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材分析教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设计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横向联系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发现北师大版在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内容有小数的意义,性质比大小和加减法,人教版在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内容有小数的意义,读写、性质、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单位换算、近似数以及数的改写,加减法等。
而苏教版在五年级上册三、四单元,内容有小数的意义、读写、性质、大小比较、近似数和加减法。
这些不同版本尽管对相关知识的内容安排不尽相同,但其核心结构较为一致,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利用旧知的迁移,以计数单位这一核心概念为导引,通过推理,逐渐抽象出小数的意义本质,沟通小数与整数的联系,建立完整的数据结构。
在运算中,都突出了相同数位对齐才能相加减计算方法,而这个计算方法的本质就是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的累加与递减。
基于以上分析,把这两个单元进行整合,整合后的大单元主题是数与运算,核心概念是计数单位,关键内容是小数的意义。
2.单元纵向联系关于数的认识,第一学段学习了20 以内、100 以内和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二学段整数中大数的认识、分数和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三学段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第四学段负数的认识等。
从教材编排来看,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学习过程,就是数域不断扩大、不断深化的过程。
每一个阶段虽然认识的具体的数不同,但其学科本质都指向核心概念:“数的意义与表示”。
凸显了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数的表达都是数字加上计数单位。
培养数感、几何直观和符号意识。
关于数的运算,第一学段是整数的加减法,主要是20以内和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二学段是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混合运算、运算律,以及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第三阶段分数加减法,第四阶段有理数的运算等。
运算的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算理的理解最终都追溯到数的意义,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计算都可以理解为: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的累加。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小数。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性质,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小数,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学习小数时,可能会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产生疑惑,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
此外,学生对于小数的运算也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于小数的灵活运用还存在困难。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小数。
2.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够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小数的运算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性质。
2.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3.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引发学生对小数的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4.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5.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的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展示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可以设计成如下形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小数,通过实例理解小数的概念。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分析及教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分析及教案一、单元分析单元主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数位顺序。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表示、计算和交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
单元内容:1. 小数的意义2. 小数的计数单位及数位顺序3. 小数的性质4. 小数的数法5.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数位顺序。
2. 学会小数的数法,能正确写出小数。
3. 能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问题解决。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学会小数的数法,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2. 引导学生体会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小数的意义及计数单位。
2. 小数的数法及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1. 小数的数法及数位顺序的理解与应用。
2.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共需10课时,具体安排如下: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及计数单位第2课时:小数的数法及数位顺序第3课时:小数的性质第4课时:小数的数法练习第5课时: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6课时:小数计算练习第7课时:小数应用题解答第8课时:小数综合练习第9课时:小数知识总结第10课时:单元复习与检测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1. 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问题解决能力及合作交流情况。
2. 终结性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期中和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小数意义和性质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准备1. 教材: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材。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分析及教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分析及教案第一章:小数的意义1.1 教学目标1.2 教学内容1.3 教学难点1.4 教学策略1.5 教学步骤第二章:小数的计数单位2.1 教学目标2.2 教学内容2.3 教学难点2.4 教学策略2.5 教学步骤第三章:小数的数位顺序3.1 教学目标3.2 教学内容3.3 教学难点3.4 教学策略3.5 教学步骤第四章:小数的性质4.1 教学目标4.2 教学内容4.4 教学策略4.5 教学步骤第五章:小数的分类5.1 教学目标5.2 教学内容5.3 教学难点5.4 教学策略5.5 教学步骤第六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1 教学目标6.2 教学内容6.3 教学难点6.4 教学策略6.5 教学步骤第七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7.1 教学目标7.2 教学内容7.3 教学难点7.4 教学策略7.5 教学步骤第八章:小数的应用题8.2 教学内容8.3 教学难点8.4 教学策略8.5 教学步骤第九章:小数的估算9.1 教学目标9.2 教学内容9.3 教学难点9.4 教学策略9.5 教学步骤第十章:小数的复习与拓展10.1 教学目标10.2 教学内容10.3 教学难点10.4 教学策略10.5 教学步骤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小数的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小数的意义是理解小数概念的基础,学生需要理解小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以及小数点后每一位的数值含义。
二、小数的计数单位重点和难点解析: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部分,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三、小数的数位顺序重点和难点解析:小数的数位顺序是理解小数运算的关键,学生需要掌握数位顺序表,并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是如何影响小数的运算结果的。
四、小数的性质重点和难点解析:小数的性质包括小数的增减性和乘除性,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例题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性质。
五、小数的分类重点和难点解析:小数的分类是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小数知识的方法,学生需要理解不同类型的小数及其特点,以便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快速识别和应用。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教材分析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并为今后学习小数的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学习概念的经验,他们在学习自然数、分数的初步认识过程中体会到了概念的学习需要从实际中抽象、辨析、运用。
在知识上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会根据具体的情境写分数;会读写小数,能结合具体的计量单位说出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会进行简单的一位小数的加减,会比较简单的两位小数的大小;知道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知道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这些知识都是本单元教学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
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
这些知识的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
2.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学生在以前所学的小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整数的有关知识和经验,都可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教师应充分激活学生的相关学习经验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3.加强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充分利用教具和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学知识。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教学时要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米尺等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感知,联系旧知,在观察、猜测、操作、比较、验证、归纳、概括的过程中获取新知。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运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组成,掌握小数的计数方法,以及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小数的初步知识,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能够通过实例和问题探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方法。
2.让学生探索并理解小数的性质,能够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2.小数的计数方法和运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和教学素材。
2.小黑板和粉笔。
3.练习本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商品价格,引出小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组成,让学生说一说小数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数的计数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计数方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巩固学生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判断。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的计数方法和运算方法。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分析及教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分析及教案一、单元分析1. 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包括小数的产生、小数的数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改写、小数的化简、小数的比较、小数的运算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2. 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2)掌握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及名称;(3)会进行小数的改写和化简;(4)能运用小数进行比较和运算;(5)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1)教学案例:引入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价格标签,发现小数的存在;(2)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背景,理解小数的意义。
2. 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1)教学案例:通过数位顺序表,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2)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明确各数位的名称和计数单位。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生活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小数的兴趣;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小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3. 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4. 教学评价:及时反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价格标签,引入小数的产生和意义;2. 讲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结合数位顺序表,讲解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3.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主进行小数的改写和化简;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小数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3. 学习效果:通过阶段测试,评估学生对小数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及名称,并举例说明。
2. 实例演示:教师展示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价格标签,发现小数的存在,理解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分析及教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分析及教案一、单元分析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数位顺序。
(2)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表示、比较和计算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表示方法、小数的比较和计算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小数的意义、数位顺序、计数单位及表示方法。
难点:小数的比较和计算,以及在小数运算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
(2)学会小数的表示方法,能正确地写出小数。
(3)能够进行小数的比较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小数进行表示和计算,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小数的热情。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3)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 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小数的表示和计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小数计数器、小数卡片、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小数计数器等。
3. 教学课件:制作与本单元相关的内容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交流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性、书写规范性、解决问题能力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计数单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小数进行计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乘除和分数的基本概念,对数的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小数的理解和运用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建立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能够理解小数点的位置和小数位的含义。
2.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能够运用小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2.小数的运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小数点教具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小数的概念,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价格是3元5角,他给了店员4元,问店员应该找他多少零钱?”让学生思考和探索小数的意义。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小数的计数单位,如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等,并解释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基本概念。
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小数的加减乘除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巩固对小数的理解和运用。
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问题,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巩固学生对小数的运用能力。
拓展(10分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拓展的问题,如小数的换算、小数的四则运算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小数的加减乘除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巩固对小数的理解和运用。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分析及教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分析及教案第一章:小数的意义1.1 小数的概念1.2 小数的数位1.3 小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小数的计数单位2.1 计数单位的概念2.2 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2.3 小数的计数单位与整数的区别第三章:小数的表达方式3.1 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3.2 小数的简写方法3.3 小数的读写规则第四章:小数的运算4.1 小数的加减法4.2 小数的乘除法4.3 小数的运算规律与性质第五章:小数的大小比较5.1 小数的比较方法5.2 小数的大小比较规则5.3 小数的近似数及其求法本章总结: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小数的概念、计数单位、表达方式、运算及大小比较等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小数的相关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数位和基本性质。
2. 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3. 学会小数的表达方式,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简写方法。
4. 掌握小数的读写规则,能够正确地读写小数。
5. 学会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运算规律和性质。
6. 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
7. 学会求小数的近似数,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1. 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2. 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律3. 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4. 小数的近似数的求法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 运用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小数的计数单位、表达方式和运算。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和近似数的求法。
4. 运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2. 小数的相关教具和实物3. 小数运算练习题4. 小数大小比较的案例材料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价格的表示,引出小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表达方式和运算规律。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意义》教案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学科与德育的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引导法
学法: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新授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1.结合生活实际,举出相关的例子。
2.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1.观察课件,思考问题。
(1)组内交流每份是 米。
(2)练习用小数表示 米。
(3)讨论3分米、7分米怎样用小数表示。汇报:0.3米、0.7米。
(4)通过观察、讨论得出:这些分数都是分母是10的分数;小数点的右边有一位小数。
2.(1)小组讨论交流。
(2)交流讨论结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是 米,15份用 米表示。
3.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九第2题。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课堂练习
(1)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 )、( )等,分别写作( )、( )、( )。
(2)7分米是1米的( ),写成小数是( )米。
(3)每相邻两个计算单位间的进率是( )。
(4)0.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20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小组讨论。
4.(1)根据分数的计数单位进行类比,交流结果。
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用小数表示分别写作0.1、0.01、0.001…
(2)组内交流: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画图形,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2.独立填写分数和小数,集体订正。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分析及教案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分析及教案内容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和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课题:《小数的意义》(第一课时)总序号:授课时间:月日课题:小数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32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通过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对应思想和分类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X|k B| 1 . |O |m一、谈话引入: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例如商品的价钱,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数的结果,常常用小数表示.我们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你能以元作单位,把下面数先写成分数,再写成小数吗?(1)1角=( )元(2)3角=( )元(3)9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二、学习新课师: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商品标价不够整元可以用小数外。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单元内容分析(一)课标要求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属于“数与运算”领域,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中明确提出:“‘数与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
初步体会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
”学段相关内容(第二学段 3-4年级)第二学段内容要求:“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会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学业要求:“能直观描述小数,能比较简单的小数的大小,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形成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
”教学提示中指出:“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和分数。
”“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单位,进一步感悟十进制计数法,在这样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数感。
”(二)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教材中“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初步认识”和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同时又是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小数的意义、数位顺序表以及计数单位的教学,有效沟通小数与分数、小数与整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小数意义和性质的理解,还能够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知识体系,为以后学习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
(三)单元知识点整合为突出整个单元学习的整体性,特分析单元具体内容,为单元整体设计明确关键点。
二、单元核心素养“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聚焦的核心素养主要有数感、几何直观、推理意识。
在本单元的具体落实如下:(1)理解现实生活中小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小数的大小。
教学中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事物,通过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感受小数的意义,体会用小数表达和交流的作用,从而真正的理解小数的意义,加深对小数的认识。
因此,我们认为进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的大观念,就是“通过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一步发展数感”。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案1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基本知识之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小数的单元。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改写、小数的近似数等。
这些内容不仅是小数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写法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改写、小数的近似数等概念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的改写和小数的近似数的求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的改写:将一个数改写成以另一个数为单位的数。
3.小数的近似数: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知识。
3.学习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便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问题中涉及的小数,引发学生对小数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性质等基本概念,让学生在理解小数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改写和小数的近似数。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精品教案范文三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精品教案范文三篇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四班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精品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四班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精品教案范文一一、单元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P32P58二、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5、在经历小数的发现和认识的过程中,通过迁移、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理解和掌握知识。
6、在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
7、通过学习,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进一步培育相互合作、沟通的意识和情感。
8、在自主探索、合作沟通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四、单元教学安排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3课时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一、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P32P33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2、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初步认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各数位上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进展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爱好,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9篇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9篇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小数的读写法,理解小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情感目标: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的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法学法: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教学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
教学过程:为达成以上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这一环节分两步,第一步观察情境,读写小数。
课件出示信息窗,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各种鸟蛋的质量,接着追问:你是怎样读写这些小数的?学生试着读写小数。
教师随时订正学生读写小数的方法。
因为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位小数的读写方法,在此不必做过多讲解,放手让学生在读写的过程中总结出小数的读写方法,完成知识的迁移。
第二步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意思?0.365千克中的0.365表示什么意思?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这一环节分两步,第一步认识两位小数的意义。
这一步分四个小环节:第1个小环节,首先引导学生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0.25表示什么意思,首先要弄清0.01表示什么?(板书0.25 0.01)第2个小环节,出示一张正方形纸片【提问】:如果正方形纸片用“1”表示,那么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0份。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2)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包括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数位、小数的改写、小数的化简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后续的小数加减法、小数乘除法等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小数,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但大部分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数位等概念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深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包括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数位、小数的改写、小数的化简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教学难点: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数位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采用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数位等概念。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小数卡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如商店的商品价格、天气预报中的温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这些场景中都含有小数。
让学生谈谈对小数的认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数位等概念。
同时,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示例,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小数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组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加深对小数的计数单位、数位的理解。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学生在掌握了小数的概念和写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材通过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理解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小数的比较、改写和求近似值等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知识性,又有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写法,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理解不深,对小数的计数单位、比较、改写和求近似值等方法掌握不牢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
2.让学生学会小数的比较、改写和求近似值等方法。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小数的计数单位。
3.小数的比较、改写和求近似值等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2.计算机和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价格标签上的小数,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概念和写法。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小数有什么意义和性质吗?”让学生思考小数的实际应用和特点。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如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比较、改写和求近似值等。
同时,教师讲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件衣服原价30元,降价10%后是多少元?”让学生运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教案人教版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教案人教版小数的意义与性质教案(人教版)一、教材分析《小数的意义与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篇重要教材内容。
该章节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基本知识点,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小数,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通过对小数的认识,学生可以掌握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进一步提高他们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小数的基本概念,了解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2)了解小数的位值和读法。
(3)掌握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
2. 能力目标:(1)能正确地读、写小数,并进行换算。
(2)能运用小数的加、减、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能提高学生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3)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2. 教学难点: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小数的四则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播放一个有关小数的动画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出现的小数,并提问学生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 讲解小数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小数的书写和阅读规则,然后讲解小数的基本概念,即小数是介于整数之间的有理数。
提示学生小数的数字都是由十进位开始的,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是按照个位、十分位、百分位等来读的。
3. 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让学生观察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和分数是等价的表示方法,即小数可以化为分数,分数也可以转化为小数。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小数,并用小数表示分数。
4.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帮助学生掌握小数的与整数部分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小数部分的读法和写法。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单元教案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单元教案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单元教案教案主题:小数的意义与性质授课班级:六年级学科领域:数学一、教学目标:本课将通过引导学生的探究和实践,使学生能够:1. 理解小数的定义,并能够将小数转化为分数和百分数;2. 掌握小数对应数轴上的位置;3.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对小数的认识和运算能力;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资源:1. 课本P25-26页的相关课文;2. 数轴模型;3. 练习题和活动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展示一些实例引起学生对小数的兴趣。
例如:将0.5、0.75、1、1.25分别转化为分数和百分数,让学生讨论这些小数的名称。
这引出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2. 探究:学生将被分成小组进行探究活动。
每组发放一张数轴模型和一些小黄球,要求学生根据数轴上给出的小数位置,在相应的位置上放置小黄球,并将该位置的分数和百分数写在数轴上。
学生应学会将小数转化为分数和百分数的方法。
3. 性质总结:学生在活动中总结小数的性质。
老师帮助学生讨论和总结小数的有限性、无限循环性等性质,并让学生自行填写彩虹表格,将这些性质整理出来。
4. 拓展练习:将一些小数的计算问题分发给学生。
学生需在纸上计算各式各样的小数运算,并在答案后面标出计算步骤。
这有助于学生掌握小数的运算法则。
5. 出示挑战问题:学生解答完拓展练习后,老师出示一些挑战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
例如:根据给出的条件,找到一个小数,它的整数部分是8,小数部分是循环节为035的无限小数。
6. 总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小数的定义和性质,并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及其特点。
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检查之前的练习,并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参与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对小数的理解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成绩评价:对学生完成的练习和挑战问题进行评分。
3. 同伴评价:学生间互评,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材分析教案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金清小学梁海鸿一、教材说明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我们原来的老教材大致相通,可以先来看一下内容安排:上面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2、教材的编写特点(1)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本单元一些内容与前面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教材在编排这些内容时,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如小数的读、写,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初步认识小数时已学习过,这里只是小数的数位增加了,读、写方法没有变。
因此,教材先出示一些小数,如:53页;例2、例3,让学生试着读、写,在读、写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小数读、写的方法。
(2)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难,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
如教科书第55页第4题“用手势比划下面的长度”,第57页第10题。
(3)、加强实践与生活的应用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点,教材单设一小节“生活中的小数”将生活中的小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
其中,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还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编排,使学生体会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4)、改变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扩大……倍”“缩小……倍”的说法。
“扩大……倍”与“缩小……倍”在小学数学阶段约定俗成的理解是:扩大几倍就是乘几。
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
但是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数a扩大n倍,应是a+na倍,而不是na。
也有人认为:“倍”只适用于数的扩大,不适用于数的缩小。
考虑到上述问题以及与中学的衔接,教材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改变。
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将“扩大……倍”“缩小……倍”修改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
3、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二、课时划分本单元设想用14课时来完成。
具体划分如下:第一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P50~51、例1及练习九第1、2题)第二课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P52~54、例2、例3及练习九第5、6、7题)第三课时:练习九(P55~57、练习九第5~13题)第四课时:小数的性质(P58~59、例1~例3及练习十第1~3题)第五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P60、例4及练习十第4~7题)第六课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P61~63、例5~例7及练习十第8题)第七课时:练习十(P65~66、练习十第9题~13题)第八课时:生活中的小数(P67~69、例1、例2及练习十一第3、4题)第九、十课时:练习十一(P70~72)第十一课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P73~74、例1及练习十二第1、2题)第十二课时:把小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P74、例2及练习十二第3、4题)第十三课时:练习十二(P76~77)第十四课时:复习与整理(P78~79)三、具体编排和教学建议本单元可以分四块内容(一)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三课时)第一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P50~51、例1及练习九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等活动,了解小数的产生过程。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3、编排特点和教学建议:节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第一课时。
主题图简要地呈现了“小数产生”的过程: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还需要把一个单位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等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分组进行测量,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上测量,测量后让学生分组报告测量结果。
在小组汇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观察不能得到整数结果的情况,比如拿米尺量讲桌的长:量1次,即量出1米后,余下的部分不够1米。
说明测量时不是每次都能得到整数的结果。
不够1米的部分如果仍用高级单位米作单位记录,就要用小数表示,体验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必要性。
在这里,除了可以量黑板的宽和讲桌的长外,也可以选择整米长的物体来量,通过对不同结果的比较,加深对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的认识。
例1教材分三个层次编排:先通过分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十分之几的数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再通过厘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百分之几的数用两位小数来表示;然后通过毫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千分之几的数用三位小数来表示。
三个层次的内容共同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
在具体教学时也可以分两步进行:1、认识一位小数。
师:我们在进行测量时,不够1米,需要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用较小的单位来测量。
(出示米尺)请同学们看,从0刻度线到10刻度线,这是几分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怎么表示呢(1/10米)师:1/10米也可以写成米。
师:请同学们看米尺,从0到30,从0到70,应该是几分米,十分之几米用小数怎样表示呢可先和同桌商量商量。
学生同桌讨论后反馈师根据反馈结果提问:请同学观察一下1/10米和米,3/10米和米,7/10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随学生的回答出示1/10米=米 3/10米=米 7/10米=米。
再让学生观察上面的等式,四人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使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认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么请同学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三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具体的步骤和前面相似)让学生根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猜想出两位小数和什么样的分数有关有意识地促进“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关于计数单位的教学我个人认为还是放到52页小数数位顺序表这里教学比较妥当。
第二课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P52~54、例2、例3及练习九第5、6、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小数数位增加的情况下会读、写小数。
2、培养学生利用以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迁移的能力。
3、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编排特点和教学建议: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整理和小数的读、写法。
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整理,可以为学生系统理解小数的意义,同时为学习“小数读写”“比较小数大小”“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提供重要的基础。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长颈鹿父子比高矮的情景图,由它们的身高给出两个小数:、,再另外出示一个小数。
由这三个具体的不同位数的小数,说明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构成;然后说明小数各数位上的数的含义。
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通过表的形式直观地把小数的数位名称和相应的计数单位分别对应起来,同时也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数位关系表示出来,使学生熟悉每个小数数位的位置和所表示的数是多少。
在具体教学时可以先复习整数的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整数数位顺序表,然后再来探讨小数数位顺序表。
简要的环节如下:1、出示情景图,展示实例师:通过观察情景图,你知道了那些信息生:长颈鹿和它爸爸的身高分别是米米。
师:你能说出和这两个小数不同的其他小数吗生例举出几个小数如:2、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小数由哪几部分构成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后提问:这几个小数的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位计数单位呢小数点左边第二位、第三位呢小数点右边一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这一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呢(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自己看51、52页教材,通过四人小组讨论解决)学生讨论后反馈、交流并形成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4、学习小数的读写。
小数的读写在小数初步认识时学生已学习过,这里只是小数的数位增加了,读、写方法不变,因而在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会。
我们可以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问: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的读法强调: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5、教学小数的写法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学生写后反馈写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总结写数的方法。
对学生需要强调的是:在写小数时,小数点的位置要写正确,小数点要写在个位的右下角,不能写在个位和十位之间。
小数点要写成圆点,不要写成顿号。
第三课时:练习九(P55~57、练习九第3、4、8~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读、写小数。
2、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编排特点和教学建议:第1题,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学生对熟悉的长度、价钱、质量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第2题,呈现4组分别相等的小数和分数,让学生把它们分别连起来,旨在学生进一步明确小数和分数的关系,深化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第3题,通过填空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小数计数单位的认识。
第4题,通过手势比划用小数表示的长度,加深学生对小数实际意义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的表象。
第5题,让学生写出各数中不同数位上的2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的各个数位及其计数单位,体会位值的含义。
第8题,通过学生在数轴上标出各小数的位置,使学生在巩固小数意义的同时,对小数的顺序、大小有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时,可以先提醒学生弄清楚从0到哪里表示1,从哪里到哪里表示,再让学生找标出各数的位置,用箭头标出并写上数就可以了。
最后的,只要学生把箭头指向和中间就可以了。
第10题,呈现生活中的一些小数,丰富学生对小数的感性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巩固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让学生说说小数的含义,到底应该怎么说也是很含糊的,没有一定的标准。
元学生会说出2元6角,3.5米学生还没有学到名数之间的化聚不一定能说出3米5分米,我想这也没事。
67页生活中的小数做一做中也有一题:说说下面小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