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5 夏天里的成长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夏天里的成长》类文阅读+课时练习(附答案)【(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夏天里的成长》类文阅读+课时练习(附答案)【(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07a93927d3240c8447efca.png)
(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类文阅读+课时练习(附答案)类文阅读-15 夏天里的成长像夏天一样成长(节选)张武林在十六岁以前,我一直认为夏天是用来冲锋陷阵的。
像夏天捕到的第一只龙虾,拥有着火红的颜色,却虚张声势地挥舞着大钳,然后被随意地扔到岸边的篓子中,却毫不在意地(持续继续)自己的厮杀。
手插着兜走过小城的每一个街道,有傲慢穿着白裙的少女经过,洁白、鹅黄、翠绿,香樟树下飘来的一抹墨绿,然后口哨一吹,便仗剑天涯。
在十四岁的夏天,我开始学习打篮球,运球,上篮,投篮,走位……褐色的篮球在砖红色的操场上蹦蹦跳跳,扶膝.(xī qī)喘气的时候仿佛听到盐粒在脸颊上滚动的声音,然后直起腰,用力地往上一投,一条美丽的弧线完美地从篮中心穿过。
和要好的兄弟在街边吃麻辣烫吃得直吐舌头,用拳头与那圆滚滚的西瓜对抗,蛋糕奶油抹遍全身,即使暴雨也(固执顽固)地不肯打伞……总是天真地认为自己不需要讨好任何人,即使还得要乖乖上课,被迫做到品学兼优,也会撇.(piē piě)撇嘴道“只是给那些可怜的大人一点安慰罢了”。
我们不想成为大人,我们只是想长大。
看小说看到昏天黑地,然后在化学课上理所当然地睡过去,醒来时,正见老师在做淀粉遇碘变蓝的实验,白色、蓝色、红色,在一个狭小的试管里变换着,像一个盛大的魔法,扭过头去被光晃了眼,才发现窗边幼小的杨树已经长到三层楼高了,亭亭如盖。
(选自《少男少女》 2017年第15期)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使用恰当的词语和读音,用“√”标出。
2.文中写了作者所做的哪些事?3.第四自然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所省略的内容可能是。
4.谈谈你对“我们不想成为大人,我们只是想长大”的理解。
【参考答案】1.继续 xī固执 piě2.抓龙虾;在街上闲逛;学打篮球;吃麻辣烫;用拳头砸西瓜;蛋糕奶油涂遍全身;暴雨天不打伞;上化学课睡觉。
3.对所举事情的省略示例:让单薄的自行车承载三个人的重量4.我们想要长大,但仍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而不是像大人一样为了生活承受着压力,整天地忙碌。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15夏天里的成长(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15夏天里的成长(含答案)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20aeb90242a8956bece44b.png)
第一课时一、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绿蔓(màn wàn)高粱(liang liáng)菜畦(xí qí)二、看拼音,写词语。
lěi xiǎn yāng zhè苞()苔()插()甘()pù yàn fèng gē()布()语()隙收()三、读课文,填一填。
1.夏天里,生物的长是飞快的长,的长,的看得见的长。
2.夏天里,草长树木长,稻秧长,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四、把俗语谚语补充完整。
1.不热不长,。
2.六月六,。
3. ,割谷喂老牛。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wàn liang qí二、蕾藓秧蔗瀑缝谚割三、1.跳跃活生生 2.甘蔗四1.不热不大 2.看谷秀 3.处暑不出头第二课时一、根据汉语意思写词语,并选择一个造句。
1.到一个地方就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生活。
()2.含苞未放的花,花骨朵。
()二、阅读练习。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
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
”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农作物到了该长得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这段话说明了也在长得道理。
2.根据课文理解“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意思。
3.这段话是告诉人们要,地长。
否则就成了了。
参考答案第二课时一、1.入乡随俗 2.苞蕾我们来到新疆,也入乡随俗地跳起舞来。
二、1.人 2.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了,此时的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有收获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3.赶时候尽量地用力废物您的支持,是我们努力的动力!。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ff1dc259e31433238689351.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长。
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
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
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
”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梁容若,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篇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夏天里的成长》知识点生字组词:棚:凉棚车棚顶棚工棚牲口棚蔓:瓜蔓藤蔓爬蔓压蔓顺蔓摸瓜苞:花苞苞蕾苞米苞谷含苞待放蕾:花蕾蓓蕾蕾丝吐蕾护苗保蕾苔:青苔苔藓苔原苔斑苔痕藓:苔藓坪:坪坝草坪花坪停机坪蔗:甘蔗蔗糖蔗田蔗农瀑:瀑布飞瀑瀑流飞瀑流泉缝:墙缝裤缝缝隙裂缝见缝插针谚:谚语民谚古谚农谚俗谚多音字:蔓:wàn瓜蔓màn蔓生尽:jǐn尽管jìn尽头形近字:蕾(花蕾)雷(雷电)蔗(甘蔗)遮(遮掩)谚(谚语)颜(颜色)词语解释:迅速:速度高;非常快。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9d9f840af45b307e9719716.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长。
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
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
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
”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梁容若,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篇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夏天里的成长》知识点生字组词:棚:凉棚车棚顶棚工棚牲口棚蔓:瓜蔓藤蔓爬蔓压蔓顺蔓摸瓜苞:花苞苞蕾苞米苞谷含苞待放蕾:花蕾蓓蕾蕾丝吐蕾护苗保蕾苔:青苔苔藓苔原苔斑苔痕藓:苔藓坪:坪坝草坪花坪停机坪蔗:甘蔗蔗糖蔗田蔗农瀑:瀑布飞瀑瀑流飞瀑流泉缝:墙缝裤缝缝隙裂缝见缝插针谚:谚语民谚古谚农谚俗谚多音字:蔓:wàn瓜蔓màn蔓生尽:jǐn尽管jìn尽头形近字:蕾(花蕾)雷(雷电)蔗(甘蔗)遮(遮掩)谚(谚语)颜(颜色)词语解释:迅速:速度高;非常快。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课内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四).pdf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课内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四).pdf](https://img.taocdn.com/s3/m/1655bfd4336c1eb91a375db9.png)
六年级上册期末课内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四)(一)夏天里的成长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里的长是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的长。
您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您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会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
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
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
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
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
”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绿蔓()高粱()苞蕾()苔藓()菜畦()谚语()铁轨()处暑()2.找出文中所提到的俗语或谚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用“~~~~~””划出文中的中心句。
4.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
(用加点词写一句话)5.你是怎样理解“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这句谚语的?6.“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这句话有何深刻的含义?(二)穷人(节选)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db2ed5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e.png)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2篇《夏天里的成长》是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15课,通过描述夏天的景色和孩子们的成长,让学生体会到夏日里的美好与成长的重要性。
以下是该课的课后作业及答案的三套题。
第一套题:阅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回答以下问题:1. 故事中的夏天是什么样的?2. 文中提到了哪些夏天的景色?3. 小文的成长空间是什么?他在这个空间中做了哪些事情?答案:1. 故事中的夏天是阳光明媚、花香四溢、草地翠绿的。
2. 文中提到了夏天里的金黄的躺椅、婆婆的园子里开满了桂花、小溪上的红桥、黄瓜、南瓜和香椿树、满园的玫瑰花等景色。
3. 小文的成长空间是婆婆的园子。
他在这个空间中帮忙浇花、修剪树枝、除草、种植蔬菜等事情。
通过这些活动,他学会了种花、爱护花草、照顾植物的知识。
第二套题:阅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回答以下问题:1. 小文为什么喜欢夏天?2. 小文为什么觉得自己在成长中?3. 你在夏天里也有类似小文的成长经历吗?答案:1. 小文喜欢夏天是因为夏天里阳光明媚、风景优美、绿树红花、丰收的季节。
2. 小文觉得自己在成长中,是因为在婆婆的园子里,他学会了种花、爱护花草、照顾植物的知识,通过劳动的过程,他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3. (个人回答)第三套题:阅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并完成以下任务:1. 小文在夏天里所做的事情分别有哪些?请按时间顺序写出来。
2. 你在阅读小说过程中是否有所感悟?请写下你的感悟。
答案:1. 小文在夏天里所做的事情有:帮婆婆浇花、修剪树枝、除草、种植蔬菜、观察种子发芽、给花草施肥等。
2. (个人回答)通过以上三套题,学生可以对《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思考。
这个过程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复述和回答问题,更是一次对夏天的美好和成长的思考。
在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与自己的成长经历进行对比,深化对话题的理解,并从中获取人生的启示。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5夏天里的成长》拓展阅读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5夏天里的成长》拓展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24a0b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f.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5夏天里的成长》拓展阅读题及答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5.夏天里的成长》拓展阅读题及答案一、阅读短文《夏天(节选)》,并回答问题。
夏天(节选)XXX夏天给人们种种磨难和考验,训练人的耐性、智慧跟机敏。
苍蝇、蚊子、臭虫、蟑螂都在夏天大活跃,暴风雨、霹雳、冰雹也是夏天多。
一不小心,就可以遭到非常的灾害。
您要当农人,要防备几天的旱涝,会造成一年的歉收;一场小病,会教草吃了禾苗。
您要做商人,要当心仓库货品的霉烂、码头火车上的淋雨,可以使您的血本一下子赔光。
您要做工人,也须预备风里雨里,教您的建筑营造突然停止,大热天使您的工作效率无法估计。
您要当医生,也须估计病人的“夏瘦”“怯夏”,减少了抵抗力。
气候的突变,使正在恢复的病人,遭到波折。
传染病的蔓延,肠胃病的增加,也使得您更累、更烦。
您要当学生,暑假可不是休假的时候,正像传说里鲤鱼跳龙门一样,是过关前进的时机。
升级考,升学考,转学考,就业考,一两天的成败得失,常常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耐不住磨难,经不起考验的,只有碰得遍体鳞伤,血淋淋地退下来。
过分地讴歌夏天,好像有点儿不近人情。
反过来,诅咒夏天,也是没有用的。
夏是一年一回来到,不因为我们欢喜而放长,也不因为我们厌恶而缩短,怕也没有用,逃也逃不掉。
那么,还是充分地利用夏天,享受夏天,对付夏天吧!XXX教我们发展,教我们率真、亲近自然,教我们克服艰难和磨练。
(选自《风景美文跟着心情去旅行》,有改动)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磨难——(2.用“)机敏——()厌恶——()”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3.第一自然段中提到了几种人?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4.读了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参考谜底】1.苦难机警憎恶2.XXX给人们各种磨难和磨练,训练人的耐烦、智慧跟机敏。
3.五种。
农人、商人、工人、医生、学生。
4.对于生活中的磨难,我们要把它当作是对自己的考验,努力克服它,战胜它,就会取得成功。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5 夏天里的成长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5 夏天里的成长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b9b720227916888486d79f.png)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5 夏天里的成长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毛泽东对长征的总结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①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都没有。
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么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
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②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中国共产党,他的领导机关,他的干部,他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1)我知道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________②________(2)我能试着给短文分层,用“‖”标出来。
【答案】(1)反问;设问(2)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都没有。
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5 夏天里的成长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5 夏天里的成长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c8107c4a7302768e9939b5.png)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5 夏天里的成长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深山含笑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
含笑不(以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人,(竟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
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
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
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
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1)选择文中括号里合适的字。
含笑不________(以已)(佩折)________服(竟竞)________然倒(像向)________是(2)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3)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两个比喻句。
(4)注意划线词语,结合题目写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答案】(1)已;折;竟;像(2)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野生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
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3)深山含笑散发着弥天的清香气息,像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4)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叹,但我更敬仰和佩服在边远山区默默作贡献的知识青年。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
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
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专项训练:句型(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专项训练:句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10e9a8561252d381eb6ebe.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专项训练:句型(含答案)一、15.《夏天里的成长》1.读课文,填一填。
(1)夏天里,生物的长是飞快的长,________的长,________的看得见的长。
(2)夏夏天里,草长树木长,稻秧长,________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2.诗的四季。
春天,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夏天,是“________,________”,是在西子湖畔饮酒赏荷的悠闲;秋天,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在夜晚西窗下互诉情愫的思念;冬天,是“________,________”,是在临别时劝慰友人勿忧知音的豪爽。
3.根据汉语意思写词语,并选择一个造句。
①到一个地方就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生活。
________②含苞未放的花,花骨朵。
________造句:________4.阅读课文,选择答案。
(1)“昨天是花苞,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文中的这个句子想要说明的意思是()A.事物每一天都在变化。
B.生物在迅速生长。
(2)“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文中的这个句子想要说明的意思是()A.夏天最热的时候柏油路也在长。
B.柏油路被太阳晒得变形了。
5.下列有关《夏天里的成长》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虽没有华丽的词汇,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B. 人生的夏天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壮年时期。
C. 人在夏天的“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还指知识和能力的增长。
D. “六月六,看谷秀”的意思是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长出穗的农作物了。
6.按要求写句子。
(1)小草长。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 阅读练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 阅读练习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40cbf0482fb4daa58d4be8.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5课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一、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题目。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你在棚架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 你到竹子林 高粱地里听声音 在叭叭的声响 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 划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 填空:第2自然段是围绕第_____句话来写的,紧扣_____、_____、_____这几个关键词展开描写,写出了夏天动植物_____________的生长特点。
3. 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 请仿照文中划“_____”线的句子写一句话,要求写出夏天动物或植物的生长特点。
昨天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________________,明天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武汉的夏天武汉夏天的热,好像尽人皆知。
到底有多热?热到什么程度?热得有多么难受?武汉人倒没有外地人表达得传神。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问我:现在武汉的夏天热吧?我答:热。
于光远先生说:热得怎样?我答:42摄氏度的高温连续几个星期。
于光远先生笑着摇头,讲述了这么一段往事:1956年的夏天,于光远先生应遨去武汉做报告。
武汉三镇,数武昌凉快一些,有偌大的东湖,有几十所大专院校,校园都搞绿化,因此式昌比汉口、汉阳都要凉快。
报告就安排在武昌讲。
那个时侯,大礼堂一般都没有空调设备,电扇也不多,吹出来的还是热风,所以报告就安排在室外进行。
到了做报告的时侯,于光远先生一看,是在东湖的游泳池里。
于光远先生坐在游泳池边沿讲活,听报告的人黑压压一片,都站在游泳池里。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5 夏天里的成长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5 夏天里的成长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f782440b4c2e3f5627635f.png)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5 夏天里的成长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②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③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④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1)文中的“花”指的是()A. 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B. 诸元素之女C. 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D. 以上三项都是(2)①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
(3)③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
(4)下列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片段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的凋谢。
B.这里写出了花是人类纯洁和神圣感情的寄托。
C.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星星,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即绿茵中花朵点点,就像星星从苍穹坠落。
D.以上三项都是【答案】(1)D(2)比喻;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即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沉默(3)比喻;排比;把花儿“冬、春、夏、秋”的生长状态描写得十分生动,强调了花儿是四季不可或缺的代表性元素(4)略【解析】【分析】(1)、(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2)把“花”比作“星星”形象生动,是比喻。
(3)把“花”比作“诸元素之女”形象生动,是比喻。
连用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故答案为:(1)D(2)比喻;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即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沉默.(3)比喻;排比;把花儿“冬、春、夏、秋”的生长状态描写得十分生动,强调了花儿是四季不可或缺的代表性元素。
(4)D【点评】(1)、(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72218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d.png)
第五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3.如果围绕“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你想选择哪些不同方面的材料来表达中心意思?秋天收获的季节: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
第二天早晨一睁眼,四周还是静悄悄的。
我决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
谁知等我背着书包走到街上,脑门又落上了几滴水珠。
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áng yǎng)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
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妈妈,下呢,还在下呢!”妈妈一歪头冲我笑了笑,帮我系好扣,戴上帽子。
我挺着脖子,小心翼(yìjì)翼地跑下了楼梯。
4.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5.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雨点儿( )的四周( )地打开6.选段主要写了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阅读。
《夏天里的成长》节选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昨天是苞蓄,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5 夏天里的成长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5 夏天里的成长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ccce52482fb4daa48d4b02.png)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5 夏天里的成长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
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
”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农作物到了该长得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这段话说明了________也在长得道理。
(2)根据课文理解“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意思。
(3)这段话是告诉人们要________,________地长。
否则就成了________了。
【答案】(1)人(2)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了,此时的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有收获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3)赶时候;尽量地用力;废物【解析】【分析】(1)和(3)可综合分析,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理解谚语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故答案为:(1)人;(2)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了,此时的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有收获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3)赶时候、尽量地用力、废物.【点评】(1)和(3)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谚语的理解能力。
2.课内阅读。
未知生命起源(节选)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
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
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
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像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
2020-20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5《夏天里的成长》》课后练习题(附答案).pdf
![2020-20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5《夏天里的成长》》课后练习题(附答案).pdf](https://img.taocdn.com/s3/m/25a77c784afe04a1b171de85.png)
15夏天里的成长字词模块一、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迅速.(sùshù)菜畦.(qíwā)增.加 (zēnɡzhēnɡ) 谚.语(yányàn)二、看拼音,写词语。
pénɡjiàtáixiǎncǎopínɡzhe pùbùménfènɡɡān三、填空。
1.“尽量地用力地长”中的“尽”在这里读_____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_,组词为________。
2.“希望”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反义词是____________。
句子模块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昨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是鲜花,明天..是苞蕾,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用“因为……所以……”改写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写出下面两句谚语的意思,并回答问题。
1.六月六,看谷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模块六、(一)课内阅读。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bac12cedc850ad02df804102.png)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课后作业及答案一、根据语境给加点字注音。
1.妈妈认真地帮我把撕烂的校服缝.()好。
2.灿烂的阳光正从密密的松针的缝.()隙间照射下来。
3.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4.小梅尽.()心尽力地为班级服务,最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成了新任的班长。
二、读下面的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初夏的原野上,万物生机勃勃。
cǎo píng()绿油油的,月季长出了一个个bāo lěi(),gān zhe()已经长高了不少。
远处的pù bù()因为下雨水量大增,背阴的石头上满是tái xiǎn()。
蝴蝶翩翩飞舞,给这美丽的初夏原野增加了一抹灵动。
三、字词综合练。
1.“蔓”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部,再查画,其意思是。
2.小明在作文中写道:“秋天,高梁涨红了脸。
”这句话中有一个错别字是,应改为。
3.“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这句话中“活生生”的意思是,像这样格式的词语还有、等。
四、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加上关联词,意思保持不变)2.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1)句子主要从、的角度来写植物的生长,其中“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一夜可以多出半节”表现了夏天植物生长的。
(2)夏天还有哪些生物生长迅速?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写。
五、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语言浅显易懂,虽没有华丽的词汇,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B.人生的夏天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壮年时期。
C.人在夏天的“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还指知识和能力的增长。
D.“六月六,看谷秀”的意思是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长出穗的农作物了。
六、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5 夏天里的成长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5 夏天里的成长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7ab5ceba0d4a7302763aca.png)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5 夏天里的成长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
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说:“大伯,您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这么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
”我看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鲁迅先生的鼻子本来是天生的,为什么说是碰壁碰的呢?从中体现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3)请你结合当时鲁迅先生生活的社会环境,谈一谈你对“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理解。
(4)“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说一说大家为什么笑呢?【答案】(1)伯父和“我”谈碰壁。
(2)这是鲁迅用幽默的说法暗示自己受到反动势力的残酷迫害。
幽默。
(3)鲁迅先生生活在黑暗的旧社会中,他经常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动派害怕鲁迅先生的文章,不许他发表文章,而且还要逮捕他。
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当时社会很黑暗,自己在与反动派作斗争时经常受到挫折与迫害。
(4)笑我的单纯和幼稚。
【解析】【分析】(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2)评价人物性格特点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3)谈自己的理解,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5 夏天里的成长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5 夏天里的成长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79227e76c66137ee0619fe.png)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5 夏天里的成长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竹节人》选段,完成练习。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1)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成语。
①破课桌,yǎn________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②叱咤风云:________(3)读句子,从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答案】(1)比喻、夸张;把桌面豁开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写出裂缝既宽且长。
(2)俨;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3)体会到作者很喜欢玩竹节人,竹节人很可爱。
【解析】【分析】(1)把“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既比喻,又是夸张。
写出裂缝既宽且长。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体会划线词语,了解用词的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比喻、夸张;把桌面豁开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写出裂缝既宽且长。
(2)俨;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3)体会到作者很喜欢玩竹节人,竹节人很可爱。
【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体会重要词语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5 夏天里的成长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理解七根火柴(节选)王愿坚卢进勇看着这场景,眼睛里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
在掉队的两天里,他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了。
“一定是饿坏了!”他想,连忙抢上一步,搂住那个同志的肩膀,把那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吃点吧!”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
”卢进勇一时不知怎么好。
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他抬起头,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
好大一会,他忽然睁下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
他觉得那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左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
红红的火柴头聚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
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
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话就在这里停住了。
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
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
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
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
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层雾气,洋恣碗里的野菜“嗞——嗞——”地响着……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
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一,二,三,四……”(1)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为什么无名战士却数了很长时间呢?(2)下面两个句子中“明白”的含义有什么不同?①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
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②“是“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放到卢进勇的手里”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他的眼睛模糊了。
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这句中的“模糊”与“清晰”是否矛盾?为什么?【答案】(1)一方面是因为无名战士生命垂危,体力衰竭,没有更多的力气,另一方面也说明无名战士交出火柴时的认真、庄重。
因为这是他牺牲前最重要的一件事。
(2)①无名战士的“明白”是要卢进勇明白他死前这一庄重的托付,要一根不少地把火柴交给党。
卢进勇的“明白”表明他想到有了火柴可以生火,这个战友的生命有救了。
②比喻。
写出了无名战士转交火柴时的庄重态度。
(3)不矛盾。
“模糊”是因为眼眶里满是泪水,因而看一切都是雾蒙蒙的;“清晰”是无名战士的不朽精神,这在卢进勇心中是十分清晰的。
【解析】【分析】(1)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2)这是一道“一词多义”的练习题。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3)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
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
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一方面是因为无名战士生命垂危,体力衰竭,没有更多的力气,另一方面也说明无名战士交出火柴时的认真、庄重。
因为这是他牺牲前最重要的一件事。
(2)①无名战士的“明白”是要卢进勇明白他死前这一庄重的托付,要一根不少地把火柴交给党。
卢进勇的“明白”表明他想到有了火柴可以生火,这个战友的生命有救了。
②比喻。
写出了无名战士转交火柴时的庄重态度。
(3)不矛盾。
“模糊”是因为眼眶里满是泪水,因而看一切都是雾蒙蒙的;“清晰”是无名战士的不朽精神,这在卢进勇心中是十分清晰的。
【点评】(1)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2)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词的理解,正确理解词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
(3)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能力。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草木有情都说“草木无情”,我却不这样认为。
一切活着的东西都潜在地具有一种心理,草木也不例外。
记得两年前,朋友送我一株桂花,长得并不茂盛,我把它种在一只花盆里。
当时收下它是因为朋友的好意难却,还因为朋友说它不需要管理,凭着这两条理由,我把它收下来了。
第一年的八月它没有香味,因为它没有开过花。
家人也没有对它寄予什么希望,更没有人去打理它。
倒是我家的小花猫偶尔上去几次,但是由于,猫儿抓在上面立即又被“送”到地上。
于是,猫儿也冷落了它,桂花树便默默地生长了一年。
第二年开春,我决定把它移到院子里的空(kōng kóng)地上。
我开始挖它的根,但是实在无法挖出来,最后不得不将花盆弄破,没想到它的根竟是如此发达——长的、短的、细的都紧紧抓着土壤。
我不得不惊叹它生命的顽强。
移到地面后,我仍旧对它疏于管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它变得郁郁葱葱了,片片新叶布满了枝桠,柔弱的枝干也粗了许多。
欣喜之余,我开始注意它了,定时浇水施肥,实施关注着它。
不久,它嫩黄的新叶也变得绿油油的,满树都披上了绿装。
金秋八月,满院飘香,家人围坐在桂树的周围,闻着桂花的香,说着有关桂花的故事……我由此感悟,但凡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生存的空间,如果硬要将它束缚在固定的地方,势必影响它。
就如同人,人有情,草木亦有“情”!(1)选择文中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空________(kōng kóng)地(2)“弱”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弱”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跟“强”相反;②年纪小;③不足,偏少。
“瘦弱”中的“弱”字解释为________。
根据义项②,可以用“弱”组词为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瘦弱——________——________欣喜——________——________(4)认真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桂花在________季开放。
②作者种桂花有两个原因,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③因为________,所以猫儿抓在上面立即又被“送”回地上。
(5)用波浪线画出直接概括本文中心的一句话。
(6)你认为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请你做一回小老师,简明扼要地写一句评语。
【答案】(1)kóng(2)R;ruo;弓;七;①;老弱病残(3)瘦小;肥胖;高兴;愤怒(4)秋;因为朋友的好意难却;因为朋友说它不需要管理;它太瘦弱了(5)但凡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生存的空间,如果硬要将它束缚在固定的地方,势必影响它。
就如同人,人有情,草木亦有“情”!(6)略【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3)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文章的开头。
(6)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内容。
写作方法,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kàng(2)R、ruo、弓、七、①、老弱病残(3)瘦小、肥胖、高兴、愤怒(4)秋;因为朋友的好意难;因为朋友说它不需要管理;它太瘦弱了。
(5)但凡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生存的空间,如果硬要将它束缚在固定的地方,势必影响它。
就如同人,人有情,草木亦有“情”!(6)略【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3)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6)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理解感悟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结合句子理解加横线字的意思。
再生:________滥用:________(2)短文提到的可再生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