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咬文嚼字》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练习(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A. 婵(chān)娟咬文嚼(jué)字倒涎(xián)
B.锱铢(zīzhū)必较没镞(zú) 付梓(xīn)
C.岑(cén)寂烹(pēng)茶王嫱(qiáng)
D.尺牍(dú) 灞(bà)桥下乘(shè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D)。
A. 斟酌剥啄有声 B.辨惑清沁肺腑
C. 因缘胸襟气度 D.烂调刻苦自励
3.解释下列词语。
(1)援例:引用成例。
(2)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金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3)中石没镞:射中石头,箭头没人其中。
(4)岑寂:寂静。
(5)付梓:古时用木版印刷,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
(6)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叫杀青。后来泛指写定著作。
(7)尺牍:书信。古代书简约长一尺,所以这样说。
(8)下乘:下品、下等。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B.“学富五车”典出《庄子》,用来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
C.“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三国时曹植自称“才高八斗”。
D.“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是宋代词人贺铸的词句。二、课文理解
l,课文从评论郭沫若的炼字说起,引出了什么观点?随后又举了哪两个例子来证明的?这三个例子各具有怎样的典型性?
答:作者要引出的观点是: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因此,“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随后作者又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故事的改写:一是对“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这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第一例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第二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第三例说明不同字眼意境不同。2.文字的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其正面意义及负面作用分别是什么?作者各引用了哪些例子来阐明这些道理的?
答:其正面意义:善用联想意义,可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其负面作用在于“套板反应”’一派套语滥调,全无新奇的意味。论述其正面意义,举了“烟”“月轮”的联想意义,分析了苏轼“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丰富的意蕴。论述其负面作用,举了“柳腰桃面”“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春花秋月”“柳岸灞桥”等套语,并加以评析。3.概括课文主旨。
答:课文论述了阅读或写作中锤炼字句的重要性,指出字词的运用是和思想情感的表达分不开的,要达到艺术的完美,必须力戒套语滥调,善于“咬文嚼字”,养成严谨的作风。
三、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丈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更复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单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是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1.对“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一句中的“凝练”,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
A. 紧凑简练 B.凝聚提炼 C. 凝重精炼 D.凝固专一
2.作者引用王若虚修改《史记》“李广射虎”的事例,目的是为了证明怎样一个道理? 答:一句话换一个说法,意味就有变化。
3.作者通过对“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的细心玩索,指出“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那么在作者看来,“推”表达了怎样一种意境?“敲”又表达了怎样一种意境?
答:“推”字表达的是孤僧步月,归寺的冷寂情景。“敲”则表明寺中还有人,是僧人不甘寂寞,月夜访友归来的情景。
4.作者认为“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理由是什么? 答:“推”更符合寺院僧人修炼时那种清净冷寂的氛围,而“敲”,则打破了岑寂,平添了搅扰,破坏了这种氛围。
5.概括语段的中心观点。
答: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