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10套古诗词鉴赏试题及阅读答案与赏析

10套古诗词鉴赏试题及阅读答案与赏析

10套古诗词鉴赏试题及阅读答案与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赏析】:这首《咏素蝶诗》是南朝齐梁之际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誉的刘孝绰所作。

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

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

“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

素蝶即白蝶,诗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

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

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

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

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

这首咏物诗传达了古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

二、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经典高中古诗词欣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50题)

经典高中古诗词欣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50题)

经典高中古诗词欣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50题)1. 题目:请回答《静夜思》是谁的作品?答案:李白2. 题目:请回答《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哪位诗人?答案:王之涣3. 题目:请回答《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答案:冬季4. 题目:请回答以下哪首诗属于元代文学家郑樵的作品?答案:《劝学》5. 题目:请回答《离骚》是哪位古代文学家创作的作品?答案:屈原6. 题目:请回答《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梅花点缀夜山明》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答案:春季7. 题目:请回答《游子吟》是谁的作品?答案:孟郊8. 题目:请回答《七步诗》是哪位古代文学家创作的作品?答案:曹操9. 题目:请回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谁?答案:杜甫10. 题目:请回答《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一句共有几个字?答案:10个字11. 题目:请回答《夜泊牛渚怀古》是哪位古代文学家创作的作品?答案:杨万里12. 题目:请回答以下哪首诗是王勃的作品?答案:《滕王阁序》13. 题目:请回答《望岳》是哪位诗人的作品?答案:杜甫14. 题目:请回答《行路难》是哪位古代文学家创作的作品?答案:李白15. 题目:请回答《静夜思》的作者是哪位古代文学家?答案:李白16. 题目:请回答《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作者是谁?答案:白居易17. 题目:请回答以下哪首词是苏轼的作品?答案:《水调歌头》18. 题目:请回答《终南山》是哪位古代文学家创作的作品?答案:王之涣19. 题目:请回答《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谁?答案:杜甫20. 题目:请回答下列哪位诗人的作品是《长恨歌》?答案:白居易... (以下省略)这是一份经典高中古诗词欣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共计50题。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欣赏中国古代的诗词作品,培养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中考语文古诗词的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的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的试题及答案中考语文古诗词的试题及答案「篇一」(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8分)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片中,“”,交代的是季节特征,“”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4分)2.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4分)答案:(一)1.“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各2分,共4分)2.作者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用形象的比喻(“载不动”的愁),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

(两层意思各2分,共4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4分)淮上渔者(唐)郑谷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

②浦:水边,岸边。

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5.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2分)16.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2分)答案:15.(共2分)逐移16.(共2分)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

(意思对即可)(三)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6-25题。

(一)(4分)田园乐(唐)王维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6.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17.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答案:16.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1分),给人以阴凉之意(1分)。

评分标准:意对即可。

共2分。

17.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

评分标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得1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1分。

共2分。

(四)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题带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题带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题带答案(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7~8题。

(6分)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7.请从听觉角度赏析本诗景物描写的句子。

(3分)8.品味“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中“敲”字的妙处。

(3分)(一)(6分)7.(3分)“雨”是“黄梅时节”的雨,声音细密低回,是低音部;“蛙”是“青草池塘”的蛙,声音密集响亮,是高音部。

(1分)“家家”“处处”写出了声音分布的空间之广与节奏之快,表现了夏夜雨中蛙鸣的热闹,以声衬静,(1分)表现了诗人等待的烦闷与内心的孤寂。

(1分)8.(3分)敲,敲击,一个动作。

(1分)生动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约客不来的怅惘无奈之情和敲棋自遣的寂寞孤独之感。

(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7题。

咏潮[宋]米芾怒气号声迸海门①,州人传是子胥魂②。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晨昏。

吴亡越霸成何事?一唱渔歌过远村。

【注】①海门:指钱塘江与海交汇的地方,是海潮入江的必经之处。

②子胥魂:子胥即伍子胥,他帮助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因夫差听信谗言而被“赐剑自裁”。

传说他死后,灵魂化为波涛之神。

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怒气号声迸海门”一句,先声夺人,以形象、凝练的语言状写钱塘江潮水经过海门之时,涛声震耳、浪花迸溅的雄壮景象。

B.“州人传是子胥魂”一句融历史传说于诗中,仿佛潮水因子胥之冤而奔涌激荡,怒号不已,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发人深思。

C.颈联中“朔望”指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壶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器,该联写因潮水涨落有规律,人们就据此确定日期和时间。

D.“吴亡越霸成何事”指历史上的兴衰变迁算不了什么,这是诗人观潮的感慨;“一唱渔歌过远村”抒发了诗人潇洒超脱的情怀。

6.“天排云阵千雷震”一句有版本作“天排云阵千家吼”,你喜欢哪一个版本?请简述理由。

(3分)7.“地卷银山万马奔”中的“卷”字用得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八年级语文古诗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古诗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古诗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1. 请阅读下面的古诗,理解其意境,并回答问题。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问题:a) 这首古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b) 诗人在望明月时,内心对什么有所思念?答案:a)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有一轮明亮的月亮和似霜的光景。

b) 诗人在望明月时,内心思念自己的故乡。

2. 请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问题:a) 子语中的北辰在为政上是什么比喻?b) 在为政上,为什么要以德为本?答案:a) 子语中的北辰比喻为政者应该以德为准则,如北辰固定在一处,其他众多星星都围绕它旋转。

b) 在为政上,要以德为本是因为德行是一种积极向上、守正道的品质,只有通过德行塑造自己,才能得到人民的尊重与支持。

二、鉴赏请鉴赏下面的古诗,分析其诗意和表达手法。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鉴赏: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天景色。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给人一种寂静而凄美的感觉。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通过翁舟和寒江雪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荒僻的江边独自垂钓的景象。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词语表达出深沉的意境,使人感受到了孤独和寒冷的氛围。

三、填空根据古文的意思和语境,填入合适的字词。

《论语·齐景公》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填空:出则事公________,入则事父________,谨而______,泛爱________,而亲______。

行有余力,则以学______。

答案: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四、判断请判断下列诗句是否正确。

1. "花落知多少"出自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明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小升初古诗词阅读训练8篇(含参考答案)

小升初古诗词阅读训练8篇(含参考答案)

小升初古诗词阅读训练8篇1、阅读《稚子弄冰》,完成练习。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①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②。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①稚子:小孩子。

②钲: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

(1)查字典,给画线的字注音。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B.比喻C.拟人(3)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我会根据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②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出了柳丝怎样的特点?(3)“二月春风似剪刀”把什么比作什么?表现了春风的什么特点?(4)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诗歌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3)诗歌赏析,请你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

“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急而大小而疏);“忽吹散”写出了雨(持续时间长持续时间短)的特征;“水如天”写出了雨(大小)。

从而感受到这个时节的天气是变化无常的,骤雨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4)诗人50岁时又来西湖赏雨,还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结合这首诗想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阅读。

田园乐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①,柳绿更带朝烟②。

花落家童③未扫,莺啼山客④犹眠⑤.[注释]①宿雨:夜雨,头天晚上的雨。

②朝烟:指清晨的雾气。

③;家童:童仆。

④:山客: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⑤犹眠:还在睡觉。

(1)根据注释,“朝”在诗中的读音为:。

(2)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我是从这些词语中知道的(至少写三个)。

(3)诗中第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5、古诗阅读。

古诗词阅读答案10篇

古诗词阅读答案10篇

古诗词阅读答案10篇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小伙伴们还学会什么古诗词呢?下面是小编为你们准备的10首古诗词阅读及答案,希望能帮助你们。

1、赤壁清·袁枚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获纷纷。

我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1. 从题材看,这是一首诗。

(1分)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诗歌的第一句说一阵东风比百万大军还要强大。

B. 第二句是说赤壁一战,决定了三分天下的大势。

C. 颈联写秋日高照,渔民在江上捕鱼的欢快场面。

D. 这首诗歌让我们自然联想起苏轼的《前赤壁赋》。

3.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进行赏析。

(4分)【答案】:1、咏史怀古记游2、C3、诗歌的最后一句,“乌鹊”二字用典,通过赤壁之战的主角之一曹操的《短歌行》里的诗句,使读者联想起当年的古战场(1分)。

同时,他还通过乌鹊凄寒的叫声反衬夜的寂静,营造了一个凄凉伤感的意境(1分),作者把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抒发了苍凉幽远的怀古之情(1分)。

语言表达(1分)2、谒金门【宋】陈克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

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

细草孤云斜日,一向⑦弄晴天色。

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注]①陈克(1081年一?),l临海(今属浙江)人。

绍兴七年(1137年),吕祉节制淮西抗金军马,荐为幕府参谋,他欣然响应。

②一向:此处作“霎时”讲,“向”通“晌”。

(1)请简要分析“小楼山几尺”一句的妙处。

(3分)答:(2)清人王昶云:“南宋词多黍离麦秀之悲,北宋词多北风雨雪之感;”其中“黍离麦秀”乃哀伤亡国之辞,“北风雨雪”多用于写行人不归。

陈克此词表达的是哪一种感情?请结合词句谈谈你的理解。

(4分) 答::【答案】:(1)①夸张手法,以山之小突出重重烟树隔断了芳信;(2分)②以景写情,渲染凄迷无助的情绪。

(1分)(2)表面看写的是闺中思妇的伤感;实际上寄托着深深的家国之恨。

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古诗词阅读理解及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古诗词阅读理解及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古诗词阅读及答案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2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每8个阅读编为一组,有答案。

每一套题目序号都是从“1”开始,便于对照答案。

答案附在每一套的后面,以减少翻检查找之苦。

每一套均可独立成卷。

第一套古诗词试题汇编答案【一】(2024年·北京卷)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1~2题。

(共5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2分)诗人描述自己的遭际,将自然环境与生活情景的描写相结合。

远看,风卷屋茅,四散飘落;近看,①,穿竹林而去;屋内是破旧的“布衾”、睡相不好的“娇儿”和连绵的②。

2.诗人写被秋风卷走的屋茅用了“三重”,写自己期待的“广厦”用了“千万间”。

其中的“三”和“千万”都不是确定的数量,而是言其多。

说说这样的用词蕴含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二】(2024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3~4题。

(7分)发渝州却寄韦判官司空曙红烛津亭夜见君,繁弦急管两纷纷。

平明分手空江转,惟有猿声满水云。

3.这是一首赠别诗,请写出分别的时间、地点和赠别的对象。

(3分)4.分别前后诗人的情感有明显变化,请简要概括。

(4分)【三】(2024年·甘肃白银卷)古诗阅读(5分)戏问花门酒家翁●岑参老人七十仍沽①酒,千壶百瓮花门②口。

道旁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注释】①沽:买或卖。

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

20套古诗词鉴赏阅读训练与答案(一)

20套古诗词鉴赏阅读训练与答案(一)

20套古诗词鉴赏阅读训练与答案(一)1.阅读上面诗歌,完成(1)~(2)题。

山房春事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园圃名,汉梁孝王建,为游赏与延宾之所。

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以后。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句借暮鸦乱飞的描写,衬托今日梁园的颓败。

B.第二句中“三两家”是虚写,目的是形象地表现梁园的萧条。

C.第三句用拟人手法,写园中树木与主人的亲密关系。

D.尾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现恢复梁园昔日繁盛的愿望。

E.这首吊古诗作,主旨是抒发诗人对世事盛衰无常的慨叹。

答:[][](CDC.第三句应是写园中树木不管人事。

D.尾句应是写树木春来依旧开花,含蓄表达诗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2)说说这首诗在抒情方面的表达技巧。

答:__________。

(诗人将吊古之情巧妙地融于景物描写之中。

前两句“暮”“乱”和“萧条”等词语透露着诗人的伤感;后两句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借无知花树偏在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之景象,极为含蓄地表达了沉痛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完成题目。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此诗的意境特征。

(诗歌通过“幽草”“黄鹂”“涧边”“深树”“春潮”“野渡”“春雨”“小舟”等自然形成了一幅意趣盎然的暮春图画,流露出诗人身在其中独有的一种喜悦之情。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曾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你同意王国维的观点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意,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作者用一“闹”字描写花满枝头吐花喷焰的景象,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春意盎然的景象跃然纸上。

初中古诗词阅读训练60首及答案

初中古诗词阅读训练60首及答案

初中古诗词阅读训练60首及答案(总40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初中古诗词阅读训练60首及答案1.感遇(其七)①(唐)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②,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释]①此诗借用屈原《橘颂》为意,喻已贞操。

②岂伊:岂唯。

③荐:进献。

[思考与练习]⑴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

一个“”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⑵“自有岁寒心”一句引用了孔子的“”语。

后人常以孔子的这句话作为砥砺节操的比喻。

⑶作者叹惜丹橘的命运和遭遇,并且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橘之被遇打抱不平的诗句是“,”。

2.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①(唐)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②。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风③,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④。

[注释]①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

全诗写诗人在月夜去长安南面的终南山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之事。

诗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

②翠微:青翠的山坡。

③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

④机:世俗的心机。

[思考与练习]⑴解释词语:及:荆扉:憩⑵诗歌开头与题目中的“宿”相呼应的一个字是“”⑶此诗受陶渊明田园诗的影响。

但是陶诗平淡恬静,平着意染色,口气和缓,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

而李白的诗却着意渲染,如:“(写出两句)”。

可见陶李两者风格不同。

3.再经胡城县①(唐)杜荀鹤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②,便是生灵血染成③。

[注释]①胡城县:故城在今安微阜阳县北。

②县宰:县令。

朱绂(音福):系官印的红色丝带,唐诗中多用以指绯衣。

唐制五品服浅绯,四品服深绯。

古诗词阅读题及答案

古诗词阅读题及答案

古诗词阅读题及答案一、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1】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文氏外孙【2】入村收麦苏辙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注释:【1】莳:种植。

【2】文氏外孙:指文骥,苏辙的外孙。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杨诗“田夫”两句,写出了一家四口插秧时秩序井然,一丝不苟。

B.杨诗“秧根”两句,写田里秧苗还未完全插好,要提防鹅鸭捣乱。

C.苏诗“三夜”两句,写连日阴雨后天晴,乡邻手举竹竿跳起舞来。

D.苏诗“闭廪”两句,写诗人抖擞起精神,赋诗迎接外孙收麦归来。

2.下列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与《插秧歌》最接近的一项是()。

A.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韦应物《观田家》)B.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张继《山家》)。

C.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王禹偁《畲田词五首》其四)D.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3.这两首诗都写了劳动场景,但运用的手法不同。

请结合诗句赏析。

(6分)答案:一、1. B 2. A3. 要点:①杨诗正面描写劳动的场景。

如:动词表现分工,局部特写表现辛苦,比喻手法增加生动性,对话描写突出劳身劳心。

②苏诗侧面描写表现劳动场景。

如:用收麦人的“饥乏”和外孙的“劳苦辛”表现抢收新麦劳动的紧张、热烈;用“一竿晴日舞比邻”表现乡邻盼来晴日的喜悦,渲染抢收的迫切气氛,令人想见收麦时热火朝天的景象。

二、游西湖苏辙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及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及习题答案

九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及习题答案一《观刈麦》1 诗中表明繁重的赋税带给人们不尽苦难的诗句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2 诗中表现诗人为自己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深感愧疚的诗句是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 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 白居易《买花》中有“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诗句,在《观刈麦》中,同样道出人民苦难的句子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5 《观刈麦》写出了农人虽辛勤劳作,却入不敷出,饥肠辘辘的生活状况。

请再写出农人生活贫困或劳作艰辛的古诗,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6 诗中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来了唐朝时繁重的赋税使人民倾家荡产的诗句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7.诗中以自责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讽刺和鞭挞的诗句是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9 “田家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

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繁忙,诗中与此意相似的诗句是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二《月夜》1 诗中充满诗情画意的诗句是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2 诗中通过明暗对比来衬托夜的静谧和天空的寂静的诗句是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3 诗中从视觉角度表现夜深夜静的诗句是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4诗中从听觉角度和感受角度表现春之来临的诗句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 诗中一反前人写春的角度,另辟蹊径,具有独创性的诗句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6 诗中以喧闹的声响来展示生命活力的诗句是虫声新透绿窗纱。

7 诗中通过对昆虫的描写,使之感到春已来临的诗句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三《商山早行》1 诗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诗句是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2 诗中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 诗中描绘诗人刚上路所见的景物的诗句是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古诗词阅读题训练及答案

古诗词阅读题训练及答案

古诗词阅读题训练及答案一、秋霁①寄远杜牧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高树下山鸟,平芜②飞草虫。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注释】①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②平芜:平旷原野。

(1)本诗写“烟”着一“横”字,《使至塞上》写“烟”着一“直”字。

请简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横”写出了“烟”的范围之广,化抽象为具体,渲染了缥缈朦胧的范围。

“直”写出了“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2)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

二、时人见寒山(唐)寒山时人见寒山,各谓是疯颠。

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

我语他不会,他语我不言。

为报往来者,可来向寒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意思是,时人看见诗人,都认为他是个疯疯癫癫的人。

B.三,四句写诗人外部形象:不但貌不惊人,还胡乱穿着粗布衣服。

C.后四句说诗人虽然与时人有严重隔膜,但还是欢迎时人来“寒山”。

D.这首诗特色鲜明,语言典雅绚丽,沉郁顿挫,意蕴深厚、富有哲理。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D.这首诗的语言通俗易懂,读起来潇洒快意,意境上显得超凡脱俗。

选项中“语言典雅绚丽,沉郁顿挫”说法错误。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怡然自在,不理会他人目光的洒脱快意之情。

三、牧童曲[唐]张籍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①稠。

陂②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③。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④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⑤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选自《古诗词赋观止》,南京大学出版社)[注释]①禾黍:通指农作物。

②陂(bēi):水边,水岸。

③垅头:指高的坡岭。

④白犊:小牛犊。

⑤吹叶:将叶片放在唇边,吹作声响。

⑥“官家”句:典故出于《魏书•拓跋晖传》,北魏时,拓跋晖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其车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便派人在路上到处生截牛角。

1.牧童到远处放牛的原因是“”(用诗中原句填空)。

多篇古诗词阅读的题及答案

多篇古诗词阅读的题及答案

多篇古诗词阅读的题及答案20篇古诗词阅读的题及答案20篇古诗词阅读的题及答案古诗词阅读的题及答案一、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

”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

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

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

”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 (节选自《后汉书》) 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

②名称:名声,名望。

③ 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⑤赈赡:救济,周济。

2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4分) (1)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2)乃把晖臂曰(3)举手未敢对(4)子孙窃怪之2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欲以妻子托来生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晖以堪先达 C.以残年余力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23.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3分) 古诗词阅读的题及答案二、白侯之贤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①之贤。

予问之曰:“侯定科繇②如何” 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

侯察其奸,以田定赋③,一州服其平。

”“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

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④。

”“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为侯荣。

” 予问己,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义盛称其贤。

白侯之贤信己。

” (选自明代宋濂《书白衢州》,有删减) ①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

②繇(yáo):徭役。

③赋:税。

④问:问罪,责难。

X kb 1.co m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1)豪者善避役(2)顾谓二三子曰(3)白侯之贤信己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高考语文古诗词阅读(含答案)(50题)

高考语文古诗词阅读(含答案)(50题)

高考语文古诗词阅读(含答案)(50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州[宋]陆游局促常悲类楚囚①,迁流②还叹学齐优③。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注释]①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多指处于困境而不忘故国的人。

②迁流:迁徙、流放,诗人此时被远遣到巴蜀任职。

③齐优:曲意承欢、讨好人的齐国优伶。

1.颌联________以喻写悲愁之多,以________暗写时光流逝。

2.本诗尾联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化用同一典故,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答案】1.江声不尽草木秋2.(1)同:都借孙权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

(2)异:①辛词以“无觅孙仲谋处”表达遗憾和失落之情;②陆诗以“何须似仲谋”表达激愤之情。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大江奔流,流不尽英雄的遗恨;天意无私,寒秋草木依旧枯黄。

“江水不尽”用流水的奔流不息,来写“英雄遗恨”之多之绵长;“草木秋”写秋天到来,草木零落,表现时光的流逝。

由此可以概括出答案。

注意填空时,第一处填写“不尽”“江声”或整句均不得分;第二处填写“秋”或整句均不得分。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本诗尾联“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请看当年三国鏖战的赤壁,如今早已成为陈迹;男儿不再能建功立业,何必再学习孙权的榜样。

赤壁尚在,但英雄不可再世,古战场已成旧址,万事尽付东流,世事成败不足道,因而作者认为“生子不须似仲谋”了。

此联中诗人借赤壁陈迹感叹朝廷偏安半壁,强敌入侵,思无英雄与敌抗衡,自己虽似仲谋,志在恢复失地,驱逐强敌,但又得不到不思振作小朝廷的重用,还放外任万里之外的蜀地。

此联表达的正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不平之鸣。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以“千古江山”起笔,喷薄而出,力沉势雄,显示出作者非凡的英雄气魄和无比宽广的胸襟,也说明了作者写诗为文的起因不是囿于一已私利,而是不忍见大好江山沦落异族之手,表现了一种物是人非的遗憾。

15篇中考文言文古诗词阅读题含答案解析及评分标准

15篇中考文言文古诗词阅读题含答案解析及评分标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萧纲碣石临东海,峨嵋距西候。

两杜①昔夹河,二龙今出守。

方无夜犬惊,向息神牛斗。

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

念此一衔觞,怀离在惟旧。

【注】①两杜:西汉杜延寿、杜延考两兄弟,仕途顺利,分别出任河南、河内太守。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碣石临东海”与曹操《观沧海》中的“碣石”均为实指,是诗人到达并赋诗之地。

B.“两杜”运用典故,“二龙”运用比喻,言简意丰,表达了对二刘的赞美、期许之情。

C.“夜犬”不惊,“神牛”息斗,一切喧嚣嘈杂都已消失,表现出饯别之夜的平和静谧。

D.本诗记事,写景,抒怀,层层推进,脉络清晰,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友人的惜别之情。

15.本诗“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两句为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6分)答案:(二)(9分)14.(3分)A15.(6分)①用白描手法写景。

麦子将熟之季,夜晚凉风习习,拂动帘幕,雨水交汇成道道细流,文字朴素简练,画面清新明净。

②精于炼字。

“绕”字赋凉风以情态,写出风的轻柔以及带给人的舒爽之感。

(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①》(宋)苏轼蚕欲老,麦半黄。

山前山后水浪浪②!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③在高堂!【注】①灵感观音院:在杭州上天竺,五代钱俶所建,宋仁宗时,因祷雨有应,赐名“灵感观音院”,祀观音菩萨。

②浪浪:形容雨声之响。

③白衣仙人:指观音菩萨。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本诗开篇从蚕和麦这两种农村典型的意象入手,简单的六个字勾勒出蚕快要吐丝了,需要勤饲桑叶;麦子也快要成熟了,需要及时地锄土的景象。

B. 第二句却笔锋一转写到了山前山后都被雨水笼盖着,也巧妙地扣住了题目。

C. 第三句紧承上句,因为雨水所以农夫和妇女都“辍耒”“废筐”,同时分别照应了“蚕欲老,麦欲黄”。

古诗词阅读题及答案

古诗词阅读题及答案

古诗词阅读题及答案篇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本诗首句作者选取了______和________两个意象,渲染了__________的气氛。

2. 本诗最后两句在情感表达上有何独特之处?请简要赏析。

3. “月”是诗人们表达自我情感的独特意象。

请你从记忆的宝库中撷取一句包含“月”这个意象的诗句,写在下面。

【答案】1. ①杨花②子规③凄凉哀愁(哀婉)2. 诗人想象奇特,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当成使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怀念之情,使诗歌更有韵味。

3. 示例:峨眉山月半轮秋等。

篇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作者回忆重阳节在长安登高的情景。

B.“无人送酒来”化用了有关陶渊明的典故。

C第三句诗人联想到沦陷的都城中的菊花。

D诗歌流露出诗人惆怅、凄凉、难以言表的思绪。

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写了________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这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字词可以看出。

3.诗中的“故园菊”负载了哪些意义?请简要分析。

(2分)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 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答案:1. (2分) A 【第一句写作者重阳节勉强登上高处远眺,不是在回忆。

故A错误。

】2. 【答案】重阳;九日;登高;酒;菊。

3. (2分)不仅负载着惜花和思乡,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4.【答案】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5. 【答案】岑诗中的菊花盛开在战火纷飞的家乡,表达的是诗人思乡的惆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着对和平的渴望;孟诗中的菊花开在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农家人院中,表达了作者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净沙》
1、深秋;荒凉萧瑟;渲染荒凉萧瑟的气氛。
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2、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游子思乡的 凄苦愁楚之情。
己亥杂诗
1.愁绪的广阔无边 悲凉
2.虽然辞官还乡,仍思为国效力的情怀。
《山坡羊· 潼关怀古》
1、曲牌名,曲题
2、“聚”字,既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 险要地势,又赋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 “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 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表达作用),从 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雄伟壮观、地势险要。 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
7.风之大,风之猛烈;渲染凄苦的氛围(图
景特点),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作者的情 感),为下文作铺垫。
8.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9.喜悦。 10.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情。 11.表达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后的喜悦之情。
1.引发诗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无限感慨;引 出对下文的议论或评述。
古诗词阅读答案
指点迷津
1.看诗题,根据诗词类别作答。
看作者,结合作者生平作答。 3.看意象,根据意象特征作答。 4.看题干,根据题干类型作答。
2
杜甫诗
1.语言文字推敲类
"钟"是”聚集“的意思(含义),生动传神 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表达作用);“割” 是“分开,划分”的意思,形象贴切地突出 了泰山的高大巍峨。
雁门太守行
1、主要描写了一种扣人心弦的紧张场面。作
用:烘托了守城将士的杀敌热情,也预示一 场恶战将要到来。 2、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 惊心动魄的战斗。 3.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决心。
《淮上与友人别》
1.地点和季节。“愁杀”二字,写尽友人间
愁离别绪。
2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和友 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3.运用比喻,把雪比喻梨花,十分新奇,使
读者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 盛开的美景,形象而生动 。
4.表达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 怅和依依惜别之情。
《饮酒》
1.“见”写出了诗人在东篱旁采摘菊花,无意
中看到郁郁葱葱的南山时,心中的那种欣喜 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 2.指的是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 隐生活的乐趣。 3.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 隐生活的乐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交代了送别之地和朋友上任的地方……
2.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分手之后,虽然 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 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蕴含 着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的哲 理。 3.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豁达态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运用典故。既抒发了自己因
2.诗歌意境鉴赏
(山中)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
开阔激荡,睁大眼睛远望,归巢的飞鸟都尽 收眼底。
3.提炼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 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望见长安破败之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 与亲人团聚。
5.作者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诗人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 表达了感时恨别的感情。
1.晴天里,汉阳一带 的树木清晰可见,鹦 鹉洲上也长满茂盛 的芳草。汉阳城一带
草木茂盛苍翠的繁荣景象。反衬诗人 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2.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之情。
3.表达了诗人深重的漂泊感及思乡之情。
《归园田居》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描写诗人田园劳作之乐,表达诗人对归隐
1上阕运用描写,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下阕运用抒情,抒发了作者的报国之志。
2.“卷”字极言行走之快,表现了出猎者情 绪高昂,精神抖擞。

3.表达了作者为国效命的志向和关怀国家命运 的爱国精神。
渔家傲---范仲淹
1.大雁、崇山峻岭、长烟、落日、孤城,
渲染了苍茫、荒凉的气氛,也表现了守边 将士的艰苦。
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 活氛围。
2.略 4.秋有肃杀之气,和“沙场”、“点兵”很 契合,把杀气腾腾的气氛渲染得符合实际。 3.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 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如梦令》
1.暮春;“应是绿肥红瘦”。
2.运用借代、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 3对美好事物的关注,透露作者的惜花之情。
2.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思乡之情。
3.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抒发将士们为国建 功之志和思乡之情。
《西江月》
1.上片写夏夜所见之景及对丰收的憧憬;下
片写骤雨将至的情景。 2.惊喜之情 3.明亮的月光,惊飞了夜宿枝头的喜鹊,描写 细腻,以动写静,突出了山林的幽静。
《登飞来峰》
1.指困难、挫折
李白诗
1.借景抒情,烘托出作者对王昌龄被贬一事的 同情和悲哀。
2.表达了作者对老朋友处境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3.展现了一幅雄伟壮阔的景象。烘托作者开
阔的心境。 4. (晚上俯视江面)月亮照在江水中,如同 天上飞下的一面镜子,(仰望天空)云气簇 拥而至,就像海上结成了座座楼阁,美轮美 奂。想象新奇而深情。 5.表现了诗人开阔的心境和思乡之情。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1.对金兵入侵的控诉和对国土沦丧的惋惜之
情。 2.表达词人及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是不可 阻挡的。 3. 直抒胸臆,表达词人忧国忧民但决不向敌 人屈膝的坚定的报国志向 。 4.表达了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及抗金的决心, 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诉衷情》
1、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满腔热忱
2、三个三字短句说尽了一生心事。体现诗 人一种沉痛,抑郁,无奈,悲愤及满腔的 爱国热情。
3、国仇未报,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以及 对统治者的不满之情。
《过零丁洋》
1、
用“风飘絮”比喻破碎的无可挽回的国 家;用“雨打萍”比喻自己时起时沉的坎坷 身世,比喻十分贴切,生动形象,感情真挚。
耕种生活的热爱。 3、将劳动生活的愉快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 融入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 田园生活的满足。
《观沧海》 曹操
1.沧海、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辽阔壮美景象。
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达作者气吞山河、
囊括宇宙的英雄气概。
江城子 密州出猎
、障碍等。
2.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3.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情怀。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抒发了“兴亡”之叹,引起对沦陷区国 土的怀念。 2.含蓄地讽刺南宋最高统 治集团的昏庸和软 弱无能,表达了作者对被金兵占领的广大 中原地区的怀念,并希望有像孙权那样有 雄才有胆略的皇帝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 中原,统一中国。

《终南别业》
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体现诗人身
心无所束缚,自由自在的感受。
2.隐居终南山闲适怡乐,超然物外的思想 感情。
《钱塘湖春行》
1.描绘了一幅景色明丽、生机盎然的西湖早
春图。
2.“几处”、“谁家”用词有分寸,表现了 初春的特点,“争”“啄”描绘早莺、新 燕的动态。把春的活力使大自然从严冬沉 睡中苏醒过来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
“渐欲”写出了色彩斑斓的春花慢慢使人感到 眼花缭乱,“才能”让人联想到马踏春草的 景象,充分显示了诗人遣词有分寸。
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早春的无比热爱之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遥看近却无”写出了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 无的特点。
1.春雨和草色。“润如酥”写出了春雨的润滑,
2.运用对比,通过与暮春对比,突出诗人对早 春的喜爱之情。

1
滁州西涧》
野草 涧水 树林 黄鹂 春雨 小舟,为 全诗创设了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
2.“横”是横与水面,随波飘荡的意思,一 语双关,既写出了当时舟的状态:无人摆渡 也无人要渡河,又隐喻了当时作者进退两难 的心境和对自由宁静的向往。 3.表达了作者恬淡忧伤之情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略
一个朝代兴起,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 殿,从而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代朝代 灭亡,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百姓。人民的疾 苦并不因朝代的更迭而有所改变,表达作者 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揭示了统治阶级剥削人 民、压迫人民的本质。
《虞美人》
1.
指他在南唐国当皇帝的时候的事。
2.表现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2、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 一片爱国的丹心照耀史册。表现诗人舍生取义, 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民族气节。 3.表现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为国捐躯 的民族气节。
《约客》
1. (1)描写了雨声不断、蛙声一片的江
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2)烘托出单 调而寂寞的氛围。
2. “闲”或“敲”字恰如其分表现了诗人 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迟迟不到的无聊 而又无奈的心情。 3.表达了作者约客不至的焦躁而期待的心情。
浣溪沙
晏殊
1. 对于花的凋零是无可奈何的,幸好有似曾相 识的燕子归来寻旧垒。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 中,蕴含着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 好事物无法阻止,但同时又会有新的美好事 物出现。这两句是天然奇偶,对仗工整而不 露痕迹。
2.词人内心的落寞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依 恋。

3.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流逝、好景不常的感伤 之情。
怀念旧友而产 生的悲愤之情, 又表达了他因感触 世事多变 而发出的感 慨。
2.运用比喻、对比。 “沉舟”和“病树”比喻久遭谪贬 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他贬谪后 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并且两者间形成对比,表达诗 人乐观豁达的情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