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及金鸡湖介绍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简介:苏州,古称吴、吴都、吴中、东吴、吴门,现简称苏。苏州自

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25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江苏省第二大城市,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苏州是中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工商业和物流中心城市,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

以经济总量计算,苏州2011年经济总量(GDP)为10716.99亿元,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位于中国大陆经济城市排名第六,经济总量位列全国普通地级市之首。苏州工业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80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00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2%和22.3%,新兴产业实现产值7101亿元,增长29%。外资工业产值13270.28亿元,增长7.1%。重工业产值14617.46亿元,轻工业产值5618.4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2%和3.2%。

但是在二十几年前,由于苏州的经济历史文化名城定位和当时国家经济政策尚未放松,大规模工业开发受到限制,这也就导致了苏州在发展过程中不敢放开手脚。在无其他可替代产业的情况下,苏州经济发展遇到瓶颈。

邓小平南巡后不久,政策春风始吹,随即1992年底,苏州抓住机遇放开脚步,同新加坡开始商谈合作事宜,商定合作开发,即是现在的苏州工业园区。并且陆续建成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这些产业园区成为了苏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苏州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如下:

1,抓住国家扩大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在政策放松的第一时间即解放思想,大踏步地创建苏州工业园区,进行招商引资,扩充产业内容,充实经济发展的动力,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文化名城的保护,经济发展同历史遗存相融合;

2,地理位置优异。苏州东南即我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上海开始经济结构转型之时,吸纳上海迁出来和溢出来的一些产业,统筹整合做大做强同时依靠上海信息中心的资源,能第一时间掌握各类经济、产业信息,并在各项融资过程中取得优势。苏州邻近的民用机场较多,主要机场有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这四座干线机场;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德国水平,是交通部授予的公路交通枢纽城市。苏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有491公里;水路运输,苏州组合港: 2002年,由原张家港港、常熟港和太仓港三港合一组建成的新兴港口苏州港,原三个港口相应成为苏州港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和太仓港区。

3,通过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合作,大力招商引资,吸引一大批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推进苏州的产业转型;同时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管理技术,降低管理成本;打造好硬环境和营造好软环境并举,出台人才政策(例如:对引进一名“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政府至少给予100万元的资金资助),吸引大批高精尖人才进入苏州,为苏州的新兴产业发展贡献智力资本;

4,能够抓住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和跟上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并不断顺应这种趋势而调整产业结构。2010年新兴产业实现产值710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4%,居全市第一位。

根据一些研究数据显示,苏州经济发展的因素(按索洛模型推断,三个因素:人口数量,资本数量以及技术进步)中,技术进步(即全要素生产率)在增长过

程中占比达79.8%,各项因素比重具体如下:

苏州的产业结构变迁历程及变迁动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苏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苏州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三次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8.1:55.7:16.2演变为2011年的1.8:58.8:39.4(参见下图)。

变迁动力:

1.外向型经济的飞速发展。1-12月,苏州市新设外商投资项目1516个,下降1.37%,新增注册外资170.2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9.12亿美元,增长4.42%;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3000亿美元,其中出口167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5%和9.1%。外贸方式加快转变。全市一般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23.7%,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积极推动花桥国际商务区、吴中生物医药研发与测试中心创建服务贸易集聚区,加快形成服务贸易出口增长带。

2.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至2011年,民营经济发展质态不断提升,民营资本开始投向新兴产业。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3.7万家,年末实有20.86万家;新登记私营企业注册资本1332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7510亿元。新登记个体工商户8.6万户,年末实有38.46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62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220亿元。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4916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51%,实现工业总产值8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29.8%。私营个体经济投资143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1.8%。

3.重工业发展速度加快。随着工业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重型化发展,重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重工业占比高于上年,增长快于全国。2011年,重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72.7%,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4.8%,分别高于轻工业、全省平均和全国重工业3.7个、1.0个和0.5个百分点。

苏州工业园区

基本概况: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32.7万(常住人口72.3万)。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自开发建设以来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中新双方建立了由两国副总理担任主席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

多年来,园区开发建设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取得了GDP超千亿元、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超千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折合人民币)超千亿元、注册内资超千亿元“四个超千亿”的发展业绩,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土地、5.2%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成为了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启动实施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生态优化、纳米产业双倍增、金融三年翻番、金鸡湖双百人才、文化繁荣“八大计划”,转型升级取得良好成效。积极发展一批以纳米技术为引领、以五大新兴产业(纳米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融合通信、软件与动漫游戏和生态环保)为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47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4%,居全市第一位;纳米技术及相关产业品牌初步打响,新型平板显示、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三大产业规模在全市占比均超1/3。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坚持“择商选资”战略,8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138个项目,欧美项目占比达55%;全区投资上亿美元项目118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7个,在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近年来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每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2010年分别达到33.7%和60.4%。集约发展水平领先,坚持集约节约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万元GDP能耗为0.327吨标准煤,万元GDP的COD和SO2排放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8和1/40,生态环保指数居全国开发区首位,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中新合作

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

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1994年2月26日,中新双方签署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启动。

发展目标:

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生态型、创新型新城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