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回顾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能辨认轴对称图形,正确区分平移与对称现象。

2.在操作中,体会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美,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数据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目标解析:本课是总复习的第三课时,在学生对图形的运动和数据收集整理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整理。

因此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不仅在于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更侧重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1.体会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辨认。

2.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及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手工纸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图形的运动(一)回顾整理,梳理知识。

1.关于图形的运动,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分别是怎样运动的?2.动手剪一个对称图形,并指出它的对称轴。

3.利用手中的图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体会区别。

(二)动手操作,沟通联系。

1.猜一猜、想一想(1)出示:猜一猜:按照画的痕迹去剪,打开后是什么呢?(2)出示:想一想:这个图形是怎样剪出来?先怎样折,再怎样剪?(3)你会做风车吗?(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制作步骤)2.剪一剪、做一做小组四人合作,组长自己设计一个图形剪一剪,其余三人分工各选其中一种剪一剪、做一做,做完组内交流。

3.说一说,描一描(1)在你剪的图案中,有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有,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并用彩笔描出它的对称轴。

(2)全班汇报,复习对称。

(实物展台展示学生不同作品)4.找一找,比一比上面的活动中,你能找出平移、旋转现象吗? (小花图既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也可以看成图形的平移;笑脸图既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又可以看成图形的旋转;风车则是物体的旋转现象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 总复习《总结收获》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 总复习《总结收获》教案

总结收获。

(教材第113~115页)1.通过总复习,学生可以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整理。

2.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提高计算能力,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重点: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整理。

难点:计算能力提高,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我们回过头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复习吧。

【设计意图:看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进行的教学内容,避免复习时杂乱无章,尽量做到目标明确、有条不紊】1.这学期有什么收获?师: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你这一学期有什么收获?整理出来,然后向全班汇报。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收获,并做好记录,进行整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说:·认识了万以内的数。

师:对于万以内的数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生1:我知道数位,会制作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生2:我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无论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生3:在读数的时候,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

生4:我知道数位表示的意义,也就知道了每个数的组成,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千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千,万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万……生5:我知道在生活中不仅有准确数,很多情况下还存在近似数。

生6:我知道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可以看成几个百或几个千加减几个百或几个千,这样当作一位数进行加减计算,就简单多了。

师:总结得不错,就这样继续归纳我们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继续努力。

·学习了除法,知道混合运算的顺序。

师: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平均分”就是每份的数量一样多,“平均分”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

生2:我知道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这就是它们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十单元所学的知识点,确保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

2.巩固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1.复习本单元重要概念和方法。

2.练习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1.复习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相关计算方法。

2.练习使用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2.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基本几何概念和解题方法。

2. 巩固(30分钟)讲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并进行相关题目的讲解和练习。

学生自主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 拓展(30分钟)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并进行讨论分享。

4. 结束(10分钟)总结本次课程重点内容,鼓励学生继续练习,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2.作业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课堂讨论: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和解题思路。

七、教学反思1.学生的学习状态及理解程度。

2.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

3.难点和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十单元 总复习 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十单元 总复习 教案

十总复习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数学思考: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和设计综合性的复习题,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以提高复习的效率。

问题解决: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重组复习内容,设计多种形式进行复习。

情感态度:复习时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复习统计,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

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

课时安排:4课时1.复习表内除法及混合运算…………………1课时2.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1课时3.复习克和千克及图形的运动………………1课时4.复习解决问题和统计………………………1课时第一课时表内除法的复习教学内容:课本第119页表内除法,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

在复习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题,然后再进行巩固练习。

从而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教学准备:小黑板,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1.引导学生回顾本期已学知识。

看目录相互说说,要求学生全班交流。

概括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的变换,统计。

2.我们今天来复习表内除法。

板书:表内除法。

二、复习整理:3.说说下面各题你是怎样算的?(小黑板)32÷4 81÷9 15÷524÷6 42÷7 40÷824÷3 14÷2先独立做在课本上,再说一说怎么样算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数据收集整理及图形的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数据收集整理及图形的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

环节二:活动探究,建构网络。

(1)复习数据收集整理师: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他的收获你也有吗?请具体说一说。

师:同学们的回答明确具体,对于统计的意义和方法都掌握的非常牢固。

过会呀,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生整理,我也学会了,我会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能够快速数出每个类别的数量。

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复习图形的运动师:从这幅图中,你又能回想起学过的哪些知识呢?师: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

师: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师: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生形。

生转。

师:下面我们就一边动手操作,一边动脑思考课本115页活动2:照样子做一做,再回答问题。

师:在你剪的图案中,有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有,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并用彩笔描出它的对称轴。

教师注意提醒学生有的图形不只一条对称轴。

师:在上面的活动中,你能找出平移、旋转现象吗?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正确。

生活中还有很多轴对称图形以及平移和旋转现象,希望同学们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到学校里来和老师、同学们一起交流讨论,比一比,唉!看谁的发现更丰富。

独立观察独立剪一剪小组互相讨论验证结果。

集体交流,总结方法。

生1:每个小花都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就是折痕所在的直线。

生2:剪出来的小花可以看成一朵小花经过平移运动得到的。

学生自己操作,从风车中体验旋转的乐趣学生自己摸索剪出旋转的图形生生互动生1:这个图案中的每个小人都是轴对称图形,联想到前面剪轴对称图形的经验,需要在对折的纸上画出半个小人。

生2:可以把正方形纸沿不同方向,对折3次,画出小人就可以了。

生3:这个图案还可以看成小人是经过旋转运动得到的。

生1:老师,我知道竹蜻蜓是旋转现象。

生2:老师,我知道风箱是平移现象。

生3:老师,我知道弹射小手枪是平移现象。

生4:老师,我知道最后一个是旋转现象。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二年数学下:《第十单元总复习》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数学下:《第十单元总复习》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数学下:《第十单元总复习》數學教案設計
对不起,由于我的能力限制,我无法为您提供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的完整教案设计。

但我可以提供一个大致的教案框架供您参考。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全面复习本单元的知识点,包括(具体的教学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具体课程内容确定)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课程内容确定)
三、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回顾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步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强调其重要性和应用。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自己找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4. 实践操作:安排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5. 总结归纳:在结束时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四、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自我检测和巩固。

五、教学反思:
在课后,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便于以后的教学。

希望这个教案框架能够帮到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还需要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保康县三小二年级数学下册10总复习第2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新人教版3

保康县三小二年级数学下册10总复习第2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新人教版3

第2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及万以内数的读写,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性的思维。

【重点难点】1.掌握方法,正确、熟练地读数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对于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使用。

【情景导入】师:当今世界是个数字化的时代,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例如:电视、电话、电脑、爸爸妈妈用的银行卡等等,在应用的时候都离不开数。

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什么样的数?生:万以内的数。

师:对!今天我们将复习万以内的数的认识。

(出示课题)【复习讲授】1.回顾整理。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哪些知识?学生分组讨论,回顾整理。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1)完成教材第116页第4题。

复习数的读法、写法。

①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②读一读,说一说怎样读万以内的数。

③写一写,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④小结:无论读、写,都要从高位读起,中间有几个0时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写时哪一位没有必须用0补齐。

(2)完成教材第117页第5题,复习数的组成。

师: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根据什么来填数。

生:数的组成。

师:对!你能说说9612的组成吗?生:9612是由9个千、6个百、1个十和2个一组成。

师:很正确!请大家用数的组成知识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复习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

师:数与数之间还存在着大小、数序的关系。

请你比较下列几组数,并把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①:740○4056 3000○70035928○5978 347○743介绍一下比较数的大小有什么好方法吗?②:470 4700 4007 407 4070 7400 740介绍一下按顺序排数的好方法。

小结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4)复习近似数。

①出示教材第117页第6题。

②学生看教材第117页第6题。

③说一说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④小结: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就是把这个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整千、整万或者是几千几百、几百几十的数。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

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内容: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材简析:本单元的总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

教材的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知识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

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习惯,在教师、同学们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单元重点:表内除法、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的运用单元难点:图形的运动、克和千克。

教法与学法: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课时安排:7课时第1课时总复习授课时间:学习内容:课本第113页总复习内容。

学习目标:①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②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

③引导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重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习难点: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学习准备:主题图。

学习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主题图:他们在做什么?这学期的新课学习已经结束,从现在开始,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习。

二、这学期的收获整理全册所学内容(1)小组合作,初步整理。

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②想一想:你能用学过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吗?怎样整理才能使这些内容比较清楚地展现出来呢?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总复习》8-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总复习》8-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总复习》8-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复习掌握数字10内的数加减法。

2.复习认识10,认识10以内的数。

3.复习认识1元的价值。

4.复习认识时间的表述和顺序。

二、教学重点1.数字10内的数加减法运算。

2.认识10以内的数。

3.认识1元的价值。

4.会用时、分、秒来表述时间。

三、教学难点1.数字10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2.识别10以内的数。

3.理解1元的与1元以下的换算。

4.掌握时、分、秒的顺序和表示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数字10的图片、1元硬币、时钟模型。

2.教具:数字卡片、计数棒、纸币、钱币、时钟模型。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复习数字10以内的加法。

–引导学生用计数棒表示1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如:3+5=8。

–练习计数棒相加,巩固10以内的加法运算。

2.复习数字10以内的减法。

–让学生用计数棒表示10以内的被减数和减数,如:7-2=5。

–练习计数棒相减,巩固10以内的减法运算。

第二课时1.复习识别10以内的数。

–准备数字卡片,让学生用数字卡片表示10以内的数。

–创设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识别和排序10以内的数字。

2.复习1元的价值认识。

–准备1元硬币和纸币,让学生认识1元的硬币和纸币。

–引导学生认识1元与1元以下的换算关系。

第三课时1.复习时、分、秒的顺序。

–准备时钟模型,让学生熟悉时、分、秒的顺序和表示方法。

2.综合复习。

–组织综合练习,让学生综合运用数字10内的加减法、识别10以内的数、认识1元的价值和表述时间。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综合复习《10 总复习》的内容,重点巩固了数字10内的加减法运算、识别10以内的数、认识1元的价值和掌握时、分、秒的顺序和表述方法。

教学中充分利用了教具和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一步,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全面提高数学素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 总复习》新备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 总复习》新备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新备教案一、教学内容总结本单元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最后一单元,内容主要囊括了前面九个单元所学知识的总复习。

通过此次总复习,旨在让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有一个系统性的回顾,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已学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巩固并复习加法和减法计算。

2.复习数的比较大小和数的顺序。

3.复习数的读写。

4.复习矩阵中的数据记录与分析。

5.复习简单的张图解读。

6.复习简单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7.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加法和减法的巩固与复习。

2.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读写。

3.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图表阅读。

4.简单的几何图形认识。

四、教学难点1.数据分析与图表阅读的能力培养。

2.几何图形的识别和分类。

五、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教科书、教学课件、练习册等。

2.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等。

3.教学环境:教室整洁、教学氛围良好。

六、教学内容安排1.复习加法和减法计算,通过书上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巩固学生的运算能力。

2.复习数的大小比较和读写,通过实物、图片等多种方式训练学生。

3.数据分析与图表阅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数据信息。

4.几何图形的认识,让学生能够识别、分类简单的几何图形。

七、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思维的框架。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互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情境式教学法: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场景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八、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小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评估。

2.注意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而非单纯的结果。

3.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分享解题思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学习氛围。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1.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总复习》7-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总复习》7-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总复习》7-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本学期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

2.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技巧,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综合运用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进行总复习,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
的理解。

2.难点:综合运用各知识点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备好课堂教具、板书内容、学生练习册等。

2.学生准备:学生带好学习用品,认真听讲。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长方
形、正方形等。

2.通过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形式进行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
精神。

4.教师巡视学生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总复习的方式,让学生回顾和巩固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并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总复习部分的练习题。

2.针对自己学习中发现的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补充练习。

以上是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总复习》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0单元总复习 第4课时《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0单元总复习 第4课时《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0单元总复习第4课时《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根据实际情境提出问题,搜集数据;以表格、条形图、折线图等形式进行数据整理和展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能力,训练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数据的展示形式三、教学难点1.把握数据整理的主要内容2.运用合适的图表形式展示数据四、教学准备1.课件2.学生练习册3.图表工具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复习数据收集整理的基本概念,提出实际问题展示数据的重要性。

2.数据收集(10分钟)–学生分组,老师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自行搜集相关数据,并记录在表格中。

3.数据整理(15分钟)–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分类、比较数据,制作条形图或折线图。

4.数据展示(15分钟)–学生展示他们整理好的数据,用图表的形式向全班呈现,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或意见,共同讨论。

5.讲评与小结(5分钟)–老师对学生的展示给予肯定和评价,总结数据收集整理过程中的关键点,引导学生体会数据处理的重要性。

六、课堂练习1.根据以下问题,搜集数据并整理成表格,制作条形图:–你们班每位同学昨天吃了哪些零食?–每种零食的数量是多少?七、课后作业1.根据家庭情况,搜集某一天父母工作的时间,整理成表格并绘制折线图。

2.预习下节课内容:《数据对比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了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的能力,为将来更深入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人教版(3)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人教版(3)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人教版 (3)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总复习课。

教材章节包括:1. 数的认识(100以内的数、相邻数的认识、单数和双数、整数的大小比较);2. 数的运算(10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乘法口诀);3. 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4. 测量(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相邻数的认识、单数和双数的概念。

2. 能正确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运算。

3. 熟记100以内的乘法口诀。

4. 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5. 掌握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乘法口诀。

2.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相邻数的认识、单数和双数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物品。

2. 数的认识:复习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相邻数的认识、单数和双数的概念。

3. 数的运算: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运算。

4. 乘法口诀:复习100以内的乘法口诀。

5. 几何图形: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6. 测量:复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1. 数的认识:板书数轴,标注100以内的数,引导学生进行大小比较、相邻数的认识、单数和双数的分类。

2. 数的运算:板书加减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3. 乘法口诀:板书乘法口诀表。

4. 几何图形: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特征。

5. 测量:板书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1. 数的认识:练习题1:比较下列数的大小:23、45、67、12、78。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学课件(127页)pptx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学课件(127页)pptx

700-200= 500
7个百减2个百等于5个百,也就是500。
9000-5000=4000
9个千减5个千等于4个千,也就是4000。
返回
总复习 万以内的数
8.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用近似数解决“够不够”问题的方法: 先把准确数估成整千、整百、整十的 数,再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 方法进行比较。
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 数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商。
20 ÷ 4 = 5
… … …
被 除 数



返回
总复习 万以内的数
6.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如何计算除法算式的结果?
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法和几相乘 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20÷4=( 5 ) 想:( )和4相乘得20。
四(五)二十
返回
总复习 万以内的数
总人复教习版 万数以学内二的年数级 下册
10 总复习
万以内的数
复习导入 巩固练习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总复习 万以内的数
复习导入
你知道悉尼歌剧院吗?
音乐厅
返回
总复习 万以内的数
音乐厅是全歌剧院最大的房间,拥有2,679个座位,这些座 位中有2100个正面表演台,其他的12块座位席则分布在两侧。 舞台呈梯形,靠近观众的部分较窄,为14米。最深处的宽度则 为17米,舞台后面还有供唱诗班使用的坐席。舞台前部的85个 座位还可收起,即使如此,这个深度11米的舞台总面积也不过 200平方米,对于有些大型乐团来说还是略显拥挤,在1995年以 前,这个音乐厅是悉尼交响乐队团的所在地。
4.读出下列各数。 600( 六百 )
657(六百五十七)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总复习》的第四课时,是数学二下册第十单元的总复习内容。

通过
这节课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第十单元所学内容,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好准备,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基础,确保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复习第十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包括统计与概率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题目,巩固学生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数学
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信心,激发学
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复习第十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包括概率计算和统计图表的解读。

2.难点:概率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统计图表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
1.PowerPoint课件
2.教材与练习册
3.小黑板与粉笔
4.讲台与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概率计算(30分钟)
1.复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练习相关概率计算题目。

二、复习统计图表解读(30分钟)
1.复习各种统计图表的种类及意义。

2.练习统计图表相关题目。

三、综合练习(30分钟)
1.针对第十单元的综合练习题目,包括概率计算和统计图表的综合应用。

2.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强化重点难点。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巩固和复习第十单元的内容,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强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使学生在复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10总复习第1课时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新人教版.doc

二年级数学下册10总复习第1课时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新人教版.doc

10总复习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数学活动;三是全册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练习二十二)。

成长小档案用4幅图涵盖了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数据收集整理;图形的运动。

这些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有些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为此,在回顾与整理时进行了特别的突出。

接着还安排了两项数学活动:活动1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活动2是图形运动的再体验、再感受。

最后是综合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整个复习过程中,“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突出十进制思想。

教科书展示图片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将认数的内容系统化,并把握知识的本质。

“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相结合复习,以对比促进理解和系统化。

在复习时可以进一步沟通两者之间的关系,突出本质上的统一。

混合运算的编排除教学运算的顺序外,还可加深学生对4种运算本身的认识,进一步沟通运算之间的关系。

复习时应通过教学活动加以体现,让学生透过知识表面抓住其本质,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数据收集整理”的复习应注重让学生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复习“图形的运动”时,将直观与抽象结合。

教科书中还有一些知识虽然没有以图示的形式呈现,回顾时也应受到重视。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计算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应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除法,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认识万以内的数并进行比较和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现象,克与千克,能掌握统计方法,通过分析统计表提出并解决问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比较被动。

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复习阶段要进行系统性的复习,积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解题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及时反馈,使复习有实际效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努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总复习
第二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法、减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119、120页第3~8题,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数的加法、减法的复习,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与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性的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方法,正确、熟练地读数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对于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使用。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呢?请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汇报。

2、今天,我们将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其加法、减法的复习。

(板书课题)
3、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旧知,自然引入本节内容。

二、知识整理:
1、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请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万以内数的哪些知识?
回忆学了万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2、下面先请大家独立做教材第119页第3题,然后集体订正。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3、写一写,再读一读。

①千位上是2个千、百位上是5个百、个位上是6个一。

②二千五百零六。

4、下面复习用计数单位表示数,独立完成书上第120页第4题,想一想是怎样做出来的。

5、复习近似数。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20页第5题,找出这段文字中哪些数是近似数?并画出来。

再请同学回答。

6、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简单应用。

(1)请同学们口算教材第120页第6题,看谁算得都对。

“开火车”订正。

(2)引导学生做教材第120页第7题。

先笔算,再请两个同学到台上板书,并展示。

(3)通过第6、7题的计算,请大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4)请各学习小组互相讨论一下教材第121页第8题。

我们怎样去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处理意见,并在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紧紧围绕万以内数的认识,开展练习。

难点突出,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

三、教学效果测评:
1、综合练习教材第123、124页第3~6题。

2、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知道和对学生进行帮助。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拓展性学习:
在下面各数的前后各写两个相邻的数。

698
3299
9998
教学反思:
复习效果还不错.孩子对于除法意义的掌握极个别差生来说都比较好。

第十单元总复习
第三课时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
教学内容:课本第121页第9~12题“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的复习”。

教学目标:
1、复习“克和千克”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2、复习“图形与变换”时,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以及形成锐角、钝角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比较好的质量单位的概念,复习“图形与变换”时,能让学生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准备:小黑板,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计算,我们现在来做几道计算题。

请大家拿出口算卡。

100+200= 110 - 20=
620+100= 120+360=
130 - 70= 240 + 70=
2000+50= 1000-30=
1200-40= 140 - 40=
860 - 80= 880+1200=
【设计意图】:口算能力是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学习的基础,所以要加强口算训练。

二、整理复习。

1、复习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

(1)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21页第9题,大家想一想,你会怎么样去圈?为什么要这样圈?
学生根据原来有的克和千克的概念,动手圈。

(2)用重量去算一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再判断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3)大家想一想关于质量单位,我们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复习到呢?小组讨论,把没有复习到的知识列出来,作好全面复习。

2、复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小黑板出示)
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平移、旋转现象。

升降机、观光缆车、
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锐角和钝角。

三、拓展性练习略
教学反思:
复习效果还不错.孩子对于除法意义的掌握极个别差生来说都比较好.
第十单元总复习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和统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122页“解决问题和统计”
教学目标:
1.复习“解决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看题,学生能知道题中所说的事理,并能正确选择解决的方法。

2.复习“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学生能搜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图表,并能看懂统计图表回答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复习“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学生能搜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图表,并能看懂统计图表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请大家想一想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复习了本学期学过的哪些知识?
(表内除法。

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减法。

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


2.对这些知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还有没有内容是我们没有复习到或复习了掌握不好的?如果学生有问题,则针对问题,让同学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反思的平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二.复习整理:
1.分别出示教材第122页第13、14题的挂图。

(如果没有,就让学生直接看书)(1)看了图后,你明白图中的画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看挂图,小组讨论这两题的意思。

叙述两幅图的意思,没有说好的请其他同学来补充完整。

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怎样来解决这两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明:12÷3=4(次)
一共要花:6×1=6(角)
8×3=24(角)
6+24=30(角)或: 6×1+8×3 =6+24=30(角)
2.复习统计图。

出示教材第122页第15题。

大家一起来想一想第15题的数据怎么搜集?
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用举手的统计方法来试试。

3.组织搜集数据,清点人数。

根据自己的情况举手,并把老师清点结果填在书上。

4.大家已经搜集好了数据,从这个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请小组讨论一下,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在全班交流。

小组讨论,得到讨论结果后,全班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在复习时,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在这里发挥学生复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更多自我反思,有利于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三.教学效果测评: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6、127页第11~15题。

能够填在书上的就填在书上。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练习。

四、拓展性学习:
1.调查班上昨天的数学作业,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并制成统计表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

2.二年级各班存放图书数目如下。

教学反思:
复习效果还不错.孩子对于除法意义的掌握极个别差生来说都比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