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的分类鉴定资料讲解
线虫
![线虫](https://img.taocdn.com/s3/m/0048e39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0.png)
关于RNA的功能,以前教科书上大概有三种,一种是作为信使RNA(mRNA),是gene转录的直接产物,接下来 翻译成蛋白质。所有的蛋白质都是这样合成的。另外是转运RNA(tRNA),蛋白合成的时编码和运送氨基酸到核 糖体。还有一些具有催化作用的RNA,比如核糖体的构成成分就有RNA,它们起催化作用。但是RNAi(RNA interference)的发现,揭示了RNA的另外一个重大功能:调节gene的表达(这给gene表达的调控也增加了一个 全新的概念)。
原虫幼虫
线虫亦称圆(原、幼)虫(roundworm)。线虫动物门(Aschelminthes)线虫纲(Nematoda),不少学者 为之另立为一门,为假体腔动物。是动物界中数量最丰者之一,寄生于动、植物,或自由生活于土壤、淡水和海 水环境中,线虫对生命体造成各种伤害。甚至在加工过程不科学,工艺要求不合格的醋和啤酒这样稀罕的地方亦 可见到。已知约有13,000种。线虫属两侧对称,体长,通常两端尖,并具透明隔腔(消化道与体壁间充满液体的 体腔)。
危害
管圆
对生命体
Ascaris lumbricoides,线虫的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一种,又名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是寄生在 鼠类的心、肺部的线虫,即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或成虫)寄生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可发生嗜酸性粒细胞增 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
线虫种类甚多,可以与昆虫相媲美
中国研究线虫以广州管圆线虫、松材线虫、甘薯茎线虫为多。
感染后的症状:
寄主感染幼虫发病急,感染虫卵潜伏期过后,身体才会有症状,不敏感的人无症状,但是会有贫血、低热、 烦躁、头痛、皮疹等症状,严重的导致寄主肌体受损,组织体液的改变,身体基因的改变,皮肤粘膜、肌肉纹理 的改变等。致使身体多脏器受损,导致各种并发症,危害生命。
寄生虫(线虫)
![寄生虫(线虫)](https://img.taocdn.com/s3/m/68a5bd2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5.png)
第一部分线虫一、线虫纲特征⏹虫体圆柱形,左右对称,不分节。
⏹雌雄异体,雌虫大于雄虫,雌虫尾端直,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或膨大成伞状。
⏹体腔为原体腔。
⏹消化道完整,为管形。
⏹生殖系统:雄性为单管形,雌性多为双管形(鞭虫为单管形)。
⏹发育阶段:虫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幼虫发育显著特征:幼虫蜕皮4次。
⏹生活史类型:土源性线虫,生物源性线虫二、蛔虫——学名似蚓蛔线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引起蛔虫病。
●蛔虫形态:⏹活体是呈淡红色,死后呈灰白色⏹雌虫长约20-35厘米,雄虫长约15-25厘米⏹体表有细横纹,虫体两侧有两条白色的侧线。
⏹口端有品字型排列的3个唇瓣(蛔虫的三个唇瓣呈品字形排列,借唇瓣咬附肠黏膜)⏹雌虫尾部钝圆,雄虫尾部卷曲,有两根交合刺⏹雌虫有两套对称的管状生殖系统,雄虫的生殖系统为单管型●蛔虫卵形态:⏹受精蛔虫卵:卵圆形,棕黄色,大小约(65×45)μm,卵壳厚,内含物为卵细胞,外被蛋白质膜。
⏹未受精蛔虫卵狭椭圆形,大小约(90×41)微米,卵壳薄,内含屈光的卵黄颗粒,蛋白质膜较薄,没有蛔甙层,所以有一定的变形性●蛔虫生活史:虫卵随粪便排出→感染性虫卵→经口进入人体→小肠→穿过小肠壁进入静脉→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血窦→通过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进入心脏→通过肺动脉进入肺毛细血管网→穿出血管进入肺泡(对肺产生机械性损伤)→蜕皮(产生抗原,导致免疫损伤)→上行到咽部,在咽部有两条路,一条是咳嗽将幼虫排出体外,另一条路则是通过吞咽进入消化管,最终以成虫计生在小肠。
●生活史特点:⏹人是唯一终宿主,成虫寄生部位:小肠⏹感染期:感染性虫卵,感染途径:经口⏹成虫寿命一年左右,在肠腔内孵出的幼虫必须经组织移行后才能发育为成虫,其移行途径为侵入小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入血-右心-肺/肺泡-支气管-咽喉部-胃-小肠。
⏹幼虫在发育过程中进行四次蜕皮,第一次(卵内)、第二次和第三次(肺泡内)、第四次(小肠内)。
线虫的分类鉴定
![线虫的分类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67782b3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a.png)
线虫分类鉴定的应 用
在农业上的应用
检测土壤健康状 况
防治农业害虫
促进土壤微生物 群落的平衡
提高农作物的产 量和质量
在医学上的应用
诊断肠道疾病: 线虫感染是肠道 疾病的常见原因, 通过分类鉴定可 以确诊感染的线 虫种类,为治疗 提供依据。
监测食品安全: 对食品中的线虫 进行分类鉴定, 可以监测食品的 卫生状况,保障 食品安全。
根据寄生部位进 行分类
分类鉴定方法
形态学鉴定:依据线虫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鉴定 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DNA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分类鉴定 生态学鉴定:根据线虫的生态环境和寄主进行分类鉴定 生物化学鉴定:利用线虫的生物化学特征进行分类鉴定
分类鉴定意义
确定生物种类:通过分类鉴定,确定线虫的种类,有助于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结构。
钩虫:寄生于人体 小肠内,引起贫血、 营养不良等,严重 时可导致死亡。
旋毛虫:寄生于人 体肌肉内,引起肌 肉疼痛、发热等症 状,严重时可导致 死亡。
蛔虫:寄生于人体 小肠内,引起腹泻 、腹痛等症状,严 重时可导致营养不 良和肠道疾病。
线虫分类标准
根据形态特征进 行分类
根据生态习性进 行分类
根据遗传关系进 行分类
添加副标题
线虫的分类鉴定
汇报人:XX
目录
PART One
线虫的分类
PART Two
线虫的形态特征
PART Three
线虫的鉴定过程
PART Five
线虫分类鉴定的未 来发展
PART Four
线虫分类鉴定的应 用
线虫的分类
常见线虫种类
杆形线虫:常见的 肠道寄生虫,寄生 于人类和其他哺乳 动物的小肠内,引 起腹泻等症状。
线虫
![线虫](https://img.taocdn.com/s3/m/d146792710661ed9ad51f37f.png)
根系⇒发育不良⇒根表皮受损破裂⇒结薯少而小。
开花期拔起根部,可见到许多白色或黄色的未成熟 雌虫露于根表面。雌虫成熟后变为褐色胞囊,作物 收获后这些胞囊遗留土壤中。
病原形态:
马铃薯金线虫:
雌雄异形,雄虫线性, 雌虫初为梨形,白色,后为球形,金黄 色或淡黄色,最后为褐色的胞囊。 胞囊由死亡雌虫硬化的体壁构成,内含 数百粒虫卵。
• 侵染规律: 完成1代约需40天,一年生1~2代。 以胞囊在病薯块、病根及病土中越冬。 胞囊内卵的孵化,由马铃薯根分泌物所促进, 幼虫游出土壤中,为寄主根的分泌物所引诱到 达根部,以口针在细根表面开孔,侵入根中。 幼虫侵入后,根组织变为巨大细胞,幼虫便取 食细胞巨变的根组织而成长发育。雌幼虫经3 次蜕皮肥大,变为球形成虫,与此相伴,根表 皮破裂,虫体外露,只有颈部插在根部。可寄 生于块茎,发育至胞囊, 卵藏于胞囊中。
马பைடு நூலகம்薯金线虫和白线虫重要的形态区别 : 1. 金线虫的肛阴距比白线虫长。金线虫60μm,白线 虫44μm。 2 . 雌虫的肛阴距之间角质膜表皮脊纹数不同:金线虫 16-20条;白线虫为8-12条。 3. 雄虫口针基部球至背食道腺开口距离不同,金线虫 小于白线虫。
4. 两种线虫不能交配,繁殖后代。
生物学特性:
第四节
病原线虫
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这一纲动 物包括人和动物的寄生物、植物寄生物以及自 由生活类型。 线虫的种类极多,在动物中仅次于昆虫, 全世界有50余万种线虫(Hyman,1950),植物 寄生线虫207属4832种(Esser, 1990)
线虫的一般特点
• 线虫多为不分节的乳白色透明线形体,两端稍 尖,长度一般不超过2mm,宽0.015— 0.035mm,所以肉眼不易看见,少数雌性成 虫为球形或洋梨形。线虫通常分为头、颈、腹、 尾部。
[医学]医学线虫
![[医学]医学线虫](https://img.taocdn.com/s3/m/1730166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66.png)
第十六章线虫第一节概论线虫隶属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Class Nematoda),是无脊椎动物中一个很大的类群,不但种类多,而且数目也极大,估计全球约有1万余种。
大多数线虫营自生生活,广泛分布在淡水、海水、沙漠和土壤等自然环境中;营寄生生活的只是其中很少的种类,常见的寄生于人体并能导致严重疾患的线虫约有10余种。
重要的有蛔虫、钩虫、丝虫、旋毛虫等。
形态1.成虫典型的线虫呈两侧对称的圆柱形,前端一般较钝圆,后端则逐渐变细,体不分节。
寄生人体的线虫,不同种类虫体的大小长短相差悬殊。
除极少数虫种外,均为雌雄异体。
雄虫一般比雌虫小,且尾端多向体腹面卷曲或膨大。
体壁自外向内由角皮层、皮下层和纵肌层组成(图16-1)。
图16-1 线虫横切面模式图示体壁结构⑴角皮层:由皮下层分泌物形成,无细胞结构,含蛋白质(角蛋白、胶原蛋白)、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类脂等化学成分。
质坚具弹性、光滑,覆盖于体表及口孔、肛孔、排泄孔、阴道等部位。
在虫体前端、后端常具有由角皮形成的一些特殊结构,如唇瓣、乳突、翼、嵴及雄虫的交合着伞、交合刺等。
这些结构除分别与虫体的感觉、运动、附着、交配等生活活动有关外,同时也常是鉴定虫种的重要依据。
⑵皮层:在角皮层之内,由合胞体组成,无细胞界限,含丰富糖原颗粒、线粒体、内质网及酯酶、磷酸酶等。
此层在虫体背面、腹面和两侧面的中央均向内增厚、突出,形成四条纵索,分别称为背索、腹索和侧索。
背索和腹索较小,其内有纵行的神经干;两条侧索明显粗大,其内有排泄管通过。
两索之间部分称为索间区。
⑶纵肌层:在皮下层之内,由单一纵行排列的肌细胞组成,此层被纵索分成两个亚背区和两个亚腹区。
肌细胞由可收缩的纤维部分和不可收缩的细胞体构成,前者邻接皮下层呈垂直排列,含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其协同作用使肌肉收缩与松驰;后者发达并突入原体腔,含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糖原和脂类,能贮存大量糖原是其重要功能之一。
根据肌细胞的大小、数量及排列方式,可分为三种肌型(图16-2)。
线虫复习总结
![线虫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eca992c172ded630b1cb6d1.png)
防治原则
综合性措施1查治传染源(病人、带虫者):阿苯哒唑、甲苯咪唑等2处理粪便,管好水源3加强卫生宣教
1注意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
2治疗患者:首选药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噻嘧啶;外用药:蛲虫膏,龙胆紫,3%噻嘧啶软膏等
1.普查普治,控制传染源:驱虫(甲苯哒唑、阿苯哒唑、噻嘧啶等);用铁剂纠正贫血。2.加强粪管和粪便无害化处理,改良耕作方式。3.注意个人防护:不赤脚下地,手足皮肤可涂抹1.5%左旋咪唑硼酸酒精或15%噻苯咪唑软膏。
1体长1cm左右,半透明,肉红色;2头端向背面仰曲,具有头腺1对,咽腺3个,顶端有发达的角质口囊,内腹侧缘有钩齿2对或板齿1对;3雌虫尾端尖,雄虫尾端膨大为交合伞
乳白色,细丝线状,体表光滑,长50~100mm
雌虫大于雄虫,雄虫尾部卷曲成圈。存在于人
的淋巴系统,临床上难以检测.
虫卵
1受精卵:45-7535-50 µm
成虫:1.贫血(钩虫最严重的致病作用)2.消化道功能紊乱:3.异嗜症:与缺铁有关4.婴儿钩虫病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全身变态反应的一个表现
1急性期过敏性炎症反应:
2慢性阻塞性病变:
诊断
自粪便中查出虫卵即可确诊。常用的方法:1.直接涂片法:3张涂片阳性率较高。2.沉淀集卵法:检出率高。3.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率高。4.改良加藤法:能定量。
1.雌虫特殊产卵习性:肛门瘙痒及炎症,失眠、烦躁、消瘦、惊厥等
2.异位寄生:
阑尾炎、泌尿生殖系统和盆腔的慢性炎症和肉芽肿
3.局部肠黏膜的损伤:消化功能紊乱
诊断:午夜肛周查成虫;晨起便前查虫卵(透明胶纸法,棉签拭子法)
幼虫:1、钩蚴性皮炎(粪毒):烧灼、针刺感、瘙痒、丘疹、水泡、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脓疱等2、全身变态反应及呼吸道症状:钩蚴性肺炎(出血性)咳嗽、咯血、发热,大量感染可致钩虫性哮喘
线虫讲解课件
![线虫讲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b88219aaea998fcc220e9a.png)
3
一、形态
1.成虫
多呈圆柱形,体表光
滑不分节; 大小因虫种而异;
蛔虫(20)
雌雄异体,雌大雄小;
雌虫尾尖直,雄虫尾
卷曲或成伞状。
钩虫(1)
4
2.虫卵 一般为椭圆形,无卵盖 多为黄色、棕色或无色。 卵内含卵细胞或胚蚴。 有些虫卵发育快,产出前
已形成幼虫,称为卵胎 生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39
口囊和齿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40
雄虫交合伞和背辐肋 背辐肋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41
(二)虫卵 两种钩虫卵相似,不易区别
大小为56~76×36~40μm
椭圆形,无色透明
卵壳极薄
卵内含4~8个卵细胞
卵细胞与卵壳间有明
显均匀的空隙
空隙
卵壳 卵细胞
42
恢复期:肌纤维内幼虫囊包形成,损 伤肌组织修复,病情好转或恶化。
57
←幼虫侵入肌肉 ←眼睑水肿
眼结膜充血→
58
诊断 询问病史(饮食史等) 患者肌肉活检,查获幼虫囊包确诊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治疗: 首选药物为阿苯达唑
59
第八节 丝 虫
我国仅有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流行;
该虫经按蚊叮咬人而感染;
➢丝状蚴的感染方式
➢经皮肤、毛囊、汗腺等主动侵入
➢经口(乳汁、食用转续宿主)
➢经胎盘感染胎儿
➢幼虫在体内移行:皮肤→静脉→
右心→肺→支/气管→会咽→胃→小
肠
➢ (有些有迁延移行现象,无)
➢寄生部位:小肠(上段)
➢成虫寿命: 7年; 5~15年
线虫的分类鉴定课件
![线虫的分类鉴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47d06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8.png)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线虫的基本信息 • 线虫的分类方法 • 线虫鉴定技术 • 线虫分类鉴定的应用 • 线虫分类鉴定的发趋势
目录
CONTENTS
01
线虫的基本信息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宏基因组学分析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线 虫基因组进行分析,了解 线虫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
04
线虫分类鉴定的应用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农业线虫病害防治
农业线虫病害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线虫分类 鉴定对于防治农业线虫病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鉴定线虫种 类,可以确定防治策略,选择合适的农药和防治方法,有效 控制线虫病害的传播和危害。
ERA
线虫的定义与特征
定义
线虫是一类微小的蠕虫状动物, 属于线形动物门。
特征
线虫通常呈圆柱形,体长一般在 几毫米至几十毫米之间。它们具 有完整的消化道和生殖系统,通 过肌肉纤维的收缩进行移动。
线虫的分类体系
分类依据
线虫的分类主要依据其形态特征、生 物学特性和基因序列等方面进行。
主要类群
线虫可分为两大类,自由生活的线虫 和寄生的线虫。其中,寄生的线虫又 可以分为内寄生和外寄生两种类型。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通过分析线虫DNA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进行线虫种类的鉴定 。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利用特定引物和探针,对线虫DNA进行扩增和检测,快速鉴定线 虫种类。
生物信息学技术
数据库比对
将线虫的基因序列与已有 的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 线虫的种类。
线虫资料整理
![线虫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27caa2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1e.png)
无
虫卵随着宿主粪便排出体外,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 在土壤中经 3-5 周, 卵细胞发育为幼虫, 经蜕皮发育为感染期卵。 人因为食入被感染期虫卵 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感染
猪饲料被含有旋毛虫囊 包的肉类污染,或者猪吃了感染旋毛虫的死老鼠,旋毛虫的囊包就会进入猪的肠 道内,旋毛虫囊包在肠道消化液的作用下,幼虫孵出,孵 出的幼虫在肠道发育为成虫,成虫发育成熟后雌雄交配,雌虫直接产出幼虫,幼 虫穿过肠粘膜进入肠壁下小血管和小淋巴管,随血液循环移行到身体各处,再进 入横纹肌细胞发育形成梭形的幼虫囊包。
毛首鞭形线虫“形如其名”, 虫体前五分之三细如毛发, 后五分之二粗如鞭柄。 全虫外形像马鞭。 雌虫长 35-50 毫米, 比雄虫长而大, 尾端钝圆; 雄虫长 30-45 毫米, 雄虫尾部向腹面蜷曲呈螺旋状。 虫卵呈纺锤形或腰鼓形, 棕黄色, 是中等大小的虫卵, 卵壳较厚。
成虫多寄生于盲肠, 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 3-5 天后发育为感染期虫卵, 经口误食进入人体, 在小肠内孵化出来, 侵入肠黏膜, 经 8-10 天发育后, 返回肠腔, 移行至盲肠发育为成虫
旋毛虫
旋毛形线虫简称旋毛虫,可引起人兽共患的旋毛虫病,旋毛虫病也是一种重 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成虫微小线状,雄虫长约 1.5 毫米,雌虫长约 3.0-4.0 毫米。咽管较长,占 体长的 1/3 至 1/2。寄生在宿主横纹肌细胞内的幼虫,长约 1mm,卷曲于囊包中。囊包呈梭形, 通常 1 个囊包内含有 1-2 条幼虫,也可多达 6-7 条
第三章 线虫的分类鉴定
![第三章 线虫的分类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a25537cb05087632311212e2.png)
寄生性:根外寄生,或寄生于真菌。 模式种:戴维恩垫刃线虫。
垫刃属
常见植物线虫属的鉴定特征和一般生物学特性
ITS1
5.8S
ITS2
28S
ITS region of ribosomal repeat
rDNA-ITS鉴定根结线虫
植物线虫的其他鉴定方法
rDNA-ITS 测序后同源性聚类分析的系统进化树
植物线虫的其他鉴定方法
2. RAPD-PCR鉴定根结线虫
M.incognita M.javanica M.arenaria
(3) 系统学:探寻线虫种类的起缘及其之间的亲缘关系,追溯其进化过
程。
(4) 分类学:狭义的植物线虫分类学是研究植物线虫分类的方法和理论,
广义的植物线虫分类学就是研究上述诸内容的一门科学。
植物线虫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植物线虫分类学:是运用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方法,依 据线虫表达系统发育关系的性状或性状组合,对植物线虫 进行鉴定、命名和排序,制定可以反映植物线虫进化过程 或阐明各类群内在关系的分类系统,进而揭示植物线虫的 起源及各种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同时不断探索新的分类方 法和理论。
寄生性:内寄生,寄生植物根部表面、形成胞囊,使根部坏死。 模式种:大豆胞囊线虫、甜菜胞囊线虫、燕麦胞囊线虫。
异皮 属
常见植物线虫属的鉴定特征和一般生物学特性
根结属
分类地位:垫刃目、异皮科、根结亚科 形态特征:
1. 雌雄异型,雌虫成熟后呈梨形,表面不褐化,柔软透明; 2. 雌虫双卵巢,卵成熟后全部排到体外的胶质卵囊中;3.雄虫 无交合伞,有引带,尾短于肛门处的虫体直径。 寄生性:内寄生,寄生寄主形成根结,线虫终生保留其中,不 造成根部坏死,寄主广、危害重。 模式种:短小根结线虫。
5-2.线虫概述蛔虫鞭虫蛲虫
![5-2.线虫概述蛔虫鞭虫蛲虫](https://img.taocdn.com/s3/m/ec9142c5bd64783e08122b1a.png)
※※某些线虫外包裹蛋白质膜
【生活史】
基本过程:虫卵→幼虫→成虫 感染期: 感染期卵 、感染期幼虫 类型
1.直接型:不需要中间宿主,也称土源性线虫(geo-nematodes) A.幼虫→感染期幼虫→成虫,虫卵不离开人体即有感染性(经口) B.虫卵→感染期虫卵→幼虫→成虫,虫卵在外界发育至感染期卵 (经口) C.虫卵→幼虫→感染期幼虫→成虫,虫卵在外界发育至感染期幼虫 (经肤)
2.间接型:需要中间宿主,也称生物源性线虫(bio-nematodes) 媒介 蚊
成虫→幼虫→感染期幼虫→成虫
【生 理】
1. 虫卵孵化与幼虫蜕皮来自在适宜的条件下,有些虫种的虫 卵能在外界环境中发育成熟并孵 化
幼虫发育最显著特征:蜕皮
1
2
1 2
3
3
4 4
线虫幼虫一般蜕皮4次
【生 理】
2. 成虫期营养与代谢
蛔虫引起的荨麻疹
2.成虫致病 (3) 蛔虫并发症
【致 病】
1. 胆道蛔虫症 最为常见的并发症 成虫钻入胆总管引起 症状: • 腹痛:突发性右上腹绞痛 间歇性 加剧 • 放射痛:右肩、背部、下腹部 • 恶心、呕吐、极度不安
钻入胆总管的蛔虫
蛔虫成虫阻塞肝胆管
2.成虫致病
【致 病】
(3) 蛔虫并发症
2. 蛔虫性肠梗阻
2.形态 成虫:圆柱形;两侧对称,体不分节;雌雄异体 • 雌:尾端尖直 • 雄:尾端卷曲 • 体壁:角皮层(质尖有弹性;形成环纹、嵴、刺、乳突、唇瓣、 交合伞等);皮下层(背腹索内有神经干,侧索中有排泄管); 纵肌层(分4区;多肌、少肌型、细肌) • 消化系统:口、咽、中肠、直肠、肛门;有唇瓣 • 生殖系统:雌(双管,前端);雄(单管,后端) • 神经系统:神经干、神经环、乳突、头感器 • 排泄系统:两侧皮下各一条;横管相连 虫卵:卵圆形;卵黄膜、壳质层、脂层、蛋白质膜
线虫(Namatoda)简介
![线虫(Namatoda)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cd9b3b483d049649b6658fc.png)
肛门之后的部位为尾部。 表皮具角质层,不具弹性。发育后需蜕皮。因 线虫体内高液压,无环状肌,进行正弦运动。
线虫的特征
部分线虫具有隐生能力。 (隐生/潜生:缓步动物用作抵抗不良环境的一种生命状 态。包括:低温、低湿、缺氧、变渗等几种方式。) 线虫一般以真菌、细菌、原生动物等为食。也有很大一 部分为寄生线虫。其排泄器官可分为腺型和管型两种。 其交配的主要结构为spicule,交配时从泄殖腔中伸出, 并插入雌性的交配孔。
线虫(Nematoda)简介
目录
1 线虫的分类 2 线虫的特征
1
线虫的分类
线虫的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1
kingdom
真后生动物亚界 Eumetazoa
3
线虫动物门
Nematoda
2
phylum
蜕皮动物总门 Ecdysozoa
4
线虫动物门 Nematoda
线虫的分类
色矛纲 Chromadorea
class
刺嘴纲
Eno、plea
侧尾腺纲
Secer、nentea
2
线虫的特征
线虫的特征
线虫为假体腔动物,多样性仅次于节肢动物, 几乎覆盖了所有含水生态位。
三胚层、原口、后生动物;具一套完整消化器 官,是有两个开口的管状消化系统;没有循环系统 和呼吸系统,代谢物质和气体依赖于水和半透性体 壁经扩散作用完成运输,同时以此限制其粗细但不 限制其长度。
线虫的特征
线虫鉴定常用形态学特征:
口腔(有无探针);
咽部和肠道的形状;
植物线虫基础知识
![植物线虫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6b2593402768e9950e73803.png)
二、内部器官结构 1、体壁结构 2、体腔 3、消化系统 4、生殖系统 5、神经系统 6、排泄系统
体躯形态
虫体大小
虫体各部
虫体头部形态
虫体尾部形态
虫体头尾部
虫体表皮
线虫体壁结构
线虫假体腔
线虫消化系统(口针类型)
线虫繁殖系统(雌虫卵巢)
胞囊线虫生殖系统
根结线虫会阴花纹
胞囊线虫阴门锥和阴门桥
线虫雄虫交合刺
线虫神经系统
线虫排泄系统
植物线虫的生物学特性
一、世代周期
三、寄生方式
卵 幼虫 成虫 卵 1、外寄生
二、侵染循环
2、内寄生
1、初侵染源
3、半外寄生
2、侵入寄主
四、病害症状
3、定居繁殖
1、组织病变
4、扩大群体
2、植株矮小
5、扩散再侵染
五、分布和传播
植物线虫世代周期
胞囊线虫生活史
科(Family)
-idae
垫刃科(Tylenchidae)
亚科(Subfamily) -inae
垫刃亚科(Tylenchinae)
族(Tribe)
-ini
属(Genus)
不规则
垫刃属(Tylenchus)
种(Species)
不规则
戴维恩垫刃线虫(Tylenchus davainei)
种级分类阶元的名称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种的名称:种的名称采用双名法。即一个物种的学名由
属名和种名组成,如:Paralongidorus citri(柑橘拟
长针线虫),前者是属名,后者是种名。种名不能单独 使用,只有属名与种名组合成一个双名时,才能代表一 种动物的名称。属名首字母必须大写,种名首字母小写。 名称被引用在文章中首次出现时,种名后常附定名人姓 氏和定名年份,姓氏与年代之间用“,”隔开,它们并 不是名称的组成部分。属名和种名一般用斜体或黑体。
线虫知识点总结
![线虫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21060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8.png)
线虫知识点总结线虫是一类微小的无脊椎动物,它们在地球上广泛分布,包括海洋、淡水、泥土和腐植质等环境中。
线虫的形态各异,有着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实验动物之一。
线虫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还为研究其它生物的生命周期、发育过程和遗传机制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线虫的分类线虫是一类包括有机体形态各异的无脊椎动物,它们属于节肢动物门,线虫亚门,环节动物纲等多个分类单元。
根据形态、生态和遗传特征不同,线虫可以分为多个科、属、种等级别的分类单元。
其中包括常见的土壤线虫、淡水线虫、海洋线虫等多种类型。
二、线虫的形态特征1. 体形:线虫的体形多为长而细长,呈圆柱形或扁长形,体长一般为0.1-2厘米不等。
2. 体壁:线虫的体壁主要由外皮层、肌层和内膜层组成,具有保护身体、提供支持和运动等功能。
3. 消化系统:线虫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咽、肠等器官,能够消化吸收食物并排泄废物。
4. 运动器官:线虫的运动器官主要由纤毛和肌肉组成,能够通过收缩和伸展等方式实现蠕动和游动。
5. 神经系统:线虫的神经系统由脑、神经环和神经冠等部分组成,能够接受外界刺激并调控其行为。
三、线虫的生活史线虫的生活史主要包括发育、生长、繁殖等阶段。
线虫通过卵、幼虫和成虫等不同发育阶段,经历了生活史中的多个重要过程。
其中包括卵发育、孵化、幼虫生长、成虫繁殖等多个阶段。
1. 卵发育:线虫的卵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够经历一定的发育过程,逐渐形成幼虫。
2. 孵化:线虫的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能够孵化成为幼虫,继续生长发育。
3. 幼虫生长:线虫的幼虫经过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逐渐成长为成虫。
4. 成虫繁殖:线虫的成虫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够进行繁殖,产生新的后代。
四、线虫的生态特点线虫在地球上广泛分布,栖息于不同的环境中,包括土壤、淡水、海洋、腐植质等多种类型。
线虫常常作为食物链的底层生物,不仅自身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还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重要的食物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植物线虫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植物线虫分类的目的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鉴定:研究区分和确定植物线虫的各个种类,按照国际动物命名法
规予以命名,并加以描述,提供正确识别和辨别线虫种类 的知识和资料。
(2) 分类:根据线虫种类之间的异同及亲缘关系,确定其所属的分类 阶
元层次,制定分类系统。
9
植物线虫的形态分类特征
(3) 头部 ① 总的形态:球形、半圆形、圆锥形等,前缘平、平圆、圆等,高、低环纹
数等; ② 与体部有无明显界限:无缢缩(连续)、微缢缩、缢缩; ③ 唇区结构及形态:唇区位于头部前端,其模式结构是两个侧唇瓣、两个亚
背唇瓣和两个亚腹唇瓣;呈辐射状排列,唇区的形态特征是重要的依据; ④ 头架:角质化或骨化或硬化的程度(强、弱或显著、不显著); ⑤ 侧器:口腔两侧各有一个侧器,侧器口的形状也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13
植物线虫的形态分类特征
雄虫生殖系统的描述:
① 生殖腺单或双,长度,若单生殖 腺则其前伸或后伸(一般前伸),是 否转折; ② 贮精囊是否明显; ③ 交合刺形态:瑰玫刺状、新月状、
贮精囊
镰刀状等; ④ 引带有无; ⑤ 交合伞有无பைடு நூலகம்其长度,与尾的位 置关系。
14
植物线虫的形态分类特征
(3)排泄系统:排泄孔的位置,
11
植物线虫的形态分类特征
2.内部结构
(1)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 ①口针:粗、细,有无基部球及基部球形态(球形、凸缘状、郁金香形、锚状等)。 ②食道:食道类型及结构在高级阶元的分类上非常重要。 ③食道腺开口:滑刃目线虫背食道腺开口位于中食道球,垫刃目线虫背食道腺开口位 于口针基部球后的食道前体部,这两类线虫的2个亚腹食道腺开口位于中食 道球,垫刃目线虫的背食道腺开口与口针基部球的距离是一些种、属的重要 鉴定特征。 ④肠:在分类鉴定中意义不大。 ⑤肛门:常描述的是该处体宽,有的肛门略凸起,也只作为描述特征,不作为鉴定 检索特征。
3
植物线虫分类鉴定的依据
形态学 生物化学 细胞遗传学 鉴别寄主 分子生物学
4
二、植物线虫的形态分类特征
形态特征是最直观、最常用的分类特征。 但仅仅依靠形态特征难以区别一些种类,特别是一些近 缘种。 所以有必要使用形态以外的其他性状特征,如遗传学性 状、生理生化性状、分子性状以及生态、行为、地理等 性状都已开始应用于植物线虫的分类鉴定。 形态性状往往明显地反映生物进化、反映物类(或物种) 的亲缘关系及生活关系,所以目前植物线虫分类,主要 还是以形态性状为基础的形态分类 。
式,后来该公式又得到补充和完善。
8
植物线虫的形态分类特征
(二)形态特征描述(质量特征) 1. 外部形态结构 (1) 体形和死态 (2) 角质层
① 环纹:细、粗、中等,表面光滑或有外生附着物; ② 侧区:纵线或刻线数,是否有网纹,网纹所在部位、宽度及其
占虫体宽的比例; ③ 纵脊或纵线:侧区以外是否有纵脊或纵线。
10
植物线虫的形态分类特征
(4) 乳突(papilla):头乳突、颈乳突、 交配乳突、泄殖腔唇乳突和尾乳突等是 常用的鉴定特征。 (5) 尾部(tail)
① 尾部长度:长、短; ② 尾形:细或宽圆筒形、细或宽圆锥 形(对称或不对称)、丝状、棒状、杆状等; ③ 尾末端形态:锐尖、尖、细尖、钝 尖、平、平圆、半圆,光滑、有环纹等; ④ 尾端上有无附着结构:尾突(尾末 端上突起)、尾尖突(尾突上的突起或很细 的尾突)及其形态和个数等; ⑤ 尾腹环数:尾部较短并且环纹清楚 的类群常要数尾腹部环纹数。
(3) 系统学:探寻线虫种类的起缘及其之间的亲缘关系,追溯其进化过
程。
(4) 分类学:狭义的植物线虫分类学是研究植物线虫分类的方法和理论,
广义的植物线虫分类学就是研究上述诸内容的一门科学。
2
植物线虫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植物线虫分类学:是运用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方法,依 据线虫表达系统发育关系的性状或性状组合,对植物线虫 进行鉴定、命名和排序,制定可以反映植物线虫进化过程 或阐明各类群内在关系的分类系统,进而揭示植物线虫的 起源及各种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同时不断探索新的分类方 法和理论。
16
植物线虫的其他鉴定方法
2.鉴别寄主 方法:鉴别寄主反应:烟草、棉花、辣椒、 西瓜、
花生、番茄等。
鉴别寄主反应
鉴别寄主 Differential
host
结果 Results
12
植物线虫的形态分类特征
(2)生殖系统:线虫的生殖系统很发达,是分类 上重要性状。
雌虫生殖系统的描述:
①生殖腺单个(前伸或后伸)、1对(对伸或前伸); ②单个生殖腺的是否有后阴子宫囊,后阴子 宫囊长度;③生殖腺的长、短;④卵巢直伸 或转折(1、2或多个转折);⑤卵母细胞单行、 双行或多行排列;⑥受精囊有或无;⑦子宫: 是否有卵、卵的多少、长度(较少描述) ; ⑧阴道:长度(占阴门处体宽的比),垂直体 中轴或斜向前(后)伸;⑨阴门:位置,阴门 形态:横裂、纵裂、孔状。
有时要描述排泄管角质化程 度。
(4)神经系统:侧尾腺是线虫
高级阶元的重要分类特征,
在纽带科中,侧尾腺口的形
态和位置也是种、属的重要
鉴定特征;雄虫泄殖腔前后
的乳突统称生殖乳突,也是
重要的分类鉴定特征;神经
环和半月体通常作为描述特
征,有时也作为种的鉴定特
征。
15
植物线虫的其他鉴定方法
1.生物化学鉴定法(雌虫的同功酶图谱)
幼虫和雄虫形态一般不作为定种的主要依据,只作为参考 和辅助依据。
6
植物线虫的形态分类特征
在植物线虫的分类鉴定中,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均用于种 的鉴定上; 属及其以上高级阶元的鉴定一般主要依据质量特征。
7
植物线虫的形态分类特征
(一)形态特征测计(数量特征) 关于数量特征的测量计算,De Man (1880)提出一套公
5
植物线虫的形态分类特征
目前,植物线虫形态分类所依据的特征,主要是外部和内 部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特征主要包括体形、角质层结构、头部和尾部特 征,内部形态特征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结构特征 等。
植物线虫各发育时期的形态以及雌、雄虫的形态均有差异, 分类定种,多数是依据成熟雌虫的形态,异形虫的年青雌 虫形态也是重要定种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