐渐兴起,这极大地拓宽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空间和渠道。

以电商为例,中国的跨境电商发展迅猛,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1340亿美元,同比增长50.8%。

此外,中国还推动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加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在贸易中的应用。

这些新型贸易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推动贸易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未来贸易模式的发展创造条件。

三、贸易政策的调整中国的贸易政策不断变化,以适应世界贸易形势的快速变化。

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施自贸区政策、降低关税等,以吸引外资、促进贸易自由化,发展对外经济合作。

自贸区政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

目前,中国已经成立了18个自贸区,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和管理措施。

中国对外贸易课件第二章中国外贸体系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课件第二章中国外贸体系的演变与发展.



1843年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 门附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其重要内 容有: (1)使英国获得片面的最惠国待遇; (2)规定英国有领事裁判权(即外国在华治外 法权); (3)规定了中国关税“值百抽五”的极低税率; (4)英国官方船舶可在口岸停泊(从此包括外 国军舰的船舶,均可以自由出入中国口岸)。 随后,清政府又与美国签订了《望厦条约》 (1844),与法国签订了《黄浦条约》。
(二)鸦片战争以后的外贸体制 (1840—1925)
1、条约贸易制度的形成 根据《南京条约》中的有关规定,( 1 )中国开 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口为通商 口岸;( 2 )割让香港于英国;( 3 )中国进出口 关税税率由中英两国协商制定;(4)取消“公行” 制度,允许外商直接与中国商人贸易。
2、该时期的贸易制度变化 由于西方国家强加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国家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原来的朝 贡贸易制度根本转变为条约贸易制度(即 以不平等条约为基础的贸易制度)。
(1) 海关及关税制度自主权的丧失 根据《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 《北京条约》,外国商品在中国各口岸海 关的登记、检验、核查及关税征收等,均 由各外国领事馆处理;中国关税按“值百 抽五”的税率征收,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口 岸之外的所有国内税收按关税的税率减半 征收。中国关税税则和税率的确定与调整, 由中国政府与有关各国协商制定。而且, 海关总税务司由外国人把持。显然,协定 关税特权的确立,标志了清政府已丧失了 本国海关和对外贸易的国家主权。
(4)公行制度。 所谓公行,最初是指行商为对付英国公司大 班联合经营行为,避免洋货行之间内部竞争,由 行商联合起来,制定行规 13 条,设立的行会组 织(即总商会);后于 1760 年获得清政府正式 批准,实行公行制度,即规定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及其相关事物均必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 来进行,不得直接与中国其他商人进行贸易。于 是,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封建的、垄断性质的对 外贸易制度——公行制度。由于乾隆皇帝改四口 开放为单一口岸开放,同时也造就了广州及粤商 的兴起、繁荣。

中国近十年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及所面临状况研究

中国近十年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及所面临状况研究

中国近十年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及所面临状况研究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年探索、十年转型、十年发展,中国经济做到了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协调,谋求双肩,在经济技术上的合作日益加深,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区域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国际经济风险动荡中站稳了脚跟,2010年中国gdp比上年增长10. 3%,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加入世贸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从 4.3%提高到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

中国经济的增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因素。

入世十年来,中国履行对世贸组织的承诺,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降低关税,削减非关税措施,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进一步扩大服务市场开放和营造更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国际分工与合作,推动了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制的发展。

,对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十年来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对外贸易更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无论是从对外贸易的水平,还是从对外贸易的结构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长足的发展,国内企业的发展思维也逐渐的在转变,绿色经济,绿色外贸的观念渐渐的深入人心,我国的经济整体的发展实力不断的加强,在金融危机时代我们的外贸水平仍然非常的平稳,这正是我国外贸水平的体现,本文将系统的论述,我国外贸是十年来的发展。

2001年中国正式的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而对于我国经济来说,收到影响最大的就是对外贸易,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保持了高速的发展,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份额非常的巨大。

并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我国对外出口的产品结构也在不断的转变,由原来的以低附加值的制造品为主,逐步转变为了以科技含量高,环保,有独立的知识产权的产品为主,进一步的增强我国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话语权,对世界价格影响力与日俱增。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主要出口商品的种类到贸易伙伴的国家,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从以传统农产品和原材料为主的情况,转向了以加工制造品为主。

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出口市场的扩大提供了机会。

中国以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发达的制造业基础,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

外国企业在中国建立了制造基地,将原料和零部件从其他国家进口到中国,并在这里进行加工、装配和生产,然后再将成品出口到其他国家。

这种加工贸易模式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制造中心。

其次,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贸易伙伴的国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过去,中国的贸易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

然而,随着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对外贸易伙伴的范围不断扩大。

中国积极开展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合作,如巴西、印度、俄罗斯和非洲国家等。

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对中国消费品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不断增加,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目标。

此外,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还在调整和优化中,以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

中国正在从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模式向以技术创新和高质量产品为主的出口模式转变。

中国的电子产品、高铁设备、太阳能电池板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重要地位。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拓宽了出口市场。

中国与东盟的自贸区建立、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都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空间。

最后,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变化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一是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

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市场需求波动较大,这对中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是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中国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投资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向内需驱动转型。

这也意味着中国对外贸易结构需要从出口导向转向内外并重,更加注重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81—10年我国贸易方式变化分析

81—10年我国贸易方式变化分析

130410131 赵梓希81—10年我国贸易方式变化分析一、进出口贸易规模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进出口商品总量持续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5616亿美元,增长了124倍,年均增长率为17.4%,17.4%,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6%左右的平均增长速度,其中,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8.1%,进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6.7%,尤其是加入WTO 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更是进入了一个飞速增长阶段,年增长速度保持在25%以上。

随着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在全球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由1985年的1.8%提高到2008年的7.9%。

二、三种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快速成长。

平均增速达14.25%,由411.66亿元发展到10年的14898.88亿元,增长近36倍。

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作为我国主要的贸易方式支持我国对外贸易增长。

但其占比已由93.50%到10年的50.10%。

加工贸易我国加工贸易自1979 年到2009 年,中国的加工贸易出口从2.35亿美元增至5869.8 亿美元,增长了近2500 倍。

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也不断增加,1981 年加工贸易出口在出口总额中的份额不到5 % ,而从1 9 9 6 年之后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份额一直维持在55% 左右,加工贸易的从业人员也超过3000 万人。

在短短的30 年内,中国的加工贸易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大体上可划分为起步期(78-85)、加速期(85-92)、盘整期(93-01)、稳定期四个阶段(02-07),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一般贸易,一跃成为中国主要的贸易方式,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他贸易三、比重变化及其分析总体情况图分期情况分期原因第一阶段(1981-1992)我国开始施行“改革开放”。

这一时期中国的外贸改革首先是从外贸管理体制入手,减少国家对外贸的直接控制,放宽外贸经营权,减少外贸领域中的计划经济成分。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电子教案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电子教案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中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2001年11月加入WTO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

贸易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中国跻身于世界贸易大国之列。

在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如果站在全球经济及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对外贸易,则会发现中国的对外贸易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本文重点分析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现状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一、中国对外贸易成就。

中国目前出口贸易世界排名第一,进口贸易世界排名第二,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贸易大国。

在加入WTO以后,中国出口和进口分别以年均18.3%和17.6%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8.9%和9.0%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也远远快于中国GDP的增长速度。

货物贸易在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呈现出较快增长,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增长和大宗资源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

服务贸易稳步提升,服务外包成为新增长点。

在对外贸易的拉动下,中国GDP快速增长,国民经济加速发展。

2010年,中国名义GDP为58786亿美元,超越日本近4044亿美元,中国GDP超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突破50%,2005年已经高达63%,2006年更是达到67%的高点。

之后因为受到经济转型、内外需结构调整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7年开始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步回落,2008年为60.2%,2011年为50.1%。

在中国国际贸易额迅速增加的同时,外汇储备也在飞速增长。

2003年中国外汇储备增长量就超过1,000亿美元,在2004年~2008年间,每年的外汇储备增长都在2,000亿美元以上。

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达到了36,000亿美元,高居外汇储备世界第一。

二、中国对外贸易面临比例失调问题,其中显著问题之一就是外汇储备过大。

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的背后,对外贸易比例失调的问题正在逐渐显现。

问题主要有:贸易顺差过于巨大。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研讨课教学案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研讨课教学案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案【学法指导】1、对于自然经济的解体,可以从原因、表现与后果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关于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要着重从外部因素即资本主义入侵来进行分析。

2、洋务运动可以从背景、内容、失败原因与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自主探究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

3、对文中图文史料进行分析,提高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考点突破一:经济结构的变动读图思考:1.四种经济成分的相互影响2.种经济成分在近代历史的发展状况及最终归宿深化探究:传统经济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

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思考:材料肯定了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的何种影响?运用了怎样的史学评价方法和史观?考点突破二: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材料一随便走进哪一户农家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

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女人已经不再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因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

有些女孩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

材料二(2013浙江文综)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所带来的影响。

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

……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西欧)正通商……农人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思考:1.材料反映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找出相关的材料原文并加以概括。

2.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冲击?深化探究:按照“把侵略与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分析自然经济解体的双重影响考点突破三:洋务运动材料“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中国对外贸易》(第二版)电子教案

《中国对外贸易》(第二版)电子教案

▪ (四)改造私营进出口业
➢ 私营进出口业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资本所有 制基础上的,国家对它们实行利用、限制和改造 的政策。利用它们与国外厂商的贸易关系、经 营进出口业务的经验和专长、对世界市场的熟 悉和了解以及对进出口商品的产销、加工、保 管、运输等方面的丰富知识;限制它们的剥削 和盲目经营,制止它们的投机违法活动,通过 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把私营进出口企业 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对外贸易企业。
▪ (三)建立国营对外贸易企业
➢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革命形势和恢复国民经济的需 要,在全国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国营对外贸易企业。 依靠国家政权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力量,在山东、东北、 华北、华东等解放区对外贸易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由 中央人民政府直接领导的新型的国营对外贸易企业, 其中有经营对社会主义国家贸易的中国进口公司、经 营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的中国进出口公司,以及中国 畜产、油脂、茶叶、蚕丝、矿产等国营外贸公司。同 时,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各地的分支公司。这些企业一 经建立,就在对外贸易经营中起主导作用。1950年国 营外贸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68.4%,1952年 上升到92.8%,占有绝对优势。
➢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主要是“要促 进国内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要尽可能多地利 用一些可以利用的外国资金进行建设……要积极引进一些适合我 国情况的先进技术……以促进我国建设事业”。
➢ 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这三项是对外 开放政策的最主要内容。这三项内容中,发展出口贸易是利用外 资和引进技术的物质基础,是对外开放政策的最根本内容。因此,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必然使对外经济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 的战略地位。
▪ (二)1992年以后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 开放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ppt课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ppt课件

出口贸易
1999—2011年中国商品出口与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情况
出口贸易
出口贸易
上图显示, 20余年来中国工业制成品与商品总量的出口增长趋势基本同步, 增速也保持了基本相同 的幅度, 因此,大致可以判断中国的出口基本上是由工业制成品出口主导的。随着初级产品在出口商品结
构中所占比重的持续降低,工业制成品的增长基本上能够反映中国企业出口的总体增长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进出口贸
易发展现状
中国贸易发展的现状和外来
进口贸易 贸易现状
1
2
出口贸易
3
展望未来
4
经济全球 化过程有 所放缓
贸易现状
全球经济化 治理模式仍
在磨合
全球经济 复苏基础 仍不稳固
中国贸易发展的现状和外来
进口贸易 贸易现状
1
2
出口贸易
3
展望未来
4
总体分析 结构分析 现存问题
进口贸易
• 进口贸易快速增长 • 进口依存度尚属合理
• 商品结构 • 商品目的地与来源地结构 • 贸易方式结构
• 六大问题
进口贸易
进口贸易快速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进口依存度尚属合理
美国:11% 日本:8% 韩国:30%
进口贸易
商品结构分析
进口贸易
进口贸易
0-4类为初级产品 5-9类为工业制成
• 第六至第十位:荷兰、英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法国等国 “前十” 年均出口全球占比达到73.0%
• 第十一至十五位则大体为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印 度尼西亚等国“前十五”年均出口全球占比则高达79.6%。
从企业性质结构看,国有企业出口占比持续下降、 外资企业出口占比不断上升,私营企业出口占比后 来居上。

对外贸易2000—2010十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格局

对外贸易2000—2010十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格局

2000—2010十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格局2000到2010这十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工作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加入WTO、对外贸易摩擦、世界经济放缓、美国金融危机恶化蔓延、国内经济减速、人民币升值、主要行业投资率下降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但我国对外贸易仍在开放型经济中取得了迅速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对外交流不断增多,对外贸易从小到大,外贸实力从弱到强,我国与国际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地位不断提升。

接下来,我们将逐年介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这十年间的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格局进行概括性总结,并推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

2000年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由于国内外经济快速增长以及鼓励出口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

全年进出口总额达47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5%。

其中:出口总额2492亿美元,增长27.8%;进口总额2251亿美元,增长35.8%,顺差241亿美元。

在出口中,国有企业出口1165亿美元,增长18.2%,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194亿美元,增长34.8%;一般贸易出口1052亿美元,增长32.9%,进料加工贸易出口965亿美元,增长28.5%;机电产品出口1053亿美元,增长36.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0亿美元,增长50%。

在进口中,资源型产品快速增长,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也明显加快,分别增长32.6%和39.7%。

利用外资形势好转。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2347个,比上年增长32.1%;合同投资额624亿美元,增长51.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407亿美元,增长1.0%。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全年对外签约1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完成营业额113亿美元,增长1.0%;带动出口9亿美元,增长35%。

200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特征为:(1)进出口总额与增长速度均创20年来最高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十年我国对外贸易
结构变化
近十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
(一)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变化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变化体现为加工贸易取代一般贸易,服务贸易蒸蒸日上。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和资源性产品为主。

为优化出口结构,我国实行了一系列工业制成品优先的出口产业政策,对工业制成品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以及有利于带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总体竞争力的产品给予出口优惠政策。

为增强出口商品竞争力,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相继提出“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略,以及“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思路和要求。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保持了快速增长,中国正在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逐步完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我国外贸主打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两个重要转变。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我国完成了出口商品结构的第一个转变,即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口商品中80%以上是初级产品。

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的53.5%,工业制成品出口占46.5%。

1990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比重转变为25.6%和74.4%,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大幅提高。

2008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进一步转变为5.4%和94.6%,工业制成品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主打产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现了从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向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产品为主的转变。

197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5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1990年机电产品出口1亿美元,占17.9%。

1995年以来,机电产品出口连续保持我国第一
大出口商品地位。

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822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6%。

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自此之后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大幅提高。

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15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8年11%提高到29.1%。

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已位居世界第二。

1979-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26.8%,比同期全部货物贸易出口年均增速高8.7个百分点。

出口市场结构也逐步走向多元化,目前机电产品出口已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出口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我国进口商品的结构也在悄然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也逐渐成为我国进口的主要商品。

2008年机电产品进口由1980年的56.5亿美元增加到5387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比重由28.2%提高到47.5%;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由1998年的292亿美元增加到341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由20.8%提高到30.2%。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快速增长,不仅弥补了国内经济建设资源和技术的不足,也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条件。

服务贸易从无到有,多种方式、内容丰富、覆盖较广的服务贸易格局已初步形成改革开放前,我国除了对外援建项目和少数外国友人来华旅游外,基本上没有对外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基本形成了以旅游、运输服务为基础,以通讯、保险、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和广告等新兴服务贸易为增长点的服务贸易全面发展格局,服务贸易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居世界位次大幅提高。

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82年的仅44亿美元上升到3045亿美元;占我国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9.4%上升到10.6%;服务贸易占世
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由0.6%提高到4.2%;居世界位次由第34位上升至第5位。

其中,出口由1982年的25亿美元增加到1465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进口由19亿美元增加到1580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

(二)对外贸易方式转变
对外贸易方式转变主要表现为加工贸易取代一般贸易。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以前,我国的对外贸易方式相对比较简单,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现汇贸易方式,这一时期,以一般贸易为主。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贸易的发展,在大力开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我国采用了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和进料加工等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在技术进出口中还采取了提供技术许可、顾问咨询、技术服务、合作生产等多种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对销贸易,与周边国家广泛开展边境贸易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在各种新型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的发展最为突出。

1981年加工贸易只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6%,一般贸易占93.5%。

此后,一般贸易比重逐步下降,加工贸易则逐年上升,到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比重首次超过一半,达50.6%,1998年最高上升到53.4%,此后又开始缓慢下降,2008年回归到41.1%。

在短短的30年时间里,加工贸易从较小规模发展成长起来,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为推动我国外贸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我国加工贸易正逐步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品为主转变为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贸易结构,对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工贸易也逐渐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渠道,对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化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三)对外贸易区域结构
区域结构变化呈现出贸易伙伴日益多元化,参与国际经济交往不断深入的特征。

建国初期,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是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1951年,我国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占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53%。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提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

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美国、加拿大、欧洲、非洲各国的外贸交往日益扩大、逐步深入。

我国的贸易伙伴已由1978年的40多个发展到目前达220多个,贸易市场多元化的格局逐步形成。

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合作伙伴,我国与东盟、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往来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