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远程法理学离线第一次作业
2023年浙大远程法理学在线作业答案

您旳本次作业分数为: 100分多选题1.【第00章】如下哪些是法学研究中旳基本措施?()A 辩证唯物措施B 价值分析措施C 社会实证措施D 规范分析(实证)措施对旳答案:BCD多选题2.【第00章】历史法学派是19世纪兴起旳一种法学派别, 下列哪个选项代表该学派旳观点?()A 法是阶级社会旳产物B 法是历史旳现象, 是伴随民族旳成长而成长C 法是由事物旳性质产生出来旳必然联络D 法是在所有人中确立旳, 并得到全人类平等遵守旳自然理性对旳答案:B多选题3.【第00章】法学是怎样旳一门学科?()A 法学是社会科学中相对独立旳学科B 法学是有关法律、权利、正义旳知识、技能旳学问C 法学作为系统旳学问是法律职业技能得以养成和统一旳基础D 法学是统治管理之术对旳答案:ABC多选题4.【第00章】法理学与法学旳关系体现为()A 法学研究对象是对法理学研究对象旳一般概括和总结B 法理学是法学体系中旳基础性学科C 法理学研究旳深度对整个法学体系旳发展并无太大影响D 部门法学旳研究成果为法理学旳研究提供直接旳经验素材对旳答案:BD多选题5.【第00章】法理学旳研究对象和范围包括: ()A 规范B 事实C 价值D 法律措施对旳答案:ABCD多选题6.【第00章】如下哪些是法律发展旳规律?()A 法学产生需要一定旳条件B 法学活动和法律思想取决并服务于时代背景和社会需要C 法学世界观经历了从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旳变革D 法学总是以本国实践为依托并吸取古今中外法律智慧而发展旳对旳答案:ABCD多选题7.【第00章】法理学与政治学旳关系体现为()A 历史上, 法理学与政治学旳研究内容是互相独立旳B 政治学思索旳问题有也许是法理学思索旳问题, 但法理学思索旳问题却与政治学无关C 法理学与政治学旳价值取向是一致旳D 理学与政治学具有内在统一性对旳答案:CD多选题8.【第00章】下列对价值分析旳措施中, 论述对旳旳是()A 价值分析旳措施是一定旳社会主体对一定旳法旳现象旳评价.选择及其价值取向B 法学研究中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C 运用价值分析旳措施与遵守和执行制定法是互相矛盾旳D 法官在司法过程中运用价值分析旳措施损害了法旳稳定性, 因此是不容许旳对旳答案:AB单项选择题9.【第01章】法是自由意志旳体现。
浙大作业答案-法律基础离线作业(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浙大作业答案-法律基础离线作业(简答题+案例分析题)《法律基础》离线作业第一章法学理论作业一、简答题1、什么是法?法的特征有哪些?答:法可被定义为一种规范,即由国家权力机关规定、认可和颁布的、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的综合。
法的特征:法是调整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具有普遍性、明确性和肯定性的特征;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法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社会规范,具有特殊的强制性。
2、简述法律的创制程序。
答:法律的创造程序,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补充、废止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规范过程中的工作方法、步骤和次序。
在整个立法活动中,其程序一般包括法律议案的提出、审议、通过和法律的公布。
3、请从不同的角度对法进行简要的分类。
答:根据法律创制的主题和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根据法律的内容、制定程序和效力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分成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和作用不同,可以将法律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两类;根据法律的适用效力的不同,可以将法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根据法律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法律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4、简述法的适用的原则。
答:我国司法机关适用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第二,司法平等原则。
准确说是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人人平等;第三,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5、什么是法律效力?法律效力包括哪些方面?答:法的适用范围是指法律在何时、何地、对何人发生效力,即法的效力问题。
1包括法的时间效力、法的地域效力和法的对人效力。
6、何谓法律事件?何谓法律行为?答:事件,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终止的,一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
行为,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终止的一切主观因素。
行为是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终止的最大量的法律事实。
W法律基础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法律基础》离线作业姓名:朱炯舟学号:711020192001年级:11春学习中心:余姚学习中心—————————————————————————————一、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何谓法律事件?何谓法律行为?答:事件,是指法律规定的,能过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终止的,一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
行为,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终止的一切主观因素。
行为是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终止的最大量的法律事实。
2、简述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及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
答: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在公民所享有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
基本权利往往被称为宪法权利,也即“宪法所保障的权利”。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一平等权二政治权利三宗教信仰自由四人身自由五社会经济权利六文化教育权利七监督权与请求权八特定主体的权利保护3、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有哪些?答:法律行为的成立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实质条件有三个:一、行为人要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二、行为人意思表示要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公共道德。
任何法律行为均要符合此三条实质条件,否则不能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效果。
4、专利权的客体有哪些?答:专利权的客体,是指专利法保护的对象,即依法可以取得的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具体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一、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货其他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种。
发明不用于发现,发现揭示自然界已经存在但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的事物。
科学发现依法不能授予专利权。
二、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两者的结合所提出的适用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三、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两者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用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5、中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现行刑法明确规定了我国刑法的三项基本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
2023年浙大远程法律基础离线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察课《法律基础》课程作业姓名:伍跃辉学号:7年级:14春学习中心:西溪直属一、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 0分)1、法的本质是什么?答: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行的调整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
法具有以下特性;1 .法是调整人的行为进而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和解释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规定权利与义务的社会规范;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行的社会规范。
2、民事代理的法律特性。
答:民事代理行为具有哪些法律特性:1代理人须在被代理人授权的范围内进行民事活动。
2代理人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
外代理实行的行为是法律行为, 事实行为不能代理。
4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接受或承担。
3、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
答: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就是关于归责原则的阐述。
在我国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是由: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所构成。
过错推定是合用过错责任原则的一种方式。
答:对己认定的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应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的来源等情况,具体解决时也可以有所差别,属个人专用的物品,一般归个人所有。
具体地说:1 .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生产资料,可分给有经营条件和能力的一方。
分得该生产资料的一方对另一方应给予相称于该财产一半价值的补偿。
2 .对夫妻共同经营的当年无收益的养殖、种植业等,离婚时应从有助于发展生产、有助于经营管理考虑,予以合理分割或折价解决。
3 .一方以夫妻共同财产与别人合作经营的,入伙的财产可分给一方所有,分得入伙财产的一方对另一方给予相称于入伙财产一半价值的补偿。
4 .婚后8年内双方对婚前一方所有的房屋进行过修缮、装修、原拆原建,离婚时未变更产权的,房屋仍归产权人所有,增值部分中属于另一方应得的份额,由房屋所有权人折价补偿另一方;进行过扩建的,扩建部分的房屋应按夫妻共同财产解决。
2021.8浙大远程离线作业

2021.8浙大远程离线作业----38531408-6ea1-11ec-99b4-7cb59b590d7d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法律基础》课程作业姓名:年级:学号:学习中心:―――――――――――――――――――――――――――――一、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立法的概念和程序?2.简述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条件是什么?第1页共4页4.代理的概念和特点。
5.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6.中国刑罚的概念和类型。
二、案例分析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刘、张、曲和王是同学和朋友。
一天,四人共同投资200元(含每人50元)参观长城。
第二天中午回到学校时,我发现只剩下8元钱了。
碰巧学校门口的相关人员正在出售福利彩票,每张2元。
刘建议8元不值得分享。
只要买四张福利彩票,每人一张,也许就能赢得大奖。
其他三人立即同意了。
于是他们买了四张福利彩票,每人各分一张。
我立即兑现奖品,发现曲的福利彩票中了头奖,奖金1000元,其他三人没有中奖。
因此,其他三人要求与瞿平分1000元奖金。
瞿认为福利彩票已分发给个人,中奖者应属于他。
他不同意平分他们。
四人对此进行了辩论,另外三人向法院起诉,要求依法处理。
法院应该如何处理。
第2页共4页2、甲方在2022年7月5日授权甲方以甲方名义销售甲方的笔记本电脑,价格不得低于8000元。
B的朋友c想花6000元买下它。
B对C说:“我们都是好朋友。
A说最低价格是8000元,但我想他会同意以6000元的价格卖给你。
”然后,乙方以甲方的名义以6000元的价格将笔记本电脑出售给丙方。
请使用您的法律知识分析交易的法律效力。
3.1999年4月1日,某报纸刊登了一则消息:曹雪芹后裔申请《红楼梦》版权。
曹雪芹第16代孙曹某,现定居北京,去年获得一本流失民间的曹氏家谱,查明自己是曹雪芹的后裔,遂决定向国家版权机构申请拥有《红楼梦》版权。
这则新闻是这家报纸的编辑们,在4月1日“愚人节”制造的虚假新闻。
春浙大远程教育法律基础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观察课《法律基础》课程作业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一、简答题(共 6 小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1.简述法的实质与特色是什么?答:法的实质:法的阶级性和共同性;法最后取决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他,法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制于其他一些因素,像地理因素、历史传统、国家形式、文化看法、宗教民俗以致国际环境等,都能对法产生重要影响。
法的特色:法是调整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法是国家拟订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拥有宽泛性、明确性和必然性的特色;法以权益和义务为主要内容;法是由国家逼迫力保证其推行的社会规范,拥有特其他逼迫性。
2.我国宪法确认和保护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哪些内容?答: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推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的合法财产; 4)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
3.民法的基本源则有哪些?答:民法的基本源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相同原则; 2. 自觉原则; 3. 诚实信用原则; 4. 权益不得滥用原则。
4.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有哪些?答:民事法律行为的实质在于法律确认并保护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要求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切合法律的要求,即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具备必然的条件。
其中实质条件有三:①行为人要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②行为人表示要真实;③不违反罪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公共道德。
任何民事法律行为均要切合此三条实质条件,否则不能够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见效。
5.债的发生依照主要有哪几种?答: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合同缔约上的过错。
6.简述我国犯罪组成的要件。
答:犯罪组成包括四个方面的共同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二、案例剖析:(共 4 小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1.赵某因出门打工,将一祖传古玩交由邻居钱某保留。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法学《民法总论》离线作业答案综述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民法总论》课程作业答案第一章民法概述一、简答题1、答: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民法”这一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具有不同的含义:第一,民法可分为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
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是指民法典,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则包括所有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如在我国,虽尚未制定民法典,但已经制定《民法通则》、《物权法》、《担保法》、《合同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拍卖法》、《信托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海商法》等民事法律,以及其他大量的民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等。
它们都是我国实质意义上的民法的组成部分。
第二,民法可分为广义的民法和狭义的民法。
广义的民法就是私法全体,是所有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而狭义的民法,是指除商法以外的私法,不包括商法典以及商事特别法。
我国实行民商合一的体例,由民法统一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商法只是民法的特别法,包含于民法之中,因此我国民法是指广义的民法。
2、答:民法上的财产包括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
有形财产是有形的物质实体,如土地、房屋、机器等。
有形是就财产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并不单指可见物;电、天然气等肉眼无法分别的物体,也属于有形财产。
无形财产包括债权等各种财产权利。
财产关系是以财产为媒介发生的,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
大部分法律调整财产关系,民法只调整财产关系的一部分,即在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财产归属利用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
财产归属利用关系是人们对财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反映在权利上主要是物权;财产流转关系是在财产转移时发生的社会关系,反映在权利上主要是债权。
2015年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民法分论离线作业 (1)

2015年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民法分论离线作业2015年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民法分论离线作业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民法分论》课程作业(必做)姓名:—————————————————————————————1.物权与债权的区别何在?答:(1)物权是绝对权或对世权,而债权是相对权或对人权。
(2)物权是排他性的权利,而债权不具有排他性。
(3)物权是优先权,而债权是平等性的权利。
(4)物权是公开化的权利,而债权具有非公开性。
(5)物权的设立采取法定主义,而合同债权的设立采取合同自由原则。
(6)物权和债权的保护方法不同。
2.试述物权公示原则。
答:(1)物权公示原则,是指物权的变动必须依照法律规定以登记、交付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否则不能产生物权变动效力的原则。
(2)《物权法》第6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3)物权的公示,是指物权在变动时将变动的事实向社会公开。
物权的公示问题为物权法上一项重要问题。
物权为具有绝对排他性效力的权利,若某一物上已经设立物权,则与之不能两立的有着同一内容的物权即不得再行设立。
物权具有排他性,其变动常生排他效果,若无可由外界查悉其变动的征象,则难免使第三人发生不可预测的损害。
因此法律明确规定物权公示制度及公示方法是必要的。
3.共同共有与按份共有有何区别?答:(1)成立的原因不同。
共同共有的成立,须以存在共同关系为前提,按份共有则无此限制。
(2)权利的享有不同。
按份共有人依应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即按其应有部分对共有物进行使用、收益。
而共同共有人的权利及于共有物的全部,而非按应有部分享有所有权,故原则上应经得共有人全体的同意后,才可以对共有物进行使用、收益。
(3)分割限制不同。
共同共有人只在共有的基础丧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时才可以请求分割。
而在按份共有关系中,共有人约定不得分割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维持共有关系的,应当按照约定,但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请求分割;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随时请求分割。
法律基础离线作业(1)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法律基础》课程作业姓名:江海荣学号:712100052247 年级:12秋学习中心:西溪直属—————————————————————————————一、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法的本质是什么?答:A: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它的内容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1.法的阶级性和共同性。
2.法最终取决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产生于奴隶社会,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C:它的本质所揭示的是法内在的一种矛盾关系;从主观方面看,法是国家意志和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即法的国家意志性和阶级意志性;从客观方面看,法的内容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即法的物质制约性。
D:汉字法有平、正、直和公正裁判的含义,。
法定义为一种规范,由国家权利机关规定、认可和颁布的,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法是一个关乎人类社会大局的极为重要的现象,也是一个调整范围非常广阔、涉及问题甚为复杂的事物。
2、我国宪法确认和保护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哪些内容?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国有经济是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是与我国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2、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3、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的经济形式。
5、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用劳动者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6、外贸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B: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C: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的合法财产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1、平等原则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原则3、诚实信用原则4、保护公民合法民事权益(权利不得滥用原则)5,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原则4、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条件有哪些?(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其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的纯获利民事行为有效,其他民事行为要经过其代理人的追认,因此可视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务民事行为需要经过其法定、指定代理人的追认,在未追认期间效力待定);(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其中,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行为确定无效,损害个人利益的行为为可变更或者撤销的民事行为)(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六)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浙大远程法理学离线第一次作业

浙大远程法理学离线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审查申请。
A.国务院部门的规定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法律2、某市交通局发布文件,规定对高速公路过往车辆征收过路费。
徐某驾车路过被征收过路费,他认为这属于乱收费,欲提起复议申请。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徐某可以直接对该征收行为提起行政诉讼B.徐某可以针对该规范性文件要求复议审查C.徐某可以在申请复议征收行为时要求审查该规范性文件D.徐某不必经过复议,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3、行政机关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应以规范性文件为依据,下列规范性文件错误的是?( ) A.上级行政机关对案件处理的意见B.地方性法规.规章C.法律.行政法规D.上级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4、王某贩卖盗版光碟被文化局查处,罚款1000元。
王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但是复议机关也维持了处罚决定。
王某逾期不履行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如何处理?()A.由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B.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C.由行政复议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D.由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5、下列不属于行政复议参加人的是()A.申请人B.被申请人C.第三人D.人民法院6、某市化工厂排放污染物,致当地一养鱼专业户王某的鱼大部分死亡。
某市环保局对化工厂作出行政处罚,王某要求化工厂赔偿损失。
环保局在处理王某与化工厂赔偿责任纠纷时,作出了调解,但化工厂不服。
下列哪些选项是化工厂不能做的?()A.依法申请仲裁B.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C.向环保局申请复议D.可以和王某协商7、下列不属于行政复议参加人的是()A.申请人B.被申请人C.第三人D.人民法院8、对复议前置的案件,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或者超期不作答复的,申请人可以依法()。
法律基础离线作业--浙大远程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法律基础》课程作业姓名:胡晓莉学号:714010312002年级:2014春学习中心:绍兴学习中心—————————————————————————————一、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法的本质是什么?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2、民事代理的法律特征。
答1、代理人须在被代理人授权的范围内进行民事活动。
2、代理人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
3、代理实施的行为是法律行为,事实行为不能代理。
4、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接受或承担3、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
答:我国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是由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所构成的。
4、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要件。
答: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第56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实施与其意思能力相适应的法律行为,而在能力范围之外的行为,除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外,不发生法律效力,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纯获利益的行为不受该条件的限制。
(二)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指的是行为人内心的效果意思与表示意思-一致。
也即不存在认识错误、欺诈、胁迫等外在因素而使得表示意思与效果意思不一致。
(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这种要求表现在三个方面:1.标的合法2.形式合法3.不存在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5、结婚的法定条件。
答:婚姻法:第二条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第五条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名词解释1.法学答:法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或知识理论体系。
2.法学体系答:法学体系是指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即是由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3.法理学答:法理学是研究一般的法律和法律现象之规律和原理的理论学科。
是关于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在我国,法理学这一名称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就已出现。
它是法学的基础部分,也就是说它是法学的基础理论。
第一章法的概念一、名词解释1. 法理学答:法理学是研究一般的法律和法律现象之规律和原理的理论学科。
2. 法答:法是由国家制订、认可或解释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在阶级对立社会)或人民(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意志和利益的行为规范体系。
它以人的行为和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通过规定某种权力与责任或权利与义务去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或人民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3. 法的特征答:法的特征是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社会规范相比较而存在的特殊性,是法的现象的外在表现,它与法的概念和本质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简答题1. 简述法的特征答:(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3)通过程序而强制予以实施;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4)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2. 国家认可法律的情形主要有哪几种?答:国家认可法律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四种:(1)赋予社会上既存的某些一般的社会规则,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认可方式;(2)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承认或签订国际条约等方式,赋予国际规范以域内效力;(3)判例法国家对判例中所蕴含的法理的分析与归纳;(4)赋予权威法学家的学说以法律效力。
3. 法的社会规范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法的社会规范性特性表现在,一是规范性,二是普遍性。
这一特点又表现为(1)法所适用的对象是社会中的一般的人,而不是具体的、特殊的个人;(2)法在生效期间可以被反复适用,而不是仅仅适用一次;(3)从法的规范性和普遍性两个属性中还可以派生出法的其他一些属性:如效率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等。
4. 法具有的国家强制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法是一种具有外在强制性的社会规范;(2)法的强制具有潜在性的特征;(3)法的强制性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三、论述题试论述法的现象的相对独立性。
答:一、法的现象受到社会经济关系制约。
二、法的现象相对独立于社会经济关系。
1.法的现象在具有客观性的同时,人的理性使它相对独立于经济关系。
2.经济关系不是法的现象的唯一决定因素。
3.法学家与法律家共同体也影响着法的现象的相对独立性。
4.作为制度或规则层面的法律,与特定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的。
三、法的现象具有形式性与自治性。
四、法的现象反映人们认识规律、表达意志到创制规则的过程。
第二章法律要素一、名词解释1. 权利规则答:权利规则又称授权性规则,是规定人们可以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则。
2. 法律概念答:法律概念是指人们从各种事实中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并赋予其法律意义后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
3. 法律原则答:法律原则是指能够作为法律规则基础或本源的原理或准则。
法律原则可以说是法律的精神和价值。
二、简答题1.法律规范有哪些局限性?答:(1)法律规范无法穷尽一切可能发生或存在的社会现象,会存在遗漏。
(2)法律规范有僵化的潜在势力。
(3)语言的拙劣性。
(4)法律规范有许多自由裁量的余地,给适用带来标准难以统一的问题。
(5)法律规范是抽象的、一般的,适用时总要经过法律推理,而这种推理过程及其复杂,因而也暴露了法律规范的弱点。
2.法律原则有哪些特征?答:(1)法律原则是法律规范的本源性依据。
(2)法律原则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3)法律原则不设定具体的、确定的事实状态。
(4)法律原则对法律适用乃至实施具有理念上的指导和协调作用。
(5)法律原则有时也能作为直接的行为规范或作为法律适用的具体依据起作用。
(6)法律原则也有局限性。
3.简述法律原则的功能与作用。
答:一、在法律创制中的功能与作用:(1)法律原则是构建法律制度的基础,是制定各级法律、法规的依据。
(2)法律原则保证了法律系统的有要统一,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
(3)法律原则在法治秩序的建设中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在法律实施中的功能与作用:(1)指导法律的执行,主要表现在对法律解释和推理有重要指导意义。
(2)弥补法律漏洞,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
(3)对自由裁量权的合理限制。
第三章法律的分类一、名词解释1.成文法答:成文法是指由国家特定机关制定和公布,并以系统的规范性文件形式出现的法律,因此又称制定法。
2.社会法答:社会法是现代在公法和私法分类的基础上针对一些新的法律类型而作的新的法律种类。
它是指既调整国家与个人又调整个人之间的、兼具公法和私法两种调整方法的法律部门的总称,主要包括经济法、环境资源保护法、社会保障法。
3.法系答:法系,也可称为法的谱系,是指由于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而形成的具有某种共性的法律的网络。
许多国家的法律,由于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法律技术、法律术语、法律结构、法律观念、法律方法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它们就可以构成一个法系。
4.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答: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是指各种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而制定的、属于法的各种形式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应当有统一的规格和标准,从而使一个国家的法的表现形式成为规严整、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
二、简答题1. 公法、私法和社会法之间的区别主要有哪些?答:(1)调整对象不同。
分别是国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市场主体与社会。
(2)作用方式不同。
分别是国家强行干预、私法自治、宏观调节。
(3)法的本位不同。
分别是国家利益本位、个人利益本位、社会利益本位。
(4)价值目标不同。
分别是公平与秩序、自由与效益、公平与秩序和自由与效益的统一。
三、论述题试论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的意义及其形式。
答: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是指对一国的各种规范性法文件进行整理并使之形成系统的活动。
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国家法制的统一,建立一个和谐一致的法律体系。
第二,有利于法律的实施。
第三,有利于国家的立法活动。
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法律汇编,一是法律编纂。
(一)法律汇编法律汇编,也称法规汇编,是指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加以系统编排的活动。
法律汇编具有系统化的特点,但是它并不改变原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并不制定新的法律,因而不是一种立法活动。
另外,国家也没有法律对这一活动进行规范。
除国家立法机关进行法律汇编的活动之外,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教学和研究部门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法律汇编的活动。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逐步走向深入,法律汇编越来越活跃。
比较系统的法律汇编的出版,主要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有关法规汇编》,国务院法制局按业务性质分类分卷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规汇编》以及其他组织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全书》等。
(二)法律编纂法律编纂,又称法典编纂,是指国家机关将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现行的所有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整理加工从而使之成为统一的、系统化的法律或法典的活动。
法律编纂既要整理现有的法律法规,消除其中相互矛盾和重叠过时的内容,还需要补充新的规范,因此它是一项国家的立法活动,必须由法定的立法机关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法典编纂曾经在19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蔚然成风,也对发展中国家有深远的影响,但在二战之后,法典编纂则不如过去那样盛行,各国立法多采取单行法的形式。
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法典编纂在我国历来受到重视,今天我国已有宪法典、刑法典、诉讼法典等多部法典,但我国的民法典尽管人们盼望多年,但它却历经风雨,“千呼万唤不出来”,至今尚在酝酿之中。
第四章法律体系一、名词解释1. 大陆法系答:大陆法系也称罗马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等,是指以古罗马法为基础,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1896年《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律,以及在其法律传统的影响下而仿照它们而制定的各国法律体系的总称。
2. 法律部门答:法律部门,也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
3. 公法答:公法主要是指关于国家或国家与个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部门的总和。
包括行政法、组织法、财政法、刑法等。
4. 法律体系答: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即部门法体系。
二、简答题1.简述法律部门划分的原则答:(一)客观原则。
(二)目的原则。
(三)平衡原则。
(四)发展原则。
(五)主次原则。
2.如何区别民法、商法与经济法三个法律部门?答:民法法律部门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商法法律部门是指调整商事法律关系主体和商业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法律部门是调整国家在宏观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同商法的区别主要在于二者的调整对象不同,民法调整一切平等主体的相关关系,商法调整的是商事关系或商事行为。
由于我国实行民商合一,民法的有关概念、原则也适用于商法,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会逐步得到承认并达成共识。
经济法与民法的重要区别在于二者的调整手段和方法不同。
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由民法调整,非平等主体间的经济关系(或称经济领域中的纵向关系)由经济法调整。
第五章法律权利与义务一、名词解释1.权利能力答:权利能力,亦称法律人格,指的是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法律所确认的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它是有关主体参加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2.权利答:权利为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3.法律关系答: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4.法律事实答: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各种客观情况的总称。
二、简答题1. 如何理解权利与权力关系是现代法律调整的核心?答:(1)法律的调整重心经历了从传统的权力与个人义务之间服从关系到权利与权力之间制约关系的重大转变。
(2)如何制约权力、保护权利始终是法治社会中法律重要的任务所在。
(3)如何正确平衡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关系也是现代法律最大的难题所在。
2. 简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答:(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权利和义务二者是互相关联的,即对立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