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野外工作方法及应用汇总
物探工作方法技术
![物探工作方法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ae3bab9f121dd36a32d82cb.png)
1:5000激电中梯剖面测量1:5000激电中梯剖面测量采用长导线,针对重要异常带、矿化带进行,为寻找隐伏矿提供依据。
1、1:5000剖面敷设剖面端点用全站仪或GPS RTK布设,用木桩标记;测点采用GPS RTK分段控制、罗盘定向、测绳量距布设,用带有编号的红布标记。
质量检查按“一同三不同”的原则进行,检查点在空间上、时间上大致均匀,总检查量不低于5%,精度要求达到“B级”精度要求,即在相应比例尺图上平面点位限差<±2.5mm,点位中误差不超过12.5m;相邻点距误差限差10%,均方相对误差不超过5%。
2、野外工作方法激电剖面法采用中间梯度装置,AB=1200米,MN=40米,点距=20米。
采用时间域激电测量,正反向标准直流脉冲供电,脉冲宽度2秒。
以上参数可根据野外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试验进行适当调整。
激电观测参数为一次电位Vp、供电电流强度I及视充电率Ms,计算视电阻率ρs。
观测时,测量电极MN在供电电极AB的2/3区间移动,旁线距小于AB/5。
全区装置大小、观测参数设置应保持一致。
一条剖面不能在一个供电装置内完成时,每个装置接头处应有三个以上的重复观测点。
供电电流应使二次电位观测值大于最小可靠值,一般应使一次电位观测的观测值绝大部分在30mV以上。
野外要经常检查仪器、导线的漏电情况,对突变点、异常点应进行重复观测和加密观测,确保观测数据可靠。
3、电性参数测定电性参数测定主要采用露头法测定,有条件时,应采集一定的岩矿石标本,用标本法测定,并分别统计。
每类岩(矿)石标本不少于30块,参数测定的质量评定应以采用某一种岩性测定的全部标本检查结果来衡量,即用基本观测统计出来的常见值与检查观测结果统计出来的常见值相对误差不得超过20%。
4、质量标准视电阻率观测精度(<±7%),视充电率观测精度(<±12%),达到B 级精度;电性参数总平均相对误差≤±20%。
5、执行标准《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DZ/T 0070-93);《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Z/T0153—95)。
物探基础知识及工作流程
![物探基础知识及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741024f2b160b4e767fcf24.png)
三、地震勘探的野外工作
一、野外工作方法 1、野外工作基本任务是采集地震数据。主要内容是激发地震波, 、野外工作基本任务是采集地震数据。主要内容是激发地震波, 接受地震波。以及地震测线、 接受地震波 。 以及地震测线 、 激发点的测定和一系列后勤保障等具 体工作,它包括两个阶段工作。 体工作,它包括两个阶段工作。 (一)实验工作 (1)干扰波调查; )干扰波调查; (2)地震地质条件的了解; )地震地质条件的了解; (3)选择激发地震波的最佳条件; )选择激发地震波的最佳条件; (4)选择接收和记录地震波的最佳条件。 )选择接收和记录地震波的最佳条件。 (二)生产工作 (1)地震测量; )地震测量; (2)地震波的激发; )地震波的激发; (3)地震波的接收。 )地震波的接收。
五、共反射点叠加法
一、共反射点叠加法概念 共反射点叠加法:在野外采用多次覆盖的观测方法, 共反射点叠加法:在野外采用多次覆盖的观测方法,在 室内处理中采用水平叠加技术,最终得到水平叠加剖面。 室内处理中采用水平叠加技术,最终得到水平叠加剖面。 水平界面的共反射点时距曲线与水平界面的共炮点反射波 时距曲线在形式上是一样的, 时距曲线在形式上是一样的,但共反射点时距曲线反映界 面上一个点的情况, 面上一个点的情况,而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反映的是一 段反射界面的情况。 段反射界面的情况。
三、地震勘探的野外工作
五、地震波的接收 1、对地震仪器的基本要求 、 (1)对来自深层的地震信号进行放大; )对来自深层的地震信号进行放大; (2)仪器必须有频率选择的作用; )仪器必须有频率选择的作用; (3)估计地震波的最大动态范围; )估计地震波的最大动态范围; (4)地震记录仪器需要有良好的分辨率; )地震记录仪器需要有良好的分辨率; 5)地震仪必须有精确的记时装置, (5)地震仪必须有精确的记时装置,并在记录地震信息的同时标上 时间标志; 时间标志; (6)仪器结构轻便,稳定,耗电少,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仪器结构轻便,稳定,耗电少,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2、道间距的选择 、 (1)道间距:埋置在排列上的各道检波器之间的距离。 )道间距:埋置在排列上的各道检波器之间的距离。 (2)道间距过大,将导致同一层有效波追踪辨认的可靠性受影响, )道间距过大,将导致同一层有效波追踪辨认的可靠性受影响, 道间距过小,则使野外工作量增加。 道间距过小,则使野外工作量增加。 (3)选择道间距应以在地震记录上能可靠地辨认同一有效波的相同 ) 相位为原则。 相位为原则。
物探采集工作总结
![物探采集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2d52d9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f.png)
物探采集工作总结
物探采集工作是地质勘探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通过各种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
手段,对地下的各种资源进行勘探和评价。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物探采集工作,现在我将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首先,我们在物探采集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野外工作中,每
个人都兢兢业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我们之间的合作默契让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顺利。
其次,我们在采集工作中采用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
通过使用先进的
地球物理仪器和技术,我们能够更加精准地获取地下资源的信息,为后续的勘探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另外,我们在采集工作中也注重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我们严格遵守工作规程,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也尽量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做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最后,我们在物探采集工作中也积极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通过对工
作过程的反思和总结,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了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勘探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我们在物探采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意识到了一些不足
之处。
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为地质勘探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物探野外工作方法和技术
![物探野外工作方法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4e9cc22aaea998fcc220e30.png)
野外工作方法和技术双频激电法主要用来寻找铜、多金属等硫化矿床以及相应的伴生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其他矿床。
也可以寻找磁铁矿、有极化效应的赤铁矿和镜铁矿、锰矿等黑色金属矿床。
此外,还可以寻找煤、石墨矿和地下水。
双频激电法除了对致密块状矿有很好反映之外,对浸染状和星散状矿体也有独特的效果,所以它是寻找斑岩型铜矿有效的物探方法,同时还可借助浅部矿化和浸染晕发现深部矿体。
正因为双频激电对矿化反映灵敏,不够工业品位的矿化也能形成异常,因此对获得的异常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甄别。
在某一地区是否投入双频激电法,主要取决于地质任务,地质、地球物理条件和技术经济指标。
地质任务的确定则必须兼顾主观和客观的条件。
一般地讲,主观是指人们所要解决的矿产地质任务或其它任务的愿望,客观则是指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仅从主观的愿望出发,往往会造成浪费或事倍功半,这样的教训很多、也是很深刻的。
因此,首先要从地质、地球物理条件的分析中提出地质任务,然后通过各种手段了解物性差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再经过成本、效益和地质效果的综合分析,决定是否投入双频激电工作。
在具体工区,究竟是投入双频激电法,还是时间域激电法(俗称直流激电法),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作合适的选择,扬长避短,灵活应用。
一般地说,在地形较平坦如平原、盆地上,交通条件好,以及非工业干扰区,干扰小、接地好,既可使用双频激电法,也可使用时间域激电法。
而在山区,地形很差,以及工业及人口密集区,工业干扰和人文干扰较大,接地条件相对较差时,双频激电法远远优于时间域激电法和其他形式测量的激电法,如变频法、奇次谐波法等。
大量实践证明,双频激电法能够应用于地质工作的各个阶段。
在1:5万或1:2.5万的小比例尺面积性普查工作中,可用来发现和寻找成矿远景区或矿化带,也可配合同比例尺的地质填图。
在1:1万的中比例尺详细普查工作中,可用来圈出矿化富集带范围,为进一步详查提供依据。
在1:5千或1:2千的大比例尺详查中,可进一步用来圈定矿体或矿化带的平面范围和走向,结合地质情况判断矿体产状,埋深和大致规模,条件有利时甚至可以分辨极化体的成份,以指导钻探及山地工程。
物探工作方法与技术
![物探工作方法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7f8f31cfc4ffe473368ab93.png)
1、1∶1万激电工作方法技术(1)仪器激电工作使用WDFZ-2激电发射机和WDJS-1微机激电接收机。
接收仪开工作前分别用标准信号发生器进行校验和一致性检测,检测合格的仪器方可投入使用。
(2)测网或剖面布设激电剖面布设在具有寻找金属硫化物矿产前景的矿化蚀变带上,主要以激电剖面和电测深为主。
应尽量垂直于极化体的走向、地质构造方向或垂直于其它物化探异常的长轴方向,尽可能的与已有勘探线或地质剖面重合,提高异常解释水平和成果的有效性。
线距要求100-200米,点距40米。
(3)测点观测方法技术激电剖面工作采用中梯测量装置,AB=1200米,测量范围为AB 极间2/3AB区间。
发射机供电(测量)周期为8s,接收机测量叠加次数2次,延时100ms,采样宽度40ms。
其它技术要求严格按《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执行。
(4)精度要求与质量检查方法激电中梯方法各项工作实际技术指标如下表。
表4-13 激电及电阻率测量精度指标激电野外质检工作应与原始观测同步进行,质量检查采用一同三不同的质检方式,即同点位、不同仪器、不同时间、不同操作者,检查量为3%。
(5)电法资料整理主要包括仪器一致性资料的计算,视电阻率计算,精度统计及接口处理等内容,其视电阻率计算中的K值应经100%的对算,确保无误。
视电阻率计算采用以下公式:K =2π / (1/AM-1/AN-1/BM+1/BN)Ps=K×Vp/I电法资料的处理主要用于确定视极化率的背景场和对极化体的正演。
背景场的分析可选用趋势面分析(一般用二次)或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以提供划分局部异常的基础性资料。
2、1∶1万磁法测量工作方法技术使用G-856质子磁力仪进行总场测量,测量参数为ΔT。
仪器试验、检查及测点观测方法技术按前述相关要求进行。
测网布设在筛选的具有寻找铁族元素矿产前景的1∶5万磁测异常中,线距要求100-200米,点距要求在20-50米。
测线应尽量垂直于地质构造方向或垂直磁异常的长轴方向,尽可能的与已有勘探线或地质剖面重合,提高异常解释水平和成果的有效性。
物探毕业实习野外实习总结
![物探毕业实习野外实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56a352958f5f61fb636666a.png)
物探毕业实习野外实习总结物探毕业实习野外实习总结野外实习总结三月的祖国大地处处处都充满着生机,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初时节,我们圆满完成了野外实习。
我们于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xxxxxxx进行了野外实习,这次毕业实习我很荣幸,因为我的指导老师是xx老师,x老师那种敬业、严谨、肯吃苦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我也影响着我。
在短短的十五天野外实习中让我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让我增长了很多实践知识,很多收获,也有很多感触。
在这几天里,我认识到野外实习的重要性,以前对于很多的理论知识只是有一些了解,通过野外实习后,我开始对知识有了更加深沉的思考,有了更加明确的思路,慢慢的理论转为实际,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似懂非懂,所以野外实习让我的知识更加的牢固了。
这次的野外实习我也增强了一个信念,一定要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的地质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在这xx天的野外实习中,我进一步加深了已学地球物理勘探的基本理论知识的认识,了解了物探的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过程,增加了物探工作的实践体验。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高精度磁测的知识:基点的选择:1、门总基点:其位置必须实地确定.要求是:a.位于正常磁场内;b.磁场的水平梯度和垂直梯度变化较小,在半径2二及高羞O.Sm范围内磁场变化不超过设计总均方误差值的1/2;c.附近没有磁性干扰物(特别是可移动磁性于扰物),并远离建筑物和工业设施(如铁路、厂房、高压线等);d.所在地点能长期不被占用,有利于标志的长期保存。
分基点:亦即分区日变站,要求是:a.位于平稳磁场内;b.靠近驻地,使用方便;c.参照对总基点要求的第b,c,d款执行(三)仪器校正点:用于了解一天或一段工作时间内仪器性能是否正常。
a.位于磁场梯度较小处,即避免在异常上或磁场变化杂乱处,并应设立标志,每次对校正点时的点位和高度尽可能一致;b.附近没有可移动磁性干扰物;c.在观测路线上或其它便于使用的地方。
EH-4野外工作方法
![EH-4野外工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201ae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d.png)
EH-4野外⼯作⽅法4 EH-4⾼频⼤地电磁测深技术4.1 EH-4⾼频⼤地电磁测深原理EH-4⾼频⼤地电磁测深系统由美国EMI 公司和Geo-metrics 公司联合研制出的电导率张量测量仪。
EH-4利⽤⼤地电磁的测量原理,通过配置的⼈⼯电磁波发射源,可以弥补⼤地电磁场的寂静区和⼏百赫兹附近的⼈⽂电磁⼲扰谐波;EH-4依靠先进的电磁数据⾃动采集和处理技术,将⼤地电磁法(MT )和可控源⾳频⼤地电磁法(CSAMT )结合起来,实现了天然信号源与⼈⼯信号源的采集和处理,成为国际先进的双源⼤地电磁测深系统。
该系统能观测从地表数⽶⾄⼀千多⽶的地质断⾯的电性变化信息,基于对断⾯电性信息的分析研究,可以应⽤于地下⽔研究、环境监测、矿产与地热勘察,以及⼯程地质调查等。
该系统适⽤于各种不同的地质条件和⽐较恶劣的野外环境。
其⽅法原理与传统的MT 法⼀样,它是利⽤宇宙中的太阳风、雷电等⼊射到地球上的天然电磁场信号作为激发场源,⼜称⼀次场,该⼀次场是平⾯电磁波,垂直⼊射到⼤地介质中,由电磁场理论可知,⼤地介质中将会产⽣感应电磁场,此感应电磁场与⼀次场是同频率的,引⼊波阻抗Z 。
在均匀⼤地和⽔平层状⼤地情况下,波阻抗是电场E 和磁场H 的⽔平分量的⽐值。
()H E i e H E-=Z (1)225151y x xy xy H E f Z f==ρ(2) 225151x y yx yx H E f Z f ==ρ(3)式中f 是频率,单位是Hz ,ρ是电阻率(M ?Ω),E 是电场强度(mv/km ),H 是磁场强度(nT ),E ?是电场相位,H ?是磁场相位,单位是mrad 。
必须提出的是,此时的E 与H ,应理解为⼀次场和感应场的空间张量叠加后的综合场,简称总场。
在电磁理论中,把电磁场(E 、H )在⼤地中传播时,其振幅衰减到初始值e /1时的深度,定义为穿透深度或趋肤深度(δ)f ρδ503= (4)由(4)式可知,趋肤深度(δ)将随电阻率(ρ)和频率(f )变化,测量是在和地下研究深度相对应的频带上进⾏的。
地球物理勘探重点总结
![地球物理勘探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39e9719bd64783e09122b69.png)
电法勘探概念:电法勘探是根据岩石和矿石导电性的差异,在地面上不断改变供电电极和测置电极的位置,观测和研究所供直流电场在地下介质中的分布,了解测点电阻率沿深度的变化,达到测深、找矿和解决其他地质问题的目的场源稳定电流场:点电源电场、两异极性点电源电场、偶极子源电场。
变化电流场:电磁场装置类型:对称四极、三极、偶极计算的电阻率,不是某一岩层的真电阻率,而是在电场分布范围内、各种岩石电阻率综综合影响的结果。
我们称其为视电阻率,并用ρs来表示:)1.3.5(IUK MNs∆=ρ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测量过程高密度电法野外工作方法:1)测区的选择和测网的布设2)装置形式及参数的选择a装置的选择b极距的确定c测点的分布高密度电法工作原理:高密度电阻率法是集测深和剖面法于一体的一种多装置、多极距的组合方法,它具有一次布极即可进行多装置数据采集以及通过求取比值参数而能突出异常信息的特点。
自然电场:由地球表层内矿体、地下水和各种水系间的物理化学作用产生的电场。
自然电场的形成原因:氧化还原:地下水溶液与矿石间的电化学作用。
过滤作用(吸附):地下水的渗流和过滤作用。
接触扩散:矿化溶液的离子在岩石交界面上的扩散和岩石骨架对离子的吸附作用。
自然电场分类:1、电化学活动形成的自然电场2、过滤电场3、扩散电场激发极化法(简称激电法)是以不同岩、矿石激电效应之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大地激电效应,来探查地下地质情况的一种分支电法。
电子导体的激发极化机理电子导体(包括大多数金属矿和石墨及其矿化岩石)的激发极化机理一般认为是由于电子导体与其周围溶液的界面上发生过电位差的结果。
离子导体的激发极化机理双电层形变形成激发极化的速度和放电的快慢,决定于离子沿颗粒表面移动的速度和路径长短,因而较大的岩石颗粒将有较大的时间常数(即充电和放电较慢)。
这是用激电法寻找地下含水层的物性基础。
充电法:是以岩石电阻率为基础的一种直流电法勘探,根据充电体与围岩电性差异,向充电矿体充电,使充电体变为一等位体或似等位体,研究充电体和其周围电场分布特征,从而解决充电体的形状、大小和产状等地质问题充电法原理:充电法是在被勘探的矿体上或其它良导电性地质体的天然或人工露头接上供电电极(A)进行充电(用直流电源,也可用交流电源),另一供电电极(B)置于远离充电体的地方。
物探主要工作内容
![物探主要工作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ccc1b1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1.png)
物探主要工作内容
物探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勘查等,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 地质勘查:主要是对目标区域的地质构造、岩石组成、矿产资源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为后续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2. 地球物理勘探:主要是通过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了解目标区域地下的物质分布情况,包括地形、地壳构造、矿产资源等。
3. 水文地质勘查:主要是通过对地下水的勘探,研究水文地质的特点和规律,为后续的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4. 工程地质勘查:主要是对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等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勘查和分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5. 环境地质勘查:主要是对地质灾害、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进行勘查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6. 海洋地质勘查:主要是对海洋底部的地质构造、地球物理特征、海底矿产资源等进行勘查,为海洋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总之,物探主要工作内容涉及地质、地球物理、水文、环境和海洋等多个领域,其工作内容和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技术性。
- 1 -。
物探质量措施
![物探质量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6acd02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9.png)
物探质量措施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物探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为了保证物探质量,提高勘探效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探质量措施。
1. 数据采集:物探勘探的第一步是数据采集。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勘探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并进行严格的校验和调试。
同时,还需要根据地质情况和勘探目标确定采集的数据类型和参数设置,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 野外工作:物探工作通常需要在野外进行,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和条件。
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勘探人员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安排合理的工作计划、配备必要的工具和装备,以及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
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环境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工作的安全与稳定。
3.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物探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解释,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结论。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软件和算法,进行数据的滤波、去噪、纠偏等操作,以消除干扰和提高信噪比。
同时,还需要根据地质模型和勘探目标进行解释和分析,以获得准确的地下结构和资源分布信息。
4. 质量控制:物探质量的控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解释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数据的质量评估、数据的一致性检查、解释的合理性验证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责任与权限,加强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物探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5. 技术创新:物探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为提高勘探效果和质量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勘探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理论,积极参与科研和技术交流,推动物探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同时,还需要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仪器设备、新的数据处理算法和新的解释方法,提高物探质量和勘探效果。
通过以上的物探质量措施,可以提高物探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石油勘探开发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同时,也需要勘探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的提升,共同推动物探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地热物探方法简介1
![地热物探方法简介1](https://img.taocdn.com/s3/m/fa4ebf54561252d380eb6ee0.png)
1、瞬变电磁法
野外装置及测线布设:常采用重叠回线、中心回线装置、
偶极装置、大定源回线装置等(图1),这四种装置均以接
收线圈的中心点O为测深点位,根据地面地质人员的指导,
测线近可能垂直于目标地质体的走向,根据勘察精度要求,
测点距可(a选)重叠为回线2装5置 ~200m不等。
(b)中心回线装置
(c)偶极装置
外部应用条件:瞬变电磁法对地形起伏要求不高,只要能保 证线圈平直即可,但瞬变电磁受交流输变线的干扰较大,测点 应远离交流电线(网),另外,瞬变电磁法对水、金属物等低 阻体反应强烈,测线、测点应远离该类地阻干扰体。对于以上 干扰体的避让距离一般在50~100m以下,具体应视现场实验决 定。
三、野外工作方法简介
由于三维地震法、微动测深法在地热勘察方面的局限 性,在此就不作介绍了,而甚低频法(VLF)是利用频率 为15~25KHz电台发射的电磁波作为场源,其工作频段数较 少,且频段窄,勘探深度及精度受到局限,目前并不常用, 而大地电磁波法由于其野外数据采集时间较长(一测点可 能要数十小时甚至几天),主要对更深部的地下构造进行 理论研究,目前也不常用于生产实践之中,在此亦不以介 绍,以下我们简介一下瞬变电磁法(TEM)、音频大地电 磁法(AMT)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波法三种最基本的野 外工作方法:
3、电磁波法: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及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 播特性为其理论基础的,其中:瞬变电磁法(TEM)及甚低频 法(VLF)着重于电磁感应现象,而大地电磁法(MT)、音频 大地电磁法(AMT)、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着 重于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理论。
(1)、电性参数(特别是电阻率值及相位参数)的取得途径。 电磁波各类方法均满足麦克斯韦方程组:
物探成果总结报告
![物探成果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1978cb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c.png)
物探成果总结报告一、引言物探(物理探测)是一种利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和方法对地下进行探测与研究的方法,可以获得地下构造、地质构造和地下资源等各种信息。
本报告对物探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成果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提高物探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工作概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物探工作,包括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重力勘探和地磁勘探等。
这些勘探方法各有优势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传播特性进行地下构造探测的方法。
通过对地震波产生和接收的观测,我们可以确定地下的岩层结构、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情况等。
在本次物探工作中,地震勘探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预测了某地区的地震活动并对地下构造进行了详细研究。
2. 电磁勘探电磁勘探是利用电磁场在地下介质中传播和反射的特性进行地下探测的方法。
通过测量电磁场的改变,我们可以获得地下的岩性、矿产资源、地下水位和地下空洞等信息。
在本次物探工作中,电磁勘探技术被广泛应用,成功找到了某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并为水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3. 重力勘探重力勘探是利用地球重力场的差异性进行地下构造探测的方法。
通过测量地球的重力场变化,我们可以推测地下的岩性、密度变化和构造变化等。
在本次物探工作中,重力勘探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成功测得了某地区地下地质构造的分布情况,并为后续勘探工作提供了有益信息。
4. 地磁勘探地磁勘探是利用地球磁场的差异性进行地下探测的方法。
通过测量地磁场的变化,我们可以推断地下的岩性、构造和矿产资源等。
在本次物探工作中,地磁勘探技术被应用,成功找到了某地区的磁性矿床,并为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成果分析在本次物探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
通过对这些成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1. 数据收集和处理我们采用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技术,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是物探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对后续的解释和分析起到了重要作用。
物探工作方法
![物探工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b3bc237f111f18583d05a86.png)
物探工作方法随着找矿工作的深入,在寻找隐伏矿方面物探工作将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要用好物探方法、正确地使用物探工作是我们每个搞物探工作者的职责,因此,这里主要介绍物探工作方法、思路。
一、任务的确定1、应结合具体情况,根据当地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寻找,具备物性前提的矿床、地层、控矿构造、有关蚀变岩石等作为物探工作目标物,要尽量发挥物探方法在构造研究,地质添图,直接和间接找矿,矿区勘探等多方面的作用。
2、物探工作主要解决的问题(1)配合大、中、小比例尺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研究基础地质的资料。
(2)成矿远景进行间接找矿,以圈出找矿靶区、包括贵金属、有色多金属、黑色金属、以及具有间接找矿前题的非金属矿种等。
(3)配合矿区及外围普查勘探,对异常进行详细研究、为寻找深部、隐状矿提供线索。
(4)勘查油气、煤矿床。
(5)在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6)其它工作,包括寻找爆炸物,地下管道、考古等人文活动遗迹调查等方面的应用。
3、当探测对象(矿种、矿床类型、间接找矿目标物等)物理前提不明,物性差异不明显、即探测目标与围岩之间的物性差异不够显著,不能肯定能测出目标物异常时,或工作区存在较严重的干扰因素、使方法技术的效果受到影响、只能做为实验研究项目来作。
4、应用综合物探方法时,要考虑其各自的特点,既使用前题、作用、效率、成本等。
合理地确定具体任务,充分发挥其作用,当工作地区存在着多种可能使用的物探方法解决的问题时,应该考虑同时解决多种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测区、比例尺和测网的确定(1)测区范围的确定a、必须保证探测成果轮廓完整,周围有一定面积的正常场背景。
为了节约工作量,一般可将普查区划分为“控制区”与“调查区”。
b 、测区范围应尽可能地包括少量已知区。
与过去工作区相衔接时,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重复测线。
并尽量包括过去工作过去的基点或基线点。
(2)比例尺的确定a、在区域地质调查阶段:用于中、小比例尺(1:20万到1:10万)及大比例尺(1:5万到1:2.5万),地质填图等。
2024年地质物探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地质物探工作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69719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4.png)
2024年地质物探工作总结2024年是地质物探领域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团队取得了许多突破和进展。
以下是对2024年地质物探工作的总结,总结内容约为____字。
一、工作概况在2024年,我们团队的地质物探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电法勘探、磁法勘探和地震深部探测。
地震勘探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在2024年,我们对特定地区的地壳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包括地震波传播速度、振幅、频率等参数的分析。
通过对地震数据的处理和解释,我们能够获得地下层的结构信息,从而对地质构造进行研究,为资源勘探和灾害预测提供重要的依据。
重力勘探是我们另一个重要的工作领域。
通过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场强度,并结合地质地貌、地壳运动等因素的分析,我们能够推断出地下岩石和构造的密度分布情况。
这对于油气勘探、矿产资源勘察和地质灾害的评估都有着重要意义。
电法勘探主要通过测量地下的电阻率分布来研究地下结构。
我们团队在2024年开展了一系列电法勘探实验,获得了大量的电阻率数据,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分析。
通过对电阻率数据的综合研究,我们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地下岩石的类型、厚度和分布情况,为矿产资源勘探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磁法勘探主要通过测量地球表面的磁场强度来研究地下的磁性物质分布情况。
2024年,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磁法勘探实验,获得了详细的磁场数据,并进行了准确的数据处理和解释。
通过磁法勘探,我们能够确定地下岩石的磁性特征以及地下构造的分布,为矿产资源勘探和地质灾害的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地震深部探测是我们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内容之一。
在2024年,我们利用地震勘探数据,结合地球物理理论和计算模拟,深入研究地壳与上地幔的界面特征、地幔上部结构等问题。
这些研究对于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工作成果在2024年,我们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工作成果。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成果:1. 地震勘探方面,我们通过对地震数据的分析和解释,获得了目标地区地壳结构的详细信息,为资源勘探和地质灾害的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物探野外工作方法
![物探野外工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da642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d.png)
• 1. 由酸性 → 中性 →基性 →超基性 , 磁性由弱 →强;• 2. 同一成分的火成岩其磁性不同 , 喷出岩磁性>侵 入岩磁性;• 3.不同时代的同一成分火成岩其磁性不同 , 年代 新的磁性>年代老的磁性;• 4. 同一成分岩体的不同岩相带磁性不同 , 由边缘 相 →过渡相 → 中心相 , 磁性由强 →弱;• 5.具有明显的天然剩余磁性。
1 : 1 000 0001 :500 0001 :200 0001 : 100 0001 :50 0001 :25 0001 : 10 0001 :5 0001 :2 0001 : 1 000
地质工作阶段
比例尺
线距
点距
测量方法
200~ 1 000100~50050~25025~ 10010~505~204~102~5
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4. 日变基值的确定用磁力仪在基点或日变站测出的地磁场绝对值Ti是时 间的函数 , 如下式:Ti=T0+& (t)为了准确求出日变站的T0值 , 需做较长时间的日变观 测 , 读数间隔不大于20秒 , 观测时间不短于24小时 , 有条 件可以进行48小时观测 。求取Ti的平均值即为该处的T0值
基站和测点的野外观测• 每天的观测 , 必须始于基点 , 终于基点,当在基点上的前后两次读数经日变改正后 的差值不能超过两倍观测均方误差 , 否则 全天工作量作废 , 并查明仪器不正常的原 因 。 日变观测要早于出工的第一 台仪器 , 晚于收工的最后一 台仪器。每天测线的测量顺序:基点——测线……..测线——基点
岩矿石磁性的一般特征
• 正变质岩磁性>副变质岩磁性;• 层状结构的变质岩 , 往往具有磁的各向异性 , 即顺着层面 方向的磁化率大于垂直层面方向的磁化率。
物探野外个人工作总结
![物探野外个人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e88d92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9.png)
物探野外个人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一项关于物探野外工作的任务。
在这个任务中,我担任了个人工作的职责。
通过这次任务,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物探的知识和技能,还提升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次个人工作的总结与反思。
首先,我发现在这个任务中,熟练的操作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从一开始,我就被要求在野外进行地质勘测、矿石采样以及数据收集等工作。
在进行这些操作时,我需要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它们的原理,并能够准确地操作它们。
通过这次任务,我更加熟练地掌握了各种物探仪器的使用,提高了我的操作技能。
其次,在野外工作中,团队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野外环境的复杂性和工作的复杂性,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次任务中,我和我的团队成员密切合作,互相协助,共同完成了各种工作任务。
我们互相交流经验,互相帮助,共同克服了许多困难。
通过和团队成员的合作,我不仅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也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合作。
另外,领导能力在个人工作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团队中的一员,我被要求在一些工作中发挥领导作用。
我需要监督和指导其他团队成员的工作,并且确保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通过这次任务,我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团队的整体效能。
最后,这次个人工作让我意识到了物探野外工作的重要性。
物探野外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勇气和毅力。
在野外工作中,我们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有通过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成功。
这次个人工作让我更加了解了物探野外工作的艰辛,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个行业。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物探野外个人工作,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物探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物探野外个人工作中,我积极参与了地质勘探、矿石采样和数据收集等任务。
这些任务涵盖了物探工作的方方面面,让我得以全方位地了解和实践物探野外工作的流程和技巧。
物探工作总结与计划
![物探工作总结与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9c1c4e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6.png)
物探工作总结与计划物探工作总结与计划一、工作目标和任务作为物探工作负责人,我们的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是通过各种地质物探技术对矿产资源进行探测、评价和开发,保障矿山生产和经济效益。
具体任务如下:1. 开展地质调查,确定矿区地质构造、岩性、成矿条件等信息,为后续采样和勘探提供依据;2. 通过各种物探技术进行矿床勘探,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遥感勘探等;3. 对已探明资源进行资源评价,明确资源储量和质量,为矿山开采提供数据支持;4.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定期进行地质环境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查找解决办法。
二、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完成了大量的物探工作任务。
具体情况如下:1. 地质调查:我们已经完成了对矿区周边地区的地质调查,明确了矿区的地质条件和成矿条件。
这为后续的矿床勘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 矿床勘探:我们采用了各种物探技术,包括电磁法、重力法、磁法等,对矿床进行了全面的勘探。
通过勘探,我们发现了几处新的矿化点,并初步确认了该矿床地质结构和矿床类型;3. 资源评价:我们对所探明的矿床进行了资源评价工作,确定了矿床的储量和品位,为矿山开采提供了数据保障;4. 地质环境监测:我们定期对矿山周边环境进行了地质环境监测,发现了一些地质灾害和环境问题,并与有关部门积极沟通,寻找解决办法。
三、工作难点及问题在物探工作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难点和问题,具体情况如下:1. 地质构造复杂,存在许多盲区,对物探技术的要求较高;2. 现场作业环境不好,加之装备设施不够完善,给物探作业带来困难;3. 勘探数据处理和解释难度较大,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四、工作质量和压力我们的工作质量较高,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但是,由于矿区地质构造复杂、勘探难度大,工作压力也比较大。
另外,我们还需要不断更新设备和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
五、工作经验和教训我们在物探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具体如下:1. 加强沟通合作,增加配合度:物探工作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协力配合,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和功能,做到各司其职、协同配合,方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2. 提高数据处理和解释能力:物探数据处理和解释是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技术手段,提高数据处理和解释能力,做到数据运用得当;3. 提高勘探技术:由于地质环境经常发生变化,勘探技术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我们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的勘探技术和经验,提高我国的勘探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的方法与探测地层相 同。
中新生代盆地多呈低密度、无磁性, 沉积 电性和速度因地层而异,数值均不高; 盆地 古生代盆地一般也无磁性。密度、电 阻均偏高,速度因地层而异 。
大功率电测深法、 CSAMT法为主,磁测、 重力法等方法。个别应采 用地震勘查法。
间接找矿时物探的探测目标地质体可能有多种或多个,因此,具体 采用何种方法组合要根据具体地质任务和目标地质体的物性决定。
任务
可采用的物探方法
圈岩体,确定形 重力、磁测为主,并配以大功 态 率电测深类电法。个别采用地 震勘查法。 圈出、追索含矿 或控矿的地层, 确定其埋深、厚 度及褶皱变化等 圈出、追索控矿 接触带,并确定 其埋深、在深部 的变化、形态等
地层
大功率电法(常规电阻率测深 法、IP测深法、CSAMT法等) 为主,重力、磁法(磁性地 层),个别采用地震勘查法。
物探野外工作方法及应用
物化探工程处 周立国
344540922@
主要内容
☆地球物理勘探发展前景 ☆地球物理勘探应用领域 ☆地球物理勘探野外工作方法 ☆实例剖析 ☆困扰的问题与今后工作方向
地球物理勘探发展前景
• 地球物理方法研究或勘查地质体或地质构造 , 是根据测量数据或所观测的地球物理场求解场 源体的问题。 • 引进现代电子计算器技术,进一步压制干扰, 提高分辨能力,提取更多的有用信息;发展反 演的理论和技术,提高各类地质问题的地球物 理解释、推断效果并不断提高地球物理数据处 理的工作效率和图像处理技术。 • 地球物理勘探仪器向轻便化、高精度、多功能、 数字化、系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接 触 带 破 碎 带
磁法、重力法为主。配以常规 电阻率法、CSAMT法等电法。 大功率IP 法了解蚀变或矿化 带。
圈出、追索控矿 磁法、电阻率法、CSAMT法 或含矿破碎带、 为主,个别采用重力和IP法。 断裂带,确定其 埋深、在深部的 变化、形态 。
物探间接找矿方法组合表
地质 体 火 山 机 构 褶 皱 带 物性特点 一般火山机构具磁性,酸性火山岩磁 性弱、密度低,基性火山岩磁性强、 密度略高,重磁场多呈圆型或弧型, 中心场低、周围环型场高,其与围岩 的电性可能有一定差异 褶皱带是指沉积岩地层的褶皱,其特 点即沉积岩地层的特点 任务 圈控矿或含矿火山 机构(火山口、火 山颈、火山通道 等),并了解其在 深部的变化、形态 等 圈出、追索含矿或 控矿的褶皱带,并 确定其埋深、厚度 及褶皱变化 。 圈出沉积盆地的范 围,了解基底深度 和岩性,目标层的 深度、厚度等 。 可采用的物探方法 磁法、重力法为主,配以 常规电阻率测深法、 CSAMT法等电法。
物探直接找矿方法组合表
地球物理勘探应用领域
• 间接找矿 用物探等勘查技术方法取得深部控矿、容矿、 含矿地质体或地质现象(岩体、地层、接触带、 破碎带、火山机构、褶皱带、沉积盆地等)的 信息,经过解释和定量反演,编绘成前述目标 地质体(特别是深部目标地质体)的推断地质 图,根据成矿规律、成矿模式和矿产预测准则, 在推断地质图上圈出矿床(矿体)可能的部位, 通过钻探(或其它深部探矿工程)发现深部矿 体,这就是间接找矿方式。
地球物理勘探野外工作方法
• 在某一地区是否投入物探方法,主要取决于地 质任务,地质、地球物理条件和技术经济指标。 地质任务的确定则必须兼顾主观和客观的条件。 一般地讲,主观是指人们所要解决的矿产地质 任务或其它任务的愿望,客观则是指自然界所 提供的物质基础和前 差异,如磁性、密度、电性特征等。
地球物理勘探应用领域
常见物探仪器分类简表
类别
重力仪 磁力仪
典型仪器
绝对测量重力仪、相对测量重力仪 磁化率仪、磁力仪 传导式:时间域激电仪、频率域激电仪
应用领域
隐伏矿体、深部构造 寻找磁性矿体、研究地质 构造 寻找金属矿、水文勘查 寻找深部隐伏矿、地热勘 查、深部构造
电法仪
感应式: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仪 (CSAMT)、瞬变电磁测深仪(TEM)、音频 大地电磁测深仪(AMT)、EH-4连续电导率测 深仪(综合类电法仪有V8、GDP-32) 轻便型地震仪、多道地震仪 γ能谱仪、测氡仪、X荧光测井仪 井中三分量、电极系、井温、井斜、中子测井、 密度、声波测井等
物探间接找矿方法组合表
地质 体
岩体
物性特点
酸性岩多为低密度、无—弱磁性, 中性 岩多有磁性、密度不高,基—超基性岩 磁性强、密度高;与围岩之间的电性、 速度是否有差异,决定于围岩的岩性 沉积岩一般无磁性,个别页岩、砂岩有 弱磁性,老变质岩多有磁性;页岩、砂 岩、灰岩、老变质岩之间在电阻率、密 度和速度方面有差异 侵入岩与沉积岩、侵入岩与老变质岩间 的接触带,在磁性或密度或电性方面有 差异;接触带产生的蚀变、矿化可作为 单一探测目标。 多为低密度。含水时呈低电阻;在磁性 岩石中的破碎带磁性减弱。非—弱磁性 岩石的磁性岩脉显磁性,破碎带同时有 矿化蚀变时可能为低阻。有激电特性、 磁性。 非—弱磁性岩中破碎带充有磁性 岩脉时显磁性
磁法测量工作技术方法
一、仪器试验 1、噪声水平—确定各仪器自身的系统误差 2、探头高度—确定工区合适的探头高度 3、开工前一致性—确定各仪器工作时的系 统差 4、收工后一致性—确定各仪器工作过程中 是否正常
地震仪 放射性仪 器 测井类仪 器
浅部:工程物探 深部:煤、石油、天然气 寻找放射性元素有关的矿 床 研究岩层地质特征、指导 下步工作。
地球物理勘探应用领域
• 空间上—地面、航空、海洋、井下 • 方式上—直接找矿、间接找矿 • 应用领域—矿产类、工程类、考古类
地球物理勘探应用领域
• 直接找矿 用物探等勘查技术方法取得直接是深部矿床 (矿体)发出的信息—物探等勘查技术方法的 异常,根据物探等勘查技术方法的基本原理和 已建立的地质—地球物理等勘查技术方法找矿 模型,来研判异常是否为矿致异常,若认为是 矿致异常,经过定量解释后,对矿床或矿体进 行定位、定深、定形态,通过钻探(或其它深 部探矿工程)发现深部矿体,这就是直接找矿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