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宿舍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四篇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四篇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四篇篇一: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 设计说明本系统依据《电缆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民用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30MHZ~1000M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技术标准》并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进行规划设计,主要包括:设备选材:选择品质优良、功能齐全、实用可靠、价格合理的系统设备,通过对系统及设备进行合理规划、配置,做到物尽其用,充份发挥系统的最佳使用效能。

实用性:本系统规划了足够数量的电视频道以提供选择。

电视频道包括卫星电视以及自办节目等多套电视节目频道。

先进性:为了满足发展需要,本系统按双向传输方式设计。

网络器材采用宽带产品。

其中放大器、分支分配器和用户终端采用“双向”产品。

兼容性:本系统可作为独立的服务区使用,系统网络不需作改造,可直接并入有线电视网络。

可靠性:为了保证系统运行可靠,除了系统前端选择优质、可靠的产品设备外,对系统传输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十分重要。

为了提高系统网络的可靠性,本系统传输系统按分区传送方式,这种方式可有效地避免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系统带内高低端信号电平出现的不平衡,同时还可避免由于传输网络某部分出现故障而影响系统整体运作的情况。

二. 此外,本系统在整体布局、方便维护和操作等方面均作了综合的考虑。

三. 网络设计依据和标准:本系统网络设计依据《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总体规划》设计。

系统标准按广电总局下发的标准执行。

主要标准如下:A、《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B、《有线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及电缆标准》(GY/T106-19XX)C、《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有线广播电视网电缆分配网设计规范》E、《电缆分配网络施工工艺要求》F、《有线电视网络入网器材技术指标》G、《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H、《有线电视HFC系统技术规范》四. 系统规划1、节目源本系统电视节目包括卫星电视、自办节目两大类。

校园有线电视网设计

校园有线电视网设计

校区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以太原理工大学北区为例一、设计思路(1)校园电视系统早在十年前就已建成联网,并在学校的教学、思想教育、宣传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现如今有线电视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的实时视频宽带效果、丰富的视频学习资源都是计算机校园网暂时无法替代的。

同时双向传输系统,增加了交互功能,能充分传递教学信息,全方位地开展教学活动。

比如在报告厅作学术报告,通过双向传输系统,可以把学术报告会的信息传达到整个电视网络,扩大了传播范围。

双向系统还可利用微格教室的摄像系统传递课堂教学信息,使教学示范课、观摩课得到充分展现。

(2)结合以后的扩展及现在邻频传输的普及应用和双向系统的有利因素综合考虑分析,设计采用550M邻频传输技术,双向有线电视系统的方案。

(3)该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包括前端系统、干线系统和用户分配系统三个方面。

要满足至少传输三十路信号,其中五路为自办信号,五路上行信号。

网络覆盖太原理工大学整个北区,包括家属区。

在电视信号的分配上,要考虑如何将高品质的电视信号传给用户,考虑采用什么网络结构分配CATV信号,使用户之间的相互隔离度高,不相互影响,又能使用户电平基本一致。

(4)设计前要仔细研究整个校区的建筑图,充分考虑干线的走向及长度,确定干线系统及分配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计算用户电平,绘制所需材料的明细表。

二、设计内容及步骤(1)前端系统采用550M邻频双向传输系统,前端设计主要考虑设备的选用、天线的选用和架设及电平的设置。

其中设备的选用与频道数、指标、系统规模的大小、系统功能、系统投资有关。

而天线的假设需工程人员反复选址和调整。

前端输出电平要满足系统整体设计的要求,本方安中前端输出电平确定为105/110dBuV,余量为±4dB。

同时考虑到双向,前端要有微机控制设备和调制解调设备,对开路的信号加频道处理器。

派频率分配•108M〜550M 其中大部分频道与电视接收机的电视频道相同,CHA〜CHJ中5路用于自办节目,其余用来实况转播、传输数据信号和静止图象信号。

太原理工大学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全部)

太原理工大学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全部)

太原理工大学有线电视系统设计课程名称:有线电视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001班同组人:马塾亮、卜军亮、韩东泽、任伟、任俊杰、周孚宗、喻晓斌、吴清涛、谭春、张翔宇指导教师:李艳平2013 年12 月13 日太原理工大学有线电视系统设计电子信息1001班同组人:马塾亮、卜军亮、韩东泽、任伟、任俊杰、周孚宗、喻晓斌、吴清涛、谭春、张翔宇一、系统的规划1.规划的指导思想太原理工大学前端中心设在北区,需传输有线电视信号到中区、南区和明向校区,北区到中区采用同轴电缆传输线钟,北区到明向校区采用光缆传输,其中到明向校区的信号分出来一部分给南区。

前端应选用规格比较高的优质的国产设备。

一般可采用800MHz邻频传输技术,近期规划传输十二套节目即可满足用户要求。

2.系统的频道配置与节目规划学校的CATV系统需避开的开路频道有DS2;DS7,所以其频道设置为:DS1,DS3,DS4,DS5,DS6,DS7,DS8,DS9,DS10,DS11,DS12,另外使用两个增补频道Z5,Z7。

具体的节目频道安排如下:卫星接收:DS1转中一台 DS3转中二台 DS4转中三台DS5转浙江台 DS6转中教一台 DS8转中四台DS9山东台 DS10转山西台 Z5转中教二台天线接收:DS11转太原一台 DS12转黄河台 Z7转太原二台二、系统模式及规模学校的CATV系统的传输和分配网络采用“星一树”结构,并全部采用单方向传输方式。

其基本模式为:前端一干线一支干线及分配系统,如图1所示。

图1、学校有线电视系统示意图三、设计依据设计时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规定:(1)《有线电视广播系统及规范(GY106-92)》。

(2)《民用建筑电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国际报批稿)。

(3)《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

(4)广电部“有关有线电视现阶段网络技术体制的意见”。

(5)该地区CATV系统总体规划。

(6)该地区现状区域及气候环境状况。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内容,使用户能够享受到丰富多样的电视娱乐和信息服务。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信号传输、内容分发和用户终端等方面。

二、系统架构1. 总体架构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总控中心、传输网和用户终端。

总控中心负责节目的采集、编码、内容分发和系统监控等功能,传输网负责信号的传输,用户终端负责接收和解码电视信号。

2. 总控中心总控中心由服务器、编码设备、流媒体服务器等组成。

服务器用于存储和管理节目内容,编码设备负责对节目进行压缩编码,流媒体服务器负责将节目流发送到传输网上。

3. 传输网传输网由光纤、同轴电缆和配线箱等组成。

光纤用于长距离传输,同轴电缆用于短距离传输,配线箱用于接入用户终端。

4. 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包括机顶盒、电视机和配件等。

机顶盒用于接收和解码电视信号,电视机用于显示电视节目,配件用于提供用户互动服务。

三、信号传输1. 信号源采集信号源采集包括卫星接收、有线节目源和自制节目等。

卫星接收需要安装卫星天线并利用卫星接收器接收信号,有线节目源直接从运营商获取,自制节目则需要配备专用的摄像设备。

2. 信号传输方式有线电视系统采用混合传输方式,即光纤和同轴电缆相结合。

光纤用于长距离传输,同轴电缆用于短距离传输,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高质量。

3. 信号处理信号处理包括信号调制、编码和封装等。

信号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编码将信号进行压缩编码以减小传输带宽,封装将信号打包成数据流进行传输。

四、内容分发1. 节目管理节目管理包括节目采集、编辑、制作和存储等。

节目采集负责从信号源中采集节目内容,编辑负责对节目内容进行剪辑和整理,制作负责对节目进行特效和字幕等处理,存储负责将节目保存到服务器中。

2. 节目分发节目分发采用流媒体技术,将节目内容分发到用户终端。

流媒体服务器通过组播的方式将节目流发送到传输网上,并通过广播控制协议将节目信息传给用户终端。

高校数字化校园-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方案

高校数字化校园-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方案

高校数字化校园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方案(详细规划)目录第1章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 (2)1.1系统概述 (2)1.2用户需求分析 (2)1.3系统设计 (3)1.3.1系统功能 (3)1.3.2系统总体规划 (3)1.3.3系统点位布置原则 (6)1.3.4系统节目源 (6)1.3.5系统的供电 (7)1.3.6系统接口设计 (7)1.3.7系统的管理 (8)1.3.8系统的冗余 (8)1.3.9系统机房 (8)第1章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1.1系统概述根据新校区的结构特点,有线电视系统设计的结构如下:✧前端系统选用PBI的产品,传输分配系统选择杰士美的产品;✧本次设计3.2M双波段卫星天线一套,分别用于接收鑫诺一号卫星上6套免费卫星电视节目;✧卫星电视系统按照860MHZ带宽有线电视传输系统要求设计,其中550MHZ以下留给当地有线电视信号,550-860MHZ安排给卫星节目和自办节目;✧有线电视前端机房位于图文信息中心大楼有线电视机房,卫星接收天线安装在该楼楼顶。

新校区具有面积大、建筑分布广的特点,需要保证干线传输的距离和衰减性能能完全满足CATV国家标准要求;功能上既能满足目前需要,又要考虑日后扩容。

我司所设计的有线电视系统将会给业主带来极佳的收视效果和最大的经济性。

1.2用户需求分析本工程需考虑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根据使用功能拟分为2大块,即教学区和生活区,两个功能分区接收到电视节目要严格的分开。

节目源要求接收设鑫诺一号卫星其中的六套免费节目及上海浦东地区的开路电视信号,同时预留有自办节目和上海有线电视网传送的电视信号本系统设置与地区有线电视网联网的接口。

本系统采用860MHz全频段电缆电视分配传输系统,可满足实施邻频传输方式的需要和适用于增补频道传输的需要。

系统分配,放大等信号处理设备和器件配置均应满足双向传输的需要。

上述电视及调频广播节目信号,经前端设备的解调,放大和重新调制或移频,以一定的频道分布方式插入合适的频道,经混合器后,合成一路信号,经电视电缆分配系统送至各用户终端。

有线电视系统方案模板范例

有线电视系统方案模板范例

有线电视系统方案模板范例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有线电视系统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份有线电视系统方案模板范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有线电视系统的搭建过程。

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视信号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我们计划搭建一套高质量的有线电视系统,为用户提供清晰、稳定的电视信号。

二、系统目标1.确保电视信号质量,满足用户观看需求。

2.提高信号传输效率,降低系统故障率。

3.提升用户体验,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系统架构1.前端设备:包括卫星接收机、数字电视编码器、调制器等,主要负责将电视信号进行编码、调制,使其适应传输介质。

2.传输设备:包括光纤、同轴电缆、放大器等,负责将前端设备处理后的电视信号传输到用户终端。

3.终端设备:包括机顶盒、电视等,用户通过这些设备接收电视信号,观看电视节目。

四、方案实施1.前端设备配置(1)卫星接收机:选用高品质的卫星接收机,确保信号接收质量。

(2)数字电视编码器:选用性能稳定的数字电视编码器,对电视信号进行编码处理。

(3)调制器:选用专业的调制器,将编码后的信号调制到指定频率,便于传输。

2.传输设备配置(1)光纤:选用高品质的光纤,降低信号传输损耗。

(3)放大器:选用性能稳定的放大器,确保信号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

3.终端设备配置(1)机顶盒:选用功能强大的机顶盒,支持多种业务,如点播、回看等。

(2)电视:选用高品质的电视,支持高清、4K等格式,提升用户体验。

五、系统优化1.信号监测:对电视信号进行实时监测,确保信号质量稳定。

2.故障处理:建立完善的故障处理机制,确保故障及时解决。

3.用户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如节目推荐、定制化业务等。

六、项目实施时间表1.前期调研:1个月2.设备采购:2个月3.系统搭建:3个月4.系统调试:1个月5.正式运行:1个月总计:8个月七、项目预算根据系统需求,预计项目总投资为1000万元,具体如下:1.前端设备:300万元2.传输设备:400万元3.终端设备:200万元4.人员培训及运维:100万元八、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1.技术风险:选用成熟的技术和设备,降低技术风险。

校园电视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

校园电视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

校园电视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作者:刘大龙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08年第10期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是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现代教学正在加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利用新型的教学设备。

其中的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系统的运用已经成为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利用好他们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充分发掘本地有线电视的闲置频段,利用卫星接收设备接收电视节目,再把卫星电视节目和自办教学节目插入当中再混合传送,增加节目数量,达到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和提供电视教学的目的是系统设计的总方针。

校园电视系统的总体设计1 系统设计思想由于本地有线电视节目在频段上无电视节目,频段处于闲置状态,接收到的卫星电视节目和设计好的自办电视教学节目插入到频段上,插入的卫星电视节目和电视教学节目再与有线电视信号混合后送入系统中,增加电视节目的数量,整个系统的节目传送用于增加业余文化生活和为电视教学服务。

2 系统建设的目的校园电视系统的建设,前期用以传送卫星电视节目及有线电视节目,丰富教职工及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满足实验、实习教学要求。

后期建设用以电视教学,发挥现代教学设备在教学质量提高上的作用,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3 系统规模校园电视系统覆盖东西两个校区,最远用户的距离接近2公里,分布到教师宿舍的用户终端400个,分布到教学楼、实验楼、食堂的用户终端400个,前期建设总体设计为800个,后期建设增加学生宿舍2000个。

4 系统功能前期主要用来传送卫星电视节目和有线电视节目,后期增加自办教学节目的传送。

5 节目数量本系统信号源为东经,C波段的亚洲3S卫星电视节目2套,东经,C波段的中星6B卫星电视节目6套,有线电视传送的电视节目32套,自办电视教学节目5套。

6 系统构成及设备本系统为小型电视系统,主体上由前端设备和用户分配网络两大部分组成,节目在前端经过调制、混合、放大后送入用户分配网络。

前端设备包括2套卫星接收天线、2台邻频混合器、1台监视器、1台主放大器、8台卫星电视接收机、8台调制器、1套有线电视信号,1套自办节目播放设备。

新建大学生公寓有线及无线网络系统技术方案

新建大学生公寓有线及无线网络系统技术方案

XXXX 新建大学生公寓有线及无线网络系统新建大学生公寓有线及无线网络系统技术方案技术方案系统概述系统概述XXXX 本次无线校园网项目实施范围包括:新建大学生本次无线校园网项目实施范围包括:新建大学生 公寓有线及无线网络系统。

公寓有线及无线网络系统。

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完成原有宿舍区核心的替换工作。

完成原有宿舍区核心的替换工作。

新建大学生公寓有线网系统建设,实现全部信息点全面覆盖新建大学生公寓有线网系统建设,实现全部信息点全面覆盖新建大学生公寓无线网系统建设,实现信号宿舍及公共区域的全面覆盖。

新建大学生公寓无线网系统建设,实现信号宿舍及公共区域的全面覆盖。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分层分区设计分层分区设计按照网络核心、汇聚和接入的模型对XXXX 无线网络系统进行划分,从而完成有线及无线用户接入层面与数据中心的数据接入层面的分层设计,整体网络结构为三层结构,为三层结构,分为核心层、分为核心层、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汇聚层和接入层。

汇聚层和接入层。

根据网络实现的功能将其进行功能根据网络实现的功能将其进行功能区域划分。

区域划分。

路由协议路由协议有线接入交换机与汇聚交换机采用静态路由协议进行规划建设。

有线接入交换机与汇聚交换机采用静态路由协议进行规划建设。

无线控制器与汇聚交换机,POE 接入交换机与汇聚交换机,采用静态路由协议来进行规划建设。

来进行规划建设。

汇聚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采用动态路由协议OSPF 进行规划建设。

进行规划建设。

拓扑结构拓扑结构S12508EW_6509EW_6509EW_7609. . . . . .. . . . . .. . . . . .. . . . . .每层5个E552交换机(48口)每层1个5120交换机(24口)1#电井2#电井每层6个E552交换机(48口)每层1个5120交换机(24口)设备部署设备部署有线接入交换机信息点部署有线接入交换机信息点部署 设备部署情况:设备部署情况:每个寝室部署4个有线的千兆接入端口,保证所有同学能够通过千兆有线网络接入校园网。

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概述根据大学新校区建设有线电视系统的具体要求,将主控室设置在电教中心,在所有教室、图书楼报告厅、所有餐厅及电教中心留有有线电视接口。

系统可根据需要,设置校自办节目1~8套,采用多路视频自动播出系统智能播放,实现无人值守。

2、设计依据及基本要求、设计依据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6510―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11318―89《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 GY/T106―92《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18―1995《有线电视与有线广播共缆传输系统技术要求》广播电影电视部广发技字[1993]796文《关于有线电视现阶段网络技术体制意见》业主系统要求、基本要求系统设计在主要楼梯覆盖有线电视系统,除传输有线电视信号,学校自办电视节目,还可以同时传输智能广播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使电视、广播和控制信号“一线通”;整个系统为切合多频道传输,所有设备均为符合邻频传输规格,对原有隔频信号设置信号处理器,经调制器调制成适合邻频传输的信号;学校自办电视节目经调制后的分配网络,电视信号经干线分配系统传输至每个电视输出口处,使获得技术规范所要求的均衡及足够的电平信号,因而取得满意的收视效果;系统设备包括数字视频多路播出工作站、DVD、录像机、邻频调制器、混合器、陷波器、放大器、终端盒等组成;为方便进行电视节目监视,系统可扩展设置监播系统设备,设备包括14英寸彩色带广播电视接收器的监察电视;所有设备均安装于19英寸标准仪器柜内; 3、系统主要技术指标频率范围: 54-862MHZ5-42MHZ 信号质量载噪比不应小于44dB,调频广播不应小于45dB 载波互调比不应小于58dB 交换调制比不应小于47dB 系统输出口的信号电平:波段最大最小(dBμV) VHF8357 ; UHF8360输出口相互隔离度不应小于22dB。

校园电视系统解决方案(3篇)

校园电视系统解决方案(3篇)

第1篇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校园电视系统已成为现代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校园文化氛围,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辅助工具,促进教育教学的现代化。

本文将针对校园电视系统的需求,提出一套全面、高效的解决方案。

一、校园电视系统需求分析1. 教学需求校园电视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教学功能,能够满足教师教学需求。

主要包括:(1)远程教学:支持教师通过电视系统进行远程授课,实现跨地域、跨校区的教学互动。

(2)多媒体教学:支持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媒体形式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3)教学资源共享:实现教学资源的在线共享,方便教师和学生获取所需资料。

2. 课余生活需求校园电视系统应具备丰富的课余生活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主要包括:(1)校园新闻:及时报道校园动态,增强学生的校园归属感。

(2)影视节目:提供经典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综艺节目:播放各类综艺节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管理需求校园电视系统应具备高效的管理功能,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主要包括:(1)内容审核:对电视节目进行审核,确保内容健康、有益。

(2)权限管理:设置不同的权限,确保系统安全、稳定。

(3)设备监控: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二、校园电视系统解决方案1. 系统架构校园电视系统采用分层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层次:(1)网络层:采用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校园内的高速、稳定网络接入。

(2)传输层:采用IP网络传输,保证信号传输的实时性、稳定性。

(3)应用层:包括内容管理、节目播放、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模块。

2. 硬件设备(1)服务器:选用高性能服务器,满足系统运行需求。

(2)存储设备:采用大容量存储设备,保证节目存储和传输。

(3)网络设备:配置高性能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确保网络稳定运行。

(4)播放终端:选用高清播放器,支持多种媒体格式播放。

3. 软件系统(1)内容管理系统:实现节目内容的上传、审核、发布、编辑等功能。

学校宿舍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学校宿舍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成都纺专有线电视系统(南苑学生宿舍)所属系、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年级、专业:电气技术 103 姓名:王雷学号: 201001011046 指导教师:田能炎完成时间: 2013 年 5 月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名称:成都纺专有线电视系统设计题目性质:□真实题目□虚拟题目√学生学号:201001011046 指导教师:田能炎学生姓名:王雷学生专业:电气技术103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2013年2月22 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任务书开始日期:2013年 2 月 25 日完成日期:2013 年 5 月 20 日答辩日期:2013年 5 月日1、设计目的考核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通过设计使同学能够了解设计课题的意义、目的。

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在工作实际中的应用。

会收集资料,查阅有关书籍,充分利用信息网络。

学会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应用于自己承担的课题或任务。

2、设计题目成都纺专有线电视系统设计3、设计内容和意义通过对成都纺专地形平面图,了解学校房屋分布布局情况以及搂房类型。

确定电视系统前端系统位置,在电视系统前端系统确定后进行线路走向设计,学生宿舍1-7分配系统设计以及学校需安装有线电视的部分建筑物的分配系统设计。

并对所设计的有线电视系统进行可行性进行论证。

论证通过后确定施工方案。

在有线电视系统确定后,应对系统所需的器材设备的性能指标、技术参数有清楚的认识,并确定本系统具体所需的器材设备特点、数量以及价格。

通过有线电视系统设计使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有了更好的掌握和应用。

为今后的工作打好良好的基础。

4、预期目标能根椐建设单位的要求和实际环境情况对有线电视系统进行设计与施工5、进度要求(共 8 周)第一阶段熟悉承担的设计任务 ( 1 周) 第二阶段收集整理设计资料 ( 2 周) 第三阶段进行科题总体设计 ( 2周) 第四阶段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按科题要求进行全面设计 ( 2 周) 第五阶段按学校对毕业设计的要求完善并打印设计课题 ( 1 周) 考勤要求 ( 周)6、推荐书目及资料1、马鸿雁、李惠升。

校园智能化建筑有线电视系统建设方案

校园智能化建筑有线电视系统建设方案

校园智能化建筑有线电视系统建设方案1.1系统概述有线电视系统按照860MHZ带宽双向邻频传输数字有线电视系统要求设计,选用的设备与部件具有双向性,其输出阻抗及特性阻抗为75欧姆。

本工程有线电视信号引自淮安市有线电视网。

本工程仅涉及有线电视的信号放大设备、分支分配网络及传输网络,接入节目源则由业主和有线电视台协商,中标公司需做好配合工作。

1.2总体技术要求有线电视系统机房部分设置混合器、放大器,信号经放大及分支分配后引到各电视终端。

有线电视终端插座主要分布在:教室、会议室、活动室、食堂等区域。

系统用户电平严格控制在65±4dB。

系统分配网络传输电缆均采用损耗小,频带宽的高效专用四屏蔽物理高发泡电缆,有线电视楼栋分配系统采用SYWV-75-9电缆,楼层分配系统采用SYWV-75-7电缆,用户配线为SYWV-75-5电缆。

1.3技术参数要求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参数要求1 DVD播放机DVD播放机,支持DVD/VCD/CD/MP3光盘,AV S-端子输出2 调制器采用中频调制,860MHz以内邻频传输,采用高可靠性中频残留边带声表面波滤波器,多种锁相方式,内置宽带放大器,带外寄生输出抑制度大于 60dB,输出电平113dBμV,PAL D或PAL B/G 或NTSC制式输出固定频道,价格性能比优良,是中型CATV前端系统的最佳选择。

固定频道 Ch1~Ch56 (47~860MHz) Z1~Z43 (PAL D) Che2~E12, S1~S91(PAL B/G)输出电平≥113dBμV输出电平可调节范围 0 ~ -10dB (可调整)图像/伴音功率比 10dB~20dB连续可调输出阻抗 75Ω寄生输出抑制比≥60dB图像载频准确度≤±5KHz (VHF); ≤±10KHz (UHF)射频输出反射损耗≥12dB (VHF带内); ≥10dB (UHF带内)视频输入电平 1.0Vp-p (对应于87.5%调制度)视频输入阻抗 75Ω微分增益≤5% (当调制度为87.5%) 微分相位≤5° (当调制度为87.5%) 色度/亮度时延差 undefined△τundefined≤45ns视频带内平坦度≤2dB视频箝位能力≥26dB视频调制度范围 0~90% 连续可调视频信噪比≥45dB2T脉冲K系数K2t ≤5%音频输入电平 1Vp-p (±50KHz频偏)谐波失真 1音频频率响应±1.5dB输入阻抗 600Ω音频信噪比≥55dB音频预加重 50μs电源供电 AC 200V±10% 50Hz±2Hz≤15W工作环境温度 5~40°C工作环境湿度≤85%3 混合器宽工作频率范围、高稳定、低驻波、低插损、高隔离度;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很好地满足各种类型邻频有线电视系统的配套要求技术参数:频率范围 40~860MHz输入口隔离度≥24dB插入损耗≤16dB反射损耗≥15dB输入/输出口阻抗 75Ω带内平坦度±2dB工作环境温度 0~40°C工作环境湿度≤85%4 标准机柜1、机柜框架为一次九折型材框架,拼装式结构;前门玻璃后门钢板(600*600*2000)。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五月目录第一节系统概述 (3)第二节设计原则 (3)第三节设计根据 (4)第四节技术方案设计 (4)一、有线电视系统的构成 (4)二、系统指标分派 (9)三、重要设备技术参数 (11)第一节系统概述电视文化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休闲文化,看电视已经成为城乡居民的重要休闲娱乐方式。

而有线电视信号可为千家万户的百姓传送高质量的电视信号,使人们尽情享有电视这一消闲娱乐资源,正因如此,有线电视接入社区、家庭、宿舍自然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对住宅提 的必备条件之一。

有线电视系统(Cable Antenna Television-CATV)是运用同轴电缆进行宽频传输的图像传输系统,也可在大楼内,通过节目源设备(录像机、影碟机、有线电视机顶盒等)播放的影视信号及来自本地有线电视网的电视信号,该系统通过同轴电缆分派网络将电视图像信号高质量地传送到楼层各顾客终端。

本设计在大楼每层对应房间设立电视点,约60个点。

采用860 MHz传输系统,为顾客终端传送高质量电视信号和优秀丰富的电视节目,为适应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及充足考虑到将来的扩充,将本系统设计成单向传输系统,并预留自办节目调频节目信道,以满足员工的休闲学习需要。

第二节设计原则在本有线电视网络系统设计时,我公司将根据国家有关有线电视系统建设施工的原则和规范进行总体设计,并遵照下列设计原则。

网络带宽: 860 MHz。

传输特性:单向传输。

接受质量:有线电视接受质量是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最为关心的问题,按国家GB-6510 原则规定,接受点的信号电平满足68±4dB,载噪比不不大于 43 dB,即图像客观评价质量达成国标 4 分以上规定。

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是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最关心的问题,只有安全稳定运行的网络,才干确保有线电视终端的接受质量,网络的技术先进性是网络高性能的确保和基础,也是将来有线电视网络节目增容的保障,还可有效地减少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的麻烦。

校园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校园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校园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是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现代教学正在加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利用新型的教学设备。

其中的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系统的运用已经成为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利用好他们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充分发掘本地有线电视的闲置频段,利用卫星接收设备接收电视节目,再把卫星电视节目和自办教学节目插入当中再混合传送,增加节目数量,达到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和提供电视教学的目的是系统设计的总方针。

校园电视系统的总体设计
1 系统设计思想
由于本地有线电视节目在频段上无电视节目,频段处于闲置状态,接收到的卫星电视节目和设计好的自办电视教学节目插入到频段上,插入的卫星电视节目和电视教学节目再与有线电视信号混合后送入系统中,增加电视节目的数量,整个系统的节目传送用于增加业余文化生活和为电视教学服务。

2 系统建设的目的
校园电视系统的建设,前期用以传送卫星电视节目及有线电视节目,丰富教职工及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满足实验、实习教学要求。

后期建设用以电视教学,发挥现代教学设备在教学质量提高上的作用,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3 系统规模
校园电视系统覆盖整个校区,最远用户的距离接近2公里,分布到教师宿舍的重点为500个,分布在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为1000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题目:成都纺专有线电视系统(南苑学生宿舍)所属系、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年级、专业:电气技术 103 姓名:王雷学号: 201001011046 指导教师:田能炎完成时间: 2013 年 5 月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名称:成都纺专有线电视系统设计题目性质:□真实题目□虚拟题目√学生学号:201001011046 指导教师:田能炎学生姓名:王雷学生专业:电气技术103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2013年2月22 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任务书开始日期:2013年 2 月 25 日完成日期:2013 年 5 月 20 日答辩日期:2013年 5 月日1、设计目的考核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通过设计使同学能够了解设计课题的意义、目的。

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在工作实际中的应用。

会收集资料,查阅有关书籍,充分利用信息网络。

学会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应用于自己承担的课题或任务。

2、设计题目成都纺专有线电视系统设计3、设计内容和意义通过对成都纺专地形平面图,了解学校房屋分布布局情况以及搂房类型。

确定电视系统前端系统位置,在电视系统前端系统确定后进行线路走向设计,学生宿舍1-7分配系统设计以及学校需安装有线电视的部分建筑物的分配系统设计。

并对所设计的有线电视系统进行可行性进行论证。

论证通过后确定施工方案。

在有线电视系统确定后,应对系统所需的器材设备的性能指标、技术参数有清楚的认识,并确定本系统具体所需的器材设备特点、数量以及价格。

通过有线电视系统设计使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有了更好的掌握和应用。

为今后的工作打好良好的基础。

4、预期目标能根椐建设单位的要求和实际环境情况对有线电视系统进行设计与施工5、进度要求(共 8 周)第一阶段熟悉承担的设计任务 ( 1 周) 第二阶段收集整理设计资料 ( 2 周) 第三阶段进行科题总体设计 ( 2周) 第四阶段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按科题要求进行全面设计 ( 2 周) 第五阶段按学校对毕业设计的要求完善并打印设计课题 ( 1 周) 考勤要求 ( 周)6、推荐书目及资料1、马鸿雁、李惠升。

智能住宅小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全国智能建筑技术情报网。

智能建筑技术。

北京:中国建筑社会出版社。

3、建筑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智能建筑技术开发推广中心。

智能建筑技术与应用。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殷德军、秦兆海。

安全防范与电视监控系统。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5、李磊、李峰、付龙。

电视监控实用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6、黄瑞祥、毕净、郑国钦。

集成传感器应用入门。

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 祝敬国,《空调节能与建筑智能化》1999年12月8 谷由石,《电缆电视系统设计与安装》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2年7月9 陆伟良,《智能建筑主流技术展望》1998年8月10 杨磊《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11潘云忠《卫星电视与有线传播安装调试与维修》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1012金国均《有线电视概论》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年413 电子天府维修编写组《有线电视使用维修技术》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6月指导教师:田能炎2013年 2 月 22 日摘要:有线电视系统是一种使用同轴电缆作为介质直接传送电视、调频广播节目到用户电视的一种系统。

跟无线广播一样,许多的频道可以使用不同的频率互不干扰的在一根电缆中传送。

电视的调谐器、录像机或者收音机能够从混合信号里把一个频道选出来。

有线电视系统也称CATV系统,即指75欧姆的同轴电缆的传输系统。

CATV电缆是用作宽带传输,有别于其他以太网物理层所采用的基带传输,宽带布线系统可将频带分割成不同频谱,而再通过不同频带去提供不同服务,此种技术已于有线电视广播上广泛采用,在同一电缆上同时提供多种电视频道,由于每一频道都占用不同频带,所以能够互不干扰。

本设计从有线电视系统的概念、特点出发,通过对有线电视系统几大组成部分:信号源、前端、干线传输和用户分配网络各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将数字电视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统一输出。

同时,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有线电视系统进行案例设计。

根据校园宿舍的建筑结构特点,灵活运用掌握的相关知识,针对学校学生宿舍进行最理想化的设计。

实现一个经济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的校园电视系统。

关键词:同轴电缆数字信号模拟信号频道Abstract:Use coaxial cable system is a direct transmission of television as a medium, FM broadcasts a television system to the user. With the radio, many of the channel may use different frequencies interfere with each other in a cable transmission. TV tuner, VCR, or radio can put one in from the mixed signal channels elected.CATV system, also known as cable television system, a 75-ohm coaxial cable referring to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CATV cable is used for broadband transmission, unlike other Ethernet physical layer used in baseband transmission, broadband cabling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spectral bands, and then go through the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to provide different services, such technology has cable TV widely used on the radio, in the same cable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 a variety of TV channels, since each channel occupies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so can interfere with each other.This design concept from the cable system, th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cable television system, several major components: a signal source, front trunk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s of all aspects of user analysis, the digital television signal into an analog output unity. Meanwhile, Chengdu Textile College cable television system case design. According to campus dormitory building structural features, flexible use to master the relevant knowledge, ideal for school dormitory for the design. Achieve an economy, nature, science, stability of the campus television system.Key Words:Coaxial cable Digital signal Analog signal Channel目录1 前言 (6)1. 1 有线电视系统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展望 (7)1.2有线电视系统国内现状 (7)1.3有线电视系统的特点 (8)2 有线电视系统结构组成 (9)2.1 信号源 (9)2.2 前端 (9)2.3 干线传输 (11)2.4 信用户分配网络 (11)2.5 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11)3 成都纺专有线电视设计(南苑学生宿舍) (12)3.1 设计思路 (12)3.1.1 南苑平面图 (13)3.1.2 传输干线图 (14)3.1.3 分配网络图 (15)3.2 分配系统各点电平的计算 (18)4 系统设备技术指标及选型 (22)4.1 系统设备及其技术指标 (22)4.1.1 数字视频交换盒 (22)4.1.2 电视调制器 (23)4.1.3 混合器 (24)4.1.4 放大器 (25)4.1.5 分配器 (26)4.1.6 分支器 (27)4.1.7 传输线缆 (29)4.2 设备选型 (30)5 分配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31)5.1分配系统的安装 (31)5.2分配系统的调试 (31)5.3常见问题分析 (32)6 结论 (33)7 谢辞 (33)8 参考文献 (35)9 附录 (36)1 前言有线电视系统的存在是无所不知的,但是它的原理又有多少人是真正了解的,现在就让我们来真正深入的探究一下。

中国有线电视前身是小型共用天线系统,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今天,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广播电视领域一支新兴产业。

中国有线电视技术从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到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系统技术水平发展很快。

从VHF频段、全频道共用天线系统到750MHz、860MHz有线电视城域网系统,从同轴电缆传输到光缆、电缆、MMDS等多种传输技术的混合应用,从只传输模拟信号到模拟、数字信号的混合传输,从单向广播网到双向交互网络。

同时,先进的数据传输设备、数字传输系统以及计算机技术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的成功运用,中国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日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今天已经确立了它在国家信息化结构框架"三网一平台"的基础网络地位。

有线电视技术先进,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历程,总体上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小型共用天线系统、大型共用天线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

1. 1 有线电视系统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展望有线电视系统最初是为了解决偏远地区收视或城市局部倍高层建筑遮挡影响收视而建立的功用天线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