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景观分类与评价

合集下载

景观生态学 景观的分类

景观生态学 景观的分类

景观生态学景观的分类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如何优化和管理景观,以提高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健康。

景观可以根据其特征和属性进行分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景观分类方式:
1. 自然景观vs 人工景观:自然景观指由自然因素塑造的景观,如山脉、河流和湖泊等;人工景观是人类活动创造的景观,如城市、农田和公园等。

2. 开放景观vs 封闭景观:开放景观指没有明显边界或障碍物,可以自由流动和穿越的景观,如草原和海洋等;封闭景观有明显的边界和限制,如森林和山脉等。

3. 原生景观 vs 异质景观:原生景观指基本植被类型相对一致
的景观,如原始森林和草原等;异质景观由不同类型的植被或地貌组成,如混合林和农田等。

4. 城市景观 vs 农村景观:城市景观指由城市化过程产生的景观,包括建筑物、交通网络和人造绿地等;农村景观指由农田、自然资源和农业设施组成的景观。

5. 自然保护区景观 vs 开发景观:自然保护区景观指为保护生
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而设立的区域,如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开发景观指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和开发的景观,如工业
区和城市中心等。

这些景观分类方式可以根据研究需求和目的进行组合和细分,从而更好地了解和管理不同类型的景观。

景观归纳总结

景观归纳总结

景观归纳总结景观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和塑造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美学价值的地域性景观现象。

它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还包括人文景观和社会景观等多个层面。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景观无处不在,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本文将对景观进行归纳总结,从不同角度审视景观的特点和作用。

一、景观的分类1. 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景观,例如山川、江河、森林、湖泊等。

自然景观的形成与岁月演变有关,其呈现出的壮丽和奇特给人以震撼和享受。

2. 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人类在自然基础上通过勘测、规划和设计来改造和构建的景观。

例如宫殿、庙宇、园林、城市建筑等。

人文景观通过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将自然界与人类文明相结合,展现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3. 社会景观:社会景观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具有特殊意义和代表性的景观。

例如广场、商业区、校园、公园等。

社会景观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情感和认知。

二、景观的特点1. 独特性:每个景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反映了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

2. 多样性:世界上的景观千差万别,涵盖了各种各样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给人们带来了多样性的观赏体验。

3. 可塑性:景观可以根据人类的需要进行改变和塑造。

人们可以通过设计和建设,将荒芜的地方变为美丽的景观。

4. 艺术性:景观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构图、色彩、材料等多种元素的组合,展现出美的感受和审美价值。

5. 生态性:景观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景观不仅是为了美观,还具有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功能。

三、景观的作用1. 美的享受: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们在观赏中陶冶情操,感受大自然和人文之美。

2. 旅游观光:景观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各地的景点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3. 社交交流:人文景观和社会景观为人们提供了社交和交流的场所,人们可以在这些场所中结识朋友,增进了人际关系。

4. 生态保护:一些景观的建设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恢复,起到了保护生态平衡的作用。

地学第七章地文景观(下)

地学第七章地文景观(下)

案例三:某岩溶景观的形成与特征
总结词
地质作用与形态特征
详细描述
岩溶景观的形成与地下水循环、岩石性质等地质因素密切相关。在某岩溶景观中,应深入研究地下水循环规律、 岩石性质及溶蚀作用等地质因素,了解景观的形成过程和形态特征,为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案例四:某风蚀景观的保护与恢复
总结词
自然恢复与人工干预
PART 06
结论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本章总结
详细介绍了地文景观的形成、分类和 特征,以及地文景观在地理学、生态 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强调了地文景观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以及人类活动对地文景观的影响和改 造。
探讨了地文景观在不同尺度上的表现 形式,包括地貌、土壤、植被等,以 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
基础。
PART 02
地文景观的形成与演变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地文景观的形成机制
自然因素
生物作用
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水文循环等自 然因素是地文景观形成的主要动力。
植被、土壤和微生物等生物因素在地 文景观的形成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岩溶景观
总结词:生态保护
详细描述:岩溶景观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重 要区域,拥有独特的动植物种群和生态系统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许多岩溶景观面临着生态退化和环境破坏的
威胁,因此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风蚀景观
总结词:风的力量
详细描述:风蚀景观展现了风的力量对地表形态的塑 造作用,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地貌形态,如风蚀蘑菇 、风蚀柱等。这些地貌形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是 研究气候变化和地质演化的重要依据。

第七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第七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4.景观生态规划的内涵
①涉及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人类生态学、地 理学、社会政策法律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高 度的综合性; ②建立在充分理解景观与自然环境的特性、生态过 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基础之上; ③其目的是协调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及人与自 然的关系,正确处理生产与生态、资源开发与保 护、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而改善景观 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七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一、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概念与内涵
1.生态规划
利用生态学理论而制定的符合生态学要求的 土地利用规划称为生态规划 目前,生态规划主要集中于土地利用、自然 资源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方面。
2.景观规划 起源于园林设计和景观建筑 我们可将所有可能造成景观格局或组分发生 变化的规划设计活动都称为景观规划,如城镇建 设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风景园林规 划等都可纳入景观规划的范畴。
(2)内容:景观中的生态过程包括能流、物流、 信息流和物种流,这些过程引起物质、能量、信 息和物种在景观中的重新聚集和分散,形成新的 景观空间格局,最终表现在土地利用格局上。

4. 景观生态分类与制图
(1)目的:全面了解一定区域景观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特征,并 以此作为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管理的基础 。 (2)意义:景观生态图可以客观而概括地反映出规划区景观生 态类型的空间分布模式和面积比例关系。其意义在于它能划 分出一些具体的空间单位,每一单位具有独特的非生物与生 物要素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独特的物流能流规律,独特的 结构和功能,针对每一个这样的空间单位,可以拟订自己的 一套措施系统,以求得在保证其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获取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根据区域景观资源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根据区域景观资源与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与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特性如降水土壤肥力旅游价值等从景观的生态特性如降水土壤肥力旅游价值等从景观的独特性稀有性及破坏后恢复时间尺度独特性稀有性及破坏后恢复时间尺度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多样性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景观的功效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景观的功效性生物生产能力和经济价值等景观的宜人性和景观性生物生产能力和经济价值等景观的宜人性和景观的美学价值入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环境质量以及的美学价值入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环境质量以及与其相邻的景观类型的关系相斥性和相容性确定景与其相邻的景观类型的关系相斥性和相容性确定景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

生态学景观分类与评价

生态学景观分类与评价

生态学景观分类与评价景观生态规划发展历程(a)前麦克哈格时代的景观系统规划,即自然系统思想为指导的没有生态学的生态规划(b)麦克哈格时代的生态规划,即以生物生态学的适应性原理为基础的人类生态规划(c)后麦克哈格时代的景观生态规划,即以景观生态学的过程与格局关系研究为主要基础的规划方法。

McHarg被认为是继美国景观设计之父Olmsted之后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

由于他在1969年出版的《设计遵从自然》(DesignWithNature),使景观设计师成为当时正处于萌芽状态的环境运动的主导力量。

McHarg既是环境保护的鼓动者,如他主持《人与环境》电视节目,到处巡回演讲,同时他也是个实践家。

在他的传世之作中,他用多个案例来说明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从由美国东部海岸带的保护和利用,到新泽西州的高速公路选线,区域的土地的开发利用,如华盛顿和费城大都市区域的城市土地利用适宜性研究。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他就和同事合作成立了Wallace.McHarg设计事务所,在景观设计职业中倡导多层次、多学科背景的实践.景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相叠加的复合生态系统。

任何一种景观:一片森林,一片沼泽地,一个城市里面都是有物质、能量及物种在流动的,是“活”的,是有功能和结构的。

在一个景观系统中,至少存在着五个层次上的生态关系。

第一是景观与外部系统的关系第二是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即水平生态过程。

第三种生态关系,是景观元素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第四种生态关系则存在于生命与环境之间第五种生态关系则存在于人类与其环境之间的物质、营养及能量的关系关于景观规划景观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的一个方向,景观规划的理念和实践由来已久,但作为一个专业术语的出现并开始普遍使用则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期(Sedon,1986)。

景观规划:在较大范围内,为某种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合适的利用。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第7章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1 景观分类 2 景观美学评价
Hale Waihona Puke 第1节 景观分类1.1 自然景观 没有明显人类影响的景观。如;原始森林、 高山、极地、荒漠、沼泽、苔原等 1.2 经营景观 自然景观经过人类有目的的经营活动而形 成的景观。如:人类可收获的森林、草地 等
第1节 景观分类
1.3 耕作景观 以人类种植的农田为主体,与之伴生的村庄、树 篱、道路、水塘等构成的景观 1.4 城郊景观 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交错分布有住宅区、商业中 心、农田、人工植被、自然地段 1.5 城市景观 密集的建筑群、零星分布有人工管理的公园
第2节 景观美学评价
2.1 选取人们能感知的的景观美学评价指标 203203-图7-2
第2节 景观美学评价
2.2 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级、赋值 203203-表7-8
第2节 景观美学评价
2.3 建立评价模型,采用征询评分加权方法, 计算评价综合值

第七章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改)

第七章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改)

第二节 景观生态系统价值评估
一,景观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评估 1. 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 净第一性生产力: 净第一性生产力:绿色植物在单位时间和 单位面积上的所积累的有机干物质. 单位面积上的所积累的有机干物质. 2. 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评估
二 景观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及其评价
1.景观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内涵及主要内容 1.景观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内涵及主要内容 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 ①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包括生态系统的产品及 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传粉,传播种子, ②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传粉,传播种子, 生物防治,土壤形成等); 生物防治,土壤形成等); 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 ③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包括减缓干旱和洪涝灾 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害,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生态系统的娱乐功能(休闲,娱乐,文化, ④生态系统的娱乐功能(休闲,娱乐,文化,美 学等) 学等)
③ 种植景观(耕作景观):指由大量农田(人工 种植景观(耕作景观):指由大量农田( ):指由大量农田 栽培植被)以及与之相伴的人类居住点,树篱, 栽培植被)以及与之相伴的人类居住点,树篱, 道路,水塘等形成的景观, 道路,水塘等形成的景观,景观内可能残存少量 自然植被. 自然植被. 特点:景观颗粒变细;景观要素之间的边界已 特点:景观颗粒变细; 较分明,而且出现规则的几何形状; 较分明,而且出现规则的几何形状;以耕地为基 村庄增多,分布在广大的耕作景观内, 质,村庄增多,分布在广大的耕作景观内,因而 使斑块数量增多,廊道和网络也明显增多, 使斑块数量增多,廊道和网络也明显增多,基质 连通性进一步下降;干扰斑块减少, 连通性进一步下降;干扰斑块减少,引进斑块增 生物量较小,但供人类利用的净生产力最大; 多;生物量较小,但供人类利用的净生产力最大; 物种多样性降低,出现大量引进种. 物种多样性降低,出现大量引进种.

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6.1 景观生态分类景观生态学是以人类与地表景观的相互作用为基本出发点,研究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变化规律,并进行有关评价、规划及管理的应用研究。

6.1.1 景观生态分类的发展1 从土地分类到景观生态分类土地分类:将各土地单位按质地共同性或相似性作不同程度的抽象、概括与并归,获得分类级别高低不同的各种土地分类单位发生法:着眼于土地的形成过程,以发生的关联与相似性为依据进行分类,地质、气象分类景观法:通过土地空间形态相似、相异性的识别进行土地分类的方法2 景观生态分类现状1. 国际研究现状北美学派:注重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强调景观空间异质性和景观镶嵌体,对景观分类较少重视,多是将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直接转换为景观类型欧洲学派:注重严谨的景观分类与分级结合的景观分类体系,包括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半农业景观、农业景观、乡村景观、城郊景观和城市工业景观等2. 国内研究现状主要关注景观生态分类的时间应用,解决区域实际生态环境问题存在问题:主要考虑的还是土地的生态属性和空间结构,在本质上仍然属于发生法和景观法的土地分类,没有把景观的功能特征切实纳入分类体系中3. 发展趋势两种思路:从传统土地分类角度出发,融入生态学属性基于景观是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做成的镶嵌体的思想,基于生态系统类型进行分类景观生态分类应该注重景观生态功能、过程6.1.2 景观生态分类目的与体系定义:通过对景观进行类型归并,将复杂的景观要素综合体划分为具有等级体系的景观类型分类体系:功能性分类结构性分类景观生态立地-景观生态单元-景观生态系统6.1.3 景观生态分类方法1 景观生态分类的主要原则功能与结构相结合,单元确定中以功能关联为基础,类群归并中以空间形态做指标等级层次性原则,尺度效应人类主导与自然表征相结合2 景观生态分类的基本途径自上而下的划分途径(分解式分类)自下而上的归并途径(聚集式分类)步骤:选取并确定区域景观生态分类的主要因素和依据,初步确定个体单元的范围及类型,构建初步的分类体系详细分析各类单元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表列各种特征依据类型单元指标,经由判别分析确定功能归属3 景观生态分类的指标体系景观生态系统的特征:空间形态、空间异质组合、发生过程、生态功能基本内容:选取综合性的指标进行有效而可靠的分类两类指标:初始分类的主要指标地貌形态及界限地表覆被状况由于区域特征不同,景观生态系统的单元分异要素也不同,类型特征指标中选择的内容就应有所区别6.1.4 景观生态系统功能类型地球表层是具有不同功能类型的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镶嵌体,整体功能表现为各类异质功能的耦合1 景观生态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供给功能,如粮食和水供应调节功能,如调节洪涝、干旱、土地退化等支持功能,如土壤形成和养分循环等文化功能,如娱乐、精神、宗教及其他非物质方面的效益宏观生态学角度景观的利用价值和作用角度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社会伦理功能承载和调节功能人类社会的功能需求角度城镇居住与工矿景观,文化支持功能,不具备自维持性农业景观,生物生存功能,受人类调节的半自然/半人文生态系统自然及自然保护景观,环境服务功能,环境调节和环境资源供应功能,不直接受人类控制调节的自维持系统2 景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类型功能类型间往往相互制约又相互作用生产型景观,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初级产品的景观类型保护型景观,对景观生态系统具有环境平衡调节功能的景观类型消费型景观,景观生态系统中需要生产型景观和保护型景观作为支持的景观类型调和型景观,兼具两种以上功能的景观类型,缓解冲突的缓冲和过渡作用,人工修饰的自然景观、依赖自然景观衍生的半自然景观类型6.2 景观生态评价上承景观生态分类,下启景观生态规划与管理,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景观适应性评价、景观生态健康评价、景观安全格局评价6.2.1 景观适宜性评价对景观提供的支持功能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契合程度进行评判,为景观生态规划与管理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提供依据回答了自然环境能够提供何种服务于功能1 从土地适宜性评价到景观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由土地内在属性所决定的对特定用途的适宜或限制程度2 景观适宜性评价基本原则主导因素与综合分析结果相结合综合自然属性与社会经济属性的原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重视尺度效应3 景观适宜性评价的主要方法千层饼法(地图叠加法)地图重叠法加权叠加法生态因子组合法步骤:选取评价指标单因素评价确定各因素权重综合评价逻辑规则组合法为了解决地图叠加法中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困难的问题,演化产生了逻辑规则组合法无需大量计算,依据定性判断就可实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方法,难点在于逻辑规则的制定4 案例:城市土地开发的景观景观适宜性评价6.2.2 景观生态健康评价1 生态系统健康与景观生态健康生态系统健康:指结合人类健康,在生态学框架下对生态系统状态特征的一种系统诊断方式景观生态健康: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空间镶嵌而成的地域综合体,在维持各生态系统自身健康的前提下,提供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活力,新陈代谢能力、初级生产力组织力,景观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各组分间的互连通性恢复力,景观镶嵌体在胁迫下维持期原状结构与功能的能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同生态系统空间邻接关系对其服务与功能的影响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原理与方法评价的目标单元:地域空间内多种生态系统组成的空间镶嵌体的健康状态的综合评价评价的模型方法:指示物种法,未考虑人类社会经济因素指标体系法综合指标法,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指标的选取: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核心评价指标的阈值:目的是确立健康生态系统的标准,即定义一个人类所希望的生态系统的状态只能是比较同一类型的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而不是哪一种生态系统更健康评价指标的权重权重表示的是各指标变量或要素对上一层次等级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的信息主观赋权法:古林法、Delphi法、AHP法客观赋权法:熵权法、因子分析法、均方差法6.2.3 景观安全格局评价1 从区域生态安全到景观生态安全生态安全的定义广义:使人的生活、健康、安乐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社会生态安全狭义: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生态系统管理:关键是将管理政策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单元上。

第7章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1

第7章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1

地 分
况而联系起来,并且在任何地方,只要遇到相同的状况,
类 它们就会依同样的相互关系而重复。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
系 统
特罗尔(Troll)认为景观是重复出现的类型单元的群体,
而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是生态地元(ecotope)。

一 节
四、主要景观分类系统
1、生态土地分类的历史发展

国际景观生态学会(IALE)首任主席,荷兰人Zonneveld 他认为
类 系
几乎与微奇同时,波纳发展了不同等级土地单位的思想。
统 他提出地文区、单元区和单元立地。这三级术语后来被以各
种方式继承下来。

一 节
四、主要景观分类系统1、来自态土地分类的历史发展1935年,米纳提出了土壤链的概念。他说,链是这样
生 态
一组土壤,虽然在以基本的发生和形态差异为依据的自然
土 分类系统中它们彼此分离很远,但它们的出现由于地形状

五 章
第一节 景观生态分类
一、景观生态分类的概念 二、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 三、景观分类的方法与步骤 四、主要景观分类系统 五、主要景观类型及其特征

一 节
一、景观生态分类的概念
景观生态分类:就是根据景观的空间 结构与生态功能特性,划分景观生态系统 的类型。
第 一
节 二、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
M.Godron把景观生态分为纲、目、科、属、种五
个等级,类似于生物分类。

一 节
二、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
1、发生上有密切联系
如景观中处于不同发育阶段但组成结构差异很大的各个
自然群落自成一体,但人工植被则要划入另一系统,它们
具 体

景观类型分类

景观类型分类

景观类型分类景观类型分类景观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所创造的一种有意识的艺术形式,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

景观类型分类是将不同的景观按照其特征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各种景观。

1. 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指没有经过人工改造而形成的自然环境。

例如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等。

这些景观都具有独特的地貌、气候和生态系统,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2. 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指由人类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环境。

例如城市、公园、广场、建筑等。

这些景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改造方式,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3. 水上景观水上景观是指以水为主要元素构成的环境。

例如河流、湖泊、海洋等。

这些景观具有广阔无垠、变幻无穷的特点,能够给人带来宁静与舒适。

4. 山水景观山水景观是指以山、水为主要元素构成的环境。

例如山峰、瀑布、溪流等。

这些景观具有壮美、宁静的特点,能够给人带来身心愉悦和放松。

5. 园林景观园林景观是指以植物为主要元素构成的环境。

例如花园、公园等。

这些景观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生态功能,能够让人们享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6. 历史文化景观历史文化景观是指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意义的环境。

例如古城墙、古建筑群等。

这些景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改造方式,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7. 农业景观农业景观是指由农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环境。

例如田野、农村等。

这些景观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和文化意义。

总之,不同类型的景观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意义,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景观类型的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各种景观,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它们。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 组织结构是根据系统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多 样性及数量来评价
• 恢复力(Resilience)也称抵抗力.是指系统在 胁迫下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景观生态规划与设 计
7.3.2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原则
• 动态性原理 • 层级性原理 • 创造性原理 • 有限性原理 • 多样性原理 • 人类是生态系统的组分原理
7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 7.1景观生态分类 • 7.2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评价 • 7.3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7.4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景观生态规划与设 计
7.2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评价
• 7.2.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 • 7.2.2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本原则 • 7.2.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意义 • 7.2.4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景观生态规划与设 计
• (3) 指示物种法 • 一些指示性物种来监测生态系统健康. • 主要是依据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特有物种、指示
物种、濒危物种、长寿命物种和环境敏感物种等的 数量、生物量、生产力、结构指标、功能指标及其 一些生理生态指标来描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 较适用于一些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景观生态规划与设 计
7.2.3.2价值分类
• 直接利用价值 • 间接利用价值 • 选择价值 • 存在价值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景观生态规划与设 计
7.2.3.2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方法
• 直接市场价格法 • 替代市场价格法 • 权变估值法 • 生产成本法 • 实际影响的市场估值法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景观生态规划与设 计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景观生态规划与设 计
7.2.2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本原则

景观分类与评价的生态原则_肖笃宁

景观分类与评价的生态原则_肖笃宁

景观分类与评价的生态原则*肖笃宁 钟林生(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5)摘要 在分析景观定义的基础上,概述了景观分类的生态学原则,提出了自然、经营和人工等不同景观类型的特性和研究重点,并对景观的独特性、多样性、功效性、宜人性及美学价值的评价进行了探讨.文章还介绍了景观保护的概念和实践.关键词 景观 分类 评价 景观保护Ecological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classif ication and assessment.Xiao Duning and Zhong Lin -sheng (I nstitute of A pp lied Ecology ,A cademia Sinica,S heny ang 110015).-Chin.J.A p p l.Ecol.,1998,9(2):217~221.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andscape definitions,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classification w ere ex -pounded in this article.T he authors pointed out that different landscape have different charac -teristics and r esearch contents,and the values of landscape s uniqueness,div ersity,funct ion,coziness and aesthetics w er e discussed.In addition,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cept and prac -tice of landscape conserv at ion.Key words L andscape,Classification,Assessment,L 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co nserva -tio 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9631040).1997-07-18收稿,1998-01-18接受.1 景观的定义景观 一词在世界各国语言中颇为相似,英语为L andscape,德语为Landachaft,俄语为 !∀ #∃,只有法语为Paysag e.其原意都是表示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景观作为科学名词被引入地理学,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与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最早是19世纪初期的德国地理学家洪堡德(A.von Humboldt)提出景观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探索由原始自然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以后由苏联地理学家贝尔格等发展成为景观地理学派,苏卡乔夫提出生物地理群落学说,波雷诺夫建立了景观地球化学.有的苏联地理学家将景观定义为 自然地域或水域综合体 ,可用于任何等级分类单元;而A.P.伊萨钦科等则把景观视为有一定分类等级的单元[7].自从本世纪30年代景观生态一词由德国生物地理学家Carl T roll 首先提出以来,景观的概念被引入生态学,作为在生态系统之上的一种尺度单元.T roll 希望一门把地理学家采用的表示空间的 水平 分析方法和生态学家使用的表示功能的 垂直 分析方法结合起来的新学科能够得到发展,这就使景观生态学 生态学中最年轻的分支学科之一,80年代以来得到迅猛发展.景观生态学是作为一门与人类相关的学科产生的,而近来景观对于生态学研究的作用被愈来愈多的研究者认识和强调[2,4,8,9,12,13].空间被认为是 生态学理论的最终前沿 ,这里所用的 空间 一词指的是生物体对于环境反应的敏感度,而 空间化 则是生物体对资源生境的差异性与时、空变化作出反应的生物学效应,它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生态学中使用景观概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觉的,认为景观是基于人类尺度上的一个具体区域,具有数公里尺度的生态系统综合体,包括森林、田野、灌丛、村落等可视要素.另一种是抽象的,代表任意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即景观是一个对任何生态系统进行空间研究的生态学标应用生态学报 1998年4月 第9卷 第2期CHIN ESE JOU R NAL OF AP PL IED ECOLO GY,A pr.1998,9(2) 217~221尺[11].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包括镶嵌和梯度、连接和隔断、核心与边缘、密度与容量等方面[3].可以把所有的景观都视为镶嵌体,由相邻的、具体的斑块(patch)构成,而斑块是由生命和非生命的两种结构成份所组成,一种占支配地位、连续的斑块或土地覆盖类型充当基质,而其它斑块类型位于其中,比如森林斑块镶嵌在农田基质之上.斑块内的结构特性与生态参数有很大的相关关系.景观不只限于陆地环境,空间格局同样也存在于海洋、淡水和湿地环境中.景观尺度包含了一系列完整的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这些过程互相联系形成了多姿多采的现实世界.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具有特定含义的交叉学科,吸收了很多学科的基础,所以关于景观的定义有如下数种表达:a)区域综合体.b)景观是研究自然、生态和地理等实体的总体,综合了所有自然和人类的格局和过程.c)景观是一组以相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d)一个由地貌、植被、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紧密相连的自然与文化过程界定的特殊构型.e)一块被我们综合感知而不考虑其单个组分的土地.最后一个定义把景观视为被生物体(包括动物和植物)所感知的土地,更具普遍性,从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研究领域,对于确定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功能格局与空间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不同的定义是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考虑产生的.总的说来,景观被认为是区域内的一个宽广部分,通过其结构与功能成分的相互连接而体现出异质性类型,景观研究的大尺度标志着其内部过程可通过较小尺度的带谱来进行观察.地球上大多数景观是自然过程与人类文化过程交互作用的产物,是长期适应与演化形成的稳定类型.景观可以成为协调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模型,从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文化和示范价值.2 景观的分类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由于对景观定义的理解不同,对于景观的分类也就有着不同的看法.以A.P.伊萨钦科为代表的苏联一部分景观地理学家曾提出过一套复杂的景观分类命名体系,对应于不同的分类等级单元.由于这一体系的繁琐和过于复杂,即使是在前苏联也未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50年代曾作过介绍.美国景观生态学派在生态空间理论方面贡献突出,但对于景观的分类似乎较少重视. R.T.T.Forman[9]在其新著 土地镶嵌:景观与区域的生态学 一书中关于景观类型只作了简单的论述.他首先指出地形的影响,台地(T errain)景观应注意区分水域、风域与冰川台地3种类型,继而提出基于主导空间所划分的6种景观类型.关于景观的命名传统上多以主导植被类型或土地利用类型以冠之,如城郊、水田、草地、北方森林、湖沼以及工业景观等,当然以上列举的这些景观的生态性质是极为不同的.我国地理学界对土地类型研究甚多,将土地类型理解为 以地表环境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自然综合体 ,实际上近似于景观类型的划分.80年代初编制的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进行了3级分类:第一级以水热条件、生物气候带为主要依据划分了12个土地纲;第二级称为土地类,主要依据地貌类型划分,大多数土地纲有10个左右的土地类,共计125个;第三级称为土地型,以植被和土壤指标进行划分,每一土地类有3~21个土地型不等,所划分的土地型总数过千.这些类型实质上已经相当于景观生态类型,但由于只考虑土地的自然属性而未考虑人为活动所产生的土地利用情况的变化,因此不能全部反映实际存在的多种多样的景观类型.景观生态分类是土地分类的深化,如加拿大的生态土地分类,把土地视为特殊的生态系统,综合反映景观的形成与发生,王仰麟[1]提出划分生产型、保护型、消费型及调和型4种景观生态系统类型,其对应的功能特征为生物生产功能、环境服务功能和文化支持功能.N av eh[10]提出总人类生态系统的概念,涵盖了从生物圈到技术圈;将最小景观单元定名为生态小区,集中了生物和技术生态系统,最大的全球景观叫生态圈,从视觉上和空间上贯穿地理圈、生物圈和技术圈.他所建立的景观分类系统分为开放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半农业景观和农业景观)、建筑景观(包括乡村景观、城郊景观和城市工业景观)和文化景观.上述各景观有着不同的218应 用 生 态 学 报 9卷图1 Naveh提出的景观分类系统Fig.1Landscape classification s ystem provided by Naveh.能源、物质和信息输入,构成了不同性质和强度的景观驱动力(图1).此外,W esthoff按照自然度将主要景观类型分为自然景观、亚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van der Maarel提出亚自然景观的自然度损失<1%,熵增5%;半自然景观自然度损失1~5%,熵增5~12%;农业景观自然度损失6%,熵增13~20%.2.2 按照人类影响强度的景观分类总结目前景观分类的原则和(命名)方法,有以下要点:a)景观分类首先必须明确景观单元的等级,根据不同的空间尺度或图形比例尺的要求来确定分类的基础单元.b)景观分类应体现出景观的空间分异与组合,即不同景观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c)景观分类要反映出控制景观形成过程的主要因子,如地貌与植被,可以用单一景观要素也可以用复合景观要素来命名,后者即所谓叠合式的分段命名.d)景观分类包括单元确定和类型归并,前者以功能关系为基础,后者以空间形态为指标.e)景观分类应突出体现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演化的决定作用.人类活动改变着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将自然和半自然景观转变为人工管理的农田和工业化的城市区. 景观总是或多或少与人类干扰有关联,按照景观塑造过程中的人类影响强度,对于景观的分类首先可以区分为自然景观、经营景观和人工景观.按照H.T.Odum关于能量密度的论述,三者的权重系数明显不同,如以自然景观为X,则管理景观为3X,人工景观为10X.自然景观可分为原始景观和轻度人为活动干扰的自然景观两类.前者包括高山、极地、荒漠、沼泽、苔原、热带雨林等尚未受到人类活动的扰动,目前地球上此类土地尚有9.0 107km2,约占陆地总面积的52%,大都是不适于人类居住和利用的.后者包括范围较广,许多森林、草原、湿地可归入此类,而某些自然保护区常常兼有这两种景观,如生物圈保护区设计中的核心区与缓冲区.自然景观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原始性和多样性,不论是由于地貌过程还是生态过程所产生的景观特有性和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很大的科学价值,一旦破坏难以复原.因此,对于自然景观的研究,应以保护其科学价值和生态平衡为中心,资源(包括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慎之又慎,而以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为前提.经营景观又可分为人工自然景观与人工经营2192期 肖笃宁等:景观分类与评价的生态原则景观.前者表现为景观的非稳定成分 植被的被改造,物种中的当地种被管理和收获,如采伐林地、刈草场、放牧场,有收割的芦苇塘等.后者则体现为景观中较稳定的成分 土壤被改造,最典型莫过于由各类农田、果园(和人工林地)组成的农耕景观.在耕作地块占优势的农耕景观中,镶嵌分布着村庄和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的斑块,景观构图的几何化与物种的单纯化是其显著特征.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演进,原有分散和形状不规则的耕作斑块向着线形和规则多边形的方向演变,斑块的大小、密度和均匀性都会发生变化.郊区景观是一类特殊的人工经营景观,位于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段,具有很大的异质性.在这里大小不一的居民住宅和农田混杂分布,既有商业中心、工厂,又有农田、果园和自然风光.经营景观由于其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而成为我们最重要的研究对象,通常它具有如下特性和研究重点:a)可再生资源的生产性:谋求比自然生态系统更高的生物生产力,设计能发挥最大功能的景观结构.b)景观变化的持续性: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定向演变,通过变化方向和速率的调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c)人类生存环境的稳定性:注重协同,人类系统与生物系统间的生物控制共生与自我调节.人工景观或称人类文明景观是一种自然界原先不存在的景观,完全是人类活动所创造.如城市景观、工程景观(工厂矿山、水利工程、交通系统、军事工程)、旅游地风景园林景观等.大量的人工建筑物成为景观的基质而完全改变了原有的地面形态和自然景观;人类系统成为景观中主要的生态组合,通过景观的能流、物流强度大,不再构成封闭系统,同时整个复合系统的易变性和不稳定性也相应增大,人类所创造的特殊信息流渗透到一切过程,许多原有的自然规律正在经受新的检验.人工景观的共同特征和研究重点是:a)规则化的空间布局.b)显著的经济性和很高的能量效率.c)高度特化的功能和巨大的转化效率.d)景观的视觉多样性追求.3 景观的评价3.1 景观的独特性保持和发展景观的特有性,确定土地镶嵌体的生态优化系列:a)稀有性和独特性的级别:世界级、国家级、地方级.b)被破坏以后可能恢复的时间尺度:世纪、10年、年.c)综合价值:最高、高、中、低.3.2 景观的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是指景观要素在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反映了景观的复杂程度.景观多样性包括斑块多样性、组分种类多样性与格局多样性,前者指景观中斑块的数量、大小和形状的复杂程度,中者指景观中组分类型的丰富度,后者指斑块间的空间关连性和功能联系性.景观多样性对于物质迁移、能量交换、生产力水平、物种分布、扩散和觅食有重要影响,景观组分类型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呈正态分布,景观多样性的评定对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直接和重要意义.3.3 景观的功效性景观的功效性指的是其作为一个特定系统所能完成的能量、物质、信息和价值等的转换功能.它主要有以下参数:a)景观的生物生产力:包括初级生产力、净生物量与光合作用生产率.b)能值分析指标体系:能值乃是以太阳能为标准度量各种类别能量的能值(能量生态学),单位为太阳能焦耳(sej).能值分析可综合分析通过景观的能流、物流与价值流的数量动态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可对系统的能流、物流与价值流进行流量综合分析.能值指标体系包括能值投入率、净能值产出率、能值密度转换率等.c)景观的水分、养分等物质循环.d)经济密度,即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出.e)景观的信息流,景观内各个组分之间及组分内部存在着的信息交流与传递.3.4 景观的宜人性评价适于人类生存,走向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因子包括:a)景观的通达性:位置、区位、有廊道沟通、连通性、交通条件易于到达.b)建筑的经济性:地貌条件(土壤、地下水)可降低建筑成本,投资环境选择中有利于 三通一平 .c)生态稳定性:系统结构、功能的一致性、连贯性以及恢复能力、对自然灾害的趋避性.d)环境的清洁度:洁净的大气、水、土壤环境,在环境容量允许范围之内的污染物排放.e)空间拥挤度:单位空间的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绿色开敞空间系统,开放空间与绿色建筑体系,建筑容积率.f)景色优美度:景观美220应 用 生 态 学 报 9卷学质量的度量,含文化特征、景观视域、人类对景观的感知、绿色覆盖(植被+水面)、视野穿透性.1)国际景观生态博士班讲课报告.1997.10.丹麦.3.5 景观的美学价值据M arc Antrop 1)的分析,大多数人所知的景观正向美学评价特征有:a)合适的空间尺度.b)景观结构的适量有序化,有序化是对景观要素组合关系和人类认知的一种表达,适量有序化而不要太规整,可使得景观生动,即具有少量的无序因素反而是有益的.c)多样性和变化性,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和时空动态变化.d)清洁性,景观系统的清鲜、洁净与健康.e)安静性,景观的静谧、幽美.f)运动性,包括景观的可达性和生物在其中的移动自由.g)持续性和自然性,景观的开发利用体现可持续思想,保持其自然特色.与之相对应的景观的负向美学特征则表现为:a)人类尺度的丧失,景观组分的多少、大小比例失调.b)极端无序,清洁性丧失,废物、垃圾遍地.c)空间组合性的丧失.d)噪音污染、有臭味.e)景观经济或生态功能的损失,或不可达性.4 景观的保护景观的分类和评价是其开发利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景观作为一种持续的自然单位,是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和自然保护事业的有用手段.人类的经济活动和开发活动,主要是在景观层次上进行的,人类的干预已经努力创造并保持了许多独特的景观,蕴藏着人类道德重要信息和文化传统.如我国长江三角洲的水网景观,别具特色的欧洲农村景观,这些景观比它们所取代的自然生态系统无论在物种方面,还是在风景美与利用价值和文化内涵方面,都更为丰富和多样.但是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化的急剧扩张,现代交通的发展,工业新技术对环境压力的加大,严重威胁到世界许多地方的景观,使之面临退化和消失.针对这一情况,国际上提出了景观保护的概念,将通常生物多样性的3个层次(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拓展为含景观在内的4个层次,把注意力从生物多样性扩展到景观多样性,包括了景观中的自然要素和文化价值[5,6].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 文化景观 单列了出来,迄今为止已有4处 文化景观 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单.第一处是澳大利亚的Viukata 国家公园,占地132566hm 2,由干旱生态系统组成,5000年来一直是Anangu 人的家园.第二处是新西兰的T ongariro 山国家公园,占地79000hm 2,是一座活火山.第三处是菲律宾吕宋岛北部种植水稻的梯田,已有2000多年历史,海拔700~1500m,坡度近70 .第四处是葡萄牙的Sintra 城堡,建成于中世纪.在1987年召开的 被保护景观国际学术讨论会大湖区宣言 中指出,景观是生物丰富性的最后储藏所和绝对保护区的缓冲带,景观是反映过去土地利用实践的人类历史和遗迹的证据,它可以作为持续土地利用的活样板,并为人们提供美与愉快及享受自然与文化多样性的机会.当前世界许多地方的景观正受到严重威胁,保护和抢救一部分有价值的景观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1994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 VCN )大会进一步作出决议,要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来规划和管理土地,促进文化景观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参考文献1 王仰麟.1996.景观生态分类的理论与方法.应用生态学报,7(Sup):121~126.2 肖笃宁.1991.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3 肖笃宁.1997.生态空间理论与景观异质性.生态学报,17(5):453~461.4 肖笃宁.1997.当代景观生态学的进展和展望.地理科学,17(4):356~363.5 陈昌笃.1994.景观保护与受胁景观红皮书.生物多样性,2(3):177~180.6 傅伯杰.1996.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及其生态意义.地理学报,51(5):454~462.7 Apmand,D.D.(李世玢译,1992)1975.景观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8 Farina, A.1993.L ecologia dei sistemi ambientali.CLEU P,Padova.9 Forman,nd M osaics.Cambridge U niversity Press.10 Naveh,ndscape Ecology:T heory and Ap -plication.Secon d Edition,S pringer -verlag,NewYork.11 Pickett,S.T.A.and Cadenasso,nd -scape ecology: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ecological sys -tems.S cience ,269:331~334.12 Risser,P.G.,Karr,J.R.,Forman,R.T.T.1984.Landscape Ecology:Directions and Approaches.Ill -inois Natural H i story Survey Special Publication No.2,Champaign,Illinois.13T urn er,ndscape ecology:th e effectof pattern on process.A nnual Rev iew o f Ec ological Systems ,20:171~197.2212期 肖笃宁等:景观分类与评价的生态原则。

景观的分类及部分著名景点简述【最新】

景观的分类及部分著名景点简述【最新】

P2 景观分类上一章讲过景观的两种分类形式:(1)按照景观的成因和空间形式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原始森林、气象景观、山岳景观;人文景观:由于人类活动形成的景观,它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在自然景观之上附加人类的活动形成的景观,如风景名胜景观、公园景观等;二是指依靠人的思维和创造形成的具有全新面貌的景观,如城市景观、建筑景观、博物馆、公共艺术景观等。

(2)从物质构成上分为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

硬质景观是指用硬质材料构成的景观,如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各种大小建筑物、雕塑、大理石和花岗石铺地等。

存在具有较长的时间性。

软质景观是指用软质材料构成的景观,如草坪铺地、整形灌木、喷泉瀑布等水景。

这种软质景观,一般都具有较短的时间性。

随着社会发展,景观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对景观认识的加深,对景观分类有了新的标准。

但学术界并无统一的规定或分类标准,存在着不同见解,不同学科往往根据各自不同的目的要求制定分类标准,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形式:P14风景名胜:贵州黄果树;四川九寨沟;杭州西湖;广西德天瀑布;桂林山水;安徽黄山;台湾日月潭;私家园林:以苏州园林最为有名。

苏州园林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

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统称“苏州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48~1264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9~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沧浪亭:宋代代表,始建于北宋,为宋代诗人苏舜钦所建,沧浪亭记。

P15狮子林:是元代的代表,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有“桃源十八景”之称。

P16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地初唐代就有了,明朝进士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请人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

P17 P18留园:原为明代徐时泰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俗称“刘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景观生态分类:在景观法中叠加发生法的优点,旨在 得到一种更为综合和实用的土地分类。确定景观单元以功能 关联为基础;归并类群以空间形态作为主要依据。
4. 据景观生态属性分类
1)基于农业生产划分区域内景观生态系统功能类 型
生产型:突出生物生产功能,如农田、人工林和 草地。人类社会对景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求是输 出更多的产品,生物生产功能是最重要功能类型。 保护型:突出保护功能,如天然林、草地和其他 原始自然景观。 消费型:突出消费功能,如城镇、居民点及工矿 用地等人工建筑物。城镇居民点是人类聚集之 所,是各种生物产品的集中消费地。 复合型:以上三种功能并重的景观生态系统。
三. 景观生态分类的方法
1. 概述
根据景观生态分类的特征及指标选取、 分类体系的建立,宜采取功能与结构双 系列制(傅伯杰等,2002)。
1).功能性分类:根据景观生态系统的整体 特征,即生态功能属性来划分归并单元类 群,同时考虑体现人的主导和应用方向的意 义。 包括两方面内容:a. 类型单元间的空间 关联与耦合机制,组合成更高层次地域综合 体的整体性特征;b. 系统单元针对人类社会 的服务能力。
1)景观生态分类的目的和特点 在于综合反映景观的形态和发生两 方面特征。 一般地,在单元确定中,以功能关 系为基础;在类群归并中,以空间形态 作指标。
2)景观生态分类的内容
对单元空间范围的界定和等级水平的确 定,是景观生态分类的主要部分。 在个体单元确定的基础上,依据一定 的发生特征及其指标,对所及层次单元进 行类群归并,是景观生态分类的另一重要 部分。
第七章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科学认识景观、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景观资源,需要对景观资源进行生态分类和 评价,这是景观规划的基础。
本章介绍景观分类原则和方法、景观评价的基 本内涵、内容、指标体系、一般工作步骤与方法, 概要介绍景观生产力、景观生境适宜性、景观生态 服务和景观风景美学评价的要点。
第一节 景观生态分类
1. 确定待评价景观的空间地理范围及时间跨度 2. 收集资料,构建景观信息系统,划分景观类型 3. 构建景观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景观属性 4. 景观健康或景观适宜性或景观价值评价及等级区划 5. 报表及景现评价图的编制
四.各种类型的景观生态评价概要
1. 景观生产力评价 景观生产力评价属景观功效性评价。景观功效性:作为一个特定 系统所能完成能量、物质、信息和价值等转换功能。 1)景观生物生产力:包括初级生产力、净生物量; 2)景观能值分析指标:能值是以太阳能为标准度量各生态营养级能 量的能值。能值分析可综合分析通过景观能流、物流与价值流的数量 动态及其数量关系; 3)景观的水分、养分循环; 4)经济密度:即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出; 5)景观信息流:景观内各组分间及组分内存在信息交流与传递。
Z. Naveh提出的景观分类系统 提出的景观分类系统
4)Westhoff按照自然度划分的景观类型
自然景观:自然度为100%; 亚自然景观:自然度损失<1%; 半自然景观:自然度损失1~5%; 农业景观:自然度损失6%。
5)按人类影响强度的景观分类 (Forman & Godron,1986)
2).结构性分类:属景观生态分类的主体部 分,包括系统单元个体的确定及其类型划分和等 级体系的建立,是以景观生态系统的固有结构特 征为主要依据。 景观生态系统特征可以分4个方面来考察: 空间形态、空间异质性组合、发生过程、生态功 能。
2. 景观生态分类的一般步骤
A.根据遥感影像解译,结合地形图和其他 图形文字资料,加上野外调查成果,选取并确 定区域景观生态分类的主导要素和依据,确定 个体单元的范围及类型,构建分类体系。
第二节. 景观评价
一. 景观评价的概念 1 . 评价:指按照明确目标测定对象的属性,并将 其变成主观效用(满足主体要求的程度)的行为,亦 即明确价值的过程。 2. 景观评价
应依据一定评价标准;属一个系统分析的过程,即必 须进行事实判断;对景观功能价值进行判断。 ∴景观评价是对景观属性现状、生态功能及可能的利 用方案进行综合评判的过程,旨在全面认识景观现状、景 观及其组成要素敏感性、干扰状况等级、景观抗性阈值及 其等级分布、景观功能大小和景观格局等,为景观规划、 景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 景观评价的内容
1.景观质量现状评价:包括景观自然属性、人文 属性(美学质量)的评价; 2.景观开发利用评价或适宜性评价:基于景观 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分析,结合景观功能需 求,提出不同规划与利用方案优劣的评价过程; 3.景观功能价值评价:评估景观功能价值,甚 至将景观功能货币化。
三.景观评价的程序
二. 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
1. 综合性原则 景观是区域综合体,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以某种空间 组织方式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因而分类应体现综 合特征: 空间形态、空间异质组合、发生过程和生态功能 等4个方面属性特征。 2. 主导因子原则 景观形成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各因子的作用 不等。∴选取指标应有直观性、代表性和分类结果的可靠 性。
2)基于人类社会的功能需求划分区域中景 观生态系统功能类型
城镇居住与工矿景观:文化支持功能。依赖农业生产的食物、纤维、 木材等,也依赖自然生态系统的纯洁空气、水及矿物质的供应。 农业景观:生物生产功能。生物生产功能主要体现于农业景观中, 如农田、经济林地、牧草地、养殖水面等。是人类生物产品的源地。 依靠气候、水、矿物质等的供应,还使用城镇—工矿景观中的技术、 农药、化肥、除草剂、市场服务等。具有一定的自维持能力,为人 类调节的半自然半人文生态系统 。 自然与自然保护景观生态系统:环境服务功能。自然和自然保护的 景观生态系统发挥环境服务功能,包括环境调节和环境资源供应。 是地球表层生态圈和区域生态系统整体协调稳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 分,表现为不直接受人类控制调节的自维持系统。
(landscape classification)
景观生态分类是研究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基础和景
观生态评价、规划、管理的前提;
景观生态分类是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纽
带。 景观生态分类就是根据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 特性,划分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
一. 景观生态分类的概念
分类的实质:对所研究的群落按其属性、数据所 反映的相似关系进行分组,使同组的群落尽量相 似,不同组的群落尽量相异。通过分类研究,加深 认识群落自身固有的特征及其形成条件间的相互关 系。 景观生态分类实质: 从功能着眼,从结构着手, 划分景观生态系统类型。通过建立分类系统,全面 反映一定区域景观的空间分异和组织关联,揭示其 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特征,以此作为景观生态评价 和规划管理的基础。
生态系统健康指数(health index,HI)形式
HI=V · O · R =
式中,HI为系统健康指数,为可持续性的一个度量;V为系统活 力,是系统活力、新陈代谢和初级生产力主要标准;O为系统组 织指数,包括多样性和相关性;R为弹性指数。 理论上,据上述指标综合运算即可确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但实际 操作却很复杂的。因为: ①每个生态系统有许多组分、结构和功能,均有一套独自的系 统,许多功能、指标都难匹配; ②系统是动态的,在变化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内敏感物种能动 性发生相应变化; ③度量因人而异。
3)Z. Naveh的总人类生态系统
Z. Naveh(1993)提出总人类生态系统的概念,涵盖了生 ( )提出总人类生态系统的概念, 物圈;将最小景观单元称为生态小区,集中了生物和技术 生态系统,最大的全球景观叫生态圈,从视觉上和空间上 贯穿地理圈、生物圈和技术圈。他所建立的景观分类系统 分为: 开放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半农业景观和 农业景观); 建筑景观(包括乡村景观、城郊景观和城市工业景 观); 文化景观。 上述景观输入能源、物质和信息不同,构成不同性质 和强度的景观驱动力。
2.景观适宜性评价
景观适宜性评价:指相对于特定生态过程的景 观潜力和景观利用的合适程度的综合评估。 生物多样性保育着重考虑生境条件对物种生存 的适宜性。 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气候,地貌、土壤肥力 与质量、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等,对土地不同利 用方式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
第三节.景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介
景观生态系统健康是一个逐步演化的概念。由土地健康 (land health,荒野性)→景观健康(landscape health, 荒野性) 荒野性 土地再生能力)→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 health). ) 1. 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健康是系统的自动平衡; 生态系统不发生疾病; 是多样性和复杂性; 是稳定性和弹性; 是生长的活力和生活幅; 是系统组分之间的平衡; 是生态系统的整合性。
2).监测指标
①某些绿色植物防御性次生代谢物减少; ②物种生态对策改变和多样性下降; ③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量和生物量下降; ④植物根系互惠共生微生物的减少,对生物生长不利的微生物增多; ⑤外来种的入侵,造成系统波动及稳定性的变化; ⑥污染物排放:湖泊富营养化,海洋赤潮等; ⑦生态系统中限制植物生长的营养物流失量增加; ⑧植物体或生物群落的呼吸量有明显增加; ⑨系统内产品转化率低和分解速率增加,枯枝落叶层积累明显下降; ⑩系统中水和营养物质的瓶颈效应及土壤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劣、生 态平衡失调。
3)生态系统健康的度量
生态系统变量多,其健康标准亦是多尺度 的、动态的,通常以组织、活力和弹性反 映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Costanza et al.,1992)。 表8-3列出生态系统健康度量3项指标的有 关概念和度量法(Costanza et al., 1992)。
生态系统健康度量成分、有关概念及方法
B.详细分析各类单元的定性和定量指标, 表列各种特征。通过聚类分析确定分类结果, 逻辑序化分类体系。
C. 据类型单元指标,经由判别分析,确定 不同单元的功能归属,作为功能性分类结果。实 际上,前两步是结构性分类,第三步属功能性分 类。 初始分类的主要指标:地貌形态及其界线; 地表覆被状况,包括植被和土地利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