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摘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话题。教师自我评价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主体地位的不断凸现,教师的自我评价已经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深刻剖析教师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实践中探究解决的对策,已成为每位教师的责任。
关键词:教师;自我评价;问题分析
在教育改革兴起的时代,在一系列有关教育的讨论、实践开展的同时,教师自身的改革是首要的。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内容和教育评价的调整和重点的转移,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大的挑战。面对更为严格而完备的教师评价体系,面对更多的机会,教师在业务水平提高的同时,对自我的评价同样陷入困惑和矛盾中。如何理解和建构教师的自我评价体系,如何调整自我评价带来的不良情绪,值得我们探讨和分享。
一、教师自我评价概述
1.1教师自我评价概念
教师自我评价是一种教师通过认识自己、分析自我,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内在机制。教师对教育教学中困难的自我评价,将有利于促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尤其是在新的课程背景下,教师将面临新的困惑和不适应,也将出现新的问题和困难,如果教师自我能够客观评价和分析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和改进教学。它是教师综合外界、自我能力、自我价值取向、自我情绪情感等各种因素,通过自我认知体系的不断适应和调整而得出的带有个人色彩的较理智的自我评价,它包含着对自己性格、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我价值实现能力等的综合认知。教师评价也叫教师考评。在英国,通常把对人事的评价称为考评,而在北美等国则不作此区分,一般统称为评价。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
作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它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
教师自我评价包括:1、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德、能、勤、绩;2、对自我性格和人格特征的评价;3、对工作满意度的自我评价(现实的工作是否让自身更愉快);4、对自我适应和调节能力、自我潜能的评价(个人在行业中的发展是否乐观);5、对人生价值取向是否与教育本质相一致(是否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的评价。
1.2教师自我评价注意事项
在教师进行自我评价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这样教师才能有目的地收集、分析有关自己教学的资料,体现评价的导向作用。此外,明确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还有助于缩小教师自我评价与其它评价之间的差异。第二,教师自我评价的结果不宜与教师的奖惩或利益挂钩,这样容易使教师由于压力或追求功利的目的而不能正确对待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中不顾实际地抬高自己,或者有意隐瞒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从而失去了通过自我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
二、导致教师自我评价问题的原因
教师自我评价的偏差不仅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不仅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他们共同交错作用,造成了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结果。
2.1知觉定势的干扰
情绪和情感对于自我评价也有很大影响,当情绪低落时,往往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效率下降,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心情愉悦时,可能会过多的宽容自己,过高的评价自己。
2.2传统评价思想的影响
社会公认的成功标准和道德准则无时不影响教师
的自我评价。当今,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成了评价准则,
使教师在自评时缩手缩脚,顾虑重重,偏差也就相伴而生。
2.3知识水平的限制
如果教师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一定的评价知识,就很难认清外界评价结果的偏差,辨别不了评价价值尺度的真伪。
2.4结果反馈的疑虑
因为评价结果可能关系到教师的职称评定、奖金的分配、荣誉的获得、职位的提升等,所以,在汇报结果时,教师总会有不同的疑虑。
与传统教师评价的以提高教学效能为目的不同,现代教师评价以促进专业发展为目的,即所谓“促进专业发展”,就是通过诊断问题,提供教师优缺点信息,鼓励改进,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与专业水平。
为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在教师评价中需要对教师专业发展导向的评价给予更多的关注。这种教师专业发展导向评价具有影响全部教师的作用,而不只是影响少数不称职、有问题的教师,它可以使大部分教师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教师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的统计情况发现,在进行教师自我评价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引起教师本人和学校管理者的注意。
1、自评流于形式,主体参与不够
“新课改”提倡教师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突显了教师以评价主体的身份参与评价,以利于外界倾听教师的心声,尊重教师的个性化与独特性,促使教师更好的认识自我,提高专业素质与能力。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在重视程度上有40.3%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真正重视教师自评;有45.14%教师认为教师自评结果只占教师全面考核的一点比例;有33.5%的教师认为教师自评只是教
学工作的一部分。在教师自我评价中,教师不仅是评价的对象,更是评价的实施者,但在调查中发现,有68.1%的教师反馈教师自我评价标准是学校领导制定的,很少有教师本人的参与;在教师自我评价实施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充分展示自我,完全被条条框框束缚住;自评结果也很少反馈给教师本人。可见,教师自评为主并未确实落实下去,评价的主体也没完全参与其中,教师自评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参考而已,自评不过是走形式。
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中小学依然沿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教师管理。在这种单向、封闭的管理模式下,在学校领导观念里,教师是被管理者,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评价教师是领导在行使监督、控制教师的权力和工具,使得教师依附、服从于上级的管理。学校领导注重的是管理效率和效益,喜欢“大一统”的评价模式,容易忽视教师的个性和需求,忽视教师的内在发展需要,也容易忽视对评价目的、评价意义以及价值取向的思考。而大多数教师长期工作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也习惯于被领导评价,不善于用自评和反思的结果向其他评价者阐述自己的见解,维护自己的权力,提出自己的主张,交流自己的思想,只能被动地接受他评的结果。可以说,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严重削弱了教师在自评中的主体地位,也挫伤了教师参与自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自评标准制定尚未统一
当问到被调查教师,“您校是否制定了教师自我评价标准?"时,所有的教师选择了“是”。由表4可以发现,这些教师中,有68.1%教师认为自我评价的标准是由“学校领导”制定的,有20.3%教师选择“不知道”,而选择“教师本人”和“教育专家“制定自我评价标准的共占5.7%,选择教师本人、学校领导、教育专家联合制定的占5.9%。由此可见,虽然学校都有教师自我评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