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活血化瘀药
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活血通络中药
![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活血通络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99b738f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9.png)
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活血通络中药很多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它们能够疏通身体中的血脉、去除淤积血瘀,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有哪些呢?本文是店铺整理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的资料,仅供参考。
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第一:当归中医方面认为当归性温,服用之后具有很好的活血以及补血的作用,另外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或者是痛经的情况服用当归也能够很好的缓解。
除此之外,当归还具有降低血脂以及血压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扩张周血管的大小,增加冠脉中的血流量,对于一些心律失常的情况有着很好的疗效。
第二:益母草益母草性寒味苦,具有很好的调节月经以及活血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祛瘀以及止痛、降低血压的效果,服用益母草之后能够很好的扩张身体中血管的大小,有效的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对于体内的微循环还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第三:赤芍赤芍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以及凉血止痛的作用,另外服用赤芍之后能很好的增强身体中的冠脉血流量以及输出量,对于体内的微循环调节作用也非常的非常不错。
如果出现了中毒、惊厥、疼痛等情况,服用赤芍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一般情况下赤芍的使用量应该控制在3克到15克之前,千万不能够超量服用。
第四:丹皮丹皮也具有很好的活血祛瘀以及凉血等作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很好的降低毛细血管的黏稠性,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抑制体内血小板的淤积,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
另外,日常服用丹皮还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另外抗菌、止血还有解热、镇痛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第五:丹参丹参也具有很好高的养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很好的调整心率情况,并且增加冠脉血流量。
除此之外还能够抗变态反应,对于身体非常的有好处。
第六:红花红花具有很好的止痛祛瘀以及活血通经的功效,服用之后能够有效的减慢心率,同时增加血液流量,并且对于血小板的凝集情况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一般情况下使用量应该控制在3克到10克之间。
第七:山楂山楂不仅仅只有我们日常所熟知的消食作用,同时他活血化瘀的作用也是非常不错的。
三七赤芍活血化瘀的中草药佳品
![三七赤芍活血化瘀的中草药佳品](https://img.taocdn.com/s3/m/860db11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e.png)
三七赤芍活血化瘀的中草药佳品中草药在中医药学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三七和赤芍作为活血化瘀的经典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类疾病。
本文将探讨三七和赤芍的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它们在中草药领域中的地位。
一、三七活血化瘀的功效及用法三七,学名三七皂苷,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呈现红棕色的颗粒状,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三七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促进新陈代谢。
它还可以抑制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的形成。
在中草药应用中,三七常被制成粉末或浸膏,可以口服或外用。
口服三七粉末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和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各种出血和瘀血症状,如跌打损伤、痛经等。
外用三七浸膏则可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皮肤病,如淤血瘀斑和瘀血性疮疡。
二、赤芍活血化瘀的功效及用法赤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味经典的活血化瘀药物。
它的性味苦、微寒,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赤芍可促进气血流通,舒畅经脉,对于调理妇科疾病、炎症和瘀伤等具有显著疗效。
赤芍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草药搭配使用。
常见的用法有水煎服、煮汤或煮茶饮用。
赤芍常与当归、桃仁等药物组成活血化瘀的方剂,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痛经和疼痛症状的治疗。
三、三七和赤芍的联合应用三七和赤芍作为活血化瘀的中草药佳品,它们的功效可以相互增强。
三七具有温补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和气血营养,增加赤芍的吸收和利用。
赤芍则可以增强三七的活血功效,提高其疗效。
三七和赤芍的联合应用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用。
比如,在治疗痛经的方剂中,常常包括三七、赤芍和当归等药物,通过舒经活血,调理气血,缓解经痛症状。
此外,三七和赤芍也可以在治疗大面积淤血和瘀伤时协同使用,加快疾病康复。
四、三七和赤芍的注意事项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三七和赤芍,避免对胎儿和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2. 忌煮沸。
三七和赤芍属于活血化瘀的中草药,在使用时应避免过高的温度,避免其活性成分被破坏。
3.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三七和赤芍。
活血化瘀药
![活血化瘀药](https://img.taocdn.com/s3/m/3b0594c72cc58bd63186bd6a.png)
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药是指能疏通血脉,祛除血瘀的药物,临床用于治疗血瘀证。
按药物作用特点不同,可分为养血活血药,如丹参、当归、赤芍等;活血祛瘀药,如川芎、红花、蒲黄等;祛瘀止痛药,如乳香、没药、延胡索等;破血散结药,如三棱、莪术、桃仁等。
近年来,对于血瘀的实质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血瘀证是一个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它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血液流变学异常。
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各异,涉及病种很多,但一般均有血液“浓、粘、凝、聚”的倾向。
浓,指血液的浓度增高,表现为血球压积增加,血浆蛋白、血脂等浓度增高等。
粘,指血液粘稠,表现为全血和血浆比粘度增加。
凝,指血液的凝固性增加,表现为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凝血速度加快。
聚,指血细胞聚集性增加,表现为红细胞和血小板在血浆中电泳缓慢,血小板对各种因素(如二磷酸腺苷等)诱导的凝集性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等。
由于上述种种变化,故血瘀患者血液运行不畅,易致血栓形成、血管栓塞。
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一般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间的微血管血液循环。
祖国医学早有“久病入络为血瘀”的理论,现代研究表明,血瘀患者一般均有微循环障碍的表现,如微血流缓慢和瘀滞,甚至血管内凝血,微血管变形(管襻扭曲、畸形、顶端扩张等):微血管周围渗血和出血;微血管缩窄或闭塞等。
血流动力学异常,血瘀患者大多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表现为某个器官或部位的循环障碍,血管狭窄或闭塞,血流量降低,如冠心病患者冠脉循环障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血瘀患者肢体循环障碍;缺血性中风的血瘀患者脑循环障碍;慢性肝炎的血瘀患者肝循环障碍。
有些血瘀患者还表现心功能异常,如冠心病、红斑狼疮、视网膜中央动静脉栓塞等的血瘀患者都有心脏功能下降,心搏出量减少等异常。
除上述三种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外,血瘀证同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纤维组织代谢障碍等可能也有一定关系。
活血化瘀药的药理可归纳如下:(1)改善血流动力学:活血化瘀药一般都有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的作用。
常用活血化瘀中草药
![常用活血化瘀中草药](https://img.taocdn.com/s3/m/30b2fcc9195f312b3169a5c8.png)
常用活血化瘀中草药《常用活血化瘀中草药》常用活血化瘀中草药活血化瘀即用温热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温经通络散寒化淤,驱散阴寒凝滞之邪,使经脉舒通血活淤化。
活血化瘀中草药分类散寒化瘀药即用温热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温经通络散寒化淤,驱散阴寒凝滞之邪,使经脉舒通血活淤化。
取“寒者热之”,“血得温则行”之义。
寒为阴邪,最能收引经脉,凝滞气血而导致气血淤滞。
这里的寒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寒客络,阳气受困;一是脾肾阳虚,阴寒内生。
在临床应用散寒活血化淤治则时,应当分清温经通阳活血通脉和补阳益火活血化淤之法。
常用药物:温经通阳如桂枝、附子、肉桂、吴茱萸、细辛、炮姜等;补阳壮火如淫羊藿、巴戟天、杜仲、胡芦巴、仙茅等;活血化淤常选性温的川芎、当归、红花、乳香、五灵脂、骨碎补、天仙藤、急性子、川续断等。
方剂举例:当归四逆汤,阳和汤,右归饮合桃红四物汤等。
适应证:温经通阳活血化淤运用于外寒客于脉络之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表现外,另见局部苍白、发凉、疼痛得热则缓,舌淡或紫,苔白润,脉沉细或沉紧。
常见于动脉的闭塞、狭窄、或痉挛性疾病,此类疾炳早期可以上述症状为主。
补阳益火活血化淤法运用于除有上述表现外尚有腹胀便溏,腰膝发冷,小便频数或不利,阳痿遗精,脉沉细等,常见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后期,由于内外之寒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临床表现错杂,应分清主次,辨证论治,酌情配伍用药。
祛湿化瘀药。
即用燥湿或渗湿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祛除湿邪,促使血活淤化。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易阻气机而致脉络阻滞而血淤。
湿邪有外侵或内生之分,病理过程中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别;且与脾之运化,肾之温煦有密切的关系。
从四肢血管性疾病的特性来看,外湿多从热化,所以具体应用祛湿活血化淤时,又要区分清热利湿,健脾温肾利湿活血化淤。
常用药物:清热利湿,如赤茯苓、车前子、淡竹叶、汉防己、泽泻等;健脾利湿,如茯苓、薏苡仁、苍术、白术、赤小豆等;温肾化湿,如益智仁、肉桂、桂枝、乌药、威灵仙、木瓜等;活血化淤兼渗利水湿者,如性寒凉之益母草、马鞭草、虎杖、半枝莲、穿山龙、木通、落得打等,性偏于温之泽兰、天仙藤等,性平之刘寄奴、王不留行等。
活血化瘀中药学上划分为四类
![活血化瘀中药学上划分为四类](https://img.taocdn.com/s3/m/ac8ab802581b6bd97f19ea69.png)
活血化瘀中药活血止痛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等主要治疗血瘀气滞痛证温经散寒的常用药物肉桂.附子.艾叶.吴茱萸.干姜.补骨脂.小茴香.川椒.等.活血花瘀的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泽兰.灵脂.蒲黄.三棱.赤芍.水蛭.活血止痛散:本品为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类非处方药药品。
成份:当归、三七、乳香(制)、冰片、土鳖虫、自然铜(煅)。
本品为灰褐色的粉末;气香,味辛、苦、凉。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法用量: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5克,一日2次。
活血通经止痛散跌损【处方】三棱、莪术、黄柏、黄连、青皮、赤芍、紫苏、香附、柴胡、乳香、红花、苏木、菖蒲、千里马。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冲心,气紧急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名称:安息香类别:开窍药药用部位:干燥树脂药材性状:本品为球形颗粒压结成的团块,大小不等,外面红棕色至灰棕色,嵌有黄白色及灰白色不透明的杏仁样颗粒,表面粗糙不平坦。
常温下质坚脆,加热即软化。
气芳香、味微辛。
在夏、秋季割胶。
收集的液体树脂放阴凉处,自然干燥。
性味归经:平;辛、苦;归心、肝、脾经功能主治:开窍清神行气,活血,止痛。
用于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心腹疼痛,产后血虚,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1.5g;或入丸、散。
丹参、三七禁忌:气虚不足、阴虚火旺者慎服。
(2)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鸡血藤等主要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3)活血疗伤药:土鳖虫,马钱子,苏木,骨补碎,血竭等主要治疗骨折损伤,瘀肿疼痛(4)活血逐瘀药:莪术,三棱,水蛭,穿山甲等。
常见的活血中药有哪些10种活血中药
![常见的活血中药有哪些10种活血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d50da56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4.png)
常见的活血中药有哪些10种活血中药活血中药是中医常用的一类药物,用于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达到活血化瘀的功效。
下面将介绍十种常见的活血中药。
1. 当归当归是一味常见的活血中药,具有温补血气、活血调经的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妇女经血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也可用于疮疡等外伤引起的血液循环不畅。
2. 川芎川芎是活血化瘀的经典中药,具有舒筋活络、止血的功效。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风偏瘫、痛经等病症,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3. 三七三七是高原地区的一种中药,具有活血止血的功效。
它常用于治疗外伤出血、崩漏症等疾病,能够迅速凝结血液,促进伤口愈合。
4. 透骨草透骨草是一种常见的活血中药,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淤滞引起的疼痛症状,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5. 桃仁桃仁是一味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
它可以疏通经络、消散瘀血,常用于中风后遗症、疼痛性痛经等病症。
6. 赤芍赤芍是一种常用的活血中药,具有凉血止血、活血散瘀的功效。
它常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疼痛症状,如瘰疬、痛经等,同时也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
7. 槐角槐角是一种常见的活血中药,具有散瘀消肿的作用。
它可用于治疗淤血肿痛、痈肿疮毒等病症,能够活血化瘀,减轻疼痛。
8. 木瓜木瓜是一味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常用于治疗经血不调、血瘀疼痛等妇科疾病。
它富含多种酶类物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9. 红花红花是一种常用的活血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疼痛症状,如癥瘕、痛经等,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
10. 当胶膏当胶膏是一种常见的外用活血中药,主要由当归、没药等组成。
它常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刀伤、烧烫伤等皮肤损伤,具有活血散淤、止痛祛痘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十种常见活血中药,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
它们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症,在使用时应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选择。
中药药理学15章活血化瘀药2
![中药药理学15章活血化瘀药2](https://img.taocdn.com/s3/m/6b0561287375a417866f8f3c.png)
活血化淤
莪 术
中 药 药 理 学
活血化淤
成分:
中 药 药 理 学
莪术根茎主要含挥发油:莪术呋喃烯酮、 龙脑、莪术醇、莪术二酮、异莪术酮、 姜黄素等,还含有少量的酚性成分和生 物碱。 性味:苦辛温,归肝脾 功效: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活血化淤
药理作用
重点
1.抗肿瘤作用: 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 宫颈癌、胃癌SGC-7901细胞、K562白血病细胞、 乳腺癌组织、肝癌腹水瘤细胞系Hca-F25/CL-16A3 、 肝癌细胞株SMMC-7721 、 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 小鼠H22肝癌细胞 、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BIU87 、 MGC80─3胃癌细胞、Ca761-86乳腺癌 、肺 腺癌(LA-795) 和L615白血病细胞 中 有效成分: 药 莪术挥发油( 莪术醇、莪术二酮 、 β-榄香烯 药 及微量元素锰 ) 理 学 活血化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活血化淤
不良反应
延胡索乙素大剂量可出现呼吸抑制,帕
金森氏综合症
中 药 药 理 学
活血化淤
益母草 Motherwort
Herba
leonuri
来源:唇形科益母草的新鲜或地上部分。 性味:辛苦,归肝,心包经。 产地及采制
中 全国各地均产。通常在夏季茎叶茂盛, 药 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切段,晒干。生 药 用或熬膏用。 理 学 活血化淤
活血化淤
现代研究
延缓慢性肾损害
机理 增加肾血流量
中 药 药 理 学
抗氧化
抑制TXA2合成酶 钙拮抗作用
活血化淤
免疫增强作用-----川芎嗪
抗肿瘤-----川芎嗪
活血化瘀最好的中成药有哪些呢-
![活血化瘀最好的中成药有哪些呢-](https://img.taocdn.com/s3/m/775bdbd7bd64783e08122bf2.png)
活血化瘀最好的中成药有哪些呢?
关于《活血化瘀最好的中成药有哪些呢?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血化淤是中医学的一种医治叙述,这类状况是对骨节损及其积血过多的解决方式论述。
当大家的人体碰到创伤积血沉积的状况下就需要开展活血化淤解决,协助受堵塞的血管修复顺畅,另外推动人体尽早康复治疗。
活血化淤的药品关键以各种各样中药方剂主导,下边就讨论一下活血化淤最好是的中药方剂有什么呢?
活血化淤的中药材有紅花、桃仁、白芍、紫丹参等。
中药方剂有复方丹参片、云南白药胶襄、血府逐瘀丸、丹七片、三七片、舒筋活血片等。
即用化湿或渗湿的药品相互配合活血化瘀药品,以去除湿浊,促进血活淤化。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易阻气轮而导致多元性阻碍而血瘀。
湿浊有外侵或内部之分,病理学全过程中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别;且与脾之消化吸收,肾之温煦有紧密的关联。
从四肢血管性病症的特点看来,外湿多从热化,因此实际运用去湿气活血化瘀时,又要区别清热祛湿,健脾胃温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凡以行驶血脉、消退积血为关键功效的中草药材,称活血化瘀药。
多属辛散温通之品。
具备输通血脉、活血化淤,破血消症、调理月经止疼、散疼消肿、化淤活血等作用,关键医治血淤证。
常见药品:清热凉血如羚羊角,白芍,牡丹皮,紫草,生地黄,沙参,大青叶等;清热去火如金银花茶,莲翘,紫花地丁,蒲公英花,千里光,伏苓等;养阴清热如生地黄,沙参,天花粉,赤芍,麦冬,沙参,地骨皮,知母,黄柏等.活血化瘀如兼清热凉血之牡丹皮,紫草,紫丹参,白芍,郁金,凌霄花,鬼箭羽等,兼清热去火之红藤,虎杖,败酱草,金荞麦,落得打等。
活血化瘀药物通络丸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活血化瘀药物通络丸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196294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6.png)
活血化瘀药物通络丸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活血化瘀药物通络丸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
它主要由红花、桃仁、川芎、当归等多种中草药组成,是中医治疗疼痛和血液循环不畅相关疾病的常用药物。
本文将介绍通络丸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正确使用该药。
一、适应症活血化瘀药物通络丸适用于以下症状和疾病的辅助治疗:1. 血瘀引起的疼痛:通络丸可用于治疗因气滞血瘀而引起的各种疼痛,包括胸痛、腰痛、头痛、肌肉酸痛等。
2. 经络不通引起的病症:通络丸可改善血液循环不畅,改善气血运行,用于治疗面部黝黑、手足发凉、经络痛等症状。
3. 风湿疼痛:通络丸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疼痛症状有效,能减轻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等病症。
4. 伤口肿痛:通络丸还可用于外伤引起的疼痛和肿胀,如扭伤、瘀血、跌打损伤等。
二、使用说明1. 用法用量:通络丸一般口服,每次一剂,一日三次。
成年人每次3-5粒,儿童应减量使用。
具体用量应根据病情和医生指导而定。
2. 注意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体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3)用药期间如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4)服用通络丸时,需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服,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相互影响。
3. 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通络丸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但个别人可能会出现胃肠不适、头晕、皮疹等轻微症状。
如有不适,应停药并就医。
4. 贮藏要求:通络丸应贮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
5. 有效期:通络丸一般有效期为36个月,过期的药物不应使用。
6. 用药禁忌:以下情况不宜使用通络丸:(1)妇女经期或妊娠期间,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2)体虚气短、腹泻便溏、出血性疾病等患者。
(3)对本品过敏者。
本文介绍了活血化瘀药物通络丸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为了达到良好的疗效,请患者在使用该药物前详细阅读并遵从使用说明。
常用中药活血化瘀药
![常用中药活血化瘀药](https://img.taocdn.com/s3/m/6a7db598ee06eff9aff8076f.png)
活血化瘀药一、含义凡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得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
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
其作用较峻烈者又称破血药。
有得书说它通利血脉,消散瘀滞为主要功效,就是把活血化瘀进一步细化,瘀血可以就是血管方面得原因,可以使血液方面得原因,瘀血即可在血管、血脉内部,也可在血管、血脉外部。
现在认为活血就是作用,化瘀就是效果,实质不一定。
又分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活血消癥药。
这个分节就是不成熟得,困难得,就是相对人为得,多数活血化瘀药,尤其就是常用得典型得作用强得,放在哪一类都可以,疼痛得、外伤得、妇科病得瘀血证或腹内得癥瘕结块都可用,如丹参、郁金、川芎、红花、桃仁都就是常用得,前面得大黄、牡丹皮、赤芍药这些也一样,通经、调经、消癥、疗伤都可以、只能在某一节就1—2味,如自然铜,只就是活血疗伤,跌打损伤,续接筋骨、瘀血就是一个广泛得概念,要细化。
要清楚某一各药放在某一节,其它得瘀血也可用、二、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药均能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主治各种瘀血证。
活血化瘀,变化得情况有三种,一就是简化活血化瘀、消瘀血;二就是变化动词,活可改形、化可改消、形、散,作用强得叫破血逐瘀;三就是在活血化瘀得方面联系主要效果;长于止痛得叫活血止痛或化瘀止痛;长于治疗妇科月经失调得叫活血通经或活血调经;长于治疗跌打损伤得叫活血疗伤;长于治疗瘀血引起得癥积叫活血消癥、活血化积,有得用于疼痛,用于活血消痈、活血消肿、活血通痹等等。
主治就就是瘀血证,在内外妇儿科都有,月经失调(经期延长、经量减少、经色加深兼有疼痛,经行腹痛、痛经、闭经),产后瘀血腹痛;内科胸痹,瘀血阻滞心脉,现在主要就是冠心病;骨伤科跌打损伤;外科疮痈等,临床表现瘀血一就是疼痛,不通则痛,气无形不能结块,能结块者必有形得瘀与痰,癥瘕结块,很多都就是瘀血,有得出血,经久不愈,淋漓不尽,甚至有瘀血块,另外疮痈得红肿疼痛、痹证得疼痛、顽固得失眠、皮肤得粗糙、皮肤甲错、面色黧黑、头发枯脆等都可与瘀血有关、对活血祛瘀药,按其作用强度得不同常有不同得称谓。
中药土方活血化瘀缓解瘀血症状
![中药土方活血化瘀缓解瘀血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3fbfdb5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d.png)
中药土方活血化瘀缓解瘀血症状活血化瘀是中医药中的一种重要疗法,常用于瘀血症状的缓解。
中药土方作为活血化瘀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特点。
本文将全面介绍中药土方在活血化瘀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瘀血症状的缓解。
一、中药土方的活血化瘀作用中药土方作为一种传统中医药疗法,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瘀血的消散,缓解相应症状。
中药土方通常采用多种中药草药配方,通过煎剂、膏方、丸剂等形式进行应用。
中药土方中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包括川芎、桃仁、红花、三七、当归等。
这些药物在中医药理论中被称为“活血化瘀”的中药,通过刺激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等途径,达到缓解瘀血症状的目的。
二、中药土方在瘀血症状缓解中的应用1. 缓解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的病症之一,其主要症状为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经期延长或提前等。
中药土方在缓解月经不调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例如,当归、川芎等药物可以活血调经,改善子宫内膜血液循环,缓解相应的症状。
2. 减轻瘀血引起的疼痛瘀血引起的疼痛常见于中风、跌打损伤、淤血性疼痛等情况。
中药土方可以通过活血化瘀的作用,减轻疼痛。
例如,川芎、桃仁等药物可以温通经络,化解瘀血,缓解相应疼痛。
3. 缓解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是瘀血症状中的严重并发疾病之一。
中药土方中的三七、红花等药物具有抗血小板凝集、消除血栓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血栓的形成,保护血管的通畅。
4. 改善痤疮瘀血症状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中瘀血症状是其发病机制之一。
中药土方中的丹参、莪术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痤疮的瘀血症状,促进痤疮的康复。
三、中药土方活血化瘀的使用注意事项在应用中药土方进行活血化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遵循中医药理论的原则,针对病情进行合理的选方。
2.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例如,一些药物的搭配可能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3. 在使用中药土方时,应注意对草药进行正确的煎药方法,保持药物有效成分的稳定。
活血化瘀的中药
![活血化瘀的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f2b95c37192e45361066f5b1.png)
活血化瘀的中药活血化瘀的中药?活血化瘀是一个中医方面的名词,活血化瘀的中药指的就是那些服用之后能够疏通身体中的血脉,去除淤积血瘀功效的药材。
常见的活血化瘀的中药有很多,例如当归、红花、益母草以及桃仁等。
那活血化瘀的中药具体有哪些?1、当归当归,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
中医方面认为当归性温,服用之后具有很好的活血以及补血的作用,另外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或者是痛经的情况服用当归也能够很好的缓解。
除此之外,当归还具有降低血脂以及血压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扩张周血管的大小,增加冠脉中的血流量,对于一些心律失常的情况有着很好的疗效。
2、赤芍赤芍,是著名野生地道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
赤芍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以及凉血止痛的作用,另外服用赤芍之后能很好的增强身体中的冠脉血流量以及输出量,对于体内的微循环调节作用也非常的非常不错。
如果出现了中毒、惊厥、疼痛等情况,服用赤芍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一般情况下赤芍的使用量应该控制在3克到15克之前,千万不能够超量服用。
3、益母草益母草性寒味苦,具有很好的调节月经以及活血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祛瘀以及止痛、降低血压的效果,服用益母草之后能够很好的扩张身体中血管的大小,有效的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对于体内的微循环还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4、丹参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
具有很好高的养血、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很好的调整心率情况,并且增加冠脉血流量。
除此之外还能够抗变态反应,对于身体非常的有好处。
5、丹皮丹皮也具有很好的活血祛瘀以及凉血等作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很好的降低毛细血管的黏稠性,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抑制体内血小板的淤积,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
另外,日常服用丹皮还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另外抗菌、止血还有解热、镇痛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6、山楂山楂,是我们最常见的开胃消食、活血化痰的良药,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等作用。
中药学 活血化瘀药
![中药学 活血化瘀药](https://img.taocdn.com/s3/m/8301fe829ec3d5bbfd0a744d.png)
4.松弛平滑肌川芎来自◆川芎浸膏:妊娠兔子宫小剂量收缩, 大剂量麻痹。
◆阿魏酸等:抑制子宫
◆川芎嗪:抑制豚鼠气管条收缩
5.其他作用
◆川芎嗪和川芎总苯酚具有抗动脉粥样 硬化
小结
川芎
◆综上所述,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 效是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心肌 缺血,抗脑缺血,抗血栓形成,镇静镇痛 等药理作用实现的。
【资料】赤芍、鸡血藤、当归、川芎、红 花、益母草、水蛭、三棱、莪术及以活血 化瘀药为主组成的复方: ◆显著抑制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使已聚集的血小板解聚; ◆↑血小板内 cAMP量,或抑制环氧酶 (COX),↓TXA2的合成。
2.改善血流动力学
◆扩张冠脉、↑冠脉流量;
◆扩张外周血管,↓外周阻力,↑器官组织血 流量,改善器官功能。
2.抗脑缺血
川芎
◆阿魏酸钠可减轻犬心脏停跳复苏后脑缺血再灌注 损伤,能降低MDA含量,增高GSH-Px及SOD活性,显 示抗氧化作用。
◆川芎嗪增加麻醉犬脑血流量,对脑缺血性损伤有 治疗作用。
2007.5月
第15章 活血化瘀药
32
3.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川芎
◆川芎嗪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 解聚作用。
◆降血脂,抗动脉硬化 丹参酮ⅡA 丹酚酸B降低 细胞内胆固醇合成
2.抗血栓
丹参
◆丹参酮ⅡA磺酸钠、丹参素能抑制小鼠、大鼠 的体外血栓形成。丹参抗血栓形成与其抗凝血 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有关。
◆丹参素能抗血小板聚集,减少血小板数,抑制 血小板TXA2的合成。
◆丹参素对凝血功能有抑制作用,还能促进纤维 蛋白降解。
常用中药活血化瘀药
![常用中药活血化瘀药](https://img.taocdn.com/s3/m/7c41e39481c758f5f71f6716.png)
活血化瘀药一、含义凡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
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
其作用较峻烈者又称破血药。
有的书说它通利血脉,消散瘀滞为主要功效,是把活血化瘀进一步细化,瘀血可以是血管方面的原因,可以使血液方面的原因,瘀血即可在血管、血脉内部,也可在血管、血脉外部。
现在认为活血是作用,化瘀是效果,实质不一定。
又分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活血消癥药。
这个分节是不成熟的,困难的,是相对人为的,多数活血化瘀药,尤其是常用的典型的作用强的,放在哪一类都可以,疼痛的、外伤的、妇科病的瘀血证或腹内的癥瘕结块都可用,如丹参、郁金、川芎、红花、桃仁都是常用的,前面的大黄、牡丹皮、赤芍药这些也一样,通经、调经、消癥、疗伤都可以。
只能在某一节就1-2味,如自然铜,只是活血疗伤,跌打损伤,续接筋骨。
瘀血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要细化。
要清楚某一各药放在某一节,其它的瘀血也可用。
二、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药均能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主治各种瘀血证。
活血化瘀,变化的情况有三种,一是简化活血化瘀、消瘀血;二是变化动词,活可改形、化可改消、形、散,作用强的叫破血逐瘀;三是在活血化瘀的方面联系主要效果;长于止痛的叫活血止痛或化瘀止痛;长于治疗妇科月经失调的叫活血通经或活血调经;长于治疗跌打损伤的叫活血疗伤;长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癥积叫活血消癥、活血化积,有的用于疼痛,用于活血消痈、活血消肿、活血通痹等等。
主治就是瘀血证,在内外妇儿科都有,月经失调(经期延长、经量减少、经色加深兼有疼痛,经行腹痛、痛经、闭经),产后瘀血腹痛;内科胸痹,瘀血阻滞心脉,现在主要是冠心病;骨伤科跌打损伤;外科疮痈等,临床表现瘀血一是疼痛,不通则痛,气无形不能结块,能结块者必有形的瘀和痰,癥瘕结块,很多都是瘀血,有的出血,经久不愈,淋漓不尽,甚至有瘀血块,另外疮痈的红肿疼痛、痹证的疼痛、顽固的失眠、皮肤的粗糙、皮肤甲错、面色黧黑、头发枯脆等都可与瘀血有关。
中药活血化瘀药有哪些
![中药活血化瘀药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d690f2687c24028905fc30c.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中药活血化瘀药有哪些
导语:或许在生活当中,很多人都会食用过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些活血化瘀的药物类型有很多种,所以想要正确地利用它们,那么肯定
或许在生活当中,很多人都会食用过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些活血化瘀的药物类型有很多种,所以想要正确地利用它们,那么肯定就需要了解一下,它们的功效以及区别,现在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中药活血化瘀的药物有哪一些,在生活当中你需要做到正确地利用它们帮助自己治疗。
田七粉、丹参粉各等量,每服3~5克,开水冲服。
1历代医家把田七捧为止血、疗伤、消肿、镇痛之要药。
现代科学从植物学、化学、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田七除具有人参的滋补强壮、抗疲劳、耐缺氧、降血糖血脂等作用外,还具有人参缺少的止血消肿、活血化瘀、镇痛消炎等方面的作用。
2丹参粉的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3田七和丹参属于活血化瘀药,对血管自身因外、或内因的损伤能够修复,并且可以改善血液流动,血液流畅,瘀血随血去,体内机自动排出。
上文就是关于活血化瘀的一些药物分析介绍,想要更好的利用这些药,对它们的一些功效以及尝试了解都是不可忽略的,因为对一些药物的使用,不管是谁都不能够盲目,只有正确的用药,才可以帮助自己治疗,解决一些疾病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血化瘀药一、含义凡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
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
其作用较峻烈者又称破血药。
有的书说它通利血脉,消散瘀滞为主要功效,是把活血化瘀进一步细化,瘀血可以是血管方面的原因,可以使血液方面的原因,瘀血即可在血管、血脉内部,也可在血管、血脉外部。
现在认为活血是作用,化瘀是效果,实质不一定。
又分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活血消癥药。
这个分节是不成熟的,困难的,是相对人为的,多数活血化瘀药,尤其是常用的典型的作用强的,放在哪一类都可以,疼痛的、外伤的、妇科病的瘀血证或腹内的癥瘕结块都可用,如丹参、郁金、川芎、红花、桃仁都是常用的,前面的大黄、牡丹皮、赤芍药这些也一样,通经、调经、消癥、疗伤都可以。
只能在某一节就1-2味,如自然铜,只是活血疗伤,跌打损伤,续接筋骨。
瘀血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要细化。
要清楚某一各药放在某一节,其它的瘀血也可用。
二、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药均能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主治各种瘀血证。
活血化瘀,变化的情况有三种,一是简化活血化瘀、消瘀血;二是变化动词,活可改形、化可改消、形、散,作用强的叫破血逐瘀;三是在活血化瘀的方面联系主要效果;长于止痛的叫活血止痛或化瘀止痛;长于治疗妇科月经失调的叫活血通经或活血调经;长于治疗跌打损伤的叫活血疗伤;长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癥积叫活血消癥、活血化积,有的用于疼痛,用于活血消痈、活血消肿、活血通痹等等。
主治就是瘀血证,在内外妇儿科都有,月经失调(经期延长、经量减少、经色加深兼有疼痛,经行腹痛、痛经、闭经),产后瘀血腹痛;内科胸痹,瘀血阻滞心脉,现在主要是冠心病;骨伤科跌打损伤;外科疮痈等,临床表现瘀血一是疼痛,不通则痛,气无形不能结块,能结块者必有形的瘀和痰,癥瘕结块,很多都是瘀血,有的出血,经久不愈,淋漓不尽,甚至有瘀血块,另外疮痈的红肿疼痛、痹证的疼痛、顽固的失眠、皮肤的粗糙、皮肤甲错、面色黧黑、头发枯脆等都可与瘀血有关。
对活血祛瘀药,按其作用强度的不同常有不同的称谓。
如“和血”、“和营”多指活血作用较弱,药力平和;“活血”、“化瘀”、“祛瘀”、“消瘀”较“和血”、“和营”作用强,然力量强度又不及“破血”、“破瘀”、“逐瘀”等功效。
后者活血化瘀作用强,药力峻猛。
当然,药物活血作用的强度是相对的,如剂量多少可改变其强度。
由于本章药物数量较多,为了便于学习掌握,今按其作用特点和主治的不同,相对地将其分为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及破血消癥药四类。
瘀血证可按瘀滞程度的不同,有血郁、血滞、血瘀、血结之分。
由于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
所以活血化瘀药主治范围很广。
如多种妇科瘀滞证(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心腹瘀血疼痛、癥瘕痞块、跌打损伤以及风湿痹证,痈肿疮疡等。
活血化瘀药对上述病证,通过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作用而获得调经、通经、止痛、消癥、消肿、通痹等间接功效。
某些活血化瘀药尚可活血通脉,现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栓性脉管炎等。
三、性能特点药性无规律,偏温偏寒都有。
前面学的多是偏寒,如大黄、赤芍药、牡丹皮、大血藤、败酱草。
但这一章的都是偏温的,偏寒的只有郁金、丹参、益母草等。
药味都辛,能行能散,真实滋味的苦,就引入了苦能破血,就是化瘀的意思,所以又标苦味,又有根据咸入血,又强调咸味,但最重要的是辛味。
归经心主血脉,肝藏血,心主血脉和肝藏血的功能失调,尤其是肝,恶血不归于肝。
根据辛能行的五味理论,及寒凝是引起瘀血的重要原因的病理特点,活血化瘀药多为辛温之品;其中部分性偏寒凉,对血热而瘀滞者更为相宜。
前人又依据本类药的滋味,引入“苦以泄滞”、“咸能软坚”的理论,除辛味之外,还常标以苦味和咸味。
因肝藏血、心主血,故活血化瘀药主归肝、心二经;而前人认为“恶血必归于肝”,故本类药更强调归肝经。
四、配伍应用寒热虚实,有寒的但更多的是寒凝而引起的血瘀,血遇寒则凝,温性的活血化瘀还不足以祛寒,不足以温经,常配温里药,尤其是温经散寒药,如桂枝、肉桂等长于入血分的药;有热,瘀血不单可化热,而且热邪也能引起瘀血,是个重要原因,热邪可煎熬血液成块、粘稠凝结,常配清热药尤其是清热凉血药;虚,阳气是血脉运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了,阳气虚,推动无力,配补阳、补气,血液本身属阴,如阴血亏耗,认为可产生虚滞,配伍补阴补血的,所以四类补虚药都可配伍;实,除寒热外,气滞则血凝,配伍行气的,有痰,痰瘀互结,配伍化痰的,痰与湿浊互为因果,有时配除湿的。
另外针对主要症状,如果是用于风湿痹证配祛风湿的;用于疮痈肿痛,配解毒消痈的;如果是痢疾配清热燥湿止痢的药。
活血祛瘀药的使用,应针对病情,并根据药物寒温、猛缓之性或止痛、通经、疗伤、消癥等专长,加以选择,并作适当的配伍。
由于人体气血之间的密切关系,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也常兼气滞,故本类药物常需与行气药同用,以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寒凝血瘀者,当配伍温里药以温通血脉,助活血化瘀药以消散瘀滞;若热灼营血而致血瘀者,当配伍清热凉血药;痹证、疮痈,则应与祛风湿药或清热解毒药同用;癥瘕痞块,应同化痰软坚之品配伍;瘀血而兼正虚,又当配伍相应的补虚药,以通补兼施。
如瘀血兼血虚或阴虚者,当同补血药或养阴药同用,阴血充足,则瘀血易去;同样,若瘀血而兼气虚者,当与补气药同用,气为血帅,气足则血易行,瘀易去。
瘀血而出血者,宜配伍止血药,不可单纯止血或单纯活血。
五、使用注意因证选药,根据不同瘀血证选不同药,疼痛为主、妇科的、外伤的、癥瘕的分选。
另外瘀血比较轻浅的选比较温和的,重的,如癥瘕积聚选破血消癥的。
三因制宜,因人而异,中病即止,这类药也是消法的,原则是消而勿伤,不要损伤正气,不要耗伤心血。
症候禁忌,孕妇、月经多的、出血不是瘀血引起的都不宜或慎用。
1.本类药物易耗血动血,不宜用于月经过多,血虚经闭者;2.有催产下胎作用和活血作用强烈的药物,孕妇禁用。
3.古代有将催产下胎的活血药用于难产及胞衣不下者,由于现代产科处理更安全有效,故在有条件地区对难产、胞衣不下者亦不宜使用;4.对破血逐瘀之品,由于更易伤人正气,对体虚而兼瘀者更应慎用。
凡以通畅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
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
其中活血祛瘀之力峻猛者,又称破血逐瘀药。
活血化瘀药味多辛、苦而性温,辛能散瘀行滞,苦能泄利通降,温可通行血脉,促进血行。
本类药物善于走散通行,能促进血行,消散瘀血,而产生调经、止痛、消癥、消肿、消痈、通痹等功效。
适用于血行失畅、瘀血阻滞之证。
活血祛瘀作用按其强度的不同常用不同的功效术语,如“和血”、“和营”多指活血作用较弱,药力平和;“活血”、“化瘀”、“祛瘀”、“消瘀”较“和血”、“和营”作用强,然力量强度又不及“破血”、“破瘀”、“逐瘀”峻猛。
活血化瘀药主治各种瘀血证。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
所以本章药物主治范围广泛,遍及内、妇、儿、外、伤各科。
如内科之头、胸、腹、四肢诸痛,而痛如针刺,痛处固定者,体内癥瘕积聚,中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日久,血证之出血色紫夹有血块,妇产科痛经、闭经、产后恶露不尽、腹痛,外伤科之跌扑损伤肿痛,痈肿疮疡等,均可应用活血化瘀药。
活血祛瘀药的使用,应针对病情,根据药物寒温、猛缓之性和功效特点,加以选择,并作适当的配伍。
由于人体气血之间的密切关系,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也常兼气滞,故本类药物常需与行气药同用,以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
寒凝血瘀者,当配伍温里药以温通血脉,助活血化瘀药以消散瘀滞。
若热灼营血而致血瘀者,当配伍清热凉血药。
痹证、疮痈,则应与祛风湿药或清热解毒药同用。
癥瘕痞块,应同软坚散结之品配伍。
瘀血而兼正虚,又当配伍相应的补虚药,以消补兼施。
本类药物易耗血动血,不宜用于月经过多,血虚经闭者。
有催产下胎作用和活血作用强烈的药物,孕妇禁用。
古代有将催产下胎的活血药用于难产及胞衣不下者,但其危险性大,一般不宜使用。
由现代产科处理更加安全有效。
破血逐瘀之品易伤人正气,体虚而兼瘀者应慎用。
1.活血化瘀药的分类,活血化瘀药及各类活血化瘀药的含义:活血化瘀的药物较多,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教材按其作用和主治证的特点,相对地将本类药物分为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和活血消癥药4类。
以活血化瘀(促进血行、消散瘀滞)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
其中:长于止痛的活血化瘀药,称为活血止痛药;长于通调月经的活血化瘀药,称为活血调经药;长于续筋接骨疗伤的活血化瘀药,称为活血疗伤药;长于消癥散结,且作用较为峻烈的活血化瘀药,称为破血消癥药。
2.活血化瘀药的功效与主治:本类药物均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主治各种瘀血证。
瘀血既是多种病因(如寒凝、热灼津伤、气滞、气血不足等)引起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故瘀血证较为广泛。
以瘀血为主的病证如妇女血滞经闭、痛经、月经失调,产后瘀血腹痛、恶露不下或不尽,心腹瘀血疼痛、瘕痞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疮痈肿痛、痢下脓血等,亦每兼瘀血阻滞。
故均为本类药物的主治病证。
3.活血化瘀有关功效术语的含义:活血化瘀:是指药物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以治疗瘀血证的作用。
又常称为活血祛瘀、活血散瘀、活血行瘀,或简称活血及化瘀等。
其中作用较弱,药力缓和者,又可称为和血,或和营;活血作用较强,药力峻烈者,又可称为破血、破瘀或逐瘀。
4.活血化瘀药的性能特点:血遇寒则凝,寒凝是引起瘀血最常见的原因;热邪煎熬,血液亦可结块而成瘀。
本类药多偏温性,能温通气血,令其调达;部分药物偏于寒凉,对瘀滞而兼血热者较为适宜。
根据辛能行的五味理论,活血化瘀药皆可标以辛味;本类药的滋味多有苦味或咸味,前人因此将五味理论加以拓展,提出“苦味泄滞”和“咸入血”等多种有关说法。
故各药除辛味之外,又常有苦味或咸味。
由于总论中未提及这些理论,只供学习本章药物的参考,有助于理解和掌握药味,不作考核要求。
至于归经,与止血药、凉血药等入血分的药物同理,本章药主要归心、肝二经;又因为素有“恶血必归于肝”的说法,杂纫怨楦尉鳌F蒲?药不但较为峻猛,而且有的还为小毒之品,应加以注意。
5.活血化瘀药的配伍应用原则:①活血化瘀药最常与行气药配伍。
由于人体气血之间关系密切,气滞可致血瘀,血瘀也常兼气滞,故常配行气之品以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
②寒凝血瘀者,当配温里药以温通血脉,可助活血药消散寒凝之瘀滞。
热灼营血而瘀滞者,当配伍清热凉血药,共收凉血化瘀之效。
正虚而血瘀者,当配伍相应的补虚药,以通补兼施,若血虚阴亏者,兼补血滋阴,使阴血充足,则瘀血易消;阳气不足者,兼以温阳益气,则血易流畅,瘀亦易去。
③痹证、疮痈等证而有瘀滞者,应以祛风湿药或清热解毒药为主,辅以活血化瘀之品,可增强通痹止痛或消痈散结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