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发展前景20

合集下载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前景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前景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前景在现代建筑领域,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疑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结构形式之一。

从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到跨越江河的大桥,从大型体育场馆到普通的居民住宅,钢筋混凝土结构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前景究竟如何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在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期保持稳定。

相较于其他一些结构材料,钢筋混凝土对于化学侵蚀、风化以及温度变化等因素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这使得建筑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成本,从而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其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较高。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配筋,可以承受巨大的荷载,包括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这使得它在建造高层建筑、大型桥梁以及其他承受重载的结构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再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相对较为简便。

原材料如水泥、骨料、钢筋等易于获取,并且施工工艺相对成熟。

这使得在不同的地区和条件下,都能够较为方便地进行施工,从而降低了建筑成本和施工难度。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环保方面,传统的水泥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未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需要在原材料的选择和生产工艺上进行创新,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例如,研究和开发新型的水泥替代品,或者采用更加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

在性能方面,人们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抗风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结构的力学性能,优化设计方法,采用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监控手段,确保结构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外,随着建筑设计的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钢筋混凝土结构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新的需求。

例如,在大跨度结构、异形结构等方面,需要探索新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以实现更加独特和美观的建筑效果。

在智能化方面,未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望与智能技术相结合。

钢筋工程的特点与发展前景

钢筋工程的特点与发展前景
1 钢 筋 工程 的现 状
造价人员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 ,特别是招投标工作
常常时 间要求 紧 ,而且 需要 加班 的就 是钢筋 工程 量
的计算 。 3 2 内容繁 琐 、枯燥 .
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在整个清单计价当中占很大 比例 ,如果在设计 阶段进行合理配筋不仅能降低造 价而且能增加结构 的安全性。在投标 阶段 , 如果能
fr g o n fr if r e t e a n i e n . o e r u d o en o c d se lb re gne r g i Ke r y wo ds:enfr e te a ngn e n r i o c d se lb re i e r g;lfi g;0 01;d v lp n o e r u d i otn 3G1 e eo me tf r g o n
在造价结算阶段如果能精通结构规范、平法和计算 原理精 确计算 而 不是停 留在 一知 半解 就会 更好 的维
护好 委托方 的利 益 。
2 “ 钢筋翻 样” 的工 作要 求
对工 程 结构 力学 知识 及钢 筋计 算软 件 、钢 筋工 程施
工过程的相 当了解。随着 现代建筑业 的形成 与发
林业科技情报201lvo143no2浅析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新材料毕飞飞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摘要针对当前我国常用的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应用情况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阐明了在大力推广外墙保温技术的同时还要加强新型节能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使建筑节能真正得以更好地实施






2 1 o.3N . 0 lV 1 o 2 4
大 ,必 须谨 慎计 算 。一 个工 程下 来 相 当的疲 惫 。
在 建筑 工程 土建 预算 中 “ 筋 工程量 ”是 工程 钢 量确定 过程 中最 为繁琐 的部分 ,因为这不 仅需要 识 图及对 规 范 、标 准 图集 的深入 理解 ,更需 要对工 程 结构 及力学 知识 、钢 筋工 程 施 工 过 程 的 相 当 了解 。

钢筋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钢筋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钢筋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探讨钢筋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一、技术创新是钢筋混凝土发展的关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钢筋混凝土的技术创新也在不断推动。

首先,新型的材料和添加剂的应用使得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例如,纳米材料的引入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改善其抗裂性能和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发和应用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加轻巧、牢固和耐久。

其次,新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也为钢筋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例如,预应力混凝土的广泛应用使得更大跨度的桥梁和建筑物成为可能;模块化和工业化建造的推广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二、可持续发展是钢筋混凝土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钢筋混凝土的环境友好性和资源利用率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首先,钢筋混凝土的生命周期分析和评估可以帮助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其次,废弃钢筋混凝土的再利用和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原材料的依赖,降低资源消耗。

例如,利用废弃钢筋混凝土进行再生骨料的生产,不仅可以减少对天然骨料的开采,还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另外,探索新型的可持续材料和建筑技术也是钢筋混凝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利用工业废渣制备新型水泥和混凝土,或者采用可再生材料替代传统材料。

三、钢筋混凝土的应用前景广阔。

钢筋混凝土在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住宅、商业建筑、桥梁、隧道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建筑品质和耐久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钢筋混凝土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特别是在抗震、防火、耐久性等方面,钢筋混凝土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满足高强度和高耐久性的要求。

此外,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钢筋混凝土的应用也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例如,在海洋工程领域,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应对海水侵蚀和风浪冲击。

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趋势

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趋势

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趋势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阶段实际上是一个部分完成的结构和模板支撑系统构成的时变结构,那么你想知道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吗?下面就由店铺为你带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趋势,希望你喜欢。

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趋势篇【1】摘要:钢筋混凝土的发明出现在近代,通常为人认为发明于1848年。

1868年一个法国园丁,获得了包括钢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紧随其后应用于公路护栏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的专利。

1872年,世界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在美国纽约落成,人类建筑史上一个崭新的纪元从此开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1900年之后在工程界方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

1928年,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出现,并于二次世界大战后亦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以及19世纪中叶钢材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与大跨度桥梁的建造成为可能。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现状正文:1、钢筋混凝土发展经历阶段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相比,历史不长,但自19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后,由于混凝土和钢筋材料性能的不断改进,结构理论施工技术的进步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桥梁、隧道、矿井以及水利、海港等土木工程领域。

建筑用混凝土的发展简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甚至可能在更早的古代文明中已经使用了混凝土及其胶结材料。

但直到1824年波特兰水泥的发明才为混凝土的大量使用开创了新纪元。

至今仅有160多年的历史。

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钢筋混凝土小构件的应用,设计计算依据弹性理论方法。

1801年考格涅特发表了有关建筑原理的论著,指出了混凝土这种材料抗拉性能较差,到1850年法国的兰博特首先建造了一艘小型水泥船,并于1855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

接着法国的花匠莫尼尔在1867年制作了以金属骨架作配筋的混凝土花盆并以此获得专利。

后来康纳于1886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混凝土结构的理论与设计手稿。

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前景5

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前景5
混凝土的产生与发展前景
土木工程10土木工程10-1 丁亚男
混凝土简介
• •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结材料,集料(也称为骨料)和水按一定比 例配制,经搅 施工中的混凝土 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 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 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 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二、混凝土的历史 1900年,万国博览会上展示了钢筋混凝土在很多方面的使用,在建材领域引 起了一场革命。法国工程师艾纳比克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看到莫尼尔用铁丝网和混凝土制作的 花盆、浴盆、和水箱后,受到启发,于是设法把这种材料应用于房屋建筑上。1879年,他开始制 造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后发展为整套建筑使用由钢筋箍和纵向杆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梁。仅几年后, 他在巴黎建造公寓大楼时采用了经过改善迄今仍普遍使用的钢筋混凝土主柱、横梁和楼板。1884 年德国建筑公司购买了莫尼尔的专利,进行了第一批钢筋混凝土的科学实验,研究了钢筋混凝土 的强度、耐火能力。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1887年德国工程师科伦首先发表了钢筋混凝土的计 算方法;英国人威尔森申请了钢筋混凝土板专利;美国人海厄特对混凝土横梁进行了实验。1895 年——1900年,法国用钢筋混凝土建成了第一批桥梁和人行道。1918年艾布拉姆发表了著名的 计算混凝土强度的水灰比理论。钢筋混凝土开始成为改变这个世界景观的重要材料。 混凝土 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胶凝材料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自19世纪20 混凝 土施工 年代出现了波特兰水泥后,由于用它配制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 易得,造价较低,特别是能耗较低,因而用途极为广泛(见无机胶凝材料)。 20世纪初,有 人发表了水灰比等学说,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以后,相继出现了轻集料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也开始使用。6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减水剂,并出 现了高效减水剂和相应的流态混凝土;高分子材料进入混凝土材料领域,出现了聚合物混凝土; 多种纤维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纤维混凝土。现代测试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科学的研 究。

混凝土加固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混凝土加固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混凝土加固技术的发展与趋势一、背景介绍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工业化发展的今天,建筑结构的加固不仅仅是为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更是为了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混凝土加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混凝土加固技术的发展历程1. 传统加固方法传统的混凝土加固方法主要包括钢筋加固、钢板加固和钢筋混凝土加固。

这些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2. 现代加固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的混凝土加固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现代加固方法包括碳纤维加固、玻璃纤维加固、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加固、蜂窝状加固、纳米材料加固等。

三、混凝土加固技术的趋势1. 精细化加固随着建筑结构的复杂化,加固工程也变得更加复杂。

未来的混凝土加固技术将更加注重加固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和操作,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加固工程的质量。

2. 绿色化加固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的混凝土加固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加固是指在加固工程中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信息化加固未来的混凝土加固技术将更加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加固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信息化加固包括加固工程的模拟和仿真、智能化加固设备的开发和应用等方面。

4. 多元化加固未来的混凝土加固技术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加固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以满足不同建筑结构和加固需求的要求。

多元化加固包括不同材料的组合加固、不同加固方法的组合加固等方面。

四、混凝土加固技术的应用领域1. 建筑结构加固建筑结构加固是混凝土加固技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建筑结构加固包括房屋加固、桥梁加固、隧道加固等方面。

2. 地下工程加固地下工程加固是混凝土加固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地下工程加固包括地下隧道加固、地下水库加固、地下仓库加固等方面。

3. 水利工程加固水利工程加固也是混凝土加固技术的应用领域之一。

水利工程加固包括水库加固、堤坝加固、水闸加固等方面。

钢筋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钢筋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钢筋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钢筋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强度和轻质化:随着科技的进步,钢筋混凝土的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并且由于精细化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发展,可以生产出更加轻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

高强度和轻质化的钢筋混凝土将在建筑、桥梁和其他结构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2. 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好的耐久性、抗渗透性和耐久性,能够更好地抵抗自然环境的侵蚀和气候变化。

随着对建筑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高性能混凝土将成为未来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材料。

3. 绿色环保: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对环保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钢筋混凝土作为一种绿色建筑材料,具有可再生性、循环利用性和能耗低等特点,将在建筑行业中持续受到关注和应用。

4. 先进施工技术:随着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效率和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例如,模块化建筑、预制构件和自动化施工技术等先进技术正逐渐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制造和安装中,可大大缩短工期并提高工程质量。

5. 应用领域的扩展:钢筋混凝土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工业设施和桥梁等。

未来,钢筋混凝土材料还将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例如海水淡化厂、核电站、高速铁路和地铁等特殊工程。

此外,钢筋混凝土在人工岛和海上风电等海洋工程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总的来说,钢筋混凝土材料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性好等优点,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主要集中在高强度和轻质化、高性能混凝土、绿色环保、先进施工技术和应用领域的扩展等方面。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的不断拓展,钢筋混凝土将在建筑行业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混凝土工程的发展前景

混凝土工程的发展前景
其 韧 性 ( 性 ) 抗 疲 劳 、 冲 击 等性 能 则 能 有 大 幅 度 提 高 。 此 延 和 抗
外 。 高层建筑的高强混凝土柱 中, 可采用 x形配筋 、 在 也 劲性 钢 筋 或钢 管 混 凝 土 等 结 构 方 面 的 措 施 来 改 善 高 强 混 凝 土 柱 的 延
性和抗震性 能。 12活 性微 粉 混 凝 土 ( a t ep w e o cee。 C) . r ci o d r n r t 混 凝 土 。其 立 方 体 抗 压 强 度 可 达 C
2 0 8 0 P ,抗 拉 强 度 可 达 2 - 5 MP ,断 裂 能 可 达 3 K / 0 —0M a 5 10 a 0 l m 单 位 体 积 质 量 为 25 30/ 。 成 这 种 混凝 土 的 主要 措 施 2. .- . m3 制 t 是 : 1减 小 颗 粒 的 最 大 尺 寸 , 善混 凝 土 的 均 匀 性 ;2 使 用微 () 改 () 粉 及 极 微 粉 材 料 , 达 到 最 优堆 积 密 度 (ak gd ni ) ( ) 以 pci esy ;3 减 n t 少混 凝 土 用 水 量 . 非 水 化 水 泥 颗 粒 作 为填 料 , 增 大 堆 积 密 使 以
爆 等。 11高 性 能 混 凝 土 ( i hp r r n e c n r t H C J . h e f ma c o cee。 P g o
主要缺 点是延性 较差。 而在 高强混 凝土中加 入适量钢纤维后制 成 的纤维增强 高强混凝 土 , 其抗 拉 、 弯 、 抗 抗剪 强度均 有提高 ,
( 压 ) 6 . a抗 拉 ) 抗 及 4 MP ( 7 。在 实 际 工 程 中 , 国 西 雅 图 双 联 广 美
场 泵 送 混 凝 土 5 d抗 压 强 度 达 135 P 。 6 3. M a

型钢混凝土结构发展现状综述

型钢混凝土结构发展现状综述

202
技术应用Biblioteka 国内许多学者对型钢高强混凝土结构做了系统的研究,对 型钢高强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的承载能力、抗剪能力以 及粘结滑移等进行了试验,结果都表明了高强混凝土的加 入对型钢混凝土结构性能的提高。
2. 型钢 ECC 结构 ECC 材料是一种具有高延性、高抗拉能力的一种纤 维增强水泥基材料。ECC 的高延性也使得其具有非常好 的耐久性,国外学者对 ECC 结构进行了全寿命周期的评 估也证明了这种材料具有很好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性。ECC 材料与型钢有很好的界面粘结,远超于传统混凝土;同时, ECC 的高延性使得其在高荷载下能与型钢变形协调,组 合使用可解决型钢混凝土结构有滑移的缺点 ;ECC 的高 延性使其不易开裂,组合使用也可解决前面提到的开裂问 题。国外学者将 ECC 直接与型钢组合使用,舍去了传统 型钢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通过多方面的试验表明 :使用 ECC 的显著提高了结构的延性,变形能力是传统型钢混 凝土的几倍以上 ;承载能力也大大提高,当型钢采用高强 钢时,这种结构的性能更优。 3.FRP 加强型钢混凝土柱 用 FRP 圆筒加强型钢混凝土柱的横向约束,解决混 凝土脱落的问题 ;FRP 具有很好的抗腐蚀能力,因此也 能提高型钢混凝土柱的抗腐蚀能力 ;同时,FRP 圆筒还可 以直接用作混凝土浇筑的模板,减少施工费用加快施工速 度。国内外学者也对多种截面形式,多种 FRP 约束形式 的加强型钢混凝土柱进行了研究,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证实了这种结构的工程应用潜力。 4. 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 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中与 FRP 加强类似,但该构 造措施能够有效减小甚至避免钢管的局部屈曲,充分利用 钢材的受拉性能,约束内部的混凝土。有了外部钢管的约 束,内部钢筋便不必再加入,与型钢混凝土柱中的配筋相 比,外包钢管可以简化施工过程,有效约束内部混凝土, 防止其在地震作用下剥落,提高抗震能力。 5.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已应用非常广泛,国

混凝土结构发展现状

混凝土结构发展现状

混凝土结构发展现状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和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它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混凝土结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混凝土结构在材料和技术方面的发展使得结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传统的混凝土材料经过改良,产生了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新型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耐久性和更好的抗裂性能。

另外,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如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高层混凝土结构等,使得混凝土结构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和更高的高度。

其次,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工艺方面的发展使得工程质量得到了提升。

现代混凝土结构采用了先进的模板技术、自动化浇筑技术和新型施工设备,能够更加快速、高效、精确地进行施工。

同时,质量控制技术的进步也使得混凝土结构施工能够更好地保证质量。

再次,混凝土结构在设计理念方面的发展使得结构更加安全可靠。

近年来,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已经从荷载极限状态设计转向了性能极限状态设计。

通过考虑结构的使用寿命和结构的可靠性,设计者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混凝土结构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发展使得其具有更好的可持续性。

传统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水泥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近年来研发出了新型的环保混凝土材料,如粉煤灰混凝土、高炉矿渣混凝土等,以替代部分水泥的使用。

另外,结构节能设计和新型保温材料的应用也使得混凝土结构在节能环保方面得到了改善。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在材料、技术、施工工艺、设计理念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这使得混凝土结构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需求,同时也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混凝土结构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浅谈高强钢筋的性能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浅谈高强钢筋的性能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浅谈高强钢筋的性能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摘要:我国将迎来高强钢筋时代,高强高性能钢筋的推广应用是大势所趋,目前已经具备开展高强钢筋全面推广工作的前提条件,经济节约的高强钢筋将支撑我国的未来建筑。

文章论述了普通钢筋和高强钢筋的发展过程,介绍了高强钢筋的性能优点。

关键词:高强钢筋性能发展前景1、前言我国混凝土结构中所用的钢筋品种较多,有热轧带肋钢、热轧光圆钢筋、冷拉钢筋、热处理钢筋和钢丝、钢绞线。

钢筋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其质量等级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近年来,我国建筑物坍塌时有发生,加之地震的多次发生及其引起的后果较为严重,所以我认为我国应加强高强钢筋的推广与应用。

2、钢筋的发展过程2.1普通钢筋的发展过程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增强材料,在结构中承载着拉应力、压应力、扭矩、弯矩、剪力,使混凝土能满足各种受力状态下的使用功能,随着高层结构、大跨度结构、抗震结构、耐低温、耐高温建筑结构的出现,人们不仅要求钢筋具有较高的塑性韧性及焊接性能,而且还要求其有较高的强度,发达国家很少采用400MPa以下的低强度钢筋,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每年都要生产大量的热轧钢筋,但大多是低强度等级。

我国经历了从引进模仿到吸收创新,强度等级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建国初期几乎只有碳素Q235级光圆钢筋,少数变形钢筋,在品种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建设部门自行推广冷拉碳素钢筋和冷拔低碳钢丝,并一直沿用至今,并且以后者用量更大,有时年用量可达100万吨。

[1]直到七十年代,冶金系统大规模地研试、生产、推广应用低合金钢产品,在此时期低合金钢筋取代了碳素钢筋,但不足之处是强度等级比标准要求要低20MPa左右。

生产使用证明:由于建筑尺寸的大小、施工温度的变化、冷却速度的差异等原因,其力学性能波动较大,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强度太低,抗弯性能不理想,挠度过大,且裂缝宽度很难达到有关规定,配筋过密,影响施工,且用钢量过大。

2.2高强钢筋的发展过程八十年代初期,“六五”低合金国家科技攻关,采用微合金化、余热处理等工艺手段研试成功的400MPa级钢筋,将我国建筑用钢大大往前推进了一步,“七五”期间将400MPa级钢筋的研究纳入国家科技攻关,主要针对结构设计、使用中的技术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试验研究,为400MPa钢筋尽快用于建设工程创造了有利条件。

(完整版)高强钢筋的发展趋势

(完整版)高强钢筋的发展趋势

高强钢筋的发展趋势目前,美国等多个主要工业化国家相继研制开发了600MPa级别的高强钢筋。

多年来,我国虽然为推广应用高强钢筋,采取了修订规范、开展示范工程等多项措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行业所用钢筋强度普遍低1-2个等级,尤其是对于配置600MPa钢筋混凝土构件相关受力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尚属空白。

但高强高性能钢筋的推广应用是大势所趋,目前已经具备开展高强钢筋全面推广工作的前提条件,经济节约的高强钢筋将支撑我国的未来建筑。

一、我国高强钢筋应用现状我国高强钢筋应用比例偏小,推广进展缓慢高强钢筋是指强度级别为400MPa(俗称Ⅲ级钢筋)、500MPa的钢筋(俗称Ⅳ级钢筋)。

上世纪末,国外普遍提高了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强度等级,以400MPa、500MPa强度级别作为主导受力钢筋,300MPa级作为辅助钢筋,200MPa 级钢筋则被淘汰。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副主编、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徐有邻介绍,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应用的钢筋品种主要为HPB235、HRB335、HRB400,强度等级分别为235MPa、335MPa、400MPa,HPB235为热轧光面钢筋,HRB335、HRB400为热轧带肋钢筋。

HRB335(俗称Ⅱ级钢筋)是当前国内钢筋应用的最主要品种,HRB400钢筋于1996年开始在建筑工程领域推广,在2011年7月1日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颁布实施后,房屋建筑工程中将淘汰HPB235钢筋,代之以新的HPB300热轧光面钢筋。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首席分析师迟京东介绍,2009年,占钢材总产量1/6左右的钢筋总产量为 1.2亿吨,其中400MPa及以上高强钢筋产量所占的比重达到31.8%;2010年钢筋总产量超过了1.41亿吨,其中400MPa及以上高强钢筋产量所占的比重达到40.4%左右。

除广泛应用的HRB(热轧带肋)钢筋外,RRB(余热处理)钢筋、HRBF(控轧细晶粒)钢筋也将得到应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现状及展望

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现状及展望

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现状及展望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结构形式,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现状自20世纪初以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不断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桥梁、水利工程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应用。

以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1.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建筑工程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检测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结构设计更加精确和高效;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使得结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 结构形式多样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梁、柱、板、墙等构件形式外,还出现了各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如空心楼板、空心墙板、钢筋混凝土悬索桥等。

这些新型结构形式的出现,不仅满足了建筑设计的多样性需求,还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和使用效果。

3. 结构优化与节能减排: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节能减排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和新型材料的应用,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量,提高结构的力学性能,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

4. 结构监测与维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监测与维护是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

现代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结构的变形和损伤情况,及时采取维修和加固措施,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展望未来,钢筋混凝土结构仍然是建筑领域的重要结构形式,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发展:1. 结构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将会进一步提升。

新型高性能混凝土、纳米材料、增强材料等的应用,将使得结构的强度、刚度、耐久性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改善。

2. 结构的轻量化和高效化:在建筑领域,追求轻量化和高效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趋势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趋势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趋势随着综合多功能建筑应运而生,钢筋混凝土转换结构不断涌现,那么你想知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吗?下面由店铺向你推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趋势,希望你满意。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趋势篇【1】钢筋混凝土从19世纪开始采用以来,至今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虽然与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相比历史不长,但由于混凝土和钢筋材料性能的不断改进,结构理论施工技术的进步使其发展极为迅速。

如今,钢筋混凝土结构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广的结构形式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结构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

针对这种现状,对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加固设计等等方面的研究成为热点。

对钢筋混凝土加固设计主要通过对碳纤维材料的特性的利用,用专门配制的环氧树脂将纤维片材贴在结构受拉面,待树脂固化后,碳纤维片即可与原结构形成新的受力复合体与钢筋共同受力。

这样一来,与普通钢相比,碳纤维布抗拉强度高10-15倍;施工便捷耐久性和耐腐蚀性好,且加固层很薄,基本不增加自重和不改变外形尺寸。

而经碳纤维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也得到显著改善,能减少结构的变形,降低原有结构应力,减消裂缝;改变结构的体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配筋不足,构建截面不足等问题。

用碳纤维加固材料修复补强混凝土结构,与混凝土结构形成一体共同工作,对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具有显著作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已是当今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其中钢筋锈蚀导致结构的过早破坏,更是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选用混凝土外加剂中钢筋阻锈剂,专用于阻止活减缓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提高结构物得耐久性。

钢筋阻锈剂对钢筋有很强的钝化作用,能抑制锈蚀的产生和发展;其次,在不改变混凝土的基本性能下,能有效的提高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且在碱性或中性的条件下,能保持长期有效,经济实惠;对人和环境基本无害。

目前,大力发展和推广钢筋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和应用是促进建筑业等科学进步的重要途径。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现状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现状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现状1. 引言1.1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现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指利用钢材和混凝土相互配合的结构形式,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从而达到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建筑安全性和节能性要求的提高,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一种重要发展趋势。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优势和特点,如承载力强、抗震性好、施工速度快等。

这些优势使得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高层建筑、桥梁、大跨度结构等领域。

目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优化设计、新型材料的应用、结构耐久性等方面。

人们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提高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性能,使其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建筑环境。

未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将继续发展壮大,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同时也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历史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在欧洲和美国开始出现了第一批使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相结合的建筑。

这种组合结构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克服单一结构的局限性,同时充分发挥钢和混凝土各自的优势,提高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20世纪中叶以后,这种结构形式逐渐成为了建筑领域中常见的一种设计方案。

在发展过程中,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不断优化和改良,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可能性。

目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已经成为了建筑领域中的重要技术和设计手段。

它在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特殊结构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谈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应用前景

谈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应用前景

谈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应用前景1、组合结构概述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充分利用了钢材与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钢材拥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和延性,且混凝土抗压强度大、刚度大[1]。

组合在一块,不仅在提高了钢材的整体屈曲和局部屈曲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延性以及良好的抗震性。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组合结构有:组合梁、组合板、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等结构。

2、组合结构常见的形式与分类组合梁的特点,组合梁首先从截面组成上充分发挥了型钢与混凝土材料各自的特长,与钢筋混凝土梁相比,还有以下优点:能节约钢材,由于截面材料受力合理;减小截面高度,由于相当宽的混凝土板参与抗压,组合梁的惯性矩比钢梁的大得多;延性好,由于耗能能力强,整体稳定性又好;刚度好,混凝土板与钢梁共同工作,抗弯模量增大,致使挠度减小,刚度增大;抗冲击、抗疲劳性能好。

组合板的特点:压型钢板可作为混凝土的受拉加强部分[2];压型钢板相当平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楼层的顶棚,省工省料;由压型钢板作为其永久性的模板,不再需要安装、拆模,方便施工,使施工进度加快等。

组合柱的特点:组合柱尤其是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中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承压性能,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钢材的用量,组合柱的承载能力普遍较高,自重轻,变形能力强,耐疲劳,抗冲击性能好。

3、组合结构的发展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最早源于十九世纪美国,最早是出于防火的需求,因为钢材料防火性能差,遇火后,强度会快速下降。

在钢梁外面包上了混凝土,但并未考虑混凝土与钢的共同受力[3] 。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现了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开始已逐步采用抗剪连接件,而外包的混凝土,也逐步过滤到把混凝土翼板放到钢梁翼板之上,这样不但提高了梁的刚度,而且整体性更好。

后来到六十年代,出现了钢管混凝土结构。

它的优势性逐渐使组合结构得到推广与应用,在相关研究工作基础上,各国也制定了多部有关组合结构的设计规范。

混凝土的历史和发展[1]

混凝土的历史和发展[1]

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及其发展前景班级:材料10-2姓名:李晓清摘要:混凝土,简称“砼”。

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

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

混凝土也可以看成一种人工石材,由于其原料丰富,造价低廉,工艺简单的特性使它在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混凝土的发展历史现代混凝土发展前景引言: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

按预定性能设计和制作混凝土,研制轻质,高强度,多功能的混凝土新品种。

利用现代新技术、大力发展新工艺、新设备;广泛利用工业废渣作原材料正文:近代以来,经过了J.Smeaton,J.Parker等人的试作阶段,1824年英国的烧瓦工人Joseph Aspdin调配石灰岩和粘土,首先烧成了人工的硅酸盐水泥,并取得专利,成为水泥工业的开端。

以后,对如何克服混凝土抗拉强度很低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1854年法国技师J.L.Lambot将铁丝网敛入混凝土中制成了小船,并于第二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这可以说是最早的RC制品。

从此以后,Francois Conigne,Wilkinson等人改进了Lambot的制品,到1867年法国技师Joseph Monier取得了用格子状配筋制作桥面板的专利,RC工艺迅速地向前发展。

1867这一年,是全世界公认为最早的RC桥架设的一年。

1877年美国的Thaddeus H yatt调查了梁的力学性质,1887年德国的Konen提出了用混凝土承担压力和用钢筋承担拉力的设计方案,德国的J.Baushinger确认了混凝土中的钢筋不受锈蚀等问题,于是RC结构又有了新的发展。

总而言之,混凝土结构是在19世纪中期开始得到应用的,由于当时水泥和混凝土的质量都很差,同时设计计算理论尚未建立,所以发展比较缓慢。

直到19世纪末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以及试验工作的开展、计算理论的研究、材料及施工技术的改进,这一技术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国内外钢混组合结构发展现状

国内外钢混组合结构发展现状

国内外钢混组合结构发展现状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对新型、高效、可持续的建筑结构的需求日益增长。

钢混组合结构因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良好的抗震性能及可塑性等优点,成为现代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出发,全面探讨钢混组合结构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挑战与前景。

二、国内钢混组合结构发展现状2.1 国内钢混组合结构的起步和发展•2000年以前,国内钢混组合结构的应用较为有限。

钢筋混凝土结构仍然是主流。

•2000年至2010年,国内开始大规模探索钢混组合结构的应用,提出了一系列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2010年至今,国内钢混组合结构在高层建筑、桥梁和特殊结构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2.2 国内钢混组合结构的应用领域•高层建筑:钢混组合结构在高层建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降低建筑自重、提高抗震性能。

•桥梁:钢混组合结构在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可以提高桥梁的跨越能力和承载能力。

2.3 国内钢混组合结构的技术挑战•耐久性:钢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存在耐久性问题,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锈蚀、剥落等现象。

•工程实施:钢混组合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钢与混凝土的配合,确保结构的性能。

•技术人才培养:钢混组合结构需要专业的设计和施工人才,目前国内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

2.4 国内钢混组合结构的发展前景•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钢混组合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将不断创新,解决现有技术难题。

•政策支持:国家对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的政策支持将促进钢混组合结构的发展与推广。

•市场需求: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行业对高效建筑结构的需求将不断增长,钢混组合结构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

三、国外钢混组合结构发展现状3.1 国外钢混组合结构的典型案例•哥伦比亚达纳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核芯和钢框架筋维护楼板的组合结构。

•日本东京银座大厦: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抗震性能上表现出色。

3.2 国外钢混组合结构技术的发展方向•新型材料应用:国外开始探索使用新型材料,如高强度钢材和高性能混凝土,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混凝土结构发展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极为迅速, 在改革开放20 年的时间里我国发展极为迅猛, 从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到工程结构的建造, 取得了惊人的巨大成就, 创造了一个个新的纪录。

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或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有的甚至暂居领先地位。

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围日益扩大, 无论从地上或地下, 乃至海洋, 工程构筑物很多用混凝土建造, 因为它的耐久性和耐火性都较钢结构优越。

甚至有建议太空站也可采用在月球上烧制水泥和炼钢, 在此制作预制构件运至太空装配, 较在地球上用航天飞机往返(达45 次) 运输钢构件为经济。

新加坡每年8 月份召开一次Our World in Concrete St ruct ures 学术会议, 1999 年8月24 —26 日召开第24 次会议, 论题为“21st Cent ury Concrete & St ruct ures ”。

但无可否认, 钢结构自重较轻, 施工速度较快。

我国钢产量已连续3 年超过亿吨。

在某些情况下, 笔者认为经各方面比较, 有的可能以采用钢结构为宜, 包括采用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

如所周知, 混凝土结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现已进入第四阶段[1 ] 。

根据学习, 从较多方面考虑, 对这一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描述并结合最近工程资料, 从材料、工艺、施工、高层建筑、桥梁和大坝以及特种结构予以简要举例说明。

1 新阶段特征新阶段的特征是:进一步发展工业化体系如大模板现浇和大板体系。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 如框桁体系和外伸结构的采用。

在设计中引入概率方法。

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 在结构工程领域引起深刻的改革和革命。

专家系统的采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CAD , CA G) 的程序化, 包括结构动态分析图形的描绘, 因而改进了设计方法和提高设计质量, 也减轻了设计工作量, 提高了人的工作效率。

优化设计和施工的实际广泛应用, 节约了建设投资。

振动台试验和拟动力试验以及风洞试验较普通地开展。

建筑和桥梁结构的主、被动抗震控制的实际应用。

计算机模拟试验大大减少了试验工作量, 节约了大量人力和物力。

有限元法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模式研究的开展, 以及其他数值计算方法的创立和发展。

结构机理包括破坏机理研究的加强; 对复合应力的研究并结合实验结果提出各种强度理论。

因而产生了“近代混凝土力学”这一学科分支, 并将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

工程结构的“移植” , 如将桥梁中的斜拉结构应用于房屋建筑; 及至创造新的结构形式, 如创造出双拱架结构和桁式组合拱桥等; 以及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如将有限元法应用于混凝土的微观研究。

工程材料微观研究的开展与加强, 为材料强度和性能的不断提高创造了条件, 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施工方法的研究和开发。

模糊数学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混凝土结构寿命的研究。

“现代三力学” (这是笔者这样称谓的) 即“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和“微观力学”[3 , 4 ]对混凝土的应用。

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围在多方面的拓宽, 其尺度不断向高、长、大方向发展。

下面仅就材料、施工、高层建筑、桥梁、大坝和特种结构进行些具体介绍。

2 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施工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高强混凝土应以工程特性来划分, 而不应以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目前认为C50 以上的混凝土为高强度, C100 以上则为超高强混凝土。

70 年后期, 丹麦率先采用掺微硅粉(micro2silica f ume , 我国习称硅粉) 制作高强混凝土。

至80 年代中期可制成C200 以上的混凝土。

原先认为硅粉是惰性材料, 在混凝土仅起填充作用(使混凝土密度增大而达到提高强度的作用, 因为混凝土强度近似地与其密度成比例) , 后来研究表明硅粉也有一定的活性。

密筋混凝土组合材料(compact rein2forced composite) 的强度可达C400 , 因配筋率高达10 % , 甚至更高, 其容重达40kN/m3 , 则强度与容重比λ达10000m , 而一般软钢在4000~5000m。

显然这项比率愈高愈好; 就这点而言, 密筋混凝土是优于普通钢, 对降低自重是有效的, 而钢板焊接受焊缝的制约, 是受到限制的(80 年代国际上只能焊到300mm 厚钢板) , 而密筋混凝土的厚度则不受限制。

所以笔者基于对“轻质高强”作广义理解, 似应以λ为指标。

国也已进行过密筋混凝土的试验研究[5 ] 。

我校博士研究生在其学位论文中制成强度为369MPa 的纤维加强水泥基材料[6 ] 。

因为高强度混凝土都具有良好的工程特性, 故往往将高强度与高性能混凝土通用。

实际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有时并不高。

日本在混凝土中掺大剂量的粉煤灰和矿渣粉(二者的掺量往往各高于水泥用量) 。

这种混凝土的流动性极好, 不能用坍落度衡量而以流动直径来量测。

它不需振捣而可在模板自流动填实, 结硬后密实地好, 而耐久性亦高。

因为硅粉价格高,我国发展高强度混凝土的途径可能采用双掺技术,即掺部分硅粉和部分粉煤灰(欧州也有这样做的) 。

1993年法国Bouygues Corporation 研制成活性粉末混凝土( recactive powder con2crete , RPC[7 ,8 ]) 。

这种混凝土为水泥基材料,系由水泥、硅粉、细砂、石英粉、高效塑化剂等组份组成,其质量配合比,例如第一次制作的为1 :0. 325 :1. 43 :0. 3 :0. 027 ,加水(0.28 - 0. 26)和钢纤维(0. 2) ,这一配比可制成一种非常密实的混凝土,在凝结前和凝结期间(通常在拌和后6 - 12h) [8 ]加压,其强度可达200MPa (在90 ℃热水中养护3天) ~300MPa (在tmax = 90 ℃的低压蒸汽中养护) 。

达到这一强度水平是由于[8 ] : ⑴去除粗骨料,改进了配合料的匀质性;⑵仔细选择各种粉状物的粒径,颗粒尺寸在0. 1μm 到1mm 之间,改善了颗粒材料的堆积密度; ⑶在凝结前和凝结期间对混凝土的加压,消除夹杂在混凝土中的空气和大部分伴随水化反应引起的化学收缩; ⑷凝结后通过热处理,改变了生成的水化物的性质; ⑸由于材料的脆性,需掺入细而短的钢纤维(直径0. 15~0. 2mm ,长12~13mm) 改善了材料的延性。

当活性粉末混凝土采用干热(400 ℃) 时抗压强度可达到800MPa [7 ] 。

当活性粉末混凝土除抗压强度高之外,还具有一系列优点:对RPC200和RPC800 ,其抗折强度可分别达60和140MPa ,断裂能可达40000和2000J . m - 2 ,弹性模量达60和75GPa ;对正常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和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对比试验表明:氯离子扩散顺次为1. 1、0. 6和0. 02 ×10 - 12m2 . s - 1 ;碳化深度为10 、2和0mm ;冻融剥落为> 1000 ,900和7g. cm - 2 ;磨耗系数为4. 0、2. 8和1. 3[8 ] 。

对强度这样高的混凝土,暂尚未定名,是否可将C300 以上混凝土姑名之为“特高强/ 特高性能混凝土?”。

高强度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1所示,达应力峰值时相应应变ε0 随强度的提高而增大,这和文献[ 9]中介绍的结论是一致的。

左边为普通强度混凝土截面面积为10. 35m2 和混凝土体积为0. 67m3 / m2 面板面积, 而用RPC 则分别为3. 55m2 和0. 23m3 / m2 , 可见节约材料很多。

为了在实践中建造RPC 结构, 在加拿大摄布鲁克( Sherbrooke , 东南部城市, 与美国相邻近) 考虑修建一座60m 长双梁(梁截面积为200 ×300mm2 ) 预制RPC 实验性三轮摩托和人行桥。

结构的纵向预应力是用两梁间延伸的索完成的, 在板还设置一些单根后钢绞线以保证荷截的适当分布。

桥全宽4. 2m , 板厚40mm[7 ] 。

80 年代国外采用碳纤维乱向掺入混凝土以加强混凝土。

80 年代早期在伊拉克首次大规模用碳纤维加强轻混凝土(比重为1. 0 , 蒸压养护) 建造纪念馆圆顶和预制用瓦罩面的板材[10 ] 。

1973 年起美国在用离心法生产电杆时, 钢纤维不是与混凝土拌和在一起而是由一种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机器喷射在混凝土层里, 不用振捣而纤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与构件轴成±20°角) [1 ] 。

钢纤维是向直径细和长度短的方向发展, 因直径粗为了锚固, 必需有足够长度, 这不利于混凝土的拌和。

80 年代初长度很多为50mm , 后来都在20mm 以, 荷兰生产的钢纤维有长6mm , 直径为0. 15mm 的, 因直径细, 为了防止可能锈蚀镀了一层铜。

国外都采用塑料纤维或玻璃丝乱向掺入混凝土以加强混凝土, 因它们不致像钢筋那样在侵蚀性环境中容易锈蚀, 但它们又必需能抵抗混凝土的碱性侵蚀, 如对玻璃丝需采用耐碱玻璃制成或采用低碱的矾士水泥混凝土(价格较高) 。

80 年代国外已采用经过催化的乙烯醚树脂浴(catalyzed vinyle ester resin bat h) 将玻璃丝制成塑料筋(fiberglass reinforced plastic reinforcing bar , FRP) 以代替钢筋, 已在化学和废水处理厂、海堤、浮船坞以及水下结构中得到应用。

此外这种筋优越的绝缘性质使它们可用于那些结构中, 在此电荷磁场将对钢筋引起有害的影响, 例如变电所电阻器座、机场跑道、医院和实验室等。

但FRP 筋将不适合用于可能遭受高温大火的场合。

虽然现代化塑料在- 68 —+ 107 ℃( - 90~+ 225°F) 围具有优越的温度稳定性, 当温度超过204 ℃(400°F) , FRP 筋抗弯强度显著降低。

因此在建筑和桥梁中应用时温度效应要求特殊考虑, 但如在基础、挡墙、钻墩和斜坡面板、路面和人行道等中应用是非常有生命力的。

实际FRP 筋在这些应用中具有明显超过钢筋的优点, 因为当混凝土是对着土壤浇筑时, 这种筋的优越抗腐蚀性能较钢筋在混凝土中保护层厚度获得显著降低。

此外, 上述多种类型结构并不经受大的弯曲挠度, 因此FRP 筋低的抗弯刚度和其它构件不同而不是一项重要的因素。

在制造过程中, 略为扭转的玻璃丝绞线是通过催化乙烯(基) 醚树脂浴引出的, 然后仔细校直并通过一加热钢模拉出使除去多余的树脂而制造出所需要的直径, 最后筋的组成大致分30 %热固的( t hermoset ting) 树脂和70 %玻璃丝。

一条玻璃丝沿筋缠绕成螺旋形以造成最后刻痕表面而提供混凝土对“钢筋”的握固强度, 这和温度高低有关, 对各个制造者提供的“钢筋”材料有明显变化, 而没有标准的应力—应变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