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酶习题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酶习题

(完整word版)酶习题

习题——酶一、选择题1.具有生物催化剂特征的核酶(ribozyme)其化学本质是(B)A.蛋白质B.RNA C.DNA D.糖蛋白2.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A)A.所有酶都有活性中心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C.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活性中心。

3.酶催化作用对能量的影响在于(B)A.增加产物能量水平B.降低活化能C.降低反应物能量水平D.增加活化能4.酶原作为酶的前体,其特性为(B)A.有活性B.无活性C.提高活性D.降低活性5.如果有一酶促方反应,[S]=1/2Km,v等于(B )A.0.25Vmax B.0.33Vmax C.0.50Vmax D.0.75Vmax 6.一种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将有的动力学效应是(A )A.K m值增加,V max不变B.K m值减小,V max不变C.K m值不变,V max增大D.K m值不变,V max减小7.K m值与底物亲和力大小关系为(A)A.K m值越小,亲和力越大B.K m值越大,亲和力越大C.K m值与底物亲和力无关D.1/K m越小,亲和力越大8.乳酸脱氢酶属于(A)A.氧化还原酶类B.转移酶类C.水解酶类D.异构酶类9.转氨酶的辅酶是(D)A.NAD+B.NADP+C.FAD D.磷酸吡哆醛10.辅酶不具有的功能是(D )A.转移基团B.传递氢和电子C.某些物质分解代谢时的载体D.决定酶的专一性11.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是(C)A.加速代谢B.促进生长C.避免自身损伤D.保护酶的活性12.某种酶活性需要以—SH为必需集团,能保护此酶不被氧化的物质是(B )A.Cys B.GSH(谷胱甘肽)C.尿素D.乙醇13.下列符合“诱导锲合”学说的是(B)A.酶与底物的关系如锁钥关系B.酶活性中心有可变性,在底物的影响下其空间构象发生一定的改变,才能与底物进行反应C.底物类似物不能诱导酶分子构象的改变D.底物和酶不直接接触,而是以辅酶为桥梁进行接触,底物与酶的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并联结在一起14.米氏方程能很好的解释(C)A. 多酶体系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过程B. 多底物酶促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过程C. 单底物单产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D. 非酶促简单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15.酶的比活力是指(B)A. 以某种酶的活力作为1来表示其他酶的相对活力B. 每毫克蛋白的酶活力单位数C. 任何纯酶的活力与其粗酶的活力比D. 每毫升反应混合液的活力单位16.一种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会有的动力学效应是(D)A.Km值和Vmax都减小B.Km值减小,Vmax不变C.Km值不变,Vmax增大D.Km值不变,Vmax减小17.对于具有正协同效应的别构酶,V达到Vmax的10%时的[S]与V达到Vmax的90%时的[S]之比可能为( B )A.1:500 B.1:100 C.1:1 D.1:318.下列有关酶的概念哪一项是正确的(D)A. 所有蛋白质都有酶活性B. 其底物都是有机化合物C. 其催化活性都需有特异的辅助因子D. 一些酶的活性是可以调节控制的二、填空题1、根据酶的专一性程度不同,酶的专一性可以分为立体专一性、几何专一性和底物专一性。

生物化学第四章酶习题

生物化学第四章酶习题

生物化学第四章酶习题第七章酶化学一、填空题1.全酶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组成,在催化反应时,二者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________________决定酶的专一性和高效率,________________起传递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的作用。

2.酶是由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________________。

3.酶的活性中心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功能部位,其中________________直接与底物结合,决定酶的专一性,________________是发生化学变化的部位,决定催化反应的性质。

4.常用的化学修饰剂DFP可以修饰________________残基,TPCK常用于修饰________________残基。

5.酶促动力学的双倒数作图(Lineweaver-Burk作图法),得到的直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________________,纵轴上的截距为________________。

6.磺胺类药物可以抑制________________酶,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7.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可以被________________共价修饰调节;糖原合成酶、糖原磷酸化酶等则可以被________________共价修饰调节。

二、是非题1.[]对于可逆反应而言,酶既可以改变正反应速度,也可以改变逆反应速度。

2.[]酶活性中心一般由在一级结构中相邻的若干氨基酸残基组成。

3.[]酶活力的测定实际上就是酶的定量测定。

4.[]Km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浓度无关。

5.[]当[S]>>Km时,v趋向于Vma某,此时只有通过增加[E]来增加v。

6.[]酶的最适温度与酶的作用时间有关,作用时间长,则最适温度高,作用时间短,则最适温度低。

7.[]增加不可逆抑制剂的浓度,可以实现酶活性的完全抑制。

酶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酶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6、 当一酶促反应进行的速度为Vmax的80%时,在Km和[S]之间有何关系?
7、已知工业生产L-苹果酸是采用富马酸酶催化富马酸加水形成L-苹果酸,现从100 ml的粗酶液中取2 ml,用凯氏定氮法测得含蛋白氮0.4 mg。再取1 ml酶液,以富马酸为底物反应10分钟形成了20μmol苹果酸。酶活力单位;以每分钟能转化1 μmol富马酸的酶量为一个活力单位。试问:
8、核酶: 一类具有催化活性的核糖核酸。
9、组成酶: 细胞内以相对恒定量存在的酶,其含量不受组织、介质的组成和生长条件的影响
10、多酶体系(多酶复合体):在完整细胞内的某一代谢过程中,由几种不同的酶联合组成的一个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催化一组连续的密切相关的反应。
11、酶原激活: 某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没有活性,这些没有活性的酶的前身称为酶原(zymogen),使酶原转变为有活性酶的作用称为酶原激活
A.CysB.GSH(谷胱甘肽)C.尿素D.乙醇13.下列符合“诱导锲合”学说的是(B)
A.酶与底物的关系如锁钥关系B.酶活性中心有可变性,在底物的影响下其空间构象发生一定的改变,才能与底物进
行反应
C.底物类似物不能诱导酶分子构象的改变D.底物和酶不直接接触,而是以辅酶为桥梁进行接触,底物与酶的结构发生一定变化
C.水解酶类
D.异构酶类
9.转氨酶的辅酶是(D
A.NAD+

B.NADP+
C.FAD
D.磷酸吡哆醛
10.辅酶不具有的功能是(D)
A.转移基团B.传递氢和电子
C.某些物质分解代谢时的载体D.决定酶的专一性11.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是(C)
A.加速代谢B.促进生长C.避免自身损伤D.保护酶的活性12.某种酶活性需要以—SH为必需集团,能保护此酶不被氧化的物质是(B)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第四章酶学检验技术A型题1.酶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是因为()A.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B.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C.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 降低底物能量水平E.降低产物的能量水平2. 下列关于酶定量测定叙述错误的是()A. 是测定酶的活性浓度B.一般不直接测酶蛋白的含量C.是测定酶催化反应的速度D. 测定酶活性浓度时要选择好各种条件E.任何情况下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例3.何种情况下的酶促反应速度与酶量成正比()A.最适温度B.最适pHc.底物浓度足够大D.酶量足够大时E.以上都不是4.酶促反应进程曲线通常可用于确定()A.酶反应线性范围B.适宜的pHC.适宜的酶量范围D. 反应线性的时间范围E.底物的浓度5.为保证酶动力学分析,要求底物浓度必须是()A.大于Km值10倍以上B.与K m值相同C.等于1/2K mD.小于1/2K m值E.小于1/10K m值6.酶活力浓度连续监测法测定对耦联酶反应的要求为()A.一级B.二级C.零级D.混合级E.反应级别和第一步反应的级别一致7.关于同工酶的正确叙述是()A.催化的反应相同B. 催化的功能不同C.分子结构相同D.电泳迁移率相同E.K m相同8.连续监测法测定AIT話性浓度常用的波长是()A. 630nmB.280nmD. 340nmC. 500nmE 405nm9. LDH同工酶的四聚体组成为()A.M4B.H4C. H1M3D. H3M1E.H2M210.常用来分析同工酶的方法是()A.电泳法B.层析法C.沉淀法D.热失活分析法E.蛋白酶水解法11. 目前我国临床实验室测定酶活性浓度推荐温度为()A. (25±0.1) ℃B. (37±0.1) ℃C. (37 ±0.5) ℃D.(37±0.3) ℃E. (37±1) ℃12,下列关于LDH叙述错误的是()A.红细胞中含量比血清高100倍B. 有5种同工酶C.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D.温度对全血标本测定结果影响不大E. LDH可以协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13. 下列关于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可测定产物生成量B.可测定底物消耗量C. 需最适pHD.需最适温度E.应尽量减少底物量14. 连续监测法进行酶学测定中不引起干扰的是()A.样本本身含有其他酶和物质干扰B. 工具酶中混有其他酶的污染C.分析容器的污染与沉淀形成D.使用双试剂B. 非酶反应的干扰15.测定酶的催化活性方法,除了以下哪项因素外,都应与酶活性成正比()A.产物生成速度B.最大反应速度C.初速度E.底物消耗速度D.试剂用量16.温度对酶活性影响不正确的叙述是()A. 高温能使大多数酶变性B.低温保存不会破坏酶活性C.反复冻融会使酶蛋白变性D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酶促反成速度加快E.酶都有一个最适反应温度,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17.下列不影响酶活性测定的因素是()A.最适pHB.比色皿光径C.激活剂浓度D.反应温度E缓冲液的种类18. 酶促反应般不包括下列哪期()A.延滞期B.零级反应期C.一级反应期D. 二级反应期E.预孵育期9.关于同工酶的正确叙述是()A.催化的反应相同,但生理意义不一定相同B.催化的功能不同C,分子结构相同D. 电泳迁移率相同E.K m相同20.连续监测法测定酶活性浓度应该在时间反应进程的什么期()A.延滞期B.性期C.非线性期D预孵育期E. 一级期B型题(1~5题共用备选答案)A.ALTB. ALPC LPS D. ChEE. CK-MB1.多用于有机磷中毒诊断的酶是()2.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酶是()3. 多用于肝脏疾患诊断的酶是()4.多用于骨疾患诊断的酶是()5.多用于胰腺炎诊断的酶是()(6~10题共用备选答案)A. GODB. PODC H292 D. GluE.00nm6. Tinder 反应的底物是()7: Tinder反应的催化酶()8. Trinder 反应的检测波长是()9.可以用Trinder 反应进行检测的物质是()10.可以耦联Trinder反应的酶是()。

生物化学 酶习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 酶习题及答案

酶:由活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

全酶: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结合成的完整分子。

酶活力单位:在规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催化完成一定化学反应量所需酶的量。

酶活性中心:酶分子必需基团集中并构成一定空间构象与酶活性直接相关的结构区域。

米氏常数:在酶促反应中,某一种给定底物动力学常数,是由反应中每一步速率常数所合成酶原:有些酶在生物体内首先合成出来的只是它的无活性前体。

酶原的激活:酶原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转化成有活性的酶。

酶的抑制作用:酶的必需基团的性质受到某种化学物质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导致酶活性的降低或丧失。

中间产物学说:在酶促反应中,酶首先和底物结合成不稳定的中间配合物然后生成产物并释放酶的反应。

诱导契合学说:认为酶表面并没有一种与底物互补的固定形状,而只是由于底物的诱导而形成了互补形状。

竞争性抑制:抑制因子化学结构与底物相似,因而的与底物竞争性的同酶活性中心结合。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因子不仅与酶结合,同时还可以与酶和底物生成的产物结合,单抑制因子不予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

1简述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化学催化剂的共性及其特性?共性:1用量少、催化效率高2仅改变化学反应速度,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3可降低活化能特性:催化效率更高、高度专一性、易失活、活力受条件的调控、活力与辅助因子有关。

2简述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3举例说明酶原激活及其生理意义?许多酶原由细胞分泌出来时以无活性形式存在,这种无活性酶称为酶原,经酶原激活成为活性酶。

生理意义:既避免细胞产生的蛋白酶对细胞自身消化,又可使酶原到达特定部位发挥作用保证新陈代谢进行。

4米氏方程中Km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应用意义?是酶的特征常数,Km值可以反应酶同底物的亲和力,一个酶对底物的Km值越大,说明酶同底物的亲和力小。

应用意义:鉴定酶判断酶的最适底物计算一定速率下的底物浓度判断反应方向5当某一酶促反应速率从最大速率的10%提到最大速度的90%时原物的浓度改变?米氏方程V=(Vmax[s])/(Km+[s]) 通过V=10%Vmax和V=90%Vmax变为81倍6称取25mg蛋白酶配成25ml溶液,取2ml溶液测得含蛋白氮0.2mg,另取0.1ml溶液测定酶活力,结果每小时可以水解酪氨酸产生1500ug酪氨酸,假定1个酶活力单位定义为每分钟产生1ug酪氨酸,请计算:○1酶溶液的蛋白浓度及比活力○2每克纯酶制剂的总蛋白量级总活力。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1、酶是什么?它有哪些组成?各有什么生理功能?答:酶是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生物体内合成的,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并传递电子、源自和化学基团的生物催化剂。

组成有两类:1、单组分酶,只含蛋白质。

2、全酶,有蛋白质和不含氮的小分子有机物组成,或有蛋白质和不含氮的小分子有机物加上金属离子组成。

酶的各组分的功能:酶蛋白起加速生物化学反应的作用;酶基和辅酶起传递电子、原子、化学基团的作用;金属离子除传递电子之外,还起激活剂的作用。

2、什么是辅基?什么是辅酶?有哪些物质可作辅基或辅酶?答:p101-1043、简述酶蛋白的结构及酶的活性中心.答:组成酶的20种氨基酸按一定的排列顺序有肽腱连接成多肽链,两条多肽链之间或一条多肽链卷曲后相邻的基团之间以氢键、盐键、脂键、疏水键、范德华力及金属键等相连接而成。

分一、二、三级结构,少数酶具有四级结构。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蛋白分子中与底物结合,并起催化最用的小部分氨基酸微区。

构成活性中心的微区或处在同一条台联的不同部位,或处在不同肽链上;在多肽链盘曲成一定空间构型时,它们按一定位置靠近在一起,形成特定的酶活性中心。

4、按酶所在细胞的不同部位,酶可分为哪几种?按催化反应类型可分为哪几类?这两种划分如何联系和统一?答:按酶在细胞的不同部位可把酶分为胞外酶、胞内酶和表面酶。

按催化反应类型可分为水解酶类、氧化还原酶类、异构酶类、转移酶类、裂解酶类和合成酶类。

【按酶作用底物的不同可分为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核糖核酸酶】上述三种分类和命名方法可右击低联系和统一起来。

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均催化水解反应,属于水解酶类;而他们均位于细胞外,属胞外酶。

除此之外的大多数酶类,如氧化还原酶、异构酶、转移酶、裂解酶和合成酶等,均位于细胞内,属胞内酶。

5、酶的催化作用有哪些特征?答:1、酶积极参与生物化学反应,加速化学速度,速度按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微生物的生理 练习题

微生物的生理 练习题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一、名词解释1. 酶:是由细胞产生的、能在体内或体外起催化作用的一类具有活性中心和特殊构象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酶和核酸类酶。

2. 酶的活性中心:指酶的活性部位,是酶蛋白分子中直接参与和底物结合,并与酶的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

酶的活性部位中心有两个功能部位: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

3. 辅酶:全酶中与酶蛋白结合的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或者金属离子,全酶一定要在酶蛋白和辅酶或辅基同时存在时才起作用。

4. 酶的专一性:一种酶只作用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或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产生相应的产物。

酶的第五专一性包括结构专一性和立体异构专一性。

5.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微生物从外界环境中不断地摄取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转变成细胞的组分,同时产生废物并排泄到体外,这是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6. 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

主要包括维生素、碱基、嘌呤、嘧啶、生物素和烟酸等。

7. 培养基:根据各种微生物对营养的需要,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物及生长因子等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

8. 选择性培养基: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各种化学物质敏感程度的差异而设计、配制的培养基。

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染料、胆汁酸盐、金属、酸、碱或抗生素等其中的一种,用以抑制非目的微生物的生长,并使所要分离的目的微生物生长繁殖。

9. 鉴别培养基:几种细菌由于对培养基中某一成分的分解能力不同,其菌落通过指示剂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而被区分开,这种起鉴别和区分不同细菌作用的培养基叫作鉴别培养基。

10. 加富培养基:由于样品中细菌数量少,或是对营养要求比较苛刻不易培养出来,故用特别的物质或成分配制而成的促使微生物快速生长的培养基,这种用特别物质或成分配制而成的培养基称为加富培养基。

11. 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

酶习题及答案

酶习题及答案

酶习题及答案(共6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一、填空题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

2.从自我剪切的RNA中发现了具有催化活性的,称之为这是对酶概念的重要发展。

3.结合酶是由和两部分组成,其中任何一部分都催化活性,只有才有催化活性。

4.有一种化合物为A-B,某一酶对化合物的A,B基团及其连接的键都有严格的要求,称为,若对A基团和键有要求称为,若对A,B之间的键合方式有要求则称为。

5.酶发生催化作用过程可表示为E+S→ES→E+P,当底物浓度足够大时,酶都转变为此时酶促反应速成度为。

6.竞争性抑制剂使酶促反应的km 而Vmax 。

7.磺胺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因为它是结构类似物,能性地抑制酶活性。

8.当底物浓度远远大于Km,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

9.PH对酶活力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它和。

10.温度对酶作用的影响是双重的:①②。

11.同工酶是一类酶,乳酸脱氢酶是由种亚基组成的四聚体,有种同工酶。

12.与酶高催化效率有关的因素有、、、和活性中心的。

13.对于某些调节酶来说,、V对[S]作图是S形曲线是因为底物结合到酶分子上产生的一种效应而引起的。

14.测定酶活力时要求在特定的和条件下,而且酶浓度必须底物浓度。

15.解释别构酶变构机理,主要有和两种。

16.能催化多种底物进行化学反应的酶有个Km值,该酶最适底物的Km值。

17.与化学催化剂相比,酶具有、、和等催化特性。

18.在某一酶溶液中加入G-SH能提出高此酶活力,那么可以推测基可能是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

19.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20.从酶蛋白结构看,仅具有三级结构的酶为,具有四级结构的酶,而在系列反应中催化一系列反应的一组酶为。

二、选择题1.有四种辅因子(1)NAD,(2)FAD,(3)磷酸吡哆素,(4)生物素,属于转移基团的辅酶因子为:A、(1)(3)B、(2)(4)C、(3)(4)D、(1)(4)2.哪一种维生素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特性:A、硫胺素B、核黄素C、生物素D、泛酸3.含B族维生素的辅酶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是:4.A、传递电子、质子和化学基团B、稳定酶蛋白的构象C、提高酶的催化性质D、决定酶的专一性4.有机磷农药作为酶的抑制剂是作用于酶活性中心的:A、巯基B、羟基C、羧基D、咪唑基5.从组织中提取酶时,最理想的结果是:A、蛋白产量最高B、转换系数最高C、酶活力单位数值很大D、比活力最高6.同工酶鉴定最常用的电泳方法是:A、纸电泳B、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C、醋酸纤维薄膜电泳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7.酶催化底物时将产生哪种效应A、提高产物能量水平B、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提高反应所需活化能D、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8.下列不属于酶催化高效率的因素为:A、对环境变化敏感B、共价催化C、靠近及定向D、微环境影响9.米氏常数:A、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B、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减小C、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D、是酶的特征常数10.下列哪种辅酶结构中不含腺苷酸残基:A、FADB、NADP+C、辅酶QD、辅酶A11.下列那一项符合“诱导契合”学说:A、酶与底物的关系如锁钥关系B、酶活性中心有可变性,在底物的影响下其空间构象发生一定的改变,才能与底物进行反应。

生物化学-酶(习题附答案)

生物化学-酶(习题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1 核酶答案: 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2 酶答案: 酶是生物体内活细胞合成的一种生物催化剂。

3 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答案: 抑制剂与底物化学结构相似,能与底物竞争占据酶的活性中心,形成EI复合物,而阻止ES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抑制了酶的活性。

4 辅基答案: 与酶蛋白结合牢固,催化反应时,不脱离酶蛋白,用透析、超滤等方法不易与酶蛋白分开。

5 辅酶答案: 与酶蛋白结合松散,催化反应时,与酶蛋白可逆结合,用透析、超滤等方法易与酶蛋白分开。

6 酶的活性中心答案: 酶与底物结合,并参与催化的部位。

7 酶原答案: 没有催化活性的酶前体8 米氏常数答案: 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9 酶的激活剂答案: 能提高酶活性,加速酶促反应进行的物质。

10 酶的抑制剂答案: 虽不引起蛋白质变性,但能与酶分子结合,使酶活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活性,这种使酶活性受到抑制的特殊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

11 酶的不可逆抑制剂答案: 与酶的必需基团共价结合,使酶完全丧失活性,不能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解除的抑制剂。

12 酶的可逆抑制剂答案: 能与酶非共价结合,但可以用透析、超滤等简单的物理方法解除,而使酶恢复活性的抑制剂。

13 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答案: 抑制剂与底物化学结构并不相似,不与底物抢占酶的活性中心,但能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

14 酶活力答案: 指酶加速化学反应的能力,也称酶活性。

15 比活力答案: 每毫克酶蛋白所含的酶活力单位数(U/mg),也称比活性或简称比活。

二、填空题1酶的化学本质大部分是,因而酶具有蛋白质的性质和结构。

答案: 蛋白质,理化性质,各级结构2 目前较公认的解释酶作用机制的学说分别是、、和。

答案: 邻近与定位效应,底物变形,酸碱催化,共价催化3当酶的空间结构遭破坏时,酶的也被破坏,酶的活性。

答案: 活性中心,丧失4酶能与结合,并将其转化成,这一区域称为酶的。

答案: 底物,产物,活性中心5酶所催化的反应称为,在酶催化反应中,被酶催化的物质称为,反应生成物称为,酶所具有的催化能力称为。

第四章 酶习题

第四章 酶习题

第四章酶习题一、名词解释1. 酶:生物体内一类具有催化活性和特定空间构象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和核酸;2. 单纯酶:由简单蛋白质构成的酶,活性仅由其蛋白质结构决定(如水解酶类: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脲酶等);3. 结合酶:酶结构中除含有蛋白质还有非蛋白质部分,这些酶属于结合蛋白质即结合酶(如绝大多数氧化还原酶);4. 单体酶:只有一条多肽链,大多是催化水解反应的酶,分子量较小,有核糖核酸酶、胰蛋白酶、溶菌酶等;5. 寡聚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基组成,亚基相同或不同,亚基间非共价结合,彼此易分开,己糖激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等;6. 多酶复合体:由几种酶通过非共价键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该复合体的形成可导致相关酶促反应依次连接,有利于一系列反应的连续进行,提高反应效率;7. 酶的活性中心:酶与底物结合并发挥其催化作用的部位;8. 必需基团:酶发挥催化作用与底物直接作用的有效基团,即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9. 辅酶:与酶蛋白结合比较疏松(一般为非共价结合)并可用透析方法除去的辅助因子;10. 辅基:与酶蛋白结合牢固(一般为共价键结合),不能用透析方法除去的辅助因子;11. 酶原:某些酶(绝大多数蛋白酶是)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没有活性,这些无活性的酶的前身称为酶原;12. 酶原激活:使酶原转化为有活性酶的作用称为酶原激活;13. 酶的最适温度: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度受温度影响呈倒U形曲线,到达曲线顶点所代表的温度时,反应速度最大,称为酶的最适温度;14. 酶的最适pH:大多数酶活性受pH影响较大,酶表现最大活性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15. 米氏常数(Km):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一半时底物浓度;16. 酶的激活剂:凡是能提高酶的活性,加速酶促反应进行的物质;17. 酶的抑制剂:能对酶起抑制作用的物质;18. 酶的自杀底物:自杀底物是一类酶的天然底物的衍生物或类似物,在它们的结构中含有一种化学活性基团,当酶把他们作为底物结合时,其潜在的化学基团能被解开或激活,并与酶的活性部位发生共价结合,使结合物停留在某种状态,从而不能分解成产物,酶因而致“死”,此过程称为酶的自杀,这类底物称为自杀底物;19. 酶活性:酶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20. 比活性:每毫克蛋白质的生物活性单位;21. 核酶:具有酶活性的RNA分子;22. 抗体酶:专一作用于抗体分子的、有催化活性和特殊生物功能的蛋白质;23. 同工酶: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分子结构不同的一类酶;24. 诱导酶:当细胞中加入特定诱导物质时诱导产生的酶;25. 变构酶:又名别构酶,是寡聚蛋白,含两个或多个亚基,调节物能与酶分子的变构中心结合引起酶结构的变化,使酶活性改变,从而影响酶促反应的速度;26. 调节酶:对代谢调节起特殊作用的酶类,分子中有活性区和调节区,其催化活性可因与调节剂结合而发生改变,有调节代谢反应的功能,一般可分为共价调节酶及变构酶两类。

生物化学 酶习题

生物化学 酶习题

生物化学酶习题生物化学酶习题习题1:.单选题1.关于酶的描述哪一个就是恰当的?a.酶催化的高效率是因为分子中含有辅酶或辅基b.所有的酶都能够并使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向快速反应的方向展开c.酶的活性中心中都所含催化剂基团d.所有的酶都所含两个以上的多肽链e.所有的酶都就是调节酶2.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下列哪种能量效应a.降低反应活化能b.增加反应活化能c.增加产物的能量水平d.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e.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3.酶蛋白变性后其活性失去,这是因为a.酶蛋白被全然水解为氨基酸b.酶蛋白的一级结构受到毁坏c.酶蛋白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d.酶蛋白不再溶水e.丧失了激活剂4.下列哪一项不是酶促反应的特点?a.酶存有敏感性b.酶的催化效率极高c.酶能够快速热力学上不可能将展开的反应d.酶活性可以调节e.酶具备高度的特异性5.酶的辅酶就是a.与酶蛋白结合紧密的金属离子b.分子结构中不不含维生素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c.在催化反应中不与酶的活性中心融合d.在反应中作为底物传递质子、电子或其他基团e.与酶蛋白共价结合成多酶体系6.以下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的阐释不恰当的就是a.酶蛋白与辅助因子单独存有时并无催化活性b.一种酶就可以与一种辅助因子融合构成酶c.一种辅助因子就可以与一种酶融合舍弃酶d.酶蛋白同意酶促发展反应的特异性e.辅助因子可以作用底物直接参加反应7.含有维生素b的辅酶是a.nadb.fadc.tpp,d.coae.fmn8.以下哪种辅酶中不不含核苷酸?a.fadb.fmnc.fh4dnade.coash9.有关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的作用,论述错误的是a.作为酶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参加反应b.传达电子c.连接酶与底物的桥梁d.降低反应中的静电斥力e.与稳定酶的分子构象无关10融合酶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才存有活性a.酶蛋白单独存在b.辅酶单独存在c.亚基单独存在d.全酶形式存在e.存有激动剂存有11.下列哪种辅酶中不含有维生素a.coashb.fadc.nadd.coqe.fmn12酶维持催化活性,必须a.酶分子完整无缺b.有酶分子上所有化学基团存c.有金属离子参加d.有辅酶参加e.有活性中心及其必需基团13.酶催化作用所必需的基团是指a.维持酶一级结构所必需的基团b.坐落于活性中心以内或以外的,保持酶活性所所需的基团c.酶的亚基融合所所需的基团d.保持分子构象所所需的基团e.构成全酶分子所有必需的基团14.酶分子中并使底物转型为产物的基团称作a.结合基团b.催化基团c.碱性基团d.酸性基团e.疏水基团15.酶的特异性是指a.酶与辅酶如上所述的融合b.酶对其所催化的底物有特异的选择性c.酶在细胞中的定位是特异性的d.酶催化反应的机制各不相同e.在酶的分类中各属不同的类别16.酶促发展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就是a.酶分子的空间构象b.酶的电泳犯罪行为c.酶的活性中心d.酶的基因来源e.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17.关于酶与底物的关系a.如果酶的浓度不变,则底物浓度改变不影响反应速度b.当底物浓度很高并使酶被饱和状态时,发生改变酶的浓度将不再发生改变反应速度c.初速度指酶被底物饱和状态时的反应速度d.在反应过程中,随着产物生成的增加,反应的平衡常数将左移e.当底物浓度升高将酶饱和状态时,反应速度不再随其底物浓度的减少而发生改变18.关于km值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km是酶的特性常数b.km值与酶的结构有关c.km值与酶所催化剂的底物有关d.km等于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的浓度e.km值等同于反应速度为最小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19.酶的km值大小与:a.酶性质有关b.酶浓度有关c.酶作用时间有关d.酶作用温度有关e.酶的最适ph有关20.一种酶促进作用多种底物时,其天然底物的值必须就是a.最大b与其它底物相同c居中间d最小e与ks相同21.当km值近似于es的解离常数见时,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km值愈大,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小b.km值愈大,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大c.kth值愈小,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小d.在任何情况下,km与见到的locations总是相同的e.既使k,也不可以用k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大小22.温度对酶促发展反应速度的影响就是a.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与一般催化剂完全相同b.低温可以并使大多数酶出现变性c.最适温度是酶的特性常数,与反应进行的时间无关d.拉沙泰格赖厄县温度不是酶的特性常数,缩短反应时间,其拉沙泰格赖厄县温度减少e.拉沙泰格赖厄县温度对于所有的酶均相同23.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下列哪项是对的:a.ph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不大b.不同酶有其不同的最适phc.酶的拉沙泰格赖厄县ph都在中性即ph―7左右d.酶的活性随ph的升高而减小e.ph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主要在于影响该酶的等电点。

高一下册生物《酶》课后习题答案

高一下册生物《酶》课后习题答案

高一下册生物《酶》课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与酶的化学本质不相同的物质是( )A. 性激素B. 载体C. 胰岛素D. 抗体2.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氨基酸B.核苷酸C. 氨基酸或核苷酸D.甘油和脂肪酸3. 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B. 酶都有消化作用C. 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一定是酶D. 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4. 在植物细胞中,下列过程需要酶参与的是A.O2进出细胞B.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C.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D.CO2进入叶绿体5. 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很可能是( )A.肽酶B.蛋白酶C.脂肪酶D.淀粉酶6.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正确叙述是( )A. 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B. 有的从食物获得,有的从体内转化而来C. 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D. 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7. 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破坏了蛋白质的( )A.全部肽键B.空间结构C.氨基酸D.双螺旋结构8. 胰蛋白酶在水解过程中,通常能得到多肽,最后能得到氨基酸,这说明( )A.胰蛋白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B.胰蛋白酶是生物催化剂C.胰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胰蛋白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9. 下列有关酶的正确叙述是( )A.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作用B.酶和激素的作用相同C.酶的产生受遗传物质控制D.在催化过程中不断被消耗10. 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的主要功能是( )A. 增强免疫力B. 提供能量C. 减肥D. 助消化11. 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A.产生气泡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紫色D.产生砖红色沉淀12. 绝大多数酶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为( )A. 多肽B. 氨基酸C. 核苷酸D. 核糖核苷酸13. 下列有酶的产生与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内分泌腺细胞产生在细胞外起作用B. 外分泌腺细胞产生在细胞外起作用C. 内外分泌腺细胞产生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D. 所有细胞都产生,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14. 下列有关酶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所有反应都能进行B.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和一般的无机催化剂相同C.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一样反应前后不变D. 生物体内的酶不易受体内环境条件的影响15. 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A. 降低了底物分子的活化能B. 增加了反应物的活化能C. 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 提高了反应物之间的活化能16. 同一个体不同活的体细胞中所含酶的A. 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B. 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C. 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D. 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17. 下图表示一个有酶起作用的化学反应,则A、B、C最可能代表( )A. 麦芽糖酶麦芽糖葡萄糖B. 淀粉酶淀粉麦芽糖C. 蛋白酶蛋白质多肽D. 脂肪酶脂肪甘油和脂肪酸18. 17题所示的生理反应主要发生在( )A. 口腔B. 胃C.小肠D.大肠19. 科学家( )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 最先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A. 巴斯德B. 毕希纳C. 萨姆纳D.斯帕兰札尼20. 下列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② 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③ 发现少数RNA也具具有生物催化功能④ 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⑤ 用不含酵母菌的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能在体外进行A. ①⑤④②③B.③④⑤②①C.⑤③④①②D.④②⑤①③21. 关于的酶的化学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B. 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C. 德国化学家毕希纳证明酶是一种蛋白质D. 巴斯德证明少部分酶属于RNA22. 下列关于酶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B. 德国化学家毕希纳证明酶也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C. 酶和部分激素都可以起催化作用D. B和C都正确23. 用淀粉酶处理该物质时,断裂的化学键为( )A. 1B. 2C. 1和3和5D. 2和424. 用蛋白酶和肽酶处理一分子由571个氨基酸形成的四条肽链的蛋白质时,需要消耗( )个水分子.A. 575B. 571C. 570D. 56825. 下列有关蛋白质(1)、酶(2)、核酸(3)、RNA(4)、DNA(5)的包含关系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共50分)26. (10分)小明同学对妈妈刚买来的“白猫”牌洗衣粉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后,发现说明部分有“含有一种活性物质”,为了验证其性质,进行了下述实验:根据上述实验过程的图解,回答以下问题:(1) 洗衣粉中的活性物质很可能是(2) 实验甲中纱布上蛋白膜消失的原因是(3) 实验乙中纱布上蛋白膜没有消失的原因是(4) 该洗衣粉能否洗丝物和毛制品,为什么? ,27. (10分)在城镇居民的家庭生活中,常用买来的“酵母粉”作为发面物质,请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酵母粉中的活性物质很可能是(2) 能使面蓬松的主要原因是产生了,该物质的主要来源(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3) 能否用冷水或开水和面,为什么? ,28. (12分)根据下列实验,填写有关内容:试管号试管内容物条件检测1 2毫升浆糊+2毫升纯唾液370C 10分钟3滴碘液2 2毫升浆糊+2毫升清水370C 10分钟3滴碘液3 2毫升浆糊+2毫升纯唾液800C 10分钟3滴碘液4 2毫升浆糊+2毫升纯唾液+2滴浓盐酸370C 10分钟3滴碘液(1)在上述实验中,试管内容物变蓝的有(2)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2号试管对比,可以说明(3)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3号试管对比,可以说明(4) 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4号试管对比,可以说明29. (6分)在淀粉分解实验中,仅向你提供分别装于试管中的唾液5毫升和1%淀粉液10毫升,滴瓶中的碘液若干,滴管1支,白瓷板10块,手表一块,室温250C。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之酶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之酶

第四章酶选择题1.以下是影响酶促反应初速度的因素,例外的是:A[S]B[E]C[pH]D时间E温度2.下列有关LDH同工酶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A由不同亚基组成的寡聚体B对同一底物具有不同专一性C对同一底物具有相同的Km值D电泳迁移率往往相同E结构相同来源不同3.酶分子在催化反应时,具有下列哪一种能量效应?A增高反应活化能B降低反应活化能C产物能量水平D产物能量水平E反应自由能4.下列哪一项不是辅酶的功能?A转移基团B传递氢C传递电子D某些物质分解代谢时的载体E决定酶的专一性5.酶共价修饰调节的主要方式是A甲基化与去甲基B乙酰化与去乙酰基C磷酸化与去磷酸D聚合与解聚E酶蛋白的合成与降解6.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是属于:A产物反馈抑制B产物阻遏抑制C非竞争性抑制D竞争性抑制E不可逆抑制7.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酶分子上的几个必需基团B酶分子与底物结合的部位C酶分子结合底物并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性三维结构区D酶分子中心部位的一种特殊结构E酶分子催化底物变成产物的部位8.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是:A加速代谢B恢复酶活性C促进生长D避免自身损伤E保护酶的活性9.测定酶活性时要测定酶促反应的初速度,其目的是为了:A为了节约底物B为了使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C为了尽快完成测定工作D为了防止出现底物抑制E为了使反应不受温度的影响10.米氏方程的意义是能很好地解释:A多酶体系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过程B多底物酶促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过程C单底物单产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D非酶促简单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E别构酶的酶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名词解释:1全酶2辅酶3底物4酶的活性中心5必需基团6酶原激活7活化能8Km9竞争性抑制作用10关键酶问答题1什么是酶?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2试述酶促反应的特点。

3试述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4当一酶促反应的速度为Vmax的80%时,Km=1.5mmol/L,求[S]?5二异丙基氟磷酸(DIFP)能使酶失活,它作用于酶活性中心的什么基团?为什么解磷定可以恢复酶的活力?6酶在的三种可逆性抑制剂作用下V、Km分别有什么变化?7什么是酶的变构调节,试述酶变构调节的特点。

酶习题

酶习题

酶一、名词解释:1. 酶活力及活力单位2. 变构酶3. 同工酶4. 酶的活性中心5. 诱导契合6. 酶的竞争性抑制二、填空:1.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与无机催化剂不同的特点是:(1) ;(2) ;(3) 。

2.右图是某酶分别在未加抑制剂(曲线1)和加入一定量的不同性质的抑制剂(曲线2和3)时酶浓度与酶促反应速度关系图。

则曲线2表示抑制作用;曲线3表示抑制作用。

3.溶菌酶的两个活性中心基团Asp52-β-COOH的pK=4.5,Glu35-γ-COOH的pK=5.9,则在该酶的最适pH5.2时,两基团的解离状态分别为,。

4.某酶的催化反应:式中K1=1×107M-1S-1,K-1=1×102S-1,K2=3×102S-1,则K m = 。

5.某一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若[S]=1/2 Km,则v= V m;当酶促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 m)的80%时,底物浓度[S]是K m的倍。

6.某酶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反应4分钟,可使0.46毫摩尔的底物转变为产物,该酶的活力为国际单位(U)。

7.FAD的中文名称是,NAD+的中文名称是,FMN的中文名称是,三者的生化作用均是。

8.(维生素)是辅酶A的组成成分,该辅酶的生化功能是;BCCP中含有(维生素),其生物学功能是;TPP的中文名称是,它在生化反应中的主要功能是;THF(或FH4)的中文名称是,它在生化反应中的主要功能是。

9.酶的活性中心包括部位和部位;前者决定酶的,后者决定酶的;变构酶除了上述部位外,还有与结合的部位。

10.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和。

11.某酶催化底物S1反应的Km=4×10-4摩尔/升,若[S1]=1×10-3摩尔/升,则v/ Vm=;若同一条件下,该酶催化底物S2反应的Km=4×10-2摩尔/升,则该酶的这两种底物中最适底物是。

12.右图为某酶的动力学双倒数曲线,该酶的米氏常数等于,最大反应速度等于。

酶化学习题

酶化学习题
9.为了防止酶失活,最好将酶制剂存放于
A0℃避光B80℃以上C室温避光D最适温度
10.能使唾液淀粉酶活性增强的离子是
A氯离子B锌离子C碳酸氢根离子D铜离子E锰离子
11.活性是指
A酶所催化的反应B酶于底物的结合力C酶的催化能力
D酶自身的变化E无活性的酶转变成有活性的酶
12.一般从组织提取液中提纯酶最好是获得
三,名词解释
全酶
辅酶和辅基
酶活力
酶的活力单位(U)
酶的比活力
酶的转换数Kcat
米氏常数Km
竞争性抑制作用
酶的活性中心
变(别)构酶
变(别)构效应
酶原激活
同工酶
A酶蛋白变性B失去辅酶C酶含量减少D环境酸碱度发生了改变
4.测定酶活性时,在反应体系中,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A底物的浓度越高越好B温育的时间越长越好
C PH必须中性D反应时间必须37℃E有的酶需要加入激活剂
5.酶原之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
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B缺乏辅酶或辅基
C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D酶原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
A最高的蛋白产量B酶单位的数值最大
C添加辅助因子的数量最小D最高的比活力E最低的Km1.纯化酶制剂时,酶纯度的主要指标是
A蛋白质浓度B酶量C酶的总活性D酶的比活性
二,问答及计算题
1.在酶的纯化过程重通常会丢失一些活力,但偶尔亦可能在某一纯化步骤中酶活力的回收率超过100%,产生这种活力增高的原因是什么?
酶化学
作业思考题
一、选择题
1.一个酶作用于多种底物时,其天然底物的Km值应该是
A最大B最小C居中D与其他底物相同
2.下列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生物化学酶习题

生物化学酶习题

第四章酶1.米氏方程的推导中假设______。

A.V与[ES]成正比B.[S]约等于[E] C.由于反应可逆,有些产物被转变为底物D.[S]》[E] E.以上都不对2.如果要求酶促反应V=Vmax×90%,则[S]应为Km的倍数是______。

A.4.5 B.9 C.8 D.5 E.90 3.关于酶的抑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酶的抑制剂中一部分是酶的变性剂B.酶的抑制剂只与活性中心上的基团结合C.酶的抑制剂均能使反应速度下降D.酶的抑制剂一般是大分子物质E.酶的抑制剂都能竞争性地使酶的活性降低4.酶催化底物反应时,将产生下列哪一种能量效应?______ A.提高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C.降低反应的能量水平D.提高产物的能量水平6.关于米氏常数Km的说法。

哪个是正确的?_______ A.饱和底物浓度时的速度B.在一定酶浓度下,最大速度的一半C.饱和底物浓度的一半D.速度达最大速度半数时的底物浓度E.降低一半速度时的抑制剂浓度9.酶的纯粹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种动力学效应?_______ A.Vmax不变,km增大B.Vmax不变,km减小C.Vmax增大,km不变D.Vmax减小,km不变E.Vmax和km,都不变10.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是属于______。

A.产物反馈抑制B.产物阻遏抑制C.非竞争性抑制D.竞争性抑制E.不可逆抑制11.对于一个符合米氏方程的酶来说,对于一个符合米氏方程的酶来说,当当[S]=Km,[I]=KI时,I为竞争抑制剂,则V为。

A.Vmax×2/3 B.Vmax×1/3 C.Vmax×1/2 .存在 抑制剂时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不.存在22.乳酸脱氢酶是两种肽链的四聚体,让两种肽链随意组合形成该酶,可能.乳酸脱氢酶是两种肽链的四聚体,让两种肽链随意组合形成该酶,可能 构成几种同工酶?______ A .2 B .3 C .4 D .5 23.关于酶促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酶习题

酶习题

第一章酶一、名词解释#1、K cat:#2、限制酶:3、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4、酶原:5、同工酶:#6、巯基酶:7、酶原激活:8、酶工程:9、固定化酶:#10、中间产物学说:11、金属酶:12、别构效应剂:13、诱导酶:14、比活性:15、协同效应:#16、KNF模型:17、别构酶:18、全酶与蛋白酶:19、共价修饰调节:20、多酶体系:21、辅基:22、诱导契合学说:23、核糖酶:24、酶原:25、酶的反馈抑制:#26、MWC模型:二、选择1、核酶的化学本质是A、核糖核酸B、粘多糖C、蛋白质D、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复合物2、乳酸脱氢酶经过透析后,其活性大大降低或消失,这是因为:A 亚基解聚B 酶蛋白变性C 失去辅酶D 缺乏底物与酶结合所需要的能量E 以上都不对3、下列对酶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B 所有的酶均以有机化合物作为底物C 所有的酶均需特异的辅助因子D 所有的酶对其底物都具绝对特异性E 上述都不对#4、测酶活性时,反应速度对底物应呈:A 一级反应B 混合级反应C 零级反应D 二级反应5、在效应物作用下,蛋白质产生的变构(或别构)效应是蛋白质的A 一级结构发生变化B 构型发生变化C 构象发生变化D 氨基酸顺序发生变化6、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A.低温可使酶失活B.催化的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C.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D.最适温度随反应的时间而有所变化E.以上都不对*7、在嘧啶核苷酸的合成途径中,CTP可以使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产生别构效应的事实属于下列哪种情况:A. 别构抑制B. 别构激活C.酶的诱导生成作用D. 非共价作用E. 前体活化作用*8、非竞争抑制作用是:A. 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外的部位结合B. 酶与抑制剂结合后,还可与底物结合C. 酶与底物结合后,还可与抑制剂结合D. 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不能进一步释放产物E. 以上都不对9、关于研究酶反应速度应以初速度为准的原因中,哪项不对?A.反应速度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B.产物浓度的增加对反应速度呈负反馈作用,C.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成正比,D.温度和pH有可能引起部分酶失活,E.测定初速度比较简单方便。

酶 化 学 练习题

酶 化 学 练习题

第四章酶化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 酶促动力学的双倒数作图法,得到的直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 -1/Km ),纵轴上的截距为(1/Vmax )。

2. 判断一个纯化酶的方法优劣主要依据是酶的(总活力的回收)和(比活力提高的倍数)。

二、判断题1、Km是酶的特征常数,在任何条件下,Km是常数。

√2、一种酶有几种底物就有几种Km. ×3、增加不可逆抑制剂的浓度,可以实现酶活性的完全抑制. √4、正协同效应使酶促反应速度增加,使酶与底物亲和力增加,使酶促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变化越来越敏感。

×5、竞争性可逆抑制剂一定与酶的底物结合在酶的同一部位。

×6、竞争性可逆抑制剂抑制程度与作用时间有关。

×三、选择题1、哪一种情况可用增加[S]的方法减轻抑制程度?(B )(A)不可逆抑制作用(B)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C)非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D)反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E)无法确定2、酶竞争性可逆抑制剂可以使( C )(A)Vmax 减小,Km减小;(B)Vmax增加,Km增大(C)Vmax不变,Km增加;(D)Vmax 不变,Km减小(E)Vmax 减小,Km增加;3、下列常见抑制剂中,除哪个外都是不可逆抑制剂?(A)(A)有机磷化合物(B)有机汞化合物(C)有机砷化物(D)氰化物(E)磺胺类药物4、在生理条件下,下列哪种基团既可以作为H+的受体,也可以作为H+的供体?()(A)His的咪唑基(B)Lys的ε氨基(C)Arg胍基(D)Cys的巯基(E)Trp的吲哚基四、简答题1、羧肽酶是由307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单链蛋白质,该酶活性部位的Arg145和Glu270是它的两个必需的残基。

请分析下列问题。

(1)在该酶活性部位实际的催化反应中,这两个氨基酸残基间的空间距离很短,只有十几个纳米。

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2)为确定该酶对底物的Km和Vmax,获得下面一组数据。

请你计算出该酶的Km和Vma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酶习题一、名词解释1. 酶:生物体内一类具有催化活性和特定空间构象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和核酸;2. 单纯酶:由简单蛋白质构成的酶,活性仅由其蛋白质结构决定(如水解酶类: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脲酶等);3. 结合酶:酶结构中除含有蛋白质还有非蛋白质部分,这些酶属于结合蛋白质即结合酶(如绝大多数氧化还原酶);4. 单体酶:只有一条多肽链,大多是催化水解反应的酶,分子量较小,有核糖核酸酶、胰蛋白酶、溶菌酶等;5. 寡聚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基组成,亚基相同或不同,亚基间非共价结合,彼此易分开,己糖激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等;6. 多酶复合体:由几种酶通过非共价键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该复合体的形成可导致相关酶促反应依次连接,有利于一系列反应的连续进行,提高反应效率;7. 酶的活性中心:酶与底物结合并发挥其催化作用的部位;8. 必需基团:酶发挥催化作用与底物直接作用的有效基团,即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9. 辅酶:与酶蛋白结合比较疏松(一般为非共价结合)并可用透析方法除去的辅助因子;10. 辅基:与酶蛋白结合牢固(一般为共价键结合),不能用透析方法除去的辅助因子;11. 酶原:某些酶(绝大多数蛋白酶是)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没有活性,这些无活性的酶的前身称为酶原;12. 酶原激活:使酶原转化为有活性酶的作用称为酶原激活;13. 酶的最适温度: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度受温度影响呈倒U形曲线,到达曲线顶点所代表的温度时,反应速度最大,称为酶的最适温度;14. 酶的最适pH:大多数酶活性受pH影响较大,酶表现最大活性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15. 米氏常数(Km):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一半时底物浓度;16. 酶的激活剂:凡是能提高酶的活性,加速酶促反应进行的物质;17. 酶的抑制剂:能对酶起抑制作用的物质;18. 酶的自杀底物:自杀底物是一类酶的天然底物的衍生物或类似物,在它们的结构中含有一种化学活性基团,当酶把他们作为底物结合时,其潜在的化学基团能被解开或激活,并与酶的活性部位发生共价结合,使结合物停留在某种状态,从而不能分解成产物,酶因而致“死”,此过程称为酶的自杀,这类底物称为自杀底物;19. 酶活性:酶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20. 比活性:每毫克蛋白质的生物活性单位;21. 核酶:具有酶活性的RNA分子;22. 抗体酶:专一作用于抗体分子的、有催化活性和特殊生物功能的蛋白质;23. 同工酶: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分子结构不同的一类酶;24. 诱导酶:当细胞中加入特定诱导物质时诱导产生的酶;25. 变构酶:又名别构酶,是寡聚蛋白,含两个或多个亚基,调节物能与酶分子的变构中心结合引起酶结构的变化,使酶活性改变,从而影响酶促反应的速度;26. 调节酶:对代谢调节起特殊作用的酶类,分子中有活性区和调节区,其催化活性可因与调节剂结合而发生改变,有调节代谢反应的功能,一般可分为共价调节酶及变构酶两类。

二、填空题1.酶是生物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和核酸。

2.从自我剪切的RNA中发现了具有催化活性的 RNA分子,称之为核酶,这是对酶概念的重要发展。

3.结合酶(全酶)是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辅酶或辅基)两部分组成,其中任何一部分都无催化活性,只有全酶才有催化活性。

4.有一种化合物为A-B,某一酶对化合物的A,B基团及其连接的键都有严格的要求,称为绝对专一性,若对A基团和键有要求称为基团专一性,若对A,B之间的键合方式有要求则称为键专一性。

5.酶发生催化作用过程可表示为E+S→ES→E+P,当底物浓度足够大时,酶都转变为 ES ,此时酶促反应速成度为最大。

6.争性抑制剂使酶促反应的km 增大而Vmax 不变,非竞争性抑制剂使酶促反应的km 不变而Vmax 减小,反竞争性抑制剂使酶促反应的km 减小而Vmax 减小。

7.磺胺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因为它与对氨基苯甲酸结构类似,能竞争性地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酶活性,使细菌核酸合成受阻。

8.当[S]和Km相比如果小得多时,酶促反应速度与成正比,反应为一级反应,当[S]和Km相比如果大得多时,酶促反应速度V= Vmax[S]/(Km+[S]) ,反应为零级反应。

9. PH对酶活力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它影响酶和底物的解离和影响分子构象。

10.温度对酶作用的影响是双重的:①温度增加,速度加快②温度增加,变性加快。

11.同工酶是一类能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但结构不同的酶,乳酸脱氢酶是由两种亚基组成的四聚体,有五种同工酶。

12.酶作用的机制有底物的“趋近”和“定向”效应、底物变形与张力作用、共价键催化作用、酸碱催化作用。

13.对于某些调节酶来说,V对[S]作图是S形曲线是因为底物结合到酶分子上产生的一种正协同效应而引起的。

14.测定酶活力时要求在特定的 pH 和温度条件下,而且酶浓度必须远远小于底物浓度。

15.酶在被翻译后要进行共价修饰以调节其活性。

酶的共价修饰类型有6种,即磷酸化与脱磷酸化、乙酰化与脱乙酰化、甲基化与脱甲基化、酰苷化与脱酰苷化、-SH与-S-S-的互变、聚合与解聚。

16.能催化多种底物进行化学反应的酶有多个Km值,该酶最适底物的Km值最小。

17. 与化学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温和性、专一性、调节性、特异性等催化特性。

18.在某一酶溶液中加入G-SH能提出高此酶活力,那么可以推测巯基(-SH)基可能是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

19.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pH 、温度、激活剂、抑制剂、 [S] 、 [E] 。

20.从酶蛋白结构看,仅具有三级结构的酶为单体酶,具有四级结构的酶寡聚酶,而在系列反应中催化一系列反应的一组酶为多聚体系。

21. 依据国际酶学委员会的规定,按催化反应的类型将酶分为六大类,即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和酶类、异构酶类、合成酶类。

22. 酶的必需基团包括活性中心或活性部位和活性中心外的必需的基团。

三、选择题1.有四种辅因子(1)NAD,(2)FAD,(3)磷酸吡哆醛,(4)生物素,属于转移基团的辅酶因子为:( C )A、(1)(3)B、(2)(4)C、(3)(4)D、(1)(4) 2.哪一种维生素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特性:( B ) A、硫胺素 B、核黄素 C、生物素 D、泛酸3.含B族维生素的辅酶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是:( A ) A、传递电子、质子和化学基团 B、稳定酶蛋白的构象 C、提高酶的催化性质 D、决定酶的专一性4.有机磷农药作为酶的抑制剂是作用于酶活性中心的:( B )A、巯基B、羟基C、羧基D、咪唑基5.从组织中提取酶时,最理想的结果是:( D ) A、蛋白产量最高 B、转换系数最高 C、酶活力单位数值很大 D、比活力最高6.同工酶鉴定最常用的电泳方法是:( D )A、纸电泳B、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C、醋酸纤维薄膜电泳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7.酶催化底物时将产生哪种效应:( B )A、提高产物能量水平B、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提高反应所需活化能D、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8.下列不属于酶催化高效率的因素为:( A )A、对环境变化敏感B、共价催化C、靠近及定向D、微环境影响9.米氏常数:( D )A、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B、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减小C、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D、是酶的特征常数10.下列哪种辅酶结构中不含腺苷酸残基:( C ) A、FAD B、NADP+ C、辅酶Q D、辅酶A11.下列那一项符合“诱导契合”学说:( B )A、酶与底物的关系如锁钥关系B、酶活性中心有可变性,在底物的影响下其空间构象发生一定的改变,才能与底物进行反应。

C、底物的结构朝着适应活性中心方向改变而酶的构象不发生改变。

D、底物类似物不能诱导酶分子构象的改变12.下列各图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动力学曲线是: ( B )13.关于米氏常数Km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D )A、饱和底物浓度时的速度B、在一定酶浓度下,最大速度的一半C、饱和底物浓度的一半D、速度达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14.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种动力学效应:( A ) A、Vm不变,Km增大 B、Vm不变,Km减小C、Vm增大,Km不变D、Vm减小,K m不变15.下面关于酶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A )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B、酶是生物催化剂C、酶具有专一性D、酶是在细胞内合成的,但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功能16.催化下列反应的酶属于哪一大类:( B )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A、水解酶B、裂解酶C、氧化还原酶D、转移酶17.下列哪一项不是辅酶的功能:( C )A、传递氢B、转移基团C、决定酶的专一性D、某些物质分解代谢时的载体18.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D )A、活性中心是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发挥催化功能的部位B、活性中心的基团按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合基团,一类是催化基团C、酶活性中心的基团可以是同一条肽链但在一级结构上相距很远的基团D、不同肽链上的有关基团不能构成该酶的活性中心19.下列哪一种抑制剂不是瑚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D )A、乙二酸B、丙二酸C、丁二酸D、碘乙酸20.酶原激活的实质是:( C )A、激活剂与酶结合使酶激活B、酶蛋白的别构效应C、酶原分子空间构象发生了变化而一级结构不变D、酶原分子一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或暴露出活性中心21.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是:( C )A、加速代谢B、恢复酶活性C、生物自我保护的方式D、保护酶的方式22.一个简单的米氏酶催化反应,当[S]<<Km时:( B ) A、反应速度最大 B、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成正比C、增加酶浓度,反应速度显著变大D、[S]浓度增加,Km值也随之变大23.下列哪一项不能加速酶促反应速度:( C )A、底物浓集在酶活性中心B、使底物的化学键有适当方向C、升高反应的活化能D、提供酸性或碱性侧链基团作为质子供体或受体24.关于酶的抑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酶的抑制剂中一部分是酶的变性剂B、酶的抑制剂只与活性中心上的基团结合C、酶的抑制剂均能使酶促反应速度下降D、酶的抑制剂一般是大分子物质25.胰蛋白酶原经肠激酶作用后切下六肽,使其形成有活性的酶,这一步骤是: ( B )A、诱导契合B、酶原激活C、反馈调节D、同促效应26.酶的比活力是指:( B )A、任何纯酶的活力与其粗酶的活力比B、每毫克蛋白的酶或RNA活力单位数C、每毫升反应混合液的活力单位D、以某种酶的活力作为1来表示其他酶的相对活力27.泛酸是下列哪一过程的辅酶组成成分:( B )A、脱羧作用B、乙酰化作用C、脱氢作用D、氧化作用28.下列哪一种维生素是辅酶A的前体:( B )A、核黄素B、泛酸C、钴胺素D、吡哆胺29.下列那种维生素衍生出了TPP: ( A )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5D、生物素30.某一酶的动力学资料如下图,它的Km为:( C )A、2B、3C、D、四、问答题1. 简述酶对底物的专一性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