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
第7讲 第三世界的崛起
重要活动(首脑会议)
第二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 第二次的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于1964年10月5日至10日在埃及 开罗举行,此时的成员国已经增加到47个,大部分是来自亚洲和 非洲新取得独立的民族国家。这次会议除了重申反对殖民主义和 帝国主义的立场外,将焦点放在了巴以冲突以及印巴冲突之上。 会议通过了《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 第三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 第三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是于1970年9月8日至10日在赞比 亚首都卢萨卡举行,重点批判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而不 再是英国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的霸权主义。会议最终还是通过 了《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卢萨卡宣 言》(简称《卢萨卡宣言》),宣称“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 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谴责两个超级大国粗暴 干涉别国内政,甚至采取武力颠覆别国政府等手段。另外会议还 通过了《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
“十项原则”
一、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二、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三、承认一切每一国家按照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 六、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任 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 七、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 整或政治独立; 八、按照联合国宪章,通过如谈判、调停、仲裁或司法解决等和平 方法以及有关方面自己选择的任何其他和平方法来解决一切国际 争端; 九、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 十、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这就是著名的十项原则,它是万隆会议 达成的最重要的协议;
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1、万隆会议(背景、过程、成就和意义) 2、不结盟运动 3、七十七国集团
1、万隆会议 背景 战后美苏之间日益加剧的冷战对峙 局势,严重威胁着亚非国家的独立 与安全。由于帝国主义对中间地带 的争夺,亚非地区成为世界各种矛 盾和冲突集中的地区。许多亚非民 族主义国家从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 主权出发,在对外政策方面,坚持 执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拒 绝参加侵略性军事集团,反对在自 己国家领土上建立外国军事基地。 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认识到,为维 护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 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并要求与中 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 关系。
第三世界的崛起
第三世界的崛起引言第三世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代表着世界上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在过去几十年中,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迅速崛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
本文将探讨第三世界的崛起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对全球格局的影响。
第三世界的定义第三世界最早是指在冷战时期,不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结盟的国家。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第三世界的概念已经演变为描述经济相对落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
这些国家通常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人均收入低下,教育和卫生条件欠佳等。
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尽管第三世界国家在过去被认为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的地区,但近年来许多国家开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这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经济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崛起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1.经济改革: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放宽对外贸易、鼓励外资投资以及加强内部市场的开放。
这些改革措施有助于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增长。
2.科技创新:第三世界国家开始重视科技创新,投资于科研和技术发展。
科技创新为这些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高了生产力和竞争力。
3.人力资源优势:第三世界国家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这为他们的经济崛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些国家通过培养和提升人力资源,增加了生产力和创新能力。
社会发展进步除了经济领域的崛起,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在社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1.教育和卫生改善:这些国家注重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
他们投资于基础教育和医疗设施,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2.社会平等与包容性发展: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开始采取措施,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发展。
他们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就业机会以及推动社会公平。
第三世界崛起的影响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对全球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经济增长动力: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第四章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发展
第四章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发展第四章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发展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惊叹道:“1945年到1960年期间,至少40个国家和8亿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1/4一反抗过殖民主义,并赢得了他们自己的独立。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以前还不存在如此迅猛进行的这样一次革命性反复。
亚洲和非洲人民的地位以及他们与欧洲关系的改变,是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最有力表现”。
二战前,亚非拉地区只有36个独立国家,战后,伴随着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有90多个国家挣脱了新老殖民主义的枷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殖民主义主导国际关系、西方列强任意奴役和宰割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这一大批新独立的民族国家构成当代国际关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世界开始作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新兴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从而扭转和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
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高涨、第三世界国家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的成立,不仅在本地区国际事务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和进程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综述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20世纪的历史潮流。
它的兴起是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体系危机同时发生的。
它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殖民体系的崩溃和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建立。
这一历史潮流虽然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但是到二战后才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给人类文明的积淀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但是同时它也为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1、二战极大的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 迫使宗主国对殖民政策进行调整。
(1)德意日法西斯不可能恢复其殖民统治, 英,法,比,荷元气大伤,无力阻止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西方学者T.E.瓦德奈伊曾经说过:"大战降低了英国和西欧各国的影响,并且削弱了他们统治世界的能力.因此,这就为日益成长壮大的非殖民主义运动铺平了道路,在某些地区, 则刺激了民族解放斗争和革命的发展." (2)西方殖民主义政策的调整。
考研政治辅导《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讲义04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考研教育网考研人的网上家园考研政治辅导《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讲义04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4)第三世界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加剧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进程,推动了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二战后,亚、非、拉燃起了民族解放战争的熊熊烈火,原来弱小的殖民地国家纷纷取得了民族独立,从而瓦解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屹立于世界政治舞台。
为巩固民族独立,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刚刚独立的亚非29个国家,于1955年在万隆举行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大国参加的国际会议,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并给两级格局以有力的冲击。
伴随着美苏争霸斗争的深入,第三世界国家组建了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非洲统一组织等许多地区性组织,并利用它们的原料为武器同美苏的霸权主义展开激烈的斗争。
第三世界大发展与壮大,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沉重打击了超级大国的强权政治,不断冲击和削弱着超级大国干预和影响世界事务的能力。
4.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1)两极格局终结战后形成两极对峙的世界政治格局,苏联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它是唯一可以抗衡美国的世界力量。
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东欧各国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社会停滞,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的内外政策发生很大的改变,国际上美苏缓和,国内实行改革,但苏联国内改革困难重重。
1989—1990年,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导致雅尔塔体制崩溃,两极格局基本解体。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最后终结。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2)世界格局转换的原因两极格局的终结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从而最终决定了旧格局的终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五讲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与第三世界的崛起
第五讲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与第三世界的崛起第五讲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与第三世界的崛起第三世界:主要是从美苏冷战⾓度看,美苏争夺的对象。
在战后历史的发展中,第三世界的发展具有双重性——美苏争夺的对象,但是有⾃⼰的独⽴发展。
⼀、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数量上升(政治独⽴):联合国成员国数量增加(90年170个)●出现民族独⽴运动⾼潮原因:⼆战结束⽼牌的殖民主义者受到削弱新出现的殖民者——如美国这个时候向第三世界扩张社会主义的⼒量在⼆战之后出现了发展。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很多国家是采⽤武装⽃争获得独⽴的:越南;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肯尼亚;古巴、尼加拉⽠亚⾮拉的民族解放⽃争呈现出了联合和合作的态势: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60年代出现了地区性的、洲际性的、国际性的组织,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阿拉伯国家会议、安第斯国家组织、⽯油输出国组织西⽅殖民体系彻底⽡解,亚⾮拉民族独⽴国家形成体系:⼆、关于第三世界的概念政治概念:它的出现和⼴泛使⽤,是同战后初期开始的冷战密不可分的。
经济概念:发展中国家●国内外“第三世界”定义西⽅:(最早法国⽤)既不属于那些现代的民主的、资本主义的第⼀世界,也不属于第⼆世界。
第三世界国家都试图在第⼀世界和第⼆世界各⾃的主要代表——美国和苏联——之间探索出⼀条“中间道路”。
中国:A和中间地带是混⽤(1964):认为亚⾮拉国家和西欧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是第三世界。
B ⽑三个世界的划分的战略思想(1974):美苏是第⼀世界,亚⾮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世界。
这样的划分将美国和其盟友作了区分,将苏联和东欧国家也作了区分。
这个战略思想避免了中国外交上的孤⽴:1963年开始派医疗队,双阿提案——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在联⼤提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提出第三世界的背景与意图:标志着⽑泽东的外交思想变化,从⾰命⾄上到联美抗苏再到第三世界。
⽂化⼤⾰命前后中国的政策激进,外交状况糟糕:输出⾰命,反对⼀切妥协和谈判(中越关系恶化)中苏珍宝岛战争,⽑接受周建议:推动中美⾼层互动,⼤胆设想和美国联合建⽴⼀条线和⼀⼤⽚,共同反苏,失败(美苏>中美)74年初提三“个世界”:实际是联盟思想,以反对美苏两个国家为⽬标,核⼼是在国际关系上搞统战,联纵抗衡。
第三世界的崛起
第三世界的崛起作者:***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1年第08期【价值导向】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这些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在登上世界政治舞台后自成体系,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多种发展形态,各有特色,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而且对20世纪后半期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主干精讲】1.第三世界国家的基本特征(1)從历史上看,第三世界国家基本上是由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演化而来的。
(2)从经济上看,第三世界国家是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发展民族经济的强烈愿望。
(3)从政治上看,第三世界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干涉、控制或侵略,它们在对外政策方面大都奉行独立自主或不结盟政策,要求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2.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成就国家成就韩国、新加坡20世纪60—80年代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海湾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非洲国家非洲国家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1960—1975年,非洲工农业生产总值大约增长了一倍。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陷入困境,经过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拉丁美洲国家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3.第三世界国家发展面临的挑战面临的挑战亚洲国家亚洲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能力较差。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一些亚洲国家受到巨大打击,促使它们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拉丁美洲国家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债务,影响了发展。
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非洲国家非洲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6“第三世界”的崛起及其历史作用
“第三世界”的崛起及其历史作用第三世界:通常指二战后在政治、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与美苏为主的第一世界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二世界相对应。
崛起原因:第三世界是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联合的产物。
它们所经历的共同历史遭遇和所面临的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历史任务,使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逐渐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崛起标志: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兴起、七十七国集团建立崛起过程:战后美苏之间日益加剧的冷战对峙局势,严重威胁着亚非国家的独立与安全。
1955年第三世界国家从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出发于在万隆召开了万隆会议,提出了“十项原则”,促进了各国的相互了解和尊重,极大地加强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
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正式宣告了以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为基本宗旨的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宣言》, 使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于超级大国对抗之外的"第三种势力"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日内瓦举行.会上77个发展中国家于6月15日发表《77国联合宣言》, 77国集团由此形成. 77国集团是第三世界最大的经济组织,成立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上进一步走上了联合斗争的道路。
第三世界的崛起作用:一:对于国际格局与秩序:第三世界的崛起,向大国垄断国际事务、主宰世界的局面提出了挑战,是促使世界格局发展演变的重要力量,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
二、在联合国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改变联合国面貌的主要力量,促使联合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三、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的崛起50年代末60年代初,赢得了民族独立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还面临着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和维护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
这一时期美苏争霸的国际格局日益明朗,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日益加剧,许多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
而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它们自认为属于“第三世界”。
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下。
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随着不结盟运动的不断发展,它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它的队伍不断扩大。
从6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其成员国由最初的25个,增加到100多个,约占世界国家总数的2/3,人口总数的l/2,包括第三世界的大多数国家。
其次,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不结盟运动的斗争矛头由最初指向新老殖民主义,到70年代转向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再次,斗争的领域从政治领域逐渐扩大和深入到经济领域,特别是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七八十年代,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突出地反映在联合国的变化和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上。
联合国建立之初,美国一度控制和操纵联合国,把它当作称霸世界的工具。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联合国不再是一两个超级大国为所欲为的场所。
1971年,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在国际政治地位提高的基础上,第三世界国家提出改变旧的国际经济关系,建立相互合作、平等互利的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要求。
6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七十七国集团”,到80年代其成员已增加到l10多个。
这个组织主要是通过与发达国家在联合国进行谈判,来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
第四章第三世界的崛起与非殖民化进程
③不结盟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两极对立的国际关系格局的一 种冲击,客观上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对保卫世界和平的事 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3、七十七国集团的诞生(Group of 77) 宗旨: 协调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和贸易领域中的立场,增强发展中国
家的团结与合作,在贸易和经济发展方面确定共同的目标,制定 联合行动的纲领,采取集体谈判策略,加强发展中国家的谈判地 位,促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 展进程。
第三种是货币金融合作
第四种是技术合作
4、南南合作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壮大其经济实力。 第二,有助于第三世界用同一个声音说话,提高其在南北对话
中的地位。 第三,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化解和消除彼此之间的矛盾和争端。 第四,南南合作有助于推动南北谈判,改善南北关系,建立世
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1946年7月4日 1948年1月4日 1948年2月4日 1946年4月17日 1946年12月31日 1948年5月14日
英国 英国 荷兰 法国 美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尼赫鲁 真纳 苏加诺
本-古里安
1、印巴分治(蒙巴顿方案)(171-173)
第一次中东战争 184
2、四次中东战争 (巴勒斯坦战争)
(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阶段
1、1945—1949年 民族独立浪潮在亚洲兴起 2、1950—1959年 民族独立浪潮从亚洲向北非延伸 3、1960—1975年 以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为中心,亚非拉地区
基本完成“非殖民化” 4、1976—1990年 殖民主义体系瓦解
(三)、二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改革国际经济结构,促进国
第三世界国家提出的纲领
际间的技术转让。
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所谓第三世界是指那些在历受过殖民统治和剥削,独⽴后经济落后,在国际经济、政治中处于不平等、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在地域上⼤多数位于南半球的亚⾮拉国家。
这些国家也被称为民族独⽴国家、发展中国家、南⽅国家。
第三世界是在战后民族独⽴运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进⼀步⾛向联合的产物。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三个阶段:①战后到50年代中期,民族解放运动的⾼潮主要在亚洲和北⾮⼏个国家。
②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战场在⾮洲。
③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民族解放运动进⼀步发展,不仅最后消除了⼀批顽固的⽼殖民据点,⽽且⼀些国家从争取维护民族独⽴转向发展民族经济。
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的诞⽣、77国集团的形成是第三世界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重要⾥程碑。
1.万隆会议 指1955年4⽉18⽇⾄24⽇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包括亚⾮2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亚⾮会议。
这是亚⾮国家历第⼀次在没有西⽅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主讨论亚⾮事务的国际会议,是战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亚⾮国家新觉醒的第⼀个⾥程碑。
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在⼤会发⾔中提出了的“求同存异”原则,博得各国代表的欢迎和赞扬,为会议的最后成功奠定了基础。
会议确定了指导各国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项原则。
会议所倡导的团结合作、反帝反殖、维护独⽴、捍卫和平的“万隆精神”产⽣了深远的影响。
意义:①第三世界崛起的第⼀个⾥程碑和重要标志,从此亚⾮国家开始作为⼀⽀独⽴⼒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②极⼤地⿎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民争取民族独⽴的⽃争,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解的进程。
③增进了亚⾮各国的相互了解和尊重、相互同情和⽀持,促进了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④它所确定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含在⼗项原则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家关系的普遍原则。
2.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是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印尼总统苏加诺、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发起的。
第六章 第三世界的崛起与两大阵营的分化
第六章第三世界的崛起与两大阵营的分化第一节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一、亚非会议⏹(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为亚非会议提供了政治思想基础。
⏹(二)亚非会议的召开⏹时间:1955.4.18—24,地点:万隆⏹周恩来总理的“求同存异”方针亚非会议的影响⏹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的参加,而由亚非国家自己处理自己事务的国际会议;形成了“万隆精神”;是二次大战后新兴政治力量登上国际关系舞台的重要标志。
二、不结盟运动与第三世界的形成⏹(一)不结盟运动的领导核心⏹铁托、纳赛尔、尼赫鲁、恩克鲁玛、苏加诺⏹(二)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1961)⏹(三)不结盟运动的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并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
¡°三个世界的划分¡±与¡°第三世界¡±的涵义⏹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1974年2月他在同一位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谈话时,对当时世界范围内阶级斗争客观现实的科学概括。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咱们是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人口很多。
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
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ª¡ª毛泽东¡°三个世界的划分¡±与¡°第三世界¡±的涵义⏹¡°从国际关系的变化看,现在的世界实际上存在着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个世界。
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
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
¡±⏹¡ª¡ª邓小平在1974年4月10日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
6第6章 第三世界的崛起与两大阵营的分化(new)
2,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什么是旧的经济秩序? (1)什么是旧的经济秩序?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长期统治的产物,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长期统治的产物,其最基本的 特征就是少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特征就是少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一两个超级 大国垄断着世界大部分工业,贸易,国际金融,货币, 大国垄断着世界大部分工业,贸易,国际金融,货币, 运输,保险和科学技术. 运输,保险和科学技术.
时间
次序
城市
国家
时间 次序 国家 3,不结盟运动的发展与特点 城市 1961年9月 年 月 第一次 贝尔格莱德 南斯拉夫 (1)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发展 1964年10月 年 月 第二次 开罗 埃及 请说出城市所在国, 请说出城市所在国,并理解这些举办国的共同点 1970年9月 年 月 1973年9月 年 月 1976年8月 年 月 1979年9月 年 月 1983年3月 年 月 1986年9月 年 月 1989年9月 年 月 1992年9月 年 月 1995年10月 年 月 1998年9月 年 月 2003年2月 年 月 2006年9月 年 月 第三次 等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第八次 第九次 第十次 第十一次 第十二次 第十三次 第十四次 卢萨卡 阿尔及尔 科伦坡 哈瓦那 新德里 哈拉雷 贝尔格莱德 雅加达 卡塔赫纳 德班 吉隆坡 哈瓦那 赞比亚 阿尔及尔 斯里兰卡 古巴 印度 津巴布韦 南斯拉夫 印尼 哥伦比亚(非都) 哥伦比亚(非都) 南非(非都) 南非(非都) 马来西亚 古巴
"中心—外围"理论主要包含了3个方面内容 中心—外围"理论主要包含了3
外围" "中心—外围"体系是一个统一的,动态的 中心 外围 体系是一个统一的, 体系,具有整体性; 体系,具有整体性; 外围" "中心—外围"之间在生产结构上存在很大 中心 外围 的差异性; 的差异性; 外围" "中心—外围"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中心 外围 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第三世界的崛起
《海洋法公约》
领海12海里,沿海国有权建立200海里专 属经济区,对大陆架的所有权可延伸到200 海里,在特殊情况下可延伸到350海里
国际公海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产。
200海里 1973年《关于海洋法问题的宣言》(非洲统一组
织):200海里
1958年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12海里) 1960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12海里) 1973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984年159个国家和地区在公约上签字,美
英等国没有。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始生效
第十三次会议(吉隆坡)
不结盟运动的特点
会员国不断增多,影响越来越大 矛头由初期指向一切新老殖民主义到70年
代后转向集中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 权主义 斗争从政治领域逐渐扩大和深入到经济领 域 内部存在着分歧和各种消极因素
第三世界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 的政治力量
联合国的变化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恢复
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 秩序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思想起始于万隆会议
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会议提出 1963年“七十五国集团”形成 1964年第一届贸易与发展大会《七十七国联合宣
言》
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 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第一次讨论改革国际经
济关系问题,通过《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宣言》和《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行动纲领》
1960年9月铁托、纳赛尔、尼赫鲁、恩克鲁玛和苏 加诺举行会晤,进一步形成不结盟运动的领导核 心。
1961年2月至4月铁托出访非洲9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议召开不结盟 国家首脑会议。
1961年6月开罗举行筹备会议,制定不结盟国家首 脑会议的五项标准。
第三世界的崛起以及意义
第三世界的崛起及意义第三世界泛指历史上遭受过旧殖民统治,后来争得民族独立,经济相对落后的亚非拉和其他地区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爱。
1952年法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阿尔弗莱德在《三个世界,一个星球》的文章中,首次提出“第三世界”的概念。
他在该文中写道“我们常说有两个对抗世界却常常忘了还有一个第三世界。
” 20世纪70年代第三世界这个术语被广泛应用。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使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同年邓小平在特别联大会议上的发言谈到了“三个世界”。
在国际学术界“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两个术语是等同使用的。
在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变迁中,第三世界的崛起引人注目,促使第三世界崛起的基本条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和广大殖民地附属国赢得独立。
第三世界主要是战后获得独立的国家不断加强联合形成的,共同的遭遇和要求使他们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
才有力量维护已经获得的独立,才能求得共同的发展,才能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第三世界崛起的三个里程碑1、万隆会议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
参加会议的共有29各国家(其中亚洲18个,非洲6个)。
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而由亚非民族独立国家自己召开讨论有关亚非国家人民切身利益的大规模国际会议。
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大会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其内容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与促进世界和平合作宣言等。
万隆会议和它通过的最后公报体现的亚非各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和促进友好合作而斗争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而《亚非会议做后公报》则因其代表正义团结友好进步,被作为战后国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文件之一而普遍引用。
由中国最早提出,中印和中缅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引申发展的和平共处十项原则,更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承认,作为国际关系的普遍原则。
第三世界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的特点
会员国不断增多,影响越来越大 矛头由初期指向一切新老殖民主义到70年
代后转向集中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 权主义 斗争从政治领域逐渐扩大和深入到经济领 域 内部存在着分歧和各种消极因素
第三世界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 的政治力量
联合国的变化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恢复
不结盟运动的历史意义
是万隆精神进一步弘扬,是奉行独立自主 不结盟政策的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结果。
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并逐渐成为国际 舞台上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
一定程度上对两极对立的国际关系格局形 成冲击,加速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 的过程,对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做出了贡 献。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 完整,互不侵犯,互 不干涉内政,平等互 利,和平共处。
它的提出被誉为“亚 洲宪章”。
亚非会议
1954年4月科伦坡五国总理会议上,印尼 总理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提出
1954年12月茂物会议,决定由五国联合发 起召开亚非会议。
1955年4月“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新的海洋法
联合国的变化
大批新兴国家加入联合国 —60年代43个;70年代31个 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推动反帝反殖运动 —1960年《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 —1963年《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 —1965年《关于各国内政不容干涉及其独立
希望在两极化的格局中保持积极中立的地 位 新兴民族主义国家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接受了“第三世界”这个概念
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南斯拉夫及其领袖铁托起积极作用
——1948年苏南冲突
第三世界的兴起与非洲亚洲国家的解放运动
第三世界的兴起与非洲亚洲国家的解放运动随着世界的发展,第三世界国家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同时,非洲和亚洲国家纷纷展开解放运动,争取自主权和经济独立。
本文将探讨第三世界的兴起与非洲亚洲国家的解放运动,分析其原因、影响和挑战。
一、第三世界的兴起第三世界这一术语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阿尔诺·若尔当提出,指的是处于经济欠发达、政治不稳定和社会福利较差的落后地区。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演变,第三世界国家的地位日益重要。
1.经济原因第三世界国家普遍面临着经济落后的问题,经济发展成为了他们的首要任务。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但由于外部掠夺和内部不平等的分配制度,使得他们无法充分运用这些资源。
第三世界国家为了争取自主权,开始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通过工业化和经济合作等手段提高经济实力,从而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2.政治原因第三世界国家长期受到殖民主义的统治和剥削,政治权力受到限制,国民无法自主决策。
随着殖民主义的解体和世界民族主义的兴起,第三世界国家开始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通过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这些国家逐渐获得了自主决策和国际认可。
二、非洲亚洲国家的解放运动非洲和亚洲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主要代表,他们经历了艰苦卓越的解放运动,为国家的发展和独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非洲解放运动非洲国家的解放运动主要发生在20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末。
这些运动旨在推翻殖民主义的统治,恢复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
其中,尼日利亚的独立运动、肯尼亚的马奎特运动以及南非的非洲人民大会等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非洲国家的解放运动不仅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还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取得了进步。
非洲国家开始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通过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改革,实现经济独立和自给自足。
同时,这些运动也为非洲国家带来了国际支持和援助,促进了地区的发展。
2.亚洲解放运动亚洲国家的解放运动主要发生在二战之后,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印度的独立运动和中国的解放运动。
第四章 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发展
第四章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发展第四章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发展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惊叹道:“1945年到1960年期间,至少40个国家和8亿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1/4一反抗过殖民主义,并赢得了他们自己的独立。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以前还不存在如此迅猛进行的这样一次革命性反复。
亚洲和非洲人民的地位以及他们与欧洲关系的改变,是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最有力表现”。
二战前,亚非拉地区只有36个独立国家,战后,伴随着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有90多个国家挣脱了新老殖民主义的枷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殖民主义主导国际关系、西方列强任意奴役和宰割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这一大批新独立的民族国家构成当代国际关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世界开始作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新兴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从而扭转和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
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高涨、第三世界国家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的成立,不仅在本地区国际事务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和进程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综述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20世纪的历史潮流。
它的兴起是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体系危机同时发生的。
它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殖民体系的崩溃和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建立。
这一历史潮流虽然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但是到二战后才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给人类文明的积淀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但是同时它也为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1、二战极大的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 迫使宗主国对殖民政策进行调整。
(1)德意日法西斯不可能恢复其殖民统治, 英,法,比,荷元气大伤,无力阻止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西方学者T.E.瓦德奈伊曾经说过:"大战降低了英国和西欧各国的影响,并且削弱了他们统治世界的能力.因此,这就为日益成长壮大的非殖民主义运动铺平了道路,在某些地区, 则刺激了民族解放斗争和革命的发展." (2)西方殖民主义政策的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
(一)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所谓第三世界是指那些在历受过殖民统治和剥削,独立后经济落后,在国际经济、政治中处于不平等、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在地域上大多数位于南半球的亚非拉国家。
这些国家也被称为民族独立国家、发展中国家、南方国家。
第三世界是在战后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联合的产物。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三个阶段:①战后到50年代中期,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主要在亚洲和北非几个国家。
②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战场在非洲。
③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发展,不仅最后消除了一批顽固的老殖民据点,而且一些国家从争取维护民族独立转向发展民族经济。
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的诞生、77国集团的形成是第三世界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重要里程碑。
1.万隆会议
指XXXX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包括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亚非会议。
这是亚非国家历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自主讨论亚非事务的国际会议,是战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亚非国家新觉醒的第一个里程碑。
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在大会发言中提出了的“求同存异”原则,博得各国代表的欢迎和赞扬,为会议的最后成功奠定了基础。
会议确定了指导各国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会议所倡导的团结合作、反帝
反殖、维护独立、捍卫和平的“万隆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义:①第三世界崛起的第一个里程碑和重要标志,从此亚非国家开始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②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的进程。
③增进了亚非各国的相互了解和尊重、相互同情和支持,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④它所确定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含在十项原则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家关系的普遍原则。
2.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是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印尼总统苏加诺、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发起的。
XXXX年9月,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会议发表了《宣言》,宣告了以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为基本原则和宗旨的“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不结盟运动”从最初的25个国家发展到了当前的110个国家,成为全球的国际政治运动,从政治上为第三世界多种类型国家的联合奠定了组织基础。
作用:①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形成的重要里程碑,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最主要的政治代表。
②它坚持了反帝、反殖、反霸以及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方向,维护了民族独立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捍卫了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促进了人类进步和发展事业。
3.77国集团
77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在为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经济合作、反对发达国家的控制、剥削和掠夺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
XXXX年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个国家和地区联合
起来,发表了《77国联合宣言》,自称为“77国集团”(又称“发展中国家会议”)。
XXXX年成员已增加到120个,仍然沿用77国集团这个名称。
它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切身利益而走向联合斗争的共同愿望和历史趋势。
它的宗旨是参加全球国际经济会议之前,成员之间协调立场,商讨共同的对策,表达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共同愿望。
它是第三世界形成与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作用:①在争取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中发挥了先导作用。
②为推动南南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作出了积极贡献。
③推动了南北对话,缓和并改善了南北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正在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
(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从第三世界的崛起到今天,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地位和作用表现在:(1)第三世界的崛起,不仅根本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而且也大大地促进和推动了战后国际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第三世界是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3)大批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深刻地改变着联合国的面貌,使联合国这一的国际组织不再是某一个或几个国家随心所欲地操纵的机器,在一定程度反映第三世界国家的意志和声音。
(4)第三世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它的发展正在逐步改变着世界经济的面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成为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
另外,解决关系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问题,诸如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口增长失控、粮食、能源、难民、禁毒等问题,也离不开占世界人口4/5的发展中国家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