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面与界面-1.ppt
合集下载
材料表面与界面-1PPT课件
清洁表面:指不存在任何污染的化学纯表面,即不存在吸附、催化反应或杂 质扩散等物理化学效应的表面。表面上会发生与体内结构和成分不同的变化。
最新课件
12
结构变化
驰豫
指表面层之间以及表面和体 内原子层之间的垂直间距ds 和体内原子层间距d0相比有 所膨胀和压缩的现象。可能 涉及几个原子层。
重构
指表面原子层在水平 方向上的周期性不同 于体内,但在垂直方 向上的层间间距d0与 体内相同。
按照“学科”,材料表面物理化学研究领域,比如:
1)信息学科:“半导体表面”;
2)能源和环境学科:“催化表面”和“电极表面”;
3)材料学科:“薄膜表面和界面”;
4)机械学科:“摩擦表面”;
5)航天技术:“真空表面”
国防工业:“特种军工技术表面”;
6)纳米科学和技术:“纳米表面”。
各种技术学科都对表面和界面现象有浓厚的兴趣,因为许多关键性的问
2.滕新荣,表面物理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3.朱步瑶,赵振国,界面化学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年;
4.筏 羲人(日),高分子表面的基础和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年;
5.金谷,表面活性剂化学,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
6.近藤精一,吸附科学,2005年;
材料表面与界面
胡福增 主编
最新课件
1
课程安排
• 管 涌,危大福: 表界面基础知识、表面活性剂、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 和表征,复合材料界面;
• 袁双龙: 无机非金属材料,8课时; • 朱以华: 纳米材料,8课时; • 张 琰: 生物材料,8课时。
最新课件
2
参考书:
1.顾惕人,朱步瑶,李外郎,等,表面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材料表面与界面-1
2020/8/12
16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结构
1、离子晶体 (1)离子键的特点: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2)离子晶体的构成――负离子配位多面
体:异类离子配位;密堆积趋势;正 负离子相互接触;电子云不重叠 (3)离子晶体的配位数―――离子临界半 径比
2020/8/12
17
离子半径比、配位数与结构类型的关系
平均共用两个半顶
[Si4O11]6-
202盐
层状,共用三个顶: [Si4O10]4-
2020/8/12
34
共用四个顶角:网状 [Si4-XO8]4X-
2020/8/12
35
3、硅酸盐结构中的同晶置换
网状结构硅酸盐的[SiO4]4-中,常 有一定数量的Si原子被Al原子置换,使 某些氧原子产生不饱和的键合轨道,晶 体结构达不到电中性
as bs
m11 m21
m12 m22
•
a b
2020/8/12
49
3、表面原子的重组机理
由于表面原子排列中断,引起系 统自由能的增加,并由此引起表面附加 原子排列的调整
――自行排列调整;外来物质调整
2020/8/12
50
a、表面弛豫作用(Relaxation)
表面区原子或离子间的距离偏离体 内晶格常数,而晶胞结构基本不变,这 种情况称为表面弛豫作用。层间距缩短 为负弛豫;层间距增长为正弛豫
• 3、课程论文4学时。要求: • 将本课程所学材料表面与界面的理论和原
理应用到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中,撰写一 篇不少于3000字的课程论文。第19周交上 来。
2020/8/12
7
参考书
• 1、赵文轸 材料表面工程导论 西安交 通大学出版社 。
《表面与界面》PPT课件
〔3〕重构外表 重构是指外表原子层在水平方向上的周期性不
同于体内,但垂直方向的层间距那么与体内一样。
as
a
d0 d0
图4-8 重构外表示意图
3、吸附外表 吸附外表有时也称界面。它是在清洁外表
上有来自体内扩散到外表的杂质和来自外表周 围空间吸附在外表上的质点所构成的外表。
根据原子在基底上的吸附位置,一般可分 为四种吸附情况,即顶吸附、桥吸附、填充吸 附和中心吸附等。
表面能减少
图4—10 离子晶体外表的电子云变形 和离子重排
〔2〕 从晶格点阵稳 定性考虑作用力较大, 极化率小的正离子应 处于稳定的晶格位置 而易极化的负离子受 诱导极化偶极子排斥 而推向外侧,从而形 成外表双电层。重排 结果使晶体外表能量
0.286nm
0.02nm
在NaCl晶体中,阳离子从〔100〕 面缩进去, 在外表层中形成一个 0.02nm厚度的双电层
化学性质:化学活性、催化、固相反响 等 〔反响能力增强、存在固体的外表 二、固体外表的特征 三、固体外表构造 四、固体的外表能 定义: 外表:一个相和它本身蒸汽或真空接触的分界面。 界面:一相与另一相(构造不同)接触的分界面。
液—气界面
固—气界面
液—液界面
《表面与界面》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概述:
晶体和玻璃体:假定任一个原 子或离子都处在三维无限连续的 空间中,周围对它作用完全一样。
(5) 固体外表无论怎么光滑,从原子尺寸衡量,
第四章 表面与界面
第四章
材料的表面与界面
固体(晶体、玻璃体)的表面与内部有什么不同?
实际上晶体和玻璃体:处于物体表面的质点,其 环境和内部是不同的,表面的质点由于受力不均衡而 处于较高的能阶,所以导致材料呈现一系列特殊的性 质。
例如:石英的粉碎。1kg直径为10-2米变成10-9米 ,表面积和表面能增加107倍。
物理性质:熔点、蒸汽压、溶解度、吸附、润湿和烧 结等(微小晶体蒸汽压增大、熔点下降、溶解度增加, 表面上存在着吸附等现象)。
即用于增加物系的表面能。故:∆PdV=γdA
V=4/3πR3 A=4πR2
∴∆P= 2 (球形曲面)
R
对非球形曲面:∆P=
1 r1
1 r2
— 拉普拉斯公式
r1、r2—曲面的主曲率半径
方向:指向曲率中心
2、弯曲表面上的饱和蒸汽压
将一杯液体分散成为微小液滴时,液面就由平面变成凸面, 凸形曲面对液滴所施加的附加压力使液体的化学位增加,从 而使液滴的蒸气压随之增大。所以,液滴的蒸气压必然大于 同温度下平面的蒸气压。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开尔文方程 来描述。
2、固体表面力场
固体内部:质点受到周围质点的控制, 静电平衡、存在力场、力场对称。
固体表面:周期性重复中断,力场对称性破坏, 产生指向空间的剩余力场。
剩余力场表现:固体表面对其它物质有吸引作用 (如润湿、吸附、粘附性)
固体表面上的吸引作用,是固体的表面力场和被吸引质点的力场相 互作用所产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力称为固体表面力。
2、浸湿(Soakage)
V S
L
G SL SV
浸湿过程
浸湿过程引起的体系自由能的变化为
G SL SV
如果用浸润功Wi来表示,则是
材料的表面与界面
固体(晶体、玻璃体)的表面与内部有什么不同?
实际上晶体和玻璃体:处于物体表面的质点,其 环境和内部是不同的,表面的质点由于受力不均衡而 处于较高的能阶,所以导致材料呈现一系列特殊的性 质。
例如:石英的粉碎。1kg直径为10-2米变成10-9米 ,表面积和表面能增加107倍。
物理性质:熔点、蒸汽压、溶解度、吸附、润湿和烧 结等(微小晶体蒸汽压增大、熔点下降、溶解度增加, 表面上存在着吸附等现象)。
即用于增加物系的表面能。故:∆PdV=γdA
V=4/3πR3 A=4πR2
∴∆P= 2 (球形曲面)
R
对非球形曲面:∆P=
1 r1
1 r2
— 拉普拉斯公式
r1、r2—曲面的主曲率半径
方向:指向曲率中心
2、弯曲表面上的饱和蒸汽压
将一杯液体分散成为微小液滴时,液面就由平面变成凸面, 凸形曲面对液滴所施加的附加压力使液体的化学位增加,从 而使液滴的蒸气压随之增大。所以,液滴的蒸气压必然大于 同温度下平面的蒸气压。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开尔文方程 来描述。
2、固体表面力场
固体内部:质点受到周围质点的控制, 静电平衡、存在力场、力场对称。
固体表面:周期性重复中断,力场对称性破坏, 产生指向空间的剩余力场。
剩余力场表现:固体表面对其它物质有吸引作用 (如润湿、吸附、粘附性)
固体表面上的吸引作用,是固体的表面力场和被吸引质点的力场相 互作用所产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力称为固体表面力。
2、浸湿(Soakage)
V S
L
G SL SV
浸湿过程
浸湿过程引起的体系自由能的变化为
G SL SV
如果用浸润功Wi来表示,则是
《材料表面与界面》PPT
•贝尔比层形成与作用 •动抛性光(熔时化抛)光, 在剂凝磨固去前表,面由层于原面子表,面下张面力一的层作在用瞬使间表内面保变持得流平
滑。
•由于金属有高的热导率,表面层又迅速地凝固成20Å 左右
的非晶态层。
• 对于金属和合金来说,它们的抛光表面大都有一层贝尔比
层,其成分是金属和它的氧化物的混合物。贝尔比层可起到 耐蚀、强化的作用。。
会吸附水分子,并解离成羟基(OH-),而使表面的物埋化表面:空气/表面组成/设计组成。 •表面组成:表面能小的氧化物易在玻璃表面富集,如PbO,
材料 铝
铁
加工方式与粗糙系数
加工条件 箔
板材抛光 阳极氧化层,厚20µm
2号金刚砂抛光,苯去脂 膜
粗糙系数 6 1.6
200~900
3.8 60
(3) 粗糙度对材料或应用的影响 材料表面受力的影响 由于固体的表面是不平整性,当两个表面相互接触时, 真实接 触面积与表观接触面积差别较大。
在实际应用中,表观面积与加工方式和负荷无关。 而真实接触面积会随受力负荷而改变:
几种调整的方式后形式清洁表面结构示意图
(1) 弛豫
•表面区原子(或离子)间的距离偏离体内的晶格常数,而晶胞
结构基本不变, 这种情况称弛豫。
• 离子晶体的表面容易发生弛豫,主要作用力是库仑静电力,
这是一种长程作用。
•弛豫产生原子位置偏移,主要在垂直表面方向。因此,一
般认为弛豫后表面原子排列的平移对称性不变,只是微观对 称性发生了变化。
贝尔比层 微晶区 明显变形区
磨料颗粒
•研磨时, 金属表面的温度可达500℃~1000℃,有时会产生熔
化。
•金属导热性好, 冷却迅速, 熔化的原子来不及回到平衡位置,
材料科学基础 第8章 材料的表面与界面
8.3 晶体中界面的偏聚与迁移 8.3.1 晶界平衡偏析
CB
C0
exp(
G ) kT
可见,溶质原子在静态晶界中偏析的程度和它在溶剂中的溶 解度有关。
8.3 晶体中界面的偏聚与迁移
晶界硬化 不锈钢的敏化 晶界腐蚀 粉末烧结过程 回火脆性
8.3 晶体中界面的偏聚与迁移
8.3.2 界面迁移驱动力 晶界迁移:晶界在其法线方向上的位移,是通过晶粒边缘上
8.2 晶体中的界面结构
三、相界 根据界面上的原子排列结构不同,可把固体中的相界分为
共格、半共格以及非共格三类。 (1)共格相界
8.2 晶体中的界面结构 有应变共格界面
8.2 晶体中的界面结构
(2)半共格相界
若aa和ab分别为无应力时的a和b的点阵常数,这两个点阵的
错配度定义为:
ab aa a
晶界迁移率B与扩散系数D之间的关系为: B=D/kT ≈B0 e(-Q/kT)
当界面保持平衡时,界面两侧压力差值为P,
则:
gldq=Plrdq
所以:
P=g/r
而对任意曲面,则有: 恒温时:
P=g(1/r1+1/r2) dm=VdP
则:
m1-m2=VP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晶界曲率是晶界迁移的驱动力,界面总
是向凹侧推进。
8.3 晶体中界面的偏聚与迁移
8.3.3影响界面迁移的因素 (1) 温度
a
8.2 晶体中的界面结构
(3) 非共格界面
当两相在相界面处的原子排列相差很大时,即很大时,只能
形成非共格界面。
8.2 晶体中的界面结构 8.2.2界面能量 一、晶界能
由于晶界是一种缺陷,它的出现使体系的自由能增加,我们 定义形成单位面积的晶界而引起体系自由能增高称为晶界能。
表面界面物理(绪论)
习惯上将比较有规则的界面称为内表面。 而将规则性较差的界面称为粒界(晶粒间 界,GRAIN BOUNDARY)。
内表面
粒界
5.相界(Phase Boundary)
系统中有不同的相存在时(如成分、晶格结构、晶 格常数不同)相与相之间的交界处称为相界。如:
固——固相界 固——液相界 固——气想界
研究表面与界面的意义
表面重构和表面弛豫的概念:
理想的晶体表面具有二维周期性,其 单位网格由基矢决定。由于表面原子受力 的情况与体内不同,或由于有外来原子的 吸附,最表面层原子常会有垂直于或倾斜 于表面的位移,表面下的数层原子也会有 垂直或倾斜于表面的位移,这种现象称为 表面重构。如果表面原子只有垂直于表面 的运动,则称为表面驰豫。
出” ,R =0.26 Å;而
体积较小的的Na+(0.98 Å) 则被“拉进” 0.21 Å。
•表面重构
许多半导体(包括化合物半导体)和金属的表面原子排 列与体内相差较大,其平移对称性与体内有明显的不同, 这种现象称为重构。
两种常见的类型:
•表面晶格与体内完全不相同,如Au的,[001]方向 的表面是与[111]表面相近的密堆积。 •表面晶格尺寸较体内大——晶格常数增大。
材料的表面积与尺 寸的关系: •材料的体积 r3; •表面积 r2
材料颗粒尺寸的减小 表面的影响作用尤为 重要。
21世纪新器件的开发,除了满足高速、轻、薄、 短、小、多功能、数字化等要求外,目前主要是发展超晶 格器件、三维立体器件、耐恶劣环境器件和固体多功能器 件。
1.超晶格器件 是人工自组装 设计的典型例 子。如如GaAs和 AlAs交替重叠 而成的、共共50 个周期(层) 的超晶格,其 每层厚度为 40~45Å,有49 个界面存在。
材料科学基础---第四章 表面与界面
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和单位长度上的力是等因次的,
J/m2 Nm2mm N
液体的表面能和表面张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固体 的表面能和表面张力在数值上往往是不相等的。
思考题
1、固体表面具有哪些特征?固体表面的不均一 性是如何产生的?
2、在表面力作用下,离子晶体表面会产生哪些 变化?
3、表面粗糙度和微裂纹对晶体表面会产生什么 影响?
1)—开尔文方程
r2
P—曲面上蒸汽压 P0—平面上蒸汽压 r —球形液滴的半径 R—气体常数
—液体密度 M—分子量 —表面张力
讨论: (1) 凸面蒸汽压>平面>凹面蒸汽压。 应用:解释蒸发凝聚传质。 (2)开尔文公式也可应用于毛细管内液体的蒸汽压变化。
如液体对管壁润湿,则
lnP2M1cos P0 RT r
材料科学基础---第四章 表面 与界面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固体表面的特征
1、固体表面的不均一性 ●绝大多数晶体是各向异性。 ●同一种物质制备和加工条件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表 面性质。 ●由于晶格缺陷、空位或位错而造成表面的不均一 性; ●由于外来物质污染,吸附外来原子占据表面位置 引起固体表面的不均一性。 ●固体表面无论怎么光滑,从原子尺寸衡量,实际 上也是凹凸不平的。
4、什么是晶界?相界面?晶界具有什么特点? 5、什么是晶界构型?多晶材料中晶界相遇有哪
几种构型?
第二节 界面行为
一、弯曲表面效应 二、润湿与粘附
一、 弯曲表面效应
1、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 (1)定义:弯曲表面两边的压力差称为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 符号:∆P。 (2)产生原因: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方向:曲率中心。
图4-6 润湿的三种情况
(1)附着润湿
J/m2 Nm2mm N
液体的表面能和表面张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固体 的表面能和表面张力在数值上往往是不相等的。
思考题
1、固体表面具有哪些特征?固体表面的不均一 性是如何产生的?
2、在表面力作用下,离子晶体表面会产生哪些 变化?
3、表面粗糙度和微裂纹对晶体表面会产生什么 影响?
1)—开尔文方程
r2
P—曲面上蒸汽压 P0—平面上蒸汽压 r —球形液滴的半径 R—气体常数
—液体密度 M—分子量 —表面张力
讨论: (1) 凸面蒸汽压>平面>凹面蒸汽压。 应用:解释蒸发凝聚传质。 (2)开尔文公式也可应用于毛细管内液体的蒸汽压变化。
如液体对管壁润湿,则
lnP2M1cos P0 RT r
材料科学基础---第四章 表面 与界面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固体表面的特征
1、固体表面的不均一性 ●绝大多数晶体是各向异性。 ●同一种物质制备和加工条件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表 面性质。 ●由于晶格缺陷、空位或位错而造成表面的不均一 性; ●由于外来物质污染,吸附外来原子占据表面位置 引起固体表面的不均一性。 ●固体表面无论怎么光滑,从原子尺寸衡量,实际 上也是凹凸不平的。
4、什么是晶界?相界面?晶界具有什么特点? 5、什么是晶界构型?多晶材料中晶界相遇有哪
几种构型?
第二节 界面行为
一、弯曲表面效应 二、润湿与粘附
一、 弯曲表面效应
1、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 (1)定义:弯曲表面两边的压力差称为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 符号:∆P。 (2)产生原因: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方向:曲率中心。
图4-6 润湿的三种情况
(1)附着润湿
第三章--表面与界面
1.双相界面
❖ 相界面如右上图
❖ 定义界面Y:使两边阴影部分的面积 一样大
α(Ⅰ)
2.曲率半径对界面移动的影响
CⅠ
❖ 相界面由Ⅰ→Ⅱ(如下图)
❖ 自由能变化为:
dG=μⅠdm1+ μⅡdm2+γdA=δWrew
平衡时: δWrew=0,dm1=-dm2=dm
α
μⅡ- μⅠ= γdA/dm---相变的驱动力主要为 表面积变化
CⅡ β(Ⅱ)
Y β
ⅠⅡ
表面曲率效应
❖ 平面移动时:dA=0→ μⅡ= μⅠ= μ∞ ❖ 曲面时: μⅡ= μr, μⅠ= μ∞
μr- μ∞= γdA/dm =vγdA/dV 这里:V=ωR3/3,dV= ωR2dR ω为固体角,整个球面为4π
A= ωR2, dA=2ωRdR μr- μ∞=v×2γ/R 讨论:(1)驱动力为2γ/R,即曲率越大,表面能越高。 (2)固体颗粒中存在压应力,也是驱动力。 dμ=-SdT+VdP=VdP (当温度不变时) △P= 2γ/R---粒子越小,粒子内压应力就越大。
固体粒子的熔点
积分:
Sm
Tr dT
T
2V s s,l
r dr / r 2
S m (Tr
T )
SmT
2V s s,l
r
T
2V
s s ,l
Smr
T
2V
s s,lTm
Hmr
3.4 表面能与界面的杂质偏析(Gibbs吸附等温线)
在表面物理中,经常研究的是固体 表面和外来原子或分子的相互作用,例 如化学吸附,外延生长,氧化和多相催 化等。
的原子在界面上部分相接,部分无法相接,因此称 为半共格晶界。
材料表面与界面的表征-简介PPT文档45页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材料表面与界面的表征-简介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材料表面与界面的表征-简介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
格哈德·埃特尔,因成功描述了在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细
节,并以此方法为现代表面化学奠定了基础。获诺贝
尔化学奖。
什么是表界面?
1 表界面的定义(surface,interface, interphase) 表界面是由一个相到另一个相的过渡区域。若其中一相为气体,这 种界面通常称为表面(surface)。
国防工业:“特种军工技术表面”; 6)纳米科学和技术:“纳米表面”。 各种技术学科都对表面和界面现象有浓厚的兴趣,因为许多关键性的问 题都涉及表面和界面问题。
一次美国的到月球的宇宙飞行中,系统遇到了神秘的故障。液体燃料火箭在关闭了一个时期之后按程 序重新点火,但点不着。经过激烈的讨论,一个表面化学家提出了令人震惊的可能性,即燃料不能很 好地润湿槽壁以及燃料在空间失重条件下形成上浮的“球状”物,如图1-2所示。我们希望的情况当然是 如图1-3所示的。
材料表面与界面
课程安排
• 管 涌,危大福: 表界面基础知识、表面活性剂、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 和表征,复合材料界面;
• 袁双龙: 无机非金属材料,8课时; • 朱以华: 纳米材料,8课时; • 张 琰: 生物材料,8课时。
参考书:
1.顾惕人,朱步瑶,李外郎,等,表面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2.滕新荣,表面物理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3.朱步瑶,赵振国,界面化学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年; 4.筏 羲人(日),高分子表面的基础和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年; 5.金谷,表面活性剂化学,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 6.近藤精一,吸附科学,2005年; 7.Ralph T. Yang(著),马丽萍,宁平,田森林(译),吸附剂原理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
• 材料表界面对材料整体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材料的腐蚀、老化、硬化、 破坏、印刷、涂膜、粘结、复合等等,无不与材料的表界面密切有关。
• 材料表面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与材料内部有明显的差别; (1)多组份材料;(比如塑料合金的分相与界面,表面富集等)(例:塑料
薄膜抗静电剂) (2)单组份材料。(结晶、缺陷等与内部不同)
表界面科学发展简史
1875~1878
Gibbs 定律;奠定了表界面科学的基础
1913~1942
Langmuir 的贡献;(获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
(蒸发、凝聚、吸附、单分子膜等表界面的研究)
20世纪40年代前 表面化学成果大量应用生产;
50年代
微型化、IT发展促进表面化学发展;
60年代~
由于超高真空技术的发展,表面现象向微观领域发展;
HOW TO MAKE WATER RUN UPHILL (Published in Science)
• A surface having a spacial gradient in its surface free energy was capable of causing drops of water placed on it to move uphill. This motion was the result of an imbalance in the forces due to surface tension acting on the liquid-solid contact line on the two opposite sides (“uphill” or “downhill”) of the drop. The required gradient in surface free energy was generated on the surface of a polished silicon wafer by exposing it to the diffusing front of a vapor of decyltrichlorosilane, CI3Si(CH2)9CH3.
F 2L
式中,L为液膜边缘长度,因为液膜有两面故取系数2。 表面张力是单位长度上的作用力,单位是N/m,它是反抗表面扩大的一种收缩力, 使系统具有最小的表面积。
在上图中,设在F力作用下金属丝移动dx的距离,则所作的功 为:
dW fdx σ • 2L • dx
(1 2)
• 但2L*dx等于液膜的面积增量dA,所以:
d0
内部 内部
d0
化学组成变化
偏析
指溶液或溶质在相界、 晶界或缺陷上的聚集。
吸附
气相原子或分子在气 -固界面上的聚集。
表界面通常有五类:气--液界面(表面),气--固界面(表面), 液--液界面,液--固界面,固--固界面。
(1)气-液界面
(2)气-固界面
(3)液-液界面
(4)液-固界面
(5)固-固界面
结构变化
驰豫
指表面层之间以及表面和体 内原子层之间的垂直间距ds 和体内原子层间距d0相比有 所膨胀和压缩的现象。可能 涉及几个原子层。
重构
指表面原子层在水平 方向上的周期性不同 于体内,但在垂直方 向上的层间间距d0与 体内相同。
台阶化
表面不是平面, 由规则或不规则 台阶组成。
表面
ds
表面
d0
内部
材料表界面的形成
1. 机械作用界面 切削,研磨,抛光,喷砂,磨损等 2. 化学作用界面 反应,粘接,氧化,腐蚀等 3. 固体结合界面 真空,加热,加压,界面扩散等 4. 液相或气相沉积界面 5. 凝固共生界面 6. 粉末冶金界面 热压,热锻,烧结,热喷涂等 7. 粘结界面 无机或有机粘结剂粘结两固体 8. 熔焊界面 固体表面形成熔体,凝固而成
5:16162, DOI: 10.1038/srep16162.
Marangoni flow (effect)
• 由于液体中密度、浓度或温度的不同,引起表面张力梯度,进而导致液体 向高表面张力区流动,这种流动被称为Marangoni 流动 (效应)。 为什么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之 后,表面张力降低了,却更容 易形成肥皂泡?
肥皂和洗涤剂(表面活性剂) 乳化剂和稳定剂、
灭草剂和杀虫剂, 织物软化剂
润滑、黏接、泡沫、湿润和防水 复合材料的偶联剂
三次采油、烧结
呼吸、关节润滑、 液体输运中的毛细现象、动脉硬化
比表面积急剧增加,表面原子数目增 多,特殊的表面效应
为什么要学材料表界面?
• 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是当前新技术革命中的三大前沿科学,材 料的表界面在材料科学中有重要的地位。
(例:塑料注塑制品表面的结晶度与内部不同)
材料的制备和使用性能,会受到表面特性的强烈影响。
材料表面
按照“学科”,材料表面物理化学研究领域,比如: 1)信息学科:“半导体表面”; 2)能源和环境学科:“催化表面”和“电极表面”; 3)材料学科:“薄膜表面和界面”; 4)机械学科:“摩擦表面”; 5)航天技术:“真空表面”
表界面区的结构、能量、组成等都呈现连续 A
的梯度变化,相与相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面。
B
物理表面
定义:三维规整点阵到体外空间之间的过渡区域。厚度随材料种类而异, 从一个到多个原子层不等。在过渡区域,周期点阵遭到严重扰动,甚至完 全变异。物理界面是不同于两相的第三相。
理想表面
清洁表面
吸附表面
清洁表面:指不存在任何污染的化学纯表面,即不存在吸附、催化反应或杂 质扩散等物理化学效应的表面。表面上会发生与体内结构和成分不同的变化。
• The resulting surface displayed a gradient of hydrophobicity (with the contact angle of water changing from 97o to 25o) over a distance of 1 centimeter. When the wafer was tilted from the horizontal plane by 15o, with the hydrophobic end lower than the hydrophilic, and a drop of water (1 to 2 microliters) was placed at the hydrophobic end, the drop moved toward the hydrophilic end with an average velocity of about 1 to 2 mm/sec. In order for the drop to move, the hysteresis in contact angle on the surface had to be low (<10o) .
Laplace,Rayleigh,Adam等,转而否认表面张力的真实性,认为表面张力只 是为了应用上的方便而引入的表面自由能的等效量。
Gurney,Davies,Rideal的空位理论
设有一新分割、尚未达到平衡的表面,由于表面分子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 引力,则它离开表面进入液体内部的趋势大于它从内部迁移到表面的趋势。 结果有较少的分子占据表面层,使表面层内的分子间距离变大,当距离大于 平衡之值时,分之间引力大于斥力,于是表面分子处于张力状态,有抑制表 面分子离开的趋势,直到张力足够大,使单位时间内从表面进入内部的分子 数与从内部迁移到表面的分子数相等,体系便在某一定表面张力下达到平衡。
不行
1 f1 行
0
0
f2 图1-4
工程师们希望很快地知道体系的什么物理性质或操作因素能使图中1-3的条件成为更稳定的。于是表 面化学家作了一张如图1-4所示的图。其中f1和f2分别代表发动机运转时间的一定函数和油槽与燃料的 表面特性的一定函数。假定槽是球形的。试问表面化学家作了什么分析?函数f1和f2可能是什么?宇 航员应当做什么?
作的功,称为表面功。用公式表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